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提到我年輕時考上台大研究所的往事,或許是日有所思,昨晚就做了一個惡夢。
夢中的我正在準備研究所的考試,趕著要去上一堂數學課,可是卻找不到課本,然後又想到我好像都沒有去上過課,完全都不會…
有點嚇到了,然後就醒了!
其實研究所讀了那麼多的流體力學、熱流學、工程數學、微積分…
在我工作的25年從來都沒有用到過,而且我早就忘光光了。
上班的知識,很多都是邊做邊學。
當然影響我人生最大的,還是投資理財的知識,這個學校都沒有教,所以通通都是自學來的。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的話,我不會再讀機械系跟研究所了。
學校只能夠教我工作賺錢的本事,我現在要學的是『用錢賺錢』的本事。
投資理財這個學分是人人必修,可惜學校沒有教,因為學校的老師也不會。
就只能靠自己多讀書,努力學習了!
書本是最好的老師,而且書真的很便宜。
「流體力學自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不敗教主-陳重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柯耀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心得] 台大機械流力組(無補習半自學) -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流體力學讓你覺得困難的原因是在哪一點- 考試板 的評價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流體力學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流體力學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流體力學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作為研究所及技師考試前衝刺時期,必修課更少了,只剩下 ... 的評價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閒聊] 請問流體力學自修書籍? - 看板Examination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流體力學自學 在 流體力學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流體力學自學 在 柯耀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習=新國度的深度旅遊)
晚宴中,我右側國立名校研究所,擔任多次所長的好友,與我談到其千金!我倆在讀研究所時結識,同在陽明山中山樓受訓一個多月,我倆同寢室,友誼長達37年之久!我應邀前往該研究所授課時,學員中,許多文官,都是一時之選,邊工作,邊進修!
提到其千金讀材料系,我說道「這很棒,讀理工,就像到...新國度的深度旅遊! 我讀工學院,整整四年,都浸潤在熱力學、流體力學、工程數學...這種思維訓練,不易自學,要靠有系統的指導與鑽研!」
四年的工程領域,對後來入社會,從事IBM高科技、協助台積電、各大集團,有莫大幫助!不見得懂每一細節,然至少聽得懂邏輯(就像全家旅遊西班牙一個月,不全懂該國,然開始有輪廓理解)...
而且理工基礎,讓我採購電腦時,「散熱」是重要考量!就像我新買的工作站,又重、又大、又吵,然有我需要的「超級效能」,省下龐大運算時間!不會陷入「超薄、超輕、還有超級效能」的理論矛盾!
好友提到其千金的學習,困難重重!曾經在年輕歲月,接受常人難以想像的嚴苛理工訓練,是日後的福祉!
我的女兒,選的是另一條艱辛道路:12歲自己一人,飛往北美皇家芭蕾舞學院入學,沒有父母陪同,獨自報到!全校只有一位華人,毫無機會講母語,接受嚴格的俄羅斯學派訓練!
美麗舞姿的背後,是人人跳到指甲流血、掉了,傷口綁好,繼續練習...然後,是一波波的淘汰!
跟每一位正在人生中,接受嚴苛挑戰的好友共勉,升級轉型過程,就是新國度的深度旅遊,就像到北極、南極、撒哈拉沙漠、埃及、聖母峰...,是極端挑戰,然而也是終身懷念的「珍奇體驗」!
流體力學自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世界的孩子教育系列:貧富差距·愛在偏鄉程式
台灣非常多的家長,家境比較好的,把小孩送到雙語學校,或者就是聘請家教,最終把孩子送出國。即使沒有送出國,也想辦法擠進美國學校,擠進歐洲學校。歐洲學校的一個負責人就說,大家對台灣教育信心的崩潰,已經太多這個現象買一個護照進了歐洲學校,你以為你到了歐洲學校,和外國小孩在一起,結果全班都是台灣小孩。
這是台灣的現狀,這些小朋友或者有機會,因為家庭給他們的經濟資助,他們可以在台灣上雙語學校。然後接著,在高中或是大學的時候至美國接受教育。
但其他的小朋友呢?他們是台灣多數的孩子,他們的未來呢?
他們可能永遠的被拋棄在角落裡。台灣有無數的政治問題,政黨不斷的輪替,每天有各種政治議題,過去的、現在的、清算的、奪權的,但是我覺得再也沒有比因為貧富差距所造成的教育資源落差,再也沒有一個政治議題比這個議題更重要。
我們所談的是下一代人,他們所有的希望都會因爲相對貧窮葬送人生,這個國家似乎不打算提供給他們將來發展足夠的機會。
台灣有很多英語流浪老師,可是從中央教育部到地方教育局,卻不願意在禮拜六禮拜天的時候增加雙語教育,反而不斷的討論要增加其他的地方語言,但是真正重要的雙語教育,這是對孩子們將來發展關鍵性的教育,卻被擱在一邊。
在我們過度講究本土化的狀況下,雙語教育被忽略了。雖然本土化本來沒有錯,可是任何事情只要過度,就會產生偏差。那麼多的流浪英語老師,那麼多的學子,他們需要學習雙語教育,可是他們只好看著有錢人家的小孩,羨慕別人的背影,然後自己呢,或許認真的自學,將來長大,英語可能免不了仍有口音,永遠不如那些比較有錢小孩子們的未來。
第二個是程式教育,在人工智慧的時代,你可能需要很好的其他跨領域的背景,但是你不能夠不學程式設計。可是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學校裡,並沒有程式設計的課程。在美國小學、在愛爾蘭從5歲開始,在歐盟很多學校,從國中的時候開始,在新加坡高中程式設計是必修課程。
台灣現在列入了國中課綱,可是並沒有準備足夠的師資。那麼什麼學校可以教?當然又是貴族學校,又是有錢人的學校!
所以再也沒有一個議題,比因為貧富差距,有一群小朋友他不必是三級貧戶,他只要是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親是正常的收入,他們就不會得到雙語教育的機會,不會得到程式教育的機會。
所幸台灣有一些企業界,例如趨勢科技,所幸台灣有一些非常有心的人士像成功大蘇文鈺教授,他們願意投注他們自己或企業的力量,他們的員工或者老師帶著他的研究生,到偏鄉地區教授程式教育。
今年1月,這些有心人辦了一個冬令營。過去可以參加夏令營冬令營的都是有錢的小朋友,然後到美國去騎馬,或是到美國去學英文。
如今終於有一個冬令營,專為偏鄉老師及小孩,而且聚焦有趣的程式設計課程。
他們希望拋磚引玉,孩子不該因為家境而限制了他們的基本教育。這是一個國家對下一代最起碼的義務。
====================
文德國小,彰化八卦山之巔。
高湘樺四年級,她和五年級的許羽恩是全校54個孩子中 好感情的"小閨密"。離家四天和其他兩位同學,一塊兒到台南參加科學營。
本來以為湘樺會帶上她所有的好玩玩意兒,沒想到,偏鄉孩子們的行李很單純。
(高湘樺\文德國小學生\)
(最想)去逛老街
(許羽恩\文德國小學生)
我沒去過台南,而且聽說台南很多小吃 我想去吃
(高湘樺母親)
生活上自己要..獨立一點。
不管是透過FB,還是其他通訊軟體,你就會覺得,城鄉差距真的是..還真的蠻大的。
什麼是偏鄉學校?可能是那些不在市區,也不在深山,而是少有企業捐贈和媒體青睞,真正因為教育資源造成城鄉差距的地方
(李政穎\文德國小校長)
其實 (偏鄉)孩子的資質,其實他沒有比一般都市的差
欠缺的只是機會,沒有那個觸動它(機會)的因子。就是說,可能視野可能文化
六個年級只有54個學生的文德國小,全校十多位使命感十足的老師,在這兒推動<流浪犬陪讀>的生命教育,還和<特有生物中心>合作,師生們一起拔山涉水 架設紅外線,甚至拍到瀕臨絕種的石虎蹤跡,讓日本研究單位都為之振奮,但是 對於明年將上路,涉及科學專業的"12年國教科技課綱",老們們坦言,"需要幫助 不是太容易"
1月31號,我們看見台灣科學教育的希望與熱情。南台科技大學產品設計系和PTWA主辦的<設計自造營>,參加的64位國中小學生,都和湘樺一樣 來自台灣的偏鄉,最遠還從澎湖七美而來
(蘇文鈺\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
四軸飛行器 要不要帶回家呢 (要)
靈魂人物,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蘇文鈺說,來參加的必要條件是「老師要帶自己的學生來台南」。課程的三大主題是老屋音樂盒 飛行船 自走車
課程的設計顯然已經脫離了純寫程式的模式,變成"程式是配角",而主角是"跨領域的學習"
(蘇文鈺\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
我們不希望程式設計 變成是"學科",我在過溝(教會)那邊上過我程式教育課的學生
應該超過200個,可是目前為止,還留在這個程式設計路上面的大概只剩下7.8個
所以都是程式設計的情況之下,大部分的小孩子一定會在中間會...會掉隊的
我們從沒想過,原來學科學 可以這麼快樂
== 課程1: <老屋音樂盒> ===
教孩子們做"老屋音樂盒",文德國小美術老師李秉軒,帶孩子們先到台南新化老街寫生,1920年代 台灣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李秉軒\文德國小老師)
山頭基本上會有兩種結構喔,有些山頭上面會先有女兒牆,可能像這樣,會做欄杆
,欄杆完之後,它可能再做一個很漂亮的山形牆,再來第二件事情,中間我們剛剛講有幾根柱子?四根,再來是什麼,我們剛剛是不是講中間有個什麼?"飾帶"
(黃子恩\玉里國中學生)
軟體裡面沒有程式是有圖形是可以(切斜邊)的,所以我是用長方形,然後用一個正三角形去切斜邊,要一直不斷的嘗試,雖然在過程中可能會..會很想生氣(笑)
(李秉軒\文德國小老師)
我們的孩子他(如果)失去了手做的能力,他不曉得如果我只有一張紙一枝筆,我該怎麼表達我自己的意思,但是你不覺得這好像就少了一點什麼嗎,他少了一點人味
== 課程2: 飛行船 ==
在我們還想像不到"飛行船"最後的成品究竟是什麼時,20年來開發出8000種紙飛機
神奇的讓紙飛機滯空秒數,長達58秒。卓志賢老師先讓孩子們摺紙飛機 進入飛行的世界
(卓志賢老師)
空氣刷到這邊的地方會怎麼樣,啊..它會被它頂上來,但是空氣不甘願 它會被它壓回來,"作用力" 再來呢 "反作用力"
邊笑邊玩邊跌倒孩子們慢慢體會,原來"飛行"整體的重量要輕,還要找出飛行體的重心支點。本來以為很難的空氣動力或流體力學,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 課程3: 自走車 ===
製作自走車,整個地方好像變成"烹飪教室"了。PTWA的老師創意十足的讓孩子們用蘿蔔和地瓜雕出車體造型。孩子們的手有點拙,卻又散發出專注的學習欲望
然後再用塑料PS板加熱 真空成型
(蘇文鈺\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
不管是 我們這個課程的自走車,或者是真正的無人車,你要從A座標走到B座標,那是個大哉問,那是個大問題。也就是說,它需要的問題 會包含很多工程上面的東西,很多的數學,但是它卻不是以前那個方式就是,你用一個數學公式帶進去,就可以解決的,你必須讓小孩子去體會到一件事情,在課本裡面跟在電腦裡面,你會碰到的問題,跟你實際生活會碰到的問題,這兩個是兩回事,他必須從小建立這個概念。要讓小孩子去"解決問題"這件事情,我覺得是更重要的,因為當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就不是只有"一科",某一個科目可以做得到的
不只是程式教育,結合歷史.建築與音樂,結合了美學.雕塑和飛行動力,並且利用各種偏鄉不可能用到的各式科技工具,蘇文鈺說,這樣的跨領域課程,讓孩子們視野更多元,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學程式很棒,但是Coding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以程式為配角的"跨領域科學課程",可能更解決了108年國高中「程式設計」列為必修課時,師資培訓不及的問題
(蘇文鈺\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
要讓這個學校產生出來的是 ...可是有多少專家會來教,讓他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上去解決他生活上碰到的問題,這個是比較重要的,而如果你假如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那(程式設計課程)我們可能就沒有欠缺師資的問題了。我們這個老屋課程
老屋課程的講師,本身是特教老師兼美勞老師,他是特教老師兼美勞老師,那一年半前我們在訓練他的時候,我們就是用程式設計師的方式來訓練,就把他嚇跑了。所以我們就跟這個老師,我們就開始來合作,他去解決,他去幫我們設計課程是一個大課程,可是後面需要科技的部分,就我們幫他解決,那我們花多少時間陪這個老師成長,差不多一年多,可是他這個課程一旦設計起來之後,他讓其他的美勞老師,就有信心了啊,因為大家都是美勞老師,你可以做 我們當然也可以做不是嗎
(美勞老師也可以教程式),對 "我也可以教程式",可是你教的那些程式,不是讓小孩子以後變成程式設計師的程式,你教的那些程式是讓小孩子能夠完成這個專案的程式就好了
一個城市孩子參加程式夏令營的話,8000元學費跑不掉。蘇文鈺不諱言,讓每個孩子能帶回家的四軸飛行器,成本就1000元,加上每組課程的材料.師資等費用,平均每個孩子,四天成本一萬元。
但PTWA藉著募款全額負擔支出,而南科大產品設計系,更把斥資6000萬元剛蓋好兩年的新系館,館內所有最新的雷切.機器人等軟硬體設備無條件讓孩子們使用
(王文雄\南科大產品設計系主任)
每個人都可以帶一個自己的作品回去,你可以帶一台空拍機回去,你可以帶一台自走車回去,你可以帶一個老屋鬧鐘回去。在這個過程裡面,我覺得最可貴的,其實是讓學生可以知道,所謂的軟硬體中間的關係是什麼,我這麼辛苦學的程式,我以後可以怎麼用它
無私的大人們打造出一個環境,讓自信心和資訊獲尋較低的偏鄉孩子,也能和城市孩子們一樣,在不斷的嘗試錯誤中學習,因為不管做壞多少次,材料總是足夠。
他們相信,當孩子們不怕做錯時,成長和爆發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流體力學自學 在 流體力學讓你覺得困難的原因是在哪一點- 考試板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各位覺得流體力學最讓你感到困難的原因是什麼? 一般會用到流體力學,通常都是機械系,航太系,物理系這些才會學到,可是聽說很多人都敗在這一學科上 ... ... <看更多>
流體力學自學 在 流體力學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流體力學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流體力學ptt,流體力學講義下載,流體力學自學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流體力學ptt在2023的熱門內容 ... ... <看更多>
流體力學自學 在 [心得] 台大機械流力組(無補習半自學) - 看板graduat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背景:無補習、經濟自主、跨系、考試科目大多不是被當就是沒修過,相信大家不是來這裡
看這些無關考試的屁話,所以就不多談
前言:本篇適合給不想補習的考生們一個參考的方向,若是想參考各補習班心得的版大們
,可能無法從這邊有所收穫,建議可左轉跳過這篇
歷程:成大經濟--->成大航太--->台大生工---->(期間念過一些法律)--->台大機械
轉系 降轉 應屆(?)
由於降轉的緣故我算是比同學慢了一年,期間念了很多領域的東西,但都念得不精
最後還是希望回到理工組
-------------------------------(廢話結束分隔線)-----------------------------
一、考試結果相關
1.報考學校:台大機械流力組
2.結果:
英文:38=>11.4
流力:22
熱力(傳):73
工數:74
總分:180.4 (正取四) 最低錄取分數:159.4
二、參考書目
英文:多拜拜,積陰德卡實在
研讀:
教材 流力:王立宏:流體力學必勝密技
熱力:王立宏:熱力學必勝密技
熱傳:王立宏:熱傳學必勝密技(這本不太推)
工數:喻超凡-工程數學上下
考古題:同樣喻超凡+王立宏,但王立宏熱力流力部分有不少計算錯誤極少數解題錯誤,
能的話找同學討論有助釐清觀念,熱傳部分強者我同學是認為其謬誤頗多,這邊
也要特別感謝機械哥ns512346協助釐清觀念
參考:熱傳原文書
工數:劉明昌、陳立
三、準備時間
1.廣義來說-三下開始會翻一翻各科的書目,了解各科在學什麼
狹義來說-暑假開始地毯式的念,原本期望在暑假能把各科都念過一輪,但唸書效率
及時間皆不如預期,頂多只能算粗淺瀏覽過一遍工數。
2.整體念書時間:
(1)暑假~考前15天:平均一天約五個小時,小弟天生不是念書的料,連續坐超過三小時就
會頭痛欲裂、心情鬱卒,加上從8月到11月中有三個時段的家教,11
月中到一月中還不怕死的加到四個時段,強者在補習我在幫別人補習
,加上我盡量在10點後就盡量不碰書,故一天擠五個小時其實已屬勉
強。
(2)考前15天~考試:被強者ns512346大抓去總圖,家教全部先暫停,平均一天念書時間略
增到7.5~8小時。
四、各科準備心得
1.英文:小弟生性叛逆,由於高中英文被電得很慘,因此一直想證明英文很爛還是可以
上自己想念的學系,所以就直接索性進考場亂寫了,這種心態要不得,各位版
大千萬要避免,放榜後才發覺當專業大家都差不多,英文好壞x0.3後還是有可
能是上榜關鍵。
2.流力:痾...我只考22分,但今年的考題實在困難,幾乎完全是瞎子摸象,我覺得
流力這科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每個章節都可能會考,也有可能考出來
完全不是你想的這麼回事,流力基本上我還滿推薦王立宏的書,以我流力在
成大台大都被當過的悲慘經歷來看,王立宏的流力其實幫我解決了很多根本
觀念的問題,證明過程也很詳細,可以試著自己推倒後再看他寫的,了解自
己哪邊沒有想到,王的流力可說是他熱流三部曲中寫的最好的,但計算錯誤
可說已變成其特色之一,各位在唸時還是要試著自己動手算。
3.熱力:這科應該算是熱流組相對最不硬的一科了吧,基本上把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
各種過程(等溫等熵......)要弄清楚,然後各種蒸氣燃氣動力循環要很清楚
,此外,近年來(尤其今年)考了很多關於可用性即不可逆性的題目,王這本
的觀念講解篇幅不多,我其實也看不太懂,建議各位以後準備時這部分可以
找原文書或跟同學、教授討論看看,小弟今年在這邊應該就噴掉了不少分數
,如果想要投機的大大們,掌握以上章節可能就能掌握大部分的分數,但個
人還是把水氣查表、冷凍循環、熱力一般式、水及蒸汽混和(?)及熱化學
(王的2.7.8.9.10章)給念完,因為我俗辣不敢賭他不考,而且熱力也是少數
看了差不多就能大致理解的科目。
4.熱傳:這科又難又麻煩,難的是他需要用很多複雜的物理概念及P.D.E.的解,麻煩
的是市面上找不到一本寫的比較完整又容易理解的熱傳參考書,因此,我是把
王那本快速地念一遍後,在把原文書上的例題大致寫過一遍,並與前文提到
的強者我同學借他上課的筆記來看,最後再搭配考古題,把"大家寫的出來"
的題目確認做到會寫就放給他死了。
*5.工數:這科可說是熱流組範圍最大的一科,可能也是花費大家最多時間的一科,本科
我主要是以喻超凡的工程數學上下為主,雖然只在補習班招生時試聽見過他一
次,但我從他寫的書跟網路上放考古題供考生免費下載來看,他的確是一位值
得尊敬的老師,喻超凡的書將工數個章節都有很詳盡的解說及足夠的題目,而
其逆運算子更是許多書上都沒寫到的一絕,其書錯誤率頗低,,很適合自修,
但仍有兩個困難必須克服:1.有些題目難(煩)到很容易放棄,若是自己當出題
老師,跳過一些經典試題,很容易在考試時哭出來(比如今年的最小平方法)
2.喻的書觀念解說的部分很多數學文言文,能的話最好不要自己當國文數學老
師去猜測他的意思,盡量找其他參考書(成雋、劉明昌、陳立、原文書等等都
好)多方比較下去了解他的意思,才不會造成有念沒懂的窘境。整體而言。我
認為工數是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科目,盡量能不要賭哪些章節不考,扎實
念起來考試的時候才會踏實,比方說今年假設賭PDE矩陣向量複變會考60分以
上,可能結果就會不如預期。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小第我今年工數最失敗的一點
就是作答速度要夠快,盡量維持腦袋清醒,卡到趕快先寫下一題,小弟在考試
時不知道哪裡不對勁,第一題簡單的複變就寫了25分鐘,導致最後正交兩小題
跟最後簡單的LAPLACE都幾乎沒寫(共2X分),一旦發生"會寫的寫不完"的錯誤
就很可能讓煮熟的鴨子飛了,因此絕對要想辦法避免這種荒唐的失誤!
6.考古題:我在12月底開始寫考古題,大概寫7年台清交成,確認各科出題方向以及念
書時漏掉的地方,以各校各年為單位,大約以兩天三份的速度慢慢做,大約
花三周做完一遍,衝刺期再做一遍這樣,小弟一開始偷懶都邊寫邊看後面的
解答,到了第二遍時才發現當初以為看懂得很多都是一知半解,此外在考試
時發現很多會寫的題目都因為時間關係而寫不完,因此考古題一來要確認自
己能夠想出來,二是要能夠堅持計時算分的習慣!
7.小結:慢慢來,比較快,雖然每天念書時間不多,中途還因為搭上甄嬛熱而連續4天
把76級的甄嬛傳看完,每天也都還是會花點時間打打電腦、看看PPS,也時常
在堅持了兩三周後忽然想放空,就連續玩了三五天之類的,但我從7月到1月底
還是將各科扎實地唸過2遍,還花了一個星期整理個科重點,考古題也有達到
念兩遍的預期目標。
五、心得
這世界並不公平,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不需要多刻苦銘心的努力就能取得很高的
成就,但當我們願意接受現實條件的不公平,吃苦當作吃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那
麼我們雖然沒有一手好牌,卻能學著如何讓一手爛牌險中求勝!
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上了自己的第一志願,很開心能在所有主客觀條件都極度不利
的狀況下上榜,考試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不論最後有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相
信在過程中我們所學到的會是能受用一輩子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美好的一仗已過,未來還有更多接踵而來的挑戰,很開心不用花父母的血汗錢到補
習班進補,也很欣慰能用自己掙的錢請所有愛我關心我的人吃頓飯,我會繼續努力
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
P.S.:1.小弟腦殘,竟忘了寫工數心得,已補上並加註*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3.54.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