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天神、菊石、氯化銨:化學與歷史的碰撞,從長了羊角的亞歷山大大帝說起】#今日冷知識1545
今天的冷知識千頭萬緒、散落一地,若不能像往常一樣連成一氣,在此事先抱歉XD
對小編科宅而言,線頭的開始是一位帥帥的劍橋化學系的黃衣教授 Peter Wothers 在一場關於元素的講座中提到:為什麼氨叫做阿摩尼亞 Ammonia,菊石叫做 Ammonite。名字像像的。
但4R,同時知道那種化學物和那種中生代指標化石的同學我猜是不多。故事不能這樣講。要從另外的地方提起這串肉粽。
讓我們重來,這次跳進刺客教條的 Animus 機器,回到西元前 331 年的古埃及西瓦綠洲(Siwa Oasis),迎接一個大人物: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馬其頓的腓力二世之子。
不過這個時候亞歷山大已經透過各處知名的神諭,例如德爾菲的阿波羅神諭,向大眾鄭重強調了一件事:其實他真正的把拔不是腓力,而是天神宙斯! #綠綠的
傳說腓力曾在亞歷山大的馬麻:奧林匹亞絲的臥房驚見一條大蛇——須知在希臘神話中,宙斯有漫長的變形化身下凡與女子偷情偷生的糟糕歷史,讓很多國王都綠綠的。
當然實情也可能是奧林匹亞絲是兩爬控,超前時代養了寵物蛇又不知道怎麼解釋 XD,總之,這則有意無意製造的流言,開啟了亞歷山大一生神格化的歷程。
西元前 331 年,亞歷山大之所以出現在西瓦綠洲,是當他以埃及的征服者之姿,獲贈法老王之頭銜之後,特地到宙斯—阿蒙神廟(Temple of Zeus Amun)去認把拔。從此,在以亞歷山大名義於埃及發行的銀幣上,他的臉龐都長了捲捲的羊角。以 Cosplay 他真正的父親。
說起來,他家族裡神格化的歷程其來有自。馬其頓王室始終堅信他們是英雄海克力斯(Heracles)的後代。而來自 Epirus 的奧林匹亞絲則是自稱是酒神戴歐尼修斯(Dionysus)的後代。亞歷山大經常戴了一個獅頭,就是在致敬海克力斯空手搏「涅墨亞獅子」的英雄壯舉。
第一張插圖中也是持羊角造型的宙斯—阿蒙黃金胸針。這其實是二十世紀現代的飾品,風格是根據古典雕塑設計。
在遊戲《刺客教條:起源》中,西瓦綠洲是主角歐巴馬(X) Bayek 的故鄉。但其實在古典時代西瓦還不叫西瓦,在埃及語是叫做 sḫ.t-ỉm3w ← 不懂怎麼發音。在希臘語則是叫做 Ammonium。西瓦是更晚才出現的名稱。
Ammonium 有沒有很耳熟?歷史和化學交錯的地方就是這個 Ammonium 了,為西瓦所屬的昔蘭尼省(Cyrene)當地出產的一種鹽叫做「阿蒙的鹽」,再從希臘語轉寫成拉丁語 sal ammoniac。它的成分是氯化銨(NH₄Cl)。
氯化銨有各種奇特的性質,遇到鹼(例如石灰)會釋放出臭臭的氣味,因為氯化銨是弱酸性鹽,可以看成是弱鹼氨水和強酸鹽酸的化合產物,所以往鹼性偏會導致分解出氨分子。用火強熱會發出濃濃白煙:氯化銨很容易昇華成氣體,再於空氣中冷卻,變成極細的固體顆粒。它在水中非常易溶,而且溶解後水會變冷。在古典時代主要當作肥料使用,是極佳的氮肥。
還有金屬冶煉有關的應用:除去氧化物。例如直到現代都還有在賣一整塊白色的氯化銨磚塊,當電烙鐵的頭髒掉了(沾到太多氧化物)就可以趁熱戳下去,反應出的金屬氯化物在高溫中揮發掉,而達到清潔烙鐵頭的作用。
此外阿拉伯人也發現,將硫酸鐵(green vitriol)和硝石(saltpeter)共熱可以得到硝酸。硝酸中加上過量氯化銨鹽就得到王水(aqua regia)。這一段意外的很有千空醬的風格。如果要從零得到純金的話,就需要尋找這幾種礦物鹽做做化學了。
插圖中有兩支試管,一測冒出濃濃的白煙,就是將 NH₃ 氣體噴向 HCl 氣體,在空中相遇,形成固體 NH₄Cl 的鹽類。
所以今天的冷知識,我們知道了化學物質氨的名字居然是從埃及神明宙斯—阿蒙而來......
ㄟ,等一下,等一下,還沒完結。在於為什麼宙斯是希臘神,阿蒙是埃及神,卻可以合體咧?又不是變形金剛之類的。
這就說到埃及神的特別之處了:埃及的神會合體、會認父子兄弟。也常發生埃及把別的民族崇拜的神和自己的神明的神格加以統一。
這些操作,說白了就是民族征服的一種小動作。當兩國打架,各有各自崇拜的神明,決定勝負之後輸家的神明瞬間變小弟或認乾爹,或乾脆說:你們的神根本是我們某某大神的化身——本是一家,大家來認親,永永遠遠都是埃及人。#好耳熟
在古埃及長到不可思議的長久歷史變遷之下,神的系譜就這樣逐漸演變與繁殖。大概反正古埃及的識字率不高,神話的說法細節與崇拜方式,本來就是由莫測高深的神廟與神官的系統在掌控的。堅持久了也就由他們說的算了。
而埃及諸神的位階其實也取決於各個神廟與共生家族的實力,在漫長的朝代中上上下下的浮動。歷代王朝的法老也多半會在名號上面動腦,以顯示王室和某神明(神廟系統的勢力)共生的關係。
埃及的太陽神阿蒙就是這樣非常非常古老,逐漸演變的例子。早在西元前二十一世紀(!!!)古王國時期就在底比斯一帶留名。但是要直到西元前十六世紀,新王國的肇始,因為驅逐「外族」喜克索人(Hyksos)的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王家是崇拜阿蒙神的,所以像第二代法老的名號就是 Amenhotep 一世。
某某神名 + hotep 就是「讓某某神滿意」的意思,是非常常見的埃及命名法。考慮到法老同時又是太陽神 Ra 的至高權力代言人,便在第十八王朝出現了 Amun-Ra 的神格合併情形—— Ra 實在很常這樣被合併,也許 Ra 神本神會感到困擾吧——阿蒙的地位也逐漸升到系譜的頂點。
在鋪陳了兩千字之後,終於要說到羊角的部分了。感動。是說,當神格合併的時候,神明的圖形化象徵也會像做瀨尿牛丸一樣進行創意大混合。阿蒙神的羊角,是當埃及新王國征服尼羅河上游的庫施(Kush)王國之後,認定庫施人崇拜的神是阿蒙的一個化身。而在神像上納入了原本庫施神明的彎彎羊角要素。庫施國約在現代的蘇丹與努比亞沙漠一帶。#簡直七龍珠融合體操
後來希臘文明的勢力逐漸擴張,才又發生了最高神宙斯和阿蒙神又再合體的事情。不久之後羅馬征服了原希臘化世界,又換湯不換藥的轉變成朱彼得—阿蒙(Jupiter Ammon)。
亞歷山大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神格 Cosplay 是來自於一千多年前埃及的一次征服與融合吧。於是在後來《可蘭經》裡,亞歷山大會被稱為「那個有兩角的人」。
最後迅速講菊石,菊石(Ammonite)是出現於古生代,全盛於中生代的已絕種有殼軟體動物。是現代烏賊和章魚的近親。而由於它的殼形成的化石長得很像石化的羊角,在老普林尼《自然史》中就稱之為「阿蒙之角」。因為它稱霸於中生代全球的海洋,數量又多又普遍,便作為重要的地質斷代的標準化石之一種。
其實並不是所有菊石都是像第三張插圖那樣,露出誇張的彩虹色。只有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的特殊頁岩地帶,所挖掘出的菊石化石,經過一些至今還沒有完全了解的地質化學過程,其中的貝殼成分:多層狀的文石(Aragonite)變得異常色彩斑斕,該種寶石級的菊石名曰「斑彩石」(Ammolite)。非常稀罕,遠遠比鑽石還稀少。#礦物名字好多好難記
而我放那張圖完全是為了色彩鮮艷的圖有益於貼文的觸擊率 XD 好,冷知識東拉西扯地講到這邊,下次見囉。by 科宅
次氯酸水換藥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轉貼文章
紐約長島猶太人醫療中心心胸外科ICU周秋萍主任的自述
如果聞不到咖啡香,就趕快去做檢測!
武漢疫情爆發開始,我就在關注新冠肺炎發展,只是當時沒想到會演變成全球大流行。1月23日,武漢封城,這樣的控制力度令人震驚,也讓我對中國內疫情控制比較有信心。之後新冠肺炎在亞洲傳播,新加坡、日本、韓國對疫情的壓制效果也都比較好,直到3月初意大利疫情爆發,美國醫生開始意識到,“疫情防不住了”。
當時美國華人醫生紛紛給醫療協會和美國疾控中心(CDC)寫信,要求馬上切斷傳播途徑、讓醫務人員戴口罩,但進展並不順利。現在有不少美國民眾和媒體在質疑美國早期貽誤了疫情防控時機。
也是在三月初,我們醫院心胸外科ICU接到了最早兩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核酸檢測顯示,其中一人是陰性,另一人確診陽性,這是我們醫院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醫院把所有資源都給了這個病人,儘管送進來時肺炎嚴重,但不到一周就拔管去了普通病房,現在已經出院回家。
接到第一例患者後,我馬上自我隔離,停止了一切社交活動,除了工作就是回家待在自己房間休息,房間有獨立洗浴室、健身用品和電視,我先生會送飯到我房間門口,彼此不見面,都是打電話或視頻。兒子在加州做外科醫生,每天跑急診會診,我每次跟他說要講注意防護,他都會說“好,好,我知道了。
” 相比於我自己,我更擔心他,年輕人的防護意識不強。
作為醫生,我不會感到恐懼,恐懼是不能解決問題,我的專科就是急診和重症,執業近二十年,每天都在和死亡線上掙扎的病人打交道,不會被病人的病情和情緒所影響。
紐約在3月初還沒要求居家隔離,城區人口密集,大部分人乘坐大眾運輸上下班,到了三月中下旬,紐約疫情還是爆發了。
醫院物資也是那時開始告急,一個N95口罩要用48小時以上,醫生差不多每兩天去醫院領一個,大家都把口罩當寶貝一樣。
醫院有被感染的醫護人員,具體數字我不清楚。輕症不發燒、不咳嗽,很難判斷是否被感染。紐約的輕症新冠患者很少出現腹瀉等胃腸道症狀,較多表現出嗅覺失靈、乏力。ICU工作強度大,每天必喝咖啡,我和科室醫護人員開玩笑,“要是哪天早上聞不到咖啡香味、感覺乏力,很可能中鏢了,不要來上班,直接去做核酸檢測。”目前我的ICU還沒有醫護人員被感染。
猶太人醫療中心的心胸外科ICU是負壓病房,13張病床,開始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後,為防止交叉感染,把原有普通病人逐漸被騰挪到一個專門病房,ICU則用來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很快滿床。從3月第二週開始,患者數量直線上升,陸續有四五個其他專科ICU也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到3月底、4月初,又把手術室旁的麻醉恢復室改造成ICU,有20多張病床,由我管理。ICU醫生緊缺,醫療集團鼓勵我們“能幫多少幫多少”,從上週開始,我還會到另一家醫院上班。
執業近二十年以來從未有過的挫敗感
ICU團隊有多個相關專科的醫護人員,組成不同職能的小分隊,各司其職。例如,每班的重症醫護團隊由1位重症醫學主治醫生帶1~2名進修醫生(Fellow)和住院醫生,一名高級護理師,以及一兩位前來支援的外科醫生,這些人員都有處方權,可以開止痛藥、抗病毒藥等,遇到關鍵問題需與ICU醫生溝通,由ICU醫生下醫囑。
每天還會有藥劑師跟著臨床醫生查房,根據每個病人的病情、營養狀態、肝腎功能等,建議醫生用哪種藥、多大劑量、使用時間。例如,羥氯喹和阿奇黴素對心臟有毒副作用,一些精神障礙患者正在使用的精神類藥物大多也對心臟有毒副作用,多種藥物聯用的副作用嚴重,藥劑師會把這些細節找出來,和醫生討論減量、停藥或換藥,相當於顧問,他們的建議對醫生很重要,最終由臨床醫生下處方。
如此充足的醫療力量依舊難當新冠病毒的殺傷力。
疫情剛開始時,我們都很有信心可以幫助患者戰勝病毒,不論是醫療技術水平、醫生規培力度還是醫院基礎設施,紐約可是說美國醫療資源最好的地區之一。隨著疫情發展,重症和死亡人數增加,不只是老人,20~60歲危重症病人也特別多,上葉克膜(ECMO)的基本都是20~50歲的病人,我們醫院上ECMO的病人不超過10例。
紐約的重症醫生們都有這種感受:很多沒有基礎疾病的年輕患者,突然就不行了,覺得敗給了這個病毒,這也是我執業近二十年以來從未有過的挫敗感。
每個ICU每天都會空出三、四個床位,馬上又會有新病人住進來,病床使用率幾乎是100%。死亡多於治愈,大概60%-70%病人會走向死亡。目前治療最久的病人已經撐了3週,癒後如何還不得而知,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全力救治。
也有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案例。有一位妊娠不到30週的重症患者,剛進ICU時極度恐慌,她擔心自己,更擔心孩子的健康,醫護人員都很心疼她,有兩個護士想到了通過iPad讓她和家人視頻的主意。每天會約一個固定時間,醫生、護士陪著她和家人視頻,給她家人講解,她做了哪些治療、用了什麼藥,還會把超音波放在孕婦肚子上,讓她丈夫看到baby的心跳,婦產科醫生當時都做好“一旦插管、馬上剖腹”的準備,整個過程特別人性化。最後這位病人沒有插管、沒有剖腹產,已經出院了,這個案例給了我們醫護人員很大的安慰和力量。這個做法後來被推廣,病人麻醉之前會通過iPad和家人視頻說聲再見,他們自己也會平靜下來,沒那麼害怕。
在新冠病毒面前,我們能做的太有限,這些安撫工作也是無奈之舉,但也很重要。
我們也在摸索一些特別的藥物療法,例如白細胞介素(IL-6)受體抑製劑等。希望在科學技術上盡快有突破,也必須有突破,這個病毒很可能還會再回來,在下一波到來前,希望我們能找到特效藥、疫苗或更好的治療方案,來拯救更多的人,這是全人類的事情。
次氯酸水換藥 在 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自己的通告共6場(沒辦法,這是在八仙事件發生前早敲好的),但只要一有空檔,就趕緊和醫療團隊、製作團隊連繫,讓他們隨時報告【實在不可思議】和【讓愛延續】平台串連的工作進度;畢竟更新是大工程,有太多眉眉角角了,雖知道已在加快速度,連影音部份,也是幾近深夜到電視台拍攝完成,但我還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真希望能再快快快~
最新資訊請快快幫忙分享……
【讓愛延續】的平台,不僅提供全台灣北、中、南、東部換藥服務的「診所」地點,更是醫界朋友的共同的愛心捐款,然而這些善款將直接透過「台灣形體美容整合醫學會」詹富盛理事長,整合專家醫師購買所需之醫材,並由第一線的醫師善用,讓傷者馬上獲得適切「完全免費」的照顧。或其它有需要的醫療相關照護用品,不管是已出院或未出院者,都可以透過平台告知你需要的醫療物資,讓醫療物資先送到傷者身邊,且完全免費讓傷者安心使用。
在整合前,請先透過「實在不可思議FB」,用私訊的方式,留下傷者及連絡家屬的姓名、電話,讓我們知道,現在立即需要的協助。
目前【讓愛延續】提供的醫療物資如下:
1.燒燙傷專用水性敷料2.除疤痕貼布3.防疫級口罩4.防疫級空氣淨化器5.遠紅外線療器6.保暖毯7.高蛋白營養補充8.膠原蛋白9.防疫次氯酸水(如有其他物資,將隨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