加速了十年的世界(二)
上星期分享了(一)大加速(二)強者恆強(三)現金為王,我們一起來接著看看其他幾個觀點:
四、大分散
不只區塊鏈帶來了去中心化,COVID-19帶來的疫情也讓我們的世界愈來愈分散。
Amazon奪走實體商店再把店家分散到我們家門口,疫情加強也加速大家在網路上購物的行為;
Netflix與或其它影音串流平台接下電影院的地位,把電影院放在我們的客廳與房間;
醫療照護產業,在美國,過去不被保險規定支持的遠距離醫療、遠距離開立處方,已經在疫情的影響下被接受了,而這樣的規定未來被改回來的機會不大;
食品雜貨業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朝向分散的趨勢轉型,從2020年三月初到四月中,線上雜貨的銷售大約增加90%,食品運送的銷售額則成長50%,這個轉變帶來基礎設備的更新,從倉儲到客戶關係的深化,都不會隨疫情結束而消失,並且將改變食品運銷系統。(前陣子三級警戒期間,我老婆為了兼顧安全與健康,堅持餐餐自己下廚,對新鮮食材的需求大增,所以我們上網訂購了蔬果箱:選好自已想買的新鮮的蔬菜水果,由廠商幫忙挑貨然後直接送到家。而我們並不是少數這樣做的家庭,很顯然大家已經接受這樣的食物配送方式,而不再堅持一定要自已親手挑揀蔬菜水果)這樣的分散在未來會出現在更多產業。
另外像家具用品、行動裝置的銷售也會因為大分散這個趨勢而大幅度成長,如果我需要花更多時間待在家裡,不管是工作或是娛樂,我都希望自已有更舒適的沙發、更好的音響與電視、更棒的居家空間。
五、「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Covid-19在美國的致死率是0.5~1%,在美國的媒體產業,公司淘汰率是它的十倍以上。」被淘汰、面臨危機或是衰退的都是品牌時代的大師。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Google問世之前,創造合於一般水準、大量生產的產品,為它注入一些無形的聯想;接著透過廉價的廣電媒體來鞏固這些聯想……品牌時代從令人喘不過氣的製造業手中奪下指揮棒……創造出廣告大師、行銷部門、以及行銷長的職務……這套演算法在平庸的產品(美國汽車、淡啤酒、廉價食物)裡注入情感,為利害關係人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價值。」
而品牌時代在一連串相互影響的因素中,如Google、臉書的出現,加上把財富從廣告中解放出來的科技...等,也終於來到尾聲
還有人記得Tivo嗎?可以讓你預先設定好時間錄下想看的電視節目的數位錄放影機,只要你擁有它然後願意花一點點時間完成計畫,除了可以在任何時間看自已想看的電視節目外,你也不用再看到廣告。
Tivo標誌著從品牌時代轉移到產品時代的開始(花再多錢做廣告,都無法提升平庸產品的形象了,因為可以直接被跳過),2020年夏天則是品牌時代的結束。
「在品牌時代,剛到一個新城市的有錢旅人會吩咐他的司機送至麗思酒店(Ritz),因為這是他認識的品牌。然而,在產品時代,這位有價值的消費者一下飛機先查自已的手機,她知道麗思酒店才剛翻新過,評論者認為它的房價太高,於是她透過眾籌推薦改選一家位在時髦地段的精品酒店」(甚至我們更愛從Airbnb找到自已更喜歡的住宿地點,連品牌都不用了)
「在這場轉變中的輸家,是在品牌時代裡為打造品牌廣告提供平台的媒體公司,以憑藉創意製作這些廣告的廣告代理商。」
臉書和Google在股市裡的表現證明了這個事實:2015年8月到2020年8月,臉書成長174%,Google成長114%,其它老牌廣告行銷公司像IPG、陽獅集團Publicis、WPP集團等是-9%到-63%不等。
景氣黯淡的時候,廣告預算會縮水,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事,但是當景氣復甦,錢潮重新回流,只會流向產品時代的廣告媒體公司,所以未來Google和臉書這對雙巨頭在數位廣告市場勢必會繼續輾壓品牌時代的廣告老兵們。在2020年公佈的數位廣告預算分配比例,臉書加上Google,就拿下了61%。(不過深入探討這個數字,會發現這個趨勢造成更嚴重打擊的的其實是臉書或Google之外的數位行銷公司。BuzzFeed和Yelp在2020年的展示型廣告比起2019年衰退40~70%,Vice跟其它類似的公司也會跟進,只有一些,能撐過加護病房活下來。)
六、紅與藍
數據vs隱私;販賣隱私權vs付費保護隱私
「基本商業模式有兩種:(一)公司用高於製造成本的價格把東西賣出去(二)公司的產品可以免費送人,或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出去,然後跟取用產品的其他公司收費,這裡的產品指的是:消費者的行為數據。」
這也就是在現代商業世界中不可忽視的規則:當你在免費使用某項產品/服務時,你自已其實就是被賣出去的產品。
但是現在愈來愈多隱私外流、資安問題的新聞出現(好萊塢女星私密照外流、劍橋分析事件…等),越來越多人重視跟保護自已的隱私,甚至願意付費保護這些被證明非常珍貴的無形價值。
「過去我們用我們的時間交易價值,如今我們用我們的隱私來交易價值」
「安卓手機每天向使用者收集1200個數據點,傳回Google數據挖掘的母艦。iPhone手機擷取200個,同時蘋果不厭其煩強調它的數據不是用於謀利」
「安卓的使用者是以隱私交易價值的芸芸大眾,iOS則是享受隱私和地位的有錢人,以砸下含稅1249美元的費用(超過匈牙利人一個月的平均家庭收入)來換取價值443美元(製造一台iPhone的成本)的感應器和晶片組。」
安卓是紅色,iOS是藍色。
「你可以在YouTube上得到免費的影視娛樂,不過它的內容是個大雜燴……十之八九你會收到一些煽動、挑釁的內容……。另一方面,Netflix的運作取用『藍色』/iOS的模式:你付費,你得到內容;你是客戶,內容很精彩。」YouTube是紅色,Netflix是藍色。
以社群媒體來說,目前幾乎都是紅色,Facebook、TikTok是紅色:免費的服務,大量榨取我們的個人資料,甚至是用我們不理解的方式巧取豪奪。
「2020年六月,TikTok被揭露它每隔幾秒就掃描使用者的剪貼簿,甚至連它的app只在背景運作時也照掃不誤。這家公司已經承諾停止這種作法(在它的動作被iOS的新安全系統抓個正著之後)。使用臉書或許不會讓你的個人數據被上傳到中國共產黨的數據雲裡,但是臉書過去保護使用者隱私的不良紀錄來看,這不過是因為中國人喊價輸給了一個烏克蘭青少年,……」
搜尋引擎也一直是紅色的,但是藍色的搜尋引擎也即將登場。
「蘋果專有的iOS搜尋勢不可當,你可以期待蘋果很快就會買下DuckDuckGo,或是推出它們自已的搜尋引擎。除此之外,Google廣告部門的前主管斯里達爾.拉瑪斯瓦米(Sridhar Ramaswamy)不久之前推出Neeva,這是採用訂閱模式的Google新對手。」
「同樣的,過去十年來最創新的公司也抓住亞馬遜剝削它的客戶(第三方零售商)的機會。Shopify的價值主張很簡單有力:我們是你的合夥人。你可以掌控自已的數據、品牌、以及消費者的監護權。」
「越來越多產業會出現這種紅藍分野的融合。從航空業到速食業,一些低成本的賽局參與者將充分利用消費者的數據,把省下來的錢用在它們的『廣告資源位』上頭--抱歉,我的意思就是『消費者』。至於頂級的參賽者,則會高舉保護隱私的隱私大旗,藉由不濫用消費者的數據而收取優渥的利潤。」
有人願意犧牲隱私把自已當產品賣掉換取免費的服務,但也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支付合理的費用保有自已一切的所有權。就像「駭客任務」裡墨菲斯給尼歐選擇的紅藍藥丸,只不過藥丸裡包著的是你的隱私。
七、四巨頭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FAANG」或「FAAMG」,沒聽過至少也用過他們的產品,科技巨頭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了,我們現在是活在大型科技公司的世界中。而這些巨頭們在疫情期間或是疫後的未來,會是什麼光景?
「2020年3月到7月,五個月的時間裡,九家主要的科技公司市值增加1.9兆美元:Google、微軟、Netflix、臉書、蘋果、亞馬遜、Paypal、特斯拉、Shopify。」
「這類產業裡的龍頭大哥,『四巨頭』,亞馬遜、蘋果、臉書、Google,加上微軟,這五家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股市成長了24%,總計市值增長超過1兆美元。到了八月中,它們從年初到現在的這段時間獲利成長47%,達2.3兆美元。……這五家公司,占了美國所有公開上市公司市值的21%。」
「去掉一些科技業龍頭公司之後,主要股市指數在2020年中其實是下跌。在科技股之外,眾多美國資本主義的雄獅也都被拔了爪: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可口可樂(Coca Cola)、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波音(Boeing)、迪士尼(Disney)以及3M公司,它們半年的股價約下跌30#,市值損失總計將近五千億美元。」
作者的第一本書對這個論點已經有很精彩的探討,在本書中進一步更新了現況並進一步分析未來,簡單來說,就是巨頭們會利用自已的地位與資源竭盡所能保護自已的優勢。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獨占寡頭們打敗了體制,反托拉斯警察跟輿論也不是對手。它們能把自已的企業核心打造成「飛輪」:物理學裡一個可以利用自已旋轉動能儲存能量的系統,把能量傳導到附近的引擎,讓企業可以隨著飛輪的旋轉,不需增加輸入(也就是成本),就能不斷增加輸出(也就是營收)。亞馬遜的Prime就是個終極飛輪,蘋果的手機電腦與品牌旗下其它穿戴式裝置(手錶、耳機)也是它的無敵飛輪(光是在2019年,蘋果的可穿戴式裝置包括Apple Watch、AirPods耳機和子公司Beats,就創造了超過兩百億美元的營收,比麥當勞還更多),其它巨頭們也都有自已的飛輪可以強化各自的寡占優勢。剛且別忘了,巨頭們可以用極低的資金成本取得它們需要的錢,因為有多到難以想像的資金在尋找標的。四巨頭也開始出現無所不在的擴張,像是派送服務、可穿戴式裝置、串流媒體,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至於「反托辣斯法案」能不能打破他們的寡占?作者針對現況說了一句貼切卻無奈的事實:「藉著燃媒動力的亮光寫出的法律,對數位化的寡頭公司起不了作用」
八、破壞性創新
「在一個產業裡,破壞性創新的機會可能和一些因素相關—稱之為可破壞指數(disruptability index)。它的關鍵信號,是在價值或創新沒有相伴增加的情況下價格明顯增加。」
在美國,兩個準備出現破壞性創新的產業:高等教育產業與醫療衛生產業。
美國高等教育的破壞性創新指數已經爆表。過去四十年大學學費增加1400%,(消費者物價指數只增加了294%,一向在價格上歐被批評的美國醫療保險也「只」增加了600%),但是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並沒有相對應的上升,甚至已經不再是提供階級流動機會的助力,菁英大學甚至變成傲慢的奢侈品牌與一套種姓制度,一個把特權傳遞給一代的管道。學生貸款也因此總額達到1.6兆美元,遠超過信用貸款或汽車貸款的金額。
疫情會催化高等教育的演進,而轉型的核心在於科技—線上課程。因為線上課程可以大量招收學生而沒有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因此能減低學費並提升入學率,並恢復大學擔任美國社會向上流動的潤滑劑角色。
在高等教育與醫療產業外外,許多公司賣的,基本上是同樣大量生產、平庸水準的產品,在品牌時代,它們因為投資在行銷與打造品牌上的投資而得以溢價出售。不過轉變到產品時代後,許多二十世紀主導企業的競爭優勢將被侵蝕,因為消費者對品牌資產的依賴,已經出現變化:「如果你的公司欠缺電子商務競爭力,則已經開始受創,因為相隔十年後的世界(也就是—現在)對於不符水準的『直接面對消費者』模式毫不留情。」
Airbnb是破壞創新者、Netflix是破壞創新者、羅賓漢(Robinhood,金融服務企業,主要提供服務散戶的股票app與網站,在網上提供的服務完全免費,推出免佣金交易時讓其化參與者也不得不跟進,2020年時有1300萬用戶)、Shopify是破壞創新者(類似亞馬遜Pay和亞馬遜物流,為第三方零售商提供支付和物流,但沒有使用收集三方零售商的數據來挖取它自身競爭產品的銷售)、Spotify是破壞創新者、特斯拉是破壞創新者(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的另一位教授亞斯華斯.達摩德仁Aswath Damodaran,有著「估值大師」的封號,曾說過:「如果你根據預期獲利或現金流來交易特斯拉股票,那你買賣它的股票理由就不對了。人們是靠氣氛和氣勢在交易特斯拉股票。」)、Uber是破壞創新者。(達拉.霍斯勞沙希Dara Khosrowshabi接任執行長後已做出莫大的改善,持續修復前任執行長造成的品牌形象巨大損傷,雖然還需要時間而且目前尚未有盈利,但是利潤正持續提升中)。許多新的機會在加速十年的這段期間出現,未來看世界的思維與角度,勢必在疫情過後的未來要重新建構。
在300頁的篇幅中滿滿的觀點,認同不認同,至少是作者自己親身經歷萃取出的營養,內容精純,含金量高,沒有太多老掉牙或是象牙塔裡的視角。有些趨勢或許我們已經隱約知道,但是透過作者的分析,我們能更清楚的看到未來很可能會出現的世界樣貌。
跟大家分享的只是一小部份的個人摘錄重點,想更深入了解作者實務經驗與看法,除了《疫後大未來》之外,《四騎士主宰的未來》可以當成前傳閱讀。
#jeffmachine #postcorona #newworld #deusexmachina #deustaiwan
(照片是去年拍的,經歷疫情大加速前的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现实与数据不相符, 為什麼你看到的通貨膨脹率是假的?】 根據美國勞務部的數據 近20年以來 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都維持在2%左右 這個數據看似非常低 但是怎麽跟現實的感覺不一樣呢? 現在的物價是越來越高了 怎麽看通貨膨脹不只有2%吧! 難道我們所看到的通貨膨脹率是假的? 美國政府在欺騙人民嗎? 其實...
消費者物價指數2019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股盤後〉鮑爾聽證維持鴿派 那指尾盤翻黑作收
週三 (14 日) 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在國會作證強調寬鬆政策不變,美債殖利率下跌,資金湧入防禦性股票,油價暴跌拖累能源股,四大指數狹幅震盪,那指尾盤翻黑作收,蘋果創下歷史新高。
聯準會主席鮑爾週三出席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他表示,美國經濟復甦尚未達到可以開始收縮資產購買規模的程度,未來幾個月通膨率可能維持高水平,然後才會和緩下來。高於預期的通膨只是高需求和低供應的完美風暴,它應該會過去。
鮑爾還提到,雖然距離達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的標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聯準會官員預計將繼續取得進展。
週三經濟數據顯示,美國 6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月增 1%,年增 7.3%,年增幅創下 2010 年底以來最大,顯示企業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壓力升高。
聯準會 7 月褐皮書報告提到,自 5 月下旬以來,美國經濟繼續走強,增長溫和至強勁,但持續存在原物料、勞動力短缺、交貨延遲、消費品低庫存的情況。
國際能源署 (IEA) 週二警告,如果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 (OPEC+) 無法就其增產政策達成協議,供應缺口可能會加劇,促使週三油價暴跌,能源股承壓。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1.88 億例,死亡數突破 405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393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0.8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094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1915 萬例。
週三 (14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44.44 點,或 0.13%,收 34,933.23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5.09 點,或 0.12%,收 4,374.30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32.7 點,或 0.22%,收 14,644.95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1.62 點,或 0.35%,收 3,289.18 點。
標普 11 大板塊有 5 大板塊收紅,必需消費品、房地產和公用事業領漲,能源、金融和醫療保健領跌。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以蘋果表現最佳。蘋果 (AAPL-US) 漲 2.41%;臉書 (FB-US) 跌 1.27%;Alphabet (GOOGL-US) 漲 0.70%;亞馬遜 (AMZN-US) 漲 0.12%;微軟 (MSFT-US) 漲 0.54%。
道瓊成分股多收高。可口可樂 (KO-US) 上漲 2.24%;3M (MMM-US) 上漲 1.63%;Honeywell (HON-US) 上漲 1.65%;Visa (V-US) 上漲 1.50%;雪佛龍 (CVX-US) 跌 1.90%;波音 (BA-US) 下跌 1.64%;開拓重工 (CAT-US) 下跌 1.65%。
費半成分股多收低。英特爾 (INTC-US) 下跌 0.62%;應用材料 (AMAT-US) 下跌 0.47%;美光 (MU-US) 漲 0.051%;AMD (AMD-US) 跌 1.34%;NVIDIA (NVDA-US) 下跌 2.02%;高通 (QCOM-US) 上漲 1.82%。
台股 ADR 漲跌互見。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0.40%;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1.20%;聯電 ADR (UMC-US) 下跌 1.22%;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上漲 0.02%。
企業新聞
多家美國大型銀行持續公布最新財報,花旗第二季營收、獲利勝預期,花旗財務長表示將上調全年支出預期,多空消息影響下,花旗 (C-US) 下跌 0.29%。
富國銀行財報表現亦不俗,促使該銀行 (WFC-US) 週三收紅 3.95%。美國銀行第二季營收年減 4%,低於分析師預期,因低利率損害貸款業務,美國銀行 (BAC-US) 收黑 2.51%。
美國航空 (AAL-US) 上漲 3.00% 至每股 20.62 美元。該公司發布第二季財報前表示,預期第二季營收將高於先前預期,將實現微幅的稅前利潤。
蘋果 (AAPL-US) 上漲 2.41% 至每股 149.15 美元,創歷史新高。外媒報導,蘋果公司希望將新款 iPhone 產量提高 20%,出貨量目標為 9000 萬台。
特斯拉 (TSLA-US) 下跌 2.27% 至每股 653.38 美元。該公司執行長馬斯克透露,晶片荒導致家用儲電產品 Powerwall 供不應求,產能還不及需求量的一半。
AMC (AMC-US) 暴跌 15.09% 至每股 33.43 美元,跌至不到 6 月歷史高點 72.62 美元的一半。GameStop (GME-US) 大跌 6.94% 至每股 167.62 美元,連續第四個交易日收黑。
Lululemon (LULU-US) 上漲 1.68% 至每股 376.99 美元。高盛研判,歷經 18 個月的波動後,疫情後復甦對服裝品牌行業有利,將 Lululemon 股價評級設為「買入」,目標價設為 447 美元。
通用汽車 (GM-US) 下跌 1.24% 至每股 58.00 美元。該公司通知近期召回 2017-2019 年的 Bolt 電動車車主,勿將車輛停在室內或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過夜充電。
經濟數據
美國 6 月 PPI 年增率報 7.3%,預期 6.8%,前值 6.6%
美國 6 月 PPI 月增率報 1.0%,預期 0.5%,前值 0.8%
美國 6 月核心 PPI 年增率報 5.6%,預期 5.1%,前值 4.8%
美國 6 月核心 PPI 月增率報 1.0%,預期 0.4%,前值 0.7%
華爾街分析
週二美國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創 2008 年來最大漲幅。Baird 投資策略分析師 Ross Mayfield 表示:「儘管經濟部分復甦已完成,甚至超過疫情爆發前的水準,但事實是,非農就業人數仍較疫情前短少至少 700 萬人,勞動力參與率很低,失業率超過 4%-5%,這意味著 Fed 將繼續保持寬鬆政策,但通膨數據正開始讓他們陷入困境。」
聯準會主席鮑爾週三出席國會作證,他維持鴿派言論,消弭華爾街通膨失控的疑慮。
Mizuho Securities 分析師 Steven Ricchiuto 點評:「鮑爾言論支持了我們的看法,即 Fed 希望經濟過熱,並將容忍近期高通膨。」
高盛分析師 Chris Hussey 表示,隨著進入第二季財報季,市場似乎更加關注經濟的下一步,以及是否會伴隨著通膨。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9721?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7-14(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消費者物價指數2019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Joe:「最近fear and greed index來到相對低的位置,大盤股價相對高,看來散戶們可能心態偏保守,大家都提前害怕通貨膨脹拉高的負面影響。」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 (Western University)艾維商學院金融學教授George Athanassakos警告,歷史上觸發市場泡沫破裂最常見的催化劑,就是通膨和利率走升,而美股正處於資產估值泡沫之中,這場泡沫恐比想像中更快破裂,回顧歷史,金融創新導致了投資銀行家、商業機構創造新證券的風潮,從南海公司到荷蘭鬱金香狂熱,人們合理化一切資產的估值,金融創新促進大量借貸和保證金投資,但在通膨、利率走升時會導致泡沫破裂。
Athanassakos指出,從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災,到1990年代末期的網際網路泡沫,再到2008至2009年的經濟大衰退,都是在利率走升的環境下發生,當前美股藉由保證金交易購買股票的水平正在飛漲,保證金債務已創下近20年來最大成長,進入市場的散戶人數越來越多,但眾所周知,散戶投資者是糟糕的市場定時炸彈, 他們在市場高峰時興高采烈,在市場底部驚慌失措。流入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美國股票基金的資金,正呈現爆炸式成長,市場上存在的多種危險情況,如具有金融創新特性的線上股票交易平台Robinhood將投資看成1場遊戲,尤其鼓勵新手投資人頻繁交易;Reddit等社交平台,出現所謂的新投資「專家」階層;毫無真正價值的加密貨幣湧現;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掀起熱潮等。
此外,Athanassakos指出,還有多種指標顯示,美股正處於欣欣向榮的危險跡象,包括調查顯示看漲者遠比看跌者多、VIX恐慌指數處於極低水平、職業基金經理人的現金餘額遠低於歷史水平、內線交易人士賣出頻率遠比買入頻率高、槓桿貸款盛行、全球債務不斷攀升、估值指標已過高等,Athanassakos最後警告,儘管聯邦基金利率迄今維持不變,但通膨仍在醞釀當中,利率走升只是時間問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在數月內從0.6%升至1.6%。
知名財經部落格SentimenTrader研究發現,若以4月份通膨數據計算,當前S&P500支付的股息和盈餘殖利率(earnings yield),創下歷來新低,4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4.2%,超過S&P500盈餘殖利率的3.3%。這代表經通膨調整後,S&P500的盈餘殖利率為負0.81%。此種情況相當罕見,SentimenTrader分析師Jason Goepfert表示,S&P500的盈餘殖利率計入股息後,報酬通常與通膨相當。換句話說,S&P500的「實質」盈餘殖利率、或是經通膨調整的盈餘殖利率大多為零。盈餘殖利率跌至負0.81%,為1970年有紀錄以來新低。
乍看之下,這似乎代表債優於股。彭博數據顯示,26日S&P500的股息殖利率為1.4%,略低於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1.56%。然而,細看就會發現,情況並非如此。經通膨調整的盈餘殖利率仍優於公債。依據SentimenTrader估算,S&P500的實質盈餘殖利率為負0.81%。此一數字高於美國10年期公債實質殖利率的負0.87%。另外,S&P500的名目盈餘殖利率為3.3%,也高於債市價格隱含的10年通膨年率2.4%。
與此同時,Goepfert警告,回顧歷史,S&P500實質盈餘殖利率轉負令人憂心,殖利率跌破零後,接下來兩年S&P500的最大跌幅為32%、而且最多只有上漲7%,上述情況僅在1980年1月曾出現例外。他說,歷史雖然不是完美的嚮導,但是這意味美股的長期走勢出現紅旗警訊,但是,近期內美股或許有撐。
外資指出,庫藏股回購的閉鎖期終結,預料將有破紀錄的資金灌入市場,有望刺激美股再衝新高。高盛的John Flood表示,美國企業的庫藏股閉鎖期於4月23日結束,目前美國企業批准實施的庫藏股金額,遠高於2020年同期。Flood寫到,2021年至今通過的庫藏股買回金額,比2020年同期高出75%、比2019年同期高出24%、也比2018年同期高出26%,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年美國企業的庫藏股回購金額締造歷史新高,如果2021年全年實施的庫藏股金額超過2018年,意味將再創新紀錄。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caaf4042-f453-45e3-8e17-ded06a0eecc8&c=MB010000&fbclid=IwAR10PdSz7JX1Njh42N7rwdom-Lmwte1cDx-6MjiqzM3pudzDOfVrIbvMHyc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48392
消費者物價指數2019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现实与数据不相符, 為什麼你看到的通貨膨脹率是假的?】
根據美國勞務部的數據
近20年以來
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都維持在2%左右
這個數據看似非常低
但是怎麽跟現實的感覺不一樣呢?
現在的物價是越來越高了
怎麽看通貨膨脹不只有2%吧!
難道我們所看到的通貨膨脹率是假的?
美國政府在欺騙人民嗎?
其實
這就跟計算通貨膨脹率的CPI有關了
而且現在美國狂印鈔票
也導致了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
想知道美國政府是如何計算通貨膨脹率CPI的嗎?
而通貨膨脹會帶來什麽影響呢?
你的財富又怎麽在無形中被偷走了呢?
想知道就快快點擊影片觀看吧!
影片概括:
0:00 Start
0:28 什麼是通貨膨脹?
2:06 為什麼美國瘋狂印鈔,美元指數依然堅挺?
5:13 美國印鈔太多,我們如何應對?
6:35 總結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3iiBXbG
繁體
https://bit.ly/36mfU1x
英文
https://bit.ly/3cKrnsZ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拖延症是病嗎?4招教你擺脫拖延症
https://bit.ly/3jjhTHr
.
神級繞口令,Spark能挑戰成功嗎?
https://bit.ly/3cFaAaK
.
17分鐘看懂中美貿易戰,它們到底在打什麼?
https://bit.ly/2S0OAh1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美國通貨膨脹 #cpi指数 #美國狂印鈔票
消費者物價指數2019 在 最新統計指標 - 行政院主計總處 的相關結果
躉售物價指數(民國105年=100), 106.38, [ 110年12月].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2.62, [ 110年12月]. 核心CPI年增率(%), 1.84, [ 110年12月]. 消費者物價指數季調後月 ... ... <看更多>
消費者物價指數2019 在 最新指標 -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專業人士) 的相關結果
躉售物價指數(民國105年=100), 106.38, [ 110年12月].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2.62, [ 110年12月]. 核心CPI年增率(%), 1.84, [ 110年12月]. 消費者物價指數季調後月 ... ... <看更多>
消費者物價指數2019 在 消費者物價指數全年- 經濟預測 的相關結果
年度 前一年12月公佈 當年7月公佈 當年12月公佈 主計總處公...
2022 2.04 (2021.12.22 公佈)
2021 1.33 (2020.12.16 公佈) 1.78 (2021.07.28 公佈) 2.01 (2021.12.22 公佈)
2020 0.73 (2019.12.18 公佈) ‑0.18 (2020.07.15 公佈) ‑0.24 (2020.12.16 公佈) ‑0.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