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班了,準備建立他「零用錢」的概念,昨晚畫了這張草稿,今天跟他講解,家用的分配。
(金額就是亂寫,而且一開始還分配不均一直亂改,還是不要見笑把數字遮住🤣🤣🤣)
這麼一來就很好解釋為什麼玩具不能想買就買?
什麼玩具能買,什麼不能?
為什麼。
而不是用「你表現好才買給你,表現不好就沒有」「你表現好才能吃哦」「看你的表現哦」
或是「這好貴!買不起」一句話籠統帶過。
請一定記得跟孩子好好解釋「貴」的意涵,因為每家經濟分配不一樣,有的人家月入數百萬,有的只是市井小民普通人家(如我們家🤣),我們無需一昧跟孩子哭窮,對他們而言,沒有意義。解釋這樣物品,對於我們的家庭經濟負擔上的比例,然後讓孩子自己計算跟衡量,會是更實際,更讓他們理解的方法。
「看表現」,表現好跟不好的控制權,永遠只會在大人身上,是絕對的權威教養,一開始便是一個立意不公平的互動。看似給孩子決定權,其實沒有,孩子,你只有唯一一條路能走:就是給老子 #表現好一點!
孩子內心會根植一個觀念,這個觀念,甚至在他們還解釋不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意會到了,那就是:「爸媽對我的好,背後是有條件跟代價的。」
表現不好,就是魯蛇,沒資格被好好對待,一直不好,就一直魯蛇,反正,我就是個魯到最高點的蛇......🤣
總之呢,為了少爺的融資概念,媽媽就花時間畫了這一張「簡單的圖」。
沒想到,這張「簡單的圖」要講好久,小孩一直閃神、不耐煩,媽媽發火2次,好不容易才講完。
我訂的額度還是太大,他大概是聽得有點吃力,所以一直分心,應該用個位數6分來計算就好(因為有6項目),但因為他已經知道有些玩具要1000多元,而且,6分可能要用到小數點,對他又更難。
為什麼發火,因為講解過程他一直分心,玩筆、扭動、鑽來鑽去,一副沒在查小妳的鳥樣,整 • 個 • 過 • 程 • 都這 • 樣。
(在這個過程之前,我們玩注音符號有聲書,他也這個鬼樣,後來寫數字,也差不多,最後終於把我惹毛)
怒火都是煲出來的....🔥🔥
問他問題,不回答重點,鬼扯到九霄雲外,無限延長本人的作業時間,時間被無限拉長,而且他本人不自知,這是媽媽發火的原因。
事後有跟他道歉🙇♀️,媽媽剛剛生氣了對不起。一個人24小時帶他,很累,很累,真的。
《右下角的儲蓄概念》
如果有一個訂價5000的超酷炫飛彈機器人,你很想要,但這個月分配給玩具的錢不夠,可以怎麼辦?
他聽完就生氣了🤣🤣🤣🤣🤣
真的是沈京彬欸,有毛病🤣🤣🤣🤣
我說,生氣沒用啊,我們來想想辦法嘛,你覺得能怎麼辦呢?
因為問了這個問題,讓我明白,他沒有「延續」的概念。
「每個月」的意思,他沒有串連起來,他的頭腦把這張圖,當成單一事件來處理,而不是「每個月都輪迴一次」。
我問他,5000好貴喔,我們每個月娛樂只有1000的額度耶,怎麼辦?
他生氣地說,那就都不要買了啊!
到底生什麼氣🤣🤣🤣是真的有一隻飛彈機器人在眼前了嗎🤣🤣🤣🤣🤣
我說,要啊,你那麼喜歡,當然要買!我們一起想辦法。
你覺得,去跟朋友借錢來買,好不好?借錢也是一個方法啊.....
他說:哎喲,不要啦!
為什麼不要?
(他說不出來,只知道借錢好像不好🤣)
好啦,為了買玩具跟別人借錢,是有點說不過去,那我們來想想別的方法。
現在幾月?7月對嗎,下個月幾月呢?
他很快說:是8月。
那再下個月呢?
他說:就是9月了啊!
一年有12個月,7、8、9、10、11、12......
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每個月的娛樂額度1000元,都沒有花掉,你都忍住了喲,沒有拿去隨便買小玩具,到了12月,就會有5000了,那就能買砲彈機器人囉!
他說:7、8、9、10、11、12,就有6000了啊!
我說:是5000啦,5000就可以買機器人了.......
然後他大概有點明白,「儲蓄」的概念。
我現在文字紀錄,才發現,7-12月都不花,真的是6000....,媽媽泥好爆笑!🤣🤣🤣🤣🤣🤣
(就說我很沒概念這個🤪)
記者老梁:爸爸本人表示....誰准妳這樣畫朕🤣🤣......,報導。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