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國是什麼?同盟國與ROC政權之間的關係? https://wp.me/pd1HGm-kX
直播重點整理來了♡ 順手分享好人一生平安~~
【直播EP23重點整理】 台澎小堅果
時間:7/10(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同盟國是什麼?
2. 同盟國與ROC政權之間的關係?
3. 如果ROC政權與PRC政權簽訂和平協議,假設ROC政權併入PRC政權而消失,那台澎的盟佔代管機構怎麼辦?
➖➖➖➖➖➖➖➖➖➖➖➖➖➖➖
1. 同盟國是什麼?
同盟國當初怎麼出現的?扮演什麼角色?但因為它的中文翻譯有個「國」、讓人以為是法人,這其實都是文字造成的誤解。同盟國的英文是 Allied Powers,這個 s 是複數,意指由很多國家組成的軍事同盟。
在1941年,針對法西斯主義(納粹德國)以及軍國主義(義大利、日本帝國)等等的侵略,一開始是由26個國家集合起來合作簽署這份聯合國家宣言(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這些簽署多邊國家條約的國家彼此之間達成協議,在軍事上合作約定來對抗共同敵人。
同盟國只是軍事政治結盟並不是國際組織喔!也不是法人喔!也沒有組織架構!
聯合國則是二戰結束後組成的國際組織,具有國際組織法人格,聯合國憲章就是組織章程,加入的成員必須簽署並遵守組織章程。
同盟國成員基於法律上平等原則共同建立軍事同盟,彼此地位平等,這些國家建立起來的軍事同盟,這之中不一定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其中還有大英國協的自治領喔!例如加拿大、澳洲等。
我們在看到同盟國的行動時,要知道這是所有成員的行動集合。每一個成員都有其獨立性,是基於共同目標進行軍事合作。關於戰區分配、軍事戰略合作等等就是彼此一起協調,達成合意後而作出共同決定。
那什麼是盟軍?只要是加入同盟國的這些成員(國家或政治實體),他們的軍隊在執行與軍事同盟目的有關的軍事行動任務時,就是盟軍、同盟國軍隊。
「同盟國軍隊」指的是參與同盟國這個軍事同盟的各個成員的軍隊。盟軍成員的軍隊必須聽命於各盟軍成員。
本質上這些軍隊仍舊是參與同盟國成員的軍隊,只是在執行同盟國任務時取得盟軍的身分。像美軍在二戰執行同盟國的任務時,它的身分會是美軍也同時會是盟軍身分。
這些盟軍成員的軍隊彼此基於聯合國家宣言互相協助,並在執行同盟國任務時同時多了盟軍身分。
任何以軍事同盟名義執行的行動,本質是參與同盟國的各個成員行動的集合。就像二戰美軍執行同盟國任務打日本時,這個過程中美國軍事行動跟策略,法律上的效力會向上延伸到所有同盟國成員。
原則上,同盟國這個軍事同盟要對所有盟軍的行為負責,而加入同盟國的所有成員也要為此負責,但在責任追究上,最終仍舊會回歸到實際做出該行動的成員身上。
所以才會說每一個參與成員的獨立性是存在的,同盟國的行動是所有成員行動的集結。如果同盟國是法人,責任會規屬於該法人。一旦法人解散了,就找不到對象可以負責。但情況不是這樣。由於同盟國不是法人,如果有哪個盟軍成員出問題,追究責任時不會「只是」停留在同盟國這個軍事同盟上,而是可以追究到實際發生問題的成員身上。
同盟國要執行哪些任務,原則上也必須是經由相關成員討論好才會執行,所以每個成員當然多多少少要對任務造成的結果負些責任,但最終責任還是由實際造成結果的成員負責。
➖➖➖➖➖➖➖➖➖➖➖➖➖➖➖➖➖
2. 同盟國與ROC政權之間的關係?
同盟國陣營眼中的中國代表政府是以蔣介石為首的ROC政權。
軸心國陣營眼中的中國代表政府則是汪精衛在中國南京成立的ROC政權。
在國際法上,蔣介石這個ROC政權才會是國際承認的中國合法政府。
而1937年日本把中國南京拿下來還佔領下來,日本扶持的汪精衛這個ROC政權本身是由佔領者在佔領地扶植成立的政權,在法律定性上會認定傀儡政權。在國際法上是不會得到承認的,因為傀儡政府沒辦法展現一個主權國家必須具備的獨立自主性。
這張圖說明了「同盟國(軍事同盟)」、「盟軍成員(軍事同盟參與者)」、「盟佔代管(軍事同盟參與者共同授權特定對象代全體參與者實施的佔領及管理)」之間的關係。
蔣介石代表的ROC政權就是當時同盟國軍事同盟中所有成員認定的中國合法政府。當日本投降,舊金山和約還沒簽時,1945.9.2《降伏文書》簽署當天,盟軍總部發布《指令第一號》裡面的附件《一般命令第一號》有指派蔣介石的ROC政權代表盟軍全體來台受降並軍事占領台澎。
《一般命令第一號》寫得很清楚就是同盟國分區佔領日本的軍事安排。
ROC政權履行盟軍的任務,在1945.10.25在台北辦受降典禮,同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這一天開始運作。提醒大家,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中的「台灣省」這三個字,看起來很像是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中的內部組織。但它其實是為了執行盟佔代管任務所成立的機構,所行使的權限是同盟國所有成員所授予的權限,並不是中國自己的權限,有權佔領戰敗國日本領土的是同盟國所有成員。任何為了佔領成立的機構,無論是那個國家、編制如何,這個機構在法律上的性質就是盟佔機構。
換句話說,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這個盟佔代管機構的職權是獨立於ROC政權代表的中國之外的。ROC政權就是盟軍全體成員的「代理人」的身分,即使它故意將成立的機構名稱裡加上「台灣省」也沒辦法改變盟佔代管機構的本質。
補充聖峰在社群提過的:
蔣介石(同盟國成員X的軍事將領)被指派代表盟軍到台澎受降,之後在台澎成立軍事佔領機構A實施軍事佔領,這個軍事佔領機構A在實施軍事佔領時,可以運用同盟國任何一個成員的軍隊,只是因為蔣介石是同盟國成員X的軍事將領,所以蔣介石使用同盟國成員X的軍隊。
真正具有佔領權限的單位,是蔣介石在盟軍全體成員授權下在台澎成立的「為盟軍全體成員實施軍事佔領的」軍事佔領機構A,而不是蔣介石所屬同盟國成員X的軍隊。
所以假設:
1.同盟國成員X的軍隊政變另立軍事政府,與ROC執政黨對立,則此新的軍事政府/組織還有依據《一般命令第一號》佔領台澎的權力嗎?
答:佔領台澎的權限在軍事佔領機構A,不在派員運作軍事佔領機構A的同盟國成員X的政府,所以即使同盟國成員X內部出現有別於原中央政府a的其他政權b,政權b也不會因此取得佔領台澎的權力。
2.ROC將軍隊裁撤,ROC政權可以代表盟軍佔領台澎嗎?
答:軍事佔領機構A可以運用任何盟軍成員的軍隊,同盟國成員X的軍隊裁撤,軍事佔領機構A可以使用同盟國成員Y的軍隊。
「軍事佔領是幹嘛用的、在什麼狀況下才會結束?」是國際社會長期運作之下形成的慣例規則,不是由英國內閣的報告來決定,也不是由美國國務院的發言來決定。
這就好比我說:在台澎殺人(依照目前治理台澎的治理當局的刑法規定)可能會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時,之所以在台澎殺人會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是因為「我」這麼說,而是因為目前治理台澎的治理當局的刑法如此規定。
同理,美國國務院提到ROC政權在代表盟軍受降之後合法治理台澎,英國內閣提到軍事佔領要在戰後最終處置確定才結束、就只是相關國家在闡述「(依照國際法及國際慣例)軍事佔領會以什麼方式開始、在什麼狀況下才會結束」,而不是因為他們這麼說,軍事佔領才有這樣的作用、才會那樣結束。
「軍事佔領的作用,是在戰爭正式結束,戰後相關處置確定前,維持被佔領地區的正常運作」,這是國際社會數百年來進行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次的戰爭所形成的規則、慣例。
所以,在戰後最終處置確定前,軍事佔領不會結束。
另外,由於軍事佔領本來就只是「最終處置確定前,維持相關地區在正常運作狀態」的「手段」,所以,規範軍事佔領要如何進行的《一般命令第一號》當然不會有決定台澎戰後最終處置的效果。
至於佔領何時會結束,取決於最後處置何時確定。
實施軍事佔領的命令本來就不會特別寫何時結束,因為在下命令的當下沒有人知道最終處置何時才能確定。
因此,實施軍事佔領的命令一定都是有開始時點,沒有結束時點的命令。
至於《舊金山和約》第六條指的是「《舊金山和約》生效時『日本』的軍事佔領」該怎麼結束,由於台澎在《舊金山和約》生效時,已經不是「日本」的一部份,規範《舊金山和約》生效時的「日本」的軍事佔領何時結束的《舊金山和約》第六條,與在《舊金山和約》生效時已經不是「日本」的台澎的軍事佔領該怎麼處理無關。
➖➖➖➖➖➖➖➖➖➖➖➖➖➖➖➖
3. 如果ROC政權與PRC政權簽訂和平協議,假設ROC政權併入PRC政權而消失,那台澎的盟佔代管機構怎麼辦?
盟佔代管機構即使一開始是由ROC政權成立的,由於盟佔代管機構是在盟軍全體成員授權下成立的單位,法律上是有別於ROC政權而獨立存在,所以不會被ROC政權發生的任何事情改變。
假設如果真的發現ROC政權消失了,沒人運作盟佔代管機構,那同盟國成員中就會有人接手了。在所有盟軍成員中,與台灣距離最近的就是美國了,美軍在沖繩有部署。萬一ROC政權說要跟PRC政權合併,那當然同盟國成員之一美國就會出手。
但我們要強調,法理建國派從未主張己願他力或要等到別的同盟國成員接手。
法理建國派主張的「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由台澎住民以身為原日本殖民地駐民及其後代的身分趕快來行使去殖民化住民自決權決定未來,這時候就會確定台澎的戰後最終處置,那這個盟佔代管就可以終止了,因為台澎戰後最終處置到此也算確定了。
➖➖➖➖➖以下進階思考➖➖➖➖➖
#進階思考:分享社群中聖峰曾說過的
盟佔的實際執行單位是中華民國政權成立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後來改制為台灣省政府),這個單位雖然在組織架構上列在中華民國政權的組織內,但實際法律上屬性是「獨立於中華民國政權之外,與中國國家政府是誰無關的盟軍機構」。
這個盟軍佔領機構是「由中華民國政權以盟軍代理人身分」設立,並「由中華民國政權以盟軍代理人身分派自身人員實際運作」。而目前因為中華民國政權實質凍結「省」這個層級,所以中華民國政權可以說已經沒有派自身人員運作這個盟軍佔領機構,而是把這個盟軍佔領機構的工作移轉到中華民國政權其他單位來執行。
在中華民國政權因自主宣布解散,或因選擇與PRC政權合併而消滅的場合,由於盟軍佔領機構是「獨立於中華民國政權之外的盟軍機構」,所以中華民國政權若在法律上消滅,這個「獨立於中華民國政權之外的盟軍機構」並不會跟著消滅。機構仍舊存在,只是沒有人實際運作。此時,二戰盟軍成員可直接派員到台澎接手運作該機構。由於這個盟軍機構當初成立時所依附的中華民國政權已經不存在,到台澎接手的盟軍成員自然會將其名稱做適當的修改。
另外,PRC政權並不會因為ROC政權消滅或併入該政權而取得派員接管的資格。講白了,二戰盟軍成員本來就沒有打算讓PRC政權接管台澎。
其實,大多數二戰成員早就已經承認PRC政權是中國代表政府,因此,對大多數二戰成員來說,「中國主權國家『早就』是由PRC 政權代表」。英國在 1950 就已經承認PRC政權是中國代表政府,美國也在1979年承認PRC政權是中國代表政府,但它們從來就不曾考量過要將台澎的代管權限移交給他們承認是中國代表政府的PRC政權。
總之,ROC政權之所以能夠佔領代管台澎,本來就不是因為它是中國代表政府,而是因為盟軍授權它來台澎受降、讓它成立並運作盟軍佔領代管機構。這個盟軍代管機構在法律上是盟軍機構,不是ROC政權的內部單位。只是因為這是ROC在盟軍授權下成立的,裡面的人員又是以ROC政權的人為主,所以被ROC政權塞進自己的政府組織編制裡。當然,ROC政權為了把「台灣光復」的戲演下去,也必然會將這個盟佔機構放在自己的政府組織編制裡。但無論ROC政權把盟佔機構放在自身組織內部的哪個地方、叫什麼名字,盟佔機構始終就是一個獨立於ROC政權的存在。
所以就算ROC政權解散了,當初它為了執行盟佔任務所成立的盟佔機構「在法律上」仍舊存在,即使沒有人運作,這個盟佔機構仍舊存在。而任何在後來得到二戰盟軍成員任命接手的單位,都可以直接讓這個盟佔機構復活,並發揮所有的作用。
事實上,二戰盟軍成員在任命接手者這件事情上,享有極高的自由度。它們可以任命任何可以履行法律責任、承擔法律上義務的法律上行為主體來接手。因此,任何國家政府、任何國際組織,乃至於任何個人,都可以被任命來接手運作盟佔機構。
《舊金山和約》的未定安排就是將台澎戰後最終安排「留待日後處置」。
在這情況下,因為盟軍成員是將本來該在和約中處理的事留到日後才處理,佔領當然「必須」要繼續。
如果《舊金山和約》生效後,最終處置沒確定的台澎的佔領就結束了,那日後要回來處理的時候,如果台澎被其他沒得到授權的單位強佔,盟軍成員豈不是要先打一仗奪回控制權才能處理?
盟佔不結束就是要確保盟軍成員之後處理時控制權仍在手上。
《一般命令第一號》就是二戰後所有對日軍事佔領、讓日軍繳械的法律根據(甚至包括駐日本本土的盟軍總部在內),當然非常重要。
依照《一般命令第一號》實施的軍事佔領,必須遇到具有可以結束戰爭關係的法律效力,且對相關地區的戰後安排有辦法做出最終決定的文件或動作出現才會結束。
「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法律根據是48個盟軍成員跟日本簽署的《舊金山和約》,不是《一般命令第一號》。
《一般命令第一號》是所有盟軍成員實施軍事佔領的法律上根據。
另外,請注意一件事:
《一般命令第一號》是對日本及全體盟軍成員都具有效力的軍事命令,是只用幾個字就能指示數百萬軍人的行動,影響上千萬人權利義務關係的軍事命令。
請對這份命令給予應有的尊重。
-
其實基本原則就只有一個而已:只有在法律上具有適當權限的主體,採取足以產生法律上效果的行動,才有可能改變法律上的狀態。
要解決「在國際法下,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問題,只能透過在國際法中可以確立領土歸屬的方式來進行:由具有領土主權歸屬決定權的法律上主體來決定。
要結束「台澎的盟佔狀態」,只能透過讓「盟軍全體成員對台澎進行軍事佔領的理由」消失來進行:讓台澎戰後最終處置確定→讓台澎戰後領土主權歸屬確定。
所以,只要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盟佔就不會結束。
而要讓台澎領土主權歸屬確定,兩條線:
1.盟軍全體成員聚在一起決議台澎領土主權歸屬對象,或議定一個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對象的程序,然後依據該程序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對象。
2.直接依據二戰後「去殖民化」國際共識,讓原日本殖民地台澎的住民,行使在國際法架構下得到認可的自決權直接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
盟軍成員身為戰爭勝利者所具有的「戰勝者決定戰敗者領土(台澎)未來」的權利,跟曾受日本殖民的台澎住民在「去殖民化」脈絡下,「殖民地住民決定殖民地(台澎)未來』的權利兩者相互獨立,在法律上存在「競合」狀態。
任何一個權利行使之後,都能夠確定台澎的領土主權歸屬,也都能夠產生「讓台澎戰後最終處置確定」,進而使盟軍佔領狀態結束的效果。
至於ROC政權跟PRC政權之間,不管怎麼私相授受,或甚至是讓PRC政權派解放軍來掌控台澎,都無法改變「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是盟軍佔領地」的法律狀態。
這就好比你的房子,被從某黑幫被趕出來的黑幫前幫主佔據,然後這個前幫主某天跑回自己的黑幫,然後跟現任幫主講好,說要讓現任幫主用你家的房子。
來,請問你家的房子會因為這樣就變成黑幫的財產嗎?
不管黑幫前幫主、現任幫主住多久、用多久,你的房子,始終是你的房子。
ROC政權具有兩個身分:
可以被承認是中國代表政府的中國(流亡)政權跟盟軍佔領任務的執行者。
中國政權身分讓它能以中國政府的身分合法治理中國領土金馬東沙,甚至可以處分中國領土金馬東沙。
盟軍佔領任務執行者的身分讓它可以成立、運作佔領機構來合法治理台澎,但這個身分只能治理台澎,而沒有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的權限。
所以,就算它掩飾自己身為盟軍佔領任務執行者的身分,始終以中國政權的身分示人,還扯「台灣光復」說台澎領土主權屬於自己要代表的國家,它在台澎,仍舊是盟軍佔領任務執行者,它也仍舊沒有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的權限。
今天你在公司委託下管理公司車,就算你平常都開著公司車在外面跑,還很無恥地說這台車是自己花多少錢買的,甚至還將這台公司車依照自己的喜好進行改裝,公司車仍舊是公司車。
你不會因為把公司車依照自己的喜好改裝、你的街訪鄰居親友都「相信」這台車是你的,就能把這台公司車轉手賣給你的混帳兄弟。
這樣應該就可以瞭解為什麼法理建國派會一再強調並說明「台灣地位未定/盟佔」狀態持續至今了吧?
法理建國派之所以會一再強調「盟佔狀態」持續至今,
就是因為至今都不曾發生過可以改變/終結「盟佔狀態」的事件。
法理建國派提出來的,是「法律上的狀態」。
-
法律上的狀態(應然)與現實上的狀況(實然)未必是一致的。
但這並不表示「當現實上的狀態與法律上的狀態不一致時,法律上的狀態不存在」,也不表示「當現實上的狀態與法律上的狀態不一致時,現實上的狀態不存在」。
應然與實然之間如果出現差距,連結出來的是兩個行動方向:
1.以確保現實狀態為目標,採取能改變法律狀態的行為,讓法律狀態與現實狀態相符。
2.以確保法律狀態為目標,採取能改變現實狀況的行為,讓現實狀態與法律狀態相符。
舉例來說:
某甲偷偷開著只能用於公務的公司車A上下班,親朋好友也都以為那台車是他的
應然:公司車A屬於公司,且只能用於公務。
實然:某甲將公司車A當成自己的車用於私務,親朋好友也認為那台車是他的。
此時,讓應然與實然一致的方法有兩個方向,至於要朝哪個方向走,自然要做利弊評估:
1.以確保現實狀態為目標,採取能改變法律狀態的行為,讓法律狀態與現實狀態相符:讓公司車A變成某甲的車,能自由使用於私務。
做法:某甲跟公司把公司車A買下來,自此取得該車所有權。
2.以確保法律狀態為目標,採取能改變現實狀況的行為,讓現實狀態與法律狀態相符:讓公司車A維持公司車狀態,只能使用於公務。
做法:某甲停止將公司車A用於私務,並老實告訴親朋好友那台車是公司的,不是自己的。
回到台澎的狀態:
法律上,應然面: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中華民國政權只是為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台澎。
現實上,實然面:中華民國政權不斷宣稱自己所代表的國家擁有台澎領土主權,並把台澎當自己的領土在利用。
若以確保現實狀態為目標,那就必須採取行動讓ROC政權代表的國家(中國)擁有台澎領土主權。而完成這個路線的直接結果,是讓主張自己繼承ROC政權的PRC政權可以合法主張統一台澎。
若以確保法律狀態為目標,那就必須採取行動讓ROC政權承認自己沒有台澎領土主權,只是為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台澎。而完成這個路線的直接結果,是讓「台澎還不是國家」的法律狀態被清楚認知,此時,希望台灣是主權國家的人就會去採取行動完成建國程序,讓台澎成為國家。
存在不等於真理。
一個現實狀況存在,不代表這個現實狀況的存在本身合理、但這個現實狀況的存在一定有它的理由。至於這個理由合不合理,那是另一回事。
類比到台澎的狀況:
PRC政權威脅行使武力侵略台澎,這個威脅雖然存在,但它存在並不表示這個威脅是合理的。
而這個威脅的存在,確實有它的理由:
因為ROC政權主張它已經為自己代表的國家(中國)取得台澎領土主權,而PRC政權主張它繼承ROC政權的中國代表政府身分,所以PRC政權主張身為中國代表政府的它可以行使武力為擁有台澎主權的中國掌控台彭。
所以,PRC政權威脅行使武力侵略台澎,確實有理由。但這個理由合不合理呢?史實跟國際法告訴我們,不合理。
-
雖然資料裡面都講過了ROC政權可以主動終止代管了,
不過我想順便藉這個機會「法普」一下,講一下相關的基本法律知識。
在基本法律關係中,有個關係稱之為「代理」:代理人以本人的名義為法律行為,該法律行為則對本人產生法律效力,也就是產生如同本人自己親自做這個法律行為所產生的法律效果。
而在基本契約關係中,有種契約稱為「委任/託」:當事人A(委任/託人)與當事人B(受任/託人)間約定,由當事人B為當事人A完成一定事務。這就是委任/託。
由於委任/託關係是由雙方「合意」所形成的「契約」關係,所以在概念上,契約任何一方都可以結束這個關係。
如果今天有兩個人約定成立一個「委任/託」契約,而契約的內容,是由委託人A(本人)請受託人B(代理人)以委託人A的名義去完成一定行為,而且這個行為對委託人A產生法律效力,這個關係就是所謂的「代理委託關係」。也由於「代理委託關係」是一個委託契約,所以,委託人A(本人)跟受託人B(代理人)都可以主動結束這個關係。
在「為盟軍全體成員佔領管理台澎」這件事來說,盟軍全體成員與ROC政權之間的關係,就是代理委託關係:
盟軍全體成員(本人)委託ROC政權(代理人)以盟軍全體成員的名義去佔領、管理台澎。
由於是代理委託關係,所以無論是做出這項委託的盟軍全體成員,還是接受委託的ROC政權,都可以主動結束這個關係。
因此,ROC政權當然可以終止自己被委託交付的代管任務。
但在這裡要注意的是,
「盟軍全體成員佔領管理台澎的權責的結束」跟「盟軍全體成員跟ROC政權之間代理委託關係的終止」是兩回事。
由於「在台澎戰後最終處置確定前」盟軍全體成員都會具有佔領管理台澎的權責,
因此,就算ROC政權自己主動宣布終止與盟軍全體成員的代理委託關係,
只要「台澎戰後最終處置尚未確定」,盟軍全體成員仍舊具有佔領管理台澎的權責。
如果要舉例的話,就好比:
父母在法律上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必須要子女成年,父母身為法定代理人的權責才會結束。
假設某對父母需要離開自己的小孩到海外工作,於是委託友人甲代行其法定代理人職務,
然後友人甲覺得這對父母的小孩一天到晚搞事,不想管了,於是跟他們的父母表示自己不願意繼續當代理人了。
此時,雖然父母與友人甲之間的代理委託關係因為友人甲終止契約而終止,但父母的法定代理人權責仍舊存在。
所以,父母可以另行委託友人乙代替自己行使、履行法定代理人的權責。
另外,法律上的關係並不會因為實際執行者的主觀認知而改變。
這就好比,我今天叫你去開「我的車子」,你「主觀上」把這台車子當成自己的車子在用,這台車子也不會因為你「主觀上」把這台車子當成自己的車子在用,就變成你的車子啊。
在盟佔任務的執行上,中華民國政權是依照它本身的運作規則,運用自己的人去「執行這項任務」。所以不管它主觀上怎麼想,總之任務是被執行了。
這就好比你今天委託某個工匠為你做一個雕像,這個工匠用他手邊的工具、叫他的學徒來雕刻這個雕像,然後這個工匠把這個雕像當成為自己製作的那樣來雕刻。但無論如何工匠在過程中使用多少工具、找了多少人來幫忙、投注了多少感情,那個工匠始終只是在為你製作雕像。
-
經過數百年的實踐,國際社會對於軍事佔領該怎麼進行、要遵守什麼規範,已經形成一些必須遵循的規則。具體明文化的內容可參考《海牙公約》及《日內瓦第四公約》。
ROC政權在執行佔領代管台澎這項任務時,所運用的人員、工具、規則(憲法、法律、命令)及手段,只有在符合國際法中關於軍事佔領所形成的規則與慣例的範圍裏面,才能合法產生法律效果。如果是超出或違反相關規則慣例的行為,就會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若要追究ROC政權在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法律責任,基本上要在自決建國之後才有辦法有效追究。
舉例來說,在關於軍事佔領的規範中,佔領者可以「『有償』徵用佔領地人民的財產」來應付佔領管理之需。如果佔領者今天訂了一個規定說可以「『無償』取用佔領地人民的財產」,這個規定違反佔領規則,不會被認定是合法的管理措施。佔領者依據這個規定無償取用的財產都是非法取得、非法使用,並會因此產生返還徵用物並支付使用費,或支付收購徵用物費用的法律責任。雖然在仍處於佔領狀態下去要求佔領者面對錯誤給予賠償並不是不可能,但成功機率不高。現實上,這類法律責任的追究,基本上要等到在法律上可以合法代表佔領地人民的單位出現之後,才能有效向佔領者追究責任。
最後一點要提的是,對盟軍全體成員來說,ROC政權在佔領代管台澎過程中所做的一切違反國際法中佔領規則及慣例的行為,都必須由ROC政權負最終責任。
盟軍全體成員確實「可能」會因為明知ROC政權違規,卻還放任它這麼做而必須負上連帶責任,但最終仍舊必須由ROC政權負最終責任。而ROC政權的繼承者,則必須繼承它的法律上責任。
舉例來說,
你委託自己的朋友甲照顧自己的車子A,結果朋友甲在做例行保養的時候,用了劣質的產品導致車子引擎受損,朋友甲因此必須負責將車子A的引擎修好。
後來你在甲修好車子之前就把它賣給朋友乙,因為甲的責任是把車子A的引擎修好,誰擁有車子A就能要求某甲把車修好,所以乙可以要求甲將車子引擎修好。
後來某甲不小心因為吃麻糬噎死,他的兒子小甲身為他的繼承人,就必須擔下將車子A引擎修好的責任。
另外,朋友乙當然也可以要求賣車給他的你跟甲一起負責把引擎修好,但因為把引擎弄壞的是甲,所以即使你幫忙把引擎修好,最終也會向甲/小甲追討修理費用。
在上例中,委託人是委託朋友甲照顧自己的車子。
在盟佔的例子中,盟軍全體成員委託ROC政權佔領管理的台澎,雖然在法律上並不是盟軍全體成員的領土,但盟軍全體成員在法律上可以決定台澎領土要歸屬給誰,所以雖然不是「台澎領土主權的法律上擁有者」,但在法律上具有的權利,與「台澎領土主權擁有者『相當』」。
所以,「委託他人照顧自己的車子」的例子雖然與「盟軍全體成員委託ROC政權佔領管理台澎」在「所有權」的角度上不一致,但在「決定所有權歸屬的權利」這點,在法律上是一致的。
海牙公約成員國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美國選舉後,如果Trump順利連任,我認為美國對中國應該就會抬出一系列的外交和軍事動作,當然,Biden當選的話,那可能是另一條路線了。」
中國外長王毅怪罪美國搞亂南海,越南出席東亞外長峰會,越南外交部長范平明說:「我們歡迎美國來到南海幫東協國家,為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與發展做出建設性貢獻和迅速的反應。」
范平明強調,東南亞國家願意與美國在南海地區進行實際合作。越南、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多國與中國的領土糾紛陷入困境,影響這些東南亞國家從近海地區捕魚、探勘與開採油氣的能力,目前越南擔任東協(Asean)輪值主席,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Pompeo都有出席峰會,這是自8月底華盛頓將中國交通建設公司(中交建)子公司等24家公司列入出口黑名單以來,Pompeo和王毅首次會談。
Pompeo在東亞峰會上敦促東南亞儘量少跟建設南海島礁的中國公司往來,現在是時候東南亞各國政府重新考慮是否和這些中資企業合作,他告訴東協的10位外交部長說:「不僅要說出來,而且要採取行動,不要和那些霸凌東協國家的中國國企做生意,也不要讓中共踐踏本國和人民。」。
菲律賓上周表示,它不會跟隨美國行動,因為它需要中國的投資,但是中菲兩國針對黃岩島附近豐富漁場海域的爭議,仍然懸而未決。
主持這次東亞外長峰會的越南對最近對中共將南海島礁軍事化表示「嚴重關切」。越南外長范平明說:「這削弱沿海人民的信任和信心,加劇緊張局勢,破壞該地區的和平、安全與法治。」
在前一天的虛擬會議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緊張局勢歸咎於美國,他怒批華府成為「南海軍事化的最大推手」,美國在南海炫耀自己的武力,並為自己政治的利益,升級該區域衝突的風險,美國出於「出於政治目的」正在干預領土爭端,並加強在有爭議地區的軍事部署,美國已成為損害南海和平的最危險因子,王毅重申中國的立場是爭端應由該區域國家解決。他說:「和平與穩定是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最大戰略利益,也是東協國家的共同願景。」
王毅還向東南亞外交部長表示,多年來中國建設南海島礁的活動旨在改善生活條件,向南海提供公共物品,也出於自衛目的。
然而,此前,Pompeo8月26日宣布制裁中國國有企業中交建子公司時,曾抨擊北京破壞該地區的穩定和踐踏鄰國的主權,並指控被制裁的中企是霸凌鄰國和掠奪南海資源的企業,美國國務院當時表示,與湄公河地區國家建立夥伴關係,過去幾年,中國一直聲稱擁有南海85%的領土,援引其「九段線」劃界理論,來證明這個關鍵貿易水道的歷史權利,但是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台灣都挑戰中國宣布南海多數地區為領土的主張,美國國務卿Pompeo表示,中國在南海的領土聲索「完全不合法」。這是美國政府首次在南海領土爭議問題上表明立場。
Pompeo聲明,中國正以「霸凌」方式企圖控制南海,世界不會允許中國把南中國海當作其海上帝國,美國與東南亞盟友與伙伴站在同一陣線,這是美國首次就南海領土爭議公開表明立場,南海爭端圍繞該區域多個島嶼、礁石、沙洲主權誰屬。中國、台灣、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和汶萊都提出了主權聲索,因其戰略位置,美方也將南海視為重要海域,並與多個聲索國是盟友關係,多國對南海島嶼主權的爭端已持續數十年,近年來緊張局勢升級。
中國北京政府提出「九段線」的領土主張,並在有領土爭議的區域填海造地、修建軍事設施、設立行政區等,引發周遭各國抗議,該區域被認為是中國和美國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可能擦槍走火、爆發軍事衝突的高危區域,在Obama政府時期,美方對爭議島嶼的所有權和資源控制權不持立場,但強調中國需確保國際航行自由,各國通過多邊談判達成主權決議,如今,Pompeo稱,中國強加在該區域的單邊行動沒有「法理基礎」,而美國與東南亞盟友共享的利益遭受來自中國的「前所未有的威脅」。
近期,美國與中國就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新疆少數民族人權、香港《國安法》等議題展開了多輪唇槍舌戰,並互相對對方官員、議員施加制裁和簽證限制,在美國近期諸多對華舉措中,在南海問題上的表態可能會引發中方最強烈的反應,但也可能是對中方來說最有政治利用價值的,這是又一個鼓動愛國主義的時刻,華盛頓的這一表態在中國會被視成美國阻撓其偉大復興的又一企圖。
美方的最新聲明意味著,那些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南海島礁,將再度成為國際地緣政治的焦點,南海在國際上被稱為南中國海,是亞太地區最繁忙的海上航線之一。這片水域擁有世界上10%的魚類,並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近年來,南海一直是中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之間緊張關係的引爆點。前文提及的多國都宣稱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這兩個基本上無人居住的群島擁有主權。中國方面表示,中國對其開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長期以來,美國一直以「航行自由」為由,對其所稱的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化行動持批評態度,北京對此表示憤怒。
2013年,菲律賓以中國違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由,將中國告到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但中國當時拒絶承認該仲裁法庭的管轄權,也拒絶出庭應訊。在中國缺席的情況下,仲裁庭在2016年宣佈中國的「九段線」主權主張「沒有法律基礎」,中國在南海海域不享有「歷史性權利」。中國對此表示「不接受、不承認」。
2013年底開始,中國便開始利用其工業實力在南海進行大規模的填海造地工程。通過從海底挖出數百萬噸沙子,填礁成島,中國已在美濟礁、永暑礁等至少7座島礁上進行擴建工程,至少三個島嶼鋪設了飛機跑道,中國在其中部分島嶼上修建了可以容納大型的轟炸機或預警飛機的機庫,並一度在永興島部署地對空導彈以及反艦巡航導彈,作為南沙群島的另一領土聲索方,越南也從2017年開始在大約10個主要的島嶼上修建設施。包括填海、在島嶼上修建體育場、停泊港等,儘管中國持續在南海地區擴大軍事存在,但在2016年Rodrigo Duterte擔任菲律賓總統之後,菲律賓政府開始採取與此前親美不同的外交政策,南海爭議在一定程度上獲得降溫,對中國的主要批評者僅剩越南。
今年4月,越南一艘漁船在南海作業時,被兩艘中國海警船攔住並撞沉,進而引起越中兩國在外交上的激烈口水戰。美國指責中國在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期間,趁機擴大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張」,不久後,中國便宣佈海南省三沙市在西沙群島上設置「西沙區」、在南沙群島上設置「南沙區」,西沙區人民政府駐永興島,南沙區人民政府駐永暑礁,今年5月,與中國沒有直接領土爭議的印尼罕見向聯合國遞交外交照會,表明反對中國「九段線」主張,並引用2016年的南海仲裁結果,指中國宣稱的「歷史權利」缺乏國際法基礎。
隨著南海再次成為熱點,中國海軍7月1日至5日在西沙群島附近海域開展軍事演習,而美國的尼米茲號(USS Nimitz)和里根號(USS Ronald Reagan)航母打擊群也在7月4日從菲律賓海進入南海,在那裏舉行雙航母海上軍事演習。這是自2014年來,美國海軍在南海首次舉行雙航母軍事演習,6月底,東盟10個成員國通過視頻開展年度峰會。領導人們在共同聲明中一致表示,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應成為確定海上主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的基礎,這標誌著東盟在南海爭議地區的法治主張顯著加強,這份聲明代表了「東盟口徑的重大轉變」。
在南海仲裁案四週年之際,菲律賓外交部長Teodoro Locsin Jr.發表講話,呼籲中國遵守四年前的仲裁結果。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141
https://tw.news.yahoo.com/%E7%8E%8B%E6%AF%85%E6%89%B9%E7%BE%8E%E5%9C%8B%E6%90%9E%E4%BA%82%E5%8D%97%E6%B5%B7-%E8%B6%8A%E5%8D%97%E5%9B%9E%E5%97%86-%E6%98%AF%E6%9D%B1%E5%8D%97%E4%BA%9E%E8%AB%8B%E8%8F%AF%E5%BA%9C%E4%BE%86%E7%B6%AD%E6%8C%81%E7%A7%A9%E5%BA%8F-095247112.html
海牙公約成員國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東盟十國齊聲反對中國南海主張
正當中國同時面對跟印度和美國的衝突之際,南面的東南亞諸國亦開始有所動作,東盟(ASEAN)成員國上周六(27日)罕有發表一致聲明,反對中國以歷史為由,聲稱擁有南中國海主權。有評論認為,對北京來說,東盟的聲明敲響了警號。
東盟十個成員國上周五通過視頻展開年度峰會,聚焦武漢肺炎疫情以及南中國海主權問題。翌日發表由輪值主席國越南監督起草的立場聲明,重申1982年通過的“聯合國海洋公約”是界定海洋權利、主權權利、管轄權,以及海洋區域合法權益的根據,所有海上活動必須在這份公約的框架內進行。
近年來中國不斷擴張在南海的軍事勢力,並聲稱擁有“九段線”以內的主權,卻從未就具體定義有明確表示。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推算,中國的主張涵蓋了南中國海90%海域。
許楨:“國際海洋法公約的原則是, 任何海上權益的聲稱都以地貌為根據的。整個邏輯是,必須先有島,然後才可以不斷外展延伸。從地貌上來講,我們所謂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東沙群島其實大部分都不是島,都是礁石,甚至連礁石都不算。從地貌的角度南海不太可能成為任何國家主權的宣稱。”
東盟諸國已感受到中國的實在威脅
早在4年前,荷蘭海牙的國際常設仲裁法院曾就菲律賓單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公布裁決結果,指中方自行劃設的“九段線”沒法理依據,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裁定南沙群島的所有海上地物均為礁岩,不能擁有周邊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EEZ)或大陸架。
許楨相信, 東盟10國發表措辭嚴厲的聲明是因為共同感受到中國的威脅。
許楨:“這些島跟礁與很多陸地的領土其實非常接近。這些天然的海島或海域如果屬於中國的話,對於國防比較薄弱的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等東盟國家,無論國際安全、國防、還是戰略航道,當然是相當大的威脅。”
近年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 建造了大部分用於軍事目的的基礎設施,引發了許多抗議。許楨認為,解放軍此舉是要把國防力量投射到東盟國家。
許楨:“過去幾年,解放軍大規模的把一些礁石填成人工島,有些根本不是礁石,只是珊瑚的環礁,大概填個100米的跑道,這已經等同一艘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
中國擔憂東盟依仗美國抗衡解放軍
今年前2個月,東盟超過歐盟,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這次在峰會後嚴厲批評中國,使外界感到意外。在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軍事專家李正修認為,北京在可見的將來會以逐個擊破方式解決南海爭議。
李正修:“中國大陸依然會采取各個擊破的方式,希望單獨跟有主權爭議和糾紛的國家來談,而不希望東盟這樣一個集體組織發表共同聲明來搞對抗。如果東盟繼續持有這樣的立場,可能會仰仗美國的勢力,很有可能中國大陸未來更難以單邊的方式向個別國家施壓。”
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表現強勢,台灣,以及越南和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均聲稱對這片海域擁有部分主權。李正修相信,在習近平領導下,北京不會放棄軍事化南海島嶼,更不會放棄素來主張的“九段線”。
記者:高鋒 責編:胡力漢 嘉遠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海牙公約成員國 在 海牙公約成員國之間的國際公証手續只要求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 然後將証明書交予該地的法定認証機關例如香港高等法院作出認証(Apostille) 便可將已認証的文件在成員國之間使用。 海牙公約成員國有香港、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 ... ... <看更多>
海牙公約成員國 在 哪些国家是海牙公约成员国? 海牙认证国家名单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最新的海牙认证国家名单⬇️(更新于2022年4月26日)Albania 阿尔巴尼亚Andorra 安道尔Antigua and Barbuda 安提瓜和巴布达Argentina 阿根廷Armenia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