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司法胡鬧國民的一頁?
廖緯民/中興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台中市)
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過程朝野激烈對抗;民間團體強力抗議。歷來民調顯示,司法造成民眾最大負面觀感的是「法官認知與社會脫節」。何謂法官認知?「認知」二字涉及學術上的知識論,不是簡單的議會表決問題或實務操作問題。
就這部分,英美法主張直觀案情的直覺判斷,其中行為分析是重點。德國法則強調學習法典過程中養成的理性認知,其中思維格式是重點。由於英美判例法源自一般老百姓的普通法(common law),所以向來尊崇個人的直覺,並在前例拘束原則上萃取法則,而嚴格遵從之。這個信念瀰漫整個英美學術思想,形成實證主義(empiricism)的傳統。英美系國家的陪審制,無疑是水到渠成、符合主流思想的。英美法即是庶民法;則柯建銘所謂「素人完全不懂法律」不是缺點,反而是重點。
司法院提出參審制,雖說是參考日本參審制,其實可見德國法的品味傾向。問題在於我國繼受德國法體例與原理,歷經百年以上,台灣法院今日在做事實與法律判斷時,猶無法熟習操作「涵攝」、「三段論」、「眼光流轉」等模式。這種認事用法,無法在實務上服人;其癥結在於華人式官僚體系的干擾。而前日本律師聯合會會長土屋公献律師也指出:「日前日本引進的審判員制度(即參審制),從根本來說是官僚審判制度。美其名曰國民參加司法,實質是利用國民來維護官僚審判制度,與陪審員制度(陪審制)截然不同,距離真正意義的國民參加司法尚遠。」
承上,陪審制是英美法學的精華、也是學術流派中實證主義的核心精神,卻未曾妥善交代,此次立法顯然欠缺智性。做為一種初始概念的主張,民間團體其實不需過多迎戰各種質疑;配套措施及事後修正才是建立新制度的重點工作。畢竟,中華民國的司法制度歷經一○九年也還是無法獲得人民的信任。司法院本於良知,必須說明:不嚴控官僚弊病、強化對法官理性思維的監督與究責,卻又提出可控可防人民見解的參審制是什麼道理?
再者,英美陪審制由於直接訴諸人本的直覺判斷,具有高度普世應用價值;台灣如果要查考人民的本土法意識,就應採用陪審制。歷來主張本土化政治目標、現在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接受此案,又是什麼道理?若皆無道理,那立法院中背離黨綱、同志翻臉、朝野反置的爭執就是一場鬧劇。
《國民法官法》真能開啟人民幽深而潛藏的智慧、或領略專家洞察之言?還是恐將翻開台灣司法胡鬧國民的一頁?其成敗存乎法官一心,司法院長官還請戒慎以對。
法源判例 在 CNEWS 匯流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稅局長期浮濫發放沒有法源依據的「稅務獎勵金」,以及財政部自訂,未經立法程序高達9500多條的解釋函令,造成烏龍稅單漫天飛,侵害賦稅人權。原任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法官的林石猛律師,今年的3月30日在臉書連結一位補習班稅災戶的新聞,並po了一段文章:
萬年稅單,是法治國家之恥,稅官、行政法院法官聽到人民的哭泣聲了嗎?
最高行政法院針對稅捐爭訟採復查主義的判例,則是殭屍稅單的原兇;即人民打贏官司只是撤銷復查決定,仍保留原核定,致課稅權永遠不會因時效完成而消滅。故而,稅局得重為復查決定,人民不服再周而復始重新行政訴訟,導致人民赢了是假贏,輸了則是真輸了的荒謬現象。」林石猛強烈呼籲:「跪請行政法院趕快廢掉相關判例,留給納稅義務人一條生路。
.
#司法改革 #國稅局 #稅務的改革
.
#CNEWS 按個讚!分享好文章!
★更多新聞看這裡:https://cnews.com.tw/
法源判例 在 張珮歆Carey Ch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17挪威國慶日🇳🇴從「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看公民外交的新可能】
挪威,對大部分台灣人而言是個冰天雪地的陌生國度,但在挪威國慶日這天,在熱浪席捲而來的台灣,卻響起了傳統民族音樂和朗朗慶祝聲gratulerer med dagen(挪威語:恭喜那天🎉🎉)
2020唯一一場挪威國慶遊行,就在台灣🇹🇼
▍故事要從2010年6月說起
挪威移民局將台灣人國籍改為「中國籍」,令當地留學生不滿,發起「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希望將台灣人的國籍從「中國」改為「台灣」
2017年3月,團隊向挪威移民局(UDI)提出訴願,卻於同年11月遭駁回,移交挪威移民訴願委員會(UNE)審理訴願,仍於2018年3月遭駁回,8月發起群眾募資,募集322萬(約美金10.8萬元),在10月底向挪威奧斯陸地方法院提出民事訴訟
發起人Joseph說:
「訴訟並非要求挪威政府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也並非要干涉挪威政府任何的外交政策,而是為了保障台灣人的身份認同權。」
在今年2020年4月28日,一審敗訴
▍公民外交的新可能
在陪伴Joseph打官司這段時間內,發現挪威民眾普遍對台灣不了解(Joseph的同學甚至還認為我們仍在國共內戰🤦♀️)
#數位外交協會 想嘗試用社群經營互動方式打進挪威社群,讓台灣的名字曝光於挪威民間網絡,讓他們更熟悉台灣、對台灣產生好感,甚至間接知道國籍正名運動的議題
挪威往常會在電視上報導各國慶祝挪威國慶的畫面,這次我們在台灣辦了這場慶祝挪威國慶的活動
一來會剪成影片播到挪威電視台,二來也讓孤身在台灣的挪威人們,可以聚在一起度過自己國家國慶
不僅讓挪威民眾知道,這個跟他們很不一樣的遙遠國度,關心他們、記著他們,也讓在台灣的挪威人,更有歸屬感❤️
▍我與挪威
我的這件小洋裝,呼應挪威傳統服飾的刺繡,代表著「從哪裡來」的意思。
橫跨了半個地球,找不著和自己家鄉相同的元素,我試想著這種漂流的心情,是參雜幾分徬徨和孤獨?
雖然與挪威的契機是因為一場正名運動,但我更在乎這些挪威朋友們,在台灣是否過得好、有沒有遇上什麼麻煩
想讓他們知道,台灣不是異鄉,他們也不是過客,我們是千帆後的歸屬。
我從未去過北歐,但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踏足他們的故土,翻閱冰河、沐浴極光,期盼著屆時換他們說
「台灣人,我們歡迎你!」🙌
▍法源依據(摘自端傳媒)
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隱私保障中所內含的「身份認同權」(right to personal identity),主張個人的認同主張是私領域,國家不應介入、干涉
《挪威憲法》與《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中,國家維護和尊重人權的義務
歐洲人權法院於2010年關於摩爾多瓦的民族認同判例,「個人自治保障範疇包括建立個人身份細節的權利」;當時歐洲人權法院說,「除了姓名、性別、宗教和性取向等,個人的民族身份亦是構成其隱私生活和身份的重要部分。
/
延伸閱讀:
🔗不一樣的挪威國慶日!與在台挪威人辦遊行歡慶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讓全球看見正能量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48061?fbclid=IwAR1071DxDTVxvBqE-6EB0rpM6QtiDcsNbDnCqS7Y_qw6ZbqQuowl5p2phLc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yNameMyRight/
🔗數位外交行動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DigitalDiplomacy/
🔗我來自哪裡,誰說了算?一場挪威台灣學生的「正名」運動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8xx-taiwan-rectification-norway/
🔗一個為了「台灣」這名字 向挪威政府提起訴訟的學生Joseph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8638
法源判例 在 一起讀判決- <適用判例的基本原則>...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現況如此之下,本院亦因其實質上之法源地位,將判例視為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所稱之「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令」之一種,得為違憲審查之標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