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了,進入空汙季節,做好兩件事就能保護自己、呵護肺🫁😊
氮氧化物nox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電對IPP民營電廠購電換約潮將來臨,綠能發電採購量已超越汽電共生,台塑麥寮承諾將燃煤轉成燃氣,預計電力排碳係數將可持續降低..... (07/11/2021 自由時報)
目前台灣能源轉型的階段性目標,就是在維持供電穩定的前提下,有秩序地讓核電退場,同時在短中期的過渡期以最大的可行性下用燃氣發電汰換燃煤發電,以有效減少空污以及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並爭取時間最大限度地提升再生能源綠電的發電量佔比,再以再生能源綠電陸續替換燃氣發電,以達成最終的零碳排、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電力供應目標。
購電PK》 綠能發電超越汽電共生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灣在一九九○年代起階段性開放民間蓋電廠,總計九家火力電廠的裝置容量約七七五萬瓩(7750MW = 7.75GW )、占系統十五%;根據台電資料,每年對民營電廠採購金額約上千億元,其次為再生能源與汽電共生。
台電採購民營電廠電力 每年千億元
台電年報揭露前兩年外購電力主要供應商資料,因民營電廠數量多,各家機組數量、燃料別都會影響採購順序。年報公布麥寮電廠買最多,去年採購金額約二七○億元;排名第二為和平電廠約二三五億元;長生電廠前年金額約一五三億元,但去年購電比重未達十%、未公布金額。
另外,汽電共生看似占比不多,但也是供電小尖兵,能接受台電調度有沼氣、垃圾發電,約六十一.八萬瓩 (618MW),其他煤、油類別的汽電共生廠則約四三九萬瓩(4390MW),通常是有餘電才會躉售台電;不過汽電共生廠的尖峰保證容量卻有一九五萬瓩(1950MW),也就是在用電尖峰時,台電給予較優惠費率收購,所有汽電共生廠保證可以供應的容量,換算約是兩部核電機組。
台電也公布去年總外購電力金額約一五二九億元,比前年多十三億元,其中民營電廠一○三七億元最多,占六十七%;而再生能源購電費用也隨大量發展提升,已在二○一八年超越汽電共生,再生能源去年採購金額約三五三億元、占二十三%,汽電共生一三八億元、占九%。
至於去年的購電度數,民營電廠約四○三億度、再生能源七十六億度、汽電共生約六十八億度。平均購價則是再生能源每度電約四.六五元,民營電廠二.五七元,汽電共生為二.○四元;我國目前的平均電價為二.六二五三元。
購電換約潮到 和平電廠成唯一燃煤IPP
購電百億元換約潮到!國內兩家燃煤、七家燃氣民營電廠(IPP)與台電簽訂長達二十五年合約將陸續到期,台電表示,燃氣續約較無爭議,但燃煤要看未來社會氛圍,不過台塑麥寮已將由煤轉氣;另一座燃煤為台泥的和平電廠將在二○二七年到期,因官方公布的除役表上並未排入,加上北部已無核四、深澳,核一、核二又除役,和平在分區供電上會更重要,預料將是我國僅剩的燃煤IPP。
一九九○年代初期電廠開發因環保意識抬頭受阻,一年內曾發生十多次限電,衝擊民生、經濟,因此九○年代後期政府開放民間興建電廠,由台電收購,讓台灣遠離限電之苦。
麥寮電廠機組2024年起到期 已簽MOU轉燃氣
因IPP約可使用四十年,台電表示,與IPP簽約期限為二十五年,約滿後可重新議約,每次延長合約期限最多為五年,會在合約到期前兩年左右,開始重談新合約內容。
首個是麥寮電廠機組自二○二四年起到期,不過,台塑過去與雲林縣政府簽訂MOU,將從燃煤轉燃氣,且在長期電源開發表上也列出除役時間,台電二○二四年的IPP標案一百萬瓩也已由森霸電廠 (以天然氣為燃料之燃氣複循環發電廠, 具有高效率、低污染、穩定供電、彈性運轉等優勢) 得標。
燃煤和平電廠 續約可能性高
我國燃煤IPP預料將僅剩位於花蓮的和平電廠,與台電合約在二○二七年期滿,而長期電源開發表中的除役欄未見和平電廠,意味續約可能性高,台電最快在二○二五年開始議約。
和平電廠特殊性還有地理位置,雖是蓋在花蓮,但和平的電力是送往宜蘭冬山超高壓變電所,且北部核電都除役,也沒有深澳電廠,和平電廠有助分區穩定供電。
最新一波IPP採購,二○二五、二○二六年合計約二七○萬瓩(2700MW = 2.7GW)將在本月中正式對外公告,台電指出,一年的總採購量大,以二○二五年為例,預計會拆成大、小機組,例如一百萬瓩 (1000MW)、搭配五十萬瓩 (500MW) 等模式進行。
PS. 相較於燃煤發電,燃氣發電的確可大幅減少很多空汙物排放,如硫氧化物(SOx)、重金屬、PM2.5等,這是相當確定的。
而如果從區域性的化學物質,如硫氧化物(SOx,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如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來看,燃氣所排放的硫氧化物低,二氧化硫也較燃煤少很多(約20%-40%,參考) 。
根據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的整理,顯示(如下圖),即便是排硫量最低的「超超臨界」燃煤電廠,實際的表現(燃煤的林口新火力發電廠vs.燃氣的大潭火力發電廠),仍然差距100多倍。
莊秉潔說,更重要的,是一般認為,燃氣機組並不會排放如鉛、鎘、汞、砷這些重金屬、致癌物質,而台灣的重金屬,差不多有一半,是從這些燃煤電廠、汽電共生設備排放出來的。
目前台灣能源轉型的階段性目標,就是在維持供電穩定的前提下,有秩序地讓核電退場,同時在短中期的過渡期以最大的可行性下用燃氣發電汰換燃煤發電,以有效減少空污以及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並爭取時間最大限度地提升再生能源綠電的發電量佔比,再以再生能源綠電陸續替換燃氣發電,以達成最終的零碳排、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電力供應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59997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59996
https://eventsinfocus.org/issues/1881
♡
氮氧化物nox 在 正直敢言-林祈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能開燈為什麼要繼續燒蠟燭?
面對氣候變遷、全球碳中和趨勢,台灣正是站在謀求人民健康康福址的立場上,透過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等能源轉型政策,走這條一定要走的路。
從空污防治觀點來看,減煤更是當務之急。有了英國1990-2010的能源轉型成果,我們知道燃煤轉燃氣就會是在綠電成熟之前,為民眾提供的低風險方案。
燃氣相較於燃煤好處多,天然氣非常乾淨,完全沒有重金屬。以2020年中火跟通霄各機組相比較:氮氧化物(NOx)排放每單位發電量燃氣比燃煤減少了35%;硫氧化物(SOx)更不用說,燒天然氣加上成熟的污染防治技術早在污染排放清冊(TEDS10.1)就沒有看到明顯的排放;而大眾最關心的粒狀物(PM),燃氣也接近是燒煤的一半而已。
一邊喊口號一邊卡燃氣,中火燃氣機組本與高雄興達燃氣機組同時發包的,興達機組預定於2023年運轉,而盧市府要先拆後蓋的堅持,已經讓中火減煤硬生生晚了高雄兩年。根據環評承諾,新燃氣機組上線、同地點之煤電就要轉備用,中火燃氣機組一定會取代現有的四部燃煤機組。而只要第一部燃氣機組於2025年順利上線,經濟部會請台電於2026年拆除兩部燃煤機組與一根煙囪。道理很簡單,但市長就是聽不懂。電力的平衡是相對的,燃氣電廠蓋好每發一度電,就會減少舊燃煤電廠一度電,減煤空氣就會變更好。
而面對台中經濟成長、用電量與日俱增的背景下,仍然不改我們對民眾健康的堅持!站再生煤自治條例的肩膀上,有了興建室內煤倉、減少燃煤、中火配合降載等政策,甚至中火在5月30日的各機組發電都已經降到了60%,這早就已經是提供台灣穩定能源的最低限度。堅持先砍燃煤機組勢必會把大家推向面臨電力緊縮的火坑,後果絕對是全民承擔。
#操弄民粹的鬧劇還要演多久?
經濟部加速「以氣換煤」不就是為了台中人的肺?盧秀燕堅持先拆才能建,是什麼道理?拆掉還沒蓋好新的期間沒有電怎麼辦?台中的用電已經超過自己的發電了,難不成又要靠外縣市發電給你台中用?
妳爸爸訂的新車要兩年後才會來,難道妳會要求妳爸爸現在就把舊的車報廢,然後兩年後再開新的車嗎?
氮氧化物nox 在 [110會考] 自然科第23題柴油引擎排放的廢氣含有較多的氮氧化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探宇自然團隊,張妤老師錄製110會考解題影片,希望幫助各位更能掌握會考重點柴油引擎排放的廢氣含有較多的 氮氧化物 ( NOX ),若能加入氨氣與柴油引擎產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