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東環線開始啟動🚉
行政院已經於109年2月14日核定捷運東環線的興建,目前捷運局正進行綜合設計規劃與環境影響評估。這條重要的南北向貫穿捷運的路線相對重要,從內湖經信義到文山動物園,整條路線可連結板南線、信義線、松山線以及未來興建的汐止線,如此貫穿後,不僅能紓解內湖塞車困擾,搭捷運的便利性更高。為此,陸續在地方召開地區說明會,積極與當地居民溝通並整合意見。
預定2023年動工,所以有三年的時間可以陸續微調計畫,工期預估8-9年,總興建經費約921億。大家關心的站體興建,希望能以公有用地為主,盡量避免土開的方式進行,包括興建後轉乘、街區規劃與施工時所造成交通黑暗期的交維計畫等等,綜所反應我會陸續協助民眾進行溝通協調😊
#許淑華 #台北市議員 #捷運東環線 #板南線 #松山線 #信義線 #民生汐止線
汐 東 捷 運 說明會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關心的基隆輕軌捷運規劃案,我要再次強調,目前還沒有定案,我們會持續向規劃單位反應民意;而過去幾年來歷任市長在基隆規劃捷運的難處:「沒錢、沒人、沒路廊」三個問題,已經在這兩年多來的努力下獲得大部分的解決,希望大家一起珍惜推動輕軌捷運的寶貴成果,讓好的方案出現。
昨日在議會,右昌已經完整的向議員說明,也獲得多數議員的支持,在此也像各位朋友報告:
#一
《輕軌與台鐵不是二擇一 目前仍未定案》
八堵到基隆之間,不是輕軌與台鐵二擇一,也不是單一選項,各種的評估、規劃有很多種,各種方案各有利弊,也包含經費和施工期程,會影響到不同的群體,這些方案都還沒有最後定案,但一定要連接三鐵共構的南港站,與大台北都會圈連結起來,對基隆才有效益。
其次,府會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大家都是為了基隆好,各位所提的各種意見,市府都會虛心接受,也會充分的跟中央反應,請各位放心,雖然基隆不是直轄市,不過市民都希望享有大台北都會的生活品質,然而市府沒人沒錢又沒有土地,若要新闢路廊就必須以天價徵收,最大的問題在於運量、預算跟路廊。
#二
《三大難關「運量不夠、預算不足、沒有路廊」已逐步克服》
記得當初毛治國院長提過,基隆要捷運,錢要自己出、盈虧要自負,這也是我們最大的問題,所以之後跟中央談,都是站在完善大台北首都生活圈的立場,並促使基隆市港與首都生活圈的連接,還要附有帶動基隆河谷廊帶經濟發展的功能,這樣才有效益,否則中央不會單純只在「我們需要通勤」這個政策上給我們支持。
「預算的部分,這幾年中央已經給我們支持」,蔡英文總統數年前親自視察,也對我們基隆的國際建設大表支持,加上前瞻計畫的支援,「基隆市不需要出到任何一毛錢。」
至於路廊的問題,基隆河谷狹窄,唯有現有台鐵路廊與現有高速公路的路廊可以選擇,但是高速公路附近沒有住家,要進行土木建設也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在這兩年的努力的之下,「最困難的大部分已經解決,相信接下來的問題,我們也能一一克服。」
而運量上,最近幾年中央已經沒有在談到運量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表示我們被看到了,從北五堵、六堵工業區、乃至七堵、八堵沿線等,台鐵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開放的效益已經有效果,這是歷任市長在報告書提到的觀念,現在也都容納進來了。
#三
《終點站在三鐵共構的南港 已與台北市、交通部達成共識》
終點站的問題,市府的概念就是西岸的會展旅運智慧大樓要接到南港,現在輕軌銜接南港轉運站,已是三個城市跟交通部的共識,未來最終方案現在也已取得共識,應該由交通部出面找三個城市甚至宜蘭縣來好好協調,應該最近會有一些協調的動作,最終的方案一定是北北基共同討論,最後來完成。
#四
未來民生汐止線可能只剩東段 應要和基隆輕軌整合
至於有民眾對台鐵經營的疑慮,未來輕軌營運單位不一定是台鐵,也可能是新北市,捷運民生汐止線雖然已通過環評,但西線段(台北市)興建機率不高,可能只會剩下東段(新北市),如果只剩下東段,應該要和基隆輕軌整合,整合是有機會,也有一種可能,是一樣接到南港轉運站,把系統和運量整合,這樣未來民生汐止線的東段可以接到內湖,可解決內湖塞車的問題,應該也是一舉數得,所以這方案也可以進行討論。
我要強調,現在是基隆捷運建設最接近成功的時刻,當然還有很多困難要逐步處理,但所有的問題跟差距,都需要一個個務實的去解決,大問題都解決了,其餘的問題應該也有能力逐步化解掉,我個人比較樂觀,也不會因為困難跟障礙在前面,就沒辦法處理。
#五
《持續和規劃單位反應需求 方案成熟後辦說明會》
輕軌方案並沒有定案!一定會向交通部鐵道局跟規劃單位強烈表達地方需求,請大家放心,即便無法做到同月台轉乘,最少也要做到相鄰月台轉乘,一定會照顧到轉乘的便利性,目前的方案與期待還有落差,還有很大的進步和討論空間,希望規劃單位能提出最好的方案。
依法,公聽會一定要辦,也可以爭取多辦幾場,但是如果方案不成熟,連市府都無法接受就急忙對外說明,會讓民眾誤以為是市府接受的方案,市府一定會要求在整個方案成熟之後,要求規劃單位依照法定程序對外召開公聽會。
最後,這段時間以來的心情,右昌用兩句話形容,「匍匐前進、用心良苦」希望大家一起珍惜推動輕軌捷運的寶貴成果,讓好的方案出現,當然市長有最大的責任,我也會持續努力。
https://youtu.be/svjri2vmmKw
汐 東 捷 運 說明會 在 基隆好議員 鄭文婷律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大公共工程進駐基隆,應健全基隆交通路網
基隆輕軌捷運究竟會不會取代台鐵?讓台鐵基隆站不見了?這個問題在過去這段時間一直被國民黨炒作成答案是肯定的,然而這樣的認定到底根據的是甚麼?目前所知,捷運輕軌最終的期末報告尚未出爐,國民黨提出的論點恐怕是出自100年7月份基隆市政府的山線捷運的評估報告,該報告早就定調基隆捷運取代台鐵基隆站,否則怎麼會有國民黨籍議員於106年提出拆除八堵到基隆間軌道的說法呢?
不管怎樣,國民黨這樣的論述已經造成很多通勤族惶恐不安,市議員鄭文婷認為近幾十年來基隆人引頸期盼的軌道工程--捷運,始終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直到蔡英文總統到基隆宣布捷運輕軌將開進基隆後,這樣一件重大的交通建設才見到端倪,這對基隆整體發展而言絕對是值得肯定的,尤其基隆市每年預算不及200億,能夠說服中央全面買單引進捷運輕軌,對基隆來說更是大利多,畢竟整體而言捷運輕軌終究是比台鐵更省錢、快速且具多元選擇的交通工具。
不容置疑的是,如果捷運輕軌取代台鐵,對於通勤族(特別是在基隆、三坑搭台鐵前往松山、台北、板橋工作的通勤族)的交通習慣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市議員鄭文婷認為應從健全基隆交通路網的視角去看待,如下分述:
一、開放公民參與政策形成過程: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必須融入公民參與機制,才能真正落實主權在民的核心價值,目前所知捷運輕軌的規劃單位確實尚未與基隆市民進行溝通,市議員鄭文婷認為任何一項重大的公共建設,或公共議題,在政策的形成過程中,一定要有公民參與的機制,雖然捷運輕軌最終的期末報告尚未定案,但此前也要透過公開的機制來聽取在地民眾的想法,尤其是受衝擊最大的通勤族,更不能忽視他們的聲音!
二、完善基隆交通路網規劃:基隆整體交通部署必須有整體性的調整,目前基隆通往外縣市的交通運輸路網大致上有台鐵西部幹線、花東線,國道客運,城際公車等方式,而通往花東的宜蘭高鐵延伸案也仍在規劃的階段,民生汐止捷運線雖完成環境影響評估,並也獲得新北市長侯友宜明確肯認與基隆南港輕軌捷運銜接可行,但何時動工及如何與基隆捷運輕軌銜接等問題,目前都還在討論的階段,以及上述整體交通路網彼此間的連結與整合工作都還有待最後的確認,因此,「基隆捷運輕軌是否取代台鐵?」,未來交通路網是否有變化?是否會重新調整?恐怕還是未定之天;然而,現在討論「台鐵被捷運輕軌取代」恐怕是過度的贅言謠傳。
三、健全路網需有配套措施:政策形成的過程必須將配套措施一併納入討論,在現況不變的情況下,謠傳「基隆人向來習慣搭乘的台鐵即將不見」,卻又不清楚捷運輕軌的未來樣貌,這勢必會造成市民朋友的極度恐慌。因此,假設在現況不變的情況下,捷運輕軌若要取代台鐵,市議員鄭文婷認為相關的轉乘資訊,以及直接遭受衝擊的通勤族(例如在基隆、三坑搭乘台鐵到松山、台北、板橋通勤),是否有相關替代通勤方案?例如基隆、三坑開通城際公車前往松山、台北、板橋等地能否保障通勤時間不變且一車到站?而上述的疑問絕對要向市民解釋清楚並獲得支持,否則這將會讓捷運輕軌的期末報告無法完整被接受。
這陣子捷運輕軌議題炒得沸沸揚揚,市議員鄭文婷認為這樣的紛爭必須要有交通主管單位快速出面來釐清相關疑問,讓民眾更清楚未來攸關自身利益的通勤方案。昨天(8/17)市議會將召開臨時會討論輕軌議題,我認為各項意見都可以在議事殿堂上互相討論,我們期待透過議事的討論能夠整合基隆市民的多數意見,且會後送交給交通部的規劃單位進行評估參考,同時也將努力議決邀請規劃單位前來基隆辦理說明會,至少初步對市民朋友說明並釋疑,以安定通勤市民朋友惶惶不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