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溪國際「竹建築」雙年展》
這是一場永不落幕的「竹建築」展,始於2016年。
參與者包括隈研吾、George Kunihiro、Anna Heringer、楊旭、李曉東等。來自 9 個國家 共12 名建築師,他們打造了18 座「永久性」的竹建築。
竹建築展在日本已經行之多年,在中國除了北京長城公社之一的建築代表作之後,中國建築先走上國際建築路缐,互相競逐缐條,燈光:卻忘記了環境中的污染。
竹建築雙年展地點在中國浙江省寶溪,策展人葛千濤回應地點的選擇:人文基礎、歷史淵源和地理地貌是他選擇這個離上海 650 公里車程的小鄉村的原因。
在2011-2014 年前,中國的混凝土消耗量已超過了美國。意識到這一點之後,環保建築材料之風才慢慢刮起,建築師開始尋找更天然的材料。
四年前開始的竹雙年展結束後,這些建築不拆除,留下來繼續使用。因為「永續」環保,正是這次雙年展的主要核心價值。
這次獲首獎🏆的作品為隱居龍泉。它為國際竹建築文創,開啟了很大的動力。
竹子在東方並不難找,堅韌有力、生長週期短、不必破壞山林、又富有延展性。這些優勢都讓竹子脫穎而出,建築師 Anna Heringer 團隊在建構得獎的隱居龍泉時,特別青睞竹子,大量使用。
Anna Heringer説:比起傳統建築拼命使用泥土、大理石等建材,竹子要坦誠很多,竹子編織的網罩直接成為建築外立面,呈現毫無保留穿透的美感。
每到夜晚,內部的石塊建築發出微光,竹制外殼則如同燈罩,建築物此時就像放大了很多倍的手工藝品。
得到首獎、打敗日本建築大師級隈岩武的隱居龍泉,建造之初即希望能與當地的文化特色有關聯。
寶溪鄉的陶瓷器皿,頗有名聲,這幾座建築的形態就被設計成燒陶制瓷的器具的外觀。線條、弧度,再用於大型建築上。
獲得 ArchDaily 大獎的「隱居龍泉·國際竹建築文創生活村落」,由兩間旅捨和一間民宿組成。(圖片1-14)
製作這樣的大型竹建築並非易事,建造過程考驗竹工匠的手藝,這也為當地的匠人提供了大量的成就感。
當地村民「胖子」和她的「泥牆」匠人組,每次碰到遠道來觀看考察的客人,都會問一句「你覺得這個房子漂亮嗎?」
「這種因為參與項目而產生的認同感,自豪感,正是竹建築雙年展的意義所在。」
策展人葛千濤形容「手工精神構築起了鄉村自覺的鄉土精神」。首屆國際竹建築雙年展想傳遞的正是「場所精神,鄉土建設」。
* 擅長使用在地性材料的隈研吾出現在這次雙年展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他的建築作品向來強調溫暖及自然。青瓷是寶溪當地重要的文化特徵,隈研吾在「竹雙年展」設計了一個當代青瓷藝術館,展示當地文化。(圖片15-20)
藝術館跨溪而建,造型靈感來自當地(壓製成型)的重竹,隈岩吾刻意放大出重竹的張力。
隈研吾主張的「隙間」理念,也因竹的疊排及錯落而呈現。整座青瓷藝術館建築,如呼吸著自然的氣息。
隈研吾認為比起城市,在農村舉辦這樣的雙年展更有意義,「在鄉村做這樣的雙年展,它的意義遠遠超越雙年展本身。」
尤其在中國。他説。
*策展人葛千濤,除了邀請國際大師參與之外,也以「竹橋」自己的作品參展——一座以石頭為橋墩、竹材做成巨型螺旋結構的橋梁。(圖21-23)
「橋的造型語言源於 DNA 雙螺旋結構圖,寓意了竹建築雙年展文化基因的在地性。」
葛千濤本想做一座古代廊橋,但建築師們幾乎全體否決了這個想法:「歷史可以穿越,但無法複製。尋找文化基因,並不只有復古這一條路。」
這座竹橋所處的位置也有深意,它連通著古村落和當代竹建築社區,「在穿梭的光影變化中將傳統引向了未來」。
*中國建築師李曉東為竹產品的研發設計打造了一個「創空間」,建築外立面呈現竹林的意境,建築本身即融於環境中。(圖24-28)
李曉東對於鄉村建築有自己的想法:「鄉村生活應該審視當下環境,因地制宜地發展,而不是一味地複製城市生活。」
*建築師楊旭則在這𥚃,留下了他的遺作。他共設計了兩棟藝術酒店——「花間」和「水間」。「水間」靈感源自寶溪當地的龍窯,如青瓷器皿一般的外形中,龍窯在內部盤旋而上。(圖29-31)
在國際竹建築雙年展正式開幕的前一年,楊旭遺憾離世,成為他最後的遺作。
這場國際竹建築雙年展也成為一次啓蒙。在 18 座竹建築潛移默化四年的影響下,當地及上海附近其他幾棟民宿也「返璞歸真」,重新審視在地性材料,把原來的馬賽克牆換成了木板。「這也是文化的反哺,一種審美觀念的改變。」
江文淵建築師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可錯過的「建築慢慢」紀錄片
這是一部很難得的紀錄片,因為要在八十分鐘之內,完整表達出四位傑出建築師畢生的努力與實踐的理想、訪談、作品介紹,在高含量的訊息與概念裡,還能拍得這麼富有詩意,真的非常不容易。 四位建築師裡我認識兩位,雖然他們以專業切入社會的角度完全不同,但是他們懷抱著高度理想,卻有能耐得住煩瑣的一步一步實踐的個性,卻是完全一樣的。 感謝陳芝安、謝欣志兩位導演讓我們看到,在紛擾功利的的社會中,還有這些人始終不放棄地努力著。 五月中在台灣疫情爆發前一天,誠品電影院裡的首映會看到四位建築師現身,當時就在想如何讓更多人看到這部紀錄片。 也要謝謝公共電視開放一個月,大家疫情宅在家可以上網免費看。(連結)授權:本節目由公共電視提供 播放期間:2021年06/1 - 06/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vkinr3qxY
後面也附上前年我在蘋果日報專欄寫文章,介紹江文淵建築師的「都市造山運動」。
都市裡的造山運動―蘋果日報名采專欄
…想像都市裡每一棟高樓大廈如果都變成一座座的山?山上有蝴蝶蜜蜂,有樹蛙有螢火蟲,人跟其他生物可以共享同一個生活空間,樹可以過濾空氣,可以降溫固碳,在這充滿生命的居住空間更可以成為我們身心安頓之所在。 把自然帶回都市,因此人也就生活在自然中,這不是夢想,而是真實可行的方案… 全文請見連結
https://vocus.cc/article/60ba1485fd897800019c3727
江文淵建築師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明天公視首播「建築慢慢紀錄片」110.05.12 昨天下午到誠品電影院看「建築慢慢」紀錄片的首映,現場除了導演,也邀請了紀錄片的主角,四位著名的建築師出席。 江文淵、廖偉立、黃聲遠,曾志偉,四位建築師的作品雖然風格很不同,但是相同的是,四位都用一輩子的時間不斷叩問建築與生命的關係,並且真誠的用建築作品努力實踐自己的思索。 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建築師萊特曾說:「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意思是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有能力改變環境,甚至改變地形地貌,但是一旦我們住進去之後,周遭的環境就反過來影響我們,改變我們。 其實這也是當初成立荒野保護協會的起心動念:「只有美好的環境,才會有美好素質的人,因為我們希望保護台灣美好的自然環境,讓後代子孫能在如此的環境成長。」 建築不只是提供我們遮風避雨之用,它對我們的精神與心靈的影響,是真切且鉅大的,我們可以從這四位建築師的信念,看到建築可以帶來的更多可能性。
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mov/202105110331.aspx......
民視新聞網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511W0279......
蘋果
https://tw.appledaily.com/....../5CEH5B7A7BG5HD....../......
鏡周刊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511insight002/
Life
https://life.tw/?app=view&no=1277565
立報
https://www.limedia.tw/film/20282/
台灣住宅建築獎 https://www.facebook.com/707317762951336/posts/1438823749800730/?d
明日誌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
江文淵建築師作品 在 半畝塘- Hom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21年台灣建築獎剛剛出爐,在眾多優秀的公共建築作品中,樸山村是獨一住宅案入圍,並且獲得佳作的肯定。 評審團留下對江文淵建築師及半畝塘團隊的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