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爸爸,媽媽呢】
今天到樹人演講,讓學生認識同志家庭
被問到的問題有:
- 怎麼知道自己是同志的?
- 要怎樣愛情才可以走得長長久久?(聽到我和喵在一起15年)
- 爸媽是怎麼接受你們的同志身份的?以及怎麼接受收養小孩的?
- 會不會擔心小孩跟出養方見面,後來會跟出養方走?
- 台灣代理孕母合法嗎?哪些國家合法?
- 孩子跟誰姓?
- 小孩有沒有問過你們:「為什麼我沒有媽媽?」
特別想在這裡回答最後一題
小希從來沒問過這個問題
因為,對他來說:「我們家就是有爸爸和爹地,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那天忘了和誰聊到,那小希會怎麼回答「你媽媽呢?」這個問題
我想到小希現在的程度與語言發展的確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了
所以前天我就問她:「如果有人問你,小希,你的媽媽呢?」
小希說:「圍圍媽媽呀!(然後指著圍爸)」
雖然小希週日會玩一玩,然後自己說:「oo媽媽(生母媽媽的名字),是生命之書裡的媽媽喔!」
她也知道自己有四個乾媽,有大家的愛
我也覺得有趣的是,對於「你的媽媽呢?」這個問題,她覺得是「圍圍媽媽」。
似乎就像我平常跟她說的:「如果你想要的話,我就是你的媽媽。」
也就像圍爸喵爸對路人的回應:「我們是爸爸,也是媽媽。」
我想,我們一直都受那支「兩個爸爸」的歌曲影響至深
就像那個男孩唱的:「如果需要的話,他們(我的爸爸)也都是我的媽媽」
------
學生們
聽到得因為想要收養,而被迫離婚或不能結婚感到訝異不已
聽到結婚了也只能單親,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對於有些跨國同志婚姻不能結婚感到疑惑和不解
看到這群學生真實的表情也是收穫之一
照片:研究窗戶上蜘蛛的小希
#同志收養家庭 #生養平權
#他是我爸爸 #不該是法律上的陌生人
#沒有親權沒有育嬰留停
#沒有親權無法醫療同意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