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宋湯/Борщ /Borscht
今天做羅宋牛尾湯。我小時候非常愛喝台北信義路現在鼎泰豐本店斜對面中心餐廳的羅宋牛尾湯。台灣流傳於民間的羅宋湯做法,多源自於海派羅宋湯,而不是俄羅斯紅菜根湯(Борщ /Borscht)。所謂海派羅宋湯,就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逃離俄國來到上海的俄國人所帶來的俄羅斯紅菜根湯被上海人改良,將紅菜根換成高麗菜而成的,因為是俄國菜,所以將Russian soup音譯而成羅宋湯,而這也是羅宋湯中文名稱的由來。
和基輔炸雞一樣,紅菜根湯雖說是俄國菜,實則出自現在的烏克蘭,其名борщ (borshch)源自於斯拉夫語的bŭrščǐ,意思是豬草,因為豬草(hogweed/common hogweed,學名Heracleum sphondylium)是這道湯最早的原料,後來才被甜菜根取代。而其英文拼法Borscht則來自於意第緒語的באָרשט (borsht),這是因為這道湯菜是由說意第緒語的東歐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在北美發揚光大的。
西元五到八的中世紀時期,居住在烏克蘭一帶的人,在五月豬草收穫的季節,將收集來的豬草的葉子和莖切碎後,放入陶壺中加水發酵後,加雞或牛高湯、蛋黃和奶油煮,而成了當時貧農的食物。雖然從那時開始一直到十五世紀,這種做法已經在東歐廣為流傳,卻還是一直被視為是窮人的食物。直到16~17世紀,由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在1569年結為聯邦後成立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貴族們才開始接受這道菜,並加入了更多更豐富的食材。在1682年,由波蘭貴族親王耶日·塞巴斯蒂安·盧博米爾斯基的主廚斯坦尼斯瓦夫·切爾涅尼克所著的,記載了三百多道宮廷料理食譜的《烹飪綱要》(Compendium ferculorum)中,便已出現了數道這種湯品的做法,有趣的是,雖然這道菜在傳到上海之後,紅菜根被換成了高麗菜,但在斯坦尼斯瓦夫·切爾涅尼克的烹飪書中,當時使用高麗菜卻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而紅菜根則要到十六世紀中,才來到了斯拉夫世界。不過當時因為非常稀少,人們又對它不熟悉,因此只有少數人願意嘗試吃它。其中最早有最有名的願意嘗試吃甜菜根的人,是波蘭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同時也是波蘭第一位只以波蘭文寫作的作家米科瓦伊·芮伊(Mikołaj Rej )。在他1585年所出版的《誠實人的生活》(Żywot Człowieka Poczciwego)中,他描述了他吃了味道濃郁的醃甜菜根。不過除此之外,甜菜根還是沒有進入他和他其他同時期的人的飲食生活之中。
至於紅菜根湯究竟最早時誰發明的,則有兩個說法:一是在1695年至96年的亞速海戰役中,被彼得大帝包圍的頓河哥薩克人在饑腸轆轆下發明的;還有一說也和被圍城沒食物吃有關,這次是札波羅結哥薩克人,在1683年的維也納圍城時所想出來的。不管何者為真,紅菜根湯是17世紀晚期的時候,由在俄羅斯統治下的居住在聶伯河急流東部的烏克蘭人發明的是最被廣為接受的說法。
到現在,Borscht的種類和用料更是多元,而且食材並不限於紅菜根和牛肉。像是基輔就會用羊肉,烏克蘭波爾塔瓦州的首府波爾塔瓦使用雞鴨等家禽;烏克蘭北部的切爾尼戈夫加了櫛瓜;烏克蘭西部的利維夫還會加維也納香腸。
在波蘭,則有著不同於俄羅斯濃湯版的清如紅寶石般的barszcz czysty czerwony,以及白色的加了香腸、火腿、水煮蛋等的被稱為白Borscht的barszcz biały。另外還有酸模(Sorrel)或其它綠色蔬菜葉子做的綠Borscht和夏天吃的冷Borscht等。
和Borscht一樣,海派羅宋湯也有著各種流派和分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飯店派」、「食堂派」和「家庭派」等。上海飲食作家紹宛澍在其所著之《下廚記》一書提道,「飯店派」乃是海派羅宋湯的領路人,以淮海西菜社為代表;又稱為弄堂派的「食堂派」不用蕃茄醬或是只放極少用以著色,蕃茄亦多不剝皮,可說是「清湯晃水」;「家庭派」則為以上兩派的折衷,自行琢磨,研究出各式燒法。
海派羅宋湯與俄羅斯紅菜湯最不同的是,大多數的做法不像俄羅斯版本的會先煎肉塊後,再透過deglazing來炒疏菜後再進行燉煮,而是直接以熬牛肉湯的方式直接燉煮牛肉塊後,再加入炒好的蔬菜燉煮而成。此外,海派羅宋湯的濃稠可不是來自於勾芡,而是來自於「炒麵醬」這個關鍵的工序。
「炒麵醬」是西式濃湯常使用的讓湯變濃稠的方式,是在湯快上桌前,另鍋以奶油小火炒少許麵粉,再混入湯中而成。
波蘭陶壺 在 Hanahana Tou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底奇幻之旅。波蘭維利奇卡鹽礦 https://goo.gl/TjXepd
今天所介紹波蘭的維利奇卡鹽礦 Wieliczka Salt mine,一個充滿文化風光,能夠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歷史的脈絡,認識到過往取得鹽的方式和礦工生活的地方。
想想,沒有鹽的日子會是什麼樣子的?
第一個一定是食物很難吃(笑)
事實上人類使用鹽來調味的歷史已經超過八千年,目前歷史上所確知最古老的採鹽場位於中國江西,新石器時代的時候人類已經學會用陶壺煮海水以獲得粗糙的食鹽調味,聖經約伯記說了:「淡而無鹽的食物,豈能下咽?蛋白能有什麼滋味?」從古到今咱們人類都是重視調味的種族,鹽對於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除了調整食物味道之外,鹽更是保存醃漬食物、製作奶製品的一大助力,工業上更能用來製作皮革、肥皂、玻璃甚至黑色火藥……經濟價值高昂所以不論古今中外,鹽業常是專賣產業,政府負責開採販賣或者是課徵鹽稅,在現今的社會或許很難想像,但西元六世紀的時候鹽甚至是一種支付手段,能夠被拿來和等重的黃金直接交換,可見其貴重程度。一座鹽礦的開採,可能是整個城市甚至國家賴以維生的重要資源,維利奇卡鹽礦在十六世紀的歐洲,就是這樣的風光。
或許是礦坑的生活和二十一世紀現在台灣的我們已經距離遙遠,帶來的震撼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大家想過以前的礦坑工人是怎麼進行進食或者排泄嗎?一般礦工的平均壽命大概是幾歲呢?礦工的家庭又是怎麼樣子的狀況?為什麼這麼辛苦賺的錢卻願意全部拿來奉獻去蓋教堂呢?在這裡可以看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除了以前礦工的採礦設備還有進行方式之外,華麗巨大的鹽燈,提供病患淨化磁場的能量屋(有一段時間這裡甚至開放溫泉作為療養之用)作為運輸之用的地下水道、地下湖泊、還有勞工信仰基礎的教堂禮拜堂神像、各式礦石的結晶跟博物館⋯
鹽礦距離Krakow十三公里,搭公車大概要半個小時,由於整個維利奇卡鹽礦深入地底327公尺,綿延超過287公里,不是一個可以輕鬆自行參觀的地方,所以門票已經非常貼心的包含觀光導覽,2018年的現在是五十九波蘭幣,想拍照的話要買十波蘭幣的相機票,會給一張貼紙貼在醒目的地方。基本上維利奇卡鹽礦提供的導覽都是歐系語言(波蘭文、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英文跟德文、俄羅斯文)更特別設計了三種路線可以讓大家依據自己的喜好而選擇,除了一般常見的觀光客路線以外,礦工路線(miners’ route)跟朝聖者路線(pilgrims’ route)都有特別的服裝跟行進路線,完全可以滿足大家角色扮演的樂趣(無誤)維利奇卡鹽礦完全是一座地下城市,S下去走的是最普通的觀光客行程,但是整個進行也大概超過四個小時,每一段路,都是滿滿的驚奇~不過由於準備比較麻煩,有興趣要參與的大家記得要在網路上先行預約喔!
—
就是好好旅行好好寫字。
只希望老了之後回頭看,一切仍然如此美麗。
📝圖文網誌 花花世界旅行趣
https://hanahanatour.wordpress.com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nahanatour/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nahanat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