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愛年齡無限制】
「我媽媽就是一顆傻膽,網路上只要有幾個人夠瘋,就能跟我媽聊下去。」接受我訪問的是作家陳名珉,她的爸爸在五十一歲過世,媽媽守寡了十幾年後,也不知道哪來的靈感,火力全開四處網路交友,最後把自己遠嫁澳洲,開啟了風光明媚的第二春,這個故事轟動PTT,她媽成為愛情界的不老騎士,激勵人心,讀者紛紛送上膝蓋,對她媽媽大喊,有神!快拜。
採訪陳名珉,聊的都是她媽Rose,她媽,真的,酷斃了,不僅吸引我來採訪,陳名珉的著作「我媽的異國婚姻」更有不少單位來爭取影視版權,就知道內容有多精彩霹靂。
名珉媽媽Rose的追愛之路,一開始也不是這樣國際化,本土的台灣歐吉桑當然是第二春的首選,但歐吉桑的小孩不久就會上場,質疑Rose媽是不是貪圖歐吉桑的財產,交鋒的言詞中,仔細計算,誰來付將來過日子的錢,當下讓陳名珉了解到,老人的戀愛嘴上說「作伴」、「晚年有靠」,實際上是找在一個傭人、居家看護、特別護士,甚至重點都是,錢、錢、錢。
「我看著我媽媽,開啟、結束一段又一段的戀愛,她受過很多傷,我為她遭遇的事情感覺無奈和憤怒,很沮喪時我會叫媽媽考慮出家。」在書裏面,陳名珉提到基於心疼媽媽在愛情上跌跌撞撞下,提出削髮為尼的建議。
對於出家的建議,Rose媽直率地說「我六根不清淨,怎能出家?我想談戀愛,我想找對象。」Rose媽把想要什麼都放嘴上了,「害羞」兩字,比不上「想要」。
在國內找第二春吃癟,Rose媽「賊心不死」往國外發展,靠著一本「柯旗化新英文文法」自學ABC,從開口I、I 、I、you、you、you的單字王到神奇的流利溝通,徹底實現「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奧義。
等英文一練好,Rose媽媽就一副「全世界的銀髮族,我來啦!」的豪邁姿態,詢問每個剛認識的國外網友:「你要不要娶我?」、「我想結婚,你要不要娶我?」、「你要跟我結婚嗎?」等等問題,對Rose媽媽來說,矜持不值錢,年紀到了,不能浪費時間才是正經的。
她的名言如下:
「這問題有什麼不好問的,當然要問,不問,怎知道有沒有未來。」
「被拒絕很正常,不是我喜歡誰,誰就得喜歡我,這完全不尷尬啊!」
「緣分放在那,你不爭取,過了就過了!」
「別跟猶豫不決的人鬼混,這種人說好聽話叫做想得多,說難聽點就是不想負責任」
愛情是女人外掛的勇氣心臟,讓人咚吱咚吱活力四射狂跳,變得無所不能。
追愛要有策略,「我媽媽在電腦旁邊掛了一個世界地圖,不適合生活的地方劃掉,太冷不行、太熱不ok,太大男人刪除,她每天針對一個國家進攻,例如:今天鎖定德國二十個男生發訊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逐一進攻。」陳名珉從一開始不能接受媽媽尋覓第二春,身為女兒的她認為,婚姻就是什麼鍋,配什麼蓋,爸爸過世了,鍋不見了,蓋子就應該獨守到老。
直到某日,她看著媽媽獨居的身影,逐漸意識到,媽媽是媽媽,但媽媽也是一個女人,寂寞是一頭怪獸,可以在深夜把人啃食乾淨,媽媽內心「想被愛」的慾望,已經膨脹到無邊無際。
當Rose媽決定跨國去澳洲見網友時,陳名珉覺得這死老太婆瘋了!
但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人生,Rose媽買了一張機票,辦好護照,不告而別,見到澳洲阿伯,第二春的桃花盛開,枝繁葉茂,母女兩人因此產生精彩的對話,Rose媽堅定的說:「好啦好啦,你不要再說了!我告訴你我想清楚了,我要嫁給這個人,我要搬到澳洲去,你講什麼都沒有用,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俗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治,確實如此,不是嗎?你管的動你媽嗎?
「如果你反對到底,你媽媽會留下來嗎?」親情與愛情多兩難,我小心地提問。
「我如果大鬧,我媽會回來,但內心會怨恨。」猜測性的問題,陳名珉給了可能的答案,開悟似的說了這句:「父母陪小孩長大,小孩長大後,我該放她走。」她淡淡地說著,我腦中浮現在「我媽的異國」這本書的封底寫的那句話,「人生中,即使親如母女,也僅是同行一程的旅伴,終將揮手走向各自的人生…….」
Rose媽如願的嫁到澳洲,這是她的夢想,她做到了,她出嫁後有次回來台灣,跟陳名珉說:「我覺得我這幾年,沒白活,我覺得挺好的。」幸福是一種甘之如飴。
採訪快結束時,陳名珉對我叨念著,「我媽的異國婚姻」影視版權要找到對的人拍,她不想Rose媽的故事被拍成了鬧劇,她想找個懂Rose媽心情的導演。這是女兒對媽媽的愛,即便媽媽改嫁、遠在異國了,她想保護媽媽的心情隨處可見,「我如果去打書上通告,被認出來都沒關係,但我不想我媽回國時,被路人認出來指指點點,我不要!」我點了點頭,超想跟陳名珉說,你媽媽根本沒在怕的,你多慮了,一個追愛到六十幾歲的女人,她的生命力,連沙漠中的仙人掌都折服。
Rose媽是一本會走路的勵志書,她的愛情,跨越年齡、種族、地域的限制,她靠著網路線打造出姻緣線,令人驚歎佩服。
「為了追愛,你會做什麼?」這是我採訪回來後,問著自己的問題,如果你也單身,我也把這問題丟給你思考,「為了追愛,你會做什麼?」
#書名:我媽的異國婚姻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7447
圓神出版社送大家三本書,讓大家抽獎。請在下方分享本篇貼文,留言「愛情讓人瘋狂,追愛不能怕」或者留言,寫下開工第一天,上班的心情,也可以喔
抽獎時間,即日起到9月27號晚上23:59為止,9月28號公布得獎者在留言串下方。
浮士德名言英文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追愛年齡無限制】
「我媽媽就是一顆傻膽,網路上只要有幾個人夠瘋,就能跟我媽聊下去。」接受我訪問的是作家陳名珉,她的爸爸在五十一歲過世,媽媽守寡了十幾年後,也不知道哪來的靈感,火力全開四處網路交友,最後把自己遠嫁澳洲,開啟了風光明媚的第二春,這個故事轟動PTT,她媽成為愛情界的不老騎士,激勵人心,讀者紛紛送上膝蓋,對她媽媽大喊,有神!快拜。
採訪陳名珉,聊的都是她媽Rose,她媽,真的,酷斃了,不僅吸引我來採訪,陳名珉的著作「我媽的異國婚姻」更有不少單位來爭取影視版權,就知道內容有多精彩霹靂。
名珉媽媽Rose的追愛之路,一開始也不是這樣國際化,本土的台灣歐吉桑當然是第二春的首選,但歐吉桑的小孩不久就會上場,質疑Rose媽是不是貪圖歐吉桑的財產,交鋒的言詞中,仔細計算,誰來付將來過日子的錢,當下讓陳名珉了解到,老人的戀愛嘴上說「作伴」、「晚年有靠」,實際上是找在一個傭人、居家看護、特別護士,甚至重點都是,錢、錢、錢。
「我看著我媽媽,開啟、結束一段又一段的戀愛,她受過很多傷,我為她遭遇的事情感覺無奈和憤怒,很沮喪時我會叫媽媽考慮出家。」在書裏面,陳名珉提到基於心疼媽媽在愛情上跌跌撞撞下,提出削髮為尼的建議。
對於出家的建議,Rose媽直率地說「我六根不清淨,怎能出家?我想談戀愛,我想找對象。」Rose媽把想要什麼都放嘴上了,「害羞」兩字,比不上「想要」。
在國內找第二春吃癟,Rose媽「賊心不死」往國外發展,靠著一本「柯旗化新英文文法」自學ABC,從開口I、I 、I、you、you、you的單字王到神奇的流利溝通,徹底實現「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奧義。
等英文一練好,Rose媽媽就一副「全世界的銀髮族,我來啦!」的豪邁姿態,詢問每個剛認識的國外網友:「你要不要娶我?」、「我想結婚,你要不要娶我?」、「你要跟我結婚嗎?」等等問題,對Rose媽媽來說,矜持不值錢,年紀到了,不能浪費時間才是正經的。
她的名言如下:
「這問題有什麼不好問的,當然要問,不問,怎知道有沒有未來。」
「被拒絕很正常,不是我喜歡誰,誰就得喜歡我,這完全不尷尬啊!」
「緣分放在那,你不爭取,過了就過了!」
「別跟猶豫不決的人鬼混,這種人說好聽話叫做想得多,說難聽點就是不想負責任」
愛情是女人外掛的勇氣心臟,讓人咚吱咚吱活力四射狂跳,變得無所不能。
追愛要有策略,「我媽媽在電腦旁邊掛了一個世界地圖,不適合生活的地方劃掉,太冷不行、太熱不ok,太大男人刪除,她每天針對一個國家進攻,例如:今天鎖定德國二十個男生發訊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逐一進攻。」陳名珉從一開始不能接受媽媽尋覓第二春,身為女兒的她認為,婚姻就是什麼鍋,配什麼蓋,爸爸過世了,鍋不見了,蓋子就應該獨守到老。
直到某日,她看著媽媽獨居的身影,逐漸意識到,媽媽是媽媽,但媽媽也是一個女人,寂寞是一頭怪獸,可以在深夜把人啃食乾淨,媽媽內心「想被愛」的慾望,已經膨脹到無邊無際。
當Rose媽決定跨國去澳洲見網友時,陳名珉覺得這死老太婆瘋了!
但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人生,Rose媽買了一張機票,辦好護照,不告而別,見到澳洲阿伯,第二春的桃花盛開,枝繁葉茂,母女兩人因此產生精彩的對話,Rose媽堅定的說:「好啦好啦,你不要再說了!我告訴你我想清楚了,我要嫁給這個人,我要搬到澳洲去,你講什麼都沒有用,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俗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治,確實如此,不是嗎?你管的動你媽嗎?
「如果你反對到底,你媽媽會留下來嗎?」親情與愛情多兩難,我小心地提問。
「我如果大鬧,我媽會回來,但內心會怨恨。」猜測性的問題,陳名珉給了可能的答案,開悟似的說了這句:「父母陪小孩長大,小孩長大後,我該放她走。」她淡淡地說著,我腦中浮現在「我媽的異國」這本書的封底寫的那句話,「人生中,即使親如母女,也僅是同行一程的旅伴,終將揮手走向各自的人生…….」
Rose媽如願的嫁到澳洲,這是她的夢想,她做到了,她出嫁後有次回來台灣,跟陳名珉說:「我覺得我這幾年,沒白活,我覺得挺好的。」幸福是一種甘之如飴。
採訪快結束時,陳名珉對我叨念著,「我媽的異國婚姻」影視版權要找到對的人拍,她不想Rose媽的故事被拍成了鬧劇,她想找個懂Rose媽心情的導演。這是女兒對媽媽的愛,即便媽媽改嫁、遠在異國了,她想保護媽媽的心情隨處可見,「我如果去打書上通告,被認出來都沒關係,但我不想我媽回國時,被路人認出來指指點點,我不要!」我點了點頭,超想跟陳名珉說,你媽媽根本沒在怕的,你多慮了,一個追愛到六十幾歲的女人,她的生命力,連沙漠中的仙人掌都折服。
Rose媽是一本會走路的勵志書,她的愛情,跨越年齡、種族、地域的限制,她靠著網路線打造出姻緣線,令人驚歎佩服。
「為了追愛,你會做什麼?」這是我採訪回來後,問著自己的問題,如果你也單身,我也把這問題丟給你思考,「為了追愛,你會做什麼?」
#書名:我媽的異國婚姻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7447
圓神出版社送大家三本書,讓大家抽獎。請在下方分享本篇貼文,留言「愛情讓人瘋狂,追愛不能怕」或者留言,寫下開工第一天,上班的心情,也可以喔
抽獎時間,即日起到9月27號晚上23:59為止,9月28號公布得獎者在留言串下方。
浮士德名言英文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戰好戰滿
【網紅可以參與公共議題,但不能造謠 #趴吐】
#關於能源轉型的重要關鍵知識
#回應以核養綠公投的荒謬
前兩天在臉書上發言(http://bit.ly/2uSFTte),指出網紅漢娜在翻譯的小松漢娜支持《以核養綠》公投的文章(http://bit.ly/2Lh8nYA)有相當多錯誤資訊與誤導後,引來核能流言終結者喪屍般的留言(喪屍沒有貶意,就是一種很瘋、很狂、一股勁地擁入、拼了命的筆戰、洋洋得意感覺自己贏了這樣狀態的形容)
這個周末,我點開每一則留言,裡面其實有不少有價值的討論,當然也有謾罵跟詛咒,謝謝幫忙回應的網友,也謝謝謾罵的朋友讓我更理解人性的某個面向;確實,第一篇文章是因為覺得小松漢娜太歪,想要清楚指出該篇文章論述上的錯誤與武斷;後來小松漢娜又貼了一篇Q&A,雖然較少論述了,但也讓我興起想寫Q&A的心情,整理了超過十個問題,而且裡面都盡可能詳細說明(雖然核終應該還會來提出不同想法),下面這些問答超過五千字,還請大家撥冗閱讀了。(上次有人說我太戲謔,這回我很正經)
最後,因為上次這樣留言,其實很多人說很亂,想要看底下的討論也沒辦法看到重要資訊(還要一直點開「更多」這近千則留言,手機不夠快就跑不動了);所以這回討論的部分,會留下有討論價值、意義的貼文,像那種只留一句「飯盒就是愛造謠」但又沒說清楚,或者是重複留相同問題,或已經討論過的問題的,我想適度處理混亂的版面。但是,為避免被說反核就是怕人留言之類的,在原文(http://bit.ly/2uSFTte)底下,還是開放 #大家全力火拼、 #指責彼此造謠、 #滑坡滑到底、歧視部分盡量放寬言論自由的標準( #那個一直貼龍發堂真的對我來說很不行)……如果還有無法留言的就私訊我,我也給他貼上去,戰好戰滿!我會定期巡田水,真有太多疑問就再發一篇。
#以上為前言以下為回應 #準備開始
❓:跳電真的不是因為缺電嗎?
💡:跳電的部分,其實前面已經說明了。有核電的過去跳的比今年多,這邊有網友林艾德的文章也打臉小松漢娜:http://bit.ly/2mz6CHw,另外台電還有些說法可以參考(當然也可以不相信)這邊有些資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N42xTVSk
另外有核終的朋友說,今年到現在統計的還不完全、有南部沒統計到、要以用電戶數來做評估,其實我都贊成,但先在這些統計出來前,妄下誑語說:「區位跳電就是因為政府要推動非核家園」的是小松漢娜。懇請核終的朋友秉持科學精神,如同在我原文下的留言力道,一併遲疑小松漢娜怎麼不科學、沒科普精神、製造謠言。
❓:跳電的時候相信台電的說法,其他時候又不一定相信,這樣很怪吧?
💡:台電的資訊到底何時可相信?其實我個人秉持著,他有他的說法,我們有查證的必要。
所以才說過去台電總保證核四沒問題,但我們有提出具體的事證(不管是工程、檢查的問題)來質疑,但他無法提出能說服我們的證據,所以持續質疑、發問。(如這篇:核四關鍵十問 http://bit.ly/2LAqzsa)但現在台電說區域跳電的原因,目前還找不到具體可質疑的事項,連核終部份朋友也說跟管線老舊有關係,而小松漢娜則斬釘截鐵地說:「因為缺電所以跳電」但沒有提出邏輯上的因果,且資料確實是過去跳電比今年多,核電全開時比現在半開多(六個機組只運作四個),在推論上有明顯瑕疵。
小松漢娜的感覺文,正是核終式科學論證最喜歡攻擊的,但只因立場相同就不質疑,甚至大力鼓勵,這樣的方法還敢聲稱「流言終結者」,實在很可愛。正如同核終在支持核能的論點上常引用台電的觀點,但在跳電卻質疑台電,希望核終的朋友,不要真的覺得你們就是科學、真理,很多時候就是一種價值選擇,認清這點,就不用一整天扣別人帽子是造謠了。
❓:不缺電,不然我們現在就把核二核三發電停掉啊?電夠用為什麼要重啟核二?非核家園2025可行嗎?
💡:這樣的說法有點幼稚,難道也可以說「不缺電,那幹嘛重啟中火或興達?」每部現役機組都有歲修,檢修完畢沒問題了,自然要回來供電。蔡政府所提的2025非核家園就是核一、核二、核三準時除役,沒有人說要立刻關掉核電廠,就像馬英九也不會說立刻關掉燃煤電廠一樣。核終總是說「燃煤就是製造空污」、「供應會被外力截斷的燃氣」、「不穩定不可靠的綠能」,那既然如此,我們也把這些停掉好嗎?不可能嘛!
按照目前的規劃,就是現況下的發電設備都好好的發,以天然氣作為轉型過渡期的替代能源,同時把綠能在減低對環境的攻擊下給建構好,這樣到2025年三座核電廠都如期除役了,台灣的電還是足夠,燃煤發電也降到30%以下。在此之前就是像現在這樣,從確保不會不安全的備轉6%並逐年升高。這樣才是正軌。
有人說那為什麼不開核四?其實核四到現在都還沒蓋完,而且他的二號機零件都被拆去給一號機用了,核四根本不可能現在就啟用,當前的問題不能解決,以後的風險難以估計,能否在2025年完工啟用都還是未知數,更何況核四問題多到連美國奇異公司都不敢保固,讓核四復辟真的是個理性的選擇嗎?(核四的問題:http://bit.ly/2HlbO9I )
❓:去年815都跳電了,你還說不缺電?
💡:這題也一直出現,在這邊用原文來再次說明:「去年 815 跳電來說,因為中油人為操作疏失,導致大潭機組斷氣跳脫,觸發低頻電驛自動保護措施,才導致全台緊急分區輪流停電。要知道,當時已過了尖峰用電時間,根本沒有供電不足的問題,而且就算所有核電機組都在運轉,遭遇這種電力系統頻率瞬間降低的情況,還是照樣會跳電!」
另外,如果大家對去年的用電狀況有印象,其實備轉容量率浮動的狀態遠比今年嚴重,但去年如果沒有這個人為操作的疏失,也是渡過了炎熱的夏季;如果我們對缺電的定義是:「我家要用電的時候有電用」,但其實今年應該也沒問題,照政府的規劃,這兩三年過渡時間過去,接下來幾年會更加充裕,要將過去馬政府已「核電為主,綠能只是丑角」的政策扭轉,此時正是能源轉型的關鍵。
❓:過去有核電全開時,空污真的比較嚴重嗎?紫爆的標準不是被調整,這樣有影響嗎?可以推論到核電等於空污嗎?
💡:真的比較嚴重,雖然紫爆的標準被調整,但我提供的是數值而非紫爆與否,也有附歷年 pm2.5 濃度的圖(http://bit.ly/2NCP74y),都可以證明其實過去空污比現在嚴重。
但核電等於空污嗎?確實不能畫上等號,但核終的每個起手式都是講「火電」,始終不願意把「燃煤」跟「燃氣」分清楚,實在是論述上很厲害的招數。燃煤跟燃氣所造成的空污相當不同,雖都有影響,但是有不小差距。
嚴重空汙這樣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首要還是節能,並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並以天然氣作為轉型過渡期的能源,我們就可以同時做到廢核、減煤,使用乾淨、安全的能源,根本不必落入核電或燃煤二選一的假議題中。
另外,空汙來源多,因氣候、季節也有不同狀態。若以發電來說,再生能源的發展,肯定都比核煤更能減緩空汙;過去因為擁核人士總是排擠再生能源,馬前總統的觀念也是「再生能源只是丑角」,所以我們過去十年再生能源一直停在不到 5% 左右(這還是把水力也算進去喔)。所以此刻是關鍵,「以核養綠」公投提出「核能是綠能」的觀點,但在過程中幾乎沒提再生能源發展的途徑,反而只看到他們不斷唱衰再生能源,很擔心此公投又再次讓真正的綠能淪為丑角,這樣各種空汙減緩的機會將再喪失好多年。
萬一真的核四復辟了,壓縮的不是煤電而是再生能源,就跟台灣過去這十幾年來一樣,全國能源會議也開了三、四次了,每次都說要節能、要再生能源、要課徵能源稅,結果,過去這十年來核電也都全開,但有養出什麼綠了?燃煤電力倒是沒減少過,再生能源一直低於 5%,這就是過去核電全開的時候養出來的綠,毫無進展。
現況的政策規劃就是到2025年時煤電減到30%以下、氣電加到50%、再生能源加到20%(這已經實質取代核電了)。反觀馬英九主張2025年煤電 40%、氣電 30%、再生能源 10%、核能 20%,煤電比目前的政策規劃高、再生能源也只有10%,核能要衝到20%比核一核二核三加起來還多,發電造成的空污不會比目前的政策少、綠能發展也只有人家的一半,完全證明「以核養綠」減空污又養綠都是騙局,持續依賴核能才是真的。高下立判,到底是要公投什麼?
擁核人士老是拿核能跟燃煤燃氣來比空污,我覺得要看你比的是什麼時間點的空污。如果是2025年,那根本沒得比,因為屆時是再生能源取代核電,應該要跟再生能源比空污才對;如果要談現在到2025年這段時間,那現況是空污逐年改善中,燃煤發電照規劃也會逐年減少,如果要談取代這段期間的煤電或氣電,那也要先考慮核一發不出電(乏燃料池爆滿、電塔倒塌、運轉期限到期)、核四還沒蓋好的現實狀況,根本沒辦法在這段時間發揮功能。
❓:今年六月開始備轉容量率確實維持穩定的6%,但為什麼是6%就夠了?
💡:目前 2018 年,國內最大單一供電機組是核二的兩部機(各 98.5 萬千瓦),各大概占系統的 2.5~2.6%,若每天有 6% 以上的備轉容量,一部核二機組與中型火力機組同時跳機,都可因應,至少不會到不安全。而明年的狀況還可以再談各種推估,能源局、台電都估計是可以達到蔡英文指示的數字,雖然未來是否如其所言尚未知,但大體來說都不會比今年差。
目前雖然有所謂法定的備轉容量率,但要處理所謂的彈性,是可以用更多討論的,理解訂定標準、目的,再依其目的去做標準的討論。
在核終大力宣傳「核終式缺電」的今天,縱使核電超棒,現在要立刻解決台灣 2018 甚至 2019 的供電狀況都很困難。而現在的供電配置,基本上就是在擁核的馬英九執政時期所做的建設配置(大家應該都能理解電廠要先規劃、設計、選址、建造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現在2018的用電大概就是前朝政府的規畫)而核終所推動的以核養核公投,能補上來的電力也勢必還要有你們認為「超空污的燃煤」跟「會斷氣的燃氣」跟「無效的綠能」同時配搭。不可能100%核能發電。
至於到底能不能穩定6%,可以看這邊的討論,我的想法基本上支持,請參考(https://bit.ly/2NtwXSF)
❓:既然這麼多意見,為什麼不也連署公投,大家公開辯論啊?
💡:其實我支持公投是一種民主的可能。
如果今天是「我國應重啟核能」這樣單純的連署,變成支持核電與否的辯論也蠻好的。但現在所有的宣傳都叫做「以核養綠」,核電幫應該要就說清楚,故意扯一個綠電做什麼?而且目前看到的說明是:「核電就是綠電」,然後對於其他如何「養綠」的東西完全沒有說明、計畫,就要大家在這個不清不楚的政策中辯論,對嗎?
我支持綠電作為台灣建設新電力設備的主力,並陸續淘汰掉核電,若綠能技術不斷提升,再加上節能與電力調度做得好,還可以再降低燃煤的比例!但完全不支持這個公投對綠電的詮釋(等於核電)。而且所有支持這個公投的人都說太陽能不可行、風電不可行,那「養綠」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如果這個公投成案,不就等於這樣的描述似乎是被承認且有正當性的說法?還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有28萬多人認同核能就是綠能,實在有點歹勢,推動不連署也是一種類公投的行動,所以我個人選擇支持不連署運動。
❓:核電最環保,太陽能超多污染,你們這樣推動可以嗎?
💡:核電到底哪裡環保了啦!核終一直提及太陽能廢棄物被亂倒的問題。亂倒當然不行,要好好處理,但「違法傾倒」跟「能不能被回收」是兩個不一樣的命題,核終在這邊的邏輯一直錯亂,很可惜。
在核終朋友貼出太陽能板好壞壞的新聞中,裡面明確提到廢棄太陽能板要好好處理,而歐盟有因應跟規範的方法,也提及「矽泥資源化分選技術」可能可以再利用。但這些太陽能板大概還有 10–15 年後才真的要廢棄,我們有時間可以準備。但核廢料四十年前就知道要處理了,到今天核一廠要準備除役了,還找不到可以放廢料的永久儲存方案,盡講一些還無法在國內被處理的方案。這樣論述真的要來比較,是有很多問題的。
關於太陽光電的污染,或許也可以參考這篇報告:「太陽能是100%的潔淨能源嗎?」(http://bit.ly/2uDTeGo)
❓:為什麼要鎖留言?不開放對話嗎?
💡:我沒有鎖留言,也有很多沒有共同好友的人在底下留言,但確實也有人丟私訊給我說無法留言怎麼辦?我一來請他有什麼話,既然都可以私訊了,可以直接跟我說。但他已讀不回。二來也回覆他:你看底下那些留言都留成900多則了,而且核終都大舉進攻來了,這叫做有鎖留言嗎……
❓:為什麼只敢挑戰小松漢娜,你知道有一個人叫黃士修嗎?
💡:我知道黃士修,而且還常常看到他的臉,只要《以核養綠》公投就會有他的臉…但因為我的臉書河道上,很多人轉了小松漢娜的文,但沒有人轉黃士修的文,單純就影響力我想小松漢娜可能影響層面較廣,她所說的那些似是而非也會影響較多人,所以我選擇回應小松漢娜。
❓:飯盒就是謠言,你們說的都是謠言
💡:意識型態的貼上不同論述就是謠言,其實是很可惡的。很抱歉,我在頭一篇原文中,也嘗試使用「核終式邏輯」來貼所謂謠言的標籤。但我真心懇求,核終若要真的以這樣的方式面對各種討論,那就要同樣檢視擁核人士的發言,首先就應該檢視小松漢娜。
「區位跳電就是因為政府要推動非核家園」這句小松漢娜的名言,已經完全無法被驗證,「連我都知道再生能源不可能替代核電」這種武斷的話也很應該受質疑。先不要談德國,有一些核終的朋友認為台灣應該仿照日本擁核的安倍政權規劃,在2030年達到綠電22–24%,核電20–22%,燃煤26%、燃氣27%,相較於台灣這個月尖峰時期大約5–6%綠電,核電10–12%,簡單數學算一算,也就是核終部份朋友認為的台灣2030年配比,是「再生能源的發電是足夠取代現有台灣的核電的」。連核終朋友都覺得可以了,小松漢娜說這句武斷的話,是不是謠言呢?
❓:樓主都不出來說明、不敢面對,飯盒(核終對反核人士的暱稱)就是謠言
💡:樓主平常要上班,前幾天還在離島出差,連手機都不太好使用更遑論用電腦。其實蠻佩服核終無時無刻的回應跟屹立不搖的立場,看到核終如喪屍般的蜂擁而近,只能在心裡默默許願,總有一天要回完。
每年生日的時候臉書都會有很多祝福,我總祈願可以慢慢跟每個人說說話,但每年都事與願違,回到一半就累了。這回攻擊這麼多,這個許願可要盡可能完成,只是最大的差別是那些都是朋友的祝福,而這些都是陌生人的攻擊。
雖然很多朋友勸說不用回啦!反正也沒人看,就核終自己在爽,但因為裡面有太多錯誤跟誤導的資訊,必須要出來澄清,也才再利用周末寫了這篇。
❓:想說開頭講小松,以為那麼長的文章都要講小松ㄟ
💡:我的同事小松那幾天在台中出差(結果還感冒),還有一些人罵到小松讓我覺得很歹勢,所以我有幫她買辣椒醬,但她還沒來拿,反正小松很無辜;但小松漢娜就不無辜了,畢竟她寫了很多錯誤的武斷句子,在後續的QA中又不敢面對真正的問題,平常當網紅、網美都很好,敢發言也很好,但後續溝通的態度就……
❓:蘭嶼都捨不得人家搬走低階核廢料,幹嘛要幫忙遷?
💡:我是覺得可以好好說話,嗆我都覺得無所謂。但這句話已經踩到底線了,我的蘭嶼達悟朋友這幾十年來花了多大的力氣在努力發聲,居然有這樣的留言來抹滅過往不正義的歷史、抹滅對原住民族的侵害,有可能有極少數的人平常開玩笑用這種心態,但居然還用「蘭嶼都捨不得人家搬走低階的」,這種留言真的是應該要檢舉。
最後放一下擁核朋友的一則有趣的留言,我覺得很珍貴。#因為這則留言只要把前面的反核換成擁核可以全部適用。
留言:反核是你的權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選項。但是指涉他人造謠不是你的權利,而是一種攻擊性的行為,你可以在主觀上不認同他人的言論,但是沒有足夠的專業去客觀的判斷是非,也就沒有指責他人造謠的資格。
回應:這段話可以完完全全送給核能流言終結者的朋友們。喜歡貼別人造謠標籤的從來不是反核人士,而是核終。看這裡面多少留言就知道。如同跳電的原因、空污的假設,最多可以說是有爭議、待釐清,但硬貼上別人造謠的,就是核終。希望各位朋友可以好好地看清這段話。
最後,我真的不愛貼自拍照...但為了對比 = = 只好...
延伸閱讀:
◎【反正滑坡到底就是王道】─談王醫師風電無效論的謬誤 http://bit.ly/2mzQNQP
◎【日本通不可能不知道的啊....】─談小松漢娜的日本民情謬誤 http://bit.ly/2JKsgl9
◎【買皮格子樂團門票等於看五月天】─談以核養綠公投的騙局比喻 http://bit.ly/2OazBOv
◎拚命「以核擋綠」為哪樁?─談這場公投的荒謬 http://bit.ly/2uWK9rx
◎本篇長文的網路好讀版 http://bit.ly/2JHF3EZ
浮士德名言英文 在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當Xbox One 要求強制連網被撻伐時,Don Mattrick 就是說出:「沒有辦法連上網路的玩家,則可以選擇目前的Xbox 360,因為它是一款不用連線的裝置。」名言的 ... ... <看更多>
浮士德名言英文 在 英语美句配图励志名言,浮士德经典名句英文 - 翻译百科网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昕Spirit 1、Satisfaction doesn't come from the outside, but from the inside. 满足感并非来自外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