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大家,
這幾天陸陸續續接到祝福、感謝或打氣的訊息,有些還來不及回,但是都收到了,謝謝大家。這一年,讓我們彼此感恩、彼此加持、彼此祝福、成為自己和週邊正向的助緣。
有些朋友會為了自己或別人犯傻而沮喪。其實都好。對自己和別人的傻事笑一笑,再怎麼傻,都過去了,沒有絕對的重要性。
今天 (台灣時間 1230 12:30) 楊定一博士送給大家一份年底的禮物:為《我是誰》有聲朗讀版特別錄製的導讀,讓我們對這個為最成熟的朋友所準備的方法能有一個直接的認識與體會 https://youtu.be/cWKraDkN0DQ
對了,有朋友希望安排跨年的靜心,說實話不知道怎麼照顧到所有時區的朋友,如果真要照顧到的話,工作人員可能一天24小時都在跨年 ^^ 所以…想要靜心跨年的朋友,不妨自己在留言區「揪團」喔~
2020年最後兩天了,我們一起繼續做「隨時感恩-我在+30」,1201開始做的朋友,到1230喊 +30,記得給自己一點鼓勵,今天開始的朋友喊+1。
「隨時感恩-我在」的練習很簡單:在感恩中配合一分鐘六次或五次諧振式呼吸的步調,吸氣,在心裡默念「我」,吐氣,在心裡默念「在」。沒有做過諧振式呼吸的朋友請看這裡→ https://youtu.be/m9IMu8erpW8 在共修前挪出十分鐘用這個練習沉澱自己,自然會讓唯識的觀念更能進入心。
新的一年,讓我們保持開放的心,對自己開放、對真實開放。站在真實,一切只可能剛剛好,只是剛剛好。
2021年的第一個月,我們在「諧振式呼吸+我在」中,從感恩進入臣服和接受,隨時提醒自己「一切都好」「一切都剛剛好」~
近期疫情旅遊限制難以規劃活動,唯識的每日靜心是楊定一博士親自帶領長達53天早晚100小時的線上靜心課程,不受時空限制,隨時可以加入
→ https://reurl.cc/j7NV8M
第四輪共修 (1211-0117)的進度在這裡
→ https://reurl.cc/A8vDnp
Facebook傳送貼文時常慢半拍甚至漏送,希望第一時間收到楊博士新素材通知的朋友,請看這裡的TG頻道加入教學喔 https://www.facebook.com/TheTotalityOfLife/posts/4008040085876174
「楊定一唯識導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楊錦聰-創夢大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探索] 楊定一與全部生命系列- 看板New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楊定一博士【唯識的每日靜心】#風潮線上課程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心得] 楊定一給鑽研佛法者的建議- buddhism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問卦] 楊定一博士會如何拯救疫情這人禍慘劇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世界面臨轉捩點回到心唯識大法門(第8頁) - Mobile01 的評價
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楊錦聰-創夢大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創夢大叔播客,我邀請了一位在心靈圈非常好的朋友彭芷雯,來聊《同一場域》這部電影。
與 彭芷雯合作的緣起,就是去年十月份,我邀請她參加『安德斯霍特台北音樂會』,她聽了非常感動,在現場Anders就介紹了自己正在參與拍攝《同一場域》電影,當時即引起她非常大的興趣,後來導演終於在今年完成這部電影,芷雯看到這部電影後,就非常熱情地將這電影翻譯好,也進一步的跟導演聯繫,她用她個人的方式,熱情的辧了一場場小型的讀書會,藉此推薦給更多的朋友能認識這部電影,希望透過這部電影讓更多人意識到,原來在我們生命的周圍之間,有一股無形的巨大力量,一直串連著彼此。
在訪談中,我們都覺得這部電影是透過科學家及不同領域的專業來實驗或證明,讓更多人了解場域的力量是這麼樣的巨大,也聊到了一個很觸動的話題──今年八月楊博士與風潮共同合作的「唯識的每日靜心」線上課程,每天早上八點和晚上八點,課程為期一個月的時間,總共號召了全球一萬多人的參與,大家都願意在這個時間聚集在一起,其實展現出來的正是在同一場域裡,一個巨大能量的聚集跟轉化。
每天都有一萬多人在同一個時間,大家在一起做靜心,並且祈禱與祝福,無形中即建構了一個巨大的能量網絡,這個集體意識的能量場,可以協助到現在正在快速轉變的地球,起到非常穩定跟安定的作用,這其實就是《同一場域》這部電影所在強調的,同一場域集體意識的力量!
具有科學和醫學背景的楊博士所帶領的“唯識靜心課程“,在這部電影裡也是由很多科學家共同參與研究,我想是有一種殊途同歸之妙~ 也非常期待台北場的《同一場域》觀影分享會與大家一起吟唱,透過安德斯的調頻靜心影片,共同創造愛的同一場域。
🎙Ep17 【離開金融界,反而更富有 】feat. 心靈譯者 彭芷雯
不只人與人要對頻,我們與世界也需要對頻。今年是無法向外走的一年,「心靈探索」成為現代人十分重要的一個課題,我邀請了我的心靈圈好友彭芷雯來談談。她翻譯的電影《同一場域》,提到如何用科學來驗證意識的力量和「集體意識」的流動與影響。她個人也曾摒棄高薪的金融業工作,開啟一個人的聖境之旅,並將經歷撰寫成書。
2021年1月風潮將舉辦電影《同一場域》觀影會,也邀請芷雯來親自導聆~透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從科學的角度,更了解集體意識的影響力,及宇宙萬物相連一體的奧妙。
【精彩片段】
📍「眼淚是心的語言。」被愛感動的當下是一種共振,不可見卻又真實存在
📍「如果現在我就要離開人世了,我會覺得圓滿嗎?」人生中做 的所有選擇,是否離這生自己該完成的事更靠近了?
📍「集體意識或是眾人的祈禱,是很有力量的。」楊定一的「唯識的每日靜心」線上課程,用網路串連起全球上萬人同時靜心
📍「人們靜心後的頻率與地球是相同的。」地球與人類的關係,始終密不可分
📍「我已經得到我所想要的,但為什麼還是不快樂?」探索內心真正的渴望,是一個找回自己的旅程
📍「不用名位和金錢定義自己的話,那我是誰?」你是否真心喜愛著你正在做的事情?你是否感到圓滿快樂和幸福的?
📍「內在探索,其實也是一個回家的旅程。」重拾自我,解開被束縛的人生
🎧【線上收聽】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GrVOQd
▶️Spotify:https://reurl.cc/0Oo21A
▶️SoundOn:https://sndn.link/UncleYang
▶️KKBOX:https://reurl.cc/r813qr
🎶 曲 1#拾起童年/彭靖《風和日麗》
🎶 曲 2#陽光燦爛的日子/彭靖《山居歲月》
🎶 曲3#祝你聖誕快樂(布丁版)/泰武古謠傳唱
🌍同一場域 “ THE 1 FIELD” 觀影分享會・台北第二場
【 跨越靈性與科學・2020最經典的心靈紀錄片!】
紀錄片欣賞 × 彭芷雯導讀 × 安德斯調頻靜心
🌎精彩預告 >> https://youtu.be/RB3avPm3Btk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74巷9號 (捷運大安站)
費用:800元/人
◐日期:2021年1月30日(週六)下午13:30~17:00
介紹/報名 >> http://www.windmusic.com.tw/shop/edm/The-1-field/
◐因觀眾調整參與場次,特別再釋出第一場2021年1月24日(週日)
下午13:30~17:00僅五個名額,欲報名者請將您個人姓名及連絡電話mail:ching@windmusic.com.tw,專人將與您連絡。
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一陣子整理過去的作品,讀到楊定一博士在《我:弄錯身分的個案》最後的問答,剛好可以答覆許多新老朋友的疑惑,也在此和大家分享。(文長,值得仔細慢慢讀,可以消解許多疑惑)
==
★應該從哪一個作品開始著手?
問:不知不覺間,你已經為讀者準備了這麼多的作品,讓他可以接觸、可以投入、可以練習。你會建議從怎樣的順序著手?而個別作品的用意又是什麼?
答:「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無論我當初用文字或聲音表達,讀者也只需要按照完成的時間先後順序來接觸,就是這麼單純。我也提過,這些作品就像一個單擺。可以說,我透過它們為讀者掃描整個意識譜,從人間相對的層面(我用「做」「想」「成為」「追求」來表達),一直走到無色無形的「在」──心、一體、無限、絕對、永恆、全部。
一路下來,我不斷地為讀者建立不同層面的平台,並且把關鍵的字眼定義出來,做一個說明。我明白,讀者來自各行各業、有不同的屬性、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和訓練,也就透過盡可能多的角度,用人間的各種學問(從醫學、科學、哲學、社會學、乃至於心理學……)以及方方面面的常識,鋪出一條通往真實的路,讓大家有一個可以理解、可以著手的基礎。
可以說,這些作品就像指南針,為我們不斷指出「在」的方向。
★從身心的平衡開始
比如說,我最早從《真原醫》著手,希望透過生活習慣、運動、飲食、心理的管理等各種實用的方法,幫助大家得到健康。從我的角度,真正的健康也就是均衡。
然而,我心目中的均衡是全面的,不光是這個身體在物質層面的均衡。或者,再講清楚一點,是身心的均衡。
有了身心的健康,一個人才可能去追求更深層面的真實。
在這本書(我:弄錯身分的個案),我也提過,假如一個人身體不健康或虛弱,相對地,念頭反而會特別多。
這是事實。
每一個人只要生過病、或身體正有慢性的退化,都會明白。
我過去也透過長庚生技和身心靈轉化中心,特別集中在身心層面的健康,做各種活動和教育推廣,為大家示範什麼是活的飲食、什麼是微量元素。其實,微量元素的螺旋場特別高,可以配合我們意識的轉變。這一點,不只幫助相當多人找到健康,還讓他們可以有時間,追求心。
當然,將全部的時間和精神擺到養生,也可能反倒耽誤了這一生。有時候,我反而要不斷提醒這些可愛的朋友,希望他們不要太認真,而是把握機會,讓身心回到一定的平衡,接下來,盡快投入心。
從健康的主題,我再進一步走到靜坐的領域,並且用科學的語言來說明,建立大家的信心。
我在《靜坐》是希望透過各式各樣靜坐的方法,讓大家可以回到心的寧靜。一個人只有內心安靜,才可能打開心胸,接受身心更深層面的觀點。如果我們的心靜不下來,隨時充滿物質層面的顧慮和煩惱,面對更深的層面,往往是還沒有投入就馬上否決。這樣子,就太可惜了。
★進入意識的科學
《靜坐》出版兩年後,我透過《全部的你》希望和大家進一步探討意識的科學。這本書其實相當全面,本身從「有」已經擺盪到「在」。
不過,完成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有些觀念太早提出來,反倒讓務實、偏重左腦的朋友覺得不容易懂。是這樣,我才決定把步調慢下來,將「全部生命系列」徹底展開。從神聖、快樂、時間、頭腦、靈性帶來的身心轉變、睡眠、呼吸、結構調整等主題,徹底闡述「全部生命」的理念,希望一點一滴把大家帶進來。
是這樣,我們一起走到現在。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也一再提起,「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其實代表一個完整的意識譜,是從身體、肉體、物質、有、行動、念頭的層面,一點一滴地擺到「在」(beingness)或絕對的觀念。
站在這個角度,《真原醫》《螺旋舞》《結構調整》《好睡》都可以說是從身體起步,讓我們可以集中在一個生活的主題,而透過這個主題再延伸到身心更深的層面。這幾項作品本身離不開「動」的層面,而且是重複的「動」,我稱為練習。
除了飲食的配方、運動的練習,還有在更深的心理層面、透過觀想或集中五官的練習。透過這些練習,我希望你我可以把身心安定下來,讓念頭自然沉澱,甚至淨化。
一個人念頭少了,身心也就自然成熟,可以準備接受下一階段(也就是更深層面)的意識轉變。
這意識轉變不是靠頭腦去爭取、追求、主張、體驗什麼,反而是透過一個最徹底、不費力的轉變。
從這個角度來看,你會注意到,從《我是誰》《集體的失憶》《落在地球》《定》《時間的陷阱》《短路》《頭腦的東西》《無事生非》,一路走下來,落在愈來愈深的層面,是頭腦一般不能理解的。
但是,我相信,經過這一路,我們的心反而可以得到共鳴。
這個單擺在意識譜擺盪的過程,對我個人最有意思的是,有幾個作品,像是《插對頭》,是已經站在整體面對身心,而站在整體在答覆「我們身心要怎麼去接受祂」,倒不是怎麼從身心延伸到祂。這一點,可能和你我原本所想的,也是相反。
前面提到,我後來認為《全部的你》有些觀念太早提出來。其實,如果大家讀完這個系列再回到《全部的你》,可能會發現過去讀不懂的段落,現在已經可以完全領悟到。
我們會自然明白《全部的你》是在一個很深的層面,倒不像大家以為的只在左腦的層面打轉。
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是那麼早,我已經把人類全部潛能的本質交代清楚。當時,也沒有想再寫下一本書。是後來為了解釋裡頭的一些觀念,才有了那麼多後面的作品。
《神聖的你》表面上在談心流、談修行──尤其臣服,和我們生活有什麼關係?但是,假如你現在回頭看,也會發現,我當時已經把修行的路完整地鋪出來。我也表達我們這一生最神聖的,就是你我自己。我們這個生命,點點滴滴都是神聖的。我才不斷強調,這一生,無論如何要在意識層面告一個段落,不然我們還可能繼續忽略掉每個人都有的、最寶貴、最神聖的部分。
★跨領域的整合
前面已經提到,這些作品,有不少主題是採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來進行,例如養生、運動、呼吸、睡眠,可以說是做一種跨領域的整合。甚至,我還透過《不合理的快樂》來探討快樂的科學,用這個每個人都想追求的主題,從淺白但相當完整的科學知識切入「全部生命」的觀念。一樣地,走到最後,都回到心。
最有意思的是,在《不合理的快樂》,我從科學出發,走到哲學甚至靈性的領域,是希望透過這樣跨領域的整合再加上練習,讓大家可以徹底找到人生真實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我們這一生來最高的目標。
同時,和現在這本書(我:弄錯身分的個案)最相關的是,我是在《不合理的快樂》第一次介紹參的練習。因為這種練習太重要,後來才透過《我是誰》再一次闡述。我也在《定》做了相當的補充──除了將參和定的觀念徹底整合,也對修行人都想追求的定,用我個人的體驗做一個說明。
《我:弄錯身分的個案》這本書表面上很淺,畢竟「我」是從《全部的你》就開始談的一個觀念。但我相信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在這本書已經探討到很深的層面。如果沒有前面的書來鋪陳,讀者可能看不懂這本書。即使表面懂,也無法讓理解落到心。
我在這本書,也整合許多修行的觀念,甚至徹底做一個推翻。當然,推翻的角度,最多只是我個人的。這種個人的角度,本來沒有什麼代表性,卻出乎意料地和過去的經典完全一致。是這樣,才會讓我大膽地把它再次提出來。
一樣地,《時間的陷阱》這本書,讓我採用物理的語言來解析「時間」。我想表達的是,時間,其實是一個頭腦的作業。時間,一點都不是客觀的存在。這一點,和我們一般的想法完全不同。大多數人更是不會想到,就是我們將自己綁住在時間,才建立一個痛苦的人生,而帶來更多煩惱。
《短路》更是奇妙。這本書,終於讓我有機會在另外一個層面說明──如果一個人接受一體、和真實接軌,對個人的身心會帶來什麼作用?這本書的內容,集合了我過去在各地遇到的修行人喜歡問、想要了解的問題。雖然這個顛倒的觀念,對一體而言根本不重要,但是,我相信許多修行的朋友會非常感興趣。
睡眠這個主題,也是如此,首先,我透過《好睡》希望帶出一個完整的睡眠科學,幫助大家得到睡眠。我一直都明白,現代人把失眠當作是造出身心失衡最主要的危機之一。然而,光懂得科學,對個人的睡眠其實沒有用,反倒還可能帶來壓力。就像光懂快樂的科學,也不能讓一個人快樂一樣。進入睡眠這個主題,我個人更大的目的其實是在更後面的一個階段,也就是前面所講的,把睡眠變成我們意識轉變最大的工具。
我利用接下來的《清醒地睡》,延伸《好睡》在物質層面的討論,希望一個人解開了睡眠的困擾後,還可以把睡眠當作一個最好的修行工具。我認為最可惜的是,這個知識在幾千年間幾乎完全消失。
這一點,相信你只要讀過這本書,自然會明白。
★透過聲音,和你心對心
當然,假如將過去聲音的作品一一列出來,那麼,最早的《等著你》,可以說是我想提供的一種心理治療。對於遇到創傷卻走不出來的年輕和年長的朋友,我希望用相當直接的語言,把大家帶到一個更深的層面。
《重生:蛻變於呼吸間》我將兩種調整身心的呼吸帶出來,一個是每分鐘六次、五次、四次的諧振式呼吸;其中,一分鐘五次的方法,還透過磬和鼓的聲音,錄成一小時的長版本,讓需要的朋友有足夠時間可以投入,甚至體會到當下。另一個方法是四小一大的淨化呼吸法,這也就是我在《神聖的你》談「清醒的受苦」時,為遭受嚴重創傷的朋友所準備的方法,幫助他們讓情緒最深的層面浮出來,得到淨化。
從我個人的角度,聲音還是帶來最直接的一種交流。這種交流,最多只能說是一種共振或共鳴,而可以繞過頭腦的作業。是這樣,我才認為有必要透過這些作品,包括《你.在嗎?》《真實瑜伽》來整合「全部生命系列」的觀念。
我們的頭腦還是需要一些方法或練習,才比較容易安靜下來,進入真實。我在《光之瑜伽》《呼吸瑜伽》《四大的瑜伽》透過各式各樣的觀想──觀想光、觀想呼吸、觀想四大元素,結合觀想和聲音的引導,與聽眾做一個心和心的互動。
因為聲音的穿透性,我後來更透過讀書會,從本來只是少數幾個人的互動,到後來透過網路進行大規模的線上共修,將「全部生命系列」的觀念更進一步帶出來。
我會這麼做,其實完全是為了我個人和大家的方便。畢竟我在國外停留的時間愈來愈長,和大家直接互動的機會並不多,也只好運用現代科技的便利,希望能更深的互動。透過讀書會,每一次的焦點可以落在一個小範圍,將某個重要的觀念充分展開。而且,在讀書會的過程中,我完全沒有任何規劃,所講的,全部都是很自在、從心裡流出來的話。這一來,我認為作用反而是更大、更直接。從許多朋友的反應來看,也是如此。
這本書(我:弄錯身分的個案),我也是一樣地盡量運用文字和聲音的結合。除了這本書的文字,我透過風潮音樂,錄製了這本書的有聲導讀《最終的真相》。此外,我在2019.05.17「活出心、只有心、徹底活在心」活動後,也不斷補充這本書的觀念。
這麼做,也就是方便你,在一個主題上,同時從閱讀的理性和聲音的直接著手,做為不同的切入點。
★「全部生命系列」最多是唯識的科學
整體來說,我還是希望大家按照出版的順序來讀、來聽。
最初,這些作品其實沒有什麼順序或理論的藍圖可談。我並沒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包括這本書(我:弄錯身分的個案),也是一樣的。我沒有承諾任何人要寫,但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突然冒了出來。就好像透過我的口述,宇宙有一個流動帶著我走。至於走到哪裡,我也不知道。
假如要用幾個字來總結這個系列,我最多也只能用唯識(Consciousness Only)來表達。我認為,這會是未來最完整的科學。而它跟一般的科學不一樣,它是自己支持自己,自己驗證自己,自己完成自己。它並不需要額外的證據來解釋、證明自己。我才這麼地有把握,認為這套科學會流傳到後世。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希望大家有信心,自己決定從哪裡切入。
最重要的,還是心的共鳴。心共鳴了,頭腦會讓步,也就不會在意你是從哪一個角度、哪一本書回到心。
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楊定一博士【唯識的每日靜心】#風潮線上課程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楊定一 博士【唯識的每日靜心】#風潮線上課程 不斷有朋友在詢問,現在是否還能加入「#唯識的每日靜心」線上共修活動? 當然可以的! 歡迎您隨時購課加入喔~ 雖然 ... ... <看更多>
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心得] 楊定一給鑽研佛法者的建議- buddhism | PTT學習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心得: 楊定一博士從小就是天才兒童二十幾歲就拿到洛克斐勒大學的雙博士從小就是基督徒的他一生也都在靈性的道路上探索廣泛閱讀各領域的書籍把獲得的 ... ... <看更多>
楊定一唯識導讀 在 [探索] 楊定一與全部生命系列- 看板New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距離上次在本板發言不知道過了幾年了,
在路上尋尋覓覓,看各種書籍覺得有些有些訊息或觀念實在很好,但再翻幾頁覺得跟之前
所說互相矛盾,
故一直不想亂分享,怕害人走錯路,這半年來每天看楊博士的書,聽他的youtube,再看到
板上風風雨雨,故跳出來做個輕鬆分享轉換氣氛,
我直接把心得調列式列出
1. 你本來已擁有全部,只是你忘了,被這虛象帶走了
2.若你進入境界高低,想抓取什麼,你又走錯路了
3.時時刻刻一個簡單的提醒,回到一切的源頭
4.提醒完,你醒了,但外在行為毫無更改,但內在那難以言喻的東西轉化,不費力,輕輕
鬆鬆
以上分享,另外,若能在版上遇見同好我會非常開心,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56.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ewAge/M.1567659799.A.D11.html
※ 編輯: ga009977 (223.136.156.254 臺灣), 09/05/2019 13:03:59
※ 編輯: ga009977 (223.136.156.254 臺灣), 09/05/2019 13:05:00
※ 編輯: ga009977 (223.136.156.254 臺灣), 09/05/2019 13:08: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