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末期怎麼抉擇?她用大數據分析,試圖提供方向】
當病人發生呼吸衰竭時,醫護通常會接上呼吸器輔助呼吸,但如果病人必須長期依靠呼吸器維生,「插著生、拔了死」,家屬往往困在「活著的希望與痛苦」之間掙扎:「是不是再堅持一下,他就能恢復、脫離呼吸器?」、「是不是拔掉呼吸器,對他比較好?」
因為看見這個醫療難題,國衛院研究員陳麗光團隊建置「台灣呼吸器決策資訊網」,提供病人使用呼吸器7天、21天、60天後,成功脫離呼吸器的機率及死亡率。
「以前醫師只能憑個人經驗來回答,現在病家可以得知量化的數據,幫助他們做醫療決策……。當下家屬可能無法接受這些數據不如預期,但可以慢慢把他們拉回現實,面對病人真實的狀況。」台大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阮聖元舉實例說明,資訊網提供醫病溝通基礎,幫助家屬理性做出醫療決策。
雖然決策資訊網不是直接給使用者答案,但透過病患數據下降變化,陳麗光相信可靠的資訊「對醫病溝通確實有輔助效果」,也相信這份結合存活率與財務負擔的資料庫,能促使人們思考「為了1%的希望,家庭和社會因而垮掉,是否值得、公平?」
#專題報導【虛幻的善終大國神話】http://bit.ly/2M1rrv7
#善終 #插管 #氣切 #呼吸器 #報導者 #醫病溝通 #期望值
Search
氣切脫離呼吸器機率 在 長期呼吸器使用病人要不要接受氣管造口術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什麼是 氣切 管? 哪些病人需要 氣切 ? 氣管切開術優缺點? 氣管切開術有危險性嗎? 氣切 後就一定可以 脫離呼吸器 嗎? 脖子上的洞會一輩子存在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