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活動—臺博館「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記者會
🌱在孩子心中種下關於這片土地的種子
守護精靈「如雲」萌推臺博館兒童探索展
「臺灣.我的家」是國立臺灣博物館特別為5到10歲兒童觀眾規劃的探索展。此展以臺灣作為生物及環境共生共存的舞臺,分為陸地、海洋、天空、改變四幕,各種生物與族群是舞臺上的角色,演出他們的生命故事,部分單元運用戲劇概念,設定兒童容易理解的情境場景,展現臺灣豐富多彩的生命多樣性。今(2)日臺博館重要典藏臺灣雲豹化身為守護精靈「如雲」,來到臺博館與大家見面,並陪同兒童觀眾參觀「臺灣.我的家」,一同探索臺灣豐富的自然與人文。
臺灣這片土地有動有靜,有大有小,先來後到,大家都是小島的一份子。展覽內容從臺灣自然史與人文史的角度切入,分為「石頭會說話」、「森林遊樂園」、「候鳥的小島旅行」、「小島的從前從前」、「海島的輪廓」,以及「生生不息」六個單元。藉由故事性的敘事、貼近生活的語言和多層次的感官互動,引導兒童在體驗、探索、玩耍的觀展過程中,加深孩子們對這塊土地的瞭解,埋下懂得欣賞差異、尊重生命的種子。
此展特別為兒童觀眾挑選動物、植物、礦石及化石標本約150餘件,並設計多組數位式及機械式的互動裝置,希望透過展示素材鼓勵孩童盡情探索學習,提升學習的樂趣。展區內最受歡迎的「森林遊樂園」展區,以「動物餐桌」為主題,餐桌邊大型的臺灣黑熊、臺灣彌猴、野豬、石虎、山羌、鼴鼠、藍鵲、莫式樹蛙及麗紋石龍子等木雕動物模型,引導觀眾近距離的觀察自然事物,認識動物們的生理特徵、飲食形態等各種生態知識,以及背後隱藏的自然環境條件和生存演化的差異,進而引發兒童讀者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為鼓勵孩童觀眾探索學習,「生生不息」展區設計了一組與兒童觀眾共同創作的藝術裝置,利用簡單的連續動畫播放原理,讓小朋友在「花、樹、鳥」線稿上進行繪圖,集結而成手翻書動畫森林,觀展的小朋友可經由轉動裝置細細觀賞大家的共同創作。博物館期望參與式、延續性的創作,在孩童心中播下小小種子並帶來獨特且深刻的感動,且能逐漸長大茁壯成繁盛大樹,終成為森林,生生不息。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為推廣臺博系統及深化典藏,特別挑選鎮館之寶與臺灣特有或特有亞種,如:藍地黃虎旗、臺灣雲豹、臺灣水鹿、黑長尾雉、臺灣狐蝠、銅牛,以及樟樹花等,讓經典館藏化身為七隻守護精靈,成為臺博館的新助力,傳遞文化及生物多樣性的理念。臺博館守護精靈即將在十二月與大家相見,並透過「吉祥物見面會」、「跟偶去遊行」、「吉祥物定目劇」、「剪紙動畫親子工作坊」等寓教於樂的活動串聯臺博系統。
為歡慶兒童探索展開展,臺博館館長洪世佑今日特別致贈見面禮,與大家分享博物館設計的原創貼圖,邀請大家加臺博館LINE官方帳號(@ntmuseum),免費下載「超臺博物館精靈」,成為本館銅牛、古生物館狐蝠,還有南門館老樟及鐵道部園區小角色們的好友。牠們幽默風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迫不及待想跟觀眾們分享臺灣動植物的秘密,以及展覽的微知識與好康活動。
為豐富兒童探索展「生生不息」展區藝術裝置的創作內容,博物館歡迎兒童觀眾參與徵件活動,與大眾分享自然生態的多元樣貌。另臺博館也將於12月6日辦理「剪紙動畫親子工作坊」,讓孩童挑選喜愛的吉祥物,使用生活中的裝備,拍出趣味又獨特的臺博吉祥物動畫影片。
💕相關徵件資訊及活動詳情請至臺博館官網(http://www.ntm.gov.tw)查詢。
🥳 超臺博物館精靈在哪裡?
加入國立臺灣博物館line官方帳號(@ntmuseum),即可免費下載原創貼圖!
網址:https://line.me/S/sticker/18929?lang=zh-Hant&ref=lsh_stickerDetail
(轉發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生物展 本次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出錄音室、第七次走入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由館方典藏管理組助理研究員 #林俊聰博士,帶著大家認識此次常設展。林博士之前已經幫大家介紹過臺灣生物光牆展示區,這次則是介紹台灣生物展。 第一區:臺灣的生物導論 分為臺灣生物的多樣性、動植物的垂直分布和食物網三...
植物標本查詢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多久沒回森林家了?🌲
是否還記得植物、土壤、空氣、雲朵、昆蟲、陰影喚起的悸動?
今年的回森林家|環境博物館
邀請你一同學習,成為探索森林的智者
超過40個參展單位,以自然為養份,盡情想像與創作
10月16-18日
一同來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發掘6種森林的面貌
🐸展演之森
1⃣溫度物所|自然漫延
2⃣孟耿如X吳建興|東眼山物種採「形」計畫
3⃣張逸軍|身體劇
4⃣董運昌|不插電音樂之森
5⃣小巴廊|非洲面具秘境
6⃣淡江大學|森林木十人
7⃣杜如月|森林窺見
8⃣蔡智翔|花見影像裝置
9⃣張皓然|看見
🔟烏克蘭藝術家 Alëna Olasyuk |Life in Process
🌿五感之森
1⃣植物獵人阿介的東眼山
2⃣藍偉華|山林氣味轉移法
3⃣肯園|森林香氣唱遊
4⃣花疫室|植子之手,與森共舞
5⃣興趣誌|在苔蘚和昆蟲間尋找森趣
6⃣森 山身|山身經驗
7⃣呂英菖|許願池共同創作
8⃣聲景Mintase|採集計畫
🦉智庫之森
1⃣霞雲國小|10歲森林
2⃣少年15 森林智庫|自然哲人論壇
3⃣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
4⃣政大創意實驗室|21歲的森林
5⃣光寶文教基金會|與山林相遇
6⃣哲人石|孵夢工坊
🕷手作之森
1⃣趙盈盈|刺繡手札
2⃣宋亞樵|繡一座我們的森林
3⃣老詹|療癒系木雕鳥
4⃣小亨利|我的森林標本盒
🍄飲食之森
1⃣苗林行XLE GOUT|麵包之森
2⃣森林餐桌:胭脂,山海醃漬食
3⃣Fika Fika|里山動物咖啡
4⃣藤舍牧業伙房|竹地雞賞燒
5⃣在欉紅|森林果醬
6⃣T+T,森川食
7⃣森林茶席
選品之森
1⃣放放堂|森林選品
2⃣勾朵花,綠意裡盛開
3⃣森林燦燦
4⃣森林選書
交通方式✅
🚌大眾運輸
「台灣好行-東眼山線(506)」 (每日三班,109/12/31前搭乘進入園區還可免門票)、F906「三民-東眼山 (經蝙蝠洞) 」
🚐不想傷神查詢公車路線,您還可以上雄獅旅遊、原森旅行社,選購回森林家團體旅遊,專車暢遊。
展覽詳情,請參考2020回森林家網站:
https://returntotheforest.tw/
植物標本查詢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多久沒回森林家了?🌲
是否還記得植物、土壤、空氣、雲朵、昆蟲、陰影喚起的悸動?
今年的回森林家|環境博物館
邀請你一同學習,成為探索森林的智者
超過40個參展單位,以自然為養份,盡情想像與創作
10月16-18日
一同來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發掘6種森林的面貌
🐸展演之森
1⃣溫度物所|自然漫延
2⃣孟耿如X吳建興|東眼山物種採「形」計畫
3⃣張逸軍|身體劇
4⃣董運昌|不插電音樂之森
5⃣小巴廊|非洲面具秘境
6⃣淡江大學|森林木十人
7⃣杜如月|森林窺見
8⃣蔡智翔|花見影像裝置
9⃣張皓然|看見
🔟烏克蘭藝術家 Alëna Olasyuk |Life in Process
🌿五感之森
1⃣植物獵人阿介的東眼山
2⃣藍偉華|山林氣味轉移法
3⃣肯園|森林香氣唱遊
4⃣花疫室|植子之手,與森共舞
5⃣興趣誌|在苔蘚和昆蟲間尋找森趣
6⃣森 山身|山身經驗
7⃣呂英菖|許願池共同創作
8⃣聲景Mintase|採集計畫
🦉智庫之森
1⃣霞雲國小|10歲森林
2⃣少年15 森林智庫|自然哲人論壇
3⃣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
4⃣政大創意實驗室|21歲的森林
5⃣光寶文教基金會|與山林相遇
6⃣哲人石|孵夢工坊
🕷手作之森
1⃣趙盈盈|刺繡手札
2⃣宋亞樵|繡一座我們的森林
3⃣老詹|療癒系木雕鳥
4⃣小亨利|我的森林標本盒
🍄飲食之森
1⃣苗林行XLE GOUT|麵包之森
2⃣森林餐桌:胭脂,山海醃漬食
3⃣Fika Fika|里山動物咖啡
4⃣藤舍牧業伙房|竹地雞賞燒
5⃣在欉紅|森林果醬
6⃣T+T,森川食
7⃣森林茶席
選品之森
1⃣放放堂|森林選品
2⃣勾朵花,綠意裡盛開
3⃣森林燦燦
4⃣森林選書
交通方式✅
🚌大眾運輸
「台灣好行-東眼山線(506)」 (每日三班,109/12/31前搭乘進入園區還可免門票)、F906「三民-東眼山 (經蝙蝠洞) 」
🚐不想傷神查詢公車路線,您還可以上雄獅旅遊、原森旅行社,選購回森林家團體旅遊,專車暢遊。
展覽詳情,請參考2020回森林家網站:
https://returntotheforest.tw/
植物標本查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生物展
本次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出錄音室、第七次走入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由館方典藏管理組助理研究員 #林俊聰博士,帶著大家認識此次常設展。林博士之前已經幫大家介紹過臺灣生物光牆展示區,這次則是介紹台灣生物展。
第一區:臺灣的生物導論
分為臺灣生物的多樣性、動植物的垂直分布和食物網三個單元,說明臺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在很小的面積卻擁有包括高比例特有種或特有亞種的動植物分布,生物多樣性相當高,以連續播放棲息在臺灣的許多種不同生物幻燈片,以傳達給觀眾這種印象。這些動植物依海拔高度有不同的垂直分布種類,物種間具複雜的食性關係,在生態上聯結成密不可分的食物網。
第二區:臺灣的海洋生態
營造成海洋區,介紹蘭嶼及綠島附近的海洋生物,包括日行性及夜行性珊瑚礁魚類與附近的動植物,以生態造景的方式用模型及標本來介紹這些生物在海洋中的生態,搭配電腦查詢系統讓您可以查詢展示的海洋生物之知識,進一步認識牠們。在本區還規劃了一個小放映室,定時放映實地拍攝的海洋生態影片,各位可以放鬆心情假想融入藍色海洋地坐在此處欣賞。
第三區:臺灣的陸地生態
紅樹林沼澤生態區及低海拔生態區,本區和第四區及第五區以一條河流連繫,發展出不同的故事。本區以一個半開放式的生態造景,呈現臺灣的紅樹林沼澤區及低海拔地區之動植物分布情形,某些生物以扶手看板上的按鈕來重點強調,例如水筆仔的繁殖方式,直行的短指和尚蟹,表裡不一善於模擬枯葉的枯葉蝶等,以生動的標本展示這些動物的特性。天空中臺灣藍鵲排成一長列的長尾陣飛過,五色鳥從樹洞中探出頭來張望,小水鴨在河口游動覓食,招潮蟹沼澤區棲息,這些都真實地呈現當地生態的縮影,讓觀眾置身於情境中。
第四區:溪流區展示區
介紹溪流地形及其中各種生物,除了幾個小展示櫥櫃重點介紹某些特定溪流生物扮演生物指標,以了解水質污染程度外,在地面下做出一條河流以連結低海拔生態區至中海拔生態區,不僅是地理上的河,也象徵著時間的流轉。觀眾可以在水面上安全地行走,亦可蹲下來看看生活在其中的盤古蟾蜍及各種淡水魚類,有些為釣魚者熟悉的種類,可能喚起其生活經驗,相當有意思。
第五區:中高海拔生態區及高海拔生態區
本區和第三區用相同的展示方式,介紹臺灣的中海拔地區及高海拔地區之動植物分布情形,著重在森林生態及高山亞寒原的生物。在本區可明顯看出生態環境的變化,動植物種類明顯地展現不同的風貌,黑長尾雉在隱秘的林間出沒,鵂鶹停棲在枝枒間休息,林間有成群的紅山椒鳥飛過,臺灣山羊則在崎嶇的山區岩壁行走,皆以標本及生態造景方式營造出高山生態的環境,觀眾能藉此認識這些生物。
第六區:蝴蝶的一生展示區
以臺灣特有的寬尾鳳蝶及其寄主植物臺灣樹為主角,用一個小生態區展示寬尾鳳蝶的生活史中的各個階段,並搭配播放其他種蝴蝶的生態影片,以加深觀眾的印象。
第七區:神秘湖特展區
宜蘭縣境內的神秘湖具有古老的原始湖泊森林生態環境,極具研究調查植物生態演替之價值,且湖中有多種水生植物如東亞黑三稜,及小鷿等動物,故以一個小型的生態櫥呈現,此區設定是可以根據主題定期更換的特展小櫥窗,觀眾不妨多加留意此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