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第三篇
晚安,今天總算能聊到主題了,在這篇文章下筆之前,其實讓我大傷腦筋,考慮了非常久的時間,由於蔣鄧兩人的歷史其實也不短,而且又卡到老美全球布局,要如何濃縮並提出重點,讓大家簡單又清楚了解到美中台三方關係是如何演變,這點實在頗費工夫,必須反覆思量,礙於篇幅一定會有許多不齊全之處,若各位有興趣,後頭若有觸碰到現今時勢的部分,我再另外撰文。
在閱讀本文之前,一樣先提醒各位,請用看故事的角度去看待就好,歷史其實沒有對錯,歷史總是照著人性的每個決定去發展,只是累積的結果,最終影響到了現在的政治格局,影響到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你我而已。
(先說這段歷史故事有點震撼,各位放輕鬆看就好)
沒讀過第一集的朋友,請點 👉 https://reurl.cc/zMxaa
沒讀過第二集的朋友,請點 👉 https://reurl.cc/7Dy35
➡️ 先了解一下兩人的共同背景
在聊蔣鄧兩人之前,我必須先介紹一段歷史課本中從沒講過的背景,早在1925年時,15歲的蔣經國在老蔣安排下,登上一艘蘇聯貨輪,前往蘇聯留學,至於為何跑到共產蘇聯去,那是因為當時黃埔軍校的成立,其實是蘇聯背後全力支持的,而老蔣是第一任校長,蘇聯為了確保軍隊能被自己控制,所以不受人疼愛的小蔣於是變成了質子,美其名是求學,但其實生死一瞬間。
而當年21歲的鄧小平已經在巴黎住了五年,1922年,小鄧加入中共青年團,1924年轉爲中共黨員。1926年到蘇聯留學學習,他們倆個人在1926開始,鄧小平與蔣經國是蘇聯中山大學的同窗,由於鄧大了蔣6歲,因此小蔣對這位同是東方臉孔的鄧小平十分仰慕,兩人常聚在一起討論課業,並聊巴黎風光,也在異國培養出深厚的同窗之誼,時間長達兩年,你沒看錯!當年鄧小平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小組長,而歷史課本從來沒告訴我們,小蔣最早其實是研究馬克斯與恩格斯的社會主義,而且後來人家他還是以全校第一名畢業呢!#好寶寶章蓋。
(至於列寧、史達林、托洛斯基三人,如何把社會主義漸漸演變成極盡殘暴的共產主義,有興趣各位可以自己查XD)
➡️ 歷史的洪流產中產生了奇妙的連結
我在上一篇文中有提到,老美在1953年就開始栽培蔣經國,十幾年下來,小蔣終於在夫人派與各軍頭環伺下,逐漸站穩了腳跟,而在1973年,被尼克森親訪中共,看到美中簽訂了上海公報後,以為即將被世界拋棄的老蔣,由於刺激太大有了健康問題,終於開始把大權都陸續交給兒子蔣經國。而同樣在1973年,用十年文革搞死幾千萬中國老百姓性命的毛澤東,眼看自己一手創立的政權即將被自己玩死,於是下旨決定,將文革中被四人幫鬥慘的鄧小平,提拔上來戴罪立功。
(歷史上的傳奇人物,起初都是從扮演擦屁股的角色開始,所以想做大事不要怕手弄髒,懂嗎?)
而1973年的此時,全球正經歷第一次石油危機,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老美,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當時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三美元漲到接近12美元(還是他娘的有夠便宜阿><),這一個事件後,也讓世界各國紛紛成立自己的石油公司,老美更在隔年於華盛頓,召集13個國家開會,創立了現在大家都熟悉的名詞 #戰略石油儲備 的相關組織規定。
而同年美國著名的布雷敦森林體系也正式宣告終結,擅長玩貿易金融的美國,全球貨幣由固定匯率,改成了浮動匯率,但從1944年-1977年間,美國靠這個體系,用政治與經濟手腕幹掉了前任的全球霸主英國,不只協助歐洲從二戰經濟破敗中站起,也讓美元成為一統天下的全球霸主。而因為要讓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元開始刻意不斷加強貶值力道,而且一降就是8.57%與10%,引發國際金融危機,合併兩次的石油危機(1973年與197年),國際景氣與金融整個上沖下洗,這對後來冷戰末期的蘇聯垮台,當然某方面來說是種額外幫助,這也是為何我總說老美找中共打貿易戰玩法太高端,中共沒底氣能跟他玩,回頭想想,當毛澤東在搞文革喊口號,人人揮舞毛語錄時候,人家老美已經用體制與健全的法律,確認了美元為不可挑戰的世界根基了。
而老美一方面跟第一次石油危機周旋,另一方面也騰出手來在1974年開始用美援幫助小蔣建設台灣,而中共在1976年毛澤東去世,華國鋒跟四人幫內鬥了兩年後,1979年才由鄧小平逐步接掌大位,試圖拚經濟,來挽救凋零的中共政權,而台灣受惠於美國援助與後續的經濟規劃,由於政府的背後,有美國直接嚴厲盯著計劃執行,加上一幫有理念的年輕技術官僚當政,那段時間國民黨內腐敗的舊有勢力比較沒機會分食利益,因此較沒有重蹈老蔣在中國時期貪汙腐敗的現象,於是經濟成長果實便落在了台灣人民的身上,台灣人的人均收入於是由1961年的153美元,一路上升到接近2000美元,而中國人此時的人均收入不到200美元,雙方差了近十倍。
➡️ 窮則變變則通,兩岸看對眼早在美國預料之中
而剛上台的老鄧,面對滿目瘡痍的中國,急需要挽救頹敗的經濟,束手無策的他,眼看台灣經濟在老美幫助下順利起飛,於是當年透過當時中共的財政部長王炳乾秘書的關係,找到了當時已住日本的同學-台灣經濟學家劉建仁,請他回台拜託當年同窗的蔣經國,能否看在同窗之誼上搭把手,於是劉建仁很快地飛到台北面見了蔣經國,蔣經國看到時機成熟,故意躊躇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用濃厚鄉音,開口對他說:「對岸滴同胞們,也是要吃飯啊!」,接著指示他開始蒐集台灣這些年來的經濟建設與數據,只要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利的都送去,內有當初老美交辦的各項經濟建設計畫,國營企業創立與相關辦法、經濟特區設立與獎勵辦法,完完整整六大箱,就由劉建仁準備好後,秘密帶往中國面交給鄧小平,並送上故人舊友的一份祝福,但由於兩岸尚處於死敵階段,台灣也尚未解嚴,小蔣與美國的這步棋只能在檯面下走,直到三四十年後,當年對岸保守派痛罵鄧接受蔣幫忙的史料,才漸漸在兩岸被流出。
可大家若回頭推想邏輯,就會懂美國的布局,老美如果真要放棄台灣,為何要花錢從1974年起在台建十大建設,而1979年建設幾乎完成,美國若又真要放棄台灣,當年其實已經跟中共建交,為何又要透過國會,來通過台灣關係法,並實質保障小蔣能延續政權呢?而依照美國CIA當年掌握台灣情資的能力,為何會默許小蔣暗助老鄧的經濟改革計劃?而剛被斷交的小蔣,甚至放在台南基地的護身符-核武器,都被美軍強制清空拿走,正常推理應該是暴怒回絕,為何又會很快答應呢?
當年我自己在讀這段歷史時候,發現其中很多不合常理的決定,這中間很多的蛛絲馬跡,後頭我再一一為各位分析,但唯一肯定的是,台灣是老美管得沒錯。
➡️ 美國的第四步棋,由台灣釋出善意讓中國承一份情
由於台灣暗中幫助中國經濟改革,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在後來中共教科書版本底下,都幾乎把台灣稱為寶島,而且是極盡的美化與讚揚,這跟過去毛澤東時代的極盡醜化版本簡直是天壤之別,而當年由劉建仁親自備妥資料去面見了鄧小平,與鄧小平會面後兩人長談了很久,劉轉達了小蔣對老鄧釋出的善意,並且轉達了小蔣提醒鄧小平這位兄長,關於政治改革必須緊接在經濟改革之後的想法,他希望鄧小平能理解當經濟改革走到一定程度,政治若不改革走向民主,則經濟改革終將因為政治體制而受限,因為兩者是有關連性與協調的。
(當時還保持威權的小蔣,跑去叮嚀老鄧要走民主道路?
這照邏輯推想,也知道當然是照老美的計畫去交代的啊!XD)
而後鄧小平與劉建仁單獨會談後,他又安排鄧穎超跟財政部長王炳乾一起會談,甚至之後劉建仁被邀請參加鄧小平主持的中共中央第一次經濟改革會議,在會中劉建仁闡述了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過程與策略、自由市場的經濟功能,並強調經濟改革一段時間後,一定要進行所謂的政治體制改革,否則經濟成果終將破滅。
關於小蔣在政治改革的叮嚀,我的判斷是來自於美國對鄧小平還有布局與期待,那另一段驗證是,我自己偶然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中找到線索,在1985年4月15日,鄧小平在會見坦桑尼亞副總統姆維尼時曾公開說:
「就國內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兩條,#一條是政治上發展民主,#一條是經濟上進行改革。」
中共領導人公開的宣稱政治上要發展民主?各位看到想必跟我當時一樣震驚吧!?這番話當年不只是講小蔣聽的,更是講給背後的美國人聽的。
而1979年此時的美國與全球,正面臨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克爆發兩伊戰爭,幸好之前老美建立的戰備儲油機制,但第二次的石油危機,還是讓當年的老美GDP增長掉了3%。(沒建立制度前的第一次掉了4.7%,美國靠制度偉大再次得到明證。)
➡️ 老美的第五步棋,扶植台灣半導體產業作為民主防護盾
早在1965年,由於老美深陷越南戰場,財政負擔加重的情況下,美國便開始積極扶植台灣經濟自立。於是在1967年起,政府就在高雄市前鎮區,設立了台灣第一個(高雄)出口加工區,而後美國通用儀器(GI)也開始在高雄設廠,從事晶體管裝配,於是開啟了美國向台灣轉移電子代工業的序幕。
而在1967-1970年間,台灣當時的工資極其便宜,工人平均月薪才20美元,僅為美國同等職位薪資的5%。低廉的人工成本,吸引大批外商如:美國德州儀器、美國艾德蒙(AOC)、荷蘭飛利浦建元電子、日立電子、三菱等在台設廠,於是台灣人從勉強溫飽,開始踏上邁向小康道路。
而在1973年,實際大權已經在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小蔣的手上,他囑咐了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成立了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由於台灣的電子產業毫無技術根基。1974年,台灣工研院成立了電子工業研究中心,由 #政府扶植 台灣電子產業基礎技術研究。1975年 #由台灣省政府出資,推動“積體電路示範工廠設置計劃”,直到1980年代,聯華電子在 #官方持股70%的情況下成立,進駐新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由電子所副所長曹興誠負責,從美國引進4英寸晶圓生產線,主要生產電子錶、電子樂器、程控電話等民用產品IC部件。到1985年聯華的營業額達到12.89億元(約3200萬美元),獲利2.17億元,成為台灣產業新貴,儘管豐厚的利潤立時讓人眼紅,但台灣在後面幾十年來,半導體產業面對官股慢慢撤出,開始走向民營的路途,其實走的異常艱辛痛苦。
(看看現在的貿易戰,仔細看一下中國現在的民營大企業,老闆都必須得是共產黨員,背後金主就是中共,扶植產業的手法,起初雖然都一樣,但真民營跟假民營,走民主制度與共產制度,最終在現在受貿易戰的政治力影響後,結果就大不相同。)
而值得一提的是,其實中共早在1973年,毛澤東趁着中美關係緩和和世界石油危機,歐美經濟衰退的機會,就計劃耗資1億美元,從歐美國家引進七條當時世界最先進的3英寸晶圓生產線。
這比台灣工研院要早2年,比韓國早4年。但是由於 #政治體制不同,#歐美國家採用技術封鎖政策,直至1980年,3英寸晶圓廠已經逐漸落後淘汰,中國大陸才得以進口二手設備,在北京建成第一座3英寸晶圓廠,但時間已經比台灣晚了三年。而後數年間,在美國刻意扶植下,台灣積體電路產業,僅用十年時間,迅速反超中國大陸。
(看到這史料,然後看看現今老美用禁止高科技產品輸出,來制裁中興與華為,你我就知道民主能不能當飯吃了,知道要跟誰站同一邊才有飯吃了吧?XD)
而對岸在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厦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其實就跟台灣的加工出口區是一樣的設計,主要吸引外資進來投資建設,複製像台灣模式一樣,在一定時期內通過中央政府給予的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二者合力,來快速拉高經濟成長力道與速度,提醒大家一下,中興與華為就是在這段期間陸續在深圳設廠的。
但經濟起飛也就僅僅成長了5年,在1985年,中國各級地方政府、企業機關有點錢後,開始進口了10.6萬輛小轎車,挪用了29.5億美元鉅額資金,主要就是要讓官僚體系,能大肆吃喝享樂。貪污腐敗的後果,耗費了鉅額資金,也抽乾了當時中國工業體系,進行技術升級的血液,最終導致中國汽車、電子、紡織、機械、航空工業,在1990年代因為蘇聯垮台影響,中共內部全國幾十萬家 #國有企業破產倒閉,超過4000萬人下崗失業。
(是不是印證了小蔣對老鄧的叮嚀呢?經濟改革要伴隨著政治改革一起做,否則腐敗就先讓你的經濟發展成為一場空XD)
因為文很長,今天先暫時先聊到這邊,下一篇再從比較不同的角度,來聊聊小蔣在人生的最後幾年,所做的重大決定,然後你就會更清楚看到美國人對於台灣的未來,用人性與制度去設計並解決的方略了。
#這才是最早的兩岸一家親
恭喜老共,除了《台灣旅行法》,聽說又多了《西藏旅行對等法》,哎呀~果然要老美要認真拿中共官員開刀了
#先休息再寫下去我家美帝會給我經濟制裁🤣🤣
森友學園事件結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政治人物的危機往往都發生在不經意處 安倍晉三讓停滯20年的日本經濟再次回溫 一月份失業率更創下25年新低2.4% 也在沒有美國情況下 主導與11國達成CPTPP協議 但安倍權力基礎來自極右翼民族主義 夫人昭惠涉嫌圖利極右翼所支持的森友學園購地案 過去安倍堅決否認其與家人涉及此案 3/7負責本案的職員輕生並留下“我被迫改寫文件”遺書 3/9職員主管後高升國稅廳長的佐川宣壽辭職 3/12財務省承認將14份文件中包括昭惠在內政要名字塗去 安倍將此案交由副首相麻生太郎調查而非公正第三人 但其支持度受弊案衝擊下滑9.4%】
「我將辭去國稅廳長一職,真的萬分對不起,」時為日本財務省國稅廳長佐川宣壽。
一位官員的閃電請辭,為安倍政權投下震撼彈。
「關於出售手續及談判記錄,由於案子都已經完結,所以記錄都已經銷毀,沒有留下,」時為日本財務省國稅廳長佐川宣壽(2017.2) 。
事實上,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2月以來,有14份文件遭到改寫,「現在牆上貼的就是遭到改寫的,14份已審批文件,合計有78頁之多,」NHK主播桑子真帆,「被刪掉的包括平成26年(2014年)4月,安倍夫人昭惠赴森友學園演講視察,然後呢,右邊修改過的版本,」NHK主播有馬嘉男。
這部分完全被刪除。
「麻生大臣,指使改寫文件的,當然不可能是您吧,」自民黨參議員西田昌司。
「我去指使改寫文件什麼的,這種事絕對沒有,沒有,」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
「那我再問一下首相同樣的問題,不是您吧,」自民黨參議員西田昌司。
「當然不是我去指使改寫文件,完全沒有的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2017年,兩件涉及安倍的私校醜聞陸續爆發,分別是夫人昭惠擔任名譽校長的「瑞穗之國紀念小學」,價值9億5600萬日圓的國有地校地,以1億3400萬日圓的價格賤賣。在野黨要追究昭惠夫人,是否參與了關說。
另一件是與安倍交情超過30年的摯友,加計學園理事長加計孝太郎,他疑似透過安倍施壓,在愛媛縣的國家戰略特區,新設獸醫系。同樣也是無償使用土地,並且獲得政府64億日圓補助金。
當時安倍內閣支持率驟跌,甚至出現低於30%的數字,直逼歷來首相下台時的民調,自民黨也在東京都議會選舉中潰敗。
由小池知事所領導的「都民第一會」,成為東京都議會第一大黨,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但是在2個月後的眾院大選,安倍成功的利用北韓威脅,以及在野黨分裂,領導自民黨在眾院大選中獨自拿下284席,遠遠超出過半所需的233席,確保自民黨成為能單獨主導國會的絕對穩定多數。原本以為糾纏安倍一年的森友醜聞,已經是過去式了,哪知3月2日朝日新聞的頭版頭條,直指財務省有可能篡改了關於森友學園的相關文件,再次把安倍推上火線。
5天後(3月7日),一名男性職員死在家中。
一名隸屬近畿財務局,曾參與森友學園交涉的男性職員,3月7日被發現死在寓所,因為現場留有遺書,警方懷疑他是輕生死亡,「男子留下的遺書裡寫著,"我被迫改寫文件",」希望之黨眾議員今井雅人。
2天後(3月9日),財務省國稅廳長佐川閃電請辭。
隔天(10日),財務省才承認確有改寫文件,時間早在2017年2月,隱瞞時間長達一年。此時距離朝日新聞的驚天爆料,也才短短8天。原本沒有證據證明,森友購地案與安倍晉三有關,然而新曝光的修改前文件顯示,參與審查的官員全都知曉昭惠夫人與森友學園的「不尋常關係」。
(原文件寫道)安倍昭惠夫人,4月25日到小學現址視察,夫人說"這是一塊不錯的地皮","請推進此事"。
「我問了夫人這件事,她說她沒有說這些話,記載在上頭的那些話是籠池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相較於原本的土地出售關說疑雲,這一掩蓋行為,對政府是更大威脅。
「修改已審批文件是極為嚴重的問題,對此感到非常遺憾,我為此向各位表達深深的歉意,」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2018.3.12) 。
「此事動搖對行政全體的信賴,容我再次向國民致上歉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在野黨要的可不只是道歉。
「如果我或我的妻子有涉及任何關說,這簡直是,真的,不止是首相一職,我連國會議員的職位都會辭去,這點我想要講清楚說明白,」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7.2) 。
安倍現在是這麼說的。
「我在此向全體國民致上深深的歉意,為了解明事件來龍去脈,我們會進行調查,麻生財務大臣會擔起責任,負責調查釐清全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所以,安倍不會辭,而麻生則必須肩負起調查真相的重任,也不能辭。
「(您的認知這是「改寫」),(還是「篡改文書」呢),我認為是「改寫」,」官房長官菅義偉。
安倍內閣將森友文件的「改寫」,定調為財務省內部的問題,完全不要求追究包括麻生在內閣員的責任。那麼誰該負責呢?
「是理財局底下,理財局底下,我認為事實就是理財局底下的部分職員,自己去做的這件事,事情就是這樣,我認為最終責任者,就是當時的財務省國稅廳長,佐川宣壽應該要負責,」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
關於森友案財務省的應對:
完全能接受 2%
能接受 14%
不能接受 29%
完全不能接受 45%
日本NHK最新民調顯示,對於森友相關文件改寫一事,僅16%的人接受財務省的解釋。不接受和完全不能接受的人,超過七成。
「這種改寫在一般企業都是不可以的事,公司絕不會容忍這種事發生,」民眾。
但是安倍內閣的支持率,還沒有明顯變化。即使醜聞升高後,內閣不支持率上升4%(本周為38%),但仍低於支持率(本周為44%)。基於2018年日本沒有大選,自民黨仍以人數優勢,強硬地拒絕傳喚安倍夫人赴國會說明。
「在野黨沒有能夠說服選民,他們是比執政黨更好的選擇,即使現在的安倍內閣表現不怎麼樣,」天普大學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Robert Dujarric。
英國《金融時報》提出,缺乏執政能力,是日本在野黨的致命弱點。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也就是所謂TPP 11,被視為是反制,美國日益嚴峻的貿易保護主義,而這個TPP 11,將會是世界前三大自貿區。
在國稅廳長佐川閃辭當天,日本與美國以外的TPP11國在智利正式簽署CPTPP(The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早在2017年12月,日本更是完成了與歐盟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日本和歐盟全球GDP的30%,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先進工業化經濟區的誕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你可以批評安倍夾在北韓和中國之間,抱美國大腿跑第一的紀錄,但是當他的美國大夢摔醒之後,務實為日本找尋出路。自從安倍2012年底上任以來,日經指數累計上漲140%。日本一月份失業率降低到2.4%,是25年來最低(來源金融時報)。
安倍原本可以安穩的等著今年秋天,毫無懸念的贏得自民黨黨魁第三任期,甚至成為日本戰後執政最長的首相。並且在東京2020年奧運會上,風光的歡迎各國領導人和運動員。但是這些願望,如今都因為這78頁遭「改寫」的文件,憑添變數。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森友學園事件結果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作者: 林瑞珠 (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
因為大潭電廠跳電停擺,15日傍晚全台大停電,晚上6時起共有668萬戶分區限電,台北市區亦然,我家也不例外,在6點許停電了,只好出門覓食。一出門,發現家家戶戶人都出來了,有的在門口搖扇搧涼,有的溜狗,加上正逢下班人潮,好不熱鬧,這好久不見手動搖扇的畫面,一時竟讓我發起思古幽情來了。待來到大馬路,四下漆黑一片中唯有少許有自備電源的店家以及車燈在閃爍,一個普通的路口就站了三位交警在指揮,過馬路時,迎面而來的人潮洶湧如潮,雖然尚有秩序,還是有點災難臨場感。
台北還好,有大批交警指揮交通,但出了雙北市區就不見得是這樣了。
中南部的朋友紛紛透過臉書以及Line報訊,新竹、彰化的朋友說十字路口打結了,高雄的朋友說,騎機車在路上好幾度差點被撞,十字路口好像無政府狀態,彷彿回到原始世界,過個馬路都要各憑本事,甚至友人開車從新北市的雙溪回台北市區,一路險象環生,大家蜂擁著過馬路,卻不見交警指揮,提供協助,到處亂成一團。
不只如此,各地停電的縣市都傳來民眾於電梯受困的事件,光台北市就有百來見,全台有數百件,民眾在暗無天日又悶熱的電梯裡等待救援,一等就是數十分鐘,甚至一兩個小時,飽受恐懼的折磨,甚至有抱著幼兒的媽媽差點窒息。
甚至,連救命的醫院都停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的門診中心都跳電,直到院內啟動緊急供電系統,才恢復部分電力。
高雄則有一家牙醫診所,停電當時正好有醫生在為病患做牙齒矯正,無法停止醫療行為,牙醫助理們有人拿手機打燈,有人負責搧風,在克難的環境下,微弱的光線裡,才為病患完成矯正醫療。
最冤枉的是,竟然有人因為大停電而間接害命!苗栗有對母子因為停電而點蠟燭工作,不慎引起火災,造成一死一傷,在一樓的婦人自行逃出,在二樓房間且中風行動不便的兒子,就沒那麼好運氣了。獲救的72歲老婦表示,她平常靠著在家做家庭代工維持生計,突然停電時正在工作,便點蠟燭照明,疑似蠟燭不慎倒下,引燃放在一旁的鞋墊黏著劑,導致火勢蔓延到堆積屋內的紙箱、加工品,一發不可收拾。
受害的 永遠是底層人
反觀各工業區,除了零星幾家工廠之外,都不受影響。例如高科技生產重鎮新竹科學園區,台積電在中科、南科的晶圓代工廠,以及聯電南科廠,全都供電正常,生產營運未受影響。其他如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廠南亞科、美光桃園廠與記憶體製造廠華邦電的生產線亦然。
位在新北市土城工業區的廠房雖然部分傳出跳電停電消息,但鴻海土城總部啟用備用電源,營運正常。
大廠因為有政府對工業區優先供電、供水的政策保護,或有能力自備發電設備而不受影響,那小老百姓呢?看起來要自認倒楣。但是,法律可不是這樣規定的。
經濟部公布實施的「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規定,是針對工業用電戶一千瓩以上的大工業用戶,進行五階段的限電措施。
台電網頁也明載:「遇系統突發事故,導致電源不足或設備超過負荷、電壓嚴重偏低時,為顧及電力系統安全,需立即實施之限電措施。因事發突然,屬無預警之因應方式,故未能事先通知用戶。」
這次因大潭廠的跳電而實施的輪流供電,完全違反「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的規定,連關鍵的民生安全用電都停了,就是不停工業用電,如此重財團輕人民,甚至造成人命傷亡亦不顧,實在可議。
台灣政府長久以來就是這樣重財團、輕人民,優讓企業、慷人民之慨的結果,經濟還是不見好轉,人民薪水愈來愈低。
有人說,停電造成的經濟損失越小才越好,所以要給工業用戶供電。
如果讓企業限電百分之五會影響到經濟,那這個企業體質有問題,淘汰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跟限電何關。
林全今天中午開記者會說明大潭電廠事故的處理準則,會中表示,停電要考量的因素主要照顧一般社會大眾的安全,減少社會的不便性。
關鍵在電力系統太脆弱
言之鑿鑿,但做法完全背道而馳,這表示有兩種可能,一是小英完全失控,對台灣電力束手無策。如果是這樣,台灣就大不妙了,動一根手指,就可癱瘓台灣,哪裡需要中國飛彈對準台灣。
一則,是英全政府與台電唱雙簧,英全扮白臉,安撫民情,讓台電辦黑臉,為了某種目的,欺騙民眾,限民生用電以產生恐慌,來遂其盤算。還對工業戶照顧備至,讓工商企業所謂大老們以及核電幫出來放話,講的竟然還是缺電、更吵著要重啟核電,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不顧。如果說其中沒有隱情,我是不會相信的。
不管是前幾天倒了的和平電廠的電塔,或大潭電廠六部機組跳電,該檢討的大電廠大電網的政策,牽一髪則動全身,這樣的電力系統實在太脆弱,應該趁此時機好好檢討台電長期以來的好大喜功,掌握電力,卻又長期經營管理不善的積習。小英總統說,2025年台灣綠能發電占比目標要提高至20%,如果不從電力系統做改變,今日再多的誓言都是虛話,是不可能達陣的。
在改變之前,請英全睜眼看看昨天的電災,請查核台電停了誰家的電,讓多少人困在電梯裡,有多少人在交通號誌失靈下勇闖十字路口,有多少人因此受到傷害。
這絕對不是人民對綠色執政的期待,英全如果低估人民的智慧,那未來人民會怎麼還以顏色呢? 無需我預言,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