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是夏朝的首都嗎?怎麼判斷「三星堆遺址」的來歷?|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夏朝一直都是人們很關心的一個朝代,如果能夠探明這個朝代的一些詳細信息,將會對人們研究古代歷史,又多一些資料。儘管人們常說夏商周,但是對於夏朝的瞭解卻始終非常少,原因之一就是文字,甲骨文其實並非是最早的文字,在此之前還有其他文字,但是現如今卻解讀不出來到底是什麼意思,因此對於夏朝的瞭解,就更少了。而現在有兩個地方,在「夏朝首都」上面引起了爭議,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夏都?
《國語·周語下》記載:「昔伊洛竭而夏亡。」又《竹書紀年》說,後桀伐岷山得二女而棄其元妃於洛。這兩條材料都明確地指出了夏都存在的地理空間。准此,則目前最有可能被確定為夏都的地方當有兩個:一是二里頭遺址所在地洛陽,二是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顯然,把夏都確定在洛陽或者廣漢,形成的夏史體系會完全不同。確定在洛陽,符合大部分人的傳統認知;確定在廣漢,則將顛覆大部分人的傳統認知。那麼,洛陽和廣漢,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夏都呢?
在《二里頭文化與尋找夏朝無關!打破〈史記〉的歷史年代框架才是出路》這篇文章中,筆者談到了二里頭遺址不會是夏都的三條依據:第一,二里頭遺址所在地伊洛地區是文獻中的斟尋,斟尋為夏人氏族名稱,其居地並非王都。第二,如果要確定斟尋為王都,則《竹書紀年》「太康居斟尋」一句無法在二里頭遺址落實。第三,如果確定二里頭為王都,則在學術界主流意見把偃師商城視為湯都的情況下,無法形成自洽的邏輯。
既然二里頭不能是夏都,那麼,三星堆的夏都身份是否就可以確定下來呢?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下面,本文就在《夏與商周並行論》中提出的「夏分三段」之說的基礎上來談一談三星堆的夏都名號問題,請各位批評。
一、空桑
根據「夏分三段」的觀點,三星堆文化屬於虞夏聯盟政權的王都,為后羿所滅。《左傳》襄公四年,魏莊子諫晉侯言及」后羿代夏「之事時說: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此「窮石」一名,亦見於《離騷》,而研究夏都者皆不言及。實際上,窮石就是《呂氏春秋》、《歸藏》裡提到的「空桑」,在《左傳》、《帝王世紀》等文獻則稱「窮桑」,而《華陽國志》則記作「瞿上」,其音可比較今山南藏語的Khyung tshang,意思為神鳥之居。這些內容,筆者在《神鳥崇拜與空桑傳說》中已作論述,可以參閱。
二、雒城
在《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這篇文章中,筆者曾指出,khyung tshang是古代戎族對三星堆大城的稱呼,而與翟人有淵源的今彝語支族群則稱此神鳥之城為lo33 zi21,漢語直譯即為「雒邑」或「老丘」。三星堆遺址所在廣漢久有「雒城」之名,其緣故必當在此。從民族語言來看,「雒城」一詞是漢語和古代彝語的混合詞,其義為「城市」。如果考慮到彝族複雜的形成過程(另文說),實際上「雒城」一名也可以用形成彝族底層的百濮語言來讀,其義仍然為神鳥之居。換言之,「雒城」和「空桑」二詞雖語源不同,但語義相同。
從考古材料來看,漢語的「雒城」一名在西漢時期即已存在。1997年,廣漢市小漢鎮村民唐興鳳在石亭江河灘發現一件鐵質橋墩,上鑄銘文十六字:「廣漢郡雒江橋敦,重卌五石,太始元年造。」太始元年即公元前96年。1983年底至1984年元月,廣漢縣南門外導航站在修建圍牆時發現一批漢磚,磚上也鑄有「雒城」和「雒官城墼」等銘文。
從文獻資料來看,三星堆地區的「洛」字在《山海經》中就已經有了記錄。如《中次九經》說:岷江之首,曰女幾之山。……洛水出焉,東注於江。
洛水,亦作雒水。《漢書·地理志上》廣漢郡雒縣下條說:「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有工官。莽曰吾雒。」雒水即今石亭江,與湔水、綿水同為沱江三大主源之一。
湔水,即今流經三星堆遺址旁的鴨子河,古稱雁江。伊、雁二字上古音為鄰紐旁對轉,音本相近。因此,《國語》裡的伊水完全可視為今三星堆遺址旁鴨子河的古稱。
三、陽城
《竹書紀年》和《世本》均有「禹都陽城」之說,說者多有據告成鎮出土的屬於戰國時代的「陽城倉器」陶器而定大禹時期的陽城為王城崗遺址。王城崗遺址為龍山文化晚期的文化。如果按《史記》體系理解,從龍山文化晚期到戰國時期跨越了1500年,這相當於說一個南北朝時期的文化要靠一個當今21世紀的器物來驗明正身,顯然其可信度非常有限。
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系列文章中,筆者曾說明三星堆文化具有鮮明的太陽崇拜特色,夏人王族自稱為「太陽家族」,並說明瞭夏人王族自稱在其延續文化中留下的歷史痕跡。據此可以推斷,陽城之名必當為「太陽之城」的簡稱,其名稱由來當與「太陽家族」有關。
四、歷史地理學和歷史語言學視野中的夏都輔證材料
三星堆遺址之為夏都,這還可以從多個角度的資料來進行輔助說明。
(一)從地理空間角度看
筆者在《夏代末年的岷山地震與大禹治水的傳說》一文中已經指出,所謂的伊洛竭是由岷山地震引起山陵崩陷形成堰塞而阻斷水流所致。及堰塞崩決而後,洪水出現,於是始有大禹治水之事。從地理空間來看,三星堆地區發生這類自然災害事件的可能性要比二里頭一帶要大得多。並且,把大禹治水事件放在岷江流域來進行解釋,也更加具有可信度。
(二)從歷史地理角度看
歷史事件的展開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都存在於一定的地理空間,但古代族群常存在遷移的情況,因此,在歷史研究中若能捕捉包含在地名中的民族、歷史、語言、地理信息,即能為研究結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下面,我們就此略作闡述。
1、 帝杼遷老丘:「成都」名稱之由來
三星堆文明毀滅後,成都西郊的金沙文化興起。金沙文化具有鮮明的繼承三星堆的特徵,這一點為從事三星堆研究者所熟知。筆者在《金沙文明解碼》中提到:金沙文明崛起的這一歷史事件,在《竹書紀年》中被稱為「夏啟殺益」,在《左傳》中被稱為「後杼復國」。
《竹書紀年》記載,帝杼曾以老丘為都。准此,則老丘必當指古代成都。那麼,老丘一名和成都的名稱會有關係嗎?
從考古材料來看,漢字的「成都」一名最早見於戰國時期,而其更早的名稱則為單稱「成」。1985年,沈仲常與黃家祥二位學者聯名在《四川文物》發表《從出土的戰國漆器文字看「成都」得名的由來》,從先秦時期漆器銘文的演變順序「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等對此進行了說明。
如上所說,帝杼之都「老丘」一名用彝語支語言來讀即lo33 zi21,意為「城市」。在古代漢語文獻中,「成」與「城」通用存在大量的例子,如《左傳》文公十一年「齊王子成父」之「成父」,《管子·小匡》、《呂氏春秋·勿躬》、《魯世家》等並作「城父」。又比如《論語·顏淵》中的「棘子成曰」,劉寶楠正義:「皇本‘成’作‘城’。」因此,考慮金沙文化與三星堆文化的關係,我們有理由推斷,古蜀人用漢語裡表示城市義的」成「字來記錄自己的居地,其實對應的就是「lo33 zi21」這個詞。
2、 彝族始源地洛尼山之謎
彝族典籍《洪水氾濫》、《洪水與篤米》、《西南彝志》等記載,彝族各支系的共同祖先阿普篤慕在洪水時期避居洛尼山。洛尼山,一般認為就在今雲南東北的昭通境內。《大定府志》卷47《水西安氏本末》云:
有曰祝明者,居堂琅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曰「羅邑」;又其山為「羅邑山」。夷人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
這裡的朱明,即篤慕,意為君長。「羅邑」一詞,有的學者也譯作洛邑、洛宜、洛尼等,其原語即lo33 zi21。在《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中,我們已經指出,形成當今彝族的重要源頭——昆明人與三星堆古族有密切關係,而彝族支系均以洛尼山為祖源地,這就說明《大定府志》的「羅邑」一詞與廣漢古稱「雒城」和成都古稱「成」是一脈相承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昭通地區古稱「朱提」,這與《華陽國志》記載的杜宇娶朱提梁氏女利的記載暗合。此外,昭通地區及其周邊還出產一種含高放射性成因鉛的特殊銅礦。據金正耀教授研究,廣漢三星堆、新乾大洋洲、漢中成洋地區以及殷墟的早期青銅器都有大量使用這種特殊礦。這些材料無疑都是值得先秦史、民族史研究者重視的。
3、蜀王南遷與古代越南史上的「螺城」
秦滅蜀後,蜀王后裔中的一支曾南下交趾(今越南北部),建了越南歷史上的蜀朝,文獻稱其王為安陽王蜀泮。《水經注》卷37引《交州外域記》雲: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設雒王、雒侯,主諸郡縣。縣多為雒將,雒將銅印青綬。後,蜀王子將兵三萬來討雒王、雒侯,服諸雒將,蜀王子因稱為安陽王。
又越南歷史學家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云:安陽王,姓蜀,諱泮,巴蜀人也。在位五十年,都封溪,今古螺城是也。甲辰元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王既並文郎國,改國號曰甌貉國。初,王屢興兵攻雄王。雄王兵強將勇,王屢敗。雄王謂王曰:「我有神力,蜀不畏乎!」遂廢武備而不修,需酒食以為樂。蜀軍逼近,猶沈醉未醒,乃吐血墮井薨,其眾倒戈降蜀。王於是築城於越裳,廣千丈,盤旋如螺形,故號螺城。又名思龍城,唐人呼曰崑崙城,謂其城最高也。
古代越南的蜀朝稱其都邑為「螺城」,螺字古音與「雒」亦頗相近。另從考古文化來看,越南地區也曾出土與三星堆文化類似的玉璋、玉瑗、玉璧、玉戈等器物。關於古代蜀地文化與越南文化之間的關流關係,張弘、彭長林、雷雨等學者均有涉及,可以參閱。
1936年,越南北部的清化(Thanh Hoa)還曾發現金印一方,印銘為「晉歸義叟王」,這些材料都無疑證明蜀王南遷為可信的事實,並進一步證明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的「雒城」一名來源非常古老。
五、總結
綜上所述,由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的古稱「雒城」到成都的古稱「成」,再到彝族祖源地的「洛尼山」、越南蜀王朝王都的「螺城」,諸名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這些材料充分說明:三星堆遺址是我們真正要尋找的夏都。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阿湯趣歷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洛陽首都朝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洛陽首都朝代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洛陽首都朝代 在 英雄故事 HeroSto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洛陽首都朝代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洛陽首都朝代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洛陽首都朝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洛陽首都朝代 在 Re: [問題] 為什麼宋朝以後國都都愛放在北京? -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洛陽首都朝代 在 知史- 為什麼宋朝之後長安不再適合做首都?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洛陽首都朝代 在 中國古代唯一的“神都”洛陽,為何如今淪為三線城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洛陽首都朝代 在 洛陽首都朝代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洛陽首都朝代 在 英雄故事 HeroSto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劉秀估量形勢,關東十八路諸賊,僅有赤眉長驅直入。
接下來若以長安為都,雖是妥當,但對關東用兵明顯不易。反之,以洛陽為據點,配合河北,才更能靈活對抗關東群雄。
史前文話 的「新漢演義」▶ https://tinyurl.com/yxmt44sp
洛陽首都朝代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代十國分別是 哪五代哪十國?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宋朝,五代結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宋朝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形成了與契丹( 遼)對峙的局面。
五代十國是哪五代
五代依次為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即「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
一、後梁
後梁(907年—923年),即梁朝,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正式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實行兩京制,東都開封(今河南開封),西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梁王朝自梁太祖朱溫開國之前,就長期與後唐前身即河東的晉國爭霸直至亡國,共歷三帝,前後17年。因為皇帝姓朱,為與南北朝時的南梁相區別,故又稱朱梁。
二、後唐
後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
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時梁晉吳蜀四分天下,後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891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封晉王,建立前晉,從此割據河東。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晉國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期間晉國視梁朝為閏朝,仍奉唐朝正朔。909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勗即晉王位。
923年李存勗在魏州(今河南安陽)稱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國號,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同年底李存勗滅後梁,定都洛陽,史稱後唐;926年滅前蜀王衍;928年南平高從誨內附;930年南楚馬希聲內附;936年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攻入洛陽,稱帝建立後晉,後唐滅亡。
三、後晉
後晉(公元936年—公元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公元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帝,十二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後遷都開封(今河南開封)。
後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後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
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後,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公元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
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覆滅。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河北、寧夏、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四、後漢
後漢(947年—950年),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都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
後唐覆滅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命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公元947年,契丹滅後晉後佔據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燒殺搶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劉知遠抓住時機,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後攻克並定都於汴州。
公元948年,劉知遠第二子劉承佑嗣位,即漢隱帝。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漢隱帝命郭威平之,但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就此滅亡。
五、後周
後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後一個中原王朝,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建國,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共計歷經三帝,享國10年。
後周開國皇帝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郭威是劉知遠臨死時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他奉後漢隱帝劉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鎮叛亂。郭威登基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同時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
柴榮繼位後不久親自領兵抵抗北漢的進攻。在高平之戰中他親臨戰場,在出師不利、己方右翼潰退的情況下扭轉戰勢,擊敗北漢軍隊。隨後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從955年到958年他三次親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稱號、幾乎將所有長江以北地區割給後周。
959年柴榮再次北上攻遼,軍隊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攻到幽州。不久柴榮病逝,其幼子柴宗訓登基。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結鎮、定二州將謊報說遼國和北漢聯合進犯,領兵到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
後周首都是開封,統治範圍包括今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以及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地區。
五代十國是哪十國
十國為南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馬楚、南唐、北漢,即「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十國結束。
一、南吳
吳國(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為楊行密所建,又稱「楊吳」,亦稱「南吳,弘農,淮南」。
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獨立建國,改元建制,但統治者並未稱帝,僅稱吳王。927年(吳順義七年),楊溥稱帝。937年(吳天祚三年),吳帝楊溥禪位於徐知誥,吳國滅亡,歷4主,立國35年。
二、吳越
吳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由錢鏐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吳越先後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為正朔,並且接受其冊封。
吳越強盛時擁有13州疆域,約為現今浙江省全境、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東北部(福州市)一帶。吳越國曆三代五王,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錢弘俶「納土歸宋」,立國七十二年。從唐景福二年(893年)錢鏐為鎮海軍節度使算起,至滅亡前後存八十六年。
三、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五代十國政權之一,由王建所建,定都於成都(今四川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十八年。
前蜀盛時疆域大致在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帝,共十八年。前蜀建立後,少有大規模戰爭,社會生產基本上能正常進行,但王建統治時賦稅很繁重。王衍繼位後奢侈荒淫,營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加重人民的負擔。太后、太妃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敗。
公元925年,後唐莊宗李存勗發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覆滅。
四、後蜀
後蜀(934——966),又稱孟蜀,是五代十國之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比前蜀要小,東線和北線最為顯著。東由襄陽退至重慶一帶,北也由甘陝退到廣元。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太祖發兵攻伐後蜀,次年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同年去世。乾德四年(966年),北宋將當地所有反抗全部鎮壓下去。
五、閩
閩(909年—945年),五代十國之一,先後定都於長樂(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甌)。
909年,王審知被後梁封為閩王。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並於長興四年(933年)稱帝,建都長樂,年號龍啟,之後閩政變內亂不斷。閩天德三年(945年),閩正在打內戰時南唐出兵將其攻滅。
六、南漢
南漢(917——971),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位於現今天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面積約40多萬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
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一嶺南,進位清海節度使。公元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為大彭郡王,公元909年改封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為南海王。
劉隱死後,其弟劉陟襲封南海王。劉陟憑藉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東省廣州)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
次年十一月,劉陟改國號漢,史稱南漢,並更名劉岩,後又更名劉龔,終名劉龑(音岩)。史稱南漢高祖。971年為北宋所滅,歷四帝,五十四年。
七、南平
南平(924年-963年),又稱荊南、北楚,高季興所建,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南平都城為荊州,轄荊、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
其子高從誨繼立,後經高保融、高保勗,直到第五主高繼衝,於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納地歸降。
八、馬楚
楚國,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湖南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稱馬楚,又稱南楚、馬楚國、馬楚政權,長沙為王都。楚國創始人馬殷,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楚全盛時,轄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連、昭、宜、全、桂、梧、賀、蒙、富、嚴、柳、象、容共24州,下設武安、武平、靜江等5個節鎮,即今湖南全境和廣西大部、貴州東部和廣東北部。
楚自896年馬殷任命節度使到951年楚國滅亡,共存世56年,在湖南歷史上產生重要影響。
九、南唐
南唐(937——976),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江蘇南京),後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
南唐雖偏安於淮河以南,卻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後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唐最盛時幅員三十五個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十、北漢
北漢(951——979)是五代十國之一,也是十國中最後一個政權,史稱北漢。都城晉陽(今山西太原)。領土為十二州,大致位於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北漢依附於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後被北宋所滅。歷四帝,共28年。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洛陽首都朝代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洛陽首都朝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北京旅遊景點」介紹
專訪領隊: 張增吉、 葉濬暘
北京市,通稱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和國際交往中心,是世界第三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和人口最多的首都,具有重要的國際影響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經老城西南,毗鄰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餘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金、元、明、清、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等五個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數個政權建政於此,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宗室召公奭於燕國,是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時期人口超過一百萬。金中都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北京與西安、南京、洛陽並稱中國「四大古都」,擁有7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在中國過去的8個世紀裡,幾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築都擁有著不可磨滅的民族和歷史意義。北京古蹟眾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北海公園等。
洛陽首都朝代 在 知史- 為什麼宋朝之後長安不再適合做首都?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周、秦、漢、隋、唐等十多個朝代建都於此,因此在漢、三國、晉等朝代將長安一帶的京畿 ... 長安城既已毀滅,關中又如此殘破,當然不如定鼎中原,在洛陽或開封建都。 ... <看更多>
洛陽首都朝代 在 中國古代唯一的“神都”洛陽,為何如今淪為三線城市?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國古代唯一的“神都” 洛陽 ,為何如今淪為三線城市? ... 作为 洛阳 人,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 中國歷史24個 朝代 ,每個 朝代 滅亡原因是什麼? ... <看更多>
洛陽首都朝代 在 Re: [問題] 為什麼宋朝以後國都都愛放在北京? - 看板Warfa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TikaZien (戰慄天使)》之銘言:
: 最近在看明朝的相關東西, 一直有這個疑惑
: 把國都放在北京究竟有什麼好處?
: 首先, 糧運不濟
: 不像南京近魚米之鄉
: 也不像長安洛陽近關中平原
: 朱棣為了遷都還得疏通大運河
: 再者, 無險可首
: 對北方威脅來說, 簡直破關如破城
: 隨隨便便就可以到城下一日遊
: 先不講後期明朝國勢衰敗皇太極到城下一遊的事
: 于謙所領導的北京保衛戰, 和嘉靖朝的俺答都是例子
: 水路方面也很危險, 破了大沽口就可以打天津
: 或隨時到城下一遊
: 近代對洋人的戰爭幾乎都是這個劇本
: 另外因為開了大運河, 所以對南方農民反抗軍的防禦也不好
: 所以, 究竟北京作為一個國都不可取代的優勢在那裡?
: 另外一個問題是, 從秦漢到隋唐最熱門的國都首選長安跟洛陽
: 為什麼在隋唐之後乏人問津?
: 謝謝
簡單來說,傳統意義上的「中原(洛陽、開封)、關中(長安)」在唐
以後已經殘破(開封則在北宋以後),不適合再擔任首都。
長安在唐朝達到了他最顛峰的歲月,既然是最顛峰,那緊接著就是要走
下坡了。中唐以後關中連年戰火(安史、吐蕃、沙陀、黃巢...等入侵),
使「關中」不再富庶。唐末,朱溫將長安人口強制遷往洛陽、開封,就註定
長安的榮光一去不復返。
雖然魏晉南北朝時長安也經歷過衰敗。但當時關中尚稱富庶,中國南北
的經濟發展尚稱持平對等,所以楊堅願意重建一個「大興城」讓關中地區維
持統治全國的地位。到了唐末,歷經不斷的戰亂,基本上關中地區已經殘破
不堪。驅使從朱溫開始的中原王朝定都就往東遷移至開封。
傳統上的中國,皇帝還是喜歡「南面而治」,定都在北方才能「面向南
方」,唐宋之際的中國,北方的經濟發展漸落後於南方,但還不至於相差太
遠,其次朱溫所建立的後梁統治範圍僅限於黃河流域一帶,加上朱溫擔任宣
武節度使時根據地就在開封,所以選擇開封為首都,隨著北宋的統一,開封
取代長安成為全國政治中心。
接著說說洛陽,洛陽跟長安的命運是連接在一起的,長安興盛,洛陽就
興盛,長安衰落,洛陽就衰落,洛陽和長安在唐以前,是中國最重要的兩座
城市,號稱「兩京」,除了六朝以外,幾乎所有定都於長安和洛陽的王朝都
會被視為「正統」,在唐朝時,洛陽地位跟長安是一樣的,部分唐朝皇帝長
期駐蹕洛陽辦公,例如高宗、武則天,洛陽成了當時實質上的首都,也因為
洛陽在唐朝時也達到了顛峰,之後當然是走下坡,洛陽所處的中原地區衰弱
原因幾乎跟關中地區衰弱原因一樣,唐以後,洛陽因戰爭殘破,除了後唐曾
短暫建都於此外,洛陽隨著長安,榮光一去不復返。
長安和洛陽能長期擔任首都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國朝代講究「正統」,
前一個朝代定都於哪,後一個朝代就沿用,以示自己是繼承前一個朝代的「
正統」,二是前一個朝代的建設讓宮殿、城廓等都非常完備,新的王朝不用
再花費精力興建,這也是長安和洛陽能長期擔任首都的原因,試舉一例,縱
使曹操的根據地先後在許及鄴,但東漢首都為洛陽,所以曹丕建立曹魏後,
勢必要將首都定在洛陽,以顯示「正統」,不到非常狀況,新王朝絕不輕易
換首都,然而朱溫卻換到開封了,由此可以推知當時的長安和洛陽所在的黃
河流域是多麼殘破到朱溫懶得重建。
接著是開封,開封衰弱原因其實跟長安、洛陽是一樣的,也就是「戰爭
使其殘破」,只是慢了約200年左右,自從朱溫定都開封,除了後唐,繼起
之王朝紛紛定都開封,也因此開封取代長安、洛陽成了全國中心,但注意此
時的中國,南方發展已經超越北方,開封因有漕運之便,尚能維持首都的地
位,然而西元1127年,戰火終於燒向開封,靖康之禍,宋室南渡,開封陷於
殘破,雖然1214年金朝為了躲避蒙古兵鋒,曾經將首都遷到開封,但是中原
地區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歲月,已經成了過去式了。
緊接著繼起的是北京與杭州,南宋為了對抗金朝,全力開發江南,加上
中原殘破,所以南宋開始,南北經濟發展差距開始拉大,對於定都中原,除
了南宋一直未放棄收復開封外,是越來越沒有朝代對定都中原有興趣。金朝
為女真人所建,對他們來說,也沒有所謂「正統不正統」的問題,所以金朝
定都在北京,以金朝版圖(領有東北與黃河流域,並控制蒙古)來說,定都
北京可以方便統治全國,定都開封的話,離老家東北太遠,女真人畢竟是少
數民族,統治多數漢人,心態上難免有所顧忌,離發源地近的首都能給予安
全感,這種心態也可套用在後來的元朝。
然而南宋與金朝都是割據王朝,杭州影響力有限,而北京真正成為全國
統治中心,是從元朝開始,前一段說過,忽必烈選擇定都北京,跟金朝選擇
定都北京的原因幾乎一樣:既方便治理全國,又不會離老家太遠。元末明軍
逼近北京,元惠宗逃回蒙古,不正是這種心態(不想離老家太遠)的反映嗎
?
朱元璋建立明朝時,曾經想到傳統上的中原地區建都,這是本文第四段
皇帝還是喜歡「南面而治」的心態,但他考察後發現,中原已殘破到無以復
加,所以他最後選擇了他的根據地南京,朱元璋定都南京的理由很簡單,他
已在此經營多年,宮殿、城廓建設完備,他在這裡發號施令,剿滅群雄與元
朝,若不是朱棣遷都北京,根據中國傳統的「正統觀」,搞不好現在中國的
首都是南京呢!
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原因很簡單,南京不是他的地盤,他坐立難安,
自從「靖難」取代建文帝後,朱棣該知道不論他怎麼努力,也塞不住天下說
他「奪位」的悠悠之口,待在南京,又殺了不少人,他覺得很危險,南京的
大臣中,誰效忠他?誰效忠建文帝?他一時間分不出來,唯有離開南京,回
到他的封地北京,另建首都,再者,朱棣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他知道蒙
古的勢力仍然強大,威脅著明朝,若定都南京,一般首都的戍衛部隊至少數
十萬,這數十萬擺在離邊疆超遠的南京,邊疆再擺數十萬部隊防備蒙古,軍
費開銷會多大?搬到離蒙古近的北京,這數十萬部隊同時是首都戍衛部隊,
也是邊防部隊,而且都在他的眼皮底下,他的心也比較有安全感,永樂年間
,朱棣就浩浩蕩蕩的從北京多次出兵攻打蒙古,比起從南京出發方便多了,
一直到病死在軍中。他的兒子朱高熾曾想遷回南京,但是事未成就去世了。
北京擔任明朝的邊防城市,做的很成功,終明朝一代,北京從未被外族
攻陷,或有受到威脅的時候,但都屹立不搖,這是因為他同時扮演著「首都
」因而有大量戍衛部隊的原因,換成普通邊防城市,是無法達到這個任務的
。
明朝進入後期,受到滿清的威脅日增,也不是沒有人提議遷回南京,但
是明朝其實是一個士人非常注重名節的朝代,一來遷回南京耗費甚鉅,不是
後期幾乎破產的明朝財政可以負擔,二來遷都至南京容易讓人聯想到「靖康
之禍」,先皇的陵寢除了朱元璋幾乎都在北京,明朝士人無法容忍「靖康之
禍」再重演一次,於是所有與滿清議和或是遷都南京的提議幾乎沒有人敢公
開提倡,連皇帝也不敢,崇禛帝曾暗中同意大臣楊嗣昌與清議和主張,但是
另一位大臣盧象昇立即告訴崇禛帝說:「陛下命臣督師,臣只知戰鬥而已!
」,崇禛帝只能辯稱根本就沒有議和之事,一直到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崇禛
帝自縊,明朝滅亡。
1644年,北京擔任中國首都已經223年,「正統」的印象已經深植人心,
李自成敗於滿清與吳三桂後,也不忘在北京稱帝後再棄城,滿清進佔北京,
一來套用金朝與元朝的模式,北京離老家近,二來滿清相較於其他草原民族
來說,是更願意漢化的民族,定都北京,在漢人心目中,比較「正統」,代
表清朝繼承了明朝的位子,成為「正統的王朝」,便於滿清對漢人的統治。
時間來到清末,滿清成功的運用了高明的統治政策,相較於金元,漢人
在心中比較認同清朝的統治權,所以向來注重名節的中國士人,清朝黃帝可
以跟他說「不好意思,洋人太厲害,我想要遷都避其鋒芒嗎?」清朝皇帝也
知道,一旦遷都,大概他在中國的統治也到盡頭了,所以不是為什麼不遷,
是「不能遷」!
時間來到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這兩個政權定都南京與北京
的心態上,跟朱元璋和朱棣是一樣的,以中華民國來說,定都南京,是因為
南京是孫文跟蔣中正的地盤,北洋政府定都北京,是因為北京是袁世凱的地
盤,到了國共戰爭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試想一下你如果是毛澤東,會
定都在哪?西安?在明朝時就因為人口太少而被縮減城區,現在的陝西省,
相較於沿海各省,還是比較貧困落後的地區,洛陽、開封?你知道進入近代
以後一直到現代,河南省一直都是中國最窮困的省分之一嗎?杭州?算了吧
,偏安王朝的象徵,南京?那是萬惡國民黨的地盤耶!重慶?太偏隅西南一
角了,也有偏安的影子,上海?好像是洋人的地盤...扣除這幾個城市,其他
城市都沒有資格擔任統一新中國的首都,選「北京」似乎是唯一解。
如果哪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遷都,我想只有一個原因,北京已經沙漠化
了,塞北沙漠越來越南移,逼近北京,沙塵暴不斷侵襲北京,中共為此很傷
腦筋。
中華民國來到台灣後,因為從清末劉銘傳把台灣統治中心從台南遷到台
北後,歷經日治,台北一直是台灣統治中心,正值風雨飄搖的國府,自然沒
有心思另選統治中心,就沿用台北,一直到今日。
小弟倉促完成的拙作,請指教。
--
aquaqua◢█◣q▆██u█ua█a▇█◣quaquaquaquaqu●uaquaquaquaquaqua
aquaqua█▅█q█▅█u█ua█a▄▅█quaqua○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
aquaqua█aq█quaqu█u█▅█a█▃◥quaquaquaquaquaquaquaq●quaquaqua
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qu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75.197
唯一碰到這個問題的是明,我想朱棣應該沒料到他消滅不了蒙古吧...
所以清軍主力都聚向武昌,武昌當時情勢不樂觀,反倒是同一時間
其他地區的革命軍攻克南京,所以臨時政府才定於南京。
基本上從永嘉之禍開始,中國人就一直在往南遷移,閩南話有一別稱
叫做「河洛話」,這個「河洛」指的就是黃河與洛河,也就是中原,
所以現在的閩南人,「或許」中古或上古時期是中原人士,現在跑這
麼遠到南方來,北方的人自然就少了,自古人力就是很重要的資源,
文中也提及,朱溫曾經強制遷移長安人口至開封,歷史上因為各種因
素出現移民潮是屢見不鮮,但大致上都是從北遷往南,由內陸遷往海
邊,人少了,自然發展就慢,就算是沃野千里的關中,但人都跑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