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建案OMG超豪奢
前陣子解封後,跑去看台中買的房子第一期成屋聯悅聚,有點期待也有點擔心,因為我們買的建設公司聯悅雖然股東陣容豪華、代銷非常悠久然後優轉投資建設,但畢竟還沒有實際作品端出來,所以買了以後,很怕實際的第一期不如他們廣告與口說的豪華。
結果我從進去到出來,完全都被震撼的不要不要的,不只是外牆、內裝公設用料超好超豪華,而且是有氣質的豪華,不是土豪的豪,是非常文藝氣質的豪!覺得當初以1字頭買到的人應該超級開心,太值回票價,我去永和看過一個豪宅建案,一坪破70萬,公設都沒這麼豪華氣質爆表!(而且公設比才32%)
豪氣照片都在照片說明,譬如:整個大廳都是紅銅片裝飾、廊道上都是畫作真跡彷彿在逛美術館、兒童遊樂室你會以為自己在誠品書店兒童館、音樂教室小中大提琴都有未來還可以預約老師教學、畫室非常專業優美根本不需要去外面學畫、家教間裡面還有昆蟲植物標本我以為自己走進科學館......
史上最美健身房,居然有空瑜與完善核心運動小器材;有氧設備都用matrix是非常高規格的,這在建案超少見,通常不會給這麼高單價的器材;重訓綜合訓練台竟然有leg press……練臀超必要!
最愛的是與紀伊國合作選出的閱讀間,根本就是書店!裡面的閱讀氛圍非常棒、書很多很新,我的業務池池説:「這邊只有25坪左右,一年換一次書;到時候第三期書屋部分會破百坪,而且一個月換書一次喔~」,天啊明明是要買來投資的,結果聽完好想自己住過來,我真的爆愛待在書店與看書的,想到孩子在這樣的公設內成長一定美學才藝書香味濃厚啊~(而且搞不好二寶還來得及用到兒童遊戲房哈。)
結束後回到聯悅第三期接待中心坐坐,我很喜歡自己的業務池池還有他的同居女孩Candy,Candy去年還在林口銷售房子時曾接待過我們,那時候在林口看房子看到灰頭土臉,不少業務知道我們當時頭期自備款後,都會瞬間變臉懶得理我們,但是Candy是第一個知道我的能力後,還努力去幫我跟主管談付款方式與金額的人(但是後來談半天也是沒買龜山房,而是買下青埔的房);後來來看聯悅臻時,我才知道接待我們的Rainy池池,是Candy的大嫂,兩個年輕女生從台北來台中,人生地不熟、沒有勢力範圍,乾脆一起住一起打拼賣房子;因為整個太有緣份的相遇,我也非常喜歡她們的服務,很熱情與貼心,加上我直覺台中港重劃區一定會發展起來,於是這次就成為了她們的客戶。
她們兩一直很努力在服務客戶和經營自己的粉絲專頁,粉絲需要看聯悅的房子我很推薦她們~
❤️Candy & Rainy 聯悦小天地
https://www.facebook.com/Candy-Rainy-聯悦小天地-102354452024357
最近我有一個粉絲,私訊我說很開心因為我的介紹,加上他自己做功課,結果聯悅臻揪團買了三戶。他自己是台中人,研究與做功課、跑來看現場與看第一期後,就開心下手了,他覺得雖然還需要一點時間,但這裡很像是當初的台中七期初期;而池池的老公是看著林口由空城轉繁榮的資深房地產人,他們也看好台中港重劃區這邊會跟林口一樣發展起來。
我買青埔房,去年買到現在已經價格上揚很多很多;我買聯悅臻(聯悅第三期)到現在,隨著當地發產趨勢越來越強、聯悅第四、五、六期規劃陸續出爐,房價也是水漲船高。我買聯悅臻是因為有蔦屋書店的合作書屋,第四期的聯悅八九不離十蔦屋書店與商城會直接進駐,就算我只生活在重劃區,也能豐衣足食很快樂~(蔦屋台灣老闆是梧棲人,發展家鄉的決心我超欣賞)
當然這個重劃區的魅力其實見仁見智,目前第一間百貨公司已經即將邁入第三年,消費力超強大讓三井百貨集團再建設了第二間百貨(明年初登場);另外的觀光議題還有海洋生態館(也是明年開幕);除此之外最大的公眾建設還有今天通過確認的捷運藍線議題(應該也是要等十年以上就是);還有飯店已經確定就在附近,連帶也會有商場......這樣算算未來這個重劃區內商場百貨就有四間,總之我很相信自己的直覺,會發展、獨樹一格、覺得這兒跟我買的青埔感覺很像!
弟弟買到面海景觀房我真的羨慕,因為面海房漲聲最高、住起來最美;媽媽買面中庭泳池也超讚的整個渡假風;有點後悔我為了撿便宜買面北低樓層.....但已經買了就這樣吧~
池池跟我說聯悅臻第三期,最後一棟100多戶會在9/11公開,大家可以利用週末假日去看屋、賞屋、看看令人琛目結舌的豪華公設與書房......搞不好我們會有機會當鄰居喔~超推薦有小孩的家庭去置產,完全就是為了孩子而擁有的家~~就算沒有買房去三井走走、去高美濕地吹吹風,也是非常棒的體驗。然後可以找池池或是Candy,我真的很喜歡她們。Candy和池池的賴我放在留言,大家可以自己聯絡他,可以報上名說是筋肉媽媽的粉絲,我相信會給更多照顧的喔~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10824民視 棟距只剩30公分 新建案大樓緊鄰隔壁華廈 民視YT→https://youtu.be/leN1vRietbs 民視新聞→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824F05M1 不受疫情影響,新北市永和預售屋還是賣得很好,不過現在...
「永和 心 預 售 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永和中正路預售屋詠和心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頂溪預售屋、永和建案討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頂溪預售屋、永和建案討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欣聯建設 的評價
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10824民視 棟距只剩30公分 新建案大樓緊鄰隔壁華廈
民視YT→https://youtu.be/leN1vRietbs
民視新聞→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824F05M1
不受疫情影響,新北市永和預售屋還是賣得很好,不過現在出現爭議了,去年(2020年)3月的一個新建案,開工後,因為大樓陸續往上搭建,卻發生與隔壁25年中古華廈,只剩約30公分棟距,讓隔壁大樓住戶、出面痛批。
民視新聞/呂中漁、張庭翔 新北報導……↓
新建案忙著施工,但你發現了嗎?它的鷹架,緊緊貼旁邊,中古大廈的外牆,鏡頭拉近一看,才發現只有短短30公分的縫細,隔開兩棟建築。一旦興建完成,兩棟住戶就得過著,幾乎零距離的生活。
中古華廈住戶說,「現在窗簾必須隨時拉起來,不然的話,他們在對面,我們做什麼都被看得一清二楚,我們都懷疑說他那個建照有沒有問題。」
中古華廈住戶也提到,「可能沒有顧慮到其他住戶的感受,就是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就直接在這裡蓋,因為其實這個基地有點小,我們住這邊,都覺得不適合再蓋。」
中古華廈的住戶直呼,這麼小的空地,本來就不宜興建。只是永和人口密度極高,新房子和低總價等誘因讓這棟位在新北永和仁愛特區的新建案,去年3月動工後,就創下24戶2個月就賣完的記錄。
東龍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表示,「那在規劃大樓,本來就是會考量採光和棟距的關係,他會比較是由瘦往上蓋,他整個大樓會盡量內縮,那所以說這個建案之所以會這樣的設計,可能是產品規劃出了問題,或者是礙於法規,他沒辦法內縮。」
新北市工務局建造科長廖瓊華則回應,「因為他在鄰近建設,他其實沒有做相關的開口,他其實就是一些結構柱,跟他的樓梯間的某幾道牆,他其實計算起來,是符合規定的。」
棟距30公分到底違不違法呢?新北市府工務局表示,其實新建案的設計圖,規劃棟距並非30公分,而是45公分,貼上磁磚後,預計會縮減至35到40公分,根據設計圖施工、因此並不違法,只是隔壁的鄰居,眼看新蓋大樓緊貼自家,心裡難免有疙瘩。
陳泰源YT→https://youtu.be/CMZhWzxEaUM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9/210824-30.html
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新聞稿】
疫情期間房價不斷攀升,時代力量提五大呼籲矯正房市政策亂象
-
疫情期間,我國房價不斷攀升,根據最新的房價走勢,台灣房價已來到新高,房價過高的原因包含囤房過多、社宅不足等現象,這當中又以新北市最為嚴重。為此,時代力量立法委員兼黨團總召邱顯智、王婉諭,與新北黨部彭盛韶、陳姳臻兩位副執行長,以及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於今日(7/22)召開記者會,為買不起房子的升斗小民發聲。盤點房市政策亂象,並提出五大呼籲:
-
1⃣ 財政部盡快提出囤房稅版本。
2⃣ 財政部公開之歸戶資訊應完整。
3⃣ 內政部低度用電及新建餘屋勾稽歸戶應進行分析並公開。
4⃣ 新北市府及議會儘速提高囤房稅稅率。
5⃣ 新北應積極興建社宅並提供社宅免地價稅措施。
-
#蛋白區擴張,#樹三鶯地區及航空城周邊漲幅最大
-
邱顯智表示,根據今年五月份的「清華安富房價指數」,新北市為117.99;桃園市達132.35,較去年同期成長6.86%創歷史新高。與去年同期相較,新北市房價漲幅以三峽9.81%為最高,鶯歌9.48%次之;樹林、蘆洲、林口、泰山分別成長8.18%、7.40%、7.16%、6.63%。桃園市房價漲幅則以八德14.84%最高,其次為平鎮,較去年同期成長8.72%,蘆竹和中壢則分別成長7.76%、7.60%。
-
探究新北及桃園會在今年有劇烈的漲幅,邱顯智認為原因包含兩個部分:一是蛋黃區房價難以負擔,促使往返台北的通勤人口增加;二是捷運三鶯線建設串連大北北桃地區,提供通勤族交通誘因,進而推動樹三鶯及桃園、航空城周邊房價上漲。
-
邱顯智進一步指出,根據主計總處2010年的人口普查報告,常住外縣市通勤至臺北市工作人口有 63 萬 4,766 人,其中新北市民占 84% 最多;而根據內政部今年最新公布的統計資料,桃園市的淨遷入人口在近十年來加速成長,接近18萬人。同時,臺北日間較夜間多71.8萬人,差距最大。依內政部發布的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臺北日、夜間的差距高達71.8萬人,是全國差距最大的縣市,平日日間活動人口數為350.8萬人,比夜間停留人口還多了71.8萬人,又以被歸類為商業、行政及文教區的中山區、中正區、大安區等行政區日間流入人口最多。相反地,鄰近的新北市板橋區、三重區、永和區,日間活動人口則較夜間停留人口少。
-
其中,平日夜間停留人數,以新北市440.5萬人、臺中市308.4萬人及臺北市279萬人分居前3位,若與戶籍人數比較,六個直轄市部分,新北市較戶籍數多37.4萬人、臺中市多26.5萬人、桃園市多26萬人、臺北市多18.5萬人,屬人口淨流入。這項數據代表雖然部分直轄市,其人口流動是正常現象,但是新北市卻為人口流動量最大的直轄市,這意味著新北市與其他縣市早已是共同生活圈;尤其是雙北地區的連結,平日早上於臺北市上學、上班,晚上返回新北市居住早就是常態。
-
邱顯智說,北大特區因三鶯線通車誘因,導致房價持續上漲,鄰近樹三鶯地區的房價更已來到近五年最高點。三鶯線預計在2023年完工試車,預計串起土、三、鶯及桃園八德擴大「北北桃」生活圈的範圍,該捷運沿線明顯房價高漲。
-
年輕人對蛋白區住宅有剛性需求,新北市囤房人數及住宅存量卻都居冠,房價抑制機制刻不容緩。
-
邱顯智總結,高房價早已從蛋黃區往蛋白區,甚至是「蛋殼區」蔓延。根據財政部近期公布的「2020年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計」及內政部2020年第四季的「住宅資訊統計彙報」資料顯示,六都中新北市的在非自住房屋(7.2萬)及住宅存量(1693,707戶)同樣居冠。也就是說,儘管新北市的不動產供給持續成長,房價卻絲毫沒有下跌的跡象,反而屢創新高,邱顯智認為,相關部門應盡快提出有效的抑制機制,以落實健全房市政策,保障年輕人的未來。
-
回到中央目前措施,「雙2.0」究竟能否抑制房市炒作?要不要進一步的抑制措施?囤房稅何時才有行政院的版本?我國各級政府幾時才會落實囤房稅機制?他會繼續在國會為民眾監督行政部門。
-
#新北市青年人口大增 #市府封殺囤房稅讓青年如何安居?
-
陳姳臻說,許多年輕族群在台北工作、選擇居住在外圍的新北市,導致新北市青年人口數為138萬餘人,占全市約35%,居全國各縣市之冠。市府宣稱為了重視年輕人,於2016年8月底成立青年事務委員會,.並在今年成立青年局,但針對新北市高房價讓年輕人買房困難的問題,市府沒有明顯作為。
-
陳姳臻進一步指出,根據財政部七月才剛發布的「2020年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計表」,全國共有50萬6,616人持有非自住房屋,新北市為六都之冠,一共佔了71,804人,佔比14.17%,光是新北總持有五戶以上者就破一萬人。這份資料僅為縣市歸戶,未採計全國多屋持有狀況,實際囤房狀況恐更嚴重。
-
市府2018年調降囤房稅就引起爭議並登上新聞版面,2016年通過《新北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時,調高持有第四間(含)以上的稅率至2.4%,但2017年7月實施之後,2018年5月才開徵一次,同年10月藍綠議員就急忙「調降囤房稅」,下修至1.5%。陳姳臻質疑,在第二屆第七次定期會進行《新北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的修正動議時,就高達29位跨黨派議員提案,佔議會全體議員數的43.94%,其中不乏建商出身、與協助建商獲取不當利益而被判刑的議員。
-
陳姳臻認為,種種現象顯示新北市政府無法堅守「提高囤房成本」的政策、民意機構也無法替宛如無殼蝸牛的民眾把關居住正義。再以牽涉到社會福利層面的稅收來看,當時新北市稅捐處估計每年稅收短缺6.6億,現在三年過去了,換算下來,光囤房稅的稅損可能至少19.8億!
-
陳姳臻最後表示,國內研究囤房稅的學者張金鶚今年曾提出囤房稅能有效抑制房價上漲的實證研究,有效的累進稅率落實稅賦公平、減少空屋閒置浪費、促進房市的有效居住使用。並藉著囤房稅降低房市炒作誘因,減少投資需求,讓住房回歸居住需求的本質,房價才能有效下跌。
-
#新北市餘屋規模龐大,#自建社宅怠惰消極
-
彭盛韶說,囤房成本低的直接影響就是新北市的空餘閒置房屋過多、居住空間閒置,彭盛韶拿出內政部《低度使用(用電)住宅、新建餘屋(待售)住宅統計資訊簡冊》的數據說明,他表示全國至今仍有89萬1,880間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其中新北市的低度使用(用電)住宅高達13萬7,081間,數量是全國最高的。若在細看到各個行政區的低度使用(用電)住宅的情形,住宅數由高至低排序,前三個行政區依序為淡水區(21,750 宅)、板橋區(12,698 宅)、 中和區(10,508 宅)。
-
另外,全國新建餘屋(待售)住宅的數量也破新高,截至2019年我國共有78,443間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其中新北市共有17,028間是各個縣市中最多的,佔全國新建餘屋(待售)住宅的21.71%。彭盛韶繼續指出,新北市的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其實只有6,826間屋齡在一年以下,換算下來新北市高達59.91%的新建餘屋(待售)住宅閒置未賣出去,可見房市並非市府對外宣稱的那麼熱絡,在高房價時代這些閒置的住宅只會越來越多,彭盛韶認為,若這些住宅一直處於閒置狀態,只會加重房市泡沫化的可能性。
-
最後,新建餘屋跟低度用電也非常有可能擁有者為囤房戶,然而至今這兩者的關連,主管機關一直沒做相關分析,也讓囤房問題全貌難以釐清。
-
#社宅房地產稅不能減?#時力呼籲市府別再做社宅免費仔
-
彭盛韶認為,要解決住宅需求的管道並不限於稅收,多數縣市選擇興建「社會住宅」來落實居住正義。時代力量其實早就要求內政部研議如何在交通轉運點,推動興建學生宿舍及青年混合社會住宅,來減低年輕人及學生的通勤成本及住宿成本。而內政部的答案是肯定的,並建議新北市政府社宅的選址基準,是以新北市溪南(板橋東區、中和區、永和區、土城區、新店北區)、溪北(新莊區、蘆洲區、五股區、泰山區、三重區、樹林北區、板橋西區)都心策略區為主,鄰近於火車或捷運站行政區,以有效減低年輕人的通勤成本。
-
但是,沒想到新北市在今年後竟然完全不繼續興建社宅,接下來第二階段的社宅興建計畫,新北市不但一戶未蓋反而由中央的住都中心承擔興建的任務,市府如果擺爛不蓋社宅倒也沒關係,但是不應該把歪腦筋打在中央蓋的社宅上。
-
彭盛韶最後強調,當初在民團舉辦的公聽會上,新北市政府的代表強烈反對社宅減地價稅,他們的理由包含「任何減稅,其實都影響到我們的財務規劃」、「房屋稅、地價稅的減免,是不是應該從地方的角度思考」與「要減稅,替代財源到底是什麼?替代財源要從哪裡來?」他就質疑,當初市府連想都沒想就調降囤房稅,結果當中央協助你蓋社宅後,市府反而要對這些社宅課徵房地產稅,也就是說當其他縣市再想辦法為社宅減稅,新北市卻反其道而行成為高房價的幫兇,彭盛韶質問:「一邊拿來宣稱自己的社宅政績,一邊還對社宅爽收地價稅」這樣兩頭賺,合理嗎?如果市府不知道為社宅減稅後的替代財源在哪?他指出那就恢復囤房稅原本的稅率讓新北市的財務規劃不要被影響。
-
#民團痛批政府迴避囤房問題 #呼籲相關資料要公開
-
長期關注我國居住問題的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表示,政府針對囤房問題有幾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政府面對各界針對高房價的批評,首先去做的卻不是關心這種現象是否影響到民眾的生活,反而是在去年(2020)5月時發新聞稿表示「數據顯示台灣囤房問題有限,整體趨勢朝向均衡。」然而,這種否認事實且欲蓋彌彰的操作,也掩蓋不了民眾買不起房子的現象。因此,在第二階段時,政府將囤房問題推給地方政府,財政部長蘇建榮就表示,希望各地方政府按照現行房屋稅條例規定,對多屋者訂定較高的稅率來抑制房價;儘管,地方政府普遍消極地沒有採取較合理的稅率,新北市甚至還將原本調升的稅率下修,但是國內稅制的訂定都是由中央負責,未有合理的囤房稅稅制,彭揚凱認為中央難辭其咎。
-
彭揚凱接著說,眼看既無法否認問題,又無法推卸責任,政府第三階段只好以片面的數據胡亂解釋,在今年3月行政院就表示,若持有超過四戶適用囤房稅,可能影響到全國78萬的承租戶。然而,問題是政府相關數據都未公開,怎麼會知道到底會影響多少人?
-
彭揚凱認為,資料的有效揭露是政府得以有效治理的首要步驟,與其推卸責任還不如將資料公諸於世。但他觀察下來發現,政府在相關資訊揭露非常被動,這兩年下來都是擠牙膏式的公開,只有在承受不住外界壓力時才慢慢公布「部分資料」。他認為,針對高房價問題,至少要公開以下兩大資料:一是,政府應儘速公布近十年全國家戶總歸戶住宅持有資料,並以排除共同持分與否為區分。二是將空屋與住宅持有資料進行勾稽,以釐清台灣多屋家戶與空餘屋之間的關係。彭揚凱總結表示,唯有公開相關資料,才能夠讓讓高房價問題在基礎上有討論的空間,否則房價只會繼續飄漲。
-
#五大居住正義訴求一個不能少!
-
針對上述盤點出的種種問題與建議,王婉諭表示,居住正義一直是時代力量關心的主軸,高房價實質的造成年輕人的生活困境,且誠如顯智委員的發言,大台北一千萬人口的生活圈中,許多年輕人居住在新北,檢討新北的囤房及房價問題有其必要。而要落實居住正義,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有其應當進行的措施,包括:
-
1⃣ #財政部盡快提出囤房稅版本:
呼籲政府應持續觀察房價上升之趨勢,同時積極研擬相應作為。包括時代力量等在野黨已提出版本,我們也呼籲財政部應儘速提出相對應版,好讓政策能在國會中被更完整的討論。
-
2⃣ #財政部公開之歸戶資訊應完整:
先前我們曾提預算案要求財政部公開全國個人歸戶資訊,我們也看到就在昨天財政部於財資中心網站上揭露,然而資料僅揭露非自住的部分,我們認為如要完整了解台灣房屋持有狀況,包含自住及非自住之歸戶數都應公開,且包含個人歸戶及家戶歸戶。
-
3⃣ #內政部低度用電及新建餘屋勾稽歸戶應進行分析並公開:
全台灣包括新北,都有為數可觀的低度用電及新建餘屋戶數,然而這些住宅與多屋持有自然人及法人的關係,也應進行分析。這部分我們呼籲內政部跟財政部要一同進行。
-
4⃣ #新北市府及議會儘速提高囤房稅稅率:
囤房稅稅率調降,不僅讓新北難以抑制炒作,房價不斷拉抬更讓年輕族群苦不堪言。我們呼籲新北市府及議會應共同面對,修正2018年被調降的版本。
-
5⃣ #新北應積極興建社宅並提供社宅免地價稅措施:
新北市府應積極自建社宅,滿足人民需求,同時,不應為圖中央地價稅的挹注而持續消極調整相關措施。我們認為藉由對多屋者課徵囤房稅、社宅降稅的方式,才能達到財税公平正義的精神。
-
王婉諭總結說,台灣「居住不正義」的狀況已是長期的問題,明年同時又適逢地方選舉,人民都在看政治人物是否能提出相關的改革作為,而時代力量也會堅守價值,與人民站在一起,持續的提出監督政策及倡議作為。
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10824民視 棟距只剩30公分 新建案大樓緊鄰隔壁華廈
民視YT→https://youtu.be/leN1vRietbs
民視新聞→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824F05M1
不受疫情影響,新北市永和預售屋還是賣得很好,不過現在出現爭議了,去年(2020年)3月的一個新建案,開工後,因為大樓陸續往上搭建,卻發生與隔壁25年中古華廈,只剩約30公分棟距,讓隔壁大樓住戶、出面痛批。
民視新聞/呂中漁、張庭翔 新北報導……↓
新建案忙著施工,但你發現了嗎?它的鷹架,緊緊貼旁邊,中古大廈的外牆,鏡頭拉近一看,才發現只有短短30公分的縫細,隔開兩棟建築。一旦興建完成,兩棟住戶就得過著,幾乎零距離的生活。
中古華廈住戶說,「現在窗簾必須隨時拉起來,不然的話,他們在對面,我們做什麼都被看得一清二楚,我們都懷疑說他那個建照有沒有問題。」
中古華廈住戶也提到,「可能沒有顧慮到其他住戶的感受,就是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就直接在這裡蓋,因為其實這個基地有點小,我們住這邊,都覺得不適合再蓋。」
中古華廈的住戶直呼,這麼小的空地,本來就不宜興建。只是永和人口密度極高,新房子和低總價等誘因讓這棟位在新北永和仁愛特區的新建案,去年3月動工後,就創下24戶2個月就賣完的記錄。
東龍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表示,「那在規劃大樓,本來就是會考量採光和棟距的關係,他會比較是由瘦往上蓋,他整個大樓會盡量內縮,那所以說這個建案之所以會這樣的設計,可能是產品規劃出了問題,或者是礙於法規,他沒辦法內縮。」
新北市工務局建造科長廖瓊華則回應,「因為他在鄰近建設,他其實沒有做相關的開口,他其實就是一些結構柱,跟他的樓梯間的某幾道牆,他其實計算起來,是符合規定的。」
棟距30公分到底違不違法呢?新北市府工務局表示,其實新建案的設計圖,規劃棟距並非30公分,而是45公分,貼上磁磚後,預計會縮減至35到40公分,根據設計圖施工、因此並不違法,只是隔壁的鄰居,眼看新蓋大樓緊貼自家,心裡難免有疙瘩。
陳泰源YT→https://youtu.be/CMZhWzxEaUM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9/210824-30.html

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3/22)】
#永和市場搬遷後續
原永和市場將在三月底結束營業,並在四月搬遷至新建的永和中繼市場,對於周遭攤商及附近店家可能會面臨生意蕭條,智翔今天首先提醒經發局要持續留意狀況,消費人潮是否流失,或是零售業的生意下滑,以及捷運施工過程造成的影響
,都應該及早做好應對的措施,縮短商家經營的陣痛期。
#未登記工廠
持續追蹤《工輔法》修法自2020/3/20修正實施後,桃園農地工廠的議題,經發局今天表示這段期間共有一千一百多件申請納管,並核發了三百多件。
申請未成功的工廠,其中包含資格不符、建物太新(2016/5/20後新建)、無加工事實或僅作倉儲使用等,但以經發局的估算,桃園共約有2500家左右未登記工廠存在,智翔認為,仍然要積極地找出剩餘的工廠,讓該輔導的進行輔導,該落實斷水斷電的也要徹底落實。
#工業水循環
桃園是工業大城,存在許多高耗能、耗水的工廠,且近年的用水需求持續增加,在近兩年水情吃緊的時刻,智翔認為應投入水循環的發展。
智翔以台積電為例,去年就在南科建置再生水處理工廠,預計將再生水導入製程做使用,回收率可達85%,許多科技大廠也開始投資廢水回收處理的系統。
那桃園有沒有機會來朝向工業水循環來發展呢?
智翔本身待過PCB(印刷電路板)業界,PBC生產過程中的每道製程,可能一道製程都有40條產線,水資源消耗龐大,若節水得宜,將省下相當大的水量,像前述的台積電南科廠一天可以回收兩萬頓的水量,相當驚人,況且回收水若做PCB廠使用,純度不需要這麼高,技術上應可達到,也請經發局再與業者溝通、討論。
#太空發展法草案
行政院於上個月通過了科技部研擬的《太空發展法》草案,當然要桃園市現在來思考這麼龐大與前瞻性的產業可能有些困難,但其實不算太早,而桃園在許多大學內有相關工程系所,包括中央大學也有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等資源。
如何在國家重要產業上佔有一席之地,或將產官學資源整合,及早發展相關產業,智翔期許經發局可以來思考看看,
#綠能屋頂全民參與
綠能屋頂計畫,上週智翔也質詢過都發局協助社區大樓處理的問題,以目前來說,綠能屋頂申請的多為工廠,但其實已簽約年限而言,能確保20年都持續運作綠能屋頂的工廠,智翔是打上問號的。
反之若從社區大樓著手,新建的社區大樓,目前都有配合建置綠能設備來取得增額容積的項目,而年份較舊的社區基本上沒有增額容積的空間,所以智翔想建議,經發局可與都發局合作,看能否新增一些獎勵,在媒合廠商之餘,更積極的介入輔導,加速安裝率能屋頂,以社區大樓的使用年限、履行合約的穩定度,絕對比工廠更來得有保障。
總結今天的質詢主軸,我們從節能、節電、節水的多方角度來思考,也期許經發局未來能好好加油。

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地方稅務局(10/15)】
今天智翔用「追追追」一曲開場,首先詢問到地方稅務局有關於地方稅欠繳的問題,由於2018年度的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市仍有軍公教與國營事業人員欠繳,而且為數還不少,覺得十分詫異,因此詢問局長相關的追稅進度。
#是否再次提案提高囤房稅
接著則是近來國人十分關心的囤房稅議題,除了日前時代力量的立院黨團提出修法之外,其實桃園市政府在2015年也曾提案要在現行的徵收範圍中,將持有第六棟及以上的稅率調高至3.6%(桃園市現行規定為第四棟以上皆為2.4%),但當時遭到議會反對而失敗。
所以智翔的想法很簡單,由於市議會經過去年選舉已有新的民意基礎產生,或許桃園市政府可以考慮再次提案,不僅可調高多房者的房屋稅,亦可減輕出租者稅率,或是給予積極售屋的建商更多的寬限期,為預購屋買房的年輕人減壓,捍衛居住權。
#煉油廠遷廠
根據上會期經發局提供的資料,中油最後一次的覓地小組會議是2018/3/20,至今已一年半,是否持續運作?經發局長則回答道,一切尚在等待中油動作。
另外則是桃園煉油廠區約佔地480公頃,但開發區域僅有1/4左右,其實廠區內的步道十分優美,許多動植物生態保留完整,是否能請經發局與中油協調,開放讓居民平時也能夠去健行呢?
#夜市及市場油脂截留
上個會期智翔十分關心的油脂截留,今天也詢問到進度,桃園觀光夜市部分,由於尚待水務局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經發局長今日回覆只要接管完成,就會儘速編列預算,早日將油脂截留完成,後續的經費編列與工程期程,將請局處再提供資料。
#永和中繼市場與東門市場
永和市場未來將改建為捷運聯開大樓,但聯開大樓的形式不僅停車位減少,攤舖需要垂直配置,也有使用瓦斯的限制,將來攤舖是否仍有意願遷回,提醒經發局必須再次確認意願,若將來攤舖更有意願留在中繼市場,使用規劃與設計、結構、建材上,則必須以20-30年為基準,不能只以目前7-10年做規劃。
而東門市場目前的規劃,除商場外,三樓以上可能設置其他機關或市民活動中心使用,也可能有關懷據點與長照站,但近年來市民急需的公共設施增加,是否新增如托嬰中心、圖書館、親子館、日照中心、幼兒園等,也請經發局斟酌看看。
#市政議題繼續追追追
由於時間緣故,還有許多問題今日無法當面請教經發局,像是亞矽創新中心由市府主導後開何去何從?工業地價大幅上漲造成台商回流困難,如何解決?航空城公司目前持續燒錢,能否將招商業務並到經發局,避免疊床架屋?桃園的戶均用電量在六都排第三,成長率第一,是否輔導節電?
值得一提的還有,根據遠見雜誌報導,近來台人赴日工作者漸多,尤其網路軟體工程師職缺更上看80萬,若按照去年經發局曾前往印度班加羅爾招商經驗,應是知道班加羅爾的崛起肇因於軟體外包的產業鍊,若日商有軟體工程需求,是否將邀請日商前往台灣,甚至在桃園設點,將人才留在台灣呢?
以上問題,智翔會持續追追追!

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頂溪預售屋、永和建案討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永和心預售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facebrook也提到本人同意並願意遵守現行法律、本站使用者條款、本站各級規定、本板所有規範, 本人願意為本文內容 ... ... <看更多>
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頂溪預售屋、永和建案討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永和心預售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facebrook也提到本人同意並願意遵守現行法律、本站使用者條款、本站各級規定、本板所有規範, 本人願意為本文內容 ... ... <看更多>
永和 心 預 售 屋 在 永和中正路預售屋詠和心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永和 中正路預售屋詠和心- 永和中正路跟秀朗路交叉口的危老重建預售案詠和心,請問有大大有去看過嗎?剛開案時不二價,不知道後來有沒有變化,希望能找到有拿紅單的未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