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這一協定重創AUKUS協定三國與法國的關係,使號稱“歐洲之盾”的北約陷入進一步撕裂當中。但落實一這協議,將直接改變印太區域的權力平衡,收功長遠。
看更多評論:https://is.gd/7cGMSI
上報評論圈 #AUKUS #核子潛艦 #法國 #澳洲 #美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消息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神隱20天之後,北韓官媒終於釋出金正恩最新近況照片,看似健康狀態沒問題。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先前消失了兩個多禮拜。一度傳出接受心血管手術命危,中國還派了醫生跟專家小組前往,又說他的火車專列出現在北韓東部渡假勝地元山。然後還有日本媒體跳出來說,金正恩已經變成植物人。除了中...
歐洲權力平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923新加坡聯合早報
*【宣佈額外捐贈5億劑疫苗 拜登促各國最遲明年9月為七成人口接種】
拜登在於聯合國大會場外召開的冠病視訊峰會上,宣佈再捐出5億劑疫苗。美國也將提供3.7億美元幫助全球接種疫苗。拜登也宣佈啟動美歐疫苗合作夥伴關係,以加強美歐合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18
*【法美領導人通電話 法國大使將於下周返美】
法國總統府和美國白宮22日發表聯合聲明說,法國總統馬克洪和美國總統拜登當天就兩國關係等問題通電話。馬克洪決定,此前被召回的法國駐美大使將于下周返回美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393
*【與法德英多邊會議取消 美官員稱因“排程不上“】
美國宣佈,它與法國、德國和英國週三在聯合國大會場外舉行的多邊會議已經取消;儘管美國把原因歸咎於排程問題,但仍引起各方關注和揣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4
*【拜登會見莫里森:澳洲是美國最親密可靠盟友】
美國總統拜登同澳洲總理莫里森會晤,兩人對美國、澳洲與英國建立新的三邊安全夥伴關係表示歡迎,但沒有提及因此事而勃然大怒的法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5
*【美英會談重申牢固關係 但拜登未承諾推進兩國自貿協定】
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強森舉行會談,兩人重申美英之間的牢固雙邊關係,並就印太地區、氣候變化,阿富汗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但拜登未就強森最希望推進的美英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作出任何具體承諾。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6
*【文在寅聯大講話提議有關方發表半島終戰宣言】
韓國總統文在寅21日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提議韓朝美或韓朝美中一同宣佈韓半島戰爭狀態結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4
*【韓日外長將於今天會面】
韓國外交部長鄭義溶說,他將與日本外交部長茂木敏充會面,並希望在結束導致貿易限制的爭端方面取得進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415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 猛打保守牌高市早苗後市看起】
日本媒體發表自民黨黨魁選戰中盤預測,指猛打保守牌的前總務部長高市早苗受捧,可獲得蠻多的議員票,有機會在下週三選戰一搏。日本分析也指出,高市是前首相安倍晉三力推的人選,這也凸顯安倍在黨內勢力之大。日本自民黨選舉總裁,議員票和黨員票各占一半,一共764張選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0
*【中國軍事影響力快速增強 菅義偉:或對日本構成風險】
日本首相菅義偉認為,中國軍事影響力快速增強,且單方面改變現狀,有可能會對日本構成風險。菅義偉在“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前接受彭博社採訪時稱:“中國在印太地區崛起造成權力平衡發生變化,加上疫情促使對內關注有所增強,使得不確定性升溫。”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19
*【阿富汗東部檢查站發生槍擊 三人遭擊中身亡】
據目擊者和消息人士稱,阿富汗東部的一個檢查站遭到槍擊,兩名塔利班武裝分子和一名平民遇襲身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1
*【聯合國發放緊急資金以免阿富汗醫療體系崩潰】
聯合國援助負責人表示,已經發放了4500萬美元的緊急資金,以防止阿富汗的醫療系統崩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0
*【墨爾本附近發生罕見規模6地震 莫里森:無重大身亡報告】
澳洲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附近地區22日發生規模6.0地震,這是該國有記錄以來的強烈地震之一。地球科學局說,地震的震中在維多利亞州的Mansfield附近,約位於墨爾本東北部200公里,震源深度為10公里。有一次規模4.0餘震澳洲大陸、島嶼及領地沒有受到海嘯威脅。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資訊網資料,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9時15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2
*【美國大規模驅逐海地難民 聯合國難民專員表示震驚】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對成千上萬名滯留美國德州邊境難民的狀況以及美國展開的大規模驅逐行動表示震驚,並呼籲美國政府根據國際準則保護避難申請者應有的權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1
*【澳洲墨爾本示威逾200人被捕】
澳洲墨爾本的示威活動22日步入第三天,警方逮捕超過200名示威者。墨爾本日前有上千名示威者走上街頭,抗議當局嚴厲的防疫措施。此前,墨爾本當局表示,建築工人頻繁移動,這是冠病散播原因之一,因此宣佈關閉建築工地兩周。維多利亞州也要求所有建築工人本周內接種至少一劑疫苗。這些措施引發建築工人的不滿。除了建築工人,示威者還包括反對強制性疫苗接種和延長維州封鎖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9
*【Delta迅速傳播 紐西蘭坦承或無法清零】
紐西蘭坦承,它可能無法回到冠狀病毒病例為零的狀態,紐西蘭還在努力應對變異病毒Delta令病例迅速升高的趨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3-1196323
*【美國批准為老年人和高風險群體接種輝瑞疫苗追加劑】
美國批准為65歲及以上者、罹患嚴重疾病的高危人群和從事高風險工作的人員,接種輝瑞冠病疫苗追加劑。FDA代局長Janet Woodcock說,採取上述措施表明,FDA在冠病大流行就冠病疫苗的決策,仍是以科學和目前可掌握的資料為基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403
*【馬國首相:90%成人接種 料3周內達標】
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指出,他相信馬來西亞能在兩三個星期時間內達到全國90%成人冠病疫苗接種率的目標。他在其臉書貼文說,經過這樣長的時間以來,他相信許多人都已經迫不及待,很想返鄉與家人見面。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70
*【馬國政府擬向冠病疫情期間賺大錢企業徵稅】
馬來西亞財政部第二副部長雅馬尼哈菲茲表示,政府正研究數項旨在提高國庫收入的措施,包括考慮向那些在冠病疫情期間賺大錢企業徵收一次性稅務及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s tax)。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55
*【全球疫苗接種數量逾60億劑】
據統計,自冠病疫苗接種開始以來,全球疫苗接種數量已超過60億劑。根據官方資料進行的統計顯示,截至22日,全球已接種疫苗逾60億劑。中國占最多,占近40%或21.8億劑,其次是印度的8.26億劑,以及美國的3.86億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9
*【研究:接種冠病疫苗孕婦將抗體傳給嬰兒】
一項研究發現,接種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孕婦,會將高水準的抗體傳給嬰兒。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婦產科學期刊-母胎醫學》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8
*【德國未接種疫苗員工若遭隔離停工 將不再獲得政府輔助】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表示:“這是一個關於公平的問題,那些通過接種疫苗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民眾可以提出一個合理的問題,即為什麼他們必須幫忙承擔未接種者的費用。”這一舉措是德國政府希望推動人們接種冠病疫苗的方法之一,將於11月1日生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6
*【泰研究:先科興或阿斯特捷利康 後輝瑞接種組合效果更佳】
泰國一項研究顯示,第一劑接種科興或阿斯特捷利康冠病疫苗,四周後再接種輝瑞疫苗,該組合所產生的免疫反應效果最佳。相較之下,首劑接種科興再打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反應較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2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未來幾周將再次訪問中國】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John Kerry表示,他將在未來幾周內再次訪問中國。他在接受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早晨節目Morning Joe的訪問時說:“我相信習主席和總統拜登會在某個時候會面,我不知道這會是什麼時候,但我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再次訪問中國,以跟進習主席和拜登的談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73
*【中國部分地區限電指令粗暴 原料價格瘋漲】
中國地方紛紛加碼能耗雙控,從紡織到化工、水泥和鋼鐵等,不少行業面臨限電限產壓力。專家認為,部分地區“一刀切”關停、限產的行政指令過於粗暴,應該更多採用市場化的機制解決能耗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3-1196409
*【習近平委託中國教育部負責人看望楊振寧 轉達生日祝福】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委託中國教育部負責人22日看望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轉達對他百歲生日的祝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3-1196413
*【西班牙火山熔岩摧毀320棟建築】
歐洲的火山觀測所22日表示,西班牙拉帕爾馬島一座火山噴發的熔岩,摧毀了320棟建築物和超過154公頃的土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2-1196263
*【美聯準會主席:恆大困境似是中國特有問題】
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指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恒大集團的債務問題似乎是中國特有的,他認為美國企業界沒有類似的問題。鮑威爾在美聯準會政策會議後對記者說:“就對我們的影響而言,美國沒有太多直接的風險敞口。中國大型銀行的風險敞口並不巨大,雖然你會擔心這會通過全球信心管道等影響全球金融狀況,但我認為此事與美國企業界沒有關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3-1196417
歐洲權力平衡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國觀點:《Taïwan, le prochain repli stratégique de l'Occident ?》
臺灣,西方的下一個戰略撤退?
美國大西洋報刊登China’s ‘Very Tricky Situation’一文之後,法國大西洋報訪問了法國學者的看法。原文翻譯如下:
(文中受訪學者是Barthélémy Courmont是里爾天主教大學的講師,也是IRIS的研究主任,負責亞太部門。)
❓Atlantico: 美國《大西洋報》強調了臺灣在美國和中國的地緣政治角逐中的重要性。讓這個島嶼如此具有戰略意義的原因是什麼?
🟢Barthélemy Courmont : 台灣的重要性並非最近的事,只是受到重新評估。從1950年代起,在朝鮮戰爭的邊緣地帶,臺灣被美國視為防堵共產主義在東亞擴張的堡壘。主要是艾森豪政府中的共和黨政治家,不惜一切代價保衛臺灣以抵禦中國大陸的壓力。這種由兩國之間的協議所確認的戰略重要性,一直持續到冷戰結束,甚至持續到美國承認中國之後。因此,1979年的《臺灣關係法》擴展了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美蘇兩極對抗結束後,人們對臺灣的興趣發生了變化。台灣在1980年代建立和鞏固了民主制度,臺北政府化身對抗極權政權的民主制度捍衛者,與此同時,臺灣也成為國際經濟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中國則以天安門事件驟然澆熄了民主化的希望,兩個中國(les deux Chine)的經濟同樣快速起飛(臺灣在這方面先於中國大陸),但採取了相反的政治軌道,造持兩者之間差距越來越深。
在過去的20年裡,中國對國力的宣揚,加上美國逐漸從亞洲撤出,導致人們擔心美國會在亞洲失去所有的影響力。因此,盟國們動員組成了 "反中國陣線"( front anti-chinois),結合對民主的肯定、加強戰略對話並警惕與中國崛起有關的危機。因此,華盛頓不斷重申其與日本和韓國的關係,美國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影響在冷戰結束30年後仍然非常強大。沒有得到外交承認的臺灣,在與中國發生安全危機的情況下,仍然受到華盛頓的保護,至少在其公開的意圖中是如此。鑒於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臺灣的 "心結"(noeud,借用美國政治學家Richard Bush的說法)因此越來越緊。雖然把臺灣描述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似乎略嫌誇張,正如《經濟學人》去年春天的表現,但無可爭議的是,這個擁有2300萬居民的島嶼,其戰略重要性與今天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權力爭奪密切相關。這裡要提醒的是,中國將台灣視為叛亂省份,並自1949年分離後要求恢復領土。
❓雖然美國已經匆匆從阿富汗撤出,但西方會如此輕易地失去其在臺灣的影響力嗎?這將產生什麼影響?
🟢這不太可能,但同時也應該謹慎行事。為什麼不太可能,因為臺灣的民主政府和島上的絕大多數人(écrasante majorité)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甚至是對其主權的潛在威脅。在某種程度上,中國是臺灣唯一的敵人,而臺灣是中國唯一的敵人。面對這種威脅,考慮到過去二十年來軍事權力平衡已經改變,北京目前占優勢(別忘了直到2000年代中期,臺灣的軍事能力還能威懾中國),臺北必須依靠能夠提供援助的戰略夥伴。因此,與美國的聯繫是不可或缺的,與日本或歐洲國家之間的合作也是如此,還有東南亞國家。華盛頓的戰略影響在臺灣仍然非常有存在感。
同時,美國這種戰略支持的可信度如何,以及最重要的,臺灣人如何看待這種支持?一個經常被忽視的插曲可以說明狀況。2005年,中國通過了「反分裂法」(loi anti-secession),旨在勸阻陳水扁總統當時主張的臺灣獨立宣言。美國重申其對臺北的戰略支持作為回應,但明確指出,這種支持不是自動的(automatique),在臺北「挑釁」的情況下不適用。換句話說,華盛頓保留干預或撤退的權利,這取決於對具體事件的評估。如果中國對臺灣進行軍事攻擊--順帶一提,這種可能性必須讓我們參考博弈理論(la théorie des jeux)-- ,美國將在該確切時刻判斷介入的程度。而如果在美國看來,是臺灣挑釁北京,那麼美國的承諾很有可能減縮成態度上的宣示。臺灣並不會等到阿富汗的潰敗才意識到戰略對話和軍事承諾之間的區別。
❓從阿富汗撤軍是否反而會讓美國更加專注於與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決戰?
🟢首先,應該知道,從阿富汗 "撤軍 "是美國在該地區外交政策的失敗,而並非只是部隊移動…。二十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領袖,包括民主黨和共和黨人的心頭大患,而且這種心頭大患還在繼續擴大,有可能會忘記地緣政治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拉鋸戰。華盛頓並沒有等到從阿富汗撤軍才認定中國是其一貫的對手,無論該認定是對是錯。在這種格局下,美國不斷尋求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盟友網絡,利用口號(印度洋-太平洋是最新的口號)和威脅,有時是真的,有時不太是。QUAD(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四國峰會)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以及華盛頓,是拜登政府的優先事項。然而,在這個非常異質的集團本身的限制之外,其成員有時有非常不同的利益,華盛頓召集新的戰略夥伴的能力似乎有限。說服首爾加入QUAD的努力至今沒有成功,而對中國崛起的擔憂非常強烈的東南亞,也沒有被這個集團的邏輯所吸引。再加上這裡提到的所有國家,除印度外,都是與中國一起簽署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的國家......。簡而言之,中美對決在華盛頓被大力宣傳,但在亞太地區,對該地區的國家和公司而言,其現實情況又是如何?
📌訪問原文連結
https://www.atlantico.fr/article/decryptage/taiwan-le-prochain-repli-strategique-de-l-occident-barthelemy-courmont
📌美國大西洋報文章連結
https://www.theatlantic.com/international/archive/2021/09/china-taiwan-afghanistan/619950/
歐洲權力平衡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新消息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神隱20天之後,北韓官媒終於釋出金正恩最新近況照片,看似健康狀態沒問題。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先前消失了兩個多禮拜。一度傳出接受心血管手術命危,中國還派了醫生跟專家小組前往,又說他的火車專列出現在北韓東部渡假勝地元山。然後還有日本媒體跳出來說,金正恩已經變成植物人。除了中國說他沒事之外,南韓總統的外交政策顧問也表示,金正恩仍然健在。川貴人更煩,還說我很清楚金正恩怎麼了,但我不能告訴你,希望他沒事。簡直就是吊足大家的胃口。
金正恩,他出生在1984月1月8日。今年36歲其實還很年輕,而且他是在2011年掌權之後胖了大概40公斤。本來就有高血脂、糖尿病,呼吸道狀況不佳的金正恩,4月11日最後公開現身之後,居然錯過了他的祖父金日成4月15號的冥誕,「太陽節」,這是一個北韓非常重要的紀念日。於是關於他的瀕臨死亡的謠言和傳聞就開始滿天飛。
但如果他人好好的,北韓官媒應該就會發布他活動的照片。現在最啟人疑竇的就是北媒官媒最近雖然有提到他,但都沒放照片。如果他真的不幸過世,北韓的朝鮮中央通訊社會有主播身穿黑色韓服用特別報導來宣布。
但今天我們可以至少試想幾個狀況:第一,金正恩強勢回歸,完全掌控局面。不管他之前是因為手術還是放風還是重新思考人生,只要他還掌握實權,會繼續面對美國要求北韓去除核武的挑戰。但是現在川普忙著平息美國的疫情還有準備年底選舉,可能無暇顧及北韓。金正恩就有可能對他一直保持友好的文在寅合作,比如說開放兩韓交流以換取放鬆制裁,見縫插針分化美國和南韓的關係。有這樣的可能。中國跟俄羅斯本來就一直呼籲要放鬆制裁。金正恩有沒有可能在川普因為疫情和選舉跛腳的時候得到更多利益是一個觀察點。
但如果金正恩真的都沒出現,北韓未來的不確定性就提高了。這時候他32歲的妹妹金與正,也就是熱門接班人選之一,可能會出來做代理領導人。金與正是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同時也是金正恩的幕僚長。她還是並同時擔任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上個月更首度以自己的名義發表公開聲明,譴責韓國。她目前緊緊控制著組織和指導部門、司法和公共安全。不過當然30歲出頭的女性領導北韓政權史無前例,也許會讓北韓陷入一場權力鬥爭。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官員都搶著要出頭的話,可能會讓鷹派主動加速核武發展或是更激烈地與美國和南韓對抗。整個區域其實會因此充滿風險。
而除了剛剛講到的金與正,也有人提到北韓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最高人民會議常委會委員長崔龍海和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委員朴奉珠。或是他們一起組成過渡性集體領導,直到金家第四代接管權力等等。首先應該看看金正恩有沒有任命誰來接任或是留下了可證實的遺囑。畢竟金氏家族已經統治三代,政權立即垮台的可能性很小,比較可能還是出現類似派系鬥爭。所以也有人提到去年從歐洲回到北韓,金正恩的叔叔金平日。
這當然也取決於北京選哪一邊站。但一般認為北京應該會先尊重北韓關於領導人交接或過渡的決定,不會直接介入。但可以想像北京會有比較多的動作。畢竟中國跟朝鮮邊界長一千多公里,到處都是破口。比如說提供人道援助,避免難民大規模越境逃亡到中國邊境城市。
有些人會揣想說。如果金正恩真的出事,長期被壓制的北韓人民會不會革命。或是有國家出兵試圖干預改變北韓。但是專家認為,這些都是很危險的舉動。打破現在恐怖的平衡反而引發中國和美韓聯盟之間更大的衝突。
在金正恩的狀況誰都無法確定下,看起來我們同時也要關注其他周邊政府發出的訊息。尤其近期因為疫情,美中關係惡化,華盛頓劍指中國,北京態度又極度強硬。如果北韓失控,牽涉到核武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果談不攏,出現誤判,整個世界都會有危險。金正恩如果持續不出現,中俄美日韓區域協調是當務之急。想請大家留言告訴我們,你覺得金正恩只是搞神祕還是出代誌?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歐洲權力平衡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個禮拜就是《范琪斐的寰宇漫遊》全新改版一小時節目首播,播出時間一樣是每週四但提前到晚上9點囉,是真的啦!所以你不用看你的手錶,咦!怎麼這麼快就十點,該去睡了!
加長版第一集我們來講點不一樣的,今天講什麼呢?還是肺炎。因為現在疫情嚴重到不講都不行的程度,有多嚴重呢?就在台灣時間3月12日的凌晨,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鬆口承認,新冠肺炎Covid-19已經成為「Pandemic」也就是「全球大流行」
我知道現在很多觀眾的白眼都已經翻到後腦勺,這WHO到底是幹什麼吃的,疫情都已經蔓延了多久,現在才宣布是全球大流行。照我們凱莉的形容,這是因為WHO還在用IE瀏覽器,有網友更狠,說WHO「還活在撥接時代」,好懷念哪,想當年我都是等這個音樂才才能看到男朋友寫來的情書。
我們首先先來回顧一下WHO的重要決策時間點。早在1月25日時,全球已經出現將近600個確診病例,當時WHO開會討論,要不要把新冠肺炎定義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會後結論是「還不用擔心」,但這就引起許多醫學專家打臉,沒想到短短五天後政策大轉彎,把新冠肺炎升級成PHEIC,要大家「好好擔心」這件事情,當時就被批評反應慢半拍。
接著各國相繼宣布停航,並且從中國撤僑,但2月中旬WHO卻又喊話要大家不要「過度反應」,同時大力稱讚中共防疫做得超棒,大家不要太恐慌,沒想到2月21日起義大利病例暴增,整個歐洲火速淪為重災區,但WHO還是不肯宣布「全球大流行」,又過了兩個多禮拜,一直拖到3月12日到歐洲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持續暴衝,非要等到一百多個國家淪陷,等於全世界將近六成的國家都有病例,才能宣布。譚德賽才終於承認新冠肺炎成為Pandemic,呼籲各國動起來扭轉局勢。
這就好像你去看醫生,明明你照X光,已經多處有陰影,但醫生還在跟你說,沒事沒事,現在就一些小地方發炎,你回去吃吃維他命增強免疫力就好了,你聽了醫生的話,就回去吃了兩桶維他命,但你還是很不舒服,就再去看醫生,再照了一次X光,但這次醫生說,你有60%的器官都有陰影了,還跟你說,你怎麼只有吃維他命而已,趕快給我去給我做化療。
一下要大家不要反應過度,一下又怪各國動作不夠大,WHO真的是很難相處呢!
可是我們在台灣diss這個WHO怎樣怎樣,很多人就會說,你們台灣就是因為WHO不讓你入會,不理你,你才把WHO罵那麼難聽!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認真看看WHO到底是不是真的被冤枉了。
15年前,SARS疫情發生,把許多先進國家的衛生保健系統推向了崩潰邊緣,所以WHO就針對全球疫情設立的{國際衛生條約},當時的想法,是把WHO當做一個全球的中央協調機構,要做的事就是
第一彙整各國通報來的狀況,幫助全球科學家應對
第二宣布緊急事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防疫上的建議,
第三整合各國資源加速疫苗的研發。
當時全世界196國家全都要簽這個協議。大家可以把WHO想像成全球最高高高高等的衛生顧問,總幹事譚德賽就是聯合國版的「陳時中」。但WHO真的有變成陳時中嗎?
其實WHO不是只有台灣在罵,罵的人多了。早在2014年伊波拉疫情爆發時,WHO就被詬病拖拖拉拉,如今「伊波拉噩夢」重演,明明應該是深受大家信賴的聯合國組織,卻慘遭邊緣化,完全無法領導各國做出防疫決策,秘書長譚德賽還被取了個外號叫踏到賽,信了WHO就像踏到賽,有夠狠,這個網友真的要把他記起來,下次千萬不要得罪他!
但WHO的問題出在哪?根據紐時的報導,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預算,第二就是政治。
我們先來談錢好了。WHO雖然有影響力,但其實只能給「建議」而已,沒有真正的「執法權」,但連他的建議呢,都常常「為五斗米折腰」,誰捐款誰就是老大,像是美國、中國等這樣的大國,甚至「蓋茲基金會」一類的私人出資者,都造成內部權力不平衡。
而為了對抗新冠肺炎,WHO希望募集6.75億美元,結果中國政府一口氣捐了2000萬美元,相當6億台幣,捅出這個婁子的中國,捐這樣的金額你覺得夠嗎?我是不知道夠不夠喇,但是譚德塞顯然感激得不得了,對中國是百般呵護。
而這之後,WHO也被網友改名成「維尼快樂組織」,又名CHO「中國衛生組織」。這個網友也要記起來,一個比一個狠。
不過不管是什麼維尼啊,CHO不是太公平,因為WHO的富爸爸不是只有中國一個,先前「佛系防疫」搞到病毒四處跑的日本,在中國捐完之後五天,就大手筆斗內1億5500萬美元,相當47億元台幣,譚德塞也立刻大讚安倍政府領導有方抗疫有功,我認真覺得義大利啊,伊朗啊,統統都應該捐一下花錢消災,馬上就能獲贈「防疫卓越」匾額一塊。
可是全世界的人都是塑膠做的嗎?顯然不是!很多人對WHO充滿了質疑,幾年前WHO就被挖出來,曾經捲入抗流感藥物「醫商勾結」疑雲,被詬病圖利藥廠。
而金錢勝過科學就算了,WHO還有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政治。我們剛剛講到的那個17年前SARS後訂的那個《國際衛生條例》,各國都有要盡的義務不是嗎?但各國說到底都有自己的盤算,誰都不想在緊急狀態時,要將主導權拱手讓給外人,你想想看,你家房子在燒了,雖然明知道由社區委員會請來的專家可能講的最對,但他如果說房子燒了蓋新的更好,就給它燒吧,你聽得進去嗎?就算你聽得進,你老婆也不一定肯,這些會員國們為了不要「坐WHO的牢」,2005年的時候另外起草了一個折衷協議,賦予各國權利,規定1.基於科學基礎、2.為了共同利益,領導人們就可以自行採取他們認為「更好的」健康措施,只要是但什麼叫做更好?就是,我國覺得是這樣就這樣,我管你其他國家在幹嘛?
這是為什麼這次疫情爆發後,有幾十個國家沒有向WHO通報疫情,而且WHO之前一再呼籲不要輕易用旅遊禁令來防疫,有人在聽嗎?這跟你叫你女兒上大學才可以交男朋友,你覺得她有在聽嗎?我知道你女兒說她沒有交男朋友,但我建議你再回去仔細想想。
所以我們再回頭來看看WHO的三大任務:
第一彙整各國通報來的狀況,幫助全球科學家應對。做到了沒?沒!
第二宣布緊急事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防疫上的建議,做到了沒?沒!
第三整合各國資源加速疫苗的研發。還沒看到
所以信WHO像不像踏到賽?
不過讓我幫WHO講句話,不是WHO特別糟,應該說,大部分大型國際組織都有同樣的毛病。不只聯合國,你去看NATO,你去看歐盟,那一個沒有WHO那兩個問題?忘了,我幫你複習一下:第一預算,第二政治。
以前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時代,美國要當老大,就會多少多出點錢,解決了預算的問題。不公平是不公平,但大家大概知道要讓多少分,還算有個遊戲規則,也解決了政治的問題。但川普上來之後,他根本打心底看不起這些國際組織,錢也不想出,力也不想出,便宜倒是要占,能持久嗎?現在各國右派勢力高漲,大家都只想先顧自己,所以像WHO這種需要國際合作的組織,只怕會越來越退步。只不過,有一個國家現在是又想出錢又想出力,在各種國際組織中積極進取,你知道是那一國嗎?快留言告訴我。
#WHO真爛 #預算 #政治 #國際組織走下坡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歐洲權力平衡 在 歐洲權力平衡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的相關結果
導論權力平衡在國際關係史上是一種基本的理念,本文藉由權力平衡為主軸得以裨益我們了解當時俾斯麥均勢體系運作及英國對外歐陸政策間的互動關係。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權力 ... ... <看更多>
歐洲權力平衡 在 歐盟與美國的權力關係: 「柔性平衡」的適用性 - 政治大學 的相關結果
本. 文首先強調傳統權力平衡理論在解釋後冷戰時期單極體系的不足,並提出以. 柔性平衡的論述做為補充;在實際的個案方面,本文特別著重在歐洲聯盟於. 後冷戰時期與美國在 ... ... <看更多>
歐洲權力平衡 在 權力平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直到17世紀初,格羅蒂烏斯及其繼任者建立了國際法學之後,才將勢力平衡制定為外交的基本原則。歐洲各國的基本條件是維護均勢。 這種均勢原則一旦制定,就成為政治學的公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