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界線】今天正向教養聊天室聊到孩子對異性的性器官很好奇,我打了一大串結果內含性器官學名被line判斷為不良字彙秒刪🤷♀️
來這邊做下文字紀錄!正向教養聊天室聊天室防止怪人加入設立密碼是「bigv」需要的夥伴自行取用。
💡順便幫我投票哪個花色好啊~上次跟你們說的床單終於飄洋過海來了,我剛剛發信給台灣代理商囉,大家想一起換床包嗎?._./
1⃣️孩子最愛的車車萬歲
2⃣️野生動物水彩風太迷人啦
3⃣️有貓就讚的牙仙子
💡切入正題,今天聊天室的問題是:
女兒想要看爸爸的生殖器官,要怎麼辦?
我的想法是,雖然寶貝是我們最親近的那個人,但不代表就要赤裸的讓孩子觀察/觸摸。
我會請你先想想怎樣的界線是你舒服的?
你願意讓孩子看/摸嗎?
如果願意,那麼請不用害躁,就當作是認識身體即可~假使不願意,那也很正常啊,我們還是能用書帶過。
💡好亮發問這個問題時,我是怎麼說的呢?
我不願意讓他們摸,也很少跟好亮洗澡,對於赤裸在他們面前仔細觀看我會很不好意思啊!
我的說法是這樣的。
寶貝你開始對身體好奇了,你有注意到媽咪/爸爸跟你的身體長得不太一樣,觀察力很敏銳喔!
▶️正向的面對孩子好奇心
男生跟女生的身體外觀不太一樣,男生有睪丸跟陰莖,女生則有乳房跟陰蒂。
▶️正確的告訴孩子名稱,避免用「下面」來形容,若發生意外時孩子才能正確的形容出位子,如果覺得很害羞也可以用 #私密處 帶過喔!
但我是不打算出賣自己的肉體demo的,好亮也曾經發問過,媽咪我可以摸/看你的乳房/陰蒂嗎?
我的說法是。
謝謝你有先問媽媽,沒有直接動手摸我,不然我一定會嚇一大跳!謝謝寶貝有尊重媽媽的身體喔。
▶️誇獎孩子有先提問,這樣是尊重他人的行為!提醒孩子要摸別人之前一定要先確認過他人的意願,這也會讓孩子知道,別人也不能隨便摸他喔。
但是媽媽覺得你看我,我會很害羞不自在,我們家裡有可以聊身體的書,我們去看看書上有哪裡不一樣吧。
📌書單推薦:我的小雞雞,女生小秘密
孩子對性器官好奇,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用覺得這個問題難為情而不去面對,趁著孩子好奇心發作時,給予正確的知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沒有小時候不用懂,長大再懂就好了~
🌟 #kidsread 9/27全品項開團啦,還有我的新品首賣喔。
🔸美賣網紅節,優惠很殺還可以抽iPhone :https://pse.is/3mkduc
🔸Jojo精品童裝,零碼出清價格親切很多:https://pse.is/3md7ju
🔸母嬰好物,bbox寶寶水壺:https://reurl.cc/NZ60De
🔸玻璃瓶身更安心的平價調理機,小份量嘟嘟好:https://pse.is/3kzl2q
🔸Lingumi 月費最優惠,輕鬆學英文~只有大V團獨有:https://bigv.com.tw/lingumi/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xulgl
📹跟大V讀康軒聊教養:https://fb.watch/7dbxTIpjB5/
✨康軒好朋友Kidsread點讀筆跟基本配件,需要的夥伴私訊蒙芽助理協助!
#選擇障礙癌
#好亮育兒日誌
#大V聊教養
母嬰室英文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花花前陣子完成的書,經出版社評估後認為可能只有我的讀者會買單,在沒有修改的情況下直接出版的話,大概會賣得很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我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議,重新修改我的內容,不過對於出版社給予的意見「書的內容部落格都有了,讀者看網路上的就好幹麼要花錢買?」不得不說,我是有些不悅的。
.
我過去是一名健身教練,收了不少因為看網路影片亂練結果一身傷而且絲毫沒進步的學生;我自己在研究的個體心理學網路上資訊也很多,但我為什麼自己就是教練還要花錢去進修訓練課程;又為什麼網路資訊我我仍舊還是會花錢買實體書回來,自己研讀自己做重點筆記。
.
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
.
所以我決定今日開始,每週六晚上八點都會發一到三篇本書的內容,而且是按照順序不是隨機挑選,不論將來本書是否出版,我都會一直發到結束,不想花錢買書也可以網路上看就好。
.
因為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以下開始)
.
#0_1個體心理學
.
個體心理學這名稱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多數人熟悉的是它的另一個名字「阿德勒心理學」。
.
西元1870年2月7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除了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
.
猶太籍的阿德勒,家庭環境算是富裕,但是他的童年卻有著相當多的不幸。阿德勒有其他六個兄弟姊妹,他是排行在老三;罹患佝僂病的阿德勒,因為自小體弱多病以及行動不便,他無法在童年時期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時也為自己的能力不如兄長與鄰居而感到自卑。
.
除了自身的疾病之外,阿德勒也親眼目睹了年幼的弟弟在自己面前過世,從小就籠罩在死亡的恐懼中,讓阿德勒立志要成為一名醫師。早期阿德勒的成機並不突出,但在父親的鼓勵與支持下逐漸進步;後來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曾經當過眼科以及內科醫師。
.
一戰時期的阿德勒擔任軍醫,當時每天要面許多的傷兵,評估這些軍人的心理狀況是否能夠重回戰場,這些經驗讓阿德勒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戰後便將重心轉移到神經學以及精神病學。
.
阿德勒發表了許多關於器官缺陷與自卑感的論文,在西元1899年,受到了精神病理學權威的佛洛伊德邀請,阿德勒加入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於1910年擔任該學會主席一職。
.
隨著與佛洛伊德的觀點衝突越來越多,阿德勒在西元1911年離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且正式成立了「個體心理學學會」。
.
阿德勒曾經希望透過政治來改變整個環境,然而政治並沒有他預期那麼單純,在心力交瘁下,阿德勒認為如果要達成理想中的世界,得要從兒童的教育開始著手。
.
他發表了許多關於兒童教育以及兒童行為的論文,並在維也納與德國其他地方創立了三十多處兒童諮詢中心,諮詢對象多為教師與父母,將個體心理學活用在教育機構與家庭當中,希望透過兒童的教養來改變整個環境。
.
這段期間的阿德勒聲名遠播,經常受邀到各處發表演說,並且受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西元1932年成為紐約長島醫學系主任,於1934年定居美國。附帶一提,在許多介紹阿德勒的書籍中都會特別提到,阿德勒一直到55歲才開始學習英文。
.
我在某些書上所看到的說明是,阿德勒認為有些口譯翻得不夠到位,他希望能夠讓聽眾更加理解他所說的內容,而在當時大部分的演講都是在美國,因此阿德勒才重新開始學習英文。這邊也能夠用來解釋本書後面會提到的「目的論」,不論當時的年齡或是各種條件如何,當一個人決心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他一定能夠找出方式來克服。
.
距今一百多年前,阿德勒底下門生眾多,且名聲更是與佛洛伊德不相上下。然而身為猶太籍的阿德勒,在二戰期間受到納粹的迫害,許多猶太人遭到屠殺,其中包含了大量阿德勒的弟子。阿德勒所發表的論文與臨床講義在當時也遭到禁止,因此現今才會鮮少聽過他的名字。
.
許多倖存的阿德勒門生努力地將他的學說給保留下來,在美國也有不少深受個體心理學派所影響的專業人士,在2020年的現今,人權與自由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所重視,因此我們才有機會能夠再一次認識這位,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洞見未來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0_2人生型態取決與個體所使用的「素材」
.
客觀的世界上活著每一個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是活在主觀的世界上。這聽起來有點饒舌,這兩句話的意思,客觀上我們所生存的環境都是一樣的,但是同一個客觀的世界,卻會因為個體的差異而有不同主觀上的認定。
.
例如有些人在遭遇到挫折時,會將挫折當做是進步的動力,藉著修正錯誤讓自己能夠克服難題;而也有些人在同樣遭到挫折時,會將失敗當成是一種羞恥的烙印,並且相信自己克服不了這些問題,從此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會選擇逃避。這樣不同的心態,我們稱之為「人生型態」。
.
我們會透過不同的人生型態選擇相對應的「素材」,所謂的素材指的是我們一生當中,所經歷過的一切,包括在我們的記憶尚未成形之前,也就是出生至三到四歲左右的嬰幼兒時期。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教育,並且明確地指出,不當的教養模式會如何摧毀一個孩子。
.
在《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也有提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下稱CPTSD)的造成,多是在童年時期曾經遭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不當對待,包含性侵、肢體的虐待、言語的虐待、無視孩子的需求、否定孩子的感受、嘲笑或者欺騙孩子等等。
.
這些傷害都會烙印在孩子的身體記憶當中,當時的孩子可能才幾個月大,即便將來長大後這些記憶已經無法想起,但是當時的感受會永遠被身體給記下來。在往後的人生一但觸發了相關的條件,那些記憶帶來的負面感受就會重新湧現出來,並且使個體做出在童年時期習得的應對反應。
.
舉例來說,童年時期經常被照顧者嘲笑的孩子,在長大後容易變成沒有主見、附和他人的應聲蟲。以CPTSD來看,是因為個體認為講出自己的想法會得到負面的結果,為了避免發生遭到嘲笑與否定的情緒重現,必須將自己真實的想法給隱藏起來。
.
而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孩子選擇了「表達自我會被嘲笑」這樣的經驗,當成是他人生型態的素材,因此在遇到任何需要做出選擇的情況時,他們會傾向於選擇主流的、他人建議的、他人認同的那些「安全牌」。
.
阿德勒說一個人的人生型態大概會在五歲左右就已經成形,雖然後來也有說法是,大約在孩童八歲左右時才成形。但不論是哪一個階段,都不能夠否認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素材的重要性,這也是個體心理學一直不斷強調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原因。
.
一但人生型態成形後,後面要在改變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許多個體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型態。但個體心理學以及《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都有提到,人生型態是後天習得的生存模式,因此也能夠透過後天的學習去改變原本的人生型態。
.
接下來我會開始藉由我的人生故事,慢慢跟大家說明「素材」對於兒童有著多大的影響。
.
#1_家庭暴力
.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我出生了。
.
沒有新手父母應該有的,那種迎接新生兒的喜悅;也沒有現在提倡的二十四小時內,母嬰的肌膚接觸。確切的情形是如何我也無從考證,我只能夠憑想像與推測,在那狹窄陰暗的產房中,有個年輕產婦,將她的女兒給生了下來。
.
當然,她也有可能是請產婆到府接生;但我更傾向於認為,我的親生母親會選擇在一個,她認為安全且隱密的場所將我娩出。
.
養父母在透過合法的流程後,正式收養我成為家中的一份子。
.
我成長在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家庭;母親嫁給我父親不久之後,檢查出罹患了子宮肌瘤。70年代的當時,醫療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即便再如何地不願意,為保全性命母親也只能夠選擇,將她身為女人的標記「子宮」整個摘除。
.
從此之後,母親永久喪失了生育能力,也將原本就不和睦的婆媳關係,推至冰點。
.
我父親是家中長子,被祖父母寄予厚望。祖父母希望父親能夠傳宗接代,並且接手家裡的鳳梨園,繼承祖先留下的家業;結果父親卻娶了個無法生育的女人,可以想見,當年祖父母他們有多崩潰了。
.
祖父母不斷洗腦父親離婚再娶,但我的父親是個老實人,不願意辜負母親;即便祖母後來讓步表示,納二房也沒關係,只要黃氏有後就好了。但我的父親仍舊表示,既然已經娶了我母親為妻,身為丈夫的他,就會對妻子的一生負責到底。
.
背負著長輩盼不到的期望,原本生活單純的父親,學會酗酒也開始夜歸;我的童年時期經常會看見,母親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角落啜泣。
.
「恁老爸佇咧外口一定有查某。」
.
母親幽幽地,對著才幼稚園大的我這麼說著;其實年幼的我,並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是爸爸的朋友裡面,有個女人這樣嗎?我小小的腦袋無法明白,我只知道母親每當說著這些話的同時,眼淚也在往下掉,但她的臉上卻看不出任何表情。
.
某天,我父親下了班又去喝酒了,當他醉醺醺地回到家後,硬是把已經在睡夢中的我,以及哥哥給叫醒。他要我們兄妹倆面對著牆壁跪下,然後抽出了腰間的皮帶,瘋狂抽打我與哥哥;沒有任何理由地,只因為父親想打人,於是我跟哥哥就應該被打。
.
我的母親嚇壞了,她死命地抓住父親的手,要他別再打了;我還那麼小,再打下去真的會把我打死的。
.
「擱毋停手我就死在恁的面頭前!」
.
父親被她這樣一吼給嚇到停下動作,下一秒就走向浴室洗澡、睡覺,就好像上一秒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般。從那一天起,這樣的戲碼一個月總要上演個一到兩次。若是那個月,父親的生活較為不順,例如任職的製材工廠停工、鳳梨價格大跌、整個作期血本無歸時,可能會有一陣子天天上演。
.
為了不在睡夢中突然被嚇醒;我學會了只要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能立刻醒來的極淺眠技能。父親的KAWASAKI一進到家中,在二樓睡覺的我就會馬上醒來,然後視死如歸一般,等著迎接他的下一步。
.
(待續)
.
#每週六更新
母嬰室英文 在 Vintage X Modern 復古小姐的現代媽咪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回想LA生產二三事]
2017年懷雙寶的時候是在LA生產的,跟第一胎在Baltimore 生產的經驗不大一樣。
2014年第一胎生產的GBMC醫院,裡面工作人員以白人和黑人居多,亞洲面孔是少數。
我的婦產科醫生林醫師是台灣人。
生產當天我準時到產房報到,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穿著病人袍躺在床上等候手術的時候,一個護理師走進來。
她看到我的瞬間有點愣住,接著她笑著跟另一個同事說:我剛才走進來時嚇一跳,想說Dr. Lin怎麼會躺在床上?
(Dr. Lin應該正在準備幫我開刀)
是不是對她們來說亞洲人都長得很像?😂
2017年第二胎,從東岸飛到西岸待產,來到LA的San Gabriel聖蓋博醫院。裡面常見亞洲面孔,我聽見很多人以中文和廣東話交談,聊著聊著,一進到產房手術室,所有醫療人員立刻切換到全英文模式。在那一刻,我突然有點混淆,自己究竟身在何處?
必須說第二胎生產住院時,醫院供應的餐點比第一胎時好多了,因為生第一胎的醫院根本沒有附餐😆,如果沒有自行準備的話,可以去醫院餐廳買回來病房吃,我記得我老公有幫我買過漢堡。😂
聖蓋博醫院生產住院期間有菜單可供點餐。有一次我打開保溫蓋的時候呆住了。餐盤上同時有白飯、炒飯和稀飯。仔細一看,還有一片吐司、黑咖啡和立頓紅茶包。
到底是誰點的餐??
生完雙寶後又是母嬰同室,讓我陷入極度忙亂的狀態,餵奶餵奶、換尿布換尿布。雖說如此,我還是不覺得自己有迷糊到一餐點了三種飯耶!(總之這個謎至今無解)
要出院的前一晚,醫院貼心提供了慶祝餐點,送了一個翻糖蛋糕和氣泡果汁。(還好我生雙胞胎不是送我兩個蛋糕)
雖然不是新手媽媽,但是我母乳哺餵一直不太順利,雙胞胎加上母嬰同室真的讓我忙到神智不清。我老公在我生產前從台灣過來陪我,他先飛了一趟美東處理工作再到美西安頓其他家人,每天往返醫院也是累吁吁。
有個護士每次進來房間看我們都發現我老公在睡覺(打呼),隔了一天她終於忍不住問我:妳老公有醒來過嗎??
還好我的月嫂真的很厲害,在經歷過在醫院不堪回首的前三天,出院後在月子民宿的日子總算讓我們逐漸從地獄回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