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地皮才能發大財
在高雄市長陳其邁口中,橋科開發是「因應中美貿易戰台商返台投資」的必要之舉;經濟部近來也積極規畫五大產業園區,好解決「台商回流投資缺地問題」。
但在不少環團和學者眼裡,這類還沒確定廠商就猛蓋的園區,恐重蹈中科二林園區一度遭譏「蚊子園區」的覆轍,甚至有藉科學園區炒地皮、搶選票之嫌
#聯合報會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壹、大林蒲遷村,農地漁民誰來顧? 一、大林蒲遷村計畫書有如兒戲 市府9月編了「大林蒲遷村計畫書(草案)」薄薄幾頁,只有原則,根本沒細節,這也能稱計畫書?這是兒戲吧? 二、大林蒲遷村農地如何處理? 有關於農地部分,所謂的草案只講依「高雄市舉辦公共工程拆遷補償及救濟自治條例」辦理,卻完全...
橋頭科學園區 農地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崎有機農場 的搬家之路
農(漁)業永續及科技發展,都是台灣需要的,但土地面積有限,因此,在科學園區規劃之初,就得做細緻評估,創造好的生產模式,這是我的立場。
💧供水真能供應無虞?
高雄的先天限制是「高雄沒有水庫」,我們7成用水是從高屏攔河堰跟伏流水,3成是從阿公店、南化水庫及其他再生水調度而來,未來再多一個橋頭科學園區,水真的夠用嗎?除了要求進駐廠商的水回收再利用必須達到一定的回收率,也要留意到多元水資源的保育。
⚡綠電的需求能否滿足?
另外,綠電比例,也是未來高科技產業的重點。以台積電為例,要求廠房製程中的綠電比例在2030年要達到25%,2050年要達到100%;其他廠商即便標準不到如此,但也要在先期就評估綠電的基礎設施需求量,切莫因到時有綠電需求,又要再一次把農業專區變更成光電專區 ...
🌱有機農業的轉型,不是給土地就好
在橋頭中崎農場有機耕作十年的農友,因為橋科開發,被迫要遷移至燕巢的土地。但農業耕作,不是「#以地易地」這麼簡單,轉換一塊耕地,初期整地至少需要1年,有機轉型期至少要3年,真正能夠申請有機標章,都是3年後的事了;況且燕巢土地目前是雜木林,在初期勢必耗費巨大心力整地,產量勢必萎縮,這些都是農友所承擔的風險跟損失,因此科技部南科管理局除了之前承諾的補償,是否也能透過企業媒合的方式,打造科技跟農業雙生的模式?
🍂農業有出路,企業有面子
依據我在玉山國家公園時期,推動玉山銀行收購花蓮南安地區有機轉型期的品牌米「#玉山瓦拉米」為例,我具體建議,南科管理局可以擔任媒合平台,讓未來橋科進駐企業,能夠與中崎有機專區的農友建立合作模式;第一種方式是保證收購,每年收購3公頃、8公頃、15公頃,逐年增加,透過精緻包裝成為企業專屬的伴手禮;股東看到 #高科技 結合 #好食材,理性跟人性都滿足了!
第二是差額補貼,讓企業原本投入廣告行銷的預算,轉而協助農友在農場遷移、有機轉型過程的損失,除了創造科技與農業的結合,在溫室的智慧監控上提供技術協力外,行銷上也能包裝台灣的科技生態形象,對於這幾年在談的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指標SDGs,也創造實質的雙生模式。
既然,政府能提供的補助有限,又礙於法規不能認養有機農業,那就透過媒合,讓企業去認養,創造一個新的生產模式,未來不只輸出產品,也可以輸出科技、生態、農業共生的技術模組。
今天下午,在南科管理局蘇局長、高雄市農業局王副局長、台灣有機農業促進基金會楊博士、以及市議會同仁 吳益政-理想城市高雄市 高雄市動保議員 黃秋媖 陳善慧【善於服務 • 慧做代誌】 親自出席的討論會中,我所提出的具體建議。
希望未來的高雄,真的能融合高雄市的優良農地及高科技,創造獨樹一格的城市風貌!
橋頭科學園區 農地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的島 今晚播出:
✅單元1》清水農田變工廠
位於大甲溪南岸,台中清水的一處國有農地,屬於良好的農業生產環境,鎧全鐵材公司依照產業創新條例,申請大約27公頃國有地設置產業園區,讓久居在此的農民感到憂心忡忡.....
→看更多https://bit.ly/36b4Cf4
✅單元二》有機專區搬遷夢
眾人苦心經營十年的中崎有機專區,因為劃設橋頭科學園區,面臨將被收回的命運。2020年8月,政府承諾以地易地,如今一年過去了,政府對農民的承諾,是否能兌現呢?
→看更多 https://bit.ly/3jI1NKI
✅單元三》底渣的下一站
全台每年約有650萬噸垃圾送進焚化廠,焚燒後剩下14%的底渣和5%的飛灰。其中底渣每年約有90萬噸,交由再利用廠做成再生粒料,但因流向追蹤與查核漏洞,導致底渣違法棄置案件頻傳......
→看更多 https://bit.ly/3whEjhZ
#按下追蹤我們的島
#守護環境不錯過
橋頭科學園區 農地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壹、大林蒲遷村,農地漁民誰來顧?
一、大林蒲遷村計畫書有如兒戲
市府9月編了「大林蒲遷村計畫書(草案)」薄薄幾頁,只有原則,根本沒細節,這也能稱計畫書?這是兒戲吧?
二、大林蒲遷村農地如何處理?
有關於農地部分,所謂的草案只講依「高雄市舉辦公共工程拆遷補償及救濟自治條例」辦理,卻完全沒具體內容,大家還是霧煞煞。事實上,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裡只講到了地上物補償,這就是第十八條講的「農作改良物及畜產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農業局另定之。」卻沒講到農地本身的處理機制。請問農業局長:
(一) 你對大林蒲的農作改良物地訂了補償標準沒?
(二) 更重要的是,農地部分不在補償自治條例裡面,這該怎麼辦?農地也要一坪換一坪,你們會為農民請命嗎?
三、漁民部分又該如何處理?
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第十九條也講到:「水產養殖物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海洋局另定之。」那麼請問海洋局長:
(一)鳳鼻頭漁港現還有多少漁民、漁船、漁具,你們是否都知道?
(二)目前停泊在鳳鼻頭漁港內舢舨共計78艘,漁船3艘,有拖網、刺網,你們要全部收購嗎?用多少價格?補償標準訂出來了沒有?
貳、君毅正勤污水管舖設問題
君毅正勤國宅社區由多棟12樓住宅大樓組成,其污水下水道於民國83年國宅開發時已配合埋設完成,污水經由地下室化糞池採壓力排往區內側溝,因區內巷道底下接鄰地下室頂板,早期以淺埋連接管及側溝截流方式辦理用戶接管,因此,必須以廢除地下室化糞池改管方式,藉以辦理實質用戶接管,達到改善環境衛生,削減河川污染源。
原計畫花1.3億,應該在2年前就完成,請問水利局目前狀況如何?
參、工業缺水問題
一、高雄每日155萬CMD,用水緊繃
高雄每日約需 155 萬噸水,高屏堰地面水每日 110 萬噸,鳳山水庫每日供應 30 萬噸,另外地下水(含伏流水)每日15萬噸,這樣的供水量已經達到極限。
二、工業區加入搶水行列,十年後缺水23萬噸
目前用水緊張,然而高雄現在還有開發中的工業園區將要加入搶水行列:
(1) 橋頭科學園區最高用水量是4萬CMD(公噸/每日)
(2) 仁武產業園區1.2萬CMD
(3) 和發產業0.55萬CMD
此外,現有的臨海工業區等也會增加用水需求,再加上民生用
水也可能成長,高雄市預估民國120年每日用水缺口達23萬噸。
三、再生水補得過來嗎?
經濟部預計公告之「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高雄將被列為首波名單。為解決困境,經濟部打算加強再生水的利用,在再生水發展條例規範下,未來境内新設廠或舊廠擴增產線,用水量超過3000噸工業用水須強制使用50%以上再生水,新法勢將影響高雄未來之產業發展。
但單靠再生水廠,能補足23萬噸用水缺口嗎?高雄第一座已完工的鳳山再生水產可供應4.5萬噸。第二座設計建設中的臨海污水處理曁再生水廠,第一期供應臨海工業區內中鋼、中油、李長榮化工、李長榮科技、中石化等5家工廠每日3.3萬噸再生水,總經費約新台幣39億元,計畫向内政部營建署申請補助(中央補助92%,市府自籌8%),未來最高可擴充到日產 6 萬噸。
鳳山加臨海兩座再生水廠,最多只有10.5萬噸,這個離23萬噸還有很大差距,要怎麼補?
四、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辦的到?
另一個問題是強制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這如何強制法?做得到嗎?
五、高雄水自己用都不夠,未來竟還要支援南科20萬CMD?
南科目前用水量約21.5萬CMD,在台積電設廠後,預計在115年將會到達32.5萬CMD。我們從水利署的穩定供水方案看到,中央為了讓南科不缺水,竟然打算在「臺南高雄水源調度108年完成」後,要把高雄送水到南科由現在的5萬CMD增加到20萬CMD!
高雄水已經不夠用了,中央竟然一口氣還要抽20萬CMD的水給南科用,這會不會太誇張了?原來水利署花了幾十億做「南化高屏聯通管工程」把原水送到高屏溪攔河堰並不是支援高雄用水,而是為了南科,請問水利局長,這樣可以嗎?
橋頭科學園區 農地 在 張其祿- #支持橋頭科學園區發展但#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農民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支持橋頭科學園區發展但#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農民權益須保障! ... 區用地作為橋科用地,2018年中崎農戶才驚覺中崎「農地」地目被改成「#住商混合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