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想來複習愛片之中的愛片,只有短短九十多分鐘,卻道盡了綿延一生的情感重量,時空隨黑白色階流動,情感隨黑白光影凝滯,音樂流淌出絢爛色彩,不動聲色於時代劇變之下蔓延成四十年之久的淒美愛情,這部含蓄內斂的絕美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改編自導演 Pawel Pawlikowski 雙親的真實人生故事。
⠀⠀⠀⠀⠀
英文片名「Cold War」,設定在二戰結束後歐洲鐵幕落下的靜默時刻,顧名思義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體制抗衡。二戰後十年是極端殘酷的年代,在動盪世紀裡,千千萬萬對戀人背負起時代所劃開的沈痛代價。偉大的愛情足以跨越隔閡與藩籬,但是戰爭、政治與意識形態一手創造出的矛盾衝突,卻乘載不了從價值觀與命運根本被撕裂的生活與生存重量。如同那道從未真正倒塌的柏林圍牆,從土壤到天空硬生生將地球一分為二,他們就這麼來來回回遊走於兩個世界的接縫之處。
⠀⠀⠀⠀⠀
冷戰陰霾層層籠罩,出身低微卻擁有迷人嗓音與獨特魅力的少女, 因為一場徵選而遇見了才華出眾的音樂家,兩人的愛情在疏離冰冷的氣息中注入一股暖流,政治利益的手卻伸入了波蘭民族藝術的舞台。前面明白易懂的謊言遮蔽了煙硝,後面無法理解的真相體現於音樂。造化弄人的多舛命運,讓兩人的青春年華消磨於顛沛流離與相思之苦。因藝術而結合,也因藝術而相斥,這無疑一段極為困難的感情,我們同時也看見了很深沉的愛情,緊緊牽引天涯兩端。
⠀⠀⠀⠀⠀
一幕重逢很是觸動,停留在激情過後她怔怔出神的凝視。鏡頭漸漸失焦,夜深如水泛起點點光芒,瞬間喉嚨湧上一股酸楚,長驅鑽入五臟六腑,斗大的淚珠斷線於轉瞬之際。景框之外愁思千回百轉,緩緩拍打心底的海岸,一次比一次深沈,一次比一次撼動,彷彿靈魂抽離軀殼。那一刻你可以說鐘擺殺死了時間,那一刻不再畏懼前方迎來的是大浪、狂風還是驟雨,領悟到凌駕生命本質的生存意義始終懸在原處。鐘聲再次敲響,燈塔再度燃起,那是他這輩子最愛的女孩,也是她這輩子最愛的男人,他們一無所有也瞬間擁有全世界,其他人世間的物質無不相形失色。原來死生契闊裡還能見證變與不變,一無所有時依然渴求彼此,而物換星移後,也只願這一生永遠駐足於愛之恆久與無盡。短短幾分鐘裡,逐漸分不清自欺欺人與自我對話的區別,還是會為了這樣悲傷的愛情故事感到心碎,還是會為了如此悽苦的必然結局有所悵惘。
⠀⠀⠀⠀⠀
「人們還年輕的時候,生命的樂譜才在前面幾個小節,還可以一起譜寫這份樂譜,一起改變其中的動機,可是,如果人們在年紀大一點的時候才相遇,他們的生命樂譜多少都已經完成了,每個字、每個物品,在每個人的樂譜上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
⠀⠀⠀⠀⠀
米蘭昆德拉如此寫道,想來慶幸自己並不生在這段定義中的悲劇時代。冷戰持續上演在每個人心中,拆散千萬對戀人,粉碎千萬個家庭。一別之後,捱過幾度春去秋來,各自譜寫著自己的生命樂譜。縱使對藝術仍有初衷,但生存磨難卻足以從意識形態分裂至內部情感。在所謂的自由世界裡,冷戰劃分出的極端世界才真正體現於渴望愛情救贖的靈魂之中。
⠀⠀⠀⠀⠀
動盪時代,人們追求的只剩安穩與寧靜。社會主義的壓抑讓人看不見希望,自由主義的諂媚又令人失去了自我,無所適從的遊走於兩個世界接縫處,紛擾、痛苦與背叛不停輪迴。文明容不下太純粹的愛情,生存折磨也永無終止之日,終其一生分分合合顛沛流離,到苦澀地說著,另一邊去吧,那裡的風景更美,那裡才有幸福與永恆。兩人靜靜的走出畫面,遠離了苦痛,遠離了孤獨,遠離了煙硝,遠離了裂縫,遠離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
悲劇的不可違逆,存在於每一段戀情中,或早或晚都會成為一則則悲傷的故事,處於真實與奇幻的交會點,我們才有可能找到存在的意義。而相愛之悲壯不見得能相容於平淡,真正的愛情並不無瑕也沒有應有的模樣,卻在繁華落盡之後帶來一種自由,生命因此成為我們的生命,即使走到盡頭也能穿越死亡,不再在乎人世間的代價、光陰、使命、意義、恐懼與種種時不我予。因為星星依然在回頭下望的人寰處兀自閃爍,緊握彼此的雙手一起前往一個理想世界,即使是天堂或黃泉亦無所畏懼。
⠀⠀⠀⠀⠀
極致的真愛象徵著各種意涵,那尚未被戰爭摧殘、尚未被戰爭撕裂、不停重返的純真自我也如實映照於此份情感中,無從割捨。在這兩個人身上,我聽聞命運的時不我予,以及歲月洗鍊過後的銀色聲響。無法理解那首波蘭歌詞到底唱了什麼,只見視線凝望遠方,歌聲悠悠穿透鐵幕。下意識回眸時,察覺了滄海桑田,以及理想主義與浪漫主義永遠無法抹滅的印記。
沒有煙硝的愛情 結局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曾是知名爵士樂手的艾略特,在兒子意外死亡後,遠離表演舞台。艾略特來到法國巴黎開設一家爵士酒吧「 The Eddy 漩渦」,集結一群才華洋溢的樂手組成樂團,盼能受到音樂製作人的注意,獲得出版唱片的機會。然而,酒吧生意遲遲不見起色、合夥人法瑞德突然遭人殺害身亡、神秘黑幫組織要求艾略特償還法瑞德欠下的債務、警方懷疑艾略特是殺害法瑞德的兇嫌、艾略特和女歌手瑪雅的愛情起起伏伏、加上艾略特染有毒癮且性格陰晴不定的女兒茱莉搬到法國與他同住等,都讓艾略特感到挫敗,不知該如何將自己與女兒與樂團從這混亂的生命漩渦中救出......
.
當初非常期待 Netflix 影集《巴黎爵士》的原因有二。
一,導演是《進擊的鼓手》和《樂來越愛你》的 Damien Chazelle。影集回歸 Damien Chazelle 最擅長的爵士樂領域,當然很令人期待。(不過 Damien Chazelle 只有執導第一、二集)
二,《巴黎爵士》的女主角是《沒有煙硝的愛情》的 Joanna Kulig,好奇她與 Damien Chazelle 導演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
看完《巴黎爵士》前兩集,老實說,差點想棄劇(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二集有著我們熟悉的 Damien Chazelle 手痕:爵士樂、追夢者、快速剪輯等。但影集之於我的最大的問題是:前兩集的主要角色:艾略特和他的女兒茱莉,看得我好煩躁(艾略特尤其嚴重)。我知道他們的反常行為背後一定有原因,但在前因仍未釐清前,單看這對父女對人對事用很暴躁、無禮、傲慢的方式處理,會感到些許的不舒服,進而影響到對影片的投入程度 (配角討喜但主角不討喜,這還蠻傷的...)。
.
再者,不同於電影可以很快進入劇情主軸,《巴黎爵士》大概要到第三、四集左右,觀眾才會慢慢搞懂影集到底想講什麼,才會逐漸喜歡上影集散發的濃郁爵士氣息、喜歡稍稍偏緩的敘事節奏、喜歡人物之間發酵的情感(觸及種族與文化等議題)等。
.
《巴黎爵士》劇本出自 Jack Thorne 之手,藉由一支默默無名的樂團,帶領觀眾看見巴黎不那麼光鮮亮麗的一面,看見一群樂手與年輕男女,努力克服生活與心理層面的難關,試圖找到活下去的勇氣。儘管我不喜歡艾略特的性格(後半段有變得比較溫柔),但他和女兒的親情、他和瑪雅的愛情、他和樂手間的友情等,從針鋒相對的刺蝟狀態到學會放下武裝,不再以攻擊他人來保護自我的心境轉變有打動我。
.
《巴黎爵士》最後兩集的劇情轉折多,節奏拿捏得當,剪輯也有驚喜,例如第七集透過一首歌曲,串起不同角色的生活狀況,有悲有喜,際遇大不相同,讓人欣喜之餘,又隱隱感到心痛。《巴黎爵士》第一季結局收在一個恰恰好的點上,危機仍未解除,但這群人的心緊緊靠攏一起,未來難關應該可以攜手度過。
.
作為一部以音樂為主題的影片,《巴黎爵士》的配樂沒有讓人失望,Randy Kerber (他在劇中演出鋼琴家) 和 Glen Ballard 譜寫的插曲,支支動聽;演員部分,群戲整齊精彩,The Eddy 樂團的樂手們應該都有音樂背景,彈奏起樂器,神色泰若自然(好羨慕會彈奏樂器的人喔),表演毫不生澀,而且有說服力。
.
飾演瑪雅的 Joanna Kulig ,愛死她了!!當初看完《沒有煙硝的愛情》就被她溫暖的嗓音給迷得一塌糊塗,這次在《巴黎爵士》裡,Joanna Kulig 演唱更多作品,聽得超過癮!另外,劇中兩位年輕演員,飾演茱莉的 Amandla Stenberg ,表現比起她在《致所有逝去的聲音》又更成熟大器,而飾演酒吧調酒師辛姆的 Adil Dehbi ,表演經驗不多,但他詮釋起年輕男孩的體貼與挫敗,以及與 Amandla Stenberg 的幾場互動,都有讓人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暖意。
.
《巴黎爵士》在 Netflix 上線後,它在 IMDB 的分數從6.6分緩慢回升到6.9分(有點低迷的分數啊),基於對音樂與演員的喜愛,以及影集後段的表現有扭轉我對這套作品的看法,我會給《巴黎爵士》7.5分的成績吧。
沒有煙硝的愛情 結局 在 AJ 談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J 特派員報導】
⠀⠀⠀⠀
紐約林肯藝術中心一年一度的法國電影週以是枝裕和首部非日語電影《真實》作為開幕片,並請邀請茱麗葉畢諾許和伊森霍克參與開幕講座,討論《真實》的拍攝過程,只可惜茱麗葉畢諾許因為法國政府近期頒布的防疫旅遊禁令而不克出席,因此典禮便以伊森霍克為中心,分享他與是枝裕和、兩大法國國寶級女演員畢諾許和凱撒琳丹尼芙的合作過程。
⠀⠀⠀⠀
是枝裕和原本的《真實》劇本是設定在日本,但當其長期合作對象樹木希林過世後,決定把故事移到法國。而在更改劇本時就已經有演員在腦海中,因此本次合作其實是枝裕和主動向伊森霍克提出邀請,並不是經過試鏡徵選。但是與是枝裕和聊天後,伊森霍克才發現自己被導演選中的原因是原來是枝裕和本身是為超級李察林克雷特的粉絲,想跟自己合作是因為想要了解林克雷特拍電影的方法,因此兩人平常聊天都是是枝裕和一直問關於《愛在三部曲》和《年少時代》的問題。
⠀⠀⠀⠀
說到《愛在三部曲》,所有人當然都不會放過一絲能夠多了解席琳和傑西的故事,伊森霍克表示能與林克雷特、茱莉蝶兒一同創作這三部曲的過程是個很美的經驗。對他而言,前兩部曲是關於戀人對浪漫的投射面 (Romantic projection),而第三集是浪漫的實際面 (Romantic reality)。他們在寫《愛在希臘午夜時》的結局關於時空旅人的對白時,並沒有回想到席琳和傑西的關係已經變成那對當年使相遇的火車吵架夫妻的樣貌,而當他事後回想,傑西說著時空旅人的概念就像是把我們穿越回到當年的車廂,年輕的席琳和傑西正在看著未來的自己一般,浪漫的投射與浪漫的現實不經意的交錯。伊森霍克笑說:「曾有位知名作家說,寫作到一種出神入化等級,就是自然發展,不是你為故事埋種子,而是故事的因果會自然呼應,兜成一個圓。我想我們在寫《愛在三部曲》時就是到了這個等級了吧。」
⠀⠀⠀⠀
而談到與不同國籍導演合作,伊森霍克先前也與《依達的抉擇》、《沒有煙硝的愛情》的帕威帕利科斯基,《人類之子》、《羅馬》的艾方索柯朗,分別在其打響國際知名度前就合作過,伊森霍克笑說自己是這些導演的「倒數第二任女友」,跟他合作以後都會創作出生涯傑作。
⠀⠀⠀⠀
最後談到與法國傳奇女星凱薩琳丹妮芙合作,伊森霍克表示他當然沒有放過可以跟丹妮芙講話的機會。第一次見面時,伊森霍克告訴丹妮芙自己很喜歡她的某部電影,小時候總是跟爸爸一起看,但出乎他意料的,丹妮芙卻回:「那部電影超爛欸。」他事後回想,那部片真的不怎麼樣,但會在他心中會這麼美好,大概是因為丹妮芙在電影裡實在太美了,讓他心中的那個小男孩永遠難忘吧。
⠀⠀⠀⠀
⠀⠀⠀⠀
《真實》台灣預計4月10日發行,車庫娛樂代理 (@garageplay.tw )
⠀⠀⠀⠀⠀
⠀⠀⠀⠀⠀
🎈R2D2
#AJxCinesteampunk #CinemaTzu #電影 #看電影 #Movies #Films #真實 #是枝裕和 #凱薩琳丹妮芙 #茱麗葉畢諾許 #伊森霍克 #TheTruth #CatherineDeneuve #JulietteBinoche #EthanHaw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