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給大家。
Joe:「我一直強調,美國市場對台灣是最重要的,而且不能只看出口的數據,還要考量複出口的結構,中國很多出口,其實還是透過台灣企業接單,只是在中國組裝然後再出口,沒有美國市場,台灣和中國,經濟絕對不是現在的榮景,沒有台灣,中國的出口也是重創,中國貿易,基本上就是靠美國撐著,台灣很顯然就是美國的小弟,但美國真的也給台灣很多很多的商機,台灣要怎麼在中美貿易戰全身而退,然後還能保持相對理想的經濟成長,只有一條路,親美反中,中國不能組裝,其他國家還可以找到替代場地,但沒有美國的訂單,台灣出口到美國和中國的產值都會重創,台灣經濟命脈基本上就是陣亡一半」
從2016年中國對美出口企業百強榜來看,前10大都是外資,幾乎全部是台商,鴻海、廣達、仁寶及和碩等台灣四大電子集團,就占據中國對美出口極高比重,貿易戰加劇,台商很難不被波及,從整體榜單上看,中國對美出口前20強企業中,台資佔15家,中資僅佔2家,而且百強企業中很多中國企業是貿易服務商,而非製造商。其中台資企業佔比近4成。
2016年中國對美國出口企業百強榜
1 鴻富錦精密電子 (鄭州) 有限公司 (台灣)
2 達功 (上海) 電腦有限公司 (台灣)
3 昌碩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台灣)
4 名碩電腦 (蘇州) 有限公司 (台灣)
5 仁寶資訊技術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6 鴻富錦精密電子 (成都) 有限公司 (台灣)
7 達豐 (重慶) 電腦有限公司 (台灣)
8 偉創力製造 (珠海) 有限公司 (新加坡)
9 達豐 (上海) 電腦有限公司 (台灣)
10 戴爾 (成都) 有限公司 (美國)
11 深圳市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
12 英業達 (重慶) 有限公司 (台灣)
13 浪潮樂金數位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韓國)
14 緯新資通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15 富士康精密電子 (太原) 有限公司 (台灣)
16 仁寶資訊工業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17 蘇州得爾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中國)
18 世碩電子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19 達富電腦 (常熟) 有限公司 (台灣)
20 緯創資通 (中山) 有限公司 (台灣)
21 東莞創機電業製品有限公司 (香港)
22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3 鴻富錦精密電子 (煙台) 有限公司 (台灣)
24 美光半導體 (西安) 有限責任公司 (美國)
25 吉寶通訊 (南京) 有限公司 (台灣)
26 英特爾貿易 (上海) 有限公司 (美國)
27 緯創資通 (重慶) 有限公司 (台灣)
28 上汽通用東嶽汽車有限公司 (中美合資)
29 浙江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
30 深圳市鹽田港出口貨物監管倉有限公司 (中國)
31 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 (台灣)
32 廣州市啟藝金銀珠寶有限公司 (中國)
33 捷普電子 (廣州) 有限公司 (美國)
34 蘇州佳世達電通有限公司 (台灣)
35 南寧富桂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台灣)
36 英華達 (上海) 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
37 摩托羅拉 (武漢) 移動技術運營中心 (中國)
38 三星 (中國) 半導體有限公司 (韓國)
39 鴻富錦精密電子 (重慶) 有限公司 (台灣)
40 江蘇國泰國際集團國貿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1 深圳市金運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中國)
42 緯創資通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43 聯寶 (合肥) 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陸台合資)
44 廣州方盈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中國)
45 廣東省東莞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 (中國)
46 蘇州樂軒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
47 廣州市番華金銀珠寶有限公司 (中國)
48 偉創力電子設備 (深圳) 有限公司 (新加坡)
49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50 深圳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 (中國)
51 旭碩科技 (重慶) 有限公司 (台灣)
52 冠捷顯示科技 (廈門) 有限公司 (台灣)
53 金士頓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美國)
54 深圳鹽田港普洛斯物流園有限公司 (中美合資)
55 青島樂金浪潮數位通信有限公司 (韓國)
56 東莞市對外加工裝配服務公司 (中國)
57 廣東美的廚房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中國)
58 深圳市鴻基出口監管倉庫有限公司 (香港)
59 昆山葉水福物流有限公司 (新加坡)
60 中怡 (蘇州) 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
61 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韓國)
62 晶科進出口有限公司 (中國)
63 鴻富錦精密電子 (天津) 有限公司 (台灣)
64 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
65 富士施樂高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日本)
66 杭州海康威視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
67 啟佳通訊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68 中建投物流有限公司 (中國)
69 路達 (廈門) 工業有限公司 (台灣)
70 鴻富錦精密工業 (武漢) 有限公司 (台灣)
71 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72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73 富港電子 (東莞) 有限公司 (台灣)
74 廣東省宜華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75 國基電子 (上海) 有限公司 (台灣)
76 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77 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 (中國)
78 通用電氣藥業 (上海) 有限公司 (美國)
79 樂金電子 (昆山) 有限公司 (韓國)
80 TCL 王牌電器 (惠州) 有限公司 (中國)
81 江蘇蘇美達輕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中國)
82 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加拿大)
83 斯奈克瑪航空工業 (蘇州) 有限公司 (法國)
84 深圳市深國際華南物流有限公司 (香港)
85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86 鴻富錦精密工業 (深圳) 有限公司 (台灣)
87 明門 (中國) 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香港)
88 宇達 (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 (美國)
89 福建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
90 達創科技 (東莞) 有限公司 (香港)
91 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 (中國)
92 盛旺汽車零部件 (昆山) 有限公司 (美國)
93 愛高電業 (東莞) 有限公司 (香港)
94 敏華傢俱製造 (惠州) 有限公司 (香港)
95 蕪湖美智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中國)
96 愛普生技術 (深圳) 有限公司 (日本)
97 捷星顯示科技 (福建) 有限公司 (韓國)
98 四海電子 (昆山) 有限公司 (美國)
99 希捷科技 (蘇州) 有限公司 (美國)
100 羅技科技 (蘇州) 有限公司 (瑞士)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078518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701000134-260301
極佳電通有限公司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我一直強調,美國市場對台灣是最重要的,而且不能只看出口的數據,還要考量複出口的結構,中國很多出口,其實還是透過台灣企業接單,只是在中國組裝然後再出口,沒有美國市場,台灣和中國,經濟絕對不是現在的榮景,沒有台灣,中國的出口也是重創,中國貿易,基本上就是靠美國撐著,台灣很顯然就是美國的小弟,但美國真的也給台灣很多很多的商機,台灣要怎麼在中美貿易戰全身而退,然後還能保持相對理想的經濟成長,只有一條路,親美反中,中國不能組裝,其他國家還可以找到替代場地,但沒有美國的訂單,台灣出口到美國和中國的產值都會重創,台灣經濟命脈基本上就是陣亡一半」
從2016年中國對美出口企業百強榜來看,前10大都是外資,幾乎全部是台商,鴻海、廣達、仁寶及和碩等台灣四大電子集團,就占據中國對美出口極高比重,貿易戰加劇,台商很難不被波及,從整體榜單上看,中國對美出口前20強企業中,台資佔15家,中資僅佔2家,而且百強企業中很多中國企業是貿易服務商,而非製造商。其中台資企業佔比近4成。
2016年中國對美國出口企業百強榜
1 鴻富錦精密電子 (鄭州) 有限公司 (台灣)
2 達功 (上海) 電腦有限公司 (台灣)
3 昌碩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台灣)
4 名碩電腦 (蘇州) 有限公司 (台灣)
5 仁寶資訊技術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6 鴻富錦精密電子 (成都) 有限公司 (台灣)
7 達豐 (重慶) 電腦有限公司 (台灣)
8 偉創力製造 (珠海) 有限公司 (新加坡)
9 達豐 (上海) 電腦有限公司 (台灣)
10 戴爾 (成都) 有限公司 (美國)
11 深圳市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
12 英業達 (重慶) 有限公司 (台灣)
13 浪潮樂金數位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韓國)
14 緯新資通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15 富士康精密電子 (太原) 有限公司 (台灣)
16 仁寶資訊工業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17 蘇州得爾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中國)
18 世碩電子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19 達富電腦 (常熟) 有限公司 (台灣)
20 緯創資通 (中山) 有限公司 (台灣)
21 東莞創機電業製品有限公司 (香港)
22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3 鴻富錦精密電子 (煙台) 有限公司 (台灣)
24 美光半導體 (西安) 有限責任公司 (美國)
25 吉寶通訊 (南京) 有限公司 (台灣)
26 英特爾貿易 (上海) 有限公司 (美國)
27 緯創資通 (重慶) 有限公司 (台灣)
28 上汽通用東嶽汽車有限公司 (中美合資)
29 浙江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
30 深圳市鹽田港出口貨物監管倉有限公司 (中國)
31 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 (台灣)
32 廣州市啟藝金銀珠寶有限公司 (中國)
33 捷普電子 (廣州) 有限公司 (美國)
34 蘇州佳世達電通有限公司 (台灣)
35 南寧富桂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台灣)
36 英華達 (上海) 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
37 摩托羅拉 (武漢) 移動技術運營中心 (中國)
38 三星 (中國) 半導體有限公司 (韓國)
39 鴻富錦精密電子 (重慶) 有限公司 (台灣)
40 江蘇國泰國際集團國貿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1 深圳市金運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中國)
42 緯創資通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43 聯寶 (合肥) 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陸台合資)
44 廣州方盈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中國)
45 廣東省東莞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 (中國)
46 蘇州樂軒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
47 廣州市番華金銀珠寶有限公司 (中國)
48 偉創力電子設備 (深圳) 有限公司 (新加坡)
49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50 深圳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 (中國)
51 旭碩科技 (重慶) 有限公司 (台灣)
52 冠捷顯示科技 (廈門) 有限公司 (台灣)
53 金士頓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美國)
54 深圳鹽田港普洛斯物流園有限公司 (中美合資)
55 青島樂金浪潮數位通信有限公司 (韓國)
56 東莞市對外加工裝配服務公司 (中國)
57 廣東美的廚房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中國)
58 深圳市鴻基出口監管倉庫有限公司 (香港)
59 昆山葉水福物流有限公司 (新加坡)
60 中怡 (蘇州) 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
61 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韓國)
62 晶科進出口有限公司 (中國)
63 鴻富錦精密電子 (天津) 有限公司 (台灣)
64 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
65 富士施樂高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日本)
66 杭州海康威視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
67 啟佳通訊 (昆山) 有限公司 (台灣)
68 中建投物流有限公司 (中國)
69 路達 (廈門) 工業有限公司 (台灣)
70 鴻富錦精密工業 (武漢) 有限公司 (台灣)
71 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72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73 富港電子 (東莞) 有限公司 (台灣)
74 廣東省宜華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75 國基電子 (上海) 有限公司 (台灣)
76 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77 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 (中國)
78 通用電氣藥業 (上海) 有限公司 (美國)
79 樂金電子 (昆山) 有限公司 (韓國)
80 TCL 王牌電器 (惠州) 有限公司 (中國)
81 江蘇蘇美達輕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中國)
82 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加拿大)
83 斯奈克瑪航空工業 (蘇州) 有限公司 (法國)
84 深圳市深國際華南物流有限公司 (香港)
85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86 鴻富錦精密工業 (深圳) 有限公司 (台灣)
87 明門 (中國) 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香港)
88 宇達 (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 (美國)
89 福建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
90 達創科技 (東莞) 有限公司 (香港)
91 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 (中國)
92 盛旺汽車零部件 (昆山) 有限公司 (美國)
93 愛高電業 (東莞) 有限公司 (香港)
94 敏華傢俱製造 (惠州) 有限公司 (香港)
95 蕪湖美智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中國)
96 愛普生技術 (深圳) 有限公司 (日本)
97 捷星顯示科技 (福建) 有限公司 (韓國)
98 四海電子 (昆山) 有限公司 (美國)
99 希捷科技 (蘇州) 有限公司 (美國)
100 羅技科技 (蘇州) 有限公司 (瑞士)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078518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701000134-260301
極佳電通有限公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達電工業 4.0 了】五年內砍 9 成人力,拼全面自動化!
Posted on 2017/07/25
中央社 中央社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去年某報就有提到:「台達電預計在五年內,將產線人員減 9 成」這件事,同時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了!」在生產自動化這一塊,已經砍了 30%的人力,他們做得可真夠徹底,大概十年內就會變成只剩下中高階經理人的台達電了吧。
〈責任編輯:陳思寧〉
台達集團在「工業 4.0」浪潮下推動生產自動化,台達電機電事務群總經理劉佳容表示,智慧製造成功的關鍵是主管心態要積極,執行長鄭平每月都親赴東莞廠或吳江廠緊盯進度。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海英俊 2016 年曾表示,台達集團要以機器人取代人力,目標是 5 年內縮減 9 成人力。
劉佳容今天對媒體表示,目前台達電吳江廠有 2 萬多人,預計每年員工數都會明顯遞減,每個廠都有關於導入自動化和人力降低比率的績效指標(KPI)。但是否能達成公司所定的目標,「做到了再來講」。
劉佳容說,台達電的優勢是有自動化設備部門,量身打造所需機台,另有內部的「台達研究院」培育軟體人才。但真正關鍵是執行長鄭平親自管理這個案子,每個月都到東莞廠或吳江廠了解智慧製造執行的狀況。
他表示,很多公司在推動自動化方面,老闆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做,或是猶豫要不要做。但在台達電沒有這個問題,高階主管的心態是讓台達電快速變革的原因。
劉佳容並指出,台達電推動智慧製造,現在還在前期階段,在導入機械手臂和自動化機台後,已減少 20% 到 30% 的人力。一旦示範線的模式確立,全面展開後,人力減少速度會更快,移轉的人力主要從事設備管理、人機協同操作等。
廣告
中達電通副董事長尹鏇博則表示,智慧生產必須在投資與報酬之間拿捏並取得平衡;為了追求技術極致而一味精簡人力,不一定是務實的做法。
「台達盃高校(大專院校)自動化設計大賽」今天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登場,台達電發言人暨企業信息部資深協理周志宏說,自動化目前已是公司 3 大業務範疇之一,台達電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可視為「工業 3.0」產品。
周志宏表示,更高階的系統規劃則首先會在內部生產上應用,目前已有好幾個生產線有不錯的進展,今年底有可能會擴大應用。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07/25/kpi-reduce-human-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