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不透他人,也沒人了解我。人與人相處真的好難。
文章開始前先來講個小故事,故事主人翁是一對雙薪夫妻,丈夫下班後就躺在沙發上滑手機,累了一天的妻子同樣時間下班回家開始洗便當盒、洗衣服,忙到大粒汗小粒汗,客廳不時傳來丈夫看低能影片時發出的咯咯笑聲。
妻子開始覺得煩躁,家裡還有一堆事情沒做,不來幫忙就算了,還過得那麼爽,我又不是欠你的,幫你做這些事情也沒薪水拿,到底憑什麼這些事情都要我做。
於是妻子洗碗的力道越來越大,玻璃便當盒的碰撞聲也越來越大聲,客廳傳來丈夫的聲音
「老婆妳在幹嘛?」
「看不出來我正在洗碗嗎?」
「要幫忙嗎?」
「不用,這些事情我做就好。」
然後,丈夫就真的繼續看影片咯咯笑,還不時傳來笑得太開心的拍大腿聲;妻子把最後一個便當盒沖洗乾淨,幾乎是用摔的丟回碗槽,然後臭著一張臉去洗澡。直到兩人睡覺前都沒講過話。睡前,丈夫開口
「老婆妳今天怎麼都不講話?」
「有嗎?沒有啊。」
「妳在不高興嗎?」
「沒有,我要睡了,晚安!」
然後妻子翻身背對著丈夫,生了一整晚悶氣,旁邊傳來規律的呼吸聲說明丈夫已沈睡,這讓失眠的妻子更加火大,直到起床後妻子問丈夫
「你對我都沒什麼話要講嗎?」
「呃…什麼?」
「我昨天都已經那麼不爽了你竟然還能睡得那麼熟!」
「妳昨天在不高興嗎?」
「我都表現那麼明顯了你眼睛是瞎了嗎?」
故事就到這邊了,其實這就是躁鬱症期間的我與前男友的日常。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常常發生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會習慣用自己主觀的感受去猜測他人的想法,當對方沒有按照我們預測的去做時,就會開始覺得這個人怎麼這樣,也太過份了吧?
例如我下班回家後會希望趕快把該做的事情做完,洗完澡就可以好好休息,看看漫畫或是玩個遊戲之類的,雖然家事很多,但如果男友也幫忙的話很快就能做完了;但是對方的想法則是,上了一整天的課,下班回家想讓大腦休息一下,先看些搞笑的影片放放空,稍微休息一下後再去做該做的事。
在他還沒做之前就已經被急性子的我給做完了,於是我就認定這個人很懶惰,很沒同理心;同樣也教了一整天課,我都沒喊累還很巴結的去做家事了,煮飯給你吃還幫你洗餐具,而你竟然好意思躺在那邊休息。
於是我開始擺臭臉,我想他看到我臭臉應該就知道我在不爽了吧?
但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找不到第二個像自己一樣了解自己的人,即使是養大自己的父母、認識很多年的死黨或是已經相處大半輩子的老夫老妻,最多也只能知道你討厭吃哪一道菜、喜歡唱哪一首歌、欣賞哪一名電影明星等等的。
他不可能知道妳今天出門上班搭捷運時,被一個香水噴很重的大媽搶著擠進已經客滿的捷運車廂最後一個位置,妳眼睜睜看著車門關上捷運駛走;上班遲到已經很嘔了,還被碰巧心情不好的主管找麻煩,聽著主管找碴似的各種刁難問題,妳的工作進度完全停擺;好不容易熬了一整天總算下班,到了捷運站才發現手機遺留在公司了,走回公司拿發現大門都已經上鎖。
妳的一切不順雖然全寫在臉上,但是看到的人只會知道妳在不高興,如果妳不把這些細節講出來,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妳為什麼要擺臭臉;久了還會被認為難相處、愛擺臭臉。
當我們開始用自己主觀的認知去猜測別人時,就會習慣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但我們終究不是他人,他人的想法如何不可能如同我們所猜測的一樣。
華人被教育含蓄是美,但許多誤會就是在這種低能的含蓄下產生的;話不好好講清楚,一天到晚拐彎抹角用暗示的,以為全天下人都是自己肚子的蛔蟲嗎?就算真的是蛔蟲,最多也只會知道你今晚吃了什麼不健康的垃圾食物,不會知道你在想什麼。
想了解他人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用問的,不過對方要不要告訴你則是他人的課題,你可以問但對方也有拒絕回答的權利;同樣的,想讓家人、伴侶或其他任何一個人懂你,就要主動告訴他們你的想法,這是你的課題。
我們在童年時期經歷了因為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只能夠過哭泣來表示自己的不舒服,然而卻被父母斥責「再哭就不要你了!」或其他被否定情緒的類似狀況。在我們的成長環境中,多半不允許我們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這讓我們對此產生錯誤的認知,以為人必須隱藏自己的感受,或是必須表現出大家能接受的感受;於是不敢告訴他人自己真正的想法,怕被認為自己軟弱、無能,怕被嫌棄或被討厭,接著再來怪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懂你。
人與人之間要了解彼此就不能用猜的,那只會使人失去耐性,並且讓彼此的誤解越來越深;不是沒有人懂你,是你沒有給世界一個懂你的機會。
研究個體心理學之後,我開始學著有什麼不滿都直接講出來,反正合則來不合則去。我並沒有義務或是責任要忍受任何一個人對我的不尊重,如果我的直言讓對方感到不舒服,請自己想辦法去克服,他人的情緒不是我該負責的。
這樣直來直往的性格可能會被別人討厭,不過我用過來人的經驗來看的話,試圖討好所有人會非常的辛苦,而有一天這樣的行為也一定會被揭穿;眾人會發現你對待他人有一套公式在,哪些人得阿諛奉承、哪些人可以軟土深掘,從此你會被貼上「虛偽」的標籤。
一天到晚講著言不由衷的話,總是欺騙自己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為了生存必須做的犧牲。
不是,你只是沒有勇氣做你自己。
我不會花時間去討好討厭我的人,也不會期待他們某天突然喜歡我;他人要怎麼看我,那不是我該去煩惱的問題。
自從我開始這樣做之後,人生輕鬆非常多。
現在起,學著主動關懷身邊的人他們是否有任何的需要,並且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當他人的言行舉止造成你的不舒服時,別再為了氣氛的和諧而緘默,勇敢告訴別人自己的感受。
你不保護自己,誰來保護你?
更多相關內容👉🏻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入社申請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洗衣標籤意思 在 紐西蘭愛代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件組福袋全面完售‼️
還有部分客人沒買到只能退款了😞😞
供應商覺得很不好意思,再推出三件組供大家參考喔‼️一樣很優惠唷‼️‼️
有 #新品 喔‼️‼️
🔹觸及率低再麻煩多多按讚分享喔
這次是另外兩款不同的瘦身褲!!
🔹貓步褲CATWALK 2.0 #是誰苦苦等待這款優惠的!現在有囉!!
🔹YPL 牛仔蜜桃臀褲 供應商拿了一條給我,說是他們現在賣最好的~我一拆開看就很喜歡~~有別於其他不同款的瘦身褲,而且光外型就好喜歡,運動或穿搭都非常合適~~穿起來也是一樣很舒適‼️‼️
三件組內容有
✅貓步褲CATWALK 2.0+YPL 柯基翹臀塑型短褲+光速束腰收腹褲
✅YPL 牛仔蜜桃臀褲 +YPL 柯基翹臀塑型短褲+光速束腰收腹褲
🔹兩款套組供選擇~~
產品介紹!!
#一穿就翹3D蜜桃臀
🔹YPL 牛仔蜜桃臀褲 (西班牙塑身面料 立體編織 )
* 360度立體編織,自然塑型
* 全新液體萊卡結合酵母面料,超強彈力
* 西班牙塑身纖維,5提升塑身效果
超大彈力不緊繃,蜜桃臀牛仔塑身褲不愧🔹是一條不管休閒、運動、日常穿搭都好搭的蜜桃臀神褲!
#針對亞洲女性臀部扁平的問題,採用了蜜桃臀編織工藝,3D彈力包裹臀部,將臀部下垂走形的肉聚攏提拉,有效提高臀部線條,重塑臀部脂肪,緊緻臀部肌肉。
手托式3D立體提臀,立即上翹15度穿出迷人性感曲線,瞬間擁有迷人的圓翹臀。
#使用中高腰設計
可以同時微壓收腹,腰腹部又贅肉的女生尤其適合,能夠完美隱藏多餘的贅肉,讓你擁有平坦纖細小腹。
#進口西班牙燃脂纖維(5倍速度燃脂),具有反射人體熱能,蓄熱保溫,減少熱量散失的功效。
採用環形立體編織及Vario-FLE支撐條,能夠形成360°均勻施壓,可以更加貼合人體曲線,有效收緊身體各部位的贅肉,緊實贅肉同時,還能有效的改善O形腿,穩定肌肉還能減少運動損傷。
#融入南美咖啡因瘦身精華
日夜穿著持續塑身。當面料和肌膚接觸摩擦,面料中的瘦身精華就會滲入肌膚深層,快速吸收水解,避免脂肪堆積,從而達到燃燒脂肪瘦身減肥的效果。及面料選材採用的是經過 #酵母水洗 的牛仔面料,觸感更加細膩更加舒適。
顏色:灰藍色
材質:96.4% Nylon,3.6% Lycra
尺碼:Free Size( 40~65kg )
注意事項:
洗滌方式 :
科技面料材質 建議手洗, 水溫正常晾乾即可 (不建議洗衣機)
請勿使用漂白劑、勿暴曬
產品尺碼: 均碼
建議 150~170cm 和 65公斤以內的人穿
🔹升級版YPL第三代 貓步褲CATWALK 2.0
屬中高腰,都可以把小腹藏起來!!
#貓步款3D剪裁加倍拉伸美腿褲
全面升級、高彈質料、更柔軟、更親膚
#吸濕排汗 #中腰
CATWALK 貓步2.0 新舊差別:
✅新版保留了舊款貓布的優點,在材質跟織法上做了改變,讓整體的包覆感更好,曲線馬上跑出來,還增加了側邊口袋。方便度更高,放手機不會是問題(除非你不介意有個手機的痕跡)
✅新版多加大了壓力覆蓋的面積
膝蓋以上範圍加大壓力面積,加強腿部內側訓練。
✅全新梯度壓縮工藝
透過不同編織剪裁技術,在不同的部分均勻施加壓力,增加腿部肌耐力訓練。
✅新編織技術,3倍支撐,5倍減壓。
全新芳香療法技術,高彈面料:天使草、依蘭複合花香,提升真皮至表皮水分循環,減壓、消炎、舒緩安神。
更強的梯度編織,蝶型加壓:彈性更好,柔軟度更佳。
✅全新肌肉靶向定位
針對大腿股四頭肌部位增加超強壓力交叉編織,小腿肌提供支撐,減少肌肉的震動、分散腿部壓力,有效保護腿部肌肉,動起來覺得更有效率達到塑腿效果。
✅LOGO陽光下會變色,面料再升級,更親膚、更柔軟,升級德國微膠囊2.0,非洲植物精萃:有效燃脂功效,猶如給肌膚貼張瘦身面膜。
材質:90% Nylon,10% Lycra
尺碼:Free Size( 40~65kg )
(我建議 150~170cm 和 55公斤以內的人穿,但官方建議65公斤以內)
洗滌方式:科技面料材質性,建議常溫手洗、晾乾即可,否則會破壞褲子效果、不建議使用漂白劑、柔軟精等清潔劑使用,避免特殊布料受損。
🔹YPL 柯基翹臀塑型短褲
* 義大利升級版無縫編織工藝,一體成形,穿著更舒適。
* 一體化編織 塑型強力上托,南瓜型修飾臀線,一穿上提15度。
* 提拉修腿 高腰收復
* 塑造臀部曲線 一穿翹15度
* 側面白色撞色細紋,修飾側面腿型更纖長。
* 紅色時尚標語設計,吸睛時尚,所以又稱作「小紅褲」。
尺碼:one Size 175cm/65kg內可穿
🔹YPL 光速束腰收腹褲
#穿了完全看不見小腹比以前跟日本代購買的一款日本收腹褲這款真心真材實料多了
仿生魚骨設計,5倍超強力支撐,一穿就瘦4cm,#讓穿衣身形更緊實更好看!!
#皆正品有防偽標籤
均碼:150-175cm (70kg
腰圍:60-85(cm); 臀圍:85-105(cm); 腰圍(牛仔褲)26-32碼; 貼身衣物,一旦打開包裝不支持退換貨哦!
(細化腰線、收腹提臀、精準塑形)
#仿生學結構版型
#義大利咖啡因纖維
#三重高分子面料
#精選意大利咖啡因纖維
三段萃取高濃度咖啡因,迅速穿透皮膚囊皮,分解脂肪團,並隨人體水分排出體外。
(5倍分解脂肪團加速新陳代謝,提高能量消耗)
#更有細膩的細節呵護:襠部特別採用醫用級聚乳酸纖維織造,具有天然弱酸性,抗菌率達98%,24H乾爽透氣,遠離瘙癢炎症,持久抗菌祛味,維護女性私處健康。
#仿生學4維版型
YPL產品研究室從魚骨結構獲取靈感,利用先進仿生學科技打造高彈記憶魚鱗骨腰部設計,帶來前所未有的強力支撐,5倍超強力支撐表現。
#全新梯度加壓科技
體刑加壓設計,有效減少震顫,緩解疲勞,固定腰部肌肉,突顯緊緻腰部。
#Tri-Slim #三重高分子面料
記憶包裹,全面塑形。錦綸高分子面料,手感順滑,超強耐磨,不易起球,長久耐穿。
#褲底採用醫療級聚乳酸纖維織造
具有天然弱酸性,形成保護層,讓細菌喪失生命力。
透氣性好、防臭異味、3倍吸水力,遠離異味、搔癢困擾,維護女性健康。
#高貴的1624法蘭西蕾絲收邊,連衣,晚禮,緊身,職業裝都合適。
#提拉臀部,凸顯性感桃心臀
#W立體編織法,管理游離臀部脂肪,收緊胯下不下垂。
#貼心設計 ,波浪熱熔膠條適度防滑。
#性感蕾絲修邊。
#提升腹部曲線,不下滑不捲邊。
貼身衣物,一旦打開包裝不支持退換貨哦!無嚴重問題絕無退換貨!
洗衣標籤意思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奧斯卡入選十強短片 短評與正版觀看方式(三):紀錄短片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推薦排序如下:
★★★★
《#柯蕾特》Colette(暫譯)
Anthony Giacchino|24m|法國/德國
・棕櫚泉國際短片影展 最佳年輕導演
・聖路易國際影展 最佳紀錄短片
二戰納粹屠猶的影像故事不在少數,但是卻鮮少有作品透過倖存的受害者家屬角度出發。90歲的柯蕾特奶奶,被一名年輕歷史學家啟發,答應一同前往探勘其胞兄當年被殺害的集中營遺址。故事固然是令人動人不已,但本片的坦然誠懇(奶奶承認他當年與胞兄並非非常親暱)、兩個世代的傳承與對話,以及歷史學致力於保存真相對照奶奶窮極一生希望遺忘過去,這兩者之間的拉扯,讓這部紀錄片昇華。
免費觀賞全片:
連結1
https://youtu.be/J7uBf1gD6JY
連結2
www.theguardian.com/world/ng-interactive/2020/nov/18/colette-a-former-french-resistance-member-confronts-a-family-tragedy-75-years-later
連結3(3/10前適用)
https://watch.eventive.org/shortlisted/play/603552a7b8f37f072efd04bc
——
★★★½
《#協奏與對談》A Concerto Is a Conversation(暫譯)
Kris Bowers, Ben Proudfoot|13m|美國
・日舞影展入選
・紐約時報Op-Docs專題系列
・金球獎導演Ava DuVernay 監製
一名七十年前在美國佛州種族隔離下的黑人勞工,與他走上奧斯卡殿堂的知名作曲家孫子的祖孫隔代對話。爺爺當年遠走他鄉,來到洛杉磯成了一名洗衣店員工。數十年後,他的孫子為《幸福綠皮書》和《柏傑頓莊園》譜寫配樂。一個非典型的美國夢故事,從熨板的踏板到鋼琴的踏板,幾十年交疊在一塊,背後的艱辛難以一言蔽之,充滿詩意與傷懷。
免費觀賞全片:
連結1
https://vimeo.com/457051968
連結2
https://www.nytimes.com/video/opinion/100000007461606/a-concerto-is-a-conversation.html
——
★★★
《#不割蓆》“Do Not Split”
Anders Hammer|35m|挪威/美國
・AFI紀錄片影展 特別提及
・日舞影展入選
以一名挪威導演的視角,觀看 2019-2020 香港街頭的抗議與鎮壓,並試圖拼湊出一幅抗爭者群像。儘管片子缺乏較完盡的前因後果,眾多相似的衝突畫面也稍嫌紊亂(手持攝影也讓人感官疲乏),但這片是第一線紀錄歷史的象徵,也再次提醒世人民主的代價為何。
免費觀賞全片:
連結1
vimeo.com/504381953
連結2
https://fieldofvision.org/do-not-split
——
★★★
《#歇斯底里的女人》Hysterical Girl(暫譯)
Kate Novack|13m|美國
・國際紀錄片協會獎 最佳紀錄短片入圍
・SXSW影展 入選
・紐約時報Op-Docs專題系列
很有趣的切點:以知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當年的一名病人「歇斯底里的女人」朵拉,假想她被男性「噤聲」、「診斷」與「標籤化」之下,可能為自己提供抗辯的自清之言。對應今日 #metoo 脈絡下許多勇於發聲的女性,卻被男性或主流社會斷定為歇斯底里。十分令人玩味的並置和多重媒體素材的運用。
免費觀賞全片:
www.nytimes.com/video/opinion/100000007026836/hysterical-girl.html
——
★★★
《#人工流產諮詢專線您好,我是麗莎》Abortion Helpline, This Is Lisa(暫譯)
Barbara Attie, Mike Attie, Janet Goldwater|13m|美國
・AFI 紀錄片影展 評審團大獎
・佛羅里達影展 評審團特別獎
平實紀錄著一群女性接線員的工作日常,她們全部化名為「麗莎」,提供有限補助金和其他無形的幫助給需要人工流產的婦人。沒什麼起承轉合的例行公事,背後卻是一個又一個破碎的人生悲劇,以溫暖的口吻,道出美國當前最重要的人權議題之一。建議搭配《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觀賞,講述一名未成年孕婦因為法規的限制,被迫鋌而走險到鄰州尋求醫療協助的故事。
免費觀賞全片:
vimeo.com/499694935
——
★★★
《#魔術方塊神級玩家》The Speed Cubers
Sue Kim|39m|美國
・影評人之選獎 最佳紀錄短片入圍
這大概是短名單中最「易入口」的作品,講述著一名南韓自閉症患者,如何受到澳洲魔術方塊強者偶像的鼓舞,進而突破自己不管是在魔術方塊技巧或人格發展上的能力。這部作品除了看兩名紀錄保持者之間的緊張競爭,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去探討比賽背後的情誼,以及主角背後父母的無條件支持,反而是更為感人的。父母始終才是最偉大的幕後英雄。
Netflix 付費會員觀看連結:
https://www.netflix.com/watch/81092143
——
★★★
《#如果我是蘇菲亞羅蘭》What Would Sophia Loren Do?
Ross Kauffman|32m|美國
一個美國基督徒常掛在嘴上的俚語「如果我是耶穌會怎麼做」(What would Jesus do?),在此轉化為「如果我是蘇菲亞.羅蘭(會怎麼做」,直接將這名義大利影史的女神比做耶穌,某種層面倒也合理。這部片透過一名死忠老粉絲的人生閱歷和家庭故事,帶出蘇菲亞.羅蘭對其深遠的影響,確實是一個可愛的致敬之作。然而,看完後我會覺得這有點監製自肥的成分(監製的母親,就是這名粉絲)。剛好搭配 Netflix 本獎季在推的《來日同行》(由羅蘭主演、羅蘭的兒子執導的義大利片)。
Netflix 付費會員觀看連結:
https://www.netflix.com/watch/81404845
——
★★½
《#獻給拉塔莎的詠嘆調》A Love Song for Latasha
Sophia Nahli Allison|19m|美國
・AFI紀錄片影展 紀錄短片特別提及
・國際紀錄片協會獎 最佳紀錄短片入圍
・日舞影展、翠貝卡影展 入選
一名15歲黑人少女被雜貨店老闆從腦後開槍擊殺,間接促發了92年洛杉磯暴動,這名少女—拉塔莎的故事,卻鮮為人知。本部片採用一種充滿詩意謳歌的調性,試圖建構出拉塔莎在其友人和家人眼中的樣貌,為她個人的短暫歷史定調。充滿感傷之情,但對於一般國際觀眾可能較有距離。
Netflix 付費會員觀看連結:
https://www.netflix.com/watch/81304985
——
★★½
《#客服中心的藍色憂鬱》Call Center Blues(暫譯)
Geeta Gandbhir|25m|美國
・維吉尼亞影展 最佳紀錄短片
・SXSW影展、棕櫚泉國際短片影展 入選
美墨邊界有一群被非法驅離、遣返的美國夢破滅者,儘管離他們熟悉國度咫尺之遙,卻僅能透過客服中心服務美國消費者,繼續流離在邊境。美國當前最受矚目的移民和移工議題,透過此片訪問的底層勞工而有了一張張對應的臉孔。然而整體剪輯上有些鬆散,難以刺中核心問題。
免費觀賞全片:
連結1
https://vimeo.com/505335690
連結2(只到3/10)
https://watch.eventive.org/shortlisted/play/60348d8acf97f5009bf9bab4
——
尚未觀看(目前無線上管道觀賞):
《#飢餓病房》Hunger Ward(暫譯)
Skye Fitzgerald|40m|美國
・美國社會影響力媒體獎 最佳導演、剪輯
・影評人之選獎 最佳紀錄短片入圍
—
最終入圍的五部作品,將於美國時間 3/15 公佈。
—
▲ 延伸閱讀:
【2021奧斯卡入選十強短片(一):動畫短片】
https://www.facebook.com/DansLeCinema/posts/1889367821221231
【2021奧斯卡入選十強短片(二):實境短片】
https://www.facebook.com/DansLeCinema/posts/1890145144476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