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史上第六次全球暖化報告》
#人類十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排放量過去幾年沒有下降
#地球升溫至1.5度不可避免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未來三十年暖化加劇
#我們可以阻止它變得更糟
#全球十億人口將不斷面對熱浪野火乾旱水資源爭奪
#格陵蘭冰層融化及南極冰棚崩塌不可逆轉
#地球上一些動植物將從此滅絕
#珊瑚礁白化將大規模死亡無法保護魚群
2007年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公共最新近期最重要的一份報告,全球變暖的一些破壞性影響已不可避免。但人類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全力阻止狀況變得更糟。
聯合國IPCC此份重要的新科學報告指出,各國推遲控制化石燃料排放(煤炭及天然氣)的時間太長,以至於人類已無法再阻止未來 30 年全球變暖加劇,儘管我們仍有很短的時間,阻止最悲慘的未來結論。
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已經將地球升溫度大約 1.1 攝氏度或 2 華氏度,主要是原因還是燃燒煤炭、石油,其次天然氣,獲取能源。其後果目前已經可以在全球上演衝擊各地,的氣候災民。
光是今年夏天,熾熱的熱浪在美國和加拿大造成數百人死亡,洪水摧毀了德國和中國,而西伯利亞、土耳其和希臘的野火燎原,已經失控。
根據這份由聯合國召集的科學家團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周一發布的新報告,這只是一個開始。
即使各國今天開始,大幅減少排放,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溫室氣體總量仍然可能會使地球氣溫上升 1.5 攝氏度左右,我們可以説:人類現在基本上已經鎖定、無法逃避,更熱的未來。
科學家們發現,在地球升溫 1.5 度時,危險會大大增加。
全球近 10 億人可能會在更頻繁危及生命的熱浪中,傷害健康及一大部分老人死亡。
由於嚴重的干旱,還有數億人將爭奪水源。水資源,可能引發戰爭。
今天地球上一些動植物物種,將滅絕消失。
全球大片海域維持漁業的珊瑚礁,將遭受更大規模死亡。
英國利茲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此次為IPCC撰寫報告的數百名國際專家之一皮爾斯·福斯特說:“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 20 或 30 年內,極端天氣將大幅增加。” “不幸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
然而,人類仍然可以防止地球變得更熱。但這將需要各國協調努力,到 2050 年左右停止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
這代表我們需要立即開始迅速擺脫煤炭等化石燃料,並從空氣中快速去除大量碳!
IPCC報告總結:如果全球真誠的合作,全球變暖可能會停止⋯⋯並穩定在於升溫於1.5 攝氏度左右。
但如果各國的努力失敗,全球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與工業化前時代相比,可能會超過 2 度、3 度甚至 4 攝氏度。
IPCC報告描述了變暖程度每增加一次會如何帶來更大的危險,例如更嚴重的洪水和熱浪、惡化的干旱和加速的海平面上升,這些都可能威脅到一些島國的生存。
地球越熱,越過危險的“臨界點”的風險就越大,例如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巨大冰棚,將出現不可逆轉的崩塌。
“地球氣候系統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回頭路,”該小組副主席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高級顧問 Ko Barrett 說。但是,她補充:立即和持續的減排“確實可以改變我們面前的氣候絕望。”
此次公布的IPCC的報告共獲得了 195 個政府的批准,基於共14,000 多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氣候變遷物理學最全面的總結。
此報告將於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成為各國領袖高峰會的討論焦點。
包括拜登總統在內的越來越多的世界領導人支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目標,儘管主要污染國家目前的政策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很遙遠。溫室氣體的 10 大排放國是中國、美國、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加拿大。
這份新報告毫無疑問地認為人類應對全球變暖負責,並得出結論認為,自 19 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基本上都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和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國家驅動的。和吸收熱量的甲烷。
報告稱,迄今為止的氣候變化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過去十年很可能是地球 125,000 年來最熱的十年。世界上的冰川正在以“至少在過去 2000 年中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和消退。至少 200 萬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未如此高。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海平面平均上升了 8 英寸,自 2006 年以來上升速度翻了一番。自 1950 年以來,熱浪變得明顯更熱,並且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持續時間更長。野火天氣在全球大片地區惡化。自 1980 年代以來,海洋中的極端高溫爆發——這會殺死魚類、海鳥和珊瑚礁——的頻率增加了一倍。
近年來,科學家們還能夠明確全球變暖與特定惡劣天氣事件之間的聯繫。報告稱,世界上出現的許多致命的新極端溫度——比如 6 月份席捲太平洋西北部的破紀錄熱浪——“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就極不可能發生”。溫室氣體排放明顯使一些乾旱、傾盆大雨和洪水變得更糟。
報告稱,熱帶氣旋在過去 40 年中可能變得更加強烈,這種轉變不能僅用自然變化來解釋。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危害也會隨之上升。考慮一下危險的熱浪,在過去,這種熱浪每 50 年只在特定地區發生一次。如今,平均每 10 年就會出現一次類似的熱浪。在全球變暖 1.5 攝氏度的情況下,這些熱浪將每 5 年發生一次,而且溫度會明顯升高。在升溫 4 度時,它們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或採取海平面上升。在升溫 1.5 度時,預計本世紀海平面將再上升 1 到 2 英尺,許多沿海城市經常被洪水淹沒,而過去一個世紀只會發生一次。但報告稱,如果氣溫持續上升,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巨大冰蓋可能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破壞穩定,在最壞的情況下,本世紀海平面可能再上升三英尺。
可能會有更多不可預測的變化。例如,有助於穩定歐洲氣候的大西洋重要海洋環流系統現在開始放緩。儘管該小組以“中等可信度”得出結論,該系統不太可能在本世紀突然崩潰,但它警告說,如果地球繼續升溫,這種“可能性低、影響大”的結果的機率將會上升。
羅格斯大學氣候科學家羅伯特·科普 (Robert Kopp) 說:“這不像我們可以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如果我們保持在 1.5 度,我們就安全,而在 2 度或 3 度,則遊戲結束。”報告。 “但每增加一點變暖都會增加風險。”
專家估計,世界各國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將使世界在本世紀末升溫約 3 攝氏度。這加大了各國做出更雄心勃勃的承諾的壓力,超出了他們根據 2015 年在巴黎達成的國際氣候協議所達成的承諾。
如果各國兌現最近的承諾——比如拜登先生 4 月份承諾到 2050 年消除美國的淨碳排放量或中國承諾到 2060 年實現碳中和——那麼接近 2 攝氏度的變暖可能是可能的。其他行動,例如大幅減少農業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有助於將變暖限制在該水平以下。
“這份報告讓我深感緊迫,”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簡·盧布琴科說。 “現在是保持 1.5 目標觸手可及的關鍵十年。”
雖然近年來對氣候變化的廣泛科學理解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但科學家們取得了一些關鍵進展。計算機模型變得更加強大。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新數據,部署了衛星和海洋浮標,並通過分析冰芯和泥炭沼澤更清晰地了解地球過去的氣候。
這使科學家們能夠改進他們的預測,並更準確地得出結論,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就可能變暖 2.5 至 4 攝氏度。
新報告還更詳細地探討了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世界特定地區。例如,雖然迄今為止南美洲只有一個角落出現了可能損害農業的干旱,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2 攝氏度,這種破壞性乾旱預計將在整個非洲大陸變得更加普遍。
巴黎薩克雷大學氣候科學家、報告編寫小組的聯合主席瓦萊麗·馬森-德爾莫特 (Valérie Masson-Delmotte) 表示,對區域影響的關注是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新方面之一。 “我們表明,氣候變化已經以多種方式在每個地區產生影響,”她說。
過去的氣候報告主要關注大規模的全球變化,這使得國家和企業難以採取具體措施來保護人員和財產。為了幫助制定這樣的計劃,該小組週一發布了一個交互式地圖集,展示了隨著全球氣溫上升,不同國家將如何變化。
“為社會、決策者和領導人提供每個地區的準確信息非常重要,”馬森-德爾莫特博士說。
這份新報告是 1988 年創建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主要氣候科學評估的一部分。第二份報告將於 2022 年發布,將詳細說明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沿海城市、農場或醫療保健系統。同樣預計在明年發布的第三份報告將探討更全面的戰略,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阻止全球變暖。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天(9日)發布2013年以來最重大的IPCC第六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AR6)。報告明確警告,人類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嚴重氣候變遷效應,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將在本世紀跨越巴黎氣候協定設下的攝氏1.5度門檻,或甚至超過攝氏2度。部分摘要如下:
1. 2011~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相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增加約 1.1 °C。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至少是 200 萬年來最高(410 ppm)。
2. 自從上一份2014年評估報告(AR5)以來,全球地表溫度強烈地變暖。過去五年(2016~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3. 海平面上升和冰層流失的速度加快。目前海平面以近300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中,相較於1901~1971 年,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 2 倍。
4. 極圈冰層流失更快,若以2010~2019 年期間與 1992~1999 年期間相比,格陵蘭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增加 6倍、南極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則增加 3 倍。
5. 更多科學證據歸因溫室氣體排放和極端氣候的關聯性,特別是極端降雨、乾旱、熱帶氣旋和複合極端事件(乾燥/炎熱天氣與野火事件)等。
IPCC報告撰寫人之一的 Helene Hewitt表示,「先前報告中,對北極海冰融解的趨勢略有低估,現在我們綜合多方面的證據顯示,在所有情形下,我們可能在2050年之前,就會首度看到北極幾乎沒有海冰的景象。」
https://www.ipcc.ch/assessment-report/ar6/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9/climate/climate-change-report-ipcc-un.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先備知識: 1.重量百分濃度、體積莫耳濃度、ppm。 影片重點: 1.討論ppm時常常在討論稀薄溶液,可以依題目需求轉換成每公升溶液中含幾毫克溶質。 更多教學影片在均一教育平台 http://www.junyiacademy.org/...
「毫莫耳濃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毫莫耳濃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毫莫耳濃度 在 2Q11~Your birth our grow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毫莫耳濃度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毫莫耳濃度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毫莫耳濃度 在 mm m濃度的彩蛋和評價,YOUTUBE、PTT和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毫莫耳濃度 在 mm m濃度的彩蛋和評價,YOUTUBE、PTT和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毫莫耳濃度 在 1-4例題07重量百分濃度與體積莫耳濃度的換算 - YouTube 的評價
毫莫耳濃度 在 2Q11~Your birth our grow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屬於聖誕的甜蜜時光 -聖誕快樂!
每年接近聖誕 ,
即使還沒放假 事情也沒有比較少
但空氣中散佈著稍微輕鬆、愉悅、溫馨的氣息
可能是因為咖啡店聖誕榛果拿鐵的飄香 ☕️
可能是街頭繽紛聖誕飾品的絢爛🎄
點點滴滴 加上家人朋友聚會、聚餐
一起享受輕輕鬆鬆,吃吃喝喝,享受聊天哈拉的時光💕
.
當然家裡備著滿滿喜歡的食物、食材也是必須的
何況我總覺得補貨過程 備菜備料
其實就很享受了!
.
.
.
🔶新品上市---#Tasteology糖漿系列
#甜而不膩豐富搭配性
#威士忌般的扎實瓶身質感可愛外型
🔶新品上市--
評價很高的兩款咖啡膠囊,之前因為缺貨缺席了上次的團購 這次加入
.
還有...
吃了#freekeh 會不習慣換成其他代替的補貨
.
還有ㄧ系列 #香料
不只平日 更是年底聖誕大餐, 主婦不費力的好幫手, ㄧ系列#Tasteology
當然, ☕️☕️☕️
沒有ㄧ天不喝的 POD&PARCEL #咖啡膠囊
年底朋友家人的聚會更是會消耗比平日快速!☕️
熟悉的老朋友就不多囉唆了
版面就先放上新品的詳細分享
買過的商品 大家也很熟悉了, 詳細內容歡迎大家撥空看看分享文喔!
✔️訂購單:https://www.liqform.com/v/k4tmi1zj
➰➰➰➰➰➰➰
#美食速成班
#Tasteology #味道學
【 當料理藝術碰上”香料科學“ 融合美味與天然 極受歡迎的Tasteology闡述美味的新角度】
《 甜甜落心田 料理藝術科學Tasteology 新品風味糖漿-來自澳洲 純淨的瓊筵玉液 》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07000
#Tasteology新品上市
【甜甜落心田 料理藝術科學Tasteology 新品風味糖漿 】
🔷<< 來自澳洲 純淨的瓊筵玉液 >>🔷
料理藝術科學家Tasteology推出新產品了,糖漿產品,
不知道為何,品嚐過後,
心中很自然的湧現四個字,“瓊筵玉液”
印象中,所謂的“瓊筵玉液”是用來形容豐盛美味的筵席飲品
確認一下,“瓊筵玉液”果然可以用來形容美好的漿液,
古代相傳飲用後可以成仙,用來比喻甘美的漿汁或是美酒
“瓊筵玉液”就是Tasteology 糖漿給我的第一感覺印象
雖然沒有那麼誇真喝了成仙,
但純淨的口感,其中99%以上成分來自澳洲當地,
品嚐過後,果然是名副其實,
“瓊筵玉液”原來就是這樣的味道…..
🔷 甜而不膩 豐富搭配性
一如Tasteology的其他產品,
可以掌握恰到好處的味道,
糖漿產品也不例外。
Tasteology糖漿,有甜度,不膩人的甜,
這一直以來是我選擇糖漿類似產品的重要參考,
真的很害怕,也極度避免的是那種過濃平板的”死甜”
另外,溫潤的口味,在不搶走主角(主食)風味的前提下,
注入糖漿特有的美味,
搭配咖啡、點心、冰淇淋、各種食材,都合適!
🔷威士忌般的扎實瓶身 質感可愛外型
採用類似威士忌瓶身的設計,
厚重的玻璃造型,
不仔細看會真以為是一瓶頗有質感的小威士忌
配上稍微正方體的幾何形,莫名的可愛感油然而生,
搭上Tasteolgy標準一貫的白底簡潔標籤,
堅持保有Tasteology基本的調性
從瓶子就會“電人”的美, 品質也符合它美麗外表的品質
三款糖漿 新品上市
★#榛果糖漿 (Hazelnut Syrup)
榛果的堅果氣息,搭配上糖的甜香,堪稱經典
尤其每年接近年末,節慶的氣氛感染下,
街頭喝上一杯含有榛果糖漿的咖啡熱飲,幸福油然而生
Tasteology的榛果更是恰到好處,溫和不膩人
重量:300ml
特點:
• 可搭配咖啡、冰淇淋、甜點、雞尾酒、各類食材
• 99%以上澳洲當地食材
★#鹽味焦糖糖漿 (Salted Caramel Syrup)
鹽味焦糖幾乎永遠都是閃亮的明星,
鹽味與焦糖的甜味,混搭出鹹鹹甜甜,只有屬於它自己的獨特風格。
Tasteology鹽味焦糖,掌握精髓的描繪了這甜甜鹹鹹的美味
重量:300ml
特點:
• 可搭配咖啡、冰淇淋、甜點、雞尾酒、各類食材。
• 99%以上澳洲當地食材
★#鳳梨椰子糖漿 (Pineapple Coconut Syrup)
鳳梨椰子
鳳梨的酸甜,搭上椰子的溫潤,居然是這般的美好滋味!
不愧是Tasteology,味道的專家,
徹底掌握了兩種味道的精華,順暢地創造出完美個融合
重量:300ml
特點:
• 可搭配咖啡、冰淇淋、甜點、雞尾酒、各類食材。
• 99%以上澳洲當地食材
如果根據自己的使用心得,要用最簡單的形容Tasteoloy
我想是..... [ #美食速成班 ]
從第一次使用Tasteology之後一個感想就是....
即使完全不會做菜的人也可以快速地上手,
輕鬆地做出一道道有模有樣的菜餚
而Tasteology厲害的就是用有品質的天然材料,
搭配出美味且獨特不俗氣的味道。
即使沒有什麼烹飪經驗的人,
也可以在稍微拿捏香料的用量後,做出有特色的好吃料理,
真的讓人有種上過美食速成班的錯覺。
從字面上,Tasteology可以簡單翻譯為,味道學。
家庭主婦我, 一開始當然是被Tasteology的外型給吸引,
簡單卻設計感十足。
白淨簡潔的設計,擺放在廚房,完全不需要特別收到櫃子裡,
因為Tasteology本身就可以當作裝飾。
喜歡它的取名,簡單明瞭,順耳好聽。
Tasteology,就是這麼簡單地傳達出:味道學!
Tasteology真的是把香料調味品當作一門學問在研究,
而且材料100%天然。
所以只要使用他們的產品都讓我們真的是吃得安心、又開心!
.
.
.
➰➰➰➰➰➰➰➰➰➰➰➰➰
#咖啡膠囊新品上市
#寵壞的口味咖啡館等級的膠囊
#來自全球最佳咖啡城市的咖啡膠囊
#美國咖啡協會評鑑專業等級之咖啡豆
#能生物分解的咖啡膠囊
.【 來自全球最佳咖啡城市的咖啡膠囊 ,寵壞的口味, 咖啡館等級的膠囊~Pod& Parcel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2998608
咖啡,該怎麼描寫、怎麼表達呢?
一杯好喝的咖啡,更是讓我頓感啞口無言
不是故作嬌柔,而是它真的代表了太多太多
咖啡於我,是迷戀也是上癮 ☕️
平日,
早上喚醒自己,下午放鬆自己,#咖啡是日常
週末,
挑個喜歡的咖啡口味,慢慢吃頓早餐,#咖啡是儀式
家人出遊,
走過大大小小的景點、城市、巷弄,#咖啡是旅行
好朋友見面,
下午茶天南地北聊天,#咖啡是友情
跟Q爸從認識到交往,
待過無數間咖啡廳,#咖啡是愛情
咖啡參與了我人生許多點點滴滴、大大小小,重要回憶
#咖啡是記憶 !
.
.
☕️ 【 Pod &Parcel #寵壞的口味, #咖啡館等級的膠囊 】☕️
有”咖啡首都”(為首)之稱的城市,墨爾本
每年BBC, CNN, TripAdvisor推選全球十大咖啡城市,
這個城市都有上榜,甚至榜首
許多世界咖啡大賽名列前茅的咖啡師,也都居住在這個城市
美國知名咖啡師Pete Licata曾評價說:
很難在這個城市找到一杯不好喝的咖啡!
有人歸功於廣大的義大利、希臘的移民,帶入了烘培咖啡的深厚文化
再加上政府積極支持,
無論咖啡博覽會、咖啡豆烘培廠、咖啡館,都蓬勃發展
承襲這樣的咖啡文化,墨爾本滿是厲害有特色的咖啡館,
確實寵壞了這城市大家的咖啡癮
全球最佳咖啡城市真的不是蓋的
不只是數不盡好品質有特色的咖啡館,
也不少優秀的咖啡烘豆廠提供Nespresso咖啡機相容的咖啡膠囊
不用侷限於連鎖廠商的咖啡膠囊
Pod & Parcel是Nespresso機器相容的咖啡膠囊
品質有咖啡館等級,甚至超越一些咖啡館
可想而知
Pod & Parcel能在滿是有特色咖啡館還做出特色受歡迎的咖啡膠囊, ㄧ定有其水準與魅力
也有出口到其他國家 ㄧ樣受歡迎與有著很好的評價
當然, 台灣市場 , 今天是首次見面
除了能正常生活時,每天ㄧ早ㄧ定要有的那ㄧ杯
從在台灣就有嚴重咖啡癮的我們,
居家防疫期間心情、Pod & Parcel更是彷彿精神上的寄託!
.
.
🔷 Pod & Parcel特色
< 1 > .
選豆到烘培都堅持最好的
從世界九個國家挑選出來的咖啡豆,在澳洲墨爾本當地烘培,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精選出數種最迷人的口味
< 2 >.
在年年入選全球十大咖啡城市當地,仍非常受歡迎,
實力堅強,不言而喻
Pod & Parcel在澳洲當地也好評不斷,
來自每年入選全球十大咖啡城市,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
當地咖啡要是沒有堅強的實力根本無法存活,
而Pod & Parcel咖啡在當地就廣受好評,
< 3 > .
美國咖啡協會(SCAA)評等:第一等級Specialty Grade專業豆級
美國咖啡協會(SCA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提供了咖啡豆等級一個評價的標準,
包含了五個階層:
專業豆/優質豆/交易豆/未達標豆子/劣質豆
其中最高等級的"專業豆"等級,
指的是300公克的生豆中,
完全瑕疵豆少於五顆,
再根據醇度(Body)、風味(Flavor)、香氣(Aroma)、酸度(Acidity)、甜度(Sweatness).. 等,特性來做評分。
而Pod & Parcel的咖啡豆就被評等為 #最高等級的專業豆級
< 4 >.
環保膠囊 可分解回收殼身
咖啡膠囊的殼身,一直有環保爭議,
由於咖啡膠囊用量很大,
長期下來在環保上確實是個問題
Pod&Parcel對環保問題,
別出心裁的選用生物聚合物製作而成,
來自可再生材質,如玉米、馬鈴薯澱粉
所以膠囊殼身可生物分解、可堆肥,且符合歐盟EN13432標準
紙盒內部有另一層透明包裝,可更加保持咖啡風味,
使用的也是可生物分解可堆肥材質
(膠囊頂部蓋子因為實用考量,是使用鋁, 許多其他膠囊整個都是鋁製)
< 5 >.
長方紙盒設計、形狀、顏色亮眼好看,強度風味標示明確,直接展示也合適
長方形的包裝紙盒設計,擺放起來很方便
加上配色、外型好看,
外貿協會的家庭主婦 當然ㄧ開始就被這盒子吸引
也很喜歡直接擺放出來,不但不奇怪,還搶眼好看
另外,它的標示清楚明確,一目瞭然,可依照當天心情,快速的選用想要的口味
.
.
🔷適用咖啡機
最傳統標準型(Original)的咖啡球,圖樣與適用咖啡機型號最簡單的確認方式-->(照片再留言)
適用咖啡機型號:
Pixie, Essenza, Lattisima, Expert, Creatista, Lattisima Premium, Lattissima Plus,
(以上⬆️都是台灣比較常見的型號)
Citiz, Le Cube, , Maestria, U, Inissia, Concept, Prodigio
(以上⬆️機型也可以用,但台灣好像比較少)
“不”適用咖啡機型號:
Vertuo, Commercial flat disc capsule(商用型)
我自己現在和在台灣 就是分別用不同的Nespresso機型- 文章裡有用過的兩款機型照片
都可以用喔!
🔷 Pod & Parcel膠囊介紹
盒子上就能看出不同的咖啡豆和咖啡強度喔
每顆膠囊雖然顏色ㄧ樣, 但也都有標示
每天按下那ㄧ杯前, 隨性選擇要喝哪一強度和咖啡豆 , 是種享受
🔶咖啡強度指的是:咖啡烘焙程度、清苦、香味的綜合指數, 指數越高,咖啡味道越濃烈
(不是咖啡因濃度喔)
#咖啡膠囊新品
★#Tarrazu塔拉蘇
強度:10/13
風格:多層大膽。蘊含櫻桃、黑糖、可可豆
產地:單一產區 哥斯大黎加
咖啡因:0.5毫克/每10公克
介紹:
來自哥斯大黎加,味道被稱為經典且完美的塔拉蘇
擁有豐富的層次,獨特乾淨的香氣
生長於高緯度,富含火山肥沃土壤的區域,也是因此讓他的味道如此獨特美味。
☕️
★ #Huehuetenango維維田納哥
強度:7/13
風格:果酸香料 蘊含柑橘、肉桂、香草
產地:單一產區 瓜地馬拉
咖啡因:0.5毫克/每10公克
介紹:
瓜地馬拉這區的咖啡豆每年生產只有三到四個月份,通常是一月到四月。
味道突出美味,有豐厚的香草,微微的柑橘酸香,搭上肉桂的餘味。
人稱這是古老的區域釀造出的最有風格的美味
.
.
.
➰➰➰➰➰➰
< 極營養能減重 名人趨之若鶩 風靡全球的超級食物翡麥(Freekeh) >
✔️分享文: 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31807
所謂的”超級食物”,應該算是一個俗稱,並沒有官方的標準。
基本上是指”對健康非常好,甚至對某些疾病有幫助的食物”。
再通俗一點,只要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也可以稱為”超級食物“。
Freekeh是一個已經在國外火紅一段時間,包含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日本、韓國...,
台灣直到去年第一次正式引進的超級食物,翡麥(Freekeh)。
.
Freekeh還有很明顯營養健康數據,
其中一項“減肥”更是明顯,.......
================
這次的新品和補貨 #現貨團
【 當料理藝術碰上”香料科學“ 融合美味與天然 極受歡迎的Tasteology闡述美味的新角度】
< 甜甜落心田 料理藝術科學Tasteology 新品風味糖漿-來自澳洲 純淨的瓊筵玉液 >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07000
【 來自全球最佳咖啡城市的咖啡膠囊 ,寵壞的口味, 咖啡館等級的膠囊~Pod& Parcel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2998608
【 極營養能減重 名人趨之若鶩 風靡全球的超級食物翡麥(Freekeh)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31807
✔️訂購單:https://www.liqform.com/v/k4tmi1zj
★現貨商品, 付款完成一~三日出貨
★付款方式:刷卡或ATM轉帳
★下單後尚未24小時完成付款訂單, 會失效喔!可以再重新下單
毫莫耳濃度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一次吃了6根香蕉,會死掉嗎?」
「傻孩子...這樣...會...很...撐...喔。」
最近不知為何有〈一次吃6根香蕉可能會致命〉的文章流傳起來,傳說中的 #6根香蕉自殺法真的存在嗎?
人體血液中的鉀離子有一個適當的恆定範圍,太高或太低,都會產生各種不適的症狀。
當人體血液中鉀離子濃度低於3.5 mEq/L時稱為低血鉀,如果因為嘔吐、腹瀉失去了太多鉀離子,可能會有會有倦怠、嗜睡等症狀,嚴重的話還可能心跳停止。
反之,若人體血液中鉀離子濃度高於5.5 mEq/L時稱為高血鉀,如果攝取了太多鉀離子,但腎臟又無法正常從尿液代謝掉,過高的鉀離子可能會造成肌肉震顫、痙攣....等各種症狀,嚴重的話還是會心跳停止。
人體一般會維持正常的濃度在3.5-5.5mEq/L之間。
(mEq/L的意思是每公升血液中有幾莫耳離子)
到底吃多少的香蕉會破壞人體的鉀離子恆定呢?
每根香蕉的鉀離子含量約380毫克,
成人每日的鉀離子可攝取的範圍為1.9-5.6公克,
6根香蕉共含鉀離子約2.28克,尚在一般人可代謝的容許範圍。但對洗腎患者來講就太多了。
*洗腎患者需每日限制鉀離子攝取量在1.5-2.3克之間。
所以一口氣吃6根香蕉會不會死掉呢?
對一般人來講不會啦,但對洗腎患者來講恐怕2根香蕉就已經很危險囉。
請不要挑戰一次吃這麼多香蕉啦。
參考資料:
https://bit.ly/3jsMW3m
洗腎病患如何飲食控制(高雄榮總腎臟科)
https://bit.ly/2QCS3Bt
高血鉀的照護(彰基腎臟科)
毫莫耳濃度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先備知識:
1.重量百分濃度、體積莫耳濃度、ppm。
影片重點:
1.討論ppm時常常在討論稀薄溶液,可以依題目需求轉換成每公升溶液中含幾毫克溶質。
更多教學影片在均一教育平台 http://www.junyiacademy.org/
毫莫耳濃度 在 1-4例題07重量百分濃度與體積莫耳濃度的換算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