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遇到黑天鵝了,在過去經驗,於現在這個經濟擴張階段,遇到黑天鵝時,台股的跌幅會是多少?
近期股市受到亞洲新冠疫情、科技股重挫的影響,指數波動較大,以科技類股思柏達科技指數ETF(XLK)為例,2019年XLK指數報酬達47.9%、2020年新冠疫情情間,指數再漲41.8%,而今年科技類股受到公債殖利率影響而呈現修正,但我們也統計過,以過去經驗,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漲或下跌,理論上對科技股影響應不太大,但這次市場將公債殖利率與科技股掛勾聯想在一起,主要是科技股過去漲幅過大,加上科技是新冠疫情受惠股,等到市場預期新冠疫情逐漸緩和,部份相關電子需求下降。而價值類股是新冠疫情受害者,過去因疫情受影響股價呈現下挫,一旦疫情逐漸控制,需求回升,股價自然呈現反彈,所以,可以看得到近期科技與價值類股表現呈現兩極的現象。
此時更要掌握景氣的趨勢,之前說過「老人遛狗理論」,小狗即是股市,會因為黑天鵝事件(如2010年歐債危機等事件)而跑來跑去,最後,在老人的呼喚下小狗會跑回主人身邊。所以,我們要看過去經濟表現與大盤波動的情況,如表1所示以美國經濟循環為基礎,統計經濟在擴張時期與收縮時期大盤的表現,而台灣是淺碟經濟,台股大盤除了國內政策影響,也容易受到美股漲跌的影響。以下統計分析不同時期大盤表現。
經濟處於收縮時期,觀察美股、台股大盤的變化,如圖1以2000年網路泡沫化時期為例,在1999年當時美國經濟已經有過熱的現象,以美國產出缺口(附註1)來衡量,實際產出已經過超潛在產出,顯然美國有物價上漲壓力,於是1999年6月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開始升息,利率從4.75%一路攀升至2000年5月的6.5%。此時,泡沫標地-網路公司,市場評價以未來成長性來看,不管公司是否有獲利,以「本夢比」(附註2)來評價公司,資金一窩蜂流入.COM的公司,例如,亞馬遜公司(Amazon),公司獲利從1995〜2002年都是負值,而股價在1999年底達到最高106.6美元,之後泡沫被戳破後,2001年9月股價僅剩5.97美元。此時,S&P 500指數從2000年3月的1552,下跌至2002年11月的768,跌幅約5成。而台股大盤跟隨美股下挫,從2000年2月的10393下跌至2001年9月的3411,跌幅約67%。而過去經濟處於收縮時期的還有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與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擴散。
經濟處於擴張時期,觀察美股、台股大盤的變化,如圖1以2011年8月美國債信評等被調降為例,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了提高債務上限(附註3)問題與國會協商,但在協商過程中兩黨各有不同的意見,直到最後一刻白宮與國會達成預算協議,化解債務上限危機。但也顯示當時美國政府的效率、穩定性與政策可預測性偏低,所以,國際信評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and Poor’s ,S&P)調降美國債信評等,將美國長期債信評等由「AAA」調降為「AA+」,債信展望「負面」。此時,S&P 500指數從2011年7月的1345,下跌至2011年10月的1099,跌幅約18.0%。而台股大盤跟隨美股下挫,從2011年7月的8817下跌至2011年12月的6633,跌幅約24.5%。而過去經濟於擴張時期,因黑天鵝事件造成股市跌幅較大的有2003年SARS危機、2010年歐債危機、2015年人民幣大幅貶值引發市場動盪、2018年美中貿易戰等。所以即使經濟處於擴張期,還是會有許多黑天鵝事件來影響市場。
我們統計自2000年以來,若經濟處於收縮時期,S&P 500指數在此時期,高低點測量平均跌幅約5成(台股大盤平均跌幅約6成),除了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歐美國家採大量財政與貨幣政策,促使股市大幅V型反彈,當時美股跌幅約34.5%(台股大盤跌幅約3成)。若經濟處於擴張時期,遇到黑天鵝事件,造成股市的動盪,S&P 500指數在此時間,高低點測量平均跌幅約16%,台股大盤平均跌幅約2成,最大跌幅約25%。
------------------------------------------------
附註:
1. 產出缺口:經濟發展當中,景氣上下起伏波動,通常稱為「經濟周期」,我們不僅關心景氣起伏波動,還關心一個國家中長期經濟發展的潛能。景氣起伏波動大小以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來衡量,即為國內生產毛額,又稱之「實際產出水準」,美國經濟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每季都會公佈GDP成長,而台灣則是主計總處公佈,大約落在每年1、4、7、10月月底,公佈上季GDP成長的情況。而一個國家中長期經濟發展的潛能即為「潛在產出水準」,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會去設算,而台灣則是央行在舉行理監事會議時將會公佈GDP長期趨勢值與實際值之間的走勢。所謂的產出缺口即為「潛在產出水準減實際產出水準」之間的差距,可以想像當一個國家實際產出已經超過潛在產能的水準,則物價上漲的壓力就會比較大,反之亦然。以目前數值來看,美國產出缺口正在縮小但仍為負值,而台灣在3月18日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簡報中描述台灣經濟成長由「Nike型」復甦轉呈「V型」復甦,台灣產出缺口趨於零。
2. 本夢比:顧名思義是與本益比PE(Price to Earning Ratio )來做對照,所謂「本夢比」是形容公司沒有獲利還處與虧損狀態,僅靠未來成長想像空間,推升股價走勢,在2000年網際網路盛行時所發展出來的名詞,形容當時一堆網際網路公司沒有獲利,市場資金卻一窩蜂流入.COM的公司,等到泡沫被戳破,這些公司不是消失,就是股價僅剩個位數。
3.債務上限:債務限額(debt limit)或稱債務上限(debt ceiling),美國國會為了限制美國政府浮濫支出,將會限制總債務額度。但每當美國政府達到總債務上限,就會要求國會提高上限,否則將會無法取得足多的資金支撐美國政府的運作或償還債務。自1960年以來,美國國會已經採取78次來提高債務上限。
全文參考:
https://www.pressplay.cc/link/16449465AD?oid=AE5E0E9AB0
次級房貸風暴對全球經濟之影響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主與金融危機
作者蒐集了從十九世紀以來所有金融危機與政體資料,檢驗過往兩百年的歷史,他發現橫跨不同的歷史時期,金融危機一直都比較容易在民主國家出現。不管是透過哪種方式測量民主,透過各式不同的統計模型檢測,實證出的結果都一致:從1800年至今,民主政體比較容易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
過去兩百多年來只有一段時間例外,在這段時間,民主與金融風暴之間的關聯性比較低。這段時間是在「華盛頓共識」(The Washington Consensus)盛行的時候。華盛頓公約指的是從1980年到1990年期間,從柴契爾夫人還有雷根總統當選英國首相與美國總統開始,在世界各地推行的新自由主義價值。那段時間,全世界倡導小政府意識形態,主張對各種產業去管制化、自由化、與民營化。全世界的金融管制也是在那段期間大量解禁(那段期間金融產業的解禁也埋下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遠因)。越開放的金融體制本來就越容易受到市場震盪而產生金融危機,由於全世界的金融產業都受到新自由主義的影響,對產業的解禁是全球性的,並不分政體制度,因此這段時間金融危機的發生是橫跨不同政治體制的,以至於民主政體與金融危機的關聯性不大。不過作者發現,華盛頓公約的影響僅到西元2000年左右,從2000年以後,世界又恢復原來的規律性,也就是金融風暴較容易發生在民主政體中。
金融危機對社會的破壞力強大,挽救金融危機也需要消耗大量社會成本,是很嚴重的問題,看看2008年的美國次貸風暴就知道了,全世界花了多少年才從谷底重新翻身?如果說,金融危機特別容易發生在民主國家是事實,這是很值得正視的一件事。那究竟民主體制有什麼特徵,才會導致金融危機比較容易發生在民主國家呢?
作者嘗試為民主與金融風暴之間正向規律性找到解釋的原因。他仔細比較民主與非民主的差異,並觀察民主體制的制度設計,他提出四個為何民主比較容易造成金融風暴的假設,並透過資料一一檢證這四個假設的真偽。以下逐一說明各種民主可能導致金融風暴的成因與路徑。
路徑一:有限行政權
第一種影響路徑是透過民主制度對行政權力的限縮。在民主體制裡,不管憲政體制為何(總統制、內閣制還是半總統制),掌握國家機器的統治者並不能無限擴張自己的權力。行政權通常會被立法權或司法權限制,雖然這樣的限制主要是為了防止行政權過大,但同樣的,也會限制政策變動的頻率與速度。相反的,在非民主國家,統治者比較容易改弦更張,因為缺少制衡,可以快速地修改政策的方向。
行政權的限制導致民主國家在金融危機快生成時,容易錯失良機,無法快速轉變政策方向,撲滅引發風暴的因子。特別是所有金融危機的生成都有相似的路徑,無一例外的是會先有經濟過熱的情況,然後出現經濟泡沫,最後都會出現房市過熱的現象,直到房價崩盤。經濟已經熱過頭時,需要的可能是強效有力的政策來遏止泡沫的繼續增長,但民主國家的制衡機制比較多,要通過一個政策耗時費力,不像非民主國家,政策可能說改就改,以至於民主國家比較難在這個階段成功遏止經濟泡沫。更何況,經濟榮景人人都賺錢哪裡不好?這種時候要推動不討喜會降溫經濟的政策,會抵觸某些團體的利益(像是房地產利益團體),在民主國家需要說服更多反對的聲音才有可能改變成政策(像是利益團體可能向立法委員遊說來阻擋政策),也是造成民主政體政策回應速度相對緩慢的原因。
路徑二:政權輪替
民主比較容易導致金融風暴的第二種路徑,是因為民主體制有政權輪替的特質。民主體制的根本要件是對國家的統治者有公正、公開的選舉。選舉代表政治權力會定期移轉。一般來說,民主國家統治者任期平均是四年,而非民主國家的統治者平均可以在位十一年。尤其是民主國家每四年選舉一次,較短的任期表示民主國家的政治人物不需要有長遠的時間觀,會比較偏好短期可以看到成效的政策,對吃力不討好又需要時間才能看到效果的政策會比較敬而遠之。
如上面已經談到的金融危機產生的路徑,在風暴降臨前其實是會出現短期經濟的榮景,對政治人物來說,經濟榮景表示施政得宜,可以轉換成下一次選舉選民的支持,因此他們是不會有誘因在經濟榮景時提出降溫政策,來扼殺自己下一次勝選的機會。即便政治人物知道長期來說經濟過熱可能會造成金融危機,但在沒有明確的時間表知道經濟泡沫何時會幻滅的情況下,民主國家的政治人物比較容易會忽視經濟榮景背後的陷阱,繼續做一些讓經濟泡沫繼續堆高的舉動,來爭取選民短期的支持。
路徑三:去管制的經濟邏輯
民主比較有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的第三個原因,是因為民主體制比較容易產生金融自由化政策或是會支持金融與經濟自由化政策的公民,而這背後可能與民主政治體制根本上宣揚並推廣人民的政治與公民自由有關。作者認為,與非民主國家相比,民主國家(尤其是有自由主義傳統的民主國家)背後運作的基本邏輯與相信個人至上、個人自由不可侵犯的哲學思考。崇尚個人價值與自由的哲學傳統與支持經濟自由的思想底蘊是相通的,因此民主國家比較容易產生主張經濟不受干擾、支持經濟金融自由化的公民與政策。然而,當金融產業越是去管制化越是不受規範,金錢自由流竄的情況下就更容易造成金融風暴。
路徑四:互賴的經濟體
最後,民主體制不能只在意少數人,政治人物要在位、要連任,必須獲得多數選民的支持才行。實證的研究已經發現,為了要符合多數選民的利益,民主國家通常會是開放經濟體,支持自由貿易、經濟互賴等政策。承平之日,開放的經濟體有益全體選民(理論上,開放經濟、自由貿易會提升全民福祉);只是一旦有經濟危機發生時,開放的經濟體也特別容易受他國影響,因為彼此經貿連動。恰好的是,金融危機的特性之一就是傳染性極強,看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例子或是2008年次級房貸的風暴,都是先由一地而起(泰國與美國),但都在短時間之內傳遍鄰近國家進而禍及全世界。金融風暴傳染的特點加上民主國家彼此經濟互賴的特點,導致一旦金融風暴在某一民主國家發生,都會迅速殃及其他與其有重大貿易或金融往來的其他民主國家,才會導致金融風暴大多在民主國家發生的規律出現。
總的來說,作者所提的四個假設都有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這代表著民主體制的制度設計仍有其不足之處。作者認為,這不代表民主不好,我們該做的是去找出究竟民主可能透過哪一些路徑造成金融危機的發生,才有可能有效的設計新的制度來杜絕金融危機與民主體制之間的關聯性。
次級房貸風暴對全球經濟之影響 在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賣空》:次貸風暴下的獨醒者群像
未曾涉獵金融證券買賣的你我,或多或少,應曾聽聞2007年前後釀成美國經濟體制大崩盤與全球金融大海嘯的「次貸危機」。「次貸危機」究竟是什麼?它的前因後果為何?影響層面有多嚴重?真有心研究,市面上有無數本專書可供參閱,只是這些冊子動輒都是兩三百頁起跳,文筆內容再怎麼宣稱淺顯易懂,也非普羅大眾所能輕易吸收。網路上,雖有所謂的懶人包,卻也只是化整為零的提綱挈領,難以窺其全豹。類似情況-如何讓觀眾輕鬆理解次貸危機的肇因與後果,乃成為這齣以次級房貸危機為故事背景的《大賣空》編劇查爾斯蘭多夫與導演亞當麥凱兩人必須面對的首要難題。
《大賣空》的劇本改編自著名商業故事作家麥克路易士(Michael Lewis)的《大賣空:預見史上最大金融浩劫之投資英雄傳》。麥克路易士的前作《攻其不備》、《魔球》都曾改編成電影,恰好都與《大賣空》有著共通的母題:如何在混沌未明的亂世,無人看好的局勢中,搶先一步,窺見商機,洞悉人性,精確投資。
無論是先讀過原著,再看電影,或者先看電影,再回頭閱讀原著,任誰都會認同《大賣空》的劇本改編可真是好,在穠纖合度的刪減增修下,不僅保留住書中對於所有洞燭先機,預察次貸危機即將爆發的孤獨先知們的心理、行為、價值觀、使命感等人格特質所作的生動描述,還能在有限的片長,平均分配各角色的出場,無所偏廢,逐一勾勒其鮮明輪廓,並將戲劇重心聚焦於各個獨排眾議的睿智決策與唯我獨醒的投資眼光,藉以對比出其他投資大眾的駑鈍,金融機構的貪婪與政府機關的愚昧。更厲害的是查爾斯蘭多夫與導演亞當麥凱共同改編的這齣劇本,讓原本由各自獨立的多人物,多篇章的散紀故事,巧妙揉合成一部分眾合擊,平行敘事的劇情片。那些新增的MTV式絢爛轉場與屢屢跳出戲劇框架的超展開補述手法,既柔化了整部片的硬調屬性,更將原本艱澀難懂的金融術語解釋得活潑有趣,堪稱此劇本改編的一絕。
與其他兩部改編自麥克路易士原著,擁有明確主角,明確故事,明確戲劇發展目標的《攻其不備》、《魔球》相比,多人物,多線路且三條主要戲劇線完全平行發展,諸位主要角色彼此互不相干的《大賣空》,考驗的不只是編劇,更考驗著剪輯的功力。整體來看,《大賣空》在第三人稱全知口吻與第一人稱自白坦述間的敘事角度轉換自然流暢,好似一部用紀錄片手法拍攝的劇情片,或說是用劇情片剪輯敘事偽裝的紀錄片,形式美學自成一格,戲劇曲線無明顯高潮或懸念,完全跳脫《華爾街:金錢萬歲》、《華爾街之狼》、《黑心交易員的告白》等華爾街商業主題電影的傳統戲劇框架,但又不失旨趣與魅力。我由衷認為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甚至是最佳剪輯應當頒給《大賣空》。
話說回來,無論編導如何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陳述次級房貸,相信還是有許多觀眾感到一頭霧水。無所謂,就算您一時間無法吸收片中大量有關金融買賣、證券交易的專有名詞與行話、黑話,甚至不小心失神,跟不上與股市一樣瞬息萬變的劇情發展,《大賣空》也不會讓人感到昏昏欲睡,因為真正推動劇情發展的是所有走在危機爆發前的先知角色如何自處,而非危機本身如何演變;真正能留住觀眾的目光,散發強大戲劇魅力的是各演員精湛演技下所詮釋的諸位行事風格鮮明的先知角色。其中,克里斯汀貝爾所飾演的傳人避險基金操盤手麥可貝瑞(Micheal Burry)醫師無疑是全劇當中最讓人過目難忘的角色。其遭遇,如同古今中外所有先知一樣,走得太前面,看得太遠,於是被撻伐,被冷語;而當局勢如他所預測的一樣變化時,所有事後之智,後知後覺的讚美不過只是要求分一杯羹罷了。克里斯汀貝爾為了演繹麥可貝瑞不為世人所理解的孤獨、睿智與俠氣,再次為戲改變了身形,改變了口音,改變了習慣動作,唯妙唯肖地詮釋這位嗜聽金屬樂的亞斯伯格症金融投資天才。
其他像是史提夫卡爾飾演的馬克鮑恩(Mark Baum)-角色原型是史提夫艾斯曼(Steve Eisman),一位與萊恩葛斯林所飾演的德意志銀行債券交易員葛瑞李普曼(Greg Lippmann)一樣,都是意圖以一己之力,摧毀華爾街金融制度的反動份子,或像是布萊德彼特飾演對華爾街金錢遊戲感到疲乏的教授,全都演得入木三分,符合書中所述的人物形象。光看渠等演員的輪番飆戲,就足以成為《大賣空》的必看理由。
次級房貸風暴對全球經濟之影響 在 911恐怖攻擊、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對台灣期貨市場的影響與衝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期貨#證券基金會證基會為了要帶領民眾了解台灣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特別製作《期貨知多少》的節目,敘述各個時期 影響 期貨市場的大事件。在金融 全球 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