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烙餅:孩子視角下的荒誕時代】
小編之前也分享過幾篇,中國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說。要說他比較出名的短篇,大概是〈受戒〉,但小編個人比較喜歡的,是這篇〈黃油烙餅〉。
要說對祖孫親情的描寫,應該是再樸素不過的主題。但他卻以這最平凡常見的情感,用平淡的筆觸,來刻畫近代中國最大的悲劇(但全文卻沒有一字提及)再沒有比從懵懂無知的孩童視角,更能映照這個時代的荒謬了。
來看看這部精采而感人的短篇吧。
-
黃油烙餅 / 汪曾祺
蕭勝跟著爸爸到口外去。
蕭勝滿七歲,進八歲了。他這些年一直跟著奶奶過。他爸爸的工作一直不固定。一會兒修水庫啦,一會兒大煉鋼鐵啦。他媽也是調來調去。奶奶一個人在家鄉,說是冷清得很。他三歲那年,就被送回老家來了。他在家鄉吃了好些蘿蔔白菜,小米麵餅子,玉米麵餅子,長高了。
奶奶不怎麼管他。奶奶有事。她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給他接衣裳,接褂子,接褲子,接棉襖,接棉褲。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一道青,一道藍。倒是挺乾淨的。奶奶還給他做鞋。自己打袼褙,剪樣子,納底子,自己緔。奶奶老是說:「你的腳上有牙,有嘴?」「你的腳是鐵打的!」再就是給他做吃的。小米麵餅子,玉米麵餅子,蘿蔔白菜——炒雞蛋,熬小魚。他整天在外面玩。奶奶把飯做得了,就在門口嚷:「勝兒!回來吃飯咧——!」
後來辦了食堂。奶奶把家裡的兩口鍋交上去,從食堂裡打飯回來吃。真不賴!白麵饅頭,大烙餅,鹵蝦醬炒豆腐、悶茄子,豬頭肉!食堂的大師傅穿著白衣服,戴著白帽子,在蒸籠的白濛濛的熱氣中晃來晃去,拿鏟子敲著鍋邊,還大聲嚷叫。人也胖了,豬也肥了。真不賴!
後來就不行了。還是小米麵餅子,玉米麵餅子。
後來小米麵餅子裡有糠,玉米麵餅子裡有玉米核磨出的碴子,拉嗓子。人也瘦了,豬也瘦了。往年,攆個豬可費勁哪。今年,一伸手就把豬後腿攥住了。挺大一個克郎,一擠它,咕咚就倒了。摻假的餅子不好吃,可是蕭勝還是吃得挺香。他餓。奶奶吃得不香。他從食堂打回飯來,掰半塊餅子,嚼半天。其餘的,都歸了蕭勝。
奶奶的身體原來就不好。她有個氣喘的病。每年冬天都犯。白天還好,晚上難熬。蕭勝躺在坑上,聽奶奶喝嘍喝嘍地喘。睡醒了,還聽她喝嘍喝嘍。他想,奶奶喝嘍了一夜。可是奶奶還是喝嘍著起來了,喝嘍著給他到食堂去打早飯,打摻了假的小米餅子,玉米餅子。
爸爸去年冬天回來看過奶奶。他每年回來,都是冬天。爸爸帶回來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還有兩瓶黃油。爸爸說,土豆是他分的;口蘑是他自己采,自己晾的;黃油是「走後門」搞來的。爸爸說,黃油是牛奶煉的,很「營養」,叫奶奶抹餅子吃。土豆,奶奶借鍋來蒸了,煮了,放在灶火裡烤了,給蕭勝吃了。口蘑過年時打了一次鹵。黃油,奶奶叫爸爸拿回去:「你們吃吧。這麼貴重的東西!」爸爸一定要給奶奶留下。奶奶把黃油留下了,可是一直沒有吃。奶奶把兩瓶黃油放在躺櫃上,時不時地拿抹布擦擦。黃油是個啥東西?牛奶煉的?隔著玻璃,看得見它的顏色是嫩黃嫩黃的。去年小三家生了小四,他看見小三他媽給小四用松花粉撲癢子。黃油的顏色就像松花粉。油汪汪的,很好看。奶奶說,這是能吃的。蕭勝不想吃。他沒有吃過,不饞。
奶奶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她從前從食堂打回餅子,能一氣走到家。現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樹那兒就得歇一會。奶奶跟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們說:「只怕是過得了冬,過不得春呀。」蕭勝知道這不是好話。這是一句罵牲口的話。「噯!看你這乏樣兒!過得了冬過不得春!」果然,春天不好過。村裡的老頭老太太接二連三的死了。鎮上有個木業生產合作社,原來打傢俱、修犁耙,都停了,改了打棺材。村外添了好些新墳,好些白幡。奶奶不行了,她渾身都腫。用手指按一按,老大一個坑,半天不起來。她求人寫信叫兒子回來。
爸爸趕回來,奶奶已經咽了氣了。
爸爸求木業社把奶奶屋裡的躺櫃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淚。
蕭勝一生第一次經驗什麼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沒有」了。他沒有奶奶了。他躺在枕頭上,枕頭上還有奶奶的頭髮的氣味。他哭了。
奶奶給他做了兩雙鞋。做得了,說:「來試試!」——「等會兒!」吱溜,他跑了。蕭勝醒來,光著腳把兩雙鞋都試了試。一雙正合腳,一雙大一些。他的赤腳接觸了搪底布,感覺到奶奶納的底線,他叫了一聲「奶奶!!」又哭了一氣。
爸爸拜望了村裡的長輩,把家裡的東西收拾收拾,把一些能應用的鍋碗瓢盆都裝在一個大網籃裡。把奶奶給蕭勝做的兩雙鞋也裝在網籃裡。把兩瓶動都沒有動過的黃油也裝在網籃裡。鎖了門,就帶著蕭勝上路了。
蕭勝跟爸爸不熟。他跟奶奶過慣了。他起先不說話。他想家,想奶奶,想那棵歪脖柳樹,想小三家的一對大白鵝,想蜻蜓,想蟈蟈,想掛大扁飛起來格格地響,露出綠色硬翅膀低下的桃紅色的翅膜……後來跟爸爸熟了。他是爸爸呀!他們坐了汽車,坐火車,後來又坐汽車。爸爸很好。爸爸老是引他說話,告訴他許多口外的事。他的話越來越多,問這問那。
他對「口外」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
他問爸爸啥叫「口外」。爸爸說「口外」就是張家口以外,又叫「壩上」。「為啥叫壩上?」他以為「壩」是一個水壩。爸爸說到了就知道了。
敢情「壩」是一溜大山。山頂齊齊的,倒像個壩。可是真大!汽車一個勁地往上爬。汽車爬得很累,好像氣都喘不過來,不停地哼哼。上了大山,嘿,一片大平地!真是平呀!又平又大。像是擀過的一樣。怎麼可以這樣平呢!汽車一上壩,就撒開歡了。它不哼哼了,「刷——」一直往前開。一上了壩,氣候忽然變了。壩下是夏天,一上壩就像秋天。忽然,就涼了。壩上壩下,刀切的一樣。真平呀!遠遠有幾個小山包,圓圓的。一棵樹也沒有。他的家鄉有很多樹。榆樹,柳樹,槐樹。這是個什麼地方!不長一棵樹!就是一大片大平地,碧綠的,長滿了草。有地。這地塊真大。從這個小山包一匹布似的一直扯到了那個小山包。
地塊究竟有多大?爸爸告訴他:有一個農民牽了一頭母牛去犁地,犁了一趟,回來時候母牛帶回來一個新下的小牛犢,已經三歲了!
汽車到了一個叫沽源的縣城,這是他們的最後一站。一輛牛車來接他們。這車的樣子真可笑,車軲轆是兩個木頭餅子,還不怎麼圓,骨魯魯,骨魯魯,往前滾。他仰面躺在牛車上,上面是一個很大的藍天。牛車真慢,還沒有他走得快。他有時下來掐兩朵野花,走一截,又爬上車。
這地方的莊稼跟口裡也不一樣。沒有高粱,也沒有老玉米,種蓧麥,胡麻。蓧麥乾淨得很,好像用水洗過,梳過。胡麻打著把小藍傘,秀秀氣氣,不像是莊稼,倒像是種著看的花。
喝,這一大片馬蘭!馬蘭他們家鄉也有,可沒有這裡的高大。長齊大人的腰那麼高,開著巴掌大的藍蝴蝶一樣的花。一眼望不到邊。這一大片馬蘭!他這輩子也忘不了。他像是在一個夢裡。
牛車走著走著。爸爸說:到了!他坐起來一看,一大片馬鈴薯,都開著花,粉的、淺紫藍的、白的,一眼望不到邊,像是下了一場大雪。花雪隨風搖擺著,他有點暈。不遠有一排房子,土牆、玻璃窗。這就是爸爸工作的「馬鈴薯研究站」。土豆——山藥蛋——馬鈴薯。
馬鈴薯是學名,爸說的。
從房子裡跑出來一個人。「媽媽——!」他一眼就認出來了!媽媽跑上來,把他一把抱了起來。
蕭勝就要住在這裡了,跟他的爸爸、媽媽住在一起了。奶奶要是一起來,多好。
蕭勝的爸爸是學農業的,這幾年老是幹別的。奶奶問他:「為什麼總是把你調來調去的?」爸說:「我好欺負。」馬鈴薯研究站別人都不願來,嫌遠。爸願意。媽是學畫畫的,前幾年老畫兩個娃娃拉不動的大蘿蔔啦,上面張個帆可以當做小船的豆菜啦。她也願意跟爸爸一起來,畫「馬鈴薯圖譜」。
媽給他們端來飯。真正的玉米麵餅子,兩大碗粥。媽說這粥是草籽熬的。有點像小米,比小米小。綠盈盈的,挺稠,挺香。還有一大盤鯽魚,好大。爸說別處的鯽魚很少有過一斤的,這兒「淖」裡的鯽魚有一斤二兩的,鯽魚吃草籽,長得肥。草籽熟了,風把草籽刮到淖裡,魚就吃草籽。蕭勝吃得很飽。
爸說把蕭勝接來有三個原因。一是奶奶死了,老家沒有人了。二是蕭勝該上學了,暑假後就到不遠的一個完小去報名。三是這裡吃得好一些。口外地廣人稀,總好辦一些。這裡的自留地一個人有五畝!隨便刨一塊地就能種點東西。爸爸和媽媽就在「研究站」旁邊開了一塊地,種了山藥,南瓜。山藥開花了,南瓜長了骨朵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吃了。
馬鈴薯研究站很清靜,一共沒有幾個人。就是爸爸、媽媽,還有幾個工人。工人都有家。站裡就是蕭勝一家。這地方,真安靜。成天聽不到聲音,除了風吹蓧麥穗子,沙沙地像下小雨;有時有小燕吱喳地叫。
爸爸每天戴個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去幹活,鋤山藥。有時查資料,看書。媽一早起來到地裡掐一大把山藥花,一大把葉子,回來插在瓶子裡,聚精會神地對著它看,一筆一筆地畫。畫的花和真的花一樣!蕭勝每天跟媽一同下地去,回來鞋和褲腳沾得都是露水。奶奶做的兩雙新鞋還沒有上腳,媽把鞋和兩瓶黃油都鎖在櫃子裡。
白天沒有事,他就到處去玩,去瞎跑。這地方大得很,沒遮沒擋,跑多遠,一回頭還能看到研究站的那排房子,迷不了路。他到草地裡去看牛、看馬、看羊。
他有時也去蒔弄蒔弄他家的南瓜、山藥地。鋤一鋤,從機井裡打半桶水澆澆。這不是為了玩。蕭勝是等著要吃它們。他們家不起火,在大隊食堂打飯,食堂裡的飯越來越不好。草籽粥沒有了,玉米麵餅子也沒有了。現在吃紅高粱餅子,喝甜菜葉子做的湯。再下去大概還要壞。蕭勝有點餓怕了。
他學會了采蘑茹。起先是媽媽帶著他采了兩回,後來,他自己也會了。下了雨,太陽一曬,空氣潮乎乎的,悶悶的,蘑菇就出來了。蘑菇這玩意很怪,都長在「蘑菇圈」裡。你低下頭,側著眼睛一看,草地上遠遠的有一圈草,顏色特別深,黑綠黑綠的,隱隱約約看到幾個白點,那就是蘑菇圈。的溜圓。蘑菇就長在這一圈深顏色的草裡。圈裡面沒有,圈外面也沒有。蘑菇圈是固定的。今年長,明年還長。哪裡有蘑菇圈,老鄉們都知道。
有一個蘑菇圈發了瘋。它不停地長蘑菇,呼呼地長,三天三夜一個勁地長,好像是有鬼,看著都怕人。附近七八家都來采,用線穿起來,掛在房檐底下。家家都掛了三四串,挺老長的三四串。老鄉們說,這個圈明年就不會再長蘑菇了,它死了。蕭勝也采了好些。他興奮極了,心裡直跳。「好傢伙!好傢伙!這麼多!這麼多!」他發了財了。
他為什麼這樣興奮?蘑菇是可以吃的呀!
他一邊用線穿蘑菇,一邊流出了眼淚。他想起奶奶,他要給奶奶送兩串蘑菇去。他現在知道,奶奶是餓死的。人不是一下餓死的,是慢慢地餓死的。
食堂的紅高粱餅子越來越不好吃,因為摻了糠。甜菜葉子湯也越來越不好喝,因為一點油也不放了。他恨這種摻糠的紅高粱餅子,恨這種不放油的甜菜葉子湯!
他還是到處去玩,去瞎跑。
大隊食堂外面忽然熱鬧起來。起先是拉了一牛車的羊磚來。他問爸爸這是什麼,爸爸說:「羊磚。」——「羊磚是啥?」——「羊糞壓緊了,切成一塊一塊。」——「幹啥用?」——「燒。」——「這能燒嗎?」——「好燒著呢!火頂旺。」後來盤了個大灶。後來殺了十來隻羊。蕭勝站在旁邊看殺羊。他還沒有見過殺羊。嘿,一點血都流不到外面,完完整整就把一張羊皮剝下來了!
這是要幹啥呢?
爸爸說,要開三級幹部會。
「啥叫三級幹部會?」
「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三級幹部會就是三級幹部吃飯。
大隊原來有兩個食堂,南食堂,北食堂,當中隔一個院子,院子裡還搭了個小棚,下雨天也可以兩個食堂來回串。原來「社員」們分在兩個食堂吃飯。開三級幹部會,就都擠到北食堂來。南食堂空出來給開會幹部用。
三級幹部會開了三天,吃了三天飯。頭一天中午,羊肉口蘑饣肖子蘸蓧面。第二天燉肉大米飯。第三天,黃油烙餅。晚飯倒是馬馬虎虎的。
「社員」和「幹部」同時開飯。社員在北食堂,幹部在南食堂。北食堂還是紅高粱餅子,甜菜葉子湯。北食堂的人聞到南食堂裡飄過來的香味,就說:「羊肉口蘑臊子蘸蓧面,好香好香!」「燉肉大米飯,好香好香!」「黃油烙餅,好香好香!」蕭勝每天去打飯,也聞到南食堂的香味。羊肉、米飯,他倒不稀罕:他見過,也吃過。黃油烙餅他連聞都沒聞過。是香,聞著這種香味,真想吃一口。
回家,吃著紅高粱餅子,他問爸爸:「他們為什麼吃黃油烙餅?」
「開會幹嘛吃黃油烙餅?」
「他們是幹部。」
「幹部為啥吃黃油烙餅?」
「哎呀!你問得太多了!吃你的紅高粱餅子吧!」
正在咽著紅餅子的蕭勝的媽忽然站起來,把缸裡的一點白麵倒出來,又從櫃子裡取出一瓶奶奶沒有動過的黃油,啟開瓶蓋,挖了一大塊,抓了一把白糖,兌點起子,擀了兩張黃油發麵餅。抓了一把蓧麥秸塞進灶火,烙熟了。黃油烙餅發出香味,和南食堂裡的一樣。媽把黃油烙餅放在蕭勝面前,說:「吃吧,兒子,別問了。」
蕭勝吃了兩口,真好吃。他忽然咧開嘴痛哭起來,高叫了一聲:「奶奶!」
媽媽的眼睛裡都是淚。
爸爸說:「別哭了,吃吧。」
蕭勝一邊流著一串一串的眼淚,一邊吃黃油烙餅。他的眼淚流進了嘴裡。黃油烙餅是甜的,眼淚是鹹的。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TG為各位規劃一趟如何用上不多的時間,卻能將這美麗寶島的山水一覽無遺的開車旅行路線。Subaru Forester GT 六芒星昴遊記的規劃靈感來自1953年的速霸陸第一代廠徽,在當年,Subaru社長北謙治對品牌名稱提出一個看法,為與日本車格調匹配而採用SUubaru (昴)為名,這個來自金牛...
沙格學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比取悅他人更重要的,永遠都是珍惜自己。
Cherishing yourself is alway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pleasing others.
愛的喇叭手 (Blow with Love), 2021
Amanda最擅長『吹喇叭』,每次跟男友在一起,都會很認真地表演她吹奏喇叭的技巧,但有一天,Amanda卻被醫生診斷出癌症!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Amanda的悲慘故事,就像是大家小時候都看過的《玫瑰瞳鈴眼》以及《藍色蜘蛛網》這種灑狗血的類戲劇,情節超級聳動又獵奇!不過,你知道嗎?發生在她身上的慘事可是千真萬確,一點都不誇張喔!
根據研究數據指出:只要有親密接觸,即使性生活單純的人也有可能互相傳染『HPV』。例如一生中累計3-6位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約高達9成,而即便只有單一個性伴侶,也還是有近6成的機率會感染HPV,也因此讓Amanda罹患癌症的元兇就是它!(好像暴雷了⋯)
HPV,學名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DNA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共有二百多型。可分為低致癌型與高致癌型。不論男女,一生中感染的機率高達八成。感染之後不會有明顯的症狀,所以沒有檢查的話也不會發現。通常大部分的感染會在一年內自體清除,但是如果感染超過一年沒有消失,就是持續性感染,就有可能在未來10-20年後致癌:像是常見的子宮頸癌、頭頸癌、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菜花等疾病。
然而這麼可怕的病毒,還有這麼高的感染機率,HPV在一般人對流行病的印象中,知名度似乎很低;而且即便聽過,通常也會覺得自己的性生活單純,好像得到的機率很低,所以也就沒有進一步去深究⋯就像我們一樣。
但事實上,根據美國流行病學研究推估:即便在只有單一性對象的伴侶中,每2對就有1對會感染到HPV,而且重點是目前並沒有特定藥物可以治療HPV感染,就只有靠自體免疫,但很顯然地,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辦法做到的。
也因此,預防感染,或是及時阻斷重複感染才是正解:不管是進行安全性行為、女性要記得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再來就是『依醫囑接種HPV疫苗』---現在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推出了「懂HPV更懂你」的HPV衛教友善診所,全台共有超過250間以上的診所,可以提供諮詢與建議。
像是我們已經準備好要去問:這跟打COVID-19疫苗或是流感疫苗等等會不會有衝突?有要間隔多久再打嗎?施打後有哪些副作用風險?如果已經得過HPV,還要再打嗎?需不需要先檢查自己得了沒,再決定要不要打疫苗?有沒有什麼樣的患者是不建議施打的呢?疫苗保護力有多少以及效力有多長?要打幾劑才夠呢?還有目前健保有給付嗎?
相信在關注COVID-19的同時,大家也該對其他病毒和疫苗等相關衛教資訊更加注意喔!
🎺回饋影迷 7-ELEVEN $250商品卡 等你領🎺
活動期間:9/13-10/15
{需於期間內完成以下三步驟才符合參加資格}
STEP 1:前往HPV衛教友善診所拍下諮詢照片
STEP 2:留下個人基本資料👉https://bit.ly/3hjRieA
STEP 3:等待審核拿好禮
#限量100份先來先贏
#HPV衛教友善診所
傳送門👉https://bit.ly/2VwLtTq
全台250+,一定能選到離你最近的那一家!
*主辦單位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將會公告於HPVaway防癌小學堂臉書粉絲團, 恕不另行通知
<以上貼文與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合作>
#愛的喇叭手 #做愛的事癌別礙事
#HPV #八成與你有關 #HumanPapillomavirus
#子宮頸癌 #頭頸癌 #陰道癌 #外陰癌 #肛門癌 #菜花
#美商默沙東公益贊助
沙格學名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說好的國際觀呢?
每年為了台灣生態和環境多少動物被撲殺
澳洲兔子還暴增到開放捕殺還殺不完
收容所每年不知道有多少浪浪沒人領養被安樂死
某些政黨為了政治利益什麼話題都可以拿出來炒作
炒作的那些人可以先自己出來領養個幾隻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00691337/posts/4912937635389544/
澳洲的狀況的確特殊,貓、狗,甚至兔子,在澳洲都是極嚴重的侵入性外來種,因為澳洲生態環境與世界上其他地方有極大差異,才造成這種特殊狀況。
外來種生物真的是環境大敵,太過嚴重的侵入性物種,各國最後都會走向撲殺這條路,別以為台灣沒有,鼎鼎大名的沙氏蜥蜴就是列入撲殺對象的例子(嘉義縣還可以憑蜥屍拿賞金),澳洲的撲殺對象只是變成貓而已。
如果你覺得很殘忍,請記住,好好嚴格立法管制寵物飼養(不過蜥蜴是海運夾帶過來的)。
https://www.facebook.com/1050070390/posts/10206811405777616/
「把貓閹割的方法不可行,如果這麼做,
我們等於放走了,
在接下來的生命裡的每一天,
都會殺死 5隻動物的獵捕者,這不合理。
我們不能接受,
流浪貓作為澳洲生態系的一部分。
因為我們如果接受了,
那就等於我們接受
兔耳袋狸屬動物(bilbies)、
袋狸目動物(bandicoots)、
袋食蟻獸(numbat)的滅絕。」
「碧姬芭杜跟莫里西不太了解澳洲,
也不瞭解我們失去了什麼。
他們不是澳洲人,
他們沒有經歷我們的生物滅絕危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081448570/posts/1102981719714532/
台灣一直都有走私動物,也一直都以撲殺方式處理,為什麼?因為防疫,這個防疫不只武漢肺炎,還有各種口蹄疫、非洲豬瘟、禽流感以及許多未知疾病的可能性。結果今天竟然一堆人在那邊喊不要撲殺走私貓,真的很沒防疫警覺性,今天留下那些命,說不定害死的是台灣更多的貓。
2005-11-19 停靠基隆港西四碼頭的巴拿馬籍「大聖輪」,船上中國大陸船員鄭國強涉嫌夾帶松鼠入境,海岸巡防署北部地區巡防局第二巡防區昨天深夜獲報啟動防疫機制,撲殺六十隻松鼠。
2006-03-04 海巡署淡水海巡隊在台北縣富貴角外海,查獲中國走私漁船,逮捕了一名台灣通緝犯及六名中國籍漁工,同時查扣十二隻在中國養狗場養的貴賓和臘腸狗,予以撲殺。
2007-04-23 宜蘭一處別墅,窩藏了上千隻保育類走私禽鳥和栗鼠,海巡人員埋伏突擊,發現這些禽鳥都是從中國走私進來,疑似帶有禽流感病毒,連夜以二氧化碳,悶死這些禽鳥。
2018-11-12 岸巡隊於金門馬山海域發現一艘可疑目標,經通報線上多功能巡緝艇前往查察,確認為中國大陸快艇,同時發現載運5箱活體蜜袋鼯,共304隻,市值估約新臺幣45萬餘元。基於防疫,進行撲殺。
2020-08-12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盤查出入港區人車時,聽到受檢貨車後座傳出動物聲響,赫見大批保育類的南美洲龍貓鼠(學名「毛絲鼠」),清點比對共有50隻,每隻價值約15萬元,總價約750萬元。依照走私動物處理辦法,為避免引發傳染病,將在本週內儘速「人道銷毀」;先以藥劑或氣體「安樂死」,然後送往指定地點火化。
難道只有台灣這樣做?當然不是,防疫本來就是重點,去過澳洲、紐西蘭的都知道入境檢查多嚴格。
2014-04-17 印尼峇里島執行「禁狗令」和「禁鳥令」,撲殺數十隻走私入境的哈士奇、博美狗等寵物犬及鳥類。
2021-01-17 澳洲男子近日在自家後院發現一隻筋疲力盡的鴿子,透過腳環發現鴿子竟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竟在2個月時間內橫越超過1.2萬公里的太平洋。不過,由於澳洲擁有非常嚴格的動物入境管制法,因此這隻鴿子最終仍被依法撲殺。
以前這麼多事件都沒在乎過,突然站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567584374/posts/101596042
【回顧】
一「皮草大國與武肺突變?丹麥急防疫1,500萬頭水貂「全境撲殺」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美國】
一「成功了!「不給人走的橋」橫跨高速公路 挽救無數動物生命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兩岸一家禽_中國是活路系列
➡「四川搜救犬剛離開災區 當地開始撲殺浪浪」
➡「武漢頒「打狗令」公安當街殘忍殺家犬狗主慟哭(視頻)」
ㄧ「當局拆無牌動物救助站 無視數百貓狗直接壓死」
on9.cc 西網:【#慎入】大陸佬食唔起豬肉食貓
➡「寵物害嬰兒過敏?應采兒支持棄養 「絕對送走」挨轟:沒常識」
一「中國「動物救護中心」變「野味市場」! 官員被爆吃虎肉賣虎骨酒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為魚翅中國漁艦群集加拉巴戈群島 一隻叫「希望」的科研鯨鯊疑遭捕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36484759824928&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回顧口蹄疫,1997年1700億的教訓」
一「父親是口蹄疫受災戶 陳吉仲背債10年還不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
➡「動物疾病權威賴秀穗:如果2008年國民黨沒上台,口蹄疫當時就會被消滅」
➡「若明年國民黨重新執政 賴秀穗:各種動物疫情恐失控」
➡來看看害群之馬有哪些:
【豬瘟防疫法案】遭國民黨無理由阻擋。
ㄧ
ㄧ「小英救台灣豬豬! 養豬業者讚:史上最重視畜牧業的團隊 | ETtoday新聞雲」
➡「口蹄疫拔針成功!豬農讚「連深藍都說蔡英文有做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77549662385102&id=584986081641475
沙格學名 在 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次TG為各位規劃一趟如何用上不多的時間,卻能將這美麗寶島的山水一覽無遺的開車旅行路線。Subaru Forester GT 六芒星昴遊記的規劃靈感來自1953年的速霸陸第一代廠徽,在當年,Subaru社長北謙治對品牌名稱提出一個看法,為與日本車格調匹配而採用SUubaru (昴)為名,這個來自金牛座星群之一的星團學名為Pleiades,中文跟卯同音,以肉眼望去能清楚辨識六顆清晰明亮的六連星,但實際上若以望遠鏡看則有多達約250顆星的昴,在日文中也有著團結的字義,甚至在眾多古卷中皆有它的出現,有趣的是,母體富士重工恰巧也是六家公司組合而成,而這象徵Subaru的六芒星廠徽亦在這趟旅程中帶給我們那些啟發及樂趣呢? 看片吧~~~。
TopGear TW 極速誌 官方網站 https://reurl.cc/Kk63Ae
TopGear TW 極速誌 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pgeartaiwan/
TopGear TW 極速誌 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YVqdgGWCMA/hqdefault.jpg)
沙格學名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近年健康飲食觀念流行,連甜品也要吃得零熱量。最近西環就開了一間新派的甜品店,主打用「稀少糖」來製作甜品。一開張已經吸引不少區內居民光顧。稀少糖在部分動植物及微生物中存在,學名是D-阿洛酮糖,甜度是砂糖的七成,但是熱量幾乎是零,適合糖尿病人及老人家進食。
這店提供多款中西式甜品,豆乳芝士拿破崙,紫薯窩夫,Oreo芝士蛋糕奶味雪花冰及朱古力心太軟等。拿破崙脆身豆乳味濃,但芝士味較淡。Oreo芝士蛋糕奶味雪花冰可以自行加配煉奶,奶味不算重。
中式甜品也有傳統的芝麻糊、紅豆沙、糖不甩等,其中即撞木桶豆腐花頗受歡迎,配稀少糖水,滑溜帶些薑味。飲品則主打果汁及果汁奶等,同樣用稀少糖取代砂糖,加進飲品中。
裝潢完全是文青風格,有打卡牆供人拍照,還有佛系少女等字句刻在牆上。吃甜品之餘,可以與閨蜜合照打卡。最重要是,吃完也沒有很大的罪惡感。
採訪、攝影:葉中升
半糖主義
地址: 西環堅尼地城北街11號地鋪
電話:2322 265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3pm-12mn(星期三全日休息)
詳情: http://bit.ly/2OJvkRa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CKBxVLyA4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