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
現代孩子是否還被教育傳統24節氣?
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十四節氣——古代華夏文化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節氣」是農業社會裡的Schedule/SOP ,更是古代科學統計下的定義,反應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所以以往所謂「四季分明」,就是對應這節氣詞義上的變化。然而地球溫室效應,影響氣候變遷周序,實際的氣候變化逐漸偏離航道,這與原本萬物生息相關的自然規律,形成一道人類與自然環境能否再共生共息的嚴重課題。不論從什麼角度切入,已經不容你我再忽視了。
小時候宮廟陣頭遊行活動總有很多比較「嚇人」的裝扮(一種警世教化感),時至今日社會型態變遷,漸漸地失去傳統民間陣藝的延續,但有很多團隊都默默用心地用一些形式來轉化,把老祖先的風俗文化推介給世代新生,如九天的《迎王‧代天巡狩》(王船祭)、濟陽會的《點將》(且稱八將官將首音樂劇場)以及這次 #台灣國樂團 與 #O劇團 特別企劃製作的2019國樂親子音樂劇場「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等,都是民間陣藝、技藝轉化,以劇場藝術為文化推介的優秀製作。
臺灣國樂團 NCO 與 O劇團 以澎湖馬公南甲海靈殿的"二十四節氣彩繪作品"為基底元素,構建了傳統工藝與育教於樂的橋樑。這是88歲澎湖廟宇彩繪大師黃友謙的作品,他在2013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為人間國寶,他所畫的門神雙眼被譽為「活眼」,炯炯有神,走過門神,你會覺得眼神似乎隨著你的步伐跟著你,我曾經在杭州靈隱寺的濟公活佛畫像裡看過這樣靈動的筆法,堪稱一絕。其實像外國朋友了解宮廟建築設計也是有其「規矩要求」的,就如同我們看歐洲教堂的美,有機會帶孩子看看宮廟裡面的雕梁畫棟,俯仰中間比比皆是故事傳奇,多彩的民間工藝,出自像黃老先生這樣的民間高手,著實值得認識我們自己的文化,好好走讀一番。我喜歡他曾說過的一段話:「傳統只是一個基礎,但不是要你一成不變,要畫就要畫到最好,不能畫得不倫不類。」
國樂親子音樂劇場「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劇本圍繞了幾個老藝術家的精神,親子歡笑之餘,給大小朋友都提醒了幾件事:愛護環境,從自己的心開始,回到初心「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透過黃老先生所表示的一份執著,在他繪畫或建築彩繪的當下,最要是「全神專注,全心投入,當投入到忘我到時連飯也忘記吃,如果不能做到這樣,你就不要來做」。對大朋友傳遞,也對小朋友的引領寓意,做一件事情的投入與認真的深切真摯,是重要的,甚至在一個團體裡的一份子,都要齊心協力,專注合作,才能發揮最好的成效,道理很簡單,實踐是不分年紀的歷程。
O劇團這幾年著墨在兒童劇場,十分用心,這次幾個角色設計,以魔幻世界來揮灑創意,魔法少年像是黃老先生的初心,在夢境中引導老匠師一同繼續那「未完成的烏托邦」。以春夏秋冬對應男生女生的性格特色、衝突、磨合與之後的團結,無形中也教育了小朋友兩性相處間的功課。當然演員們的童言童語,從在場小朋友的回應中已經獲得了孩子們的認同,挺好笑的是當春秋(女)與夏冬(男)爭端不休,尋求觀眾支持的時候,在場的爸爸們應該不太想發表意見,然後我感覺到媽媽們應該是:「你好好回答」的概念,只是⋯小朋友基本上不受控的趣答還是很好笑的,最後表決是⋯(你自己進劇場看嘍!哈)
當然這歡樂的週末午後,難得在劇場裡,用心的搬來如同環球影城4D體感互動(Universal studio 4DX),把煙霧、細雨、香氛、飛雪等意象直接呈現,加上兒童劇場必嗨的大氣球翻滾、大布海波浪、可愛動物玩偶、紙飛機滿天飛等等,現場孩子們一度「無法冷靜」,相當有趣。
有了畫面與互動,最重要的就是串連情緒的音樂設計與演出,作曲家 梁啟慧 (Christina Liang) ,與指揮家 黃光佑 的搭配,讓傳統與現代魔幻感融合,抓住孩子的的聽覺感官。在老畫匠小男孩歷險尋找四季的過程中,透過魔法互動,以歌曲音符、節奏遊戲、弦律、愛心,將國樂團中的吹拉彈打聲部音樂特色同時引入,給孩子們互動並認識,自然台上台下玩的不亦樂乎。音樂設計點綴出四季鮮明的印象,轉化時的情緒音符也掌握的很好,在指揮家黃光佑的排練之下,原本很容易互搶、過度或者被弱化的樂團演奏,如同這次的企劃精神一樣,與劇團相互烘托,互相輝映,在需要音樂渲染的樂段也很有表現,曾看過幾次類似的演出,要操控好大樂團伴奏的融合感與主客立場拿捏之間,是很不容易掌握得宜,讓聽者舒適的,此次演、編、導、曲就跟最後春夏秋冬一樣團結,完成了一次美好的演出,真正用心就能深植人心,這個美好的午後,輕鬆愉快了!
這樣就就沒了嗎?還沒完,出了劇場空間,大表演廳準備了各種站點體驗傳統工藝有剪紙、摺紙、作香包、捏麵人⋯;還有闖關遊戲:認識樂器、節奏互動,當然免不了小朋友們要跟舞台上的春夏秋冬一起互動啦,我想孩子們最單純的開心,莫過於跟爸媽一起有個美好的體驗與回憶。
今天又是滿場,你錯過了嗎?別擔心,2020,二月,「節氣二四:夢遊奇幻國」將再搬演衛武營,更大的舞台與更多的小朋友將與你一起再次同場歡樂一下喔!
#我覺得秋表現的很不錯!
#專注得以卓然 #匠心獨具
#24節氣的英文是否用24SolarTerms好一點?
樂團聲部英文 在 Sandra Li 李婉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創作為目的的《基礎和聲學》工作坊
報名表傳送門: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2230540211056912498
✔︎ 聽音樂的時候
你是否曾經納悶,為什麼有些作品耐聽,有些則否?
✔︎ 為歌曲搭配和弦或伴奏的時候
你是否曾經納悶,為什麼有些和弦在特定樂句聽起來很順耳,有些則否?
✔︎ 創作音樂的時候
你是否曾經希望自己能在腦海中自由的創作,不被樂器與器材所限?
或者,希望以有限的樂器與器材,發展創作的無限可能?
若以上有說中你的心聲,歡迎加入這期以創作為目地的《基礎和聲學⼯作坊》。
這十堂工作坊將以創作為出發點,帶領你從基礎開始,穿透樂曲繁複的外在表象,循著肌理細膩地往深處探詢,最終到達,那樂音的真實所在。
///
【課程簡介】
▼課程核⼼
這是一門以創作為⽬地的和聲學課程,帶領學員依循"Tonal Harmony"一書的脈絡,從聽覺開始發展⾳樂作品。
▼課程綱要
第⼀堂|視唱聽寫+⼤⼩調⾳階、調式、三和弦結構與轉為介紹與練習+弦律與
和聲的關聯與設計
第⼆堂|視唱聽寫+⼤⼩調⾳階、調式、三和弦結構與七和弦與轉位介紹與練習
+弦律與和聲的關聯與設計
第三堂|視唱聽寫+⼤⼩調⾳階、調式、三和弦結構與七和弦與轉位介紹與練習
+弦律與和聲的關聯與設計
第四堂|和絃進⾏的四部聲部設計(本位)、和聲外⾳介紹
第五堂|和絃進⾏的四部聲部設計(第⼀轉位、第⼆轉位)、和聲外⾳介紹
第六堂|各種七和弦的應⽤,以及在調式中的七和弦介紹。
第七堂|以調性和聲編寫的作品(作品長度約3分鐘)指導、討論
第八堂|以調性和聲編寫的作品(作品長度約3分鐘)指導、討論
第九堂|ff studio《錄⾳室⼀個⼩時混⾳作品(VST)的⼀對ㄧ上課》
第⼗堂|創作發表
///
【授課講師】
▼主講人:李婉菁
西拉雅人,音樂創作者,畢業於美國的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研究所,師事 Dr. Geoffrey Wright.
創作專著於使用冷冽的電子音色表現真摯的人性面,音樂型式跨越古典、電子異響、重金屬搖滾等。曾任 Discovery 探索頻道《謎樣台灣》配樂,前閃靈樂團鍵盤手。現為台北牯嶺街小劇場/ 身體氣象館聲音與音樂策展人,同時任教於天主教輔仁大學音樂系、國立清華大學音樂系,主授音樂創作與和聲學。作品常發表於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ICMC)、The New York City Electroacoustic Music Festival (NYCEMF)、 Sound and Music Computing Conference (SMC)、WOCMAT-IRCAM、klingt gut! (Germany) 等國際展演研討會。
個人網站與作品集:http://sandrawcl.wixsite.com/demo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sandratavali/
▼客席授課講師:左興
台北人,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六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系畢業後於2006年春天赴法國繼續深造小提琴,同年考進法國國立馬爾梅松音樂院CNR de Rueil-Malmaison主修小提琴。於2010年八月返國。
擁有Avid Training - Pro Tools 201專業錄音工程證照,Apple Certified Pro - Final Cut Pro X 蘋果培訓影音剪輯國際認證,平時除了演奏與教學外也同時在從事錄音工作,並擁有一間錄音室"ff studio",最知名實績為擔任侯孝賢導演聶隱娘電影配樂錄音師,獲得2015坎城影展「最佳電影原聲帶獎」(Cannes Soundtrack Award)。
現擔任ff studio錄音室總監與Etoile星星室內樂團團長,並任教於輔仁大學音樂系錄音工程兼任講師,以及桃園西門國小音樂班小提琴外聘講師。
ff studio:http://ffstudio.tw
Etoile星星室內樂團:http://etoilemusique.com/tso.html
///
【課程詳細資訊】
▼課程日期
3/19(二)、3/26(二)、4/9(二)、4/16(二)、4/23(二)、4/30(二)、5/7(二)、5/14(二)、5/26(日)、6/1(六)
▼課程時間
10:00am-11:10am,每次約70分鐘,最後兩堂課會依學員與場地需求略有調整
▼課程地點
忠孝復興站走路4分鐘,詳細地點報名後通知
▼課程人數
⼩班制,3人開班,4⼈額滿
▼學費
TWD 12,000 /⼈ (3/4前報名早⿃六五折特惠:TWD 7,800/⼈)
▼教材(學員自備)
用具:筆電(可使用Google Chrome 上網)、耳機、五線譜紙、鉛筆、橡⽪擦、尺
書籍:"Tonal Harmony, by Stefan Kostka"(英文版)或《調性和聲及20世紀⾳樂概述》(簡體中文版)
///
【報名相關資訊】
▼報名資格(註)
學員需具備五線譜與⼤譜表閱讀能⼒
▼ 報名流程
前往Accupass填寫報名表,經審核後開放繳費,繳完費用即完成報名(2/24 15:00開放表單)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2230540211056912498
▼洽詢
李婉菁 sandrawcl@gmail.com
▼活動單位
策展⼈:林恆如、李婉菁
講師:李婉菁
特邀講師:左興
合作:ff Studio
*註:主辦單位有審核報名學員之權力
樂團聲部英文 在 Sandra Li 李婉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礎和聲學的基本結構方式
------
以創作為目的的《基礎和聲學》工作坊
報名表傳送門: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2230540211056912498
✔︎ 聽音樂的時候
你是否曾經納悶,為什麼有些作品耐聽,有些則否?
✔︎ 為歌曲搭配和弦或伴奏的時候
你是否曾經納悶,為什麼有些和弦在特定樂句聽起來很順耳,有些則否?
✔︎ 創作音樂的時候
你是否曾經希望自己能在腦海中自由的創作,不被樂器與器材所限?
或者,希望以有限的樂器與器材,發展創作的無限可能?
若以上有說中你的心聲,歡迎加入這期以創作為目地的《基礎和聲學⼯作坊》。
這十堂工作坊將以創作為出發點,帶領你從基礎開始,穿透樂曲繁複的外在表象,循著肌理細膩地往深處探詢,最終到達,那樂音的真實所在。
///
【課程簡介】
▼課程核⼼
這是一門以創作為⽬地的和聲學課程,帶領學員依循"Tonal Harmony"一書的脈絡,從聽覺開始發展⾳樂作品。
▼課程綱要
第⼀堂|視唱聽寫+⼤⼩調⾳階、調式、三和弦結構與轉為介紹與練習+弦律與
和聲的關聯與設計
第⼆堂|視唱聽寫+⼤⼩調⾳階、調式、三和弦結構與七和弦與轉位介紹與練習
+弦律與和聲的關聯與設計
第三堂|視唱聽寫+⼤⼩調⾳階、調式、三和弦結構與七和弦與轉位介紹與練習
+弦律與和聲的關聯與設計
第四堂|和絃進⾏的四部聲部設計(本位)、和聲外⾳介紹
第五堂|和絃進⾏的四部聲部設計(第⼀轉位、第⼆轉位)、和聲外⾳介紹
第六堂|各種七和弦的應⽤,以及在調式中的七和弦介紹。
第七堂|以調性和聲編寫的作品(作品長度約3分鐘)指導、討論
第八堂|以調性和聲編寫的作品(作品長度約3分鐘)指導、討論
第九堂|ff studio《錄⾳室⼀個⼩時混⾳作品(VST)的⼀對ㄧ上課》
第⼗堂|創作發表
///
【授課講師】
▼主講人:李婉菁
西拉雅人,音樂創作者,畢業於美國的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研究所,師事 Dr. Geoffrey Wright.
創作專著於使用冷冽的電子音色表現真摯的人性面,音樂型式跨越古典、電子異響、重金屬搖滾等。曾任 Discovery 探索頻道《謎樣台灣》配樂,前閃靈樂團鍵盤手。現為台北牯嶺街小劇場/ 身體氣象館聲音與音樂策展人,同時任教於天主教輔仁大學音樂系、國立清華大學音樂系,主授音樂創作與和聲學。作品常發表於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ICMC)、The New York City Electroacoustic Music Festival (NYCEMF)、 Sound and Music Computing Conference (SMC)、WOCMAT-IRCAM、klingt gut! (Germany) 等國際展演研討會。
個人網站與作品集:http://sandrawcl.wixsite.com/demo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sandratavali/
▼客席授課講師:左興
台北人,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六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系畢業後於2006年春天赴法國繼續深造小提琴,同年考進法國國立馬爾梅松音樂院CNR de Rueil-Malmaison主修小提琴。於2010年八月返國。
擁有Avid Training - Pro Tools 201專業錄音工程證照,Apple Certified Pro - Final Cut Pro X 蘋果培訓影音剪輯國際認證,平時除了演奏與教學外也同時在從事錄音工作,並擁有一間錄音室"ff studio",最知名實績為擔任侯孝賢導演聶隱娘電影配樂錄音師,獲得2015坎城影展「最佳電影原聲帶獎」(Cannes Soundtrack Award)。
現擔任ff studio錄音室總監與Etoile星星室內樂團團長,並任教於輔仁大學音樂系錄音工程兼任講師,以及桃園西門國小音樂班小提琴外聘講師。
ff studio:http://ffstudio.tw
Etoile星星室內樂團:http://etoilemusique.com/tso.html
///
【課程詳細資訊】
▼課程日期
3/19(二)、3/26(二)、4/9(二)、4/16(二)、4/23(二)、4/30(二)、5/7(二)、5/14(二)、5/26(日)、6/1(六)
▼課程時間
10:00am-11:10am,每次約70分鐘,最後兩堂課會依學員與場地需求略有調整
▼課程地點
忠孝復興站走路4分鐘,詳細地點報名後通知
▼課程人數
⼩班制,3人開班,4⼈額滿
▼學費
TWD 12,000 /⼈ (3/4前報名早⿃六五折特惠:TWD 7,800/⼈)
▼教材(學員自備)
用具:筆電(可使用Google Chrome 上網)、耳機、五線譜紙、鉛筆、橡⽪擦、尺
書籍:"Tonal Harmony, by Stefan Kostka"(英文版)或《調性和聲及20世紀⾳樂概述》(簡體中文版)
///
【報名相關資訊】
▼報名資格(註)
學員需具備五線譜與⼤譜表閱讀能⼒
▼ 報名流程
前往Accupass填寫報名表,經審核後開放繳費,繳完費用即完成報名(2/24 15:00開放表單)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2230540211056912498
▼洽詢
李婉菁 sandrawcl@gmail.com
▼活動單位
策展⼈:林恆如、李婉菁
講師:李婉菁
特邀講師:左興
合作:ff Studio
*註:主辦單位有審核報名學員之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