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為何抗跌?]
很多人最近納悶,為什麼道瓊跌得這麼兇猛,台股卻能屢屢抗跌?
是政府護盤?基金作帳?還是其它陰謀論?網友想像力太豐富了,其實追根究柢,就一個因素-融資餘額
觀察下面兩張圖表不難發現,過去十年美股與台股呈現明顯的正相關,但是融資餘額卻出現截然不同的發展,在美國這項指標不斷創新高,在台灣卻是不斷創新低
而融資餘額的特性-助漲助跌更是在這兩個市場中起了明顯的作用,為何美股為何暴漲暴跌?台股卻呈現一攤死水?答案從這兩張圖的融資餘額中便不難發現
融資餘額除了作為觀察投資人槓桿操作的程度之外,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信心指標"
回想一下,今年以來,各種你能聽見的聲音中,是悲觀的多?還是樂觀的多?答案我想大家都明白。這也說明為何台股在今年中指數明明還在11000的相對高檔,融資卻出現不斷下降的情形
攤開台股過去的歷史,每一次的大幅修正,都伴隨著高融資餘額,換作"信心指標"來說明,過去兩次(2000、2008年)
市場對於指數衝高抱持著高度信心,這樣的氛圍在突來的利空打擊下,會出現"意外"的發展,所以指數修正的幅度也非常大
但是回顧這一次的修正,在高檔就出現了融資餘額的下滑,說明多數人對於"後市"是沒有"信心"的,既然沒有信心,面對利空打擊,也就是"不意外"、預期中的發展,所以指數每每出現量縮、抗跌的走勢
更簡單地說,如果你明知道前方有個坑,你還會掉下去嗎?難道你不會繞路嗎?
從來沒有一個危機,是在大家"可預期"的情況下發生的,換言之,如果大家都知道即將發生危機,那麼危機很可能就不會發生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