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是超人!過一個有勞動意識的母親節』
今天是母親節,有人搶訂高檔餐廳、有的人早早買好了禮物、也有人選擇到戶外兜風,好多朋友為了這一天精心準備一切,想要讓家裡無論是老媽還是老婆,過一個開心、#不用勞動 的母親節。作為三個小孩的媽媽以及政治工作者,我當然期待身邊家人與朋友體貼辛勞,多多幫忙,完成我生活與工作上的諸多任務。
但是!!!拜託~媽媽議員怎麼可能有假期?光煩惱三個好動的男孩子,還有接不完的選服電話,縱使我 #勤練深蹲、三餐營養健康,我終究 #不是超人,仍然經常氣喘吁吁。
在母親節的這天,我要呼籲各位正視媽媽角色的各種困境,為改善婦女勞動環境的長遠目標努力。
・職場女性的同工不同酬
根據最新統計(2019),相同工作條件的職場女性僅有男性薪資的86%;若把差異換算成天數,女性要多工作52天,才可以達到男性的平均年薪。
而這樣的狀況,在新竹地區也相當明顯。由於跨國公司眾多,新竹市的勞工有很高比例會有出差、外派等需求,然而根據多份報告指出,主管派用女性出差外派的偏好較低,因為在家庭包袱考量下,最終得到外派以及相應獎金機會的多以男性居多。
・職場女性的玻璃天花板仍在
除面臨家庭包袱的局限之外,性別氣質的刻板印象,也使得上司在派用外務、管理職以及升遷時,女性勞工的發展受到限制。
2019年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曾統計,以銀行業為例,男女比約為4比6,但擔任主管職的性別比,卻落得男比女8比2的狀況,性別在升遷機會的緊箍咒仍然顯著,這些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現象,以工資和職位的形式,壓縮了女性的社會流動機會。
・家務勞動中的隱形工時
四十年前,台灣女性參與勞動的比率約為30%,二十年前這個數據達到了40%,而今天,女性總體勞動參與率已經超過50%。分齡而言,2019年參與勞動比例最高的族群,是25-44歲女性,高達83.1%,緊接著是45-49歲的74.8%與50-54歲的61.5%。
根據前述統計,#生育年齡的女性剛好與就業黃金期完全重疊,許多媽媽白天上班,下班還要花很多時間育兒。事實上,上週勞動節時,我提出過女性 #被忽略的隱形工時 問題,根據2016年的統計,女性下班平均投入家務勞動長達3個半小時,比男性平均1小時整整高出兩倍多,加上職場中「同工不同酬」的情況普遍,女性勞動力的產值被嚴重低估。
・道德綑綁的女性責任仍縈繞家庭生活
更糟糕的是,無論全職家庭主婦還是職場女性,家務勞動包含育兒、打掃到服侍公婆的分工與支出,經常引起夫妻爭端甚至演變成為婆媳問題。很多傳統家庭仍把女性在家中的勞力貢獻劃入配偶的義務中,往往期待女性負擔下班後家庭內的一切。
女性並不是超人,過量的勞務與心理負擔,也造成了女性的精神問題。根據統計,台灣目前150萬憂鬱症人口中,有將近百萬為女性,雖然導致憂鬱症的因素很多,但確實,社會壓力困擾著女性,職業婦女絕對沒有缺席。
・是媽媽、是勞工,不是超人
長久以來,「我的媽媽很偉大」、「我的媽媽很厲害」、「我媽媽都不會累」甚至是「我媽媽是超人」的修辭,縈繞在好多強調女力與母職的場域中。作為職業婦女,我只能嘆一口氣,因為平平是肉做的身體,女性彷彿一出生就被賦予了 #當超人 的期待,一有閃失,不僅可能會有來自於伴侶的責怪,甚至還會有來自傳統社會「未盡母責」的抨擊。
在2021年、性別工作平等法(2002)上路將近二十年的今天,也許,職場中的性別差異略有好轉,但身為女性,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家庭的壓力仍然顯著,希望透過今天的短文,邀請各位重視媽媽們的勞動權利,讓家庭內也被平權的光照亮。
我是李妍慧,我是媽媽也是職業婦女,我跟螢幕前的每一個你/妳一樣,期待更好的勞動條件,更平等的女性處境。願全天下的母親天天開心、勞動平權日日推進,母親節快樂!❤
母親節引起動機 在 林宜融 Annie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母親節快樂 ❤️
午安~又過了一週,明天又可以休假了!
(現在心情放鬆顯示為話很多,順便更新社群網站)
老實說,我還真不太會經營社群網站
私人臉書更是做自己
可能一個月一篇(還是文章轉貼)
前幾天遇到一位學生(大人)對我說
Annie你怎麼上課的時候那麼有精神
因為學生也有上其他課(語文類、運動類等等)
表示其他老師上課的時候比較例行公事的感覺(所以我上課太high?!🤣)
嗯~不過今天不是要講我上課的狀態
我回學生說,因為我的教學work mode就是這樣
一上工,自動打開工作模式
與人互動,做好教學工作,引起動機,帶動他人
尤其音樂教學這樣的工作,老師無法淡定和無表情的呀!
對於 introvert 還真是一個耗神的活動
所以只要一下工,我就像所有力氣被抽掉一樣
話很少,上下工反差大,只想趕快回家
家人常常看到我下課後,回到家就先補眠閉目養神一下
加上體質敏感,在外面人多和吵雜的環境下
(巔峰時刻的台北捷運非常之恐怖)😱
我很容易不舒服和感到疲倦(一種磁場能量被干擾的感覺)
我一直覺得可以一直續攤的人真的很厲害👍🏻
因為我完全不是一個愛社交的人🙈
私底下我其實話不多
如果我跟你話很多,那可能表示我們沒有很熟(你做人也太累)🙄
我的work mode又被turned on了!哈哈哈😆
不熟沒關係,熟了會被我的孤僻跟龜毛氣到翻白眼 🙄️
年紀越大越來越習慣和接受身為introvert的我
現在我要來泡杯咖啡休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安靜的)❤️☕️
#林宜融 #阿妮daily #annie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