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事件頻傳,政府不該封溪封海:應教導民眾正確自保觀念!
這張照片是好友在端午連假時傳給我的,他們一家人去內灣油羅溪戲水,而也正是在這個連假,在油羅溪發生溺水意外,帶走了兩位年輕人的生命。
昨天,新月沙灣也驚傳戲水意外,經搶救已恢復生命跡象,但仍在加護病房未脫離險境。
這兩處都是新竹縣政府 #公告的危險水域,同時也是 #熱門的戲水景點。
⚠️ #告示牌警示有用嗎?
這些熱門戲水景點都是所謂的開放水域,即游泳池以外的其他溪、河、湖、海等水域,它的水況多變,不是每個人都有判斷危不危險的能力;其次,告示牌上相關的環境資訊或許多少有些警示效果,但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會閱讀。
相信去過內灣的人都不陌生,內灣大橋旁前往水域道路入口有一整排警示牌,但假日到溪邊玩水的遊客仍絡繹不絕。
我認為,像這兩處熱門戲水景點,在評估後可以參考新北市於大豹溪劃定區域、設置救生員的作法,來降低憾事發生的機率。
🌊政府應讓民眾擁有「#水域安全概念」和培養「#水中自保能力」
我大學參加台大登山社,出過溯溪隊伍,曾經開出一隊被笑稱看班底組成,會以為是要去溯哪一條溪的溯源,班底都是溯溪高手跟救生員的溯溪訓練隊。
因為我知道自己不諳水性,只會在游泳池游泳,所以為了隊伍的安全我做了很多的準備、備妥相關器材裝備,並透過室內課與戶外課程來教導學員正確的溯溪概念跟學習自保技能。
⛰️中央公布 #開放山林 政策後,我注意到一則新聞:北市四溪擬禁止活動 衝擊學校親子教育(https://reurl.cc/xZVQn4)
新聞中,多位校長、甚至臺北市教育局都主張不該增列禁止活動,表示水域本來就有潛在危險,政府與教學單位應教導民眾、學生水域活動的正確觀念,而不是一味禁止。
開放山林後,不時傳出沒做好準備就貿然上山的事件,前陣子「#嘉明湖單攻亂象」更是激起登山界的熱議。
(推薦詹喬愉 - 三條魚Tri Fish以及其文中提到的張元植的文章 https://reurl.cc/3DqoKX)
不管是開放山林還是開放水域,我們都要學習對環境的敬畏和對自保的訓練。
🏊♀️「上完游泳課,真的會游泳了嗎?」
每次看到新聞報導溺水事件,很多受訪者都表示受難者會游泳;台灣的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大多都上過游泳課。
王婉諭委員之前曾撰文談荷蘭的游泳教育(https://reurl.cc/rxODAx)。一樣是開放水域多的國家,荷蘭的游泳教育和我們的,有著非常大的差異。荷蘭除了要求水中睜眼、著一般衣物游泳,還有針對溺水會發生的各種情況,做應變訓練。
反觀台灣,目前我們認知的游泳技能是以競技運動為主,並不能保護好我們在開放水域的安全。
這幾年,確實有越來越多學校開始推行山野教育,台灣也終於自2019年11月起實施山林解禁政策,擺脫最後一個實施山林管制的民主國家之名。我認為,警示牌終究無法阻擋民眾親近自然水域,教導民眾正確的觀念與自保能力才是正途。
————
我的「開放山林」相關貼文🔗
高山不用升旗台
https://reurl.cc/MvK8Ak
一位登山客之死
https://reurl.cc/20RLr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