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C Group B 組恐怖賽車,來看看當年蘭吉雅S4的原型測試車表現
https://www.facebook.com/rallyemag/videos/10155071992074973
#沒有大量電子輔助 #開成這樣真的不簡單 #WRC #GroupB #7Car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次去意大利Mugello賽車場,主要出席APRILIA ALL STAR派對及APRILIA RSV4 1100 FACTORY發布會,沒想過試車,所以沒有帶備皮衣、皮靴、手套及頭盔。 沒打算試的原因是車輛高達217匹馬力,來意大利之前從未開過1000cc的跑車,還要在MotoGP分站直路車速最...
沒有大量電子輔助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次去意大利Mugello賽車場,主要出席APRILIA ALL STAR派對及APRILIA RSV4 1100 FACTORY發布會,沒想過試車,所以沒有帶備皮衣、皮靴、手套及頭盔。
沒打算試的原因是車輛高達217匹馬力,來意大利之前從未開過1000cc的跑車,還要在MotoGP分站直路車速最高的賽道駕駛,這部車直路可超過時速300km/h,所以沒有信心。還有10年前在珠海賽車場第一次開600就炒車,往後沒有在大賽車場開過車,到現在只在街道上開過幾次600,還有最近才參加使用300cc入門大包圍,在小型賽車場(卡丁車)操練的培訓班,可以說自己沒有開大排車的經驗。
但是同行的Kin說難得來到著名賽車場,別浪費機會,恰巧APRILIA提供全套裝備,所以決定試車。另外,很多豐富經驗的騎士說現在的跑車比以前容易駕駛,自己確實想體驗一下,經過這次測試後,某程度上認同這說法,但在我的角度來說絕對不能說容易駕駛,但是沒想到很快適應。
以前的大馬力跑車難開,是因為又大又重,馬力輸出太狂野,油門很難控制。可是現在的高性能跑車又小又輕,還有配備先進的電子科技,在神不知鬼不覺下輔助騎士控制車輛,還有油門控制寬容度比以前大,讓我自己覺得不是第一次駕駛超跑,可是要開得很好,確實要求更高層次的駕駛技術,正所謂易學難精。
回顧過去20年電單車的發展,電子科技進步神速,如果10年前我駕駛的600擁有循跡系統,很大機會不用炒車。因為現在的超跑推出前,已裝有大量數據,車上的感應器把騎士動作及車子的傾則角度化成數據,萬一數據超出安全範圍,電腦立即減少供油,及早化解炒車危機,可以說補救騎士犯錯及駕駛技術不足,讓騎士更安全,。
先不說最先進的MotoGP戰車,就算高性能市販跑車,已經做到車子仍在傾則,騎士大油門出彎,輪胎都不輕易打滑導致炒車,還有馬力模式能夠壓住馬力輸出,讓新手更容易者適應。其實跟電腦賽車遊戲一樣,在電子系統輔助下,玩家大力按住控制器的油門出彎,可以調校至輪胎輕微打滑,甚至沒有打滑地出彎,可是在現實世界沒有這個膽量。
雖然電子科技很重要,但車輛的設計及各項設定才是最重要,因為它等同穩固地基,否則再多電子科技,都無法彌補硬件上的不足。因為試駕RSV4 1100 FACTORY後兩星期,編者去西班牙JEREZ賽車場,出席輪胎發佈會,有機會試駕不同款式的超跑,在可以比較情況下,發覺RSV4 1100 FACTORY的加速力及轉向靈活性能非常出色。
說回電子科技如何使編者迅速地適應RSV4 1100的大馬力,先說她的座姿,騎上車輛後雙腳像芭蕾舞(編者5呎6吋高),座姿十分俯伏,但車子很小,這是採用V4引擎的好處。
由於我從未駕駛過1000cc跑車,從維修區駛出賽道後立即加速,到現在仍然清楚記得那一刻,她的低扭非常勁強,很爽,雖然力量不斷地湧出來,但來得很順暢,油門控制沒想像中困難,可是最意外是駛過T1、T2及T3三個彎道以後,不知不覺在T4很自然地磨包。可能聽起黎有點誇張,雖然她的操控感未致於編者操練的300cc入門大包圍靈活及輕,但沒想過一部1100cc跑車的壓彎感那麼輕,壓下去可以那麼輕鬆,過彎穩定性能更出色。雖然這樣比較不太合適,主要是因為沒有太多經驗,腦海裡還停留在10年前炒掉的舊款600跑車,又重又大。
其實RSV4 1100 FACTORY有那麼好彎向性能不難解釋,看看她的鋁合金車架及搖臂,還有市販車使用的頂級Ohlins前、後避震,與及賽車胎輪,這些硬件製造出來的穩定感及咬地力,我前之從未體驗過,給我很大信心。當我逐漸熟習戰車及賽道後,出彎打開油門時間越來越早,越來越兇。但是如果有機會檢視行車數據,編者肯定循跡系統在每次出彎都介入,幫手控制馬力,否則以自己的駕駛技術,是沒信心車子還在傾則就大開油門出彎。
其實Mugello賽道的大部份路段是上、落坡彎,看MotoGP直播是無法看到,其中一個彎道可以磨包4-5秒,這反映編者的車速不高,純粹是嘆彎,可是最難忘是全長1.4公里大直路,今年MotoGP又創出356.7km/h新記錄。雖然往上衝看不見T1彎道,可是非常刺激,還有在這條大直路可以徹底感受她的加速力有多利害,從最後的T15彎用2檔出彎後,一直衝到底可以用盡6檔。而她的5檔很大力,沒想到6檔同樣很強,不要忘記,她比一般超電多78cc。
那天共有四節試車,每節15分鐘,由於編者在前兩節試車無法適應大直路的超快車速,所以不敢開油。但適應以後,還有找到煞車點,才大膽地扭油加速,產生的推力對我來說無法形容,即使身體俯伏在風鏡後,但兩側與頭頂的風阻卻非常利害,風聲像轟炸機投下的巨型炸彈,手臂還要用盡力捉緊軑把才可以駕駛,還有首次體驗到高速煞車的俯衝感,雙臂必須撐緊軑把,與及上半身抵受強勁的風阻,現在想起都回味無窮。雖然車速很高,但車輛卻十分穩定,與及非常貼地向前衝,說不定碳纖定風翼正發揮下壓作用。另外還有防起頭電子系統,大油門加速都不容易起頭,這些科技確實了不起。
這是我第一次使用快速電子轉檔器,由於我的轉檔技巧不高,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神器,因為在賽車場操練,最困難是連續退3個或者4個檔位,如果減慢車速不對,補油與放開離合器時間不準,產生的引擎煞車(Engine Brake)使車尾兩邊擺,很恐佈與無法穩定地攻彎。雖然緩和引擎煞車(Engine Brake)的防鎖死離合器或滑動式離合器(Slipper Clutch)已普及,但如果有電子輔助當然更好。
怎樣也好,除了起步入1檔與停車入空檔,RSV4 1100 FACTORY都不需要使用離哈器,趾尖只要頂上或踏下,與及不用放開油門就可轉檔,轉檔聲清脆利落又準確,最利害是在高速大直路從6檔拖到2檔,車子保持高度穩定,因為電腦及節氣閥不動聲色地自動補油,緩和引擎煞車,讓我穩定地攻彎。編者也試過在大直路用傳統的手動轉檔,鬆開油門再扣下離合器,但是由於體力已下降,在高速握緊軑把下轉檔其實不容易,拜科技所賜,不僅減少轉檔動作,而且轉檔速度更快。
還有配備碳纖導風管散熱的煞車卡鉗及330mm大煞車碟,煞車手感非常美妙,在如此高速下減速,好像不費吹灰之力車子就減慢,對我來說又是另一番體驗。
說到現在,從頭到底把車子說得很容易開,某程度來說是沒錯,因為電子科技的確可以馴服一部超過200匹超跑,可是千萬不要輕視她們,當她們發惡起來,又或者無法駕馭,你是無法壓住她;此外,最困難是怎樣用成熟態度去運用強力馬力。總的黎講,雖然很多人說現在的車子電子科技過多,減少操控樂趣,可是對我來說是偉大發明,因為科技可以讓我好快適應大馬力超跑;另外,如果騎士本身有很好的技術,電子科技可讓你如處添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2IPj_kh4T0/hqdefault.jpg)
沒有大量電子輔助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於3月12日舉辦「ALL NEW VIOS」新車上市發表會。TOYOTA VIOS於2003年導入台灣以來,深受廣大消費者所喜愛,更連續14年蟬聯一般小型房車級距中的銷售冠軍,累計銷售已超越22萬7千台,穩坐入門房車霸主!
本次ALL NEW VIOS 全新改款,外觀造型上更動感俐落、內裝質感大躍進,同時也導入具駕馭樂趣的“SPORT MODE”(豪華) 提升駕乘體驗,全車系升級多項安全配備外,還搭載同級距最高“7SRS氣囊”(豪華),大幅提升安全配備。此外,為了搭配ALL NEW VIOS上市,亦同步推出首年日付50元的「幸福小資方案」等多項購車方案,讓人人都能輕鬆擁有屬於自己的ALL NEW VIOS。
時尚動感 顛覆想像的嶄新風貌
ALL NEW VIOS外觀上承襲TOYOTA家族風貌“Keen Look”設計,搭配橫柵式倒梯形的大型進氣壩設計打造更大器的車頭造型。全新設計的投射式四燈式頭燈(經典以上)與LED日行燈,強烈展顯科技動感風格;車尾首度導入LED光條式尾燈(豪華),透過簡約的線條設計,打造高級質感,讓整體煥然一新。本次ALL NEW VIOS車長較現號加長1.5公分,增添了轎車車型的穩重感,也導入了全新外鈑色─星湛藍,散發深邃沉穩的氣息,耀眼的光澤打造出都會中最時尚的樣貌。
內裝質感大進化 跳脫小車框架
ALL NEW VIOS車室內採用大量鋼琴烤漆與霧銀材質,以及多處的皮質縫線點綴,全新設計打造車室細膩感受,整體質感大幅躍進。本次導入自發光三環式儀表板(經典以上),襯托出全新改款後的車室高級感與科技感,另豪華等級搭配Smart Entry車門啟閉系統、Push Start引擎啟閉系統、Drive+隨行駕駛系統(經典以上)以及全新設計恆溫空調等多項豐富科技配備,帶給消費者全新感受。全車更有高達11處的置物空間,讓行車體驗更加便利舒適,彷彿置身中大型房車。
超越同級 重新定義 安全新基準
全新改款ALL NEW VIOS持續進化完善的主被動安全配備,強調更無微不至的安全防護。在主動安全方面,全車系升級標配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及HAC(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搭配ABS(防鎖定煞車系統)、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BOS(煞車優先系統)之4大煞車系統與TPMS(胎壓偵測警示系統),減少意外的發生的機率。在被動安全方面,ALL NEW VIOS更是超越一般小型轎車級距配備設定,首度搭載7SRS氣囊(豪華),提供給所有乘客全方位的防護,再加上GOA高剛性車體設計、ISO FIX兒童座椅固定裝置等安全配備,合計最高16項主被動安全配備,TOYOTA極致安全防護系統,安全守護最完整!
提升駕乘體驗 優化行車感受
ALL NEW VIOS,全新導入SPORT MODE運動駕駛模式,讓駕駛者能於一般道路上平順駕駛,並多一份隨心所欲的駕馭樂趣。按下SPORT MODE,可讓油門反應更為靈敏,延後換檔轉速,讓駕駛能夠輕快應對加速以及超車需求,豐富操控感受,駕馭行雲如水!此外,ALL NEW VIOS也多方面優化行車感受,其中包含了車體噪音抑制材料的強化,提升車輛整體的NV(噪音、振動)抑制;在後座座椅構造上,也進行了頭枕形狀調整、椅背傾角加大與腿部支撐性提升,優化乘客的乘坐舒適性,駕乘體驗媲美中大型房車;同時,也透過避震器阻尼係數的調整,讓駕駛與乘客無論在平整或顛頗路面都能感受到更加穩定,提供消費者煥然一新的行車感受。
「ALL NEW VIOS」以嶄新外觀及優化的內裝設計、超越同級的主被動安全配備提升與豐富的駕馭樂趣,再次樹立新世代小型房車之標竿典範,重新定義,安全新基準。即日起,將於全台TOYOTA展示據點正式展售。
即日起販售的ALL NEW VIOS共3個等級:雅緻、經典、豪華。
建議零售價如下:
雅緻54.9萬元
經典57.9萬元
豪華63.9萬元
⬛本影片已取得【digiMobee移動生活網】授權使用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XAw_eimvl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