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響力閱讀]焦慮時代的安心教養
#焦慮世代找回身心安頓的教養
#共同迎接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
現代的教養困境遠勝於過去,更是充滿焦慮。過去一年,美國每五名成年人就有一個人苦於焦慮症,而終其一生,將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都會面臨這個問題。
#父母在密集教養氛圍之中的盲抓
根據調查指出,父親相較於母親較少搜尋育兒資訊,這是跟大環境社會分工有關,又加上現今社群育兒的模範母職壓力、專案管理式的通包管理、高學歷的女性卻面對職涯斷層,不均的社會分工,讓我們的教養高壓喘不過氣,社群網站所流傳的美好育兒景象似乎讓現代人更焦慮,少子化的我們更注重育兒觀點,但孩子和父母都更不快樂。
根據調查指出,去年一年在從十三到十七歲的青少年當中,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會掙扎於焦慮之中,其中可歸入嚴重心理傷殘(impairment)者也有百分之八點三。關於焦慮人數增加的來龍去脈,固然沒有人能夠全部細說分明,但多數專家的共識是這跟不穩定的時代應該脫不了干係,而兩名幫兇則是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如艾力克斯‧威廉斯(Alex Williams)在《紐約時報》中所寫,「流行病學界認為焦慮是一種病症,但同一時間,焦慮症也愈來愈儼然是一種社會現象:一種在驚悚電視畫面裡的腥羶中茁壯,然後透過社群媒體不斷渲染擴散,共有的文化經驗。」孩子為什麼充滿無力感?為什麼不想努力?為什麼厭世又憂鬱?I世代必備的基本技能,不再是學科能力,而是:適應力、心智的靈活性、好奇心、合作性、對挫折的耐受性、韌性,還有樂觀的心理,書中實地採訪六個真人案例,讓讀者看見所謂「成功的人生」絕非一條直線,而是不斷從嘗試錯誤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鼓勵父母活出自己的人生,並且加入社區團體、投身公共事務、關心環境與公益,以樂觀和積極的態度主動參與社會,從自身出發,用身教引領孩子做出改變。
我們,如何在社群世代中,關係的稀薄、挑食和遺棄擺盪間,協助孩子自我定位,協助自己回到中心身心安適,都是這本書之中正帶領我們看見的!
#了解時代感的內心焦慮
#父母定心丸
#陪伴I世代孩子
博客來 :https://linkingunitas.com/yM5yS
金石堂 :https://linkingunitas.com/UTzeT
聯經 :https://linkingunitas.com/NFRyX
誠品 :https://linkingunitas.com/uOacc
母親這種病誠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法國人眼中的法國 |
今年聖誕節除了一些生活用品之外,我還收到了幾本書。有外子和法國家人送的法文書、巴黎不打烊讀者送我的《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還有母親從台灣寄來給我的中文設計領域的書,還收到積木文化新出的《法國佬,幹得好!》。
積木文化的行銷去年曾經和我聯絡,請我推薦一本他們當時剛出版的新書《巴黎女人時尚聖經》。我一向樂意在巴黎不打烊推薦書籍(這是我唯一接受的免費業配),但唯一條件是我要收到書,讀過還有看到實體之後再分享。
這麼雞歪難搞,但出版社的行銷還是千里迢迢的把書從台灣寄來了。然後,我整個太忙忘記發文分享!
這麼可惡的行為,這位行銷再次邀請我推薦的時候,我保持著愧疚的態度,馬上排開手邊所有事情,以無敵的效率閱讀電子文稿,迅速回覆我的推薦短句。不過,和巴黎不打烊的讀者分享,我還是要收到書,再讀過一次才會po文(天啊!有沒有這麼難搞?!)。
前幾天收到台灣來的書,我很認真地讀了一遍。這本由法國時尚攝影師Frédérique Veysset和費加洛報風格時尚記者Valérie de Saint-Pierre所撰寫的《法國佬,幹得好》是一本法國人看法國人的巴黎生活指南。
書中把巴黎人分成幾個族群:優雅貴族、復古布爾喬亞、現代布爾喬亞、知識份子、養生環保鬥士和美食饕客。每個族群篇章開頭都不免酸了一下這個族群,完全是法國人不嘲諷不行的特色。然後再介紹一些這個族群會去的地方、會做的事。
有人或許會認為:哪有這麼簡單就把人劃分為幾個族群?這就像很多人對星座的想法一樣。或有人說:巴黎還有流浪漢族群怎麼不用介紹?別這麼嚴肅,這只是一本輕鬆的生活指南,帶大家再次看到巴黎的美好!
的確我們在巴黎的日常生活充滿了挑戰、充滿了屎。這裡有不好好防疫的人,有各種畢曲的巴黎日常和我光怪陸離的巴黎一千零一夜。不過巴黎也有許多美好的事物,是法國歷史與文化傳承的累積,是我們當年來到這個國家的初衷。
我帶著愉悅的心情把這本書看完,時不時又會被作者酸到,因為我們的生活跨了好幾個不同的族群,真是要人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譯者是旅法知名部落客謝佩琪,她在許多地方加上的譯注讓這本法式思維的指南更容易閱讀,真是不容易。
2020年的最後一天,跟大家分享我的讀書心得,有興趣的朋友們下面這些連結可以購買:
博客來 :https://reurl.cc/WLMMXO
誠品書店 :https://reurl.cc/R1mqQz
讀書花園 :https://reurl.cc/x0AaoE
讀冊生活 : https://reurl.cc/2gVYv9
金石堂網書 :https://reurl.cc/GrOjLd
而巴黎不打烊的朋友們,年終抽獎來了!出版社提供三本書給我,現在開始到台灣時間1月2日凌晨十二點為止,歡迎留言說說你喜歡法國的什麼?讓我這個旅居巴黎已久的地方媽媽能再次燃起對法國的熱情,像看「艾蜜莉在巴黎」的時候一樣。
母親這種病誠品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關愛」的病態性需求
受害者情結個體因為心智未成長為成熟的個體,在個體分化的歷程受到許多阻礙,心中仍是渴望把自己保留在一個幼童小孩的狀態中,殷殷期盼有一個無微不至的撫慰者、照顧者存在,讓他內心不會再經歷到任何的情緒起伏及失落傷心。
為了尋求到這樣的一個對象,他們在關係建立的開始,不論是話語及動作即會以可以勾動他人的關注及安慰這個目的為起頭。無論是全然暴露自己的坎坷人生或悲情命運,或是表現出自己的無助、慌張和脆弱的姿態或神情,即使他們很明顯的已是一個成年人,本應該有基本的社會功能及社會化能力,他們仍會看起來像是個五六歲的孩子。
我們身為人一定都有個人的不完美和脆弱。身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會學習及歷練承接及接納自己本身的不完美和脆弱,讓自己統整為一個真實、完整的人。
但受害者情結所自曝的無助和脆弱,會以勾動他人同情及想要給予關懷的情感動力為主要目的,並回應他們的需求或渴望,而不是呈現承接及接納自己存在的面貌。
一旦有人給予回應,或嘗試提供關懷、安慰及滿足,受害者情結個體會像是突然間抓住了可以支撐生存的浮木,或是像是突然尋獲宿主的反應,想要一種形影不離、沒有間隙、沒有一刻分離的關係。
為了保持這種好似很緊密、親密的假象,受害者個體會以各種資訊、訊息、聲音影像、文字、面對面……等等方式,確保他想要緊抓關係的對象沒有疏忽他、忘卻他、離開他,及有任何機會終止這段關係。
他們欲擁有的這種關係,是他們內心巨大的情感黑洞所投放出來的無盡渴求:他們尋尋覓覓中,就是為了找到「永恆的母親」,可以安慰及呵護他內心長久以來飢渴飢餓的心靈,就像是有永不停止的奶水,不斷的安撫他,任他吸吮。
耽溺的孤兒原型,讓他們拒絕經驗成為獨立個體必然要經歷的「分化」、「分離」、「獨立」等歷程,而是非常沒有現實感的希冀有一個人能與他們永生永世不分離,並有一種你儂我儂融為一體的關係,而分不清「我」和「你」個體性的差別和不同。
這樣強烈的渴望消溶、失去個體性,是受害者情結個體在幼年時,非常渴望母愛及與所愛的重要他人形影不離的強烈慾望,遭受到破壞及斷裂引發出挫敗和落空所反彈,而生的「執著」和「渴求」。
他們並沒有愛的能力,他們所鎖定的對象,通常不在於他們辨識出這是他們所愛的人,而是他們嗅到或是本能的直覺,感覺到這是一個會回應他們、提供並給予他們想要的愛及關懷(或服務他們)的人,就能讓他們奮不顧身,甚至有一種「飛蛾撲火」的衝動,引發他們非要不可。
這種病態性渴望關愛的需求,來自病態共依存的依賴渴望,是讓他們從一開始就走進病態關係的原因。
他們以非現實感、不合理、剝奪主體性、物化他人的態度和方式,執意索求的關係,可能讓他們遇到另一個病態共依存的個體,形成糾葛及相互吞噬的緊密關係,卻也可能遇到的是一個有正常成熟狀態的個體,很快的就會發現必須當機立斷終止這種不健康且病態性的吞噬關係。
#常見的共依存關係之一
#有愛很好,但要建立在界限上
#成人的愛,要先建立愛自己的能力
———————————————
預購開跑🏃 #6/29 全面上市🎉
博客來|https://bit.ly/3dlFN1u
金石堂|https://bit.ly/3efc8YN
誠 品|https://bit.ly/2V0qMeS
博客來(電子書)|https://bit.ly/37LMoB8
母親這種病誠品 在 [寶寶] 推薦一本書:母親這種病- 看板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剛剛看到有版友在講大寶因為二寶出生很懂事但是還是會有些吃醋的事讓我想起這陣子在誠品看到的這本書書名為"母親這種病" 有時孩子會為了得到媽媽的關愛知道要做什麼要 ... ... <看更多>
母親這種病誠品 在 婚禮當天,丈母娘這樣穿的太有氣質了#開心#結婚#氣質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過年回老家,大伯以坐不下了為理由,不讓我上桌吃飯, 母親 掀了桌子都別吃了#深夜 ... 誠品 音樂~ 擁有讀書& 工作的氛圍STUDYING & WORKING RELAX MUSIC. ... <看更多>
母親這種病誠品 在 Sep 5, 2018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新書出版繼《#依戀障礙》《#母親這種病》精神科名醫─岡田尊司最新力作! ... 金石堂:https://goo.gl/bYk8dA 誠品:https://goo.gl/24jqWj 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