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9 從第三世界的領導者,到失去合體能力的機器戰隊:南斯拉夫如何成為今日的塞爾維亞 ft. 每日一冷 Mr Holiday 郭璨宇 小科員的漂流筆記 Office Junior's Odyssey 】
「等等,有沒有搞錯?南斯拉夫有這麼落後嗎?你竟然說它是『第三世界』國家!」
是的,南斯拉夫不但屬於第三世界,還是第三世界的領導者!
今天「第三世界」一詞通常被用來指發展程度較低、位居世界經濟邊緣的國家,但其實它原本指的是那些既不屬於第一世界(美國與北約陣營)、也不願投靠第二世界(蘇聯與華沙公約陣營)的「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國家們;而這個運動的發起者之一,就是曾經坐擁一片天地的南斯拉夫。和共產老大哥蘇聯交惡,使他們走上一條自己的路,試圖在兩大陣營之外攻城掠地,成為冷戰時期獨樹一格的第三勢力。
然而這段榮景並不持久。政治強人狄托(Josip Broz Tito)的辭世,將文化分歧的巴爾幹打回原形;猶如失去合體能力的機器戰隊,南斯拉夫進入了二戰後最慘烈的區域衝突,塞爾維亞也試圖在其中試圖殺出一條生路。
這段相距不遠的殘酷歷史,今天的塞爾維亞人如何看待?南斯拉夫時代的生活,為何讓一部份的人回味再三?周遭國家紛紛投入歐盟懷抱的此時,塞爾維亞究竟在想什麼?而中國作為最忠實的盟友,中塞友誼又是為何能一路走來忠貞不渝?
旅行熱炒店EP59,再次由冷知識專家璨宇領路,讓我們一起走進從南斯拉夫以來錯綜複雜的歷史,並且直擊仍在尋找出路的塞爾維亞現況!
🎙️ 來賓簡介:
郭璨宇,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每日一冷》的Mr Holiday。大學讀政治跟歷史,研究所跑到英國倫敦念社會政策,第一份工作派駐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跟塞爾維亞貝爾格勒。臉書專頁「每日一冷」的共同作者,專門分享外國文化相關的冷知識,作品為《臺灣沒說你不知道》與《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個人臉書專頁「小科員的漂流筆記 Office Junior's Odyssey 」記錄自己的旅行見聞。現為全職PM與博士生。造訪過超過50個國家(或地區),期待造訪下一個國家,接受新的文化衝擊。
✅ 本集重點:
(00:02:18) 一戰結束,南斯拉夫隆重登場!!為什麼文革時中國人很熟南斯拉夫電影?
(00:06:29) 南斯拉夫與他的快樂夥伴,不親美也不親蘇的「第三世界」國家聯盟
(00:10:27) 非典型共產國家,南斯拉夫時代的平民生活其實還也不錯?
(00:16:25) 巴爾幹火藥庫爆炸啦!南斯拉夫內戰,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00:22:51) 周遭國家紛紛投入歐盟懷抱,那塞爾維亞呢?現在是什麼狀況?
(00:26:07) 特斯拉是塞爾維亞之光?(但克羅埃西亞表示反對?)
(00:27:07) 中塞友誼忠貞不渝!中國在塞爾維亞的強烈存在感
(00:31:36) 和中國那麼麻吉,那台灣的聽眾去旅行要怎麼辦簽證呢?
(00:34:13) 結語:國家的悲慘記憶是民族主義的土壤
(節目總長 36:35)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歐洲 #東南歐 #巴爾幹半島 #斯拉夫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 #羅馬帝國 #鄂圖曼土耳其 #奧匈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不結盟運動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介紹 訪問作者:皮國立 內容簡介: 如何寫歷史?最強的實作力! 第一本以臺灣及華文視角, 談論史學閱讀、寫作與教學的整合性專書, 文史學生和人文愛好者的必備工具。 以嶄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
「歷史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請益]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 看板Master_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研究所#台政北歷史所上榜心得- 考試板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我們一起在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讀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汪營祖教授:環球史學開創未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研究所 在 中國歷史研究法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歷史研究所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P58 塞爾維亞:拉丁、拜占庭與伊斯蘭的三叉路口,歐羅巴宇宙裡的尷尬存在!? ft. 每日一冷 Mr Holiday 郭璨宇】
在影視作品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的角色:剛出場時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一舉一動都讓人恨得牙癢癢;然而隨著劇情推進,當他的悲慘過往被慢慢揭開,我們才曉得這世界很少是非黑即白,看似可恨的人物也有著令人同情之處。
塞爾維亞,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90年代以來的歷史,加上隔壁鄰居和台灣類似的處境,常讓人以為他就是個整天霸凌波士尼亞和科索沃的「巴爾幹大魔王」;但其實在不過100年前,它還在奧匈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這兩大強權之間掙扎著,而更早的歷史更是充滿波折與衝突。它,在歐洲大陸上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和拉丁、拜占庭與伊斯蘭文化圈的關聯,又該從何理解起?
為了好好認識這個特別的地方,我們再次請到了ep.46的冷知識達人璨宇。結束瑞典的外派生活之後,璨宇在公司安排下來到塞爾維亞,繼續在這裡寫下他的漂流筆記。塞爾維亞的故事分為上下兩集,這集我們會從羅馬時代開始,一路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的歷史,並且從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出發,挖掘這個國家裡的各種好吃好玩!
旅行熱炒店ep.58,冷知識達人重磅回歸,與你一同發現塞爾維亞不為人知的過往!
🎙️ 來賓簡介:
郭璨宇,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每日一冷》的Mr Holiday。大學讀政治跟歷史,研究所跑到英國倫敦念社會政策,第一份工作派駐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跟塞爾維亞貝爾格勒。臉書專頁「每日一冷」的共同作者,專門分享外國文化相關的冷知識,作品為《臺灣沒說你不知道》與《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個人臉書專頁「小科員的漂流筆記 Office Junior's Odyssey 」記錄自己的旅行見聞。現為全職PM與博士生。造訪過超過50個國家(或地區),期待造訪下一個國家,接受新的文化衝擊。
✅ 本集重點:
(00:00:34) 歡迎來賓出場!為什麼會去塞爾維亞
(00:04:47) 大家都是斯拉夫人,不要分那麼細!?俄羅斯與塞爾維亞
(00:09:26) 賽爾維亞其實地靈人傑,是出過許多羅馬皇帝的龍脈所在!?
(00:13:33) 兩大天敵:鄂圖曼土耳其與奧匈帝國留下的影響痕跡
(00:18:26) 拜占庭的靈魂不滅,塞爾維亞引以為傲的聖薩瓦教堂
(00:20:46)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槍其實是在貝爾格勒?
(00:25:11) 塞爾維亞也有不可錯過的特色美食!以及神奇的問號餐廳
(節目總長 32:00)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歐洲 #東南歐 #巴爾幹半島 #斯拉夫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 #羅馬帝國 #鄂圖曼土耳其 #奧匈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歷史研究所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序]
大部分的博士論文都沒有出版成書的機會,
還有很多人讀了博士寫不出論文,
一直掛著博士候選人。
我很幸運,
能夠出版,
又是華文最具人文影響力的聯經出版社。
星期六晚上來讀長文,
讀書背後的故事。
---------------------------------------------
作為一個歷史學徒,大學的時候我深深受到民族主義史觀的影響。當時我熟讀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數十遍,並且沉浸於他對於中國歷史的論述。我始終記得他在《國史大綱》前面所說的:「對本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懷抱著浪漫且孺慕之情,愛好中華文化。然而,隨著知識的開展,我漸漸認識到同一個時代的學者顧頡剛和傅斯年。大二那年在臺大對面的書店買了整套的《古史辨》,並且開始讀傅斯年對於古代歷史的看法,他認為擴充歷史研究的方式就是要增加材料,並且擴張研究的方法。
大三的時候,開始讀了杜正勝院士的著作。從《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和《古代社會與國家》,對於中國古代史進行了有機且整體的歷史解釋,而且杜正勝院士強調要有臺灣觀點的中國古代史解釋。進了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之後,開始古代史的研究。由於不滿足於歷史系所開的課,沒有辦法理解考古和人類學的方法,於是同時雙修了人類所。
碩士開始,我到了中國進行田野,從山東、河南、陝西,最後選定了四川作為我研究的基地。當時臺大人類學系的陳伯楨教授(1973-2015)帶領我到四川,我們從成都、郫縣、綿陽,到都江堰,前前後後去了好幾次。他讓我了解親臨當地的感受,還有田野調查工作的重要性。碩士畢業後,我感到自己在知識層面上的薄弱,特別是理論上的貧乏,缺乏比較的視野。於是,我開始精進日文、英文和法文,選擇出國讀博士,希冀增進自己在理論上的認識。
感謝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葉山(Robin D.S. Yates)老師,還有亨利.魯斯(Henry Luce)基金會的幫忙,我有了全額的獎學金。除了學費全免外,還有固定的生活費。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攻讀博士,指導老師希望我增加學問的視野,於是開始修習羅馬考古、殖民主義考古和相關的考古學理論。羅馬征服歐洲大部分的地區,發展出一套「殖民主義」;歐洲海外擴張時期,對於大量異民族的統治,發展出多樣化的「殖民主義」。透過比較的視野,我對於中國和世界的歷史有了更加宏觀的認識。
在本書中我認為秦與漢帝國對於周邊文化、族群和國家的征服、擴張、統治和殖民,在世界史上有特殊也有普遍性的一面。特殊性就是秦漢帝國有本身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從戰國中期以來所發展的法家思想,運用在實際的政治改革上,讓國家機器的運作更加順遂。普遍性就是他們都造成了「沒有歷史的人」。秦漢帝國的「殖民主義」不亞於羅馬和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嚴厲與殘酷,而且從本書的例子來看,秦漢帝國的統治技術更加細緻且深入。如果我們用更廣闊的視野加以思考,邱吉爾曾說過:「英國歷史由凱撒征服開始。」英國的歷史由羅馬征服者殖民後開始;艾瑞克.吳爾芙(Eric R. Wolf)在《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當中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歐洲向外擴張和殖民的過程中,「沒有歷史的人」是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因為歐洲人「發現」他們,讓他們進入歷史。秦漢帝國擴張與征服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沒有歷史的人」。並不是這些人本來沒有歷史,而是歷史書寫、詮釋和流傳的權利,被征服與殖民的族群所掌握。
麥基爾大學有很好的人類學系傳統,過世的特里格教授(Bruce Trigger)是當代考古學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我雖然沒有機會修習他的課,但麥基爾大學的人類學系深受其影響。在讀博士班的時候,除了自己導師的課,也大量修習考古理論的課,讓我知道理論對於理解中國古代史的重要性。修完了兩年的課,在麥基爾大學要考資格考,當時我的博士指導委員是自己的導師、哥倫比亞大學的李峰教授,還有專長在民間宗教的丁荷生(Kenneth Dean)教授。博士資格考要準備超過兩百本以上的書籍應考,現在想想雖然有點辛苦,但也是在那樣的過程中,確認本書的理論還有材料上的堅實。
成為博士候選人之後,我開始走訪田野,曾經在四川的不同地點待過。感謝田野過程當中,每個單位都熱情接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考古文物研究所、成都市考古文物研究所的同仁們,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和四川師範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讓我在四川的田野有了豐富的收穫。撰寫博士論文的過程中,還獲得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補助,讓我有更加充裕的資源完成最後的部分。
二○一四年一月,剛完成田野工作回到學校不久,我的母親謝秀琴打電話通知我說父親胡得鏘(1949-2014)罹癌的消息。放下手邊的論文,回到臺灣照顧父親,從一月到七月,父親最後以六十四歲的壯年離世。父母從小就讓我追求自己的興趣,任性的在知識中遨遊,但父親過世前,還是希望我能完成學業。帶著父親對我的期許,還有自己對於「沒有歷史的人」的責任,在二○一七年十月我完成了學業。期間我的兒子也出生,給予了我新生命的力量。
博士論文的審查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蒲慕州教授,還有我們學校歷史系的方麗特(Griet Vankeerberghen)教授,其他還包含中國文學專家方秀潔(Grace Fong)教授、東亞系主任巴克萊(Philip Buckley)教授。在口試的過程中,都給我很好的意見,成為此書的基礎。拿到博士後,雖然在國外有其他工作的可能性,但我在臺灣還有不少的工作與責任,毅然決然地回臺。感謝中央研究院讓我剛回臺之際,在學風質樸的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做博士後研究,當時的指導老師黃銘崇老師也給我很多學問和工作上的建議。二○一九年二月,我開始在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服務,穩定的工作環境,讓我將本書的初稿完成。
本書得以出版問世,得非常感謝聯經出版公司的林載爵發行人。聯經是我知識啟蒙的重要泉源,能得到林發行人的首肯,簽下此書,是我莫大的榮幸。本書的編輯黃淑真,仔細的梳理文稿,並且洽詢版權圖片,都讓本書增色不少。現任的聯經總編輯涂豐恩博士是我臺大歷史所的學弟,也是「故事StoryStudio」的創辦人,過去我曾在網站擔任主編,我們對於歷史有很多相同的理念,很開心能在他擔任總編輯期間完成此書。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說了一個過去與我們認知的歷史不同的故事,建立在最新的考古材料和歷史文獻之上。回顧我的學習過程,從臺灣、中國到北美,我有幸得到最好的歷史、人類學和漢學的資源。在不同的學習傳統還有文化脈絡中,我嘗試還原中國古代歷史,同時也讓中國史有了世界史的比較視野。
辛丑年於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
歷史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介紹
訪問作者:皮國立
內容簡介:
如何寫歷史?最強的實作力!
第一本以臺灣及華文視角,
談論史學閱讀、寫作與教學的整合性專書,
文史學生和人文愛好者的必備工具。
以嶄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用通俗筆調詮釋高深的史學方法,
將人文素養轉化成執行實務的基本功。
讓史家的技藝,貼近真實生活,
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實作和訓練,
應用於文史系所、中學新課綱,
甚至職場、學術江湖、生命態度,
一般人都能受用的實務史學方法。
非虛構的閱讀與寫作,有核心,有步驟,
解決問題,提升思考力,
改變看世界的眼光。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不只是技巧與方法,更是一種真切的日常態度與精神!
本書從「個人的歷史經驗」與「近代歷史人物的經驗」兩者出發,以歷史學者的閱讀和寫作技藝為主,用實際的情境案例,搭配歷史人物的經歷,來為讀者闡釋史家的閱讀、寫作和日常生活、心靈與思考等方方面面的故事,讓讀者讀過後能習得方法並有實際的收穫,進而增強寫作力,並將閱讀融入自己的學習與日常生活中。
作者簡介:皮國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為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身體史、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領域。
著有《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中醫抗菌史:近代中西醫的博弈》、《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等專書,並合編《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藥品、疾病與社會》等論集。另有學術論文、專書篇章等70餘篇。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歷史研究所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每年佛誕,大家除了上高登音樂台聽「佛教大典」之外,會否想認識佛教多一點?
何謂「火宅」?所謂的「火宅僧」,在《妙法蓮華經》中有提過火宅意思,就是着了火的家,用來形容世俗人明明身處在着了火的家依然懵然不知,只是一直在貪圖逸樂。而「火宅僧」,便是指入了「火宅」的僧人,即是沒有脫世的和尚。
日本獨有的佛教系統
不過,之所以有「火宅僧」的出現,原來與佛教的傳播和亞洲歷史有相當大的關連。香港新亞研究所博士兼珠海書院歷史研究所文學博士鄧家宙指出,雖然佛教源自印度,但傳入不同地方也有新的演變。今時今日在香港所接觸的是受到中國歷史文化所影響的「中式佛教」,早於唐朝便傳入中國,在佛教中稱為大乘佛法,已經與印度的「小乘佛教」有所不同。而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因為戰亂而死的人多不勝數,當時不少人會將其親友葬在附近的廟宇之中,希望可以受到和尚的頌法,後來便衍生出專門接法事的僧人,他們依然過着世俗的生活,但同時學懂佛理,就如道教的「喃嘸佬」一樣。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版國安法】續領英國BNO懶人包加疑難解答 持BNO入唔到日本境因印錯國籍 (https://youtu.be/44aJ_QjXzB0)
【逃走他鄉】BNO移民英國$12,000租三層獨立屋 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 居英權二代:要接受由低做起!(https://youtu.be/FLFGdaKUtPo)
【逃走他鄉】居英港人移民自白:BNO平權千年一見,蘇州過後冇艇搭 (果籽) (https://youtu.be/qMufEfTaJWY)
【街市尋寶】旺角明星海鮮檔 罕見有證蘇眉+當造黃油蟹+刺身 仲有上門煮海鮮服務!(飲食男女)(https://youtu.be/9YEBSQJPdPU)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僧人 #染髮 #日本 #火宅僧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歷史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介紹
訪問作者: 皮國立
內容簡介:
服用歷史以壯陽,心靈永不腎虧。虛弱年代的強身之道、充血之愛!
從華人最害羞的軟肋切入,以醫療史的人文視野,
翻新詮釋民國社會的虛弱與情慾、藥品文化、昔時風尚。
上承明清時期的補養觀,
探索民國的性與身體,
豐饒的情感中蘊藏著堅韌的文化底蘊,
亦可謂一部東方感覺史。
西方感覺史的研究正方興未艾,我們也待急起直追,本書梳理民國(1912~1949)及其國民「虛弱感」,特別是與情慾有關的身體、疾病和藥品文化之間的相關性,從醫療史立論,著重當時中西醫學的對照,試圖將虛弱的病態與治療法融進一個性慾與疾病的世界中~~
民國的病根,也是人心的病根?甚至是微觀世界生活文化史的一冊病歷?皮國立將慾望、虛弱、疾病和藥品等四者放在史學中進行一緊密的對話與結合,開卷《虛弱史》,適以強精固本。
作者介紹:皮國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醫醫史文獻學會祕書長等職。興趣為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身體史、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領域。著有《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中醫抗菌史:近代中西醫的博弈》等專書。此外,並合編《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藥品、疾病與社會》。另有學術論文、專書篇章等60餘篇。
請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歷史研究所 在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1494 likes · 94 talking about this · 1 was here. 本粉絲頁是關於中央歷史所相關學術、課程與各類活動的資訊平台。 ... <看更多>
歷史研究所 在 研究所#台政北歷史所上榜心得- 考試板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前言:由於版上多是分享理工科研究所的心得,歷史所的心得相對不多。當初就想說如果考上台大一定要打一篇心得,結果沒想到真的考上了,雖然大概沒什麼 ... ... <看更多>
歷史研究所 在 [請益]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 看板Master_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某位大學時代的好友,畢業工作多年後突然發覺自己一直以來
的興趣似乎總和歷史有關(尤其是歷史人物).
最近一次聊天中,他問我現在若想去考歷史所的在職專班,
以他的情況有無機會,就學上是否方便.
不知道能否在此處發問,以下簡單敘述這位友人的概況:
1.他畢業退伍後工作6年左右,年約三十出頭.
2.工作上,算是資深的事務員,尚未晉升至主管,職位並不算高.
不知道歷史所在職專班對這方面的要求如何?
3.大學時代就讀科系為政治系.
4.他住板橋,每天下班約晚上6點. 因此只能考慮台北地區的學校.
5.他過去較有興趣的地方是二次世界大戰戰史,與當中德國各政治領袖人物史.
現在的話,他對清末民初,以至於國民政府遷台這段歷史很有興趣.
這裡指的興趣是說他向跟我提及,會主動去找上述時代歷史書籍閱讀的意思.
6.第五點中,他較有興趣的地方在於政軍情勢變遷與當代主要人物影響層面.
7.目前大概想到這些,有需要其他資訊我再補充
依據我朋友的狀況,北部地區哪些學校有較適合他的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ps:他不介意學校公私立與否,倒是地點因素能交通便利,所上授課內容合於興趣.
比較是其主要考量. 完全是興趣因素想就讀的,期待能得到寶貴意見,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31.251
※ 編輯: x61s 來自: 220.137.131.251 (07/08 04:09)
您誤會了,而且恰恰說相反. 他完全知道讀歷史所無助於出路.
前面提到他工作的部份,是在於其他朋友就讀商管所在職專班時,
若有主管職比較好錄取,所以才加註這點.
想被錄取,而非想靠讀書謀出路.可能沒說的很清楚才造成您的誤會.
我想問的是,哪些台北地區的歷史所在職專班在清末民初之政軍變遷
這方面,有比較深入的課程安排或研究教授.
這點我會轉告. 修業時間的話,我想他是不畏懼的.
這位友人不是想快速畢業,他只是想讀書.
我認為立定想做研究而讀研究所,和想讀書而讀研究所,
後者不一定就適應不良. 我自己就是國關所畢業的,
當初就是愛聽故事阿,愛看相關的書籍而去考,考上去念.
要回憶起當初班上新進便"立志作研究"的同學,我還真沒印象.
事實上我認為所有畢業的碩士應該心裡都有底,
碩士只是學習做研究的方法,而非"必定"進行獨創研究.
我不認為"興趣"在此相對於"立志研究"是比較差勁的理由.
在茫茫資料中發掘故事將之歸納分析,若無興趣支撐也很辛苦.
至於想讀書的興趣,能否轉化為歸納資料的動力,我想這只有
他本人實際去唸了才能證明,我不願武斷地附和這種臆測,抱歉.
感謝您的回應. 關於學校方面我自己google好了.
增加研究的負擔? 這句話有點令人費解.
至於進修部這點建議我會轉告友人,感謝您.
有興趣不代表適合做研究,沒興趣大概更適合這樣嗎?
若說我在斷章取義,就應該能理解這種文字遊戲不具意義.
把我對友人的描述解讀成他愛聽故事,
能讓您做出如此先驗性的武斷結論,我的描述功夫的確該努力.
至於友人升到什麼職位,讀書是否浪費時間,都與你無關,謝謝.
※ 編輯: x61s 來自: 220.137.131.251 (07/09 00:59)
超感謝! 話說我正在你講的政大與師大校網上看呢,感謝感謝!
※ 編輯: x61s 來自: 220.137.131.251 (07/09 01:20)
你有講出什麼專業見解嗎?
這些好像也不需要"這方面"研究所的人就知道吧.
我個人是國關所畢業的,我的認知是到了碩班學研究方法,
在博班進行獨創研究. 看過上百份碩論,差不多也是這種感覺.
那~ 現在能否告訴我,您從何得知我朋友"天資"&"優秀度"
不足以去念一個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我的問題好像不是「請問讀歷史所在職班如何兼顧家庭」
您真的不覺得自己的批評越來越像是在過度延伸嗎?
說的都是道理,卻都與核心無涉.
要怎麼收穫先問怎麼栽吧?
「他確定還要增加研究的負擔? 有興趣不代表適合做研究~」
請問你覺得這種武斷的意見,應該怎樣回應?
※ 編輯: x61s 來自: 220.137.131.251 (07/09 01:51)
「興趣可以帶來努力~ 要研究的優秀還要天資」
這句話是您說的.
如果認為天資不是誰的問題,請問突然提到天資的意義在哪?
你不覺得這種彷彿很關鍵卻又虛無飄渺的"條件因素",在此
提出來根本沒辦法討論嗎? 除非你同時提出驗證方法,那就很有意義.
上述都是邏輯上的辨證.
我認為你所謂的興趣不代表適合做研究,這說法本身缺乏意義.
大多數旁觀者看朋友在讀碩班,與大多數讀碩班的人向旁人描述其意願,
所持的理由往往也包含興趣.
興趣是一個太常見的理由,以至於失去價值嗎?
當你說興趣不代表能做研究,那我自然想問
"所以做研究不需要興趣嘍?"
很明顯不是. 興趣是必要條件而非充要條件.
我所不解的是,提出一個必要條件為什麼會被您,
以充要條件的方式加以質疑.
再說,若您有看全文,應該也看到我描述友人興趣,不只是單單說一句
"他對歷史所有興趣"便完事.
我有提及,他目前對於「民國至遷台階段的政軍與人物史」有興趣.
至於您所謂"考量天資"這點,如果您願意分享如何檢驗一個人"天資"
是否足以負荷歷史所的方式,那就很有建設性了.
否則,先說興趣不必然能做研究,再說做研究還包含了天資等等等等因素...
這些都言之成理,卻都過於空泛了無從檢驗,不是嗎?
感謝loveart,我會google一下各史研所的課程,
大概讓朋友知道進去之後的學習環境為何.
※ 編輯: x61s 來自: 220.137.131.251 (07/09 02:24)
懇請再次看下原文章.
我所問的是「哪裡有北部+民國史方向的學校」
您在這點上如果有看到任何預設好的答案,請提出,我立刻刪文.
如果你以為這篇在問「一個30歲想讀書的上班族該不該讀史研所」
那麼的確,在這點上確實已預設好立場了.
然而原文「從未」問過這點,何來需背書之有?
將心比心一下,當你發文問學校,結果別人用不相干的條件與態度
來質疑,說 "不要把愛看故事和做研究劃等號" 的時候...
在問題與回應的對應關係中,請問是誰預設了答案?
假設你問人哪裡有賣素食,有人回你得吃點肉才均衡,因此爭執起來.
請問是你預設好答案的錯,還是對方答非所問的無謂雞婆?
※ 編輯: x61s 來自: 220.137.131.251 (07/10 07:1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