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有話好說 PTS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錢櫃 #火災 #安檢 #消防 👤來賓: 林金宏(前消防署災害管理組組長) 💬 歡迎網友、鄉民們,週一到週四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AI中文字幕。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AI字幕更多學習機會,謝謝!歡...
「死裡逃生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死里逃生_ 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拆彈專家呢次能否死裡逃生?!|TVB港劇精華|線上看|警匪 的評價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妳有沒有曾經很迷一部劇過?那種讓你等不急再看下一集 的評價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死裡逃生線上看- 電影- Gimy 劇迷 的評價
- 關於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我要活下去_ 線上看- Gimy劇迷 的評價
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美國眾院特別委員會開始調查1月6日國會暴動,4警憶及生死瞬間數度哽咽》
{稿頭}
7月27日,四名在1月6日當天保護國會的警察,在國會感性作證。他們述說前總統川普支持者,闖進國會時暴力攻擊警察的經過(並公布部分影片)。一名警察被打到失去意識,並心臟病發前,一度向暴徒哀求「我有孩子」;另有一名警察描述,他因為投票給拜登,不停遭人辱罵「黑鬼」的歧視字眼。在暴動當天,被夾在門中間痛苦哀嚎的警察也出來作證,他直接稱這些暴徒為「恐怖分子」。他說,暴徒不只毆打他,甚至還試圖挖出他的眼睛。另一位曾赴伊拉克作戰,退伍才來國會當警察的員警說,那些闖入國會山莊的暴徒喊著:是川普派我們來的。想起那天他被打到連跟家人報平安都做不到,害家人擔心受怕,數度哽咽。
2)共和黨阻撓。
其實眾院議長裴洛西,原本是想效仿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的9/11委員會的調查模式,成立一個兩黨獨立委員會,來調查國會暴動,但遭到了共和黨人的阻撓。所以才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調查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遭衝擊事件。
眾議院以252票對175票的投票結果,批准成立該委員會,其中有35名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一起投票支持,無視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和川普的意見。但後來因參議院未批准,該委員會就不能成立。
3)裴洛西欽點兩名共和黨議員與會:
他們是共和黨籍的懷俄明州聯邦眾議員麗茲錢尼(Liz Cheney),和伊利諾州聯邦眾議員金辛格(Adam Kinzinger)。
{內文}
你還記得這一幕嗎?
他不叫「警官」,他有名字,他叫丹尼爾哈吉斯(Daniel Hodges)。
7月27日,他和其他3名警官到眾議院作證,親口講述1月6日那天,他們的遭遇。
特區警察 Daniel Hodges:那些「恐怖分子」突破防線,和我們近身肉搏。很多人試圖打暈我搶走我的警棍。其中一人把手抓在我臉上,並把拇指插入我右眼,試圖把眼珠子挖出來。我痛到尖叫,全力把他甩開。
特區警察 Michael Fanone:我被抓住,被暴打,被電擊,他們罵我賣國賊。很大機率我會被大卸八塊,被我自己的佩槍殺死,因為我聽到有人大喊:「用那傢伙的槍殺了他!」
國會警察 Harry Dunn:一位穿著粉紅色,讓美國再次偉大上衣的女性喊,「大家聽到了,這個黑鬼說他投給拜登!」我從未遇過,從來沒有人,在我穿著國會警察制服的時候,當著我的面罵我黑鬼。
國會警察 Aquilino Gonell:我感覺到我快缺氧了,我當下心裡想著,我今天要死在這裡了,會為了捍衛國會山莊的入口而死。那些闖入國會山莊的暴徒喊著:是川普派我們來的。
這是眾議院特別委員會,第一場針對1月6日國會暴動的聽證會。殘酷的影像,把大家又拉回半年前,那場震驚全球的暴動。
新聞片段:這位警察毫不退縮,即使一名男子猛力捶擊他後方的玻璃。
川普支持者(2021.1.6):可以把電話給裴洛西(眾院議長)嗎?是的,我們來了。你說潘斯(時任副總統)嗎?我們也來找你了。你這該死的叛國賊。
川普支持者(2021.1.6):吊死潘斯!吊死潘斯!
新聞片段:警佐Aquilino Gonell,一位曾赴伊拉克作戰的退伍軍人,是第一位證人。
國會警察 Aquilino Gonell:暴徒叫我「賣國賊」,羞辱我,說我,一位退伍軍人轉職的警察,應該被立即處死。
國會暴動當時畫面(2021.1.6):退後,不!住手,住手!
新聞片段:當天他遭暴徒推擠,被噴灑無數化學藥劑。
肩上的傷至今仍折磨著他,但是讓他情緒潰堤的,是他對家人的愧疚。
國會警察 Aquilino Gonell:我後來發現我妻子和親戚,(哽咽)國內和海外的親戚,(哽咽)從下午2點就不斷打給我,傳訊息給我。(拭淚)因為他們都從電視上看到國會暴亂了。(哽咽)但是我一直等到下午4:26,我在替一名闖入國會山莊的暴徒,做CPR試圖搶救她的時刻,我才終於有時間讓我的家人知道,我還活著。我到1月7日凌晨將近4:00才回到家,我必須一把推開我的妻子,只因為她想抱抱我。(哽咽)我叫她「別過來」。因為我制服上被噴滿了化學藥劑。(哽咽)抱歉。(拭淚)我根本睡不著,因為那些噴在我身上的化學藥劑。我沖了澡,但是我的全身皮膚還是灼熱刺痛。兩個小時後才終於睡去,我已身心俱疲。但是7日早上8點,我又回到國會上班。此後我連續上班13天,直到1月20日拜登就職。
另一位是拍下這段影片的當事人,特區警察法諾(Michael Fanone)。
特區警察 Michael Fanone:我被暴徒包圍,他們扯下我的警徽,他們抓住我,把我的對講機扯掉。他們還想搶走我的配槍,我身上的配槍。然後他們開始狂毆我,用拳頭,還有應該是金屬棒之類的東西毆打我。這時我聽到人群裡有人大喊:「搶他的槍!用那傢伙的槍殺了他!」我腦中浮現我4個女兒,我的孩子今天要沒爸爸了。那時我用盡生命大喊:「我有孩子!」
特區警察Michael Fanone密錄器(2021.1.6):我逮到一個(警察)了!我有孩子!
他身上的警用密錄器,錄下那一刻。
特區警察 Michael Fanone:我當時這麼喊,是期待那些人還有一絲絲人性。幸運地,有人聽見而介入阻止了暴行,他們把我抬到走道入口,一些警官得以把我救走,把我抬回國會裡頭。
特區警察Michael Fanone密錄器畫面(2021.1.6):我們需要醫護人員!我們需要緊急醫療技術員!馬上!麥克,是我,吉米。我來了。麥克!
特區警察 Michael Fanone:但是當時我已經失去意識,從我身上密錄器的影像得知,我失去意識將近4分鐘。
MSNBC主持人 Ali Velshi:警官的國會聽證是要大家記得,國會暴動當天究竟有多糟有多殘忍有多暴力,但是為什麼我們有需要召開這樣一個聽證會呢?理由居然是因為川普和他的同路人,包括當天親身經歷整起暴動的共和黨議員,現在全力的在湮滅事實,試圖改寫歷史,把那天美化成「和平示威」,或是一場「普通的國會觀光」。
共和黨眾議員 Liz Cheney:當您聽到前總統川普說,「那是一群和藹可親的人們,他們充滿著愛」,您聽到這些話作何感想?
國會警察 Aquilino Gonell:這令人沮喪,這真的是很可悲藉口,他(川普)給自己找理由,希望為自己巨大的錯誤開脫。至今我身上的傷,仍未從「愛的擁抱」和「親吻」中復原。這是他(川普)口中,對於那些恐怖分子,那些暴徒對我們暴行的形容。如果你叫這是「愛的擁抱」和「親吻」,我們應該都去川普家,也對他「親親抱抱」。
死裡逃生麥克,更是憤怒。
特區警察 Michael Fanone:真正讓我難以接受真正讓我痛心的是,聽到好多人,包括那天我出生入死去保護的那些人,竟然企圖粉飾太平,甚至否認這件事曾經發生過。我覺得我到地獄裡走了一回,就為了保護現在這間房子裡的人。然而現在他們很多人跟我說,「根本沒有地獄這回事」,或者其實事情「也沒那麼糟糕」,這種對我同僚表現出的漠不關心,簡直不要臉至極!
準確來說,令他寒心的是共和黨的議員們。
原本眾院議長裴洛西,屬意的是比照911恐怖攻擊,成立一個獨立委員會來調查國會暴亂事件,但是除了兩名共和黨人外,其他共和黨議員都投下反對票,最終裴洛西只能成立一個,由民主黨人為主的特別委員會。
新聞片段:史無前例的,眾院議長裴洛西,親自挑選特別委員會成員,她駁回了兩名共和黨推薦的人選,共和黨抨擊民主黨根本是要拿特別委員會,用來做「政黨鬥爭」。
共和黨眾議員 Jim Banks:這是量身定做的政治操作,民主黨想要藉此阻止共和黨,在期中選舉中拿回國會多數。
新聞片段:取而代之,裴洛西挑選了兩名不挺川普的共和黨眾議員加入,其中一人是麗茲錢尼(Liz Cheney)。
共和黨眾議員 Liz Cheney:我們必須查明,那天在白宮的每一分鐘發生了什麼,每一通電話、每一次談話,每一場會議,包括在襲擊前、襲擊中和襲擊後的細節。如果犯下的罪不去追究,如果國會不承擔此一重責大任,這將永遠是我們國家的毒瘤。
《紐約時報》3月一篇文章中沉痛地寫道:隨著獨立調查小組在共和黨阻擋下消亡,意味著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國內襲擊,可能永遠沒有解答。文中提出另一個值得深省的質問。對於自詡為民主燈塔的美國來說,獨立調查委員會之死,也帶出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當一個政黨處心積慮,壓制任何對政府內部過失的調查,是否會動搖公眾對國家的信任呢?
在這起事件上,近140名警察在國會暴動中受傷,至少有7人因此喪生,其中包括兩名在1月6日執勤,隨後輕生的警察。攸關人命的真相,難道真的比不上選舉重要嗎?
川普支持者:USA!
聲音來源:共和黨眾議員 Liz Cheney:我們會不會被黨派偏見蒙蔽了雙眼,以至於拋棄了美國的奇蹟?我們對政治對手的憎恨,是否勝過我們對國家的熱愛,和對憲法的尊重呢?我祈求並非如此。
https://youtu.be/DvTrm5Q3mS4
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葉郎每日讀報
▼ 1. 《Wonder Woman 1984 神力女超人1984》在美國的同步上映策略大獲全勝
│
《Wonder Woman 1984 神力女超人1984》聖誕節在美國上映,在僅40%電影院開門營業的嚴峻狀況中獲得非常好看的票房數字:一個週末就累計1670萬美元。雖然這個數字是數十年來聖誕節檔的最低記錄,和上一集首週上映的1億相比也不太好看,和《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原力覺醒》在聖誕節當週的1.49億票房更是相差甚遠,然而考量 2020 年的狀況這已經是疫情發生以來的最高票房記錄。尤其幾個月前萬眾矚目的《Tenet 天能》在美國首週上映時的電影院開門營業數量還多了三分之一,但票房也只有1000萬。另外一個好消息是美國的HBO Max 用戶在一個週末之內已經有將近一半的用戶已經看過《神力女超人 1984》,同時週五上架當天 HBO Max 的流量和過去相比也翻了三倍之多。WarnerMedia 表示這樣的表現不僅打破記錄,也打破他們顯得預期。對於明年一整年都將採用類似發行策略的 WarnerMedia 來說,焦慮應該瞬間少了好幾成。
(報導原文:https://bit.ly/3pxod0V)
│
│
▼ 2. Thierry Fremaux:電影每每死裡逃生是因為觀眾還在
│
坎城影展總監 Thierry Fremaux 在 Variety 上投書紀念電影史上第一次的公開商業放映。125年前的今天,Antoine Lumière 盧米埃在巴黎咖啡館的沙龍裡頭進行史上第一次的售票放映活動。雖然第一晚只來了33個觀眾,但這一夜正是概念上的電影院誕生之日。和一心只想對個人用戶服務的愛迪生不一樣,盧米埃的直覺是電影是一種眾人聚集在一起的集體體驗。Fremaux 接著把時空拉回現代,他說125年來電影受到無數新科技的威脅,早就死好多次了。然而最終電影永遠都還在,是因為社會大眾永遠都渴求這樣的集體體驗。2020年讓觀眾跟電影院走散了,而2021年將是重聚之年。我們將迫不及待地回到沒有暫停鍵可以按的影廳裡,和我們一無所知的人共聚一堂,體驗一部我們一無所知的電影。電影永生,是因為觀眾永存。
(報導原文:https://bit.ly/3nUoCdn)
│
│
▼ 3. 2021年預測:第二顆隕石之後的音樂產業
│
上一次音樂產業撞上隕石是盜版mp3下載降臨的那一天。在那之後現場演出逐漸取代唱片收入成為音樂殿堂的其中一根支柱。然後2020年的疫情又粗暴地撞倒那根新柱子。接下來2021年音樂產業會發生什麼事?Forbes 的預測是:
1) 音樂場館(live house、酒吧.....)將在疫情後進入汰舊換新期,舊的場館垮台後,新的場館將繼續演化適應疫情後的新世界。
2) 對流行音樂扮演越來越重要平台的 TikTok 過了2020年的高峰後,那些在中美貿易戰中試圖取代 TikTok 的各種短影片社群平台爭相進入市場。雖然還無法得知誰會勝出,但 TikTok 的重要性無可避免將開始下滑。
3) Trump 對 TikTok 白忙一場的司法攻勢將被 Biden 政府放棄。Biden 政府預計將會把中美貿易戰的主力轉向其他更有勝算捕獲大魚的戰場,而非根本難以證實威脅美國社會的 TikTok。
4) 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紛紛祭出訴訟試圖拆分 Facebook 、Instagram 和 WhatApp 所組成的社群大帝國。但在此同時,Facebook 將繼續壯大,尤其年輕人已經有回流到該平台的趨勢。
5) 2020年突如其來的是基本上每一個家裡有 USB 麥克風的人都在 podcasting。但擁擠的 podcast 市場將在2021年降溫,因為實際上只有1%的人有辦法從 podcast 得到收入。而且無論產出多大量內容,每個人能夠專心聽的時間有限,尤其在未來疫情緩和、正常上班之後更是如此。
6) 年復一年收視率下滑之後,CBS 電視台將不再續約葛萊美獎的轉播,使 Recording Academy 錄音學會喪失主要經費來源。好處是近年屢遭嚴厲批評的錄音學會將因此被迫徹底改組。
7) 過去的暢銷歌曲經常列有高達二十多名共同創作者,幾乎是只要寫歌的當下你在同一個房間內參與討論,就會被防禦性地列為共同創作者,以免以後歌曲爆紅滋生不必要的訴訟。2020年的疫情大幅減少了共同創作的機會,也可能驅使未來的創作者繼續維持這個獨立創作習慣,多位共同創作者的情況會慢慢變少。
8) 線上演唱會的技術革新越來越多,但除了少數巨星比如韓團 BTS,多數人的線上演唱會都難以賺錢,也還難以取代實體演唱會在粉絲心中的地位。線上演唱會暫時還只能當實體演唱會無法發生時的替代品。
9) 今年初生產黑膠母版塗料的 Apollo Masters 發生大火,原本預期會導致2020年黑膠市場萎縮。但實際上發生的是:每個人都有囤貨,而且因為2021市場前景不明,所以每個人都絕望地把囤貨通通都拿出來用掉。結果2020成為黑膠強勁成長的一年,但囤貨用完之後2021年仍然可能發生短缺。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敲鑼打鼓好一陣子的HD黑膠技術,有機會加速黑膠的生產並降低生產成本。
10) 世界最大連鎖樂器行 Guitar Center 上個月因為負債超過10億美元而聲請破產保護。經過和債務人協商以及快速地改組以縮減營運成本後,該公司將逐漸走出破產陰影。但擁有300家實體店面的 Gutar Center 仍然需要大幅革新才有機會在網路購物的年代存活下去。
(報導原文:https://bit.ly/37XiE65)
│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請見留言
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錢櫃 #火災 #安檢 #消防
👤來賓:
林金宏(前消防署災害管理組組長)
💬 歡迎網友、鄉民們,週一到週四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AI中文字幕。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AI字幕更多學習機會,謝謝!歡迎訂閱我們:http://bit.ly/1rE5b6H
___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有話好說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有話好說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4B6ZLqeBlo/hqdefault.jpg)
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跟你分享「過好人生」歷史人物的第四位;第四位要呼應到過好人生的能力,叫做「創造意義的能力」。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關鍵不在於我們遇到什麼樣的事,而是在於我們怎麼樣對這些事情,進行更適合的詮釋。」這是我經常分享的一句話。
那所謂的「創造意義」,就是在這樣的處境底下,能夠無處不自得。
講一個更容易懂的,就像我平常很喜歡分享的,叫做「人生真正的境界,在於得意不忘形;而失意也不會變形」。
那到底我要挑選什麼樣的歷史人物,來呼應這樣的典型呢?到底是哪一位,他能夠不管自己的處境是如何,都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跟他人的意義?
那麼這一位,叫做「蘇東坡」、「蘇軾」。
我想呢,你可能都聽過他的詩詞歌賦,有一些東西已經一直到現代,都還朗朗上口的;像是他的《水調歌頭》裡面的這一句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那蘇東坡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林語堂先生說,他是一個比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他是一個悲天憫人的道德家,而且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他同時呢,也是一個偉大的作家、畫家、書法家跟詩人;甚至於呢,他是一個很懂得生活的人、他更是一個美食家。
他有非常廣泛的興趣和豁達的胸襟,然而反觀他的一生,他其實是經常遇到挫折的;他起起落落的一生當中,他一直是遭到貶謫,而且漂泊不定。
然而他真正偉大的成就,不管是詩句的、美食的,還是他的事跡的;都是在於他最落魄的時候。
甚至於我們現在都還傳唱千古的,不管是《赤壁賦》啊,或者是《念奴嬌.赤壁懷古》,還是《定風波》。
這些東西都是他在最落魄的時候,他的詩卻寫得最好。所以呢,林語堂先生這樣子評價蘇東坡。
然而我們回到蘇東坡這個人,蘇東坡的名字叫做「蘇軾」。我們現在一般所稱的「蘇東坡」,是他被貶官到黃州之後才有的。
那個時候他40多歲,他幾乎是被陷害到差一點丟了性命,這一個最有名的案子,叫做「烏臺詩案」。
在當年啊,經過很多人的奔走求情,連太皇太后都出馬說話,他才能夠死裡逃生,於是被丟到黃州這個地方。
其實呢,如果是從這個時空切面來看,你很難想像這樣的蘇東坡,他在20多歲的時候,是當紅炸子雞、他是一個超級政治明星啊!
不管是當年的大官歐陽修賞識他,連宋仁宗看到他的考卷,都稱他做「未來的太平宰相」。可是你知道這樣的人,太早成名、太有才華,就很容易被嫉妒。
所以呢,有很多有心人士就陷害他,讓他離開了中央;而且在後面的皇帝,像是宋英宗、宋神宗的當政時期啊,更被很多的政敵不斷的暗算。
其實我想蘇東坡他會一直被暗算,跟他的為人也有關係,因為他是一個太開朗、太正直、太敢言的人。然後呢,他的才華、詩詞書畫,也都是非常厲害的。
同時呢,他自己也有治國的理想,勤政愛民又廉潔;所以不管他被貶官到哪裡,那邊的百姓就有好日子過。
那你知道,在一個政治風氣不太好的環境跟年代裡,這樣的人他能不能有活下來的空間,就說不定。
所謂的「不一定」呢,進一步來談,就包含他在宋神宗的時期,其實也被貶官;可是宋神宗本人其實蠻喜歡他,也很欣賞他。
認為呢,就算是唐朝的李白,有蘇東坡的才情,但是卻沒有蘇東坡的學問;覺得呢,蘇東坡是他們時代裡面的驕傲。
可是你要知道喔,矛盾就在這裡了,皇帝越喜歡你,這些小人就會越加大力道的陷害你;所以呢,蘇東坡的一生,可以說是不斷被貶官的人生啊!
剛剛前面提到的「烏臺詩案」,就是在宋神宗時代發生的。然而「烏臺詩案」也成為他生命,跟他的詩詞作品當中的分水嶺。
其實當年呢,他被貶到黃州之後,他既沒有官餉、也沒有房舍,那日子要怎麼過呢?還好啊,當地的地方官跟他的朋友,也對他不錯;於是找了個荒地,開始開墾。
蘇東坡他就率領全家大小,在這個山坡地上和荒煙蔓草之間,開墾啊、耕種啊…其實是很辛苦的。
但是他本人的心態卻還蠻正面的,在苦中作樂當中,把這個地方命名成為「東坡」;所以呢,才自稱叫做「東坡居士」。於是呢,後世像我們才會叫他「蘇東坡」。
他蓋在這個山坡上面有一個草棚,他常常在裡面畫雪景;所以呢,還把這個草棚取了一個很雅致、很浪漫的名稱,叫做「雪堂」。
那我們說喔,在黃州時期的蘇東坡,除了剛剛提到的《赤壁賦》、《定風波》之外,另外還有黃州的《寒食詩帖》,也是在這個時候創作出來的。
這個《寒食詩帖》啊,被認定是當代的第一名,而且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地位。
那當然啊,雖然在神宗時代這麼慘,後來呢年紀很小的宋哲宗即位了,這時候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她就開始重用司馬光,這些舊黨的人士,她也把蘇東坡調回來。
但是蘇東坡沒有因為這樣子就苦盡甘來,因為不管是對於王安石的激進改革,還是對司馬光的守舊,他都不認同。
所以呢,他既不是新黨,也不是舊黨;他在兩黨之間都受到排擠。所以呢,在哲宗親政幾年之後,那個時候已經快60歲的蘇東坡,再被打壓,被貶到更遠的地方惠州。
然而就算是這樣子哦,他仍然是苦中作樂,在惠州的時期,他還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他這樣子一路被貶官的人生,一直到他死前的兩年,還被貶到現在的海南島。就是當年的儋州啊!當年的海南島,真的是荒地中的荒地。
他到了那個地方,仍然是沒有餉銀,也沒有房舍。可是呢,他到任之後就帶領當地的百姓,開始開鑿水井,建設了當地的水利工程。
所以呢,如果你對照蘇東坡的政治生涯,跟他的詩詞歌賦所呈現出來的,你會發現這一個人的反差真的很大。
換做回頭問問我們自己喔,如果你的人生一路是這樣子,你還有這樣的閒情逸致、你還有辦法轉換心情,去寫下這麼多流傳百世的文章詩句嗎?
而且我們知道喔,他留下的不只是文章詩句啊,我們現在對於很多饕客來說,很喜歡吃的「東坡肉」;也是他在黃州時期,留下來的美食成就。
因為黃州當地的豬肉非常的便宜,所以呢,蘇東坡就運用這個豬肉,用慢火清燉,然後加入醬油調味,而做出現在我們大家都很喜歡吃的「東坡肉」;就像有一句話,你可能也聽過叫做「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嘛!
所以如果從政治成就的角度來看,他跟我們前面談到的司馬懿,真的是一個很明顯的反差跟對比。
可如果回到人生的品質、主觀世界的價值跟意義,我想蘇東坡不管是他還活著的時代,或者是一直到現代,都是活得很有意義跟價值的。
多少時候,我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可能就想起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尤其是當自己的人生失意、挫折的時候,可能你也會想到「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其實呢,在蘇東坡生命最困頓的時期,他卻沒有透露出這些悲戚的感受;他反而很樂觀的看待一切。
是不是再次說明了,關鍵不在於你遇到什麼樣的事,而是在於你把你遇到的事情,進行怎樣的詮釋?
所以呢,如果把蘇東坡的人生做一個總結,我可能會說喔「沒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開的生活」。而蘇東坡就是從苦難裡,開出的一朵花朵,儘管飽經風雨,但依然笑對人生。
如同他自己在晚年的時候,總結自己的一生,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裡面你不會感受到他的悲憤,你反而會感受到,他就是這麼平淡的鋪成自己的過程。
然而在所有的過程當中,不管外界給他什麼壓力,他留下了絢爛的痕跡;還有他留下了,不管是對他自己的當代,還是對於後人,最重要的文化跟精神的遺產。
所以回到我們的「人生價值」,你要怎麼樣去創造出自己人生的意義?我很難跟你定位,到底要追求「世俗的成就」,還是要追求「精神的超越」?
它並不是絕對的二分法,也不是你、我想怎樣就可以怎樣。它可能比較多的是,當我遇到那些我不可控的處境的時候,我怎麼看待?我怎麼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跟價值?
或許你有可能像曾國藩一樣「創造結果」,你也可能像康熙皇帝一樣「創造出自己的生態圈」;你更可能像司馬懿一樣,透過很多正確的決定,而形塑出自己的成就跟功名。
然而不管你可能是誰,或者是你想成為誰?我都希望我們的心中,能夠保留下「蘇東坡的精神」~能夠在得意的時候不忘形,而失意的時候不變形;這才是我們創造人生意義的關鍵。
所以,到底要怎麼樣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跟價值?很期待你能夠透過【過好人生學】的學習,能夠幫自己找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堅定人生。
希望這一系列「過好人生」的歷史人物,能夠帶給你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做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我們這一系列談到的【過好人生學】,這是我的線上課程,很期待你的加入。
相關的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前進,一起過出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VxP6wFZ1fw/hqdefault.jpg)
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拆彈專家呢次能否死裡逃生?!|TVB港劇精華|線上看|警匪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法證先鋒II|大結局|拆彈專家呢次能否 死裡逃生 ?!|TVB港劇精華| 線上看 |警匪|法醫|歐陽震華|鄭嘉穎|蒙嘉慧|鍾嘉欣|佘詩曼. ... <看更多>
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妳有沒有曾經很迷一部劇過?那種讓你等不急再看下一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說不定主角要從死裡逃生了!加油加油加油! 「生活的緊張」: 我是不是哪裡弄錯了什麼?! 媽呀我該怎麼辦,完了! 緊張是一樣的情緒,但是後面接的這些句子,卻 ... ... <看更多>
死裡逃生線上看 在 死里逃生_ 線上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驚悚片-死里逃生-:布魯斯·威利斯將出演驚悚新片[死裡逃生](Out of Death,暫譯)。本片由比爾·勞倫斯(《實習醫生風雲》)撰寫劇本,Mike Burns執導,卡司還有傑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