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工程:高雄抗旱的默默努力】
今天是5月5日,6年前的今天,高雄因為乾旱,水情燈號轉為紅燈,預定實施「#供五停二」的第三階段限水,受影響人數266萬人,幾乎等於全市。
在2015年4月底,高屏溪流量最低來到了每秒9.5立方公尺,因為高雄大部分民生與業用水都來自高屏溪,因而不得不進入限水。
但你知道嗎?在今年4月底,高屏溪流量只有每秒3.8立方公尺,不到2015一半,#創歷史新低。而且從農曆年前高屏溪流量就已經下探每秒9立方公尺,換句話說,以6年前標準,高雄早該開始停水3個月了。
那為什麼沒有三階限水? 為什麼台灣水資源最少的高雄,這次能撐得比水庫更多的台中久?
我們有一集podcast就在討論這個議題(城市好過日58集)。其中提到,#前瞻基礎建設 中的溪埔與大泉伏流水,每日就可以供水30萬噸,佔高雄用水量1/5。加上經濟部推動的興田伏流水設施,更可達40萬噸,成為高雄今年抗旱的供水樞紐。另外再生水除目前4.5萬噸外,在臨海與北高雄再生水廠完成後,也能增加到14.5萬噸。這些新開發水源,就可替代原本用水量的1/3以上。
從去年七月開始,水利署就已經確定今年會缺水,因此提前佈局用水調度與備援水源,而大泉伏流水更加快趕工,在2021年初提早近半年供水,這些都是高雄的救命水。
而高雄市政府也是全國地方政府中,水利局最主動投入鑿井與多元水源配套方案的一個城市。隨著水情變化,高雄每日用水量從每天150萬噸,已降到130萬噸。用水大戶如中鋼等,節水率已經超過20%,而民生加工業的用水,節水率也已超過10%。
目前儘管雨量還不多,澄清湖已從四月中旬最低水位87萬噸,用新增水源灌到滿水位(247萬噸),整個五月,都已經確定不會停水。
這六年來,高雄各項的水源工程、節水管理,通常是一般民眾不會注意到的,卻是你我至今仍有水用的關鍵。
其中,林全內閣任內提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從提出開始,即被各在野黨一路質疑至今,民間環團也有很多不同意見。
例如,環團出身的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就認為,前瞻計畫仍無法改善缺水問題,重點在於減少耗水,應該要管制半導體等產業,重新評估產業、經濟發展。
在這思維下,陳椒華主導成立的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過去就積極反對台積電南科擴廠增加用水量,要求退回環評重做。該聯盟反對的廠區,正是今天台積電的生產主力5nm產線,也是目前台灣地緣政治重要性的重要屏障之一。
環團的政策雖聽起來相當理想,然而若嚴格是環團完全主政,採取嚴格限制耗水產業規範,台灣目前會走向何處?是否仍會享有今天的經濟紅利? 實在很難預料。
反觀,政府採取了發展節水製程與再生水同時,也積極開發水源,進行水利調度工程等措施,雖然不是沒人注意,就是被大肆批評,反倒讓缺水最嚴重的高雄能逆轉頹勢。當我們看到近期公投中,有環團尋找改善方案,促成能源轉型與生態對話;也有環團拒絕溝通,嘲諷努力做事的人。這幾年水資源的案例,或許更值得大家深思。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
每人每日用水量標準 在 新竹縣議員 林禹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提案整理一次看】
不久前在光明六路東一段
發生一起死亡車禍
起因竟是施工路段標示不清
讓人看了難過又遺憾
其實路面的修修補補或重整
幾乎是縣內的日常
要怎麼保護縣民遠離意外
政府必須負起責任
禹佑這次就特別重視
未來所有施工路段或突然的道路縮減
都必須有明確的告示
-
◆督導廣告看板跟市招
-
走在路上
市招跟看板隨處可見
違規擺放更是不計其數
市招直接掛在指示牌上的問題
若不牢固
恐有掉落砸傷的危險
建請縣府進行查核
恢復該有的市容
-
◆規劃全國性網球場地
-
竹北市東興路上的世興空品區
因為腹地廣大
有部分土地設置棒球場及籃球場
民眾請求縣府能評估
再規劃一座8面的標準規格全國性網球場
滿足育樂需求
-
◆獎勵體育教育
-
新竹縣民運動人口平均數
在全國是名列特優的縣市
禹佑認為
為了提倡獎勵運動人口數的質和量
應該從教育扎根
提供更多專業教學
-
◆收容所獸醫師增加配額
-
新竹縣動物收容所
目前已收容150-160隻動物
不過所內卻只有一名獸醫師在看診
人手嚴重不足
無法讓所有動物均能接受妥善治療與觀察
最終病死於籠內
建請縣府能加以重視
調高獸醫師的配額
-
◆宣導水資源
-
目前新竹寶山跟寶二水庫
僅剩30%蓄水量
且每日都在不斷下降中
中央北水南調每天都需要20萬噸才夠新竹縣用水量
建請縣府有關單位
宣導水源取得的困難
更珍惜用水
-
#臨時會提案
#施工安全
#規劃球場用地
#友善動物
#獎勵體育教育
#珍惜用水
#新竹縣議員林禹佑
每人每日用水量標準 在 勇媽阿惠 - 黃敏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節今日之水、解明日之渴」
台灣每人每年可用水量僅約1千公噸,以世界可用水量的標準來說,台灣屬於缺水地區。目前每人每天約產生250公升污水量,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節約用水的習慣之外,呼籲市民朋友在家也可以善加利用回收水。
水資源是大地之母,對飲水、灌溉及涵養土地都是重要的資源。台灣面臨56年來最大乾旱,為了讓回收水充分利用 #嘉義市水資源回收中心 將每日提供約200噸回收水,讓環保局、建設處用於道路灑水揚塵抑制及道路植栽澆灌用水;甚至友善市民朋友,每天提供限量回收水 供民眾取用。
--
嘉義市水資源回收中心資訊 https://reurl.cc/z8k41a
地 址:嘉義市西區下埤里保福一路222號
電 話:05-2380617
服務時間:上午08:00-下午05:30
每人每日用水量標準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每人每日用水量標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今年春雷還沒響,春雨來得晚,造成很多水庫的蓄水量、節節下降,政府又開始呼籲民眾要節約用水。目前國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約271公升,雖然比十年前減少了一成,但還是高過國際平均值,比起北歐更高出八成。其實只要利用一些小撇步,就可以更省水,為地球多盡一分力,來看以下的報導.
春雨遲遲不來,水庫的水位一直降,如果老天爺再不賞臉,今年恐怕又會面臨缺水,不能開源只好節流,這些觀念,小學生都身體力行,很多學校早就設置這種""雨撲滿"",儲存雨水來拖地澆花,甚至水龍頭只給五秒的水,就是處處提醒,要珍惜水資源。
儘管節約用水的宣導發揮作用,台灣人每日用水量,已經從90年的300公升,到98年已經降到271公升,不過這個用量,還是比國際標準250公升來得高,更比北歐國家用的150公升、還要高出八成,水利署也希望用民眾能使用像是省水墊片,或是省水閥來節水。
台灣是全世界第十九位缺水的國家,不過國內的水價卻比其他國家都還來得低,水利署也承認,缺乏讓民眾努力節水的經濟誘因,不過面臨極端氣候,將來乾旱的頻率可能會越來越高,改變習慣降低用水,恐怕是每個地球公民必須努力的目標。
記者林靜梅謝其文台北報導。"
每人每日用水量標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由英國經濟學人智庫進行的亞洲綠色城市評比,台北市僅次於新加坡,在22個評比城市當中排名第2。
但是在8個環境面中,雖然有7個超過平均標準,但卻被漏水率偏高,以及平均用水量偏高受到拖累。
學者也認為,汰換老舊管線改善漏水率,以及培養民眾節約用水,都是台北市在面對綠色永續經營上,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台北市首度參加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舉辦的亞洲綠色城市評比,儘次於新加坡,名列第二,是對台北市邁向綠色城市的一種肯定,還勝過日本大城市東京和橫濱。雖然平均成績不錯,可惜比起第一名新加坡,台北市漏水率高,用水量也偏高,卻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就算台北市在其他七個環境面向評比超出平均水準,但台北市漏水率卻高達22%,其他城市僅個位數字;而用水量平均每人每日342公升,只比香港、大阪少,已經是第3高。學者估計,自來水從水廠流到住戶端,1百公升的水恐怕超過22公升,就因為管線老舊破損而平白流失,管線更新也佔自來水處近九成的業務,但因漏水處不易發現,加上地下管線複雜,都連帶影響汰換進度。
除了漏水率待改善,許多人打開水龍頭用水,稀鬆平常,台灣水價1度才8塊錢,比起德國1度水要99塊,便宜太多,也導至民眾和產業用水,沒有節約觀念,台北市用水量偏高,學者說水價就是關鍵。
學者說,東京花了50年的時間,汰換老舊管線改善漏水率,和教育民眾節約用水。台北市水管要全部更新,預計還得花25年以上的時間,被""水""拖累的台北市,要向綠色城市邁前一步,水問題將是很大的挑戰。
記者 李曉儒 陳柏諭 台北報導"
每人每日用水量標準 在 四大一小家庭一天用水一立方公尺算正常嗎?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每人每日 生活用水量逐步調降,目前係配合整體環境政策而訂定願景目標為250公升,此乃長期推動之方向,非一蹴可幾,未來經濟部水利署並未規劃以此門檻限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