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修佬 x squarefoot.com.hk ◤
香港地小人多,居住環境狹窄,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1呎,大廈一梯十多二十伙亦屢見不鮮,鄰里之間的矛盾亦隨之增加,例如近期有網民於社交平台出帖,表示在露台吸煙時,被樓上一家三口投訴,指其煙味影響兒童,他雖為此道歉及答應減少吸煙,但對方揚言會利用噪音報復,令他擔心生活受影響。
此外,不少人亦試過受鄰近單位戶主播歌、吵架,甚至飼養寵物的噪音騷擾,到底遇到這些問題時應如何處理?大廈公契及現行法例對住客又是否有足夠保障?
https://bit.ly/3j7x0pJ
========================
想自己DIY維修又怕唔識整衰?為香港人而寫嘅 #DIY家居維修工具書《家居維修翻新50問》面世啦!📚
圖文並茂,>100 條影片QR code,簡單易上手💪
憑單據報名 #裝修學院 家居維修DIY班仲有$100優惠!🤩 各大書局、裝修MALL有售:https://bit.ly/3yDU19b
=========================
👷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裝修爛尾要搵幫手】https://bit.ly/3tzu5sU
🛒【Mall優惠】http://bit.ly/34qchEl
💥【裝修測試】https://bit.ly/3eeuoB6
📚【專欄文章】http://bit.ly/2LyQXno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幫你揀選最適合你嘅裝修佬 #裝修 #裝修佬 #裝修案例
「樓上噪音如何處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昔外籍新娘今美國大媽布魯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發問] 關於社維法72條的噪音處理流程- 看板TPC_Police 的評價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律師真心話- #鄰居噪音四招處理法由於最近很多粉絲提問之前曾 ... 的評價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樓上住戶長期製造噪音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不滿樓上鄰居長期製造噪音求償50萬敗訴-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如何分辨樓上樓下噪音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如何分辨樓上樓下噪音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樓上住戶不定時製造噪音-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創傷孩子的背後,或許是傷痕纍纍的大人】
這是一篇舊文,不過值此疫情期間,多數的母親們又要工作,又要招呼孩子的吃喝和課業,辛苦與壓力翻倍,情緒都在緊繃邊緣。
希望我們都能試著進入母親的內心,或許外表堅強的母親在心底深處,都藏有一個比誰都渴望受到撫慰的內在小孩。
..........................................
正午時分,我在五樓的公寓趕稿,樓下中庭出現非常兇狠的潑婦罵街噪音,一句比一句急切,一聲比一聲尖銳,大約罵了十來多分鐘,還沒有停止的打算,反而突然爆出一個小孩痛哭的淒慘聲音,我趕緊挨到窗邊看個仔細,一個大爆走的年輕媽媽和一個拖著沉重書包的小女孩。
我來不及換掉有點邋遢的居家服裝,當機立斷衝下樓去,正當快要接近這對母女時,對面樓上不知哪家窗戶傳來好幾句不甘示弱的粗暴謾罵:「喂,不要一直罵小孩,吵死了!你可以閉嘴了嗎?」
沒想到這位青筋暴突的媽媽被這麼一激,不僅沒有停止,還上前一步作勢要揍小女孩,小女孩本能的往後一退,哭得更淒厲,全身瑟縮躲在角落。
媽媽背對著我,不知道我在後頭,我則猶豫著,是該上前抱開小女孩呢?還是先把媽媽拉開呢?說實在,當下,我真的最想做的事情是:發出比樓上那位鄰居更大聲的怒吼,好好教訓眼前這位像瘋狗的媽媽。
但是,我打住了!
•
養育三個男孩的我,也失控過,也咆哮過,我知道,在那失控的當下,做為父母的,可能都知道到自己有錯,也可能多多少少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會傷害孩子,
但是,自己辛苦帶孩子也有一肚子的不平與委屈,有誰能體會?有誰能安慰?堆積了滿腹的壓力與疲憊,此時若再被不相干的局外人不明就理地指責,只會讓失控的父母更加痛恨眼前的孩子,讓情況雪上加霜。
於是,我收起食指,百般壓抑自己想要變成正義化身的衝動,伸出了溫暖的胳臂彎,輕輕摟住了年輕媽媽,一面輕拍她的肩膀,一面輕聲細語的不斷奉上這句話:「媽媽,你辛苦了!」,「我知道你有不得已的苦衷,你真的辛苦了!」
神奇的是,這個媽媽馬上閉上兇惡的嘴巴,隨著我的手臂牽引,一路走到旁邊的椅子坐下。
•
媽媽的青筋馬上消退,換上一臉的疲憊,立刻爆出一句:「我的心好苦啊…」接著淚流不止,也不管我是誰,媽媽像是抓到一塊浮木般,連珠砲訴說著:
「她考不好沒有關係,但是不要騙我,為什麼撒謊?我最怕她撒謊,因為她爸爸就是滿口謊言,才把我從中國大陸騙到台灣,然後,家裡連個像樣的床都沒有,拋家棄子,從來不付生活費,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我要自己擔起養家的責任,一路騙騙騙,我的女兒也開始騙,我好擔心啊……」
「原來是這樣,你一路走來真的辛苦了,也難怪會有這麼多情緒……」我耐著性子傾聽,我知道,此時,這位滿腹辛酸的母親最不需要的就是苛責。
•
我也擔心著小女孩,找一些空檔回頭關注她。只見她淚眼婆娑,一臉不知所措。
在媽媽一長串情不自禁的訴苦後,我拿出衛生紙壤她擦拭眼淚,在很短的時間內,她就和緩了很多,完全變成另外一個面目。
於是,我才敢走到小女孩身邊,我沒有說半句話,只是緊緊的抱著她,不斷的輕撫她的頭,就這樣足足抱了十分鐘,而我看到媽媽像一個大女孩一樣在另一端低頭無語,和剛才的猙獰潑婦判若兩人。
小女孩收起了眼淚,我又走向媽媽,她比小女孩還像一個無助的孩子,繼續說著她目前的困境。
於是,我從一個「孩子因為爛成績而向她說謊」的單純情節,一路聽到了一個大陸新娘應付艱難生活的辛酸身世。
原來,她還有一個高中的女兒,從小在中國大陸長大,去年把她接來台灣後,因為不適應又被霸凌,又跟她不親,所以竟然偷偷摸摸自己買機票回中國,並且斷絕和媽媽的任何聯繫,這讓她日夜難安,
但她的先生永遠把爛攤子丟給她一個人,不聞不問,她一人挑起經濟重擔,又碰到這麼多棘手的教養問題,幾近崩潰。
•
近年來,探討「家庭會傷人」、「童年傷痕」等將孩子偏差行為歸罪於大人的傷害、家庭的陰影與扭曲,成為一股顯學,再加上,「正義魔人」的出現,往往我們看到大人偏差的教養言行時,便會毫不猶豫地指著這些爸媽痛斥,再加上網路的擴大與渲染,「十手所指」就變成了「千萬夫共唾棄」,
這些爸媽或許只是一時之間的昏鈍與失控,卻在網上無所遁逃,成了人神共憤、萬惡不赦的大惡魔。
•
天下當然不可能有「無不是」的父母,而許多新聞事件背後,我們的確看到言行很難被原諒的爸媽,認為都是成人了,罪行難以原諒。
但是,我好幾次和柔腸寸斷、失了心的爸媽促膝長談,深入他們的故事之後才發現,有不少父母也是帶了傷痛長大而不知所措的「大人小孩」,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消化創傷,又要面對當今艱難的生存環境,因此衍生出他們招架不住的各式壓力。
追溯一個冷漠無法愛自己孩子的母親,才發現她來自缺乏愛的失衡家庭;
一個不斷對孩子施加高期望的爸爸,原因可能是長年失業所累積的自我批判;
一個動輒踢打孩子的爸爸,原來小時候也遭受過頻繁的虐打;
一個過度依賴兒子的母親,她有著不斷遭先生家暴的巨大恐懼。
他們一個個其實也都是傷痕纍纍的孩子,只不過以大人的姿態呈現於世,會讓眾人誤以為、甚至認定,他們就一定夠成熟、夠理性、夠有能量來撫平自己的創傷、夠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結果,他們是傷得如此深重,他們根本無以為繼,比起孩子高明不到哪裡去,甚至比孩子更需要同理與安慰、諒解與開導。
•
出身於酗酒家庭、最後成為心理輔導的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說「家庭是一個系統的觀念」,許多成人最後發現,他們自己的問題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密切的關係。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的作者長沼睦雄醫師說,當他面對因為照顧孩子而身心疲憊的爸媽時,他絕對不會首先指責他們說「這樣很不好」、「你應該怎麼做才對」……,因為爸媽多半也付出了努力,也可能有說不出的苦悶與複雜的情緒。
所以,當我面對看來教養上出了狀況的爸媽時,我也提醒自己,他們或許自己更糾結,他們首先最不想聽的就是指責,而是同理,甚至巴望先聽到一點肯定「你盡了力」、「你辛苦了」、「爸媽也是人,沒有爸媽不會犯錯」
如同文章一開始的那位年輕媽媽,多半這樣切入他們的處境,才有可能創造出他們願意自省的空間。
•
孩子有五種心傷:被拒絕、被遺棄、被羞辱、被背叛、被不公對待,長沼睦雄說,當這些傷是父母造成時,痛苦程度會更大。
然而,有沒有想過,受傷的孩子背後,就是受傷的父母,要切斷不斷游向下游的傷害,那麼首先要處理的是受傷的父母,這才有辦法阻絕傷害的迴圈
所以,長沼睦雄說:「要治療孩子,就要先治療父母」,而我想,要治療一個人,那麼得先進入他的心。
我為什麼一開始選擇走向年輕的媽媽?是因為我在教養上比別人理性、比別人高明嗎?不見得啊!
正是因為,當看到一個傷心欲絕而成為憤怒媽媽之時,我好像看到了自己曾經的背影,我進入了她的心,彷彿進入了也曾在同樣情境、壓力大到無法自控的我的心。
我聽到自己心裡無言的吶喊:是,我知道我不對,我知道我該罵,但你們知道嗎?我也很努力,我盡了力,我很累……
所以,我選擇先溫暖地抱著她、聽她說,而我發覺,她誠心誠意地,就收起了惡毒的嘴,而在不斷地闡述中,她懺悔著、也自己反省起該怎麼改變自己。
不論未來我會不會再遇見她,也不論她是否真能做到她自己所說的,至少,我看到她緩緩走向孩子,先說了對不起,挽起孩子柔弱的小手,說:「餓了,我帶你先去吃中飯!」
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昔外籍新娘今美國大媽布魯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週前的週五,我婆婆開始發燒。發燒後她才坦承其實前一天有跌倒,只是按她慣例不想驚動兒女所以什麼都沒說。
於是與婆婆同住的保羅他哥當天就帶婆婆上診所,做了一大堆檢驗。比較快回來的幾個檢驗結果顯示婆婆除了有糖尿病前症外,有尿道炎與腎臟輕微發炎的狀況,所以發燒是正常的。
週六週日保羅的哥哥姊姊弟弟輪流照顧婆婆,本來週一輪到唯一不用上班的保羅上陣,他正要出門上婆婆家時,哥哥來電說他不需要進公司,所以可以照顧婆婆,讓保羅不用前往。
美國政府提供的免費COVID檢驗還是要等幾天才拿得到結果。週二我婆婆的COVID結果下來:陽性!!😱😱😱
逃過一劫的保羅,因為一周半前有去婆婆家戴著口罩短暫接觸過,還是緊張地馬上當晚就跑去自費$150做了一小時內就可以拿到結果的檢驗。還好他檢驗結果是陰性,不然就要被我踢到露營車裡去自生自滅了。
週末輪番上陣戴著口罩照顧我婆婆的兄弟姊姊們,也都被我們敦促著跑去自費檢驗,好險也全都是陰性!
同一時間我婆婆因為只有發燒腹瀉,沒有什麼呼吸道徵狀,狀況似乎慢速好轉中。在美國又只有極嚴重的案例才會進醫院,一進醫院後家人就完全不能探訪,很多老人寂寞地獨自死去。所以大家討論後決定盡力在家照顧她,真的非得送醫院時再說。
住家裡的哥哥與在醫院當ICU護士極有經驗的大姊輪班照顧我婆婆。行動不便導致這幾個月來發胖極多的婆婆,全身無力走不了兩步就垮掉,每番抱扶她上廁所都是極度辛苦折騰還常常失敗的任務。
聽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我媽媽就捐出她很早就準備好的對付COVID病徵的幾項急救藥品,與我們家準備的鋅錠全部一起送去。台灣家人聽到消息立馬寄了五百片口罩來支援。做消毒的客戶特別拿了臭氧製造消毒機來分行給我。閨蜜還跟他們醫生請教買了替COVID病人與家人打造的免疫力營養補品捐送給我們。
不管情勢再怎麼緊張,身邊的強大溫情仍讓我們感受到滿滿正能量,感動到眼眶紅。
就這樣過了快一個禮拜,婆婆逐漸好轉,腹瀉停了,燒也逐漸退去。
大家暫且才鬆了一小口氣,結果在我生日前晚的半夜,婆婆昏倒了。家人極速把她送到大姊工作的醫院,這樣至少大姊還可以就近照顧監督情況。
當晚我蒙頭大睡做著美夢時,根本就不知道保羅整個半夜都在跟兄弟姊們傳緊急簡訊,驚慌地很,整夜沒睡到什麼覺。(結果早上完全忘掉今日是老婆四十歲生日)
醫院檢驗結果是COVID病毒攻擊導致腎臟衰退的問題。還好肺功能一切正常,醫生要求婆婆住院觀察腎臟狀況。連著幾天每回保羅跟婆婆通電話,她都上氣不接下氣,呼吸困難,讓人擔心。
同時間因為婆婆家裡人口雜,有著坐輪椅的盲人叔叔與他週末才從LA過來的照護員,樓上還住了哥哥與嫂嫂、姪女與小女兒,還有一個單身男子租客。保羅與哥哥姊姊不停討論如何讓家裡人口簡單化。任性的姪女與負責照顧婆婆叔叔的哥哥處不來,摩擦極多,幾次要姪女搬走也請不走。又因為婆婆根本從三月開始就沒跨出過大門,大家都懷疑是態度輕忽的姪女無症狀傳染給婆婆的,指責防衛辯護氣息瀰漫,二姊站在她自己女兒保羅姪女那邊,幾家間幾番在電話中一言不合大吵起來。
最近因閨蜜的推薦,我開始進入正念靈修、練能量氣場的課程。這段時間閨蜜與現代女巫老師幾番遠距替情況中的大家進行能量療法,還帶著我們冥想班一起替婆婆定心祈福。
在醫院工作的大姊也不斷潛入病房探望婆婆,不時監督醫護同事們確保婆婆得到最好的照顧。
結果婆婆奇蹟似地好轉耶!
住院第四天婆婆已經二次測驗COVID陰性。除了仍然全身無力腳站不起來、呼吸不太順暢之外,腎臟已經穩定好轉,也沒有其他的呼吸道病徵。醫生準備讓她出院轉復健中心,恢復肌力。
婆婆照慣例奮力拒絕,心硬了怎麼說都是堅持要回家。可是家裡根本沒有長期不用上班的人力可以無時無刻這樣搬動照顧婆婆,也沒有人有足夠專業可以幫助婆婆的復健。於是又是幾番兄弟姊妹間的群組通話討論,輪番上戰打電話給婆婆婉言相求威脅相逼,最後終於說服了頑固老人進復健中心。
這個時候,竟然才發現不知怎樣婆婆竟然讓貧戶使用的免費健保白卡過期作廢,只剩Medicare老人健保搭配很爛的保險公司計畫,所以連要幫她找一家比較好的復健中心都變成極困難的任務。
週日眼看著醫生馬上就要下令讓婆婆出院,週一早上我跟保羅緊急找律師諮商,同時保羅他姊跟他弟到處探訪多家復健中心觀察照護品質,下午我們四人跟律師一起群組對話了解情況決定方向。終於在週二找到一家全新乾淨品質好的復健中心,婆婆週三順利轉院成功。
幾天下來,婆婆的情況大幅好轉,保羅說這兩天電話中感覺婆婆終於恢復活力了,可以正常談笑。
幸運如我們,竟然就這樣大事化小!希望小事速速化無啊!!
好險有開始練正念與氣場,其實這兩週我心都很定,腦袋也挺清醒的,心情也很穩定和悅,一直都真心覺得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可以勇敢度過。
四十歲的生日就這樣在身邊人一整週驚險與危機處理的壓力圈中,糊裡糊塗地度過了,都已經八月了才想到要來發表一下四十歲生日宣言。
最近幾年來,每年年底回顧時,我都覺得這真是人生最棒的一年了。怎麼會這麼棒,應該不可能再更棒了吧!然後到下一年底竟然又再次感到一樣的驚異!!
最近幾年來,每年都覺得學到好多。育兒幼教、職業生涯、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親友關係,各方面的人生體驗與體會都多了好多。擺脫童年陰影的包袱、與內心小孩和解、瞭解婚姻溝通的藝術、磨練對位思考的技巧,每年都真心覺得有在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路上往前走了一段。
逐漸地做任何事都不再是為了滿足任何人的期望或達成任何標的,像蒙特梭利小孩一樣由內在動機去驅動,就是想學習磨練貢獻以達到自我實現,於是做什麼事都覺得好有趣。
今年被病毒逼著慢下腳步,更是讓我愛極了這種小鎮生活般的慢活步調,竟然終於可以把時間花在真心想做的事情上了。
而且到底怎麼這麼幸運,有我媽媽與她老公就剛搬到我家旁邊變超強後援,夏天還有私人游泳池可以讓我們隨便用。日子裡再也沒有每週末沒事就派對出遊出差的噪音干擾壓力,每天都是很平衡愉快的生活。
所謂的『錢夠用就好』是真的,問題在於『夠』到底在哪裏,沒幾個人知道。在投顧業打拼十幾年來很幸運地能把學到的專業用在自己身上,一直都認真盯著家裡的財務計畫,從窮到不行的年輕時候就朝著五十歲退休的目標在存錢投資。所以這次雖然經濟大蕭條,我跟保羅的收入當然也有受到不少影響,卻能因為清楚財務計畫我們家在哪個階段點,知道這短期收入震盪並不會延遲我們達到『夠』的目標的計畫,讓我們覺得放輕鬆一陣子其實也OK,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
於是保羅得以利用這個生意慢下來的大好時機,專心修投資屋為未來打拼,繼續為我家財務計畫做貢獻。我竟然也能跟著當學徒,在防疫禁足令這三個月間,學到好多好有趣也挺莫名其妙的房子裝修冷門知識。本來怎麼可能這麼閒啊,這根本是一生難求的經驗!
然後也因為步調慢下來的關係,一下子多了很多時間,可以好好地活在當下,也終於多出時間可以上正念課程。短短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整個知識學習大爆炸,覺得身心靈都被洗滌了,對自己了解越來越透徹,想通了好多人生的意義,覺得再圓滿美好不過。
沒想到2020這種大爛年,竟然仍然是我人生至今最好最棒的一年。
雜七雜八地說了一堆,其實就是想記錄一下四十歲生日的心情。真心覺得感恩,希望大家都有勇氣一起度過挑戰。
#照片是兩少爺用他們自己整週處心積慮到處拍的照片集錦做給我的生日小卡❤️
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律師真心話- #鄰居噪音四招處理法由於最近很多粉絲提問之前曾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寧之聲音」,而交由警察機關處理 四招處理法如下: 【方法1】建議錄音,並在樓上開始製造噪音時,每隔 幾分鐘分次錄影,並拍下時鐘、新聞畫面,證明蒐證時 ... <看更多>
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樓上住戶長期製造噪音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直到大概2019年開始樓上搬來新房客,1個4.50歲的女人跟一個年紀大的男的 ... 又不允許,真的覺得台灣對於這種人為噪音管制處理的法規有跟沒有一樣. ... <看更多>
樓上噪音如何處理 在 [發問] 關於社維法72條的噪音處理流程- 看板TPC_Polic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知道能不能po在本版,想尋求協助
本身住在連棟型透天(死巷內),由於鄰居長期在白天放任自家三個小孩
在家門前的馬路上追逐嬉鬧,哭喊、嘶吼尖叫,整天屋內都聽到非常刺耳尖叫聲
,吵了三四年了,吵得我快要崩潰了(放假在家也不得安寧)
有跟對方家長溝通過但屢勸不聽,請里長來勸導也依舊無動於衷
上次還被嗆『小孩子本來就會吵的啊!是怎樣?白天不能吵喔?!』
逼得我實在忍無可忍,想請教版大們
如果我報警,直接表明要檢舉,並提供住家監視影像(監視器有收音功能)
一般的實務上,各位會怎麼處理呢?
我查了一下【取締噪音案件查處作業程序】,是要先作筆錄後再送偵查隊裁罰嗎?
麻煩解惑,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19.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PC_Police/M.1637668844.A.CCF.html
※ 編輯: luobo (61.224.19.218 臺灣), 11/23/2021 20:01:18
未滿十四歲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其他相當之人加以管教;無人
管教時,得送交少年或兒童福利機構收容。
父親是個8+9,收入不穩定,問題家庭,根本沒有在管教,這樣就無解了?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士林簡易庭100年度士秩聲字第1號刑事裁定
本款所謂「公眾」,固指行為人以外之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在內,但如2人以上之特定少數人,
只要其生活安寧確有受妨害之具體事狀,亦可構成本款違序規定
※ 編輯: luobo (61.224.19.218 臺灣), 11/23/2021 20:49:44
審查有規定",又當如何解釋呢?
強嗎?不然值勤遇到一堆台灣刁不就整天要哭著回去找媽媽?
不著還是純粹不想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