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李小龍電影的民族主義
1970年代的台灣,有一條隱隱然的軸線,那是從1970年開始的保衛釣魚臺運動開始,開展為海外的保釣運動,點燃民族主義與社會關懷的熱情。隨後是1972年的現代詩論戰、民歌運動、鄉土文學論戰等,乃至於70年代後期的黨外運動,都是從這理想主義的燃燒開始的。
可惜那最初的源頭,在大歷史脈絡中,未曾受到應有的評價。即使它的理想繼續燃燒。
(圖為李小龍電影。保釣後,李小龍的愛國主義風潮,風行一時。)
--------------------------------------更多故事請見《有溫度的台灣史》
《有溫度的台灣史》(上/下)作者│楊渡
各大書店,紙本、電子書皆有販售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0470
誠品:https://goo.gl/PMnmcV
金石堂:https://goo.gl/ru3cns
讀冊:https://goo.gl/xXU6E
Readmoo: https://goo.gl/1hnY5b
「楊渡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楊渡評價 在 南方家園出版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楊渡評價 在 Re: [評價] 102-2 許育嘉大一國文下- 看板NTUcourse 的評價
- 關於楊渡評價 在 恭喜楊渡以《未燒書》獲得第34屆梁實秋散文大師獎首獎 的評價
- 關於楊渡評價 在 楊渡 的評價
- 關於楊渡評價 在 礦坑裡的黑靈魂楊渡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楊渡評價 在 什麼?!楊渡罵"斯卡羅"美化"男主角李仙得;罵是賣台第一人?? 的評價
- 關於楊渡評價 在 [討論] 楊渡:二二八事件的六個最基本史實roxinnccu ... - PTT 的評價
- 關於楊渡評價 在 23.02.27【世界一把抓 楊渡時間】東本願寺的陰謀之火 的評價
楊渡評價 在 恭喜楊渡以《未燒書》獲得第34屆梁實秋散文大師獎首獎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作者簡介│ 楊渡詩人、作家。喜歡旅行、閱讀、電影和足球。最喜歡的地方,是新疆和阿爾卑斯山。最喜歡的電影是《直到世界的盡頭》。 ... 生於台中農村家庭 ... ... <看更多>
楊渡評價 在 楊渡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2.13.21 【千秋萬事|你我生活財經室】楊渡説歷史雨夜花的故事|台股五資金拚年終 ... 大公投小心被AI換臉|大歷史會如何評價蔣介石|萬寶投顧朱成志+作家楊渡+王淺秋. ... <看更多>
楊渡評價 在 Re: [評價] 102-2 許育嘉大一國文下- 看板NTUcours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老實說我並不覺得有原po說的那麼誇張,
我就把學期中的課程描述更詳細一些,
這學期上課用書為:
上半學期 報導文學讀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46699
下半學期 魯迅文學獎作品選卷1、卷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9880
首先這學期教學定位很明顯是報導文學,
學期初,老師挑了陳映真、藍博洲的白色恐怖相關報導作品教授,
之後更討論許多社會議題,
翁台生 痲瘋病院的世界、楊渡 礦坑裡的黑靈魂,
官鴻志 不孝兒英伸、瓦歷斯.諾幹 Losin.Wadan 殖民族群與個人,
楊樹清 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須文蔚 五個女子和一份報紙,
以上也並不是白色恐怖或是歌誦中共的主題,
且我個人認為上述幾篇文章的內容都是富有討論思考意義的,
不能無視這些講授、討論這些主題,而僅挑出自己認為是錯的地方否定,
至於白色恐怖部份,歷史事實的確需要更多史料佐證,
但反對方也必須提出其他更多史料來反駁吧?
光是說對方的資料"極度片面"、"常見的歷史解釋",不也同樣也犯了證據不足的疑慮嗎?
我並不是研究歷史的專業,在此就不詳細討論白色恐怖,
但透過這門課確實讓我了解更多的面向,以及我從來不知道的事,
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我認為支持左派思想的人並不會少,
用現在的社會框架以及個人認知去解釋這一段歷史顯然是不正確的,
在這部份也請研究更多相關歷史的人不吝指正,
另一方面,下半學期的魯迅文學獎文選,
首先,魯迅文學獎是中國的文學大獎,本學期閱讀以下六篇文章:
加央西熱〈西藏最後的馱隊〉、朱曉軍〈天使在作戰〉
何建明〈部長與國家〉、王宏甲〈中國新教育風暴〉
李鳴生〈震中在人心〉、張雅文〈生命的呐喊〉
其中所提及的部長與國家,講述中國從零到量產石油產業的過程,
我不否認此篇有諸多歌誦國家之處,但必須要從本篇內容下手才能理解透徹,
首先開挖石油產業本身就是由國家來主導,本篇的主角也是時任的石油部長,
對於重要工業資源石油,從零開始到大量生產的過程,
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本身就是激勵人心的,
本身就是描寫國家發展的主題,歌誦國家自然可以理解(當然這是站在他們角度)
但你們所提出的"並無實際根據"這點,我記得上台報告時有提到一些疑慮,
但我印象中是針對作者在寫書時會找人幫忙潤稿等等,
我忘記是不是對本文的內容有所質疑?若這邊我說錯了也請你指正,
當然,如果整學期都看這種文章,你的批評就很合理,
但事實上也並非如此,上面列舉的其他報導作品,
有討論西藏文化、中國醫療弊端、中國教育改革、四川大地震、
最後一篇是偏向傳記的個人情感與其刻苦的成長經歷,
這些也都不是歌誦國家的文學。
若只是因為小組中報告這個主題,就認為所有主題都是如此,是否有些偏頗呢?
我不否認老師這學期的講授內容和有諸多與中國相關的主題,
但因為他人所擁的思想與自身不同,而盲目認為是錯的,是否也太過於主觀?
其中,我也並沒有感受到所謂的"老師不接受他人想法"這件事,
只要提出有根據、有基礎的說法,我認為老師會接受,
而事實上是大家很少舉手表達意見,只在內心裡不認同,不說出想法討論,
沒有經過交換意見的過程,怎麼能說自己的想法就完全正確呢?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的問題,沒看到你們的根據,也請你再指正我。)
回這篇文只是因為你這麼寫會讓沒有修課的同學引導到極度片面的事實,
事實上這學期提到的很多主題都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例如:《不孝兒英伸》中談到當時社會上普遍輕視原住民的氣氛,
《痲瘋病》中更了解樂生療養院中的人權與社會關懷,《礦坑》裡提到礦工的
刻苦工作生活以及對於資本思想的批判,等等其他更多主題,
老實說上完這門課,讓我反思所謂底層人民的生活環境與權益,
以及資本主義社會剝削勞苦大眾的醜陋事實,這些都值得我們一再思考,
大體來說我認為這門課帶給我的收穫滿多的(當然也許有些人不認同)
當然,這也僅限我的個人意見,回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釐清更多的事實,
畢竟老師並沒有辦法在這裡回應,做個平衡報導,也許會公平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6.1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404489841.A.27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