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訂購開始
這本書,我為它寫了很不一樣的推薦文,因為在過去這幾年裡,這本書與作者不斷以不同形式出現在我的教學生涯裡。
【跨越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鴻溝,如果真有鴻溝的話】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總教練 何立安博士
麥克史東教授,陪伴了成千上萬的體育研究生成長,這樣的敘述並不誇張,因為麥克史東教授可以說是當代肌力及體能訓練領域的宗師級人物,多年來致力於用科學方法解構肌力及體能訓練這件事。
在正式接觸到這個優秀的團隊之前,麥克史東教授的大名對我來說,是一個會出現在無數研究型期刊文獻作者群裡的名字,所以當我有幸面對面見到他本人和他的團隊時,我感到好像面對面見到搖滾巨星一樣興奮。我因為幾次的緣分,與史東教授夫婦及其團隊一起短暫工作過。當我剛拿到博士學位,回台任教的那幾年,經常陪伴台灣的優秀教練進修團赴美短期進修,我的角色是擔任所有課程的翻譯者,而史東教授任教的東田納西大學(ETSU)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站,因此我曾在他的講堂裡一字一句翻譯他上課的內容給台灣的教練團聽。因為台灣民間團隊的邀約,史東教授及其團隊也曾蒞臨台灣,我也在其中的一些場次當過翻譯。擔任史東教授的翻譯者,是一種近乎奇幻的經驗。台上侃侃而談的他,是我學生時代讀的課本和文獻的作者,內容是我曾經學過的知識,但是由作者本人娓娓道來,舉重若輕的解釋著艱深的奧義,讓我彷彿是站在演講台邊的學生,一邊努力盡忠職守的翻譯著他的每一段話,一邊卻又像聽眾一樣享受著這世界最強版本的複習。
另一個與他同台的經驗,是一次在台灣舉行的國際研討會。會議以雙主題的方式進行,所以每一個場次都會有兩個主講人。我有幸受邀參加演講,擔任某個場次的其中一位演講者,我依稀記得那個場次的主持人是大師級的Dan Baker,而與我同場的居然是史東教授本人。站在他們兩人面前,這是個相差何止三個世代的組合,讓我受寵若驚之餘,更感到無比惶恐,那大概是我壓力最大的一次學術演講。當我站在台上時,簡直覺得我回到博士班畢業口試的場景。我已經不記得我是如何戰戰兢兢地講完那場演講,但只記得講完之後感到無比輕鬆愉快,也因此得到一次同時與兩位世界級學者同台的難得經驗。
史東教授及其團隊專門研究競技運動科學,與許多著眼於健康體能研究的科系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注重高水準競技運動表現的研究、如何幫助世界級運動員破紀錄、如何協助有潛力的年輕選手打下此生最重要的身體素質基礎、如何長期監控運動訓練的劑量與處方,這些都是此團隊的強項。這樣的研究領域雖然極為細緻,但是發掘的知識卻能夠嘉惠廣大的運動科學領域,這就好像是針對高水準賽車的研究,往往會發現許多珍貴的知識和技術,可以應用在廣大的汽車工業裡。
肌力及體能訓練是一個複雜而深奧的領域,經常被人形容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在大原則上必須本於科學,但是在實務上經常必須重視經驗和邏輯,以面對無法完全控制的複雜環境。因此,一個常見的論述就是,專業人員要能夠跨越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鴻溝,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要能夠做出最佳的判斷,而這中間可能要憑藉一些直覺或主觀的經驗,才能夠做出最好的猜測。但是,在麥克史東的團隊裡,並不依賴直覺或猜測來設計課程,而是利用訓練監控的技術,去推敲訓練過程中的每一步該如何進行下去。換句話說,科學上的原理決定了訓練的大方向,但是實際的應用並非依賴跳躍性的思考或臆測,而是針對訓練過程中所有可以掌握的蛛絲馬跡加以監控,讓數據呈現運動員在接受訓練刺激之後的生理及心理反應,接著再基於這些反應來決定下一步的方向和手段。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進展。當肌力及體能訓練圈裡對於訓練的劑量反應關係仍然充滿各種猜測、盲從或是爭論的時候,麥克史東的團隊正在一步一腳印的累積有意義的大數據,開始逐步解密肌力及體能訓練領域裡的各個細節。這種包含了理論、實作、監控、修正和檢驗的過程,讓爭論不休的實務圈逐漸開始獲得用科學方法驗證而得到的知識和技術,對於肌力及體能訓練領域產生了重要的貢獻。
這本教科書,是一本練基本功的書籍,裡面包含了大量肌力及體能訓練領域裡的重要背景知識,是專業人員的工具書,也是想要窺見訓練背後的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我不會說這是一本易讀的書,反之,我會真誠的告訴你,身為肌力及體能訓練的從業人員或是積極的愛好者,如果有什麼書值得你拿出恆心毅力和計畫來好好閱讀,這本書會是超級優異的選項,而且我可以確信,每一個細讀此書的人,都會從中學到改變一生的知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903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買車是想有自己的空間,在車內裝飾一下已經好開心。」坐在自己車房內的George Wong說。剛好是梅雨後的晴天,天氣既濕且熱,油站成了烈日下的遮蔭處,位於其中的車房更是自成一角,車房內放滿了他的玩具,門外還有一輛GTR及一輛稱為K Car的輕自動車,Honda S660。 本來從事物流業的Geo...
汽修科課本 在 台北,獨立生活指南 IndietpLif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跳舞的熊》自由了,然後呢 ?
.
『 自由使人疼痛,而且一直如此』
『 如果有誰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奴隸,他在自由中是
沒辦法生存下去的』 —— 《跳舞的熊》
.
《跳舞的熊》是由波蘭記者沙博爾夫斯基進行採訪撰寫的報導文學,紀錄保加利亞在跳舞熊文化被廢除後,圍繞在熊與其周邊人士的各種連鎖效應。如書名所述,這些熊多年來被人訓練跳舞,並以殘忍的方式豢養長大,毆打、牙齒被敲掉、熊鼻上掛著方便控制,如奴隸印記般的的鼻環,並從小就被灌飲大量酒精導致酒癮上身,只為減低他們的攻擊性。當2007年保加利亞加入歐盟後,這項文化被認定違法,熊被帶離他們主人身邊,重新到一個實驗中心學習自由。作者透過看著熊學習自由的過程,回頭看看各國在民主轉型過程的困難性。
.
這是作者第一次來台,原本是要在國際書展舉辦的講座,恰好遇到武漢肺炎,而另覓場地,其中一場辦在慕哲書店,現場座無虛席。作者開場先從自己在波蘭的成長經驗談起,9歲之前的他,不懂什麼是自由。那時候的商店常常只有nothing,是真的空無一物的那種,除了永遠都在的店員,賣著nothing。即使有,也是永遠的單一品項。那是共產主義下的波蘭運行計畫式經濟的社會。多元化商品則只存在於美元付款的商店,當他好不容易拿到人生第一條口香糖時,那種快樂難以計量,他甚至把一包十片的口香糖又各切了十片,打算花一年的時間慢慢享用。而一直到他10歲,他才第一次吃到橘子,12歲第一次吃了馬鈴薯。
-
波蘭與台灣類似,同樣夾在兩大強國之間,是蘇聯與德國的角力,甚至是戰爭爆發之處,而且國界還缺乏自然屏障。他談到民主化過程,除了經濟制度上邁向私有制及資本主義來襲,最大的改變莫過於歷史教科書及語言,在80年代,他們被教育蘇聯是最棒的國家,而在90年代,蘇聯則變成波蘭的佔領者,甚至因為反共的關係,蔣中正也在他們課本被描寫成抗共英雄。另外,原本的官方語言俄文也被波蘭文取代,以至過剩的俄文老師只能去當圖書館員。他認為自由帶來唯一不變的就是不斷地改變,人們只有透過不斷的改變去適應改變本身。
-
但自由的出現,讓改變的一代與失落的一代同時出現。而這本書的後半段則集中於採訪那些在社會轉型過程中,被遺留、淘汰,懷念著舊時代,崇拜獨裁者,而無法前進的人們。史達林博物館員工們依舊以崇拜神的姿態,繼續迷戀著他,也懷念共產主義社會。老奶奶害怕加入歐盟的時刻到來,害怕到想死。作者甚至自己作了一個生活實驗,嘗試過一年老波蘭的共產生活,並寫成一本書叫《我們的小小波蘭共合國》,他試圖同理,當資產私有化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減少的事實,但他同時得面對一台永遠都修不好的汽車。整體來說,他認為這些人懷念且失去的是一種安全感,不用動腦、只需服從就好的生活。
-
現場的各種提問非常熱烈踴躍,有人提到如何與韓粉爸媽對談,想詢問作者在這樣的突破同溫層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好建議?結果出乎預料的,作者說他跟他爸因為政治因素,已經兩年沒有講話(大家笑了 XDD)。 最後簽書時間,作者也很有耐心的一個個合照跟簽名,當他瞥到我手機外殼是史努比的時候,驚呼一聲『You like Peanuts ? cool ~ 』,這大概是我遇過最可愛的作者了。
-
書名:跳舞的熊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8/10/31
-
#跳舞的熊
汽修科課本 在 nag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28和白色恐怖的QA集】(重製版)
之前每年228都會發一些相關議題,但輿論就固定重複圖中的輪迴。
今年趁著「返校」的票房刷新台灣影史票房記錄,和香港抗中事件的影響。相關議題和歷史脈絡難得獲得台灣人關注,大家真的要多把握機會分享想關論述資訊,讓更多台灣人思考那些被刻意隱藏多年的問題。
香港的議題與台灣的過去和未來互相呼應,才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台灣人越關注香港民主自由人權問題,更能看清楚自己要走得路,要選擇的未來。
香港近期的冰山一角
811 遭喬裝警拘捕 被捕者肩關節骨碎成四塊 腦出血 門牙飛脫 傷口被噴椒
https://reurl.cc/723Z5k
香港這幾個月發生了太多的悲劇,政府放縱黑警濫權違法暴力,中國統戰黑道滲透砍殺民眾,已是香港的日常,香港民主法制蕩然無存,民眾被恣意毆打甚至性侵,近期更出現多起民眾被消失、被自殺。死狀悽慘卻都被警方吃案。短短三個月來,被自殺的案例高達60人!一身外傷,無家屬,無遺書…警方一律表示:無可疑。
這些都是返校、白色恐怖歷史重演前奏序章的規模而已。
這些還僅僅是發生在資訊「還算」公開透明,人人有智慧型手機和尚可對外通訊的網路的情況下,流出的消息。怎麼能想像,廣建可容納數百萬人集中營的新疆和三不五時就發生自焚抗議企圖對外發聲的圖博西藏,那裡的人民遭受什麼樣的迫害?更無法想像,在那個根本沒有自媒體硬體和網路平台的1950年代,根本做什麼卑鄙惡行都不會有風險不會被追究還會升官發財槍桿子黨國軍政權可以對台灣人民恣意暴行到什麼程度。
很多時候,在中國媒體的操弄下,台灣人不知道用什麼角度看待自己的歷史。可以套用香港的近況來反思:
嚴刑拷打、強逼認罪、性侵、甚至暗殺棄屍的黑警、黑道、和幕後指使的政權,應該受到怎樣的法律追溯?拿香港納稅人的錢當作賠償,就沒事了嗎?侵佔的財物要不要歸還?消失的錄影畫面要不要公開?那些下達命令的公文卷宗要不要公諸於世?讓世人知道加害者是誰,並接受法律制裁? 刻意藏匿相關檔案甚至惡意銷毀的幫凶要不要嚴懲?還是整個香港社會都對受害者和關心的倡議者冷嘲熱諷說他們每年都在消費炒作?
在嚴刑拷打下被認罪、被性侵、被自殺的香港人和受難者家屬,在加害者仍被體制包庇,上述條件達成率幾乎是零。根本沒有一絲誠意要面對問題前,請問受難的香港人和家屬,應該用多少日子來追求正義和公平?如果你家人被無故拖去強姦殺害,家產被持槍土匪侵佔,在終於民主化,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你會用多少的時間成本去討回?難道是喊個5年10年就放棄了嗎?廢話當然是窮極一生用一輩子來爭取啊!這可不像反年改的上街要月領七八萬和18趴那樣,白色恐怖受難者,要爭取的,是多麼卑微、基本的東西「歷史真相」。
那些歷史真相,不只是屬於受難者家屬,更是全台灣人共有的。
很多時候,人們不理解自己的歷史,但看著中國統治下香港的近況,再對照返校的劇情。藉由現在發生的悲劇,回顧過去,再進而思考未來,很多台灣人才驚覺,這一切沒有離我們很遠。台灣的民主還非常年輕而脆弱。一不小心就會親手葬送。
很多比較早講的的東西,在當時不被大眾接受或理解。但真實的善良的東西經得起考驗,隨著時間過去,終究會被正面討論。
不論是從「不要製造社會對立放下仇恨」到認知白色恐怖歷史尋根,還是從「打沙包教訓民進黨資進黨滅東廠票投中國黨韓國瑜發大財」,到防範中國統戰資訊戰,團結護台抗中。
https://reurl.cc/alN6vZ
成熟的公民,要歷史錯誤中學習,少走冤枉路。不要再用慘痛的教訓來覺醒。
#返校 #致自由
這一個月發生了很多大事。香港、台灣、台美關係、史明歐吉桑…
其實近期在趕一個計畫,忙到連返校都還沒時間去看。下個月就會和大家分享。謝謝。晚安。
補充2016年舊版文案:
https://www.facebook.com/nagee.tw/photos/a.10151409298917312/10153291306487312/?type=1&theater
Q1:不要再製造仇恨!每年都要吵一次228煩不煩啊!快放下吧~
A:殖民進行式 中華民國不告訴你的228 (女性配音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Ud_YNvh2o
Re: [問卦] 為什麼228事件和國民黨有這麼大的恩怨?
http://ppt.cc/tdIP
228紀念日不紀念228要幹嘛?在228紀念日討論228讓你很不舒服嗎?那何不公開主張修法廢除228紀念日,拆除228公園,銷毀一切228史料和政府機密檔案?因為這才是你口中的放下啊。
政府已經做了很多了?請問做了什麼?中華民國還有70年前的228機密檔案不願解密公開,那些才是最根本的關鍵。
[爆卦] KMT與馬英九 對228的"歷年努力"一覽表
https://goo.gl/7sCRFs
Q2:「轉型正義」個屁啦!政治鬥爭還要創造口號喔?
A:維基百科:轉型正義
https://goo.gl/1wOR7o
轉型正義不是哪個政黨發明的詞,是聯合國的明文規範,而台灣完全符合需要「轉型正義」的條件。聯合國最新版的轉型正義五元素變得更積極,五元素分別是:
1. 調查真相、起訴元兇、確定元凶按照國際法律的精神與法條受到逞罰
2. 確保獲知真相的權利
3. 賠償
4. 重整參與迫害的組織與制度
5. 全國性討論與諮商以促成和解
台灣連第一步還看不到。等等,你說已經賠償了?風向沒有爭議的全民公敵,如殺童殺貓性侵之類的罪犯也可以逍遙法外,並用全民的納稅錢給受害者家屬當作賠償嗎?
轉型正義的相關調目有:民主化、非納粹化、去史達林化、去蔣化、去毛化。你說台灣有轉型正義?有去蔣化?大部分人還以為這些普世價值是「民進黨」發明出來鬥爭的詞。台灣人被中華民國洗腦洗了七十年,對蔣政權擁護的跟什麼一樣…阿對啦,跟北韓一樣。
轉型正義是聯合國極為重視的法治概念。在 2010 年 3 月聯合國安理會曾針對轉型正義的進行方式發布指導方針:對聯合國而言,轉型正義係指「社會在處理過往的大規模暴行時,為了確保可歸責性、實現正義並達成和解所採取的一切程序與機制。」對聯合國為強化法治所建構的架構而言,轉型正義的程序與機制是極為重要的成分。
聯合國官網轉型正義的文件連結
https://goo.gl/cAcbe8
[新聞]德國的第二次轉型正義
http://disp.cc/b/163-9gN6
Q3:應該先拼經濟
A:釐清犯行,追討黨產,不但是轉型正義,更是直接的把屬於人民和國家的土地和財產拿回來。否則那些百億千億黨產還是屬於國民黨。這樣放任不管,難道是那些滿口「拼經濟」的人所樂見的嗎?開源「節流」,就是最直接的拼經濟。去年黨產光股利就有29億,好經濟,不拼嗎?
Q4:228是虛構的啦!是民進黨捏造的故事
A:228起於1947年。民進黨是1986年才組黨成立。中華民國1987年才解嚴。有人說每年聽到的228越說越誇張。抱歉,那些史料一直都在,只是因為你現在才接觸到。至於一直抹黑造謠故事越說越誇張的,參考歷年選戰,你應該知道是什麼政黨在做的事。
228的歷史由國際人道工作者、教會牧師醫生記者等記錄的史實就足以打臉國立編譯館的課本了。228事件69週年紀念日,台北探索館24日起展出《被出賣的台灣》作者葛超智(柯喬治)(George H. Kerr)的特展
http://www.storm.mg/article/83122
1947年紐約時報對二二八大屠殺的報導
http://goo.gl/YYf5XM
其他倖存者目擊者的口述:「把你脫光光澆糖水讓螞蟻咬」、「打到胎兒墜地」 白色恐怖刑求的寫實畫作曝光
http://www.storm.mg/article/57932
「外省人」的人證都有
https://goo.gl/uTqk2D
還有不少生還者冒著生命危險保存的證據、畫作、死者照片、在監獄寫下的家書。
當然,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還是中華民國政府藏起來的228機密文件檔案。這個解密出來,大家就不用這麼辛苦找證據在那邊辯來辯去了。如果沒有鬼,為什麼70年以前的228檔案就是不肯完全公開呢?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Q6:不要再製造仇恨!撕裂族群啦!
A:那就一起支持解密公開228檔案,監察院不要又偷偷銷毀檔案喔。
到底是誰在製造仇恨?
[爆卦] 洪秀柱Line偷散佈: 轉型正義就是散佈仇恨
http://disp.cc/b/163-9gN7
Re: [新聞] 國民黨部遭丟汽油彈 廣場起火燃燒
http://disp.cc/b/163-9gJW
周阿財找不到不存在的女兒只好再接再厲賺外快囉
還有網路各大論壇和新聞留言,大家儘管去爬文求證,截圖都不知道從何截起了。滿滿的都是對關心228者的仇恨辱罵。甚至有不少泯滅人性的對受難者家屬嘲諷羞辱。說當初被殺的都是暴民亂民活該被打死、當初應該把台灣人都殺光的都有。這些滿口說不要撕裂族群、台灣要團結、社會要和諧、國家要進步的人,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顧立雄:不解決這個問題,才是真正的撕裂族群。
補充Q:蔣公也不是沒有功勞啊!他帶台黃金建設台灣,還有他兒子蔣經國的十大建設!要是沒有他們,你們有今天的台灣嗎?!
A:都2016年了這種鬼話還信,很丟臉的。不會用google我教你。關鍵字「國民黨 黃金 真相」「國民黨 黃金 隔年」「十大建設 神話」都有答案。國民黨從中國上海等地的銀行搜刮1949年運來台灣的黃金,隔年就花光了。十大建設是美援做的。還是污剩的錢來做的。請估狗「杜魯門 一家都是賊」。十大建設是什麼?不懂可以去google,維基百科都有。十大建設就是「基礎建設」:高速公路、港口、發電廠、機場等。看似很厲害,但是中華民國政府來台搜刮了30年,才想到要做這些「基礎建設」,1979才完成。那請問中間30年這個政府除了徵稅就都在睡覺嗎?過了30年,覺得「反攻大陸」無望了,才願意「建設台灣」開始做基礎建設,還好意思誇口?
國民黨還沒來台時,台灣在日本的建設下,比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文明先進,人才濟濟,高學歷知識份子博士律師醫生藝術家政治家等等等。國民黨來台後就是奸淫擄掠,四萬換一塊新台幣的大洗錢你聽過嗎?你讀完國立編譯館的課本了,那「土地改革」內容是什麼?國民黨來台後帶來台灣已經絕跡的天花瘧疾等傳染病,本來可以「冰淇淋大戰」的台灣竟然變成路有餓死骨。國民黨沒來的話,台灣人就不用把全台資源都丟去中國打仗,國家空轉30年才做基礎建設,也一樣會遇到國際經濟起飛。國民黨沒來的話,當然不會有今天的台灣,台灣絕對比今天更好。
希特勒的納粹帝國在德國打造的軍事成就、科技、醫學、建築美學,當時都是世界頂尖的,完勝蔣家的豆腐渣建設。戰後美蘇兩強國更是搶著瓜分其技術機密。納粹科技對不只對德國有高度建設,更對世界科技文明有直接的影響力。難道德國人要拜希特勒,全世界都要拜希特勒?「人家也是有功有過」?
228相關整理資料:
補充2017新連結
KingKingCold大大被推爆的好文
Fw: [討論] 228 會不會覺得少部分人已經走火入魔了?
http://disp.cc/m/163-9Ux2
[爆卦] 陳儀228一連串屠殺前的廣播
http://disp.cc/b/163-9Ug7
【二二八真相解密】陳儀請兵電報 70 年後首度曝光,殺人魔蔣介石罪證確鑿!
https://buzzorange.com/2017/02/24/the-truth-of-228/
『外國見證人表示,飛機灑下一張由蔣介石簽名,保證寬大,力勸所有在逃難的人返回家園的傳單,結果許多人回家後遭到逮捕與槍決。一位外籍人士補充,看來有個政策打算殺害所有的菁英,這些外籍人士的故事得到所有重要外國使館與南京官方的證實。』
[爆卦] 統促黨人士襲警
http://disp.cc/m/163-9UgM
[新聞] 228新書發表會遭暴力鬧場 統派假摔哥推倒85歲老受難者
https://goo.gl/e4vDSB
[互動遊戲] 重返二二八起點 70年前到底發生什麼事
https://musou.tw/focuses/1326
【原諒空氣】https://goo.gl/AsMgzw
【ROC看柯南】http://ppt.cc/nQYDh
汽修科課本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買車是想有自己的空間,在車內裝飾一下已經好開心。」坐在自己車房內的George Wong說。剛好是梅雨後的晴天,天氣既濕且熱,油站成了烈日下的遮蔭處,位於其中的車房更是自成一角,車房內放滿了他的玩具,門外還有一輛GTR及一輛稱為K Car的輕自動車,Honda S660。
本來從事物流業的George,因為自少愛車又是朋友間比較熟悉車的人,時不時擔當親朋戚友的買車顧問。「越是處理得多這類交易,接觸的市場就越闊,當時就想不如索性自己做汽車賣買。」說是半推半就入到這行業,其實也許是早在童年就已注定的路向。跟不少男士一樣,兒時已愛車如命,那時有零用錢就馬上買汽車雜誌,睇汽車雜誌比看課本還要多。
有人買車為方便,有人買車為晒命,他是為求私人空間。「細個住屋邨,沒有太多空間,也沒有自己的房間,買車之後就像有了自己的空間。」第一個完全屬他的空間是1992年Honda Accord,四方形設計,尚算實用。「那時覺得很高科技,特別是四輪轉向的技術。」有了空間,才有獨立自主的基礎;在這之上,才可以談方向。「這麼多年來,都是汽車推動我的人生,為了有平車位放第一輛車而搬離家人;因為車而令我做了汽車賣買;又因為玩車而令我更有動力工作。」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肝臟權威】唔使食補肝品 72歲港大教授黎青龍飲酒兼夜瞓 「我個肝仲幾好」(果籽) (https://youtu.be/c3ik8wTN1g8)
【百萬豪裝公屋】寧花巨款裝修都唔買樓 月入10萬夫婦:供樓會好辛苦|2020-06-18 (壹週刊) (https://youtu.be/Z7sJex8wYHM)
【TVB奸人背妻偷食】戴志偉與保險女同事Candy出軌回春 發爛回應再護花|2020-04-10 (壹週刊) (https://youtu.be/yVZiQRRw98Q)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Zenos E10 #跑車 #車房 #GTR #HONDA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