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放鬆演奏(文小長)
很多人瞭解放鬆演奏,卻同時覺得蕭邦練習曲困難,這其實不太合理。
很多人知道要放鬆演奏,老師會提醒學生要放鬆,那還有什麼需要講呢?放鬆的理論已經非常多了,可大部分人還是緊抓彈奏認為是必然,是不是還有些我們還沒注意到的地方?
理論跟實際差距為何會如此大,就像仿間的心靈雞湯叢書,燉好了一整鍋要你喝完就放下,然看完書後,你還是那個放不下的你。
通常大家認為的放鬆有以下幾個狀況:
1言語上的放鬆
在手緊繃痠痛時,口頭上不斷提醒自己要放鬆。
2用力後的放鬆
在緊抓演奏後,利用樂曲中的特定時間點放鬆,譬如休止符處、樂章中間,或音值變長、節奏不再緊湊,或輕柔處。
3分段休息
在一段時間練習後,適時安排時間休息,讓手恢復。
4大量練習後的放鬆
透過大量練習,手指熟悉音符與移動路徑後,因熟練度感到比較不緊蹦。
5手臂帶領的放鬆
用手臂將音群以大方向帶領,如果本身協調性夠,用身體帶領可以感到非常放鬆,能作到這樣已經相當不簡單。只有一點需要檢視:聲音是否堅定、清晰,如果跟樂團同時演奏會不會被蓋掉,或在音樂廳中聲音是否能傳得遠。
這些是大家常接觸到的放鬆,除了第五項,可能還有你所不知道的放鬆狀態,既然是放鬆,自然不會產生手緊或痠痛的感受,假使你坐在沙發上休息,不會產生跑完五千公尺的痠痛疲累感。演奏時即使在快速樂段,你依舊感到放鬆(單就手指操作非指音樂的意志),從一開始練習到最後完成,不太會經歷上述狀況,也因為放鬆,一路上你感覺到琴鍵上有一股水流提供動力讓你不斷往前移動,你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放鬆,而不是跟水流對抗,累了才放鬆休息。
運動選手不會在發現自己受傷時貼文,這是暗示運動生涯遭遇風險,而彈琴受傷我們卻會即時貼文,除了分享生活外,我們是否曾探究受傷的原因?我們認為是過度練習,認為鋼琴技巧太難。有運動就有傷害風險;過度操作定會帶來耗損,但為何魯賓斯坦、李希特不受這問題困擾?因為他們是大師?反向思考,如果一直彈琴痠痛受傷,你是不是離頂尖越來越遠?
你所不知道的放鬆還有一件更令人非夷所思的事,為何霍洛維茲不太練琴?甚至輕視這件事?
他作了什麼?這是我們需要探究的。榮總復健科主任周崇頌認為霍洛維茲是最放鬆的鋼琴家,反過來說,當我們花費這麼多時間練習,其實大部分是花費在與自己對抗,就像在泳池你一直用力想讓自己漂浮,最後一定精疲力竭、徒勞無功,霍洛維茲不作這件事。
放鬆需要你親自經歷,因為放鬆理論再清晰完整,都不會比你彈奏蕭邦練習曲像彈民謠一樣自然那麼地沒什麼好再說的了,艱難樂曲甚至越彈越舒服,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對懂放鬆的人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這應該是所有學鋼琴之人最需要知道的一件事。
演奏進入「流動狀態」是大部分人無法想像的境界,唯少人討論放鬆後的流動狀態,因而彰顯受傷代表敬業代表用功,一直切傷自己的廚師,是否代表敬業與奉獻,這一點值得深思。
就我長年觀察,真正懂放鬆的人萬難取一,懂放鬆的人可以把蕭邦練習曲當成遊戲,不值得驕傲,唯一能驕傲的是你碰觸到蕭邦所瞭解的事。
Dawson 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位全世界最放鬆的小朋友,剛畢業於台北的小學音樂班,在初步建立好手指後,一直聽見她爽朗的笑聲! 暑假上了第一堂手指建立課後,她要求爸媽繼續讓她上課,第二堂課,她感到手放鬆站在琴鍵上,下課時跟媽媽說:「就跟妳說這很重要啊!」 後來又推薦給他們班上一位彈得不錯的同學,嚴老師問她:「你同學彈得不錯了,...
「榮總復健科主任」的推薦目錄:
- 關於榮總復健科主任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榮總復健科主任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榮總復健科主任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榮總復健科主任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榮總復健科主任 在 高雄榮民總醫院- 【醫療新知】復健部簡介復健醫學部總醫師 ... 的評價
榮總復健科主任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太極絕學對演奏姿勢的調整推薦》
為驗證「手指建立」這套演奏法,Dawson老師回國後開始探訪各領域資深人士,包括將徒手治療引進台灣的榮總復健科主任周崇頌、師承近代武術家王樹金之太極傳人黃金星、台灣三鐵總冠軍&運動作家徐國峰,並親身接受喜馬拉雅山最高席位瑪哈古魯(Maha Guru)瑜伽靜坐指導,讓放鬆演奏達到最大成效。
其中黃金星先生,以「放鬆啟內勁」,運用放鬆達到最大效率,認為「四兩撥千金」的四兩都不需使用的鬆度,以人體第三腰椎發力,因其法只能意會不可言傳(注重敏銳感知非腦意識介入),目前台灣尚無傳人,已屬國寶級人物。
黃老先生的功法需要隨時關照自身與對手的重心,知曉任何動作的中心點以達自身平衡,再以「偏中」破對方平衡,順勢讓對方因自身發力而失衡,以不戰之哲思破解對手招式,日本NHK曾來台作人物專訪。
老師為請教各鋼琴家的發力方式與放鬆程度而拜訪黃老先生,深獲啟發,之後推薦運動家、小提琴學生探訪黃老先生,經由黃老先生的姿勢調整,發現一點點角度上的微調即影響整個身體的運作,微調後可感知身體更順暢,運用到演奏上有相當幫助。
許多人長期受演奏姿勢之苦,獲黃老先生允許,在此發布消息,若您有演奏姿勢上的問題,尤其是弦樂、管樂,可以前往拜訪黃老先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高齡86的黃老先生目前因身體緣故於東勢山上休養,如果想進一步瞭解者,可聯絡黃先生兒子黃俊祐先生0905-479-240(不需費用)
影片為黃老先生為對方調整寫作姿勢以及說明古代喝茶的動作。
#歡迎分享此訊息幫助更多需要之人
榮總復健科主任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粉絲頁運作初期,我們使用「完全放鬆」一詞來表達「手指建立」Fingers-Flow的演奏理念,因「手指建立」演奏的鬆度接近氣功的「鬆身法」,於是我們使用「完全放鬆」一詞,很感謝當時獲得音樂界的指導,認為「完全放鬆」一詞可能誤導演奏者,因為音樂本身是有意志的,不可能用「完全放鬆」的狀態演奏,這相當細心的提醒,讓我們開始思索如何用詞。
曾經教授一位非常聰明的幼稚園學生,老師說明演奏時放鬆的概念,他馬上從座位上躺到地板說:「這樣才是完全放鬆!」這給老師上了一課。
涅高茲著「論鋼琴表演藝術」,裡面提到他的老師-戈多夫斯基認為有關彈奏的全部意見可以歸納為寥寥幾句關於Gewiohtsspiel(彈奏的重量)跟 Vollständige Freiheir (完全放鬆).[注]
究竟演奏能不能完全放鬆呢?以精確的說法是「有條件下的放鬆」,也就是在基本條件俱足後,達到最放鬆的狀態。瑜伽、氣功、靜坐,這些活動都強調放鬆,甚至可以達到「完全放鬆」狀態,然要達到這個狀態,需要具備肌耐力、姿勢調整、平衡感、配合呼吸活動等等,幫助人到達完全放鬆的狀態。
「完全放鬆」一詞令人玩味,通常音樂表達牽涉相當多情緒與意志,在情感上是不可能完全放鬆,就像一個演員不可能完全放鬆來詮釋所有角色。但在演奏技術上是可能的,而這個「完全放鬆」是一個指向性的說法,告訴你方向在哪?以彈奏這個「技術」來說,你應往最大可能的放鬆度前進。
Thomas Mark所著「千萬不要學鋼琴」一書,指出學鋼琴之人超過50%都有運動傷害,鋼琴家的比例則更高(有人認為甚至超過八成),他認為這種傷害真的非常普遍。
然我們一再強調的「放鬆」,不只是為了不受傷,它是解決困難技巧的關鍵!這是另一層次的課題。在與榮總復健科主任周崇頌討論的過程,他認為霍洛維茲是極少數能真正放鬆演奏的鋼琴家,主任分析他的演奏方式來說明全然的「放鬆演奏」是可行的,且可大幅減低受傷機率,也因此我們較少聽到大師因彈奏而受傷的例子。
對於了解放鬆演奏的人,放鬆已不是為了不受傷或是不痠痛這些因素,#而是有更高的目的,一來是能解決令人感到艱難的技巧,一來是因為緊繃的雙手彈不快、聲音不容易發出共鳴,無法自在的表達音樂。
學琴者處於長時間練習,樂曲難度越來越艱難,加上現實考試表演等壓力,要隨時保持放鬆演奏的確不容易,因此不斷朝這方向努力著實重要。
文/Dawson L.
[注]:
音樂出版社「論鋼琴表演藝術」一書使用Vollständige Freiheit
可能是印刷錯誤
Vollständige 原意是完全
Freiheir原意是自由
Vollständige Freiheir譯者翻成「完全放鬆」
左:霍洛維茲 右上:戈多夫斯基 右下:涅高茲
榮總復健科主任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位全世界最放鬆的小朋友,剛畢業於台北的小學音樂班,在初步建立好手指後,一直聽見她爽朗的笑聲!
暑假上了第一堂手指建立課後,她要求爸媽繼續讓她上課,第二堂課,她感到手放鬆站在琴鍵上,下課時跟媽媽說:「就跟妳說這很重要啊!」
後來又推薦給他們班上一位彈得不錯的同學,嚴老師問她:「你同學彈得不錯了,為何叫他一定要來上課?」
她回答:「他手沒放鬆,彈再多,將來還不是一樣?!」(真是聰明無誤~~)
練習時她很堅持一定要完全放鬆,也一直觀察哪裏沒放鬆,一下就哇哇叫~~會叫才是對的!因為她真的發現到問題了,而以前的她就用手臂手腕硬撐著用力繼續練~~
對大人來說都很難這麼敏銳地關照,真是位天才小朋友!
於是當她能放鬆彈快後,可以看到她其它沒有彈的手指跟著鬆動、顫動,就跟拜拜肉一樣的放鬆晃動著⋯⋯(如果是用力彈,其它手指就會僵硬或亂翹)
真是全世界最放鬆的小朋友啊!
這一代小朋友真是臥虎藏龍、天資聰穎,記得以前,大家覺得用力是正常、彈到受傷叫用功⋯⋯這真是極大的錯誤觀念!
數年前跟前榮總復健科主任討論過彈琴放鬆,他說:「他觀看大師彈琴的姿勢,都是放鬆的!」
成為大師,放鬆這一步變得極其重要!

榮總復健科主任 在 高雄榮民總醫院- 【醫療新知】復健部簡介復健醫學部總醫師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高雄榮總復健科成立於79年,以高屏地區醫療人口分佈之需要及醫學中心標準籌劃,在歷任主任及前主任王志龍醫師努力下,配合台灣老齡化社會之變遷,發展受到重視,於102 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