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好玩綠建築學校
有幸受邀來到埔里近郊,參觀榮獲美國🇺🇸LEED 綠建築認證的森林學校!
在這裡我學到泥土、石頭加上盤根錯節的雜草,在大氣壓力的加持下,竟然可以比混凝土更為持久耐用;在酷熱的天氣下,站在上面比站在水泥鋪面涼爽舒適!
樹林裡透出的夕陽,一點也不刺眼
原來這些樹是建築師在觀察風向和🌞軌跡後刻意留下的!
綠建築🏠的精神在於善用地利,不造成環境負擔;建築師不僅要懂日月星辰,要懂水紋風向,還要知道昆蟲與動物的習性!
要能惜物愛物,從專業與經驗中找出建築設計的哲理!
在這裡,大自然是我們的老師
在這裡,是師法自然的學校!
#師法自然 #友善環境 #綠建築
水泥混凝土鋪面設計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麥金路與基金公路人行道會勘】
基金公路已完成路面的鋪平,而麥金路正在進行道路品質提升工程(管線共管、路面和人行道),但道路品質的提升,不只是車行的道路平整,更重要的是順暢無礙人行道,才能讓輪椅族、推嬰兒車的家長和每個人能行走安全,真正落實人本城市精神。
今天我的辦公室舉辦了麥金路423號前人行道的無障礙設計會勘,並也參與了工務處舉辦的基金一路208巷與基金三路石山站人行道破損之會勘。以下一一來跟大家簡單分享。
👩🦽麥金路423號(薑母鴨前)人行道的無障礙設計
這次的人行道屬於麥金路道路品質提升計畫新建,目前薑母鴨到安樂超市的這段人行道設計兩層。下層讓民眾上下車的人行道寬約120公分,上層和騎樓同高的人行道寬約150公分,每層高約15-20公分。當時會設計這樣兩層的人行道,主要是因為此處的騎樓較路面高,若直接做緩坡又不符合規定,為了讓輪椅族可以直接在人行道上車,而不要在馬路上上車增加危險,才會增加下層共120公分寬的空間。
公路客運或公車的低地板車型只要靠近人行道就可以方便輪椅族上下車,照片中這種有升降設備的通常是國道客運。雖然人行道的平整和通行環境相較之前已經改善,但是兩層式的設計其實還是有些問題:
1. 緩坡只有薑母鴨側的人行道可以方便輪椅族迴轉到下層,但此處是通勤熱點,有非常多國道客運的排隊等候線。若要在安樂超市附近等待1815或9026得繞一整圈到達候車點,有可能還會因為其他排隊的隊伍而無法通行。
2. 下層人行道因為空間的限制,僅能做120公分寬,若要搭乘升降梯的客運,可能會難以迴轉,尤其是對電動輪椅的使用者來說空間更小。
因此,今天特別委託有乘坐輪椅需求的家人的大姊和基隆客運公司來現場實測,因為升降梯架好之後仍會佔用到空間,因此推輪椅者勉強可以通過,但停靠人行道的距離很挑戰司機大哥的技術,先不論違規停車,若現場是否有其他客運停等,這可能會造成實務上的困難。
在經過現場1個多小時(這大概是我開過最久的會勘)關於舊建築的高程問題、通用設計、無障礙候車點的規定以及人行道設計之坡度、寬度與連接的規定後,我們可以理解工務單位的困難,但我們會希望可以將下層的人行道增加到150公分寬,以及增加安樂超市側、符合規定的緩坡,方便輪椅者可以在不同的國道客運候車點上下車,這點我們也會持續來和市政府來研議。
由於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通用無障礙車輛,不該讓身障者的在候車時只能擁有較不方便的選項,應該要透過通用設計的準則,甚至在一開始讓關心無障礙設計的團體可以給予意見,讓身障者和一般的走路者一樣,可以方便地上下與等候車輛,才是真正通勤無礙的人本設計。
🚧基金一路208巷和基金三路石山站前人行道破損
1.基金一路208巷101號至119號前人行道,靠近住家騎樓的人行道有局部破損。
市府工務處會請廠商先以水泥修補,但可能涉及私產權,再由工務處釐清、取得產權人同意。 另外在行道樹附近有些很工法粗糙的水泥鋪面,而且也直接粗暴地壓住行道樹的根部,市府初步研判原本可能是植栽帶,但可能有人為了讓車上下而偷澆灌混凝土,請都發處釐清是否為植栽帶後,再辦理會勘討論是否敲除混凝土。
2. 基金三路(石山站)人行道
目前人行道有破損,其中比較誇張的事情是直接將人行道的水泥鋪面蓋在行道樹的根部。我們特別強調政府工程應該注重行道樹的保護,但考量到基金三路的人行道較為狹窄,種植喬木可能影響人行空間,我們辦公室會請市府以通行環境和樹木保護平衡為原則,完整評估是否需要移植。而目前市府工務處會針對樹根隆起破損處先進行修補。市府也表示未來也會向公路總局爭取基金公路人行道改善經費,希望可以做比較全面的改善。
水泥混凝土鋪面設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氣候變遷:城市暴雨篇
台灣 沉了嗎?
這不是海平面上升,淹沒過土地,而是一個「熱帶性低氣壓」,伴隨著西南氣流,就讓南台灣徹底泡在水裡
(民眾)人家來載你 你為什麼不想出來呢?
強颱規模的瞬間暴雨如炸彈狂襲,多數地區24小時內,就降下超過600毫米雨量,剎時間,道路變成河,農田淹成湖泊,沒有人知道這裡究竟是海洋還是陸地
誰能想到行駛中的小貨車,竟會在暴雨中成了3.5噸的潛水艇?嘉義甚至傳出有人開車滅頂,多虧救難人員及時趕到才救回性命。高雄仁武這位老先生眼看滾滾泥流,就快把家園吞沒,拚了命地清除垃圾,以為能就此打通排水:但就像這戶人家試圖一瓢一瓢地把黃泥水舀出去,根本是螳臂擋車。
(高雄仁武居民)
早上醒來就看外面已經,外面的車。子已經都(淹)快到玻璃了,我們裡面都已經淹起來了。
台灣2018年先後躲過十個颱風侵襲,讓夏季南台灣的水情一度吃緊,但這波豪雨雖然灌飽了水庫,卻也一口氣沖垮了當地4327億的治水神話。
先前花大錢蓋的滯洪池失靈,人民怒批政府防災仍停留在史前時代,完全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當地居民)
這個政府眼睛瞎了嗎?你設這個有用嗎?淹到這裡耶,你不救這個是人禍,因為下雨沒有淹,是雨停了這個地方才淹,你治水有問題耶!
「海綿城市」概念的再深化,幾乎每逢暴雨過後就會被重新討論。
這原是由澳洲人口學者Budge 2006年率先提出,要大家注意人口過度集中,馬路不滲水,恐讓都市成為災難引爆的核心。現在談抗暖化已經緩不濟急,人類迫切需要因應極端氣候的解決方案,頭號要務就是避免地表皮膚因為水泥地無法滲水。
(柳中明/全球氣候變遷研究專家)
(我們想)把城市改變成一種叫"海綿城市"的概念,雨水一來它就吸水,我們就讓它(城市)吸飽水,大熱天的時候(城市地底)裡面儲的水,就會蒸發出來,讓這個水泥城市下的土壤,都被封死的狀況之下,它把那個氣孔全面打開。
前台大全球氣候變遷中心主任柳中明,在2012年率先向各界推薦台灣自創的JW生態工法。這猶如替地表量身訂做毛細孔,即便外觀仍是水泥大樓 柏油路面,但雨水其實已經直通地底生態圈,再藉由土裡的小動物和微生物,勤奮工作 捕捉路面上的二氧化碳,轉換成新鮮空氣做為回饋,就能讓一座城市自主呼吸。
彰化農家出身的發明人陳瑞文,雖然是個學徒出身,國中畢業的水泥工,至今卻已擁有一百多項專利,且很懂得巧妙結合塑膠和水泥這兩種百年不化的材料,全方位地幫城市降溫 、防洪 、抗旱 、捕碳。
(陳瑞文/JW生態工法發明人)
我們是運用自然解決自然,讓整個都市不淹水的主因,就是打開地底下,打開鋪面,讓整個鋪面底下,成為一個滯洪池,也就等於一個地下濕地,地下河川 地下儲水槽這個概念。
陳瑞文的想法很簡單,「永續」「平價」。
將原先外界眼中最不環保的混凝土,以綠色工法垂直向下,第一層先以塑膠管當支柱灌入水泥,讓中空塑膠管,不但成了地表的毛細孔,水泥樓板還足以乘載人類文明的重量,接下來的碎石層,再一次平均分散承重,同時讓雨水滲入 過濾,待第三層自然土壤吸飽雨水後,便能涵養地底生態系統。
粗估台北市道路鋪面若全採用JW生態工法,可承受的透水率將是一分鐘200毫米,等於在地面下儲存20座大湖,夏季也可降溫至少攝氏三度,節電30億度,路面碳捕捉 130萬噸。
(陳瑞文/ JW生態工法發明人)
今天我們聚集在COP22 (摩洛哥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為的就是要如何拯救我們共同的母親 ,地球。
陳瑞文憑藉著這項獨門技術,多次橫掃國際環保發明大獎,並連續三年獲邀出席聯合國氣候會議展出,且不只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全球目前已有超過30國,先後與他接洽專利與技術授權。
但唯獨台灣受限於政府採購法(採取最低價格標),往往只因造價略高就寧願退回,繼續採用傳統透水磚或者瀝青,完全無視於這種生態工法,每年其實可以有效省下龐大的維修費用,整體從鋪設工程到維護並未高出瀝青路面。
(陳瑞文/ JW生態工法發明人)
這套生態工法,它是一個系統,適合地球的表面,不管你是在岩盤上面,在屋頂上面 ,在水泥地上 ,在沙漠的地方 ,在冰天雪地的地方,在都市的城市裡面,它都可以因應當地的需求,而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環境修復的一個功能。
台北市2010年主辦花博時,也曾採用過類似海綿城市的工法,精心規劃設計的鑽石級建築新生三館,不僅放進了生態池和綠化屋頂,還開闢了一條水生植物的渠道,水道沿著夢想館蜿蜒迂迴,讓原本污濁的水,經過野薑花 紫蘇草 水稻 空心菜筊白筍等水生植物的過濾洗滌,慢慢變成乾淨的清水,加上海綿道路。
但這些先進的觀念,最後卻被有心政客淹沒在,「空心菜一把五百」的政治口水中,台北市府原先有意引進全市綠色屋頂的改造,最終也遭中央內政部營建署,以不得增加容積率考量為由駁回申請。
(曾瑜/時任廈門市政設計院院長)
現在我們(廈門)的雨,是續存了可能10%到20%,80%是排掉的,那以後我們要改過來,我們70% 80%的雨水要留住,20% 30%要排出去。
中國大陸近來也致力推動「海綿城市」,廈門便是其中之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率先提出後,同年10月北京當局便明確公布16個試點,計畫在50多平方公里面積的城區範圍內,3年內投資865億人民幣,以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徹底實現城市「小雨不積水 大雨不內澇」的目標。
近期上海規畫公共空間,也在位於徐匯區的龍華機場下,悄悄設置了一座「雨水銀行」,那裡原是一條1.6公里長的混凝土飛機跑道,在航空功能褪去後,規畫者就順著跑道走向,打造出一條下凹式綠地及海綿道路,既豐富了城市風貌又兼具環保。
(傅祥卿/上海西岸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管理部副部長)
收集到雲錦路半幅路的雨水,過濾以後,把這部分水作為廢水利用,(藉此將)海綿城市的概念,推廣到整個濱江建設裡面。
再回過頭來看台灣,每逢淹水才會想起「海綿城市」,但也僅限於寫在白皮書裡的口號。
2017台北淹大水,市長柯文哲曾說要打造水冷散熱的海綿城市,但隨後公布的政績宣傳影片,卻遭批評透水磚並不透水,且並未指出夏季是否有助降溫,徒具其名 未符其實,而他任內打造三橫三縱更是採用透水瀝青,造成的熱島效應不但更甚柏油,也不具儲水治洪效果。
時隔一年 南台灣又遭暴雨重創,陳瑞文感嘆自己這套JW生態工法,即便是法國環境發明展上的金牌作品,還被聯合國譽為解決暖化的關鍵技術,卻連承諾他願意專利無償提供給台灣,也在家鄉推動不了。
當暴雨 、洪水 、乾旱和熱浪註定成為常態,無論是眼前或世界各地的災難,都有可能是明日的台灣。
我們的政府實在不應再虛應輿論,必須立即推動長遠的城市及國土改造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