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絲萬縷的關係|
話說遊覽羅馬競技場時,我們遇到了一個很棒的義大利導遊,面對一群面無表情又冰冷沒反應的法國團,她還是充滿熱情與活力又不失優雅的專業解說,讓我們獲益良多而且更了解古羅馬時期。不過好的導遊不是天天有,在我們參觀隸屬於法國文化部的美迪奇別墅時,就遇到一位在炎熱天氣下,讓我們很想閃人的導遊解說員。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位於羅馬蘋丘上的美迪奇別墅,這個別墅是美迪奇家族的斐迪南所建。話說當時斐迪南是家中排名第四,深知自己競爭家產無望,就搬到羅馬來,想試試看能不能混到個教皇當當。(古時候歐洲王室貴族的小孩就是老大繼承、老二管軍隊、老三去傳教,所以斐迪南道羅馬時,已經是紅衣主教了)。
我們現在可能會覺得27歲的斐迪南隻身獨創羅馬很勇敢又厲害,還買下了山丘上佔地8公頃的景觀豪宅。不過貧窮真是限制了我們的想像,人家斐迪南的別墅對其他當時羅馬的貴族特權階層來說是無敵小,他隔壁的豪宅就佔地100公頃。所以斐迪南後來看著自己當教皇無望,很快就反攻佛羅倫斯,繼承他哥哥的寶座(怎麼老四突然成為繼承人?這在歷史上真的很罕見,據悉是二個哥哥突然得瘧疾而死,繼承的哥哥又被毒死,所以大家理所當然懷疑是獲利者斐迪南毒死親哥)。
回到這個別墅的建築上,年紀輕輕離開佛羅倫斯家族的斐迪南因為「沒什麼錢」,所以只買了個8公頃的「小」別墅。但因為他自己有收藏古羅馬時期雕塑的興趣,就決定將自己的收藏,請建築師全部秀在他的別墅建築立面上,也算是個小小的炫富。所以這棟別墅是第一棟將古蹟雕塑融合在外觀的建築,我們看到建築師將這些古董收藏精心安排而獲得整體的協調。
後來這個別墅被拿破崙給買了下來,將法國自路易十四開始就設置在羅馬的藝術學院遷移到這裡。法國從路易十四、拿破崙到現在都和羅馬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個故事太長,我就寫在圖說裡讓有興趣的朋友看圖聽故事,法國如何成為藝術大國之前,也是經歷過漫長的抄襲貓歲月呢!
最後回到導覽我們的那位女士身上,想必是法國文化部派駐在此的公務員,她的導覽可以感覺到官僚體系的運作,沒有熱情又冷漠的詞彙,還不停地提及她新上任的主管和現在的策略、經營方式等等。一個多小時在高溫下的戶外庭園聽她解說,我真的超級不推薦,有興趣去參觀的朋友們可能讀我的圖說還比較輕鬆,至少不用曬太陽熱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德國服裝設計 #不來梅藝術學院 #工業設計 記得曾經在IG玩過QA的時候,有一個觀眾問我們在德國念服裝設計好嗎?其實不是這個領域的我,也沒辦法回答到準確,只能說我覺得時尚產業應該是跟法國、義大利比較相關吧!於是我開始去找在德國念服裝設計的人,也很開心畢業於不來梅藝術學院的Sarah願意跟我們分享...
法國藝術學院排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古餐具的故事-迷一般的「皇家」與消失的陶瓷小鎮|
每個人都有自己執著的事情,巴黎不打烊的老讀者都知道,我不太回覆隔夜文,因為對我來說人生已經翻頁。但是在研究幫朋友買的古餐具時,我會因為一個盤子上印有不明確的烙印而睡不著覺。當然朋友沒有要求我調查餐具的背景,這完全是我自己的興趣使然。
上一集在迪關餐盤的圖說中跟大家說到「結婚餐具」,因為之後這個名詞會常常出現,這裡就先跟大家聊一下這個古餐具關鍵字。
開始說關鍵字「結婚餐具」前,我們先說說古時候法國女人的嫁妝。法國人從14世紀開始,只要家中生了女兒,就會從出生那天開始為她準備嫁妝。這些嫁妝是什麼呢?就是女人平常會用到的織品,像自己要穿的衣服,平常要用的床單、枕套、桌巾、餐巾⋯⋯,女孩兒們從小就要自己織布、刺繡,準備自己的嫁妝。到了18世紀工業革命後產生了很多布爾喬亞階級,女兒們的嫁妝就越來越豐盛,在法東亞爾薩斯一帶,還會有父母在女兒一出生就預約麻田,以確保女兒之後有各種麻布做的嫁妝。
而新婚夫妻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雙方親友也會在婚禮前幾天就開始送禮,這種結婚送禮的習俗自中古世紀就有,親朋好友會先把禮物送到新人的父母家中,等結婚那天再送給新人。在法國的結婚禮物清單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餐桌上使用的器具,畢竟法國人吃一頓飯有不少的繁文縟節,相對應的餐具器皿也不少,送餐具給剛結婚的新人既實用,又具有象徵性的意義。而這個傳統延續至今,四分之三的法國人結婚時都會收到餐具,而各大百貨公司每年都有5到6%的結婚禮物業績,傳統的法國餐具品牌都有「結婚餐具」系列。
所以我們現在逛舊貨市集、跳蚤市場或二手店家時,許多的古餐盤就是「結婚餐具」。而這些古結婚餐具目前在法國舊貨市場上最多的,就是二戰後的結婚餐具。為什麼?因為法國二戰後本土就沒有戰爭了,加上技術進步大量生產,所以二戰後的餐具大多保存良好。此外二戰後結婚的老奶奶們,大概就是我婆婆這個年紀,她們都是在近幾年離世,而她們的孩子都不想要她們老摳摳的餐具,所以大量流到市面上。而這種結婚餐具最有名的,就是法國知名陶瓷重鎮利摩日的花鳥結婚餐具。
幫朋友買古餐具的時候,在一片花卉鳥獸的彩色結婚餐具中,下圖這個圖案簡單的白瓷金花餐盤吸引了我們的注意。有別於戰後彩色小花的老奶奶風格,這個只有金色花卉的餐盤顯得更有現代感。翻過盤子,背後寫著這個盤子的身世。
C.G.是這個盤子的出產工廠,然後繞了第一圈寫著細緻黏土與皇家搪瓷,第二圈寫著貨真價實的瓷器與製作於維耶爾宗。
我們從這個餐盤的產地產區開始說起,維耶爾宗這個小鎮位於法國中部的羅亞爾大區的謝爾省(Cher),是一個有謝爾河流過的小鎮。而這是法國現代的行政劃分方式,古時候這一帶則稱為貝里(Berry),當我們在研究法國的瓷器史時,會以古時舊稱為主,也就是貝里一帶的瓷器發展。
貝里這一帶最早出現陶瓷工廠,是1788年李維斯侯爵(Lévis)在自己的領地上所創建,後來發現高嶺土之後,就延伸為19世紀的Couleuvre瓷器廠。到了1799年時,一位從巴黎南下的瑞士人Klein在靠近維耶爾宗的福埃西(Foëcy)城堡成立了瓷器廠。由於他後來出現了經濟危機,另一位來自巴黎的瑞士銀行家皮利維特(Pillivuyt)與銀行安德烈就在1822年接手福埃西瓷器廠。而在1816年時,另一個來自巴黎想改行的軍火商Delvincourt因為認識維耶爾宗鎮上的鍛鐵鋪,於是來此成立了第二家瓷器廠。1822年,Noirlac修道院瓷器廠成立。1833年,法國廢除奴隸制度的著名政治家Victor Schoelcher的父親Marc Schoelcher也在貝里一帶成立瓷器廠,還有從巴黎來的佩特里(Petry)買下Bel-Air城堡設廠和Ronsse設廠,到後來1850年Larchevêque在維耶爾宗小鎮設廠,從此貝里的陶瓷聚落產生。
工業革命讓歐洲人開始用煤炭燒窯,在運河運送高嶺土和煤炭,還有1845年維耶爾宗的鐵路通車,讓這個小鎮的瓷器與巴黎和利摩日接軌。到了19世紀下半葉,是貝里一帶瓷器大放光彩的時候,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維耶爾宗小鎮一共有14間瓷器廠,一千五百名員工。
但是在20世紀初期時,這一陶瓷聚落受到德國瓷器的嚴重競爭,因為德國瓷器商的團結、人工造價低廉和火車運輸系統成功,讓法國瓷器受到極大壓力。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德國的貿易限制讓這些瓷器廠得以喘口氣,高度在技術上發展。但到了三〇年代,德國與捷克的競爭再次來襲,此時運作了一百多年的老廠哈許(Hache,是佩特里的女婿也是接班人)與皮利維特紛紛歇業,而皮利維特的第四代在二戰後將工廠連同工人一起賣給他們巴黎的客戶,直到今日仍掛著皮利維特的老字號。最後到了1970年,維耶爾宗只剩下三間瓷器廠,分別是CNP、Larchevêque和我們看上的這個餐盤Cirot-Gadouin。而貝里一代的陶瓷產業至今除了改朝換代的皮利維特,還有成為陶瓷集團的德舒利埃,維耶爾宗則是在80年代起就不再生產陶瓷。以前我曾經提過法國的國立藝術學院多設立在工藝重鎮,在貝里這一帶,現在也有一所國立藝術學院,就在古行政區正中央的布爾日國立藝術學院。
最後我們回到這個上面寫有皇家的維耶爾宗餐盤,從歷史紀錄中,我們可以知道維耶爾宗並沒有皇家陶瓷廠。如果硬要說有幫皇家服務的,大概是佩特里的女婿哈許,他曾經接過拿破崙三世的訂單而在維耶爾宗聲名大噪。而這個20世紀工藝的餐盤上寫著皇家,法國在20世紀已經是共和國體制而沒有皇家了,因此這個印有皇家的餐盤,它很有可能是給其他的歐洲皇室,或它只是一個單純的「皇家系列」。在這種不得而知的情況下,我變身成古餐具柯南,特別去了一趟圖書館查書,又加入了法國的業餘古董鑑定社團,就為了知道餐盤上印的這個「皇家」是什麼意思?
果然,我的追蹤探索與推論是對的,古董鑑定社團裡的人跟我的看法一致,這是二戰後的餐盤,而皇家二字是陶瓷廠的餐具系列名稱。它流入市場上的數量不多,有可能是結婚餐具,也有可能是大飯店的訂製款。
法國藝術學院排名 在 Taster 美食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 #新聞快訊 /
近期各家餐飲業者推出許多母親節、端午節的應景食品,若希望知道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到 https://taster.life/ 網站,點選「新聞快訊」了解!
|飲食活動|
● 全球50最佳餐廳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及全球50最佳酒吧 The World's 50 Best Bars 背後的組織推出 #50Next 第一版。「50 Next」是一份榜單但並非排名,專門表彰補充全球 50 間最佳餐廳和酒吧年度排名的人們。首份榜單包括來自六大洲 34 個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可分為 #改變遊戲規則的生產者、#技術顛覆者、#賦能教育者、#創業創意者、#科學創新者、#酒店業先驅(由 S.Pellegrino 青年廚師學院支援)和 #開拓性行動主義者 等七個類別。
● 高雄知名 THOMAS CHIEN Restaurant 精心策劃結合日本燒鳥與法國料理,獻上 #夏炙六手餐會,將於5/29、5/30 兩日於高雄 THOMAS CHIEN 法式餐廳舉辦,午餐、晚餐共計四個餐期,200個席次。這次餐會將有 THOMAS CHINE 廚藝總監簡天才、主廚邱泓訓,以及來自台中 鳥苑地雞燒 Yakitori&wine 主理人湯仲鴻 Tommy 三位料理職人一起設計餐點,激盪出翻轉味蕾的美味方程式,把日本燒鳥與法國料理精髓完美融合。
|新上市|
● 日本首屈一指的碳素產品制造商 #ANAORI 結合最新科技與天然材料,隆重呈獻一款設計精細,石破天驚的料理炊具。配合 ANAORI kakugama 碳鍋的推出,包括台灣的 #江振誠 以及來自 #世界各地 共24位名廚也將在未來數周施展精湛廚藝,展示這款新穎炊具無窮的潛能。
|新菜單|
● Cantine Marais 瑪黑餐酒 春季新菜單,主廚葉鎮宇 Eden 以春季新鮮漁獲為食材主軸,選用如鰆魚(土魠)、黑喉、鯖魚等,結合鮮嫩的季節蔬菜,如竹筍、白蘆筍、蒜苗等,在輕柔的調味中點綴帶入些許日式清雅、有趣的在地元素與遊歷歐洲的味覺回憶,將食材化為當季最上乘的滋味。
|新開幕|
● #DNA西班牙料理 將於4/27(二)正式開幕,坐落於臺中七期,緊鄰臺中國家歌劇院,由臺北米其林餐盤推薦餐廳 Hidden by DN 隱丹廚 主廚 Daniel Negreira 領軍年輕團隊所籌備的全新概念品牌。餐廳設計以深色木質系為主體,搭配上些許的金屬感以營造出低調奢華的氛圍,入口處簡潔俐落的線條,呈現 #西班牙伊比利火腿 與 #西班牙酒款 兩個重點展示區。
● 歷經十個寒暑規劃並耗資上億元建造的無菜單日式山中料亭 #飛花落院 於2021年4月24日正式開幕。團隊悉心設計的精緻季節和食,以「四季汲取靈感並善用土地與海洋所賦予的豐富食材」為基礎架構,使用新社當地小農種植的特有當季食材,以不同特性進行烹調,呈現一年四季獨特的自然變化,並以藝術品般的水準呈現,創造一個令人放鬆及視野開闊充滿禪意的用餐空間。
法國藝術學院排名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德國服裝設計 #不來梅藝術學院 #工業設計
記得曾經在IG玩過QA的時候,有一個觀眾問我們在德國念服裝設計好嗎?其實不是這個領域的我,也沒辦法回答到準確,只能說我覺得時尚產業應該是跟法國、義大利比較相關吧!於是我開始去找在德國念服裝設計的人,也很開心畢業於不來梅藝術學院的Sarah願意跟我們分享他的經驗,包含為什麼想要放棄美國研究所的機會,換到德國念?又或是自己在選校上問題😅,而造成跟學校需要有很長的磨合期?等問題,就來聽聽Sarah怎麼說咯!
如果大家想更近一步了解Sarah,也可以到他的Facebook粉絲團逛逛
https://www.facebook.com/%E5%8F%B0%E7%B1%8D%E5%A5%B3%E5%AD%90%E5%9C%A8%E5%BE%B7%E5%9C%8B%E7%9A%84%E5%90%B1%E5%90%B1%E5%96%B3%E5%96%B3-1057929877683338
▷▶︎ 幫助你更快的找到問題
-------------------------
00:00 關於Sarah?
00:31 為什麼當初想到德國念碩士?
01:09 從工設轉服裝設計有課程符合上的問題嗎?
01:57 為什麼想要轉讀服裝設計?
02:38 除了申請不來梅藝術學院,還有申請哪些學校嗎?
03:04 如何準備作品集?
04:01 在也有申請到美國研究所的情況下,為什麼選德國?
05:16 是怎麼準備德語?
06:51 學校要求的語言程度是?
07:39 對於德國服裝產業的想法?在德國讀服裝設計好嗎?
08:45 設計科系在台灣與德國的教育差異是?
10:58 一開始的語言克服很困難嗎?
12:15 在德國自己開業(服裝設計),有遇到什麼挑戰嗎?
14:26 作為服裝設計師,最辛苦的地方在哪?
14:57 身為服裝設計師,對於快時尚的想法是?
16:08 給想到德國念服裝設計的人意見?(申請/選校)
18:32 面對不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要如何取得平衡?
19:28 為什麼想要經營自己的粉專?
▷▶︎ 點擊領取德國留學申請祕訣
https://mailchi.mp/e20209012955/lilyhahahahana
▷▶︎ 點擊訂閱每週電子報
https://mailchi.mp/95e79555ca49/7d3opqfuv6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 影片當中的音樂
--------------------
Music by Gil Wanders - R.O.A.S.N (Ramen On A Summer Night) - https://thmatc.co/?l=D6AB0487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相機 sony zv1
https://amzn.to/2C8Iab1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法國藝術學院排名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藝人名:楊世豪
電話:0936-130-387
表演時間:不定(FB粉絲團公告)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angshihhao/
關於:
If you wanna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ake a look at yourself and make a change
用藝術走向世界,不去挑戰,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
聯絡信箱:shihhao1020@gmail.com
傳記:
我是一位上了大學才接觸到了表演藝術的人,從沒想過高中念美工科的我跑來表演。
因為跳街舞讓我有機會進入國立台灣戲曲學院,這個機會翻轉了我的人生,我從害怕上台表演轉變到愛上舞台表演,大學這四年的累積已經讓我成長並成為一位專業的馬戲表演者。
你可能會問我,戲曲學院那些科班生都練了幾十年了你拿什麼跟人家比?
我會這樣告訴你:如果你突然對一樣東西非常感到熱愛,堅持了三年後,成長的速度絕對超乎你所想像。
未來,我會繼續挑戰、堅持下去,世界還很大,
我,楊世豪,要勇敢出去冒險!
獎項:
現任加拿大幻光馬戲團(cirque Eloize) 儲備演員
比賽經歷:
2017亞洲空中舞蹈大賽開放組 亞軍(大環)
2016 臺灣國際雙十流域街頭藝人大賽社會組 冠軍(鐵環)
2016 古巴國際馬戲藝術節賽事 CIRCUBA獲得最佳觀眾人氣獎
2015 瑞士國際馬戲藝術節賽事 YOUNG STAGE 排名世界第六獲得德國演出合約獎
2015 台北MOYO STAGE雜耍會外賽個人組第二名 (帽子)
2014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金獎大賽社會個人組第二名(大環)
2012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金獎大賽社會個人組第一名(帽子)
演出經歷:
2017 約旦國慶宴會開幕演出嘉賓
2017 香港亞洲動物基金會開場演出嘉賓
2017 澳洲客委會巡迴演出(布里斯本、雪梨、紐西蘭)
2017 馬來西亞 BMW5 series 開幕發表會嘉賓
2017 Oman Towell group 150 週年慶典開幕嘉賓
2016 International Varíete Am Seepark Freiburg 演出嘉賓
2016 國際高雄衛武營藝術祭馬戲平台 新秀演出嘉賓
2015 客家委員會築夢計畫街頭巡演(德國/法國亞維農/瑞士)
2014 國際青年大使巡迴演出亞西及非洲(南非/史瓦濟蘭/約旦/巴林/阿曼/杜拜)
2011 開始練習禮帽雜耍 (Hat juggling)
2014 開始練習鐵環(Cyr-wheel)
#Meck大叔 #楊世豪 #西門町街頭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