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無常變化,學員每週薰習佛法,可以為身心帶來安定的力量。」常用法師並表示,佛學班是混齡班,學員從10多歲到80多歲,對科技、數位經驗落差很大,去年溫哥華班因海外疫情嚴峻,率先推動線上授課,經驗值得借重,「無論講師們面對空教室弘講,對著鏡頭保持視線,以及與學員線上靈活互動,都是一種全新學習」。
===================================
📰 聖嚴書院開學了 近5千學員線上相見歡
為了因應疫情變化,法鼓山海內外聖嚴書院佛學班、禪學班,本學期首度以線上方式全程授課,從8/30~9/3期間,共39個班級陸續開學,有近5千位學員、關懷員透過視訊分享上課喜悅。今年新加坡班初次招生,120位新生雲端相見,也寫下歷史新篇章。
為了讓開學日順利進行,法鼓山信眾教育院從7月中旬開始,就製作軟體使用說明手冊,針對佛學班講師、各班代表,辦理15場軟體使用說明會、7場連線彩排測試。在班級總彩排前,每個小組還要測試、演練。多數學員在短時間內快速上手,除了感恩班級關懷員,還有兒孫輩與親友從旁教學力挺。
「很意外看到許多年輕面孔來學佛,尤其還挑戰佛學班這種比較進階的課程。」謙稱是宅男工程師的新竹班班長洪進福說,親近道場當義工改變他的生活,但在疫情衝擊下又變回宅男,幸好報名了學佛班,可以在雲端上和同學交流學習。
「避免線上有同學跑錯會議室,或是好幾個同學帳號同名,還有提前發現通訊問題。」新竹班王貴枝分享,關懷員會先進行線上培訓,協助同學改正確姓名、開關視訊與麥克風,以及「舉手發言」功能,因為是一年級,大家彼此都不認識,因此出現不少趣聞,她說「疫情讓人無法回到道場,因此有個歡喜學習佛法的平台,是很需要的」。
「我這輩子從沒想到用視訊上課。」63歲的汪麗雪是農禪甲班班長,透露剛開始接到網路上課任務,只能用「壓力山大」來形容,但經過法師培訓後,發現沒有想像中可怕。副班長黃淑雯則說,白天班年長的學員較多,多半沒接觸過線上數位互動,特別感恩關懷員的與耐心付出。
汪麗雪表示,他們遇到不熟悉軟體操作的同學,就約在捷運站教學;有3位沒有親友協助的長者,就請關懷員協助上課,看著他們戴耳機專注模樣,以及表現出跟上時代的成就感,令她感動地笑說:「可以學先進的東西,我們還是很厲害唷」。
「要將佛學班順利轉為線上授課,我們為了不讓學員退怯,就將晉級門檻降低,最大的期盼就是不停課。」信眾教育院監院常用法師分享,因為配合線上的作業方式,本學期特別放寬出勤標準,先讓每個學員都能安心上課,同時能提昇數位學習經驗與技巧,也是一種成長與收穫。
「面對疫情無常變化,學員每週薰習佛法,可以為身心帶來安定的力量。」常用法師並表示,佛學班是混齡班,學員從10多歲到80多歲,對科技、數位經驗落差很大,去年溫哥華班因海外疫情嚴峻,率先推動線上授課,經驗值得借重,「無論講師們面對空教室弘講,對著鏡頭保持視線,以及與學員線上靈活互動,都是一種全新學習」。
信眾教育院說明,受疫情影響,今年長青班、福田班雖然停辦,但鼓勵大眾多參與法鼓山線上課程、講座與法會,並可定期線上收看法鼓講堂,放慢生活步伐,好好沉澱身心、充實自我。
#聖嚴書院
#線上課程
#疫情
#法鼓新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節目邀請各界人士提出切身的問題,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以生活的視角,溫暖的關懷,提供佛法的智慧解答。本集提問人為法鼓山園區參學室義工,他們是被喻為「法鼓山最美風景」的萬行菩薩,想發心種福田,卻可能應接不暇,陷入兩難,此時該如何掌握原則? 想掌握種福田的方法、掌握心的方向,現在就與方丈和尚有約!...
法鼓山義工室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創意手作體驗自然環保 新竹法青參訪社大戶外教室
法鼓山新竹法青會一行15人,3/6在新竹召委王貴枝帶領下,來到位在石門的法鼓山社會大學戶外教室參訪。王貴枝表示,新竹法青讀書會每月有一次活動,藉由僧團法師的推薦和鼓勵,這個月就安排到法鼓山社大做戶外參訪。
法鼓山社大專職和義工10多人,早已備好在現場迎接。由於天候因素,活動多改在室內進行,雖然無法體驗戶外種植,還是趁著雨勢稍小,由導覽義工邱夢瀅帶領到園區導覽解說。看到自然生長旺盛的茶樹、蔬菜、香草作物等都很吸引人,薄荷、百里香等香草植物的氣味令人驚喜,而自然美的紅鳳菜,讓法青們都想體驗採摘。
回教室後,首先由社大蔬菜班講師賴國林,介紹社大戶外教室如何從一片荒地,由專職、講師、學員和義工們花費許多心力整理,才有今天的樣貌,戶外教室推廣不使用農藥和肥料的自然農法,落實自然環保。
接下來的手作體驗,由社大花藝班及醬菜班講師陳玉蘭,採用從園區採摘的迷迭香和自製的蜜番茄等材料,教大家創意披薩DIY。法青同學分三組進行,從醬料作法、食材鋪設到進烤箱的學習大家都很投入,最後品嚐自己動手完成的披薩都好歡喜!有同學說,原來方法很簡單又好吃,回家也想自己做看看。
午餐的主廚是法鼓山資深義工、社大幸福廚房講師王惠淑。因此當同學們品嘗完披薩後,接著就是豐盛的午餐上菜了。王老師也用園區的香草植物和義工們栽種的紅白蘿蔔、青菜等天然食材,加上別出心裁的料理,吃起來特別有滋味。休息時間則由召委帶領簡單的禪坐,安定自心,回到當下
午後,社大咖啡班講師廖中賜,帶來咖啡和手搖飲DIY體驗。廖老師從戶外教室摘來咖啡豆讓大家認識,從如何煮一杯好咖啡示範解說,三組同學也實際體驗煮咖啡和烘豆,必須細心注意方法和時間等才能煮好咖啡和烘好豆子,每個步驟都很重要。冰桔茶的體驗,主要是讓法青們學習用簡單的食材檸檬、金桔、百香果,加上一點糖和蜂蜜,自己手搖就能搖出清涼美味的飲品,可以運用在各項活動中。
新竹王召委和法青護法義工陳靜如都表示,今天的參訪活動內容豐富,感受到社大專職、義工的熱誠和用心,也讓大家有機會接觸自然,獲益良多。社大主任廖素月分享,社大戶外教室推廣以友善環境的自然農法方式種植,落實自然環保和心靈環保,許多課程都結合種植和自然生長的農產品,能讓人體驗產地到餐桌零距離,並能實際運用在生活中。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加入義工或課程學習的行列,電話(02)2408-2593,網站:( https://www.ddcep.org.tw/ )。
法鼓山義工室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春來安和分院玩手作 牛耕福田迎好年
12日上午9點半,法鼓山安和分院一年一度的新春普佛法會,由僧團法師及義工代表為社會大眾祈福,透過線上共修凝聚願力,一起敬禮諸佛、至誠祈願,洗滌內心的塵垢,邁向清淨安樂的一年。
在義工們的巧思布置下,喜氣燈籠高掛、典雅的花藝、創辦人 聖嚴法師的生活佛學經典和新春結緣品,為寺院增添濃濃的年節氣息。知客梯廳幸福樹上的「幸福果實自己摘」活動,大眾合掌許願後就能取下禮物,收到祝福的同時也傳遞幸福。
同時大殿還舉辦禪藝書法特展,強調「任運隨心,境隨心轉」,透過安定沉穩的書寫,傳達自在生命的美好。各教室裡還細心安排了活潑熱鬧的「手工藝作品展」,展現深淺不同層次的墨色的「山水畫展」,以及由禪繞畫點線延伸的聯想創作「義工禪繞畫展」,靜靜地燃起人與人間的温度,温暖了每顆心。
除了目不暇給的多元展覽,還有手作「牛耕福田」和「鈔經許願—御守祈福」單元,邀請民眾一起存好心、發好願,透過手作和鈔經,在專注中領受禪悅的自在,回到本質的單純靜定,為自己、為家人、為世界祈福。
#安和分院
#新春普佛法會
法鼓山義工室 在 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節目邀請各界人士提出切身的問題,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以生活的視角,溫暖的關懷,提供佛法的智慧解答。本集提問人為法鼓山園區參學室義工,他們是被喻為「法鼓山最美風景」的萬行菩薩,想發心種福田,卻可能應接不暇,陷入兩難,此時該如何掌握原則?
想掌握種福田的方法、掌握心的方向,現在就與方丈和尚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