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hite Water Fury》(2000)的片場,一件小事弄得劇組人仰馬翻,一名出身表演世家的演員只是因為水果籃裡的水果不新鮮、瓶裝水不是他要的沛綠雅,而是依雲,氣得衝出片場跟經紀人告狀。
.
這個大牌演員就是來自瑞典的比爾.史柯斯嘉(Bill Skarsgård)。他當時年僅九歲。
.
與其說是比爾想要耍大牌,而是他壓根沒有想要就這樣「理所當然」的成為演員。他的父親史戴倫.史柯斯嘉(Stellan Skarsgård)本身就是瑞典家喻戶曉的演員,曾與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有多次合作,他既是《神鬼奇航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系列飾演「皮靴比爾」,也是《媽媽咪呀! Mamma Mia!》系列中的老爹比爾,近年又以《雷神索爾 Thor》系列的艾瑞克博士享有盛名。
.
史戴倫.史柯斯嘉在兩段婚姻之中育有八個孩子,七個兒子,一個女兒,因為覺得實在生了太多,所以近年特別去動了結紮手術。其中老大亞歷山大(Alexander)、老二古斯塔夫(Gustaf)、老三山姆(Sam)以及排行第五的瓦爾特(Valter)都是演員。自小就跟著爸爸與哥哥環遊世界、將片場當自家後院的比爾,很自然而然也被認為要繼承父志。
.
但對於比爾來說,對表演可以很快速上手,倒也不見得跟父親有關。他說更大的原因在於自己是在一個全世界最自由的地方長大的有關,那就是他的家鄉斯德哥爾摩。
.
「在這裡,男人可以因為有情緒而哭泣,每個人都被允許展現他們自己的情感,每人都可以成為他們想要成為的人。顯然,這樣的包容性並不是太尋常。」比爾解釋道。
.
但或許正是因為不想要跟隨「命運的安排」,比爾說自己高中的曾想過要來叛逆一回,主修選了科學,心想著「不如成為一個醫生吧」,因為他的母親正是一名醫生,又想過可以考慮成為一個生物學家。他說,我不想只是被當成「史柯斯嘉家族的老四」。
.
但在高中期間,他依然不時收到一些表演邀約。偶然他讀到了一個劇本,他驚覺那個角色形塑相當具有寫實性,這使他又重新燃起表演的衝動。他走到那部作品的導演漢斯.霍姆(Hannes Holm)面前,直截了當地說:「我不知道我該怎麼做,但我一定要演你的電影。」
.
後來他在這部名為《Behind Blue Skies》(2010)的作品擔綱男主,飾演一個渴望得到認同的酗酒少年。
.
2010年是比爾大放異彩的一年,同年他又在《阿蒙正傳 SimpleSimon》飾演一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男孩,可說一飛沖天,該作品代表瑞典參與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競逐,也使得比爾得以走上國際影壇。之後他得到了演出《安娜.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2012)、《分歧者3:赤誠者 Allegiant》(2016)與影集《鐵杉樹叢 Hemlock Grove》(2013-2015)的演出機會,在美國逐漸站穩腳步。
.
但真正使得他一舉樹立代表形象的,還是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小說改編的《牠 It》(2017)與《牠:第二章 It Chapter Two》(2019)。該片的同名影集《靈異魔咒》(1990)無疑是八、九〇年代兒童的噩夢,恐怖的「小丑」潘尼.懷斯就潛伏在小鎮各處,大啖小孩為樂。
.
比爾所接演的角色,正是「小丑」。
.
導演安迪.馬希提(Andy Muschietti)說自己之所以會看上比爾,是因為他的臉有種孩子氣、有股天真,而他同時覺得這同時也可以轉化成一種令人不安和邪惡的氣場。此外,許多人都沒發現比爾的眼睛還有個絕活,他能夠同時看向不同的方向(許多觀眾都以為是特效處理的)。
.
比爾說自己在接到這個角色之前還沒看過《靈異魔咒》,但從小就聽許多朋友說這部作品如何毀了他們的童年。他頑皮地說:「我希望也會有很多十歲孩子因為我的表演而產生創傷。」不過這個念頭在演出過程中就煙消雲散了,因為一群兒童演員當場被他嚇哭,他心想:「Holy shit! 我在做什麼?」等到導演喊卡之後,他跟孩子們說:「嘿!我很抱歉,我是假裝的啦!」
.
在首集的《牠》之中,德利鎮屢屢傳出小孩失蹤案,男孩比爾為了找到疑似被小丑捉走的弟弟,與朋友班、貝貝、瑞奇、史丹、麥可、艾迪組成「魯蛇俱樂部」,誓言對抗這個神秘的邪靈。而在續作《牠:第二章》,已經事隔27年,小丑再次作亂,麥可聯絡起各奔東西的童年夥伴,但每個人已經不再願意再次正視自己的噩夢⋯⋯。
.
除了比爾續演小丑一角,續集還有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比爾.哈德(Bill Hader)等好萊塢一線演員加盟。整體評價不俗,延續了詭譎的氣氛,同時也增添了更多的喜趣場面與情感深度。小丑的真實身分也一步步地被揭露,「牠」恐怕不只是一個怪物,更是一種象徵著恐懼的心魔。在這部作品裡,每個觀眾都能自我投射,發掘屬於自己的陰影與心魔。
.
當被問到會不會將《靈異魔咒》中飾演小丑的提姆.柯瑞(Tim Curry)視為一座難以翻越的高牆。比爾以一貫坦然而隨性地口吻說:「我是一個與提姆.柯瑞完全不同的演員,提姆就是提姆,沒有人會比提姆更適合詮釋提姆。同樣的道理,也沒有人會把比爾.史柯斯嘉演得比我更好。」
.
.
《牠:第二章》正版線上看:
https://bit.ly/3kkFjQ6
恐怖片單大集結:
https://bit.ly/3inyomL
.
七月的 CATCHPLAY+ 鬼影幢幢,西方惡靈與東方鬼怪聯手出品,在八月農曆鬼門開前先挑戰自己的膽量極限,來⋯⋯來⋯⋯無論是童年陰影還是恐怖經典,通通都在這了⋯⋯
#比爾史柯斯嘉 #BillSkarsgård #牠第二章
極惡老大線上看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護台防中立法行動備忘錄— #職業佃農手記】
🔸 昨天終於跟余宛如、林靜儀、尤美女、王定宇跟羅致政立委參與「#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的記者會。真的非常不容易啊?!
這部《#反境外勢力干預法》草案,是 台灣基進 黨中常委何澄輝,藝名小梟,主責草擬。何澄輝算是我在萊頓大學的學弟,讀法律出身,後來留德又因為我的引介,轉來荷蘭念博士。小梟是我們在歐洲結緣開始,一路走來的親密戰友。目前是民間智庫「戰略模擬學會」的研究員。
🔸#護台防中 法案,算是台灣基進黨第一次正式下海推動的「立法行動」。
事實上,台灣基進在 2015-2016 的選舉中,就聲嘶力竭地呼籲台灣社會必須要正視中國滲透,清除「中國白蟻」。彼時,利用選舉過程,我喊著 2016 的新國會必須是「#政治分工」
❚ #政治分工:民進黨聚焦在以「#清黨產」跟「#轉型正義」的內政;若能進國會則台灣基進將推動「清除中國白蟻」的法案;
❚ #維持現狀:我認為現狀若要維持,必須要透由「清除中國白蟻」,將現狀從馬英九開放中國雙向交流(滲透)下的現狀,拉回到阿扁交出時候的現狀;
❚ #中國白蟻:這個名詞不是我發明,而是周恩來提出並落實在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滲透手法。2014 年,中英聯合聲明 30 周年之際,香港有線電視紀錄片中,滲透香港的地下工作人員親口說出此一滲透香港的「白蟻政策」。後來,這個紀錄片播出之後,兩位香港人投書自由時報,警告台灣人民必須提防「中國白蟻政策」。
餒人的是,台灣基進的麥克風太小支,根本沒多少人鳥我們的呼籲。
🔸 但台灣基進一路走來,依舊堅持:時序拉到 2018 年:
我每周一在民視台灣台的「 民視台灣學堂 — 新一政經塾」中有節目,從 2018 年 5 月開始播出我 4 月便已製作的「#中國銳實力」專輯。因為中國銳實力,其實是一種有別於過去西方軟實力,但利用西方民主社會的邏輯跟灰色地帶,以一種鋒利銳面滲透切入西方社會,擴張中國影響力的「新形式威脅」。
然後,隨著 #美中貿易戰 的開啟,開始探討美中國際戰略的長期對峙下,那麼台灣如何能夠從中尋找未來的出路,同時也能夠學習西方民主國家排除、阻截「中國銳實力」的破壞作用。此外,當中也陸續探討中國專輯的探討,期待從中知道中國政權的行為模式與思考,並從中思考台灣反制的可能。
(製作的專輯在最底下附註)
🔸 2018.11.24 台灣基進敗選之夜@高雄
去年,由於高雄吹起一股莫名其妙的「韓流」,我在高雄街頭走踏的感覺,總有一種濃濃的紅色中國味,揮之不去。於是,台灣基進的高雄戰將,全面站上第一線抗韓、戰韓。
然後,力戰中國韓流一個月後,我們把原本在 2018.11.18 選前一個禮拜的「東奧正名大催票之夜」,改成「戰韓晚會」,就是一直在呼籲如果 2018 高雄開了一個給中國搶灘的破口,在美中貿易戰跟國際戰略長期對峙之下,台灣二零二零即將非常麻煩。果然,不幸言中!!
11.24 敗選之夜,我內心非常難過。看著高雄基進力抗韓流五位年輕戰將的倒下,以及本土的大敗,我真的非常痛苦。隨著票數陸續開出,我知道台灣基進失敗了,本土大敗了,我內心掙扎著,基進還要戰嗎?基進還能再存活再戰嗎?還要繼續為台灣再戰嗎?
於是,在總部開票敗選的數百名年輕支持者的面前,我偕同五位戰將跟競選總幹事顏銘緯,出來向基進支持的群眾說明,並開直播!!
那晚,我向在場支持者跟基進幹部叩問:韓流席捲,意味著中國惡水已經淹到鼻子了,中國白蟻的滲透比我們任何人想的還要嚴重跟具體。2020 非常有可能是台灣最後一戰!尤其,在美中長期對抗之下。
我叩問大家:支持者要基進繼續挺住為台灣而戰嗎?大家高喊著基進要繼續挺住,要繼續存在,要繼續為台灣而戰。於是,我說,那過去基進從不對外公開開放入黨,那我請大家入黨來撐起基進,一起跟基進走!!此外,2020 若是最後一戰,那麼「護台防中」將是台灣最後一帖的白虎湯!!
就這樣,一個禮拜之後,陳柏惟跟幾位幹部由高雄出發,一方面實現陳柏惟韓國瑜當選搬家的承諾,一方面開始全台巡迴宣傳台灣已進入「#九局下半」。然後,台灣基進就進入敗選後的「組織再造」工程,以及由「護台防中立法行動」的過程裡。
❚ #護台防中立法行動,分成兩個部分:第一,由小梟主責草擬出一份系統性的反統戰法。小梟以兩大部分為主:既有法律工具的強化,以及以「外國代理人機制」為主要概念的新法律工具;第二,以新進黨員為主,組訓成街頭「護台防中立法宣傳」,進行街頭跟線上民意聯署,希冀把廣大民意送進立院,讓立委知道一套「反統戰或反滲透法」的必要性。
❚ 為了符合中國對台灣滲透的特殊性,我們由前副祕書長林春妙主責,動員黨員先行翻譯澳洲的《反外國勢力干預法》、《外國影響力透明化法案》,二月差不多完成,然後校稿。
❚ 然後主責草擬法案的小梟,最後在 4 月初完成草案,並開始跟立委及其助理商討來回修改。
🔸 我記得,在敗選之夜,我說了所羅門王判「#真假媽媽」的故事。我說,假媽媽是那個縱使把女兒砍一半,都大聲吆喝女兒是她的。真媽媽則是,如果女兒要被砍一半,被傷害,那麼真媽媽唯恐女兒受害,都會把女兒先讓給對方。但我說,現實社會中,並沒有具備智慧的所羅門王。那麼,身為真媽媽的人,在女兒真的受害的時候,我們要有一份縱使被誤認為「狠心拋棄女兒的媽媽」,都要先保存女兒性命啊?!
所以,台灣基進根本沒有席次,過去覺得立法應該是有席次者的義務,我們只要大聲疾呼問題嚴重性以為「倡議」即可,並讓國政議員來設想解決方案。但最後為了讓台灣不會在明年被中國代理人竊奪,當然只能義無反顧地自己來了。
🔸 我對「#外國代理人」機制的理解
⚠️(底下有點學術性,如果太礙眼就跳過吧!)
中國「#銳實力」(sharp power),是這兩年西方社會面臨中國霸權崛起,倚靠其經濟實力跟大灑幣為後盾,利用西方民主社會的邏輯跟灰色地帶,進行穿透切割西方社會的手段。在經濟全球化之下,世界開始發現很多新的「治理」難題,於是,中國銳實力的滲透,其實也是西方社會必須面對的治理難題。
中國利用民主反外國社會的民主,甚至傷害外國的國家安全,除了國安的層面之外,許多利用民主社會「灰色空間」滲透的銳實力手法,如果輕易動輒用「國安」手段鎮壓廓清,很容易讓既有的民主生活跟價值受到斲喪。換句話說,我們不能為了「要把洗澡髒水倒掉」(中國銳實力滲透),連同「嬰兒」(民主自由)都一起倒掉啊?!
但,中國滲透的銳實力之流,又必須從無法治理變成可被治理(governable)。如果,所謂「有效治理」基本上必須符合Transparency(透明化)、Accountability(可問責)、Responsibility(負責)等指標,那麼許多中國在台灣島內的「在地協力者」,打著跟中國交往跟交流,但其實卻發揮著島內中國影響力的擴大與服務中國利益。因此,讓島內「中國在地協力者」,或俗稱的「中國白蟻」現形,即是透明化;然後,在透明化現身揭露過程中,進行「有效監管」。登記為境外勢力代理人者,必須定期公開財務與相關活動,若登載不實,則可以進行懲處,若揭露活動或財務涉及各種不法,也得接受懲處。
前美國在臺協會會長司徒文說,台灣最大的危機就是對中國 #沒有危機意識。換言之,這個「境外勢力登記」的機制若能落實,那些原本以為只是跟中國交流換取自身好處的人,或者替中國好友們在島內進行工作的人,它們並非傳統意義下的「專業跟職業性間諜」,但他們就必須首先自問,那他們需要登記為「境外勢力代理人」嗎?如此,方能讓這些長期在中台交往交流穿梭者,開始在自己內心拉起一條對中國的警戒線!!這可以讓台灣社會,慢慢尋回已經失落的防中危機感。
面對新型態的國安威脅,需要新的法律工具,作為台灣的民主防護機制的填充。事實上,在戒嚴時期,「匪諜就在你身邊」其實是比較少的案例,畢竟那時候冷戰對峙架構之下,匪諜要來台,至少要游過台灣海下。但在冷戰瓦解之後,後冷戰開啟的經濟全球化,導致資本在國界中交叉穿梭,再加上穿透國界的科技,早已導致「敵人已在境內」幾乎是可以想見的日常。因此,新型態國安威脅,「境外勢力代理機制」此一制度,是一種可以進行某種程度嚇阻跟阻截的工具,但不意味著未來不需要新的防堵機制。
🔸 台灣基進的黨員毓廷有句開玩笑的話,自嘲加入基進就是加入「職業佃農」行列中,換言之長期都是苦勞有,功勞很少被看見。
以上的「職業佃農」手記,是對黨員跟支持者不斷來訊詢問後的說明!!
--
附註:羅列相關專輯出來,希望有興趣的臉友,可以到Youttube搜尋觀看喔!
#2018年:
- 5/28 中國霸權來了:中國「銳實力」的世界展現?
- 6/4 中國銳實力: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 6/11 中國「銳實力」帶風向:染指媒體跟公眾輿論?
- 6/18 中國「銳實力」:瞄準公民社會與學術界
- 6/25「買下歐洲」:中國在歐洲投資的佈局與現況
- 7/2 中國銳實力幽靈:歐盟的反制與逃逸?!
- 7/9 假新聞與統媒:中國媒體干擾在台灣
- 7/16 中國「老大哥」監看著你:中國特產「五毛黨」
- 7/23 中國滲透的有利介面橋梁:海外華人社群?
- 8/13 滯台「中國人」與中國崛起的呼應?!
- 8/20 川普在不爽中國甚麼:公平貿易vs.自由貿易的論辯?
- 8/27 中美貿易戰的背後:美國「二次和平演變中國」的長征?
- 9/3 中美貿易戰的背後:「新冷戰」的對峙與形成?
- 9/10 舌尖上的中國「吃實力」I:舌尖上的中國「吃實力」I:土豪般的狂飲與吃相
- 9/17 舌尖上的中國「吃實力」II:嚇死外國寶寶的「吃法」?!
- 10/1 中國模式的「社會傾銷」:民主赤字的全球輸出?!
- 11/12 民主「防中機制」:中國滲透在「選舉」?!
(說明:這一集是2018.10.03錄製,2018.11.12播出,裏頭就提出必須效法美澳的「外國代理人」機制精神,對治整天用中國口徑的洗腦統媒)
- 11/26 美國的抗中檄文:彭斯的演講說什麼?
- 12/3 中國的全球港口戰略:高雄港與中資疑雲?
- 12/10「美墨加協定」的企圖:川普對「全球化」體質的再造?!
- 12/17 名稱政治學:「中國」如何被「發明」出來?!
- 12/24 2018年的政治逆襲I:中國「韓」流當選的意義與發展?
- 12/31 2018年的政治逆襲II:中國「韓」流的可疑背後?!
#2019年
- 1/7 018年的政治逆襲III:從敗選檢討中消失的「中國」因素?!
- 1/14 2018年的政治逆襲IV:新型態的中國操弄與「虛擬樁腳」在台灣?
- 1/21「2008 vs. 2018」I:二次親中的對台意義?
- 1/28「2008 vs. 2018」II:二次親中的新難題?.28)
- 2/11中國一帶一路的崩潰:華為包圍網
- 2/18 中國一帶一路的崩潰:非洲與華信行賄事件
- 3/4 澳洲防中工程的打造I:澳洲的「中國再定位」?
- 3/11 澳洲防中工程的打造II:反外國勢力干預的立法與討論
- 3/18 澳洲防中工程的打造III:中國「統一戰線」在澳洲
- 3/25 2018本土敗選後的「舔中比賽」:「兩岸和平協議」的糖衣毒藥?!
- 4/1 美中貿易戰下的漏網之魚:中國「網際網路」的高牆?!
- 4/8 槍打出頭鳥:中國牛刀,「加拿大」小試?
- 4/15 戰鬥在敵人的心臟裡:「中國白蟻」是什麼?
- 4/22 兩制到一國的最後一哩路:從香港人到大灣區人?
- 4/29 中國資訊戰擾台下的「英德大戰」: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 5/6 中國「大外宣」I:說好中國故事?!
- 5/13 中國「大外宣」II:港媒赤化進行式?!
- 5/20 西環治港:韓國瑜叩見香港「中聯辦」?!
- 5/27 中國「抓耙仔」來囉:中國職業學生信息員?!
- 6/3 恥辱教育下的中國崛起:中國扭曲擴張主義的根源?!
- 6/10 中國給文明的難題:狡獪的中國「相對主義」?!
- 6/17 香港淪亡的最後一哩路:《逃犯條例》與香港政治流亡?!
- 6/24 防中國白蟻工程:美國清除中國間諜與「外國代理人」?
- 7/1 完美的獨裁:中國科技「數位暴政」統治來囉?!
- 7/8 誰撕毀「美中貿易談判」:川普vs. 習大大?
- 7/15 人權與貿易:人權作為美國貿易武器?
- 8/12 美中新冷戰:北極戰場?
極惡老大線上看 在 雀雀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住在台灣,我們很幸福🎯】
這週電影院除了大家戲稱的「我們來了!」(《我們》、《來了》)這週還有《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愛情零極限》、《喜劇天團:勞萊與哈台》、《跳痛先生》和《老大人》... 再不然也還可以窩在家追新上架的《我們與惡的距離》!這些都是本週雀雀看過的好戲!👁👁也太多難怪地方媽媽都沒辦法睡覺(眼神死)
這些新片中,要說在觀影當下讓我最糾結的,就是《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Kursk。有一種看俄羅斯版《鐵達尼號》的感覺,由《 #謊言的烙印》導演 #湯瑪斯凡提柏格 所執導,我最喜愛也是線上一時之選的好演員 #柯林佛斯、#蕾雅瑟杜 與 #馬提亞斯修奈爾 所主演,全片洋溢著濃濃詩意的俄國文學悲劇力道,引領我們進入俄羅斯潛艇「K-141庫爾斯克號」這個史上最嚴重的艦艇沉船災難事件裡面。
🎬《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影評全文:
https://cheercut.com/kursk/
海樂大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