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坪之地
一直很想要好好安放這些作品,
於是擠出了兩坪空間,成為一個展示區。
好好展示的好處是:
作品透過與空間的分寸距離,
釋放出能量,讓對話得以展開。
-
這次分別嘗試了兩種深淺不同的呈現方式,
讓客人來看他們的時候,
可以有不同層次的感受。
同時也可以想想,
什麼樣的空間更適合自己,
或是更嚮往生活的樣子,一點一點的構築出想望。
好好生活著,就是這樣子吧。
-
想來工作室參觀或聊聊,
歡迎預約。
-
工作室販售系列:
#一口菓子
#我是器
#母親的頭蓋骨
#實驗品
-
寄售點:
#台北 #新竹 #台中 #台南
-
#李荔的小廢物計畫
#日日與木
母親的頭蓋骨 在 李荔的小廢物計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食器·實器
⠀⠀⠀⠀⠀⠀⠀⠀⠀⠀⠀⠀
我有一個系列作品名為「母親的頭蓋骨」,是翻拓大肚山裡石頭紋路後,製成的承裝器具,背後其實是在講述土地承載萬物這件事。
⠀⠀⠀⠀⠀⠀⠀⠀⠀⠀⠀⠀
我的作品,
都是從概念先來,想訴說、想傳達一個意念後,再去形塑出來的。
⠀⠀⠀⠀⠀⠀⠀⠀⠀⠀⠀⠀
因為有著這樣的創作前提,呈現出來最後的結果,就沒有特別需要考量到是否為「實用的器物」,更不用說是「食用的器物」。
⠀⠀⠀⠀⠀⠀⠀⠀⠀⠀⠀⠀
所以,那時無恙突然找我訂製「食器」時,我趕忙先喊卡,直接帶著一批實驗品去找他們,讓他們看到實體再說。
⠀⠀⠀⠀⠀⠀⠀⠀⠀⠀⠀⠀
「我每一個都不一樣噢」「是幾乎不一樣的那種不一樣噢」「我的盤子就是頭蓋骨那個系列的樣子噢」「我沒有在做一般的盤子噢」「碗也是實驗品噢」「沒有要一直做碗噢」「想做才做噢」
⠀⠀⠀⠀⠀⠀⠀⠀⠀⠀⠀⠀
巴拉巴拉之類的打預防針,想說應該沒有什麼客人可以接受這種的吧。
⠀⠀⠀⠀⠀⠀⠀⠀⠀⠀⠀⠀
結果無恙照單全收欸,根本樂死我。
真的很喜歡這樣的合作模式。
⠀⠀⠀⠀⠀⠀⠀⠀⠀⠀⠀⠀
謝謝無恙,
讓我拓展到食器領域的同時,還保有自己創作風格。
⠀⠀⠀⠀⠀⠀⠀⠀⠀⠀⠀⠀
無恙
這種合作模式可以多來點嗎(探頭
#李荔的小廢物計畫
#母親的頭蓋骨
#食器
#陶
母親的頭蓋骨 在 李荔的小廢物計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個越來越清晰的輪廓。
⠀⠀⠀⠀⠀⠀⠀⠀⠀⠀⠀⠀
從「一口菓子」發現我有療癒他人的能量、
「久陶」「母親的頭蓋骨」重新連結我跟土地斷裂的關係、
以及「我是器」形塑著我對於生命的學習。
⠀⠀⠀⠀⠀⠀⠀⠀⠀⠀⠀⠀
一切都從 我 為起點。
⠀⠀⠀⠀⠀⠀⠀⠀⠀⠀⠀⠀
-
⠀⠀⠀⠀⠀⠀⠀⠀⠀⠀⠀⠀
開始玩陶的這一年,好多能量也因此開始結集。
⠀⠀⠀⠀⠀⠀⠀⠀⠀⠀⠀⠀
好謝謝這些的到來、遇見。
⠀⠀⠀⠀⠀⠀⠀⠀⠀⠀⠀⠀
這四個多月密集的出現在市集,讓我更確定一件事:
⠀⠀⠀⠀⠀⠀⠀⠀⠀⠀⠀⠀
我想要透過陶,
說更多、說更完整。
⠀⠀⠀⠀⠀⠀⠀⠀⠀⠀⠀⠀
-
⠀⠀⠀⠀⠀⠀⠀⠀⠀⠀⠀⠀
碎念一陣,就是要透露:
⠀⠀⠀⠀⠀⠀⠀⠀⠀⠀⠀⠀
近期預計會有一個迷你卻完整的作品發表。
⠀⠀⠀⠀⠀⠀⠀⠀⠀⠀⠀⠀
我很期待。
我相信小廢物們也是。
⠀⠀⠀⠀⠀⠀⠀⠀⠀⠀⠀⠀
一切都持續走著、還在走著。
⠀⠀⠀⠀⠀⠀⠀⠀⠀⠀⠀⠀
-
⠀⠀⠀⠀⠀⠀⠀⠀⠀⠀⠀⠀
圖片是土胚狀態的它們。
很像在拍全家福合照👪
⠀⠀⠀⠀⠀⠀⠀⠀⠀⠀⠀⠀
#李荔的小廢物計畫
母親的頭蓋骨 在 #母親的頭蓋骨 - Explor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有一個系列作品名為「母親的頭蓋骨」,是翻拓大肚山裡石頭紋路後,製成的承裝器具,背後其實是在講述土地承載萬物這件事。 ... <看更多>
母親的頭蓋骨 在 【精華版】20年大體修復撞鬼!媽媽的頭蓋骨隱藏駭人大秘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體老師陳昕彤曝光20年來驚人資歷故事!!!大體修復居然撞鬼...真實鬼故事包準讓你聽完之後冷汗直流!媽媽的頭蓋骨隱藏了什麼駭人大秘密. ... <看更多>
母親的頭蓋骨 在 [請益] 腦中風後的一些問題- 看板Healt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好
小弟有些醫療方面的問題想請教一下大家
這是小弟女友家中遇到的問題,
由於女友並無PTT的帳號,
故由我來發文請教。
以下以第一人稱轉述:
母親於今年年初(二月)突發性的腦中風,
因而入住A醫院進行開腦手術,
經過期達數個月的治療與修養後,
目前在進行復健治療。
腦部狀況算是較為穩定,
而因為居家環境的問題(註1)並不適合居家療養,
故在A院與B院間來回住院做復健治療。
如今因腦部狀況較為穩定,
決定將頭蓋骨蓋回進行頭顱重建手術,
數個月來頭蓋骨一直存放於A醫院中。
A醫院的主治醫師(當初執行手術的醫師)主張使用人工頭蓋骨,
原因是說怕放久了會有感染的風險,
然由於人工頭蓋骨並無健保補助需要自費,
而家中的經濟狀況非常不穩定。
對於自費的項目很難以負擔(註2)。
B院的醫師則認為,
若能以自已原本的頭蓋骨重建,
在無感染的狀況下理當較為適合,
且由於手術有健保補助,相對而言較無經濟問題。
目前母親於A院住院復健治療,
A院醫師說,由於健保制度,
於A院動完手術後約只能住院三天,
待傷口稍微復合後需回家居家療養,
但需要每天至醫院掛診檢是傷口狀況
B院醫生則表示可以住院大約十天,
再另外轉掛復健科治療。
由於當初進行開顱手術時,
A院在術中有一點醫療過失(註3)
至使父親對於A院較無信心,
故較希望能夠在其他的醫院進行重建手術。
註1:
家為老舊的公寓三樓,
狹小悶熱,且並無電梯。
母親尚無移動的能力,
倘若要長期來回醫院與家中進行復健,
十分不方便,故需住院進行復健治療。
註2:
原本家中即有一筆負債,
母親原為家中經濟來源,
原PO與其妹妹一直以來都利用課餘時間打工,
以幫助維持家中經濟。
而母親並無醫療相關的保險,
於事情發生後家中原本不好的經濟更受到劇變。
原po為今年大學應屆畢業生,
下尚有兩位妹妹分別要升大四與國三,
因為家庭經濟無法請看護,只能由父親照顧,
故父親無法在外工作。
目前已申請到中低收入戶以及身心障礙卡,
經濟狀況僅靠原po三姊妹在賣場接Case與打工,
以及中低收入戶的補助款維持,
故無法負擔大量的醫療費用,
若能不使用自費項目則盡量不選擇。
而經過詢問該院的其他復健患者時,
由A院醫師操刀的病人幾乎都是使用人工頭蓋骨,
不論術後時間的長短,即使僅存放一個月的病人,
因而對於使用人工頭蓋骨的必要性有一些疑慮。
註3:
當初於手術時為冬天,
由於需要長時間臥躺,
院方在母親的被後有墊上電毯,
而溫度設定上錯誤
導致母親背後充大面積燙傷與水泡。
雖然我們知道當時醫院也是好意準被電毯,
父親對於失誤一直存在芥蒂,
故較不願意再次於A院動手術。
另外,讓我們感到很不好受的一點是,
此次回診醫生對父親說了一些話
"沒有紅包沒關係,至少準備點水果和寫張感謝涵吧!"
之前醫院的社工幫了我們很多,
這次醫師更直說
"這次社工也沒辦法幫你們了"
雖然不清楚醫師這些話真正的意義,
但這讓我們感覺真的很糟很難過,
這也是其中一個想要換院的原因。
以上是至目前為止大概的狀況敘述,
這邊有幾個問題想請教版上網友的意見:
1. 人工頭蓋骨使用的必要性?
2. 頭顱重建手術若選擇至其他較大的醫院進行是否會比較好?
3. 承2,若欲於其他醫院進行頭顱重建手術,頭蓋骨是否能由原醫院調至其他醫院?
該怎麼跟原主治醫生說明而不造成醫病關係的緊張?
在這邊先謝過大家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82.1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lth/M.1438429161.A.87D.html
※ 編輯: kk19921027 (39.9.82.144), 08/01/2015 19:57:05
※ 編輯: kk19921027 (39.9.82.144), 08/01/2015 20:05: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