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跟大家分享遊記了,這次是仙家三代同堂,兩天一夜的宜蘭小旅行。
其實我對旅遊不論國內外都沒有太大的需求,這次的動機主要是想陪仙嬤去走走;而仙嬤本人是也沒提出要走走的需求,僅表示若我們孩子想玩,她就陪著去。所以到底是誰陪誰至今仍是個謎!
欸膩喂,此次行程相當的鬆散,主打老弱婦孺復健之旅。
第一天來到宜蘭的 #斑比山丘,如傳聞中所言,園區真的不大,供小鹿跑跳的範圍約莫三個籃球場大小,園區處處充滿小清新的設計感,販賣部陳列獨家商品,精緻又有型,很好逛的。整體包裝及品牌氛圍營造可說相當成功,我想下次在到宜蘭我還是會再來造訪。
小王因為之前有被奈良鹿群攻擊的陰影,這裡的梅花鹿顯得溫馴可愛許多。
晚上我們入住 #獨立森林 包棟民宿,獨立森林算是在十年前引領宜蘭包棟民宿的風潮,當時就很想去,想了十年終於成行。
若提前三個月訂可享65折優惠,所以此次含加床費約18000,雖沒附任何餐,但仍比住飯店划算。
因我們這團以老弱婦孺為大宗,所以選擇入住有電梯的4號飛鳥,只能說包棟真的太好玩太適合家族旅遊了!
我們約了表妹一家,共計八大三小(是的,其中一小就是我那不帥胞弟的帥兒子 )住一棟四間房很剛好。
小朋友最愛的就是一刻不得閒的莽撞狂野的串門子了,大人就窩在沙發上有一搭沒一搭的放空話家常,大人小孩間彼此互不搭理互不干涉、目光毫無交集,大人充電小獸放電,這就是我心目當中最美妙的(零)行程安排。
若說格局的缺點,應該是他的浴缸都是大剌剌的擺在房間中央,連塊玻璃帷幕都沒有。
那你可能會說大不了就不泡澡,但他的淋浴間竟然也只有透明玻璃門隔間,這對生性保守的我,真的很難突破心理障礙,還好我家那間還有門簾,但是長在玻璃門外,這對生性保守的我(講過了)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
想說三頭橫衝直撞的雄性猛獸若玩起躲貓貓,一個箭步伸手拉開門簾,也是怕會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於是我只好情商我唯一可以信任的老王幫我駐守門簾外把風,然後他又故意在那邊給我鬧⋯,為什麼洗個澡要搞得如此驚險刺激我也是不明白。
我在入住前,就跟仙嬤說:「媽,你知道嗎,我這次訂的民宿有很大的廚房,有烤箱、微波爐⋯」我話還沒說完,仙嬤立即打斷:「別肖想叫我煮!」
嗯,果真知女莫若母,但想說民宿住得這麼素西也懶得再外出覓食,於是我請了烤肉店家來外燴。
在約定用餐的前一個小時,店家已經來超前部署,架爐升火、準備食材。
我原本想像的畫面是,一家子老小搬板凳圍著烤肉架,拿著免洗餐具等著吃:吐司夾肉、烤玉米、烤香腸⋯,小朋友在一旁躲貓貓,好不歡樂。
用餐時間一到,師傅把高級的瓷盤往餐廳的實木大餐桌上一擺的那一刻,就開始了我們晚餐的驚奇之旅,窮酸真是限制我的想像。
這根本是以法式fine dining呈現台式燒烤的美味!
每道菜一上桌,都讓我們驚呼連連、嘖嘖稱奇,每道都超級好吃又創新,深深覺得當初決定請來外燴烤肉真是太明智了。食材、代烤、清潔,一次到位,全身都沒沾染烤肉油煙味,吃得優雅又從容,這一筆花得真是太值得了。
附上精選當地時令菜單~
1、宜蘭玉田香腸
2、椒鹽杏鮑菇
3、蜜汁炭烤豬肋排
4、碳烤北海道特大生食干貝
5、炭烤溫體松阪豬
6、鹽烤新鮮鮑魚嫩切
7、鮮甜水嫩澎湖絲瓜
8、碳烤頂級梅花豬卷五寶
9、金車生技無毒大白蝦
10、頂級Prime無骨牛小排(桌邊炙燒)
11、鹽烤澳洲M9和牛牛舌
12、鮮活魚下巴
13、日本清甜櫛瓜
以上10000/6人 ,來自 哩老師烤好
完食後,接著又繼續煩惱下一頓—早餐,在哪?民宿有代訂早餐服務,也是有foodpanda可以叫,但老王堅持要扮演好女婿一角,說隔天要起大早幫大家熬稀飯,所以又馬不停蹄連夜到附近的全聯扛了一包白米、麵筋罐頭等乾糧。
翌日,天剛破曉,飾演好女婿的老王果真透早起來用白米熬好粥等大家起床,配上大茂黑瓜、土豆麵筋、新東陽肉鬆、紅燒鰻、鹹鴨蛋⋯,佐我手抖之手沖咖啡,提神醒腦。
吃完早餐後,跟已培養一晚感情的獨立森林做最後的溫存,在中午十二時才心有不甘的壓線退房。
之後去了 #宜蘭傳藝中心,玩了小王朝思暮想的 #密室逃脫,是說來這裡不是該打陀螺、捏陶、吃龍鬚糖之類的嗎?一張票350真是貴,欸膩喂,我就趁亂幫Go爸(我胞弟)、Gordon 、小王買了票,在Go爸弄清狀況say no前,將他一把關進密室一打三。
在歷經一個小時的困獸之鬥(表訂是20分鐘,玩得真是夠本真是好),只見Go爸臉很臭的出閘,像是假釋出獄般鬍渣都冒出來了,我一臉邪惡的湊上去問好不好玩?
他說靠腰,以後若再被關一次,拎杯就bla bla(消音)。Go爸說中途小王跟大表弟一直意見分歧吵了起來、Gordon 一直尖叫說好無聊快放我出去,他按了無數次求救鈴,甜美的關主姐姐耐心的一再提示引導線索,Go爸說他只想大吼:靠腰again,快開門放我們出去就對了!
原本沒有幽閉恐懼症都被關到誘發了,十四天居家檢疫都沒這麼漫長,只能說這種需要手腦並用兼高智商高情商的活動,真是太不適合中年大叔,回去應該幫他煮個豬腳麵線兼過香爐。
這種慵懶鬆散的耍廢行程,真是太適合我了啦!昨天的燒烤師傅在宜蘭一帶民宿都出過任務,強力跟我們推薦另一家歐風包棟民宿 #韋瓦第莊園民宿,立馬放進今年暑假的口袋名單。
除了代烤服務外,希望未來也有代打包行李、代遛小孩消失在雙親視線⋯等,一條龍服務報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雖然「#新竹動物園」在2019年底早已風光開幕,也成為IG熱門的打卡聖地,但因為開幕初期的人山人海與後來武漢肺炎爆發等因素,便沒去實地訪查。因為新竹動物園的空間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動物園」,整體規劃可追溯到日治時期,這次終於有機會去體驗觀察一下這個特別的空間。我們今天就以 #影片實境走訪的方式,來...
「森之丘 格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仙女懶媽愛轟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賣/高雄/橋頭]鼎宇森之丘高樓景觀美宅- 看板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請問鼎宇森之丘建案(第6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鼎宇森風景- Home 的評價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森風景格局、森之丘出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森風景格局、森之丘出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達和森之丘基地近1.5萬坪|蘋果新聞網 的評價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該案已成交) 桃園南崁~森之丘鄉村風庭院戶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鼎宇森之丘ptt 的評價
- 關於森之丘 格局 在 鼎宇森之丘ptt - Clericimpianti 的評價
森之丘 格局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竹散步】 #公園裡的動物園:從日治時代的遊園地到現在的新竹動物園 | 李長潔 🐘
.
雖然「新竹動物園」在2019年底早已風光開幕,也成為IG熱門的打卡聖地,但因為開幕初期的人山人海與後來武漢肺炎爆發等因素,便沒去實地訪查。新竹動物園的空間可以說是現存原址「#台灣最早的動物園」,整體規劃可追溯到日治時期,這次終於有機會去體驗觀察一下這個特別的空間。我們今天就以 #影片實境走訪的方式,來感受、觀察、探索、分析新竹動物園,從城市政策、動物園文化史、空間與建築變遷面向,來認真逛玩動物園。
.
▓ #新竹之森的政策論述
.
從2017年開始,新竹市政府開始提出他們的城市願景,以「#新竹之森」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軸論述,展開一系列圍繞著「水」與「森」的都市規劃,試著從啓蒙市府與市民美感的思維力,推動美感教育,讓新竹市邁向更雋永的城市,創造城市品牌。可以見到「美感」是「新竹之森」論述所強調的關鍵面向。而這個視覺性、感受性便實踐推展於各種的實際規劃上,新竹動物園當然也是。
.
▓ #日治時代的新竹兒童遊園地
.
重整了三年,新竹動物園於2019年底重新開園,因令人驚艷的美學設計,吸引大量參觀人潮。新竹市立動物園,是目前臺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1935年,為慶祝新竹街改為新竹市五週年,由市民捐款興建「#新竹市兒童遊園地」。1936年8月,日治時期新竹州新竹公園內的兒童遊園地正式開園,園內附設動物園區。對照今昔園區規畫,基本格局與範圍變化不大,遊逛園區可以清楚體驗到時間流變下的空間更迭。
.
▓ #近代動物園的發生
.
要談動物園之前,要先稍微認識一下日本「遊園地」的發生。研究者若生謙二(1984)羅列了日本動物園的發展史:
.
1. 見世物園地時代(江戶時期中末)
2. 山下町博物館時代(明治6年頃~明15年)
3. 上野動物園開設與展開時代(明15年~明治42年頃)
4. 京都、大阪、名古屋動物園開設時代(明治30年代~大正末期)
5. 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初年~昭和17年頃)
6. 戰時體制時代(昭和18年~昭和22年)
7. 地方自治體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23年~昭和30年頃)
8. 昭和30年代以降的動物園
.
最初的動物園,起於江戶時代賞玩「見世物」的奇觀娛樂,有點像是台灣觀光區會出現的「搜奇博物館」,讓人觀看一些稀有的(動)物,例如「大阪孔雀茶屋」(中藤保則,1984)。這樣的遊園地展開,興於日本大眾城市發展初期,提供都市娛樂空間。這股風潮在「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時期最為高漲,也是日本近代動物園典型,北海道知名的旭山動物園是代表之一,強調「休閒」與「娛樂」,讓大眾可以「#愉快地觀賞動物」。(若生謙二,2010)
.
▓ #動物與戰爭
.
台灣的動物園始於日治時代,如圓山動物園、新竹動物園等。除前述電鐵公司出資建立的動物園,所帶著的大眾娛樂功能,動物園的設置,也說明著日本強化民族國家與殖民治理的特質,透過動物展示、自然知識的掌握,展演與宣傳國家權力。新竹兒童遊園地裡的附設動物園,在戰爭時期,被遷移到台北圓山動物園寄養。
.
新竹兒童遊園地一方面顯示了日治時代末期專業化、大型化樂園休閒機制的誕生,園區內以「#散步」、「#觀賞」、「#參與」的空間設計與裝置,形成了台灣民眾現代休閒生活的經驗與方式。但也還是可見到日治政府將公共休閒視為社會教育的一種方式,官方制定的休閒娛樂和公共設施,成為執政者推行其教養和教化工作的工具(徐聖凱,2019)。而被遷移到圓山動物園的動物們,也化身為提升戰爭道德(war moral)的代言人,以「大象」為例,大象同時被作為是「觀賞動物」與「戰場駝獸」,連結了後方與前線的戰爭心靈(鄭麗榕,2013)。
.
直至戰後才又重新開放,逐步成為後來的新竹動物園。因此我們可以在新竹動物園裡,看見舊大門、噴水池、黃魚鴞欄舍、石燈籠、狛犬等歷史建築,其保有日治時期到現在的空間軌跡。
.
▓ #沒有籠子的動物園
.
跟著動物園的發展觀點一路走來,可以鮮明地感受到這類「園區」對大眾集體休閒生活的形構。同樣地,在「新竹之森」的美感論述下,建築師邱文傑延續新竹城市願景,打造了一個設計感、美感十足的動物園空間。建築師強調,新竹動物園是一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以「動物」為中心的園區設計,讓大眾可以更親近地參與到動物的生活中。
.
新竹動物園的空間設計十分有層次感,在視野上,創造了一個具體而微,又開闊流暢的空間,從大門進入開始,高起的平台俯視動物園整體,旋即進入的地底親近動物的生活,小河水岸不時出現在散步的路線上,樹木與丘陵所構成的層次感讓規模不大的園區有豐富的身體參與。各時代的舊有建築物有意識、有意義地被保存下來,例如日治時代的豪華大門、戰後的大象綾子的故事屋、開放給人類使用的大鳥籠,整體而言,對人類的美感而言,是很好的「公園裡的動物園」。
.
▓ #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
.
對於動物而言,棲息空間或許還是稍嫌狹小或規畫不妥,這方面我並非專家,可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圓了誰的夢?從改建後的新竹動物園談起》(https://wuo-wuo.com/report/57-comment/1106-hsinchu-zoo-opinion)。不過,在遊歷新竹動物園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動物與人的距離被拉近成一種參與關係,像是走進公園碰見動物,這與現代動物園科普式的知識展示不太一樣。究竟「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哪一個更好呢?值得大家去動物園拜訪時感受一下、思考一下。
.
🗂 #參考文獻
.
1. 若生謙二(1982)。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動物園の発展過程に関する研究。造園雑誌,46(1),1-12。
2. 若生謙二(2010)。動物園革命。岩波書店。
3. 中藤保則(1984)。遊園地の文化史。自由現代社。
4. 鄭麗榕(2013)。戰爭與動物: 臺北圓山動物園的社會文化史。師大台灣史學報。
5. 徐聖凱。(2019)。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與休閒近代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位論文。
\\\\
#4K版youtube: https://youtu.be/gVled5y8TMc
森之丘 格局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影無蹤:2019十大外語片】
.
規則如下,即筆者在2019年觀賞電影(首映年份限2018至2019年)皆納入考量範圍(去年總觀影片數不含舊片重看為1177部)。該十大片單僅彰顯了個人的品味與喜好,文末附上每部片的簡單評論供大家參考。
●
(1)《寄生上流》(Parasite)(南韓)(2019)
(2)《幸福的拉札洛》(Happy as Lazzaro)(義大利、瑞士、法國、德國)(2018)
(3)《真寵》(The Favourite)(愛爾蘭、英國、美國)(2018)
(4)《吉娃娃羅曼死》(Chiwawa)(日本)(2019)
(5)《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西班牙)(2019)
(6)《飛翔吧,埼玉》(Fly Me To The Saitama)(日本)(2019)
(7)《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德國、義大利)(2018)
(8)《自衛的藝術》(The Art of Self-Defense)(美國)(2019)
(9)《撿到槍》(The Gun)(日本)(2018)
(10)《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A Banana? At This Time of Night?)(日本)(2018)
.
第一名與第二名其實猶豫很久,最終還是選了奉俊昊的《寄生上流》,這部作品堪稱雅俗共賞,實際上電影本身就是在談雅人與俗人的距離,不只是階級一分為二來談,整個作品的結構也是分一半,前半段就是關於偷天換日的高級喜劇,後半段則讓情節急轉直下,成了驚悚劇。有別於一般以底層為主軸的作品,奉俊昊以蟑螂作喻,強調為了求生的蟑螂常常選在資源豐沛處落腳、繁衍,情急時還會同類相食。形容即便看似不堪,卻依然能見到一份另類卻真誠的人道關懷。更不用說精彩的表演、剪輯、場面調度,完全是無懈可擊。
.
第二名選了艾莉絲.羅爾瓦雀(Alice Rohrwacher)的《幸福的拉札洛》,其實這部片應該在前年就該入榜,但我當時在坎城看到睡著,醒來時非常疑惑為何主角一下從封建時代到了現代社會,看不懂,索性繼續睡。去年重看,發現即便是醒著看也會對導演的奇想感到驚異。許多人說羅爾瓦雀繼承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傳統,我倒認為她是承繼自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十日談》(Decameron),不僅能對社會作出鑿斧痕跡甚輕的巧妙批判,也懂得將故事說的爛漫迷人。
.
可參考一下我之前為關鍵評論網寫的【焦點院線】《幸福的拉札洛》:不被祝福的復活,象徵現代社會已喪失的良善價值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8067
.
第三名選了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的《真寵》。歐洲宮廷劇看久了真的會疲乏,常常覺得「還能怎麼樣呢?」有些導演試圖完全還原古風,有些導演則試圖偷渡現代元素。但向來特立獨行的尤格.藍西莫沒走任何一個他人走過的套路,在大型商業製作中一樣凸顯了作者性格,卻又使之完美符合故事調性。他忠實於還原,卻換了一個視角,運用了其招牌的廣角與魚眼鏡頭創造出古怪的空間感,也暗喻了人性的扭曲。不按牌理出牌的鏡頭設計與敘事手法,使作品顯得奇異又新穎。更厲害的是,他選用的演員氣質也與這部片相輔相成,飾演女王的奧莉薇雅.柯爾曼(Olivia Colman)以本片獲得奧斯卡影后確實是實至名歸。
.
第四名選了二宮健的《吉娃娃羅曼死》,導演在片中大玩色調與光線的變化,將劇中人的縱情生活給綺麗化,帶著觀眾直抵糜爛的無止之境。或說這是一種Instagram式的濾鏡美學,但其強烈的形式感與電影主題本身卻是緊緊扣住的。青春以各種華麗的形式來裝填,但人物和角色心境的空洞卻得以為之凸顯。反觀,同樣強調華麗影像的蜷川實花之作卻總給人一種虛浮感,情感不甚可信,《吉娃娃羅曼死》卻能給我的重重一擊。
.
第五名選了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痛苦與榮耀》,這位年近七旬的大師以主人翁薩瓦多自況,不諱言自己遇上的種種瓶頸,但別誤會這部作品是關於一個自怨自艾的老人,他確實承認了自己的老態,但卻用電影表現了自己對命運的不妥協,更在片中更藉薩瓦多之口嘲諷那些動不動就哭的演員,強調「真正好的演員懂得忍住淚水」。阿莫多瓦以這部作品啟示世人將痛苦轉化成創作,未必非得掏心掏肺不可,也可以如此坦然、優雅且溫柔。
.
第六名我選了日本狂想喜劇片《飛翔吧,埼玉》,導演是曾執導《交響情人夢》(2006)和《羅馬浴場》(2012)等經典喜劇的武內英樹。故事描述在平行時空的日本,被視為次等公民的埼玉人對東京人的反抗,真是看到目瞪口呆,台灣人也有「天龍國」之說,也常常在網上「戰南北」,如此日常的鬥嘴垃圾話居然能轉化成一個格局這麼大的荒誕史詩片,實在太驚人。整部片的視覺呈現、節奏、對白和表演在武內英樹的構建之下,完全沒有一點失準,無疑是上乘的喜劇之作。
.
當下看完《無主之作》其實一點也不喜歡,但有些電影確實需要時間沉澱在能顯出味道,如今選它進第七名,算是自我平反。多少受到了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的〈德國神作《無主之作》:「我我我」的真實〉一文啟發,突然明白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影盲點影響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欣賞。我的確認為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獨有的欣賞角度。太熱衷在於解讀、貼標籤、討論前因後果的觀影者,勢必會因為本片而感到不小挫折。主角在亂世之間受惠也受害,最後他讓自己變成了永遠不詮釋自己作品的藝術家,許多人大可說他大概是出於為畏懼而不表態,但這其實可能是他讓自己永遠維持「立體」的態度。本片對立場與真實的辯證是無比高竿的,導演弗洛里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在《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 ,2006)之後一度陷入瓶頸,《無主之作》不只是回穩,比起過去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喜歡惡趣味喜劇片的我當然要選《自衛的藝術》,就排在第八名吧。電影描述一個被神秘暴力集團毆打過的美國男子決心鍊空手道防身的故事。飾演這位衰男的就是傑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他本身的超凡特質就已經能賦予電影一種古怪氣息,沒想到導演萊利斯.特恩斯(Riley Stearns)更怪,有朋友形容他是美國的尤格.藍西莫。身兼編導的他不放過扔進去任何能讓這部片顯得不安的催化劑,卻又懂得讓一股獨特的黑色幽默包覆著這些不安的元素,讓角色們一直處在掉落懸崖的邊緣。片末的爆發,堪稱神來一筆。
.
由武正晴執導的《撿到槍》名列第九,這絕對也是去年最驚喜的日本電影發現。故事很簡單,在講一個大學生偶然撿到了一把槍之後的故事。取得了一個足以殺人的兇器之後,該說其性格產生了根本質變,又或者該說只是喚起了人性當中本身便具備的惡?透過主人翁的喃喃自語,以及口是心非的行為,對獸性的壓抑與吐露,似乎讓我們對人類這個動物更陌生了。可以與《小丑》(Joker ,2019)搭配觀賞。許多人詬病村上虹郎的演技不足以撐起來這個角色,但我倒認為他遊走於中二、善與惡性之間的詮釋,看來雖然飄忽不定,演出了人性的複雜層次。
.
第十部選了一部溫情喜劇片,由前田哲執導的《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四肢不便的男子,但有別於一般勵志套路,他是從頭到尾最具有自信的角色,甚至有著惡霸傾向,非得要所有人照他的滿意不可,例如誰也不能違抗他三更半夜想吃香蕉的需求。這類獨特的角色塑造,首先就顛覆了多數電影對身障者的既定印象。故事不僅僅談及了身障者的性需求,也談及了需要與被需要的關係平衡,甚至辯證了容易產生混淆的愛情與同情。表面上很輕鬆的喜劇之作,其創作概念卻是相當嶄新而前衛,是不應被忽視的傑作。
.
一年到頭,外語片看的量當然遠多過華語片,遺珠多不勝數。包括《你的鳥兒會唱歌》(看時體力不支,邊看邊睡,但仍然愛到不行)、《元氣人生》、《出發吧!我的脫單假期》、《別有墓地》、《婚姻故事》、《抱歉我們錯過你了》、《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小小夜曲》、《為副不仁》等等太多了。
.
下一檔來做「十大爛片」如何?
.
.
【無影無蹤:2019十大華語片】
https://www.facebook.com/…/a.59881312022…/2148158075286924/…
.
.
(潔西卡獨生女,伊利諾州芝加哥,系上學長金振幕,他是你堂哥。)
#寄生上流 #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 #撿到槍 #痛苦與榮耀
#真寵 #吉娃娃羅曼死 #自衛的藝術 #無主之作
#飛翔吧埼玉 #幸福的拉札洛
森之丘 格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雖然「#新竹動物園」在2019年底早已風光開幕,也成為IG熱門的打卡聖地,但因為開幕初期的人山人海與後來武漢肺炎爆發等因素,便沒去實地訪查。因為新竹動物園的空間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動物園」,整體規劃可追溯到日治時期,這次終於有機會去體驗觀察一下這個特別的空間。我們今天就以 #影片實境走訪的方式,來感受、觀察、探索、分析新竹動物園,從城市政策、動物園文化史、空間與建築變遷面向,來認真逛玩動物園。
.
▓ #新竹之森的政策論述
.
從2017年開始,新竹市政府開始提出他們的城市願景,以「#新竹之森」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軸論述,展開一系列圍繞著「水」與「森」的都市規劃,試著從啓蒙市府與市民美感的思維力,推動美感教育,讓新竹市邁向更雋永的城市,創造城市品牌。可以見到「美感」是「新竹之森」論述所強調的關鍵面向。而這個視覺性、感受性便實踐推展於各種的實際規劃上,新竹動物園當然也是。
.
▓ #日治時代的新竹兒童遊園地
.
重整了三年,新竹動物園於2019年底重新開園,因令人驚艷的美學設計,吸引大量參觀人潮。新竹市立動物園,是目前臺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1935年,為慶祝新竹街改為新竹市五週年,由市民捐款興建「#新竹市兒童遊園地」。1936年8月,日治時期新竹州新竹公園內的兒童遊園地正式開園,園內附設動物園區。對照今昔園區規畫,基本格局與範圍變化不大,遊逛園區可以清楚體驗到時間流變下的空間更迭。
.
▓ #近代動物園的發生
.
要談動物園之前,要先稍微認識一下日本「遊園地」的發生。研究者若生謙二(1984)羅列了日本動物園的發展史:
.
1. 見世物園地時代(江戶時期中末)
2. 山下町博物館時代(明治6年頃~明15年)
3. 上野動物園開設與展開時代(明15年~明治42年頃)
4. 京都、大阪、名古屋動物園開設時代(明治30年代~大正末期)
5. 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初年~昭和17年頃)
6. 戰時體制時代(昭和18年~昭和22年)
7. 地方自治體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23年~昭和30年頃)
8. 昭和30年代以降的動物園
.
最初的動物園,起於江戶時代賞玩「見世物」的奇觀娛樂,有點像是台灣觀光區會出現的「搜奇博物館」,讓人觀看一些稀有的(動)物,例如「大阪孔雀茶屋」(中藤保則,1984)。這樣的遊園地展開,興於日本大眾城市發展初期,提供都市娛樂空間。這股風潮在「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時期最為高漲,也是日本近代動物園典型,北海道知名的旭山動物園是代表之一,強調「休閒」與「娛樂」,讓大眾可以「#愉快地觀賞動物」。(若生謙二,2010)
.
▓ #動物與戰爭
.
台灣的動物園始於日治時代,如圓山動物園、新竹動物園等。除前述電鐵公司出資建立的動物園,所帶著的大眾娛樂功能,動物園的設置,也說明著日本強化民族國家與殖民治理的特質,透過動物展示、自然知識的掌握,展演與宣傳國家權力。新竹兒童遊園地裡的附設動物園,在戰爭時期,被遷移到台北圓山動物園寄養。
.
新竹兒童遊園地一方面顯示了日治時代末期專業化、大型化樂園休閒機制的誕生,園區內以「#散步」、「#觀賞」、「#參與」的空間設計與裝置,形成了台灣民眾現代休閒生活的經驗與方式。但也還是可見到日治政府將公共休閒視為社會教育的一種方式,官方制定的休閒娛樂和公共設施,成為執政者推行其教養和教化工作的工具(徐聖凱,2019)。而被遷移到圓山動物園的動物們,也化身為提升戰爭道德(war moral)的代言人,以「大象」為例,大象同時被作為是「觀賞動物」與「戰場駝獸」,連結了後方與前線的戰爭心靈(鄭麗榕,2013)。
.
直至戰後才又重新開放,逐步成為後來的新竹動物園。因此我們可以在新竹動物園裡,看見舊大門、噴水池、黃魚鴞欄舍等歷史建築,其保有日治時期到現在的空間軌跡。
.
▓ #沒有籠子的動物園
.
跟著動物園的發展觀點一路走來,可以鮮明地感受到這類「園區」對大眾集體休閒生活的形構。同樣地,在「新竹之森」的美感論述下,建築師邱文傑延續新竹城市願景,打造了一個設計感、美感十足的動物園空間。建築師強調,新竹動物園是一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以「動物」為中心的園區設計,讓大眾可以更親近地參與到動物的生活中。
.
新竹動物園的空間設計十分有層次感,在視野上,創造了一個具體而微,又開闊流暢的空間,從大門進入開始,高起的平台俯視動物園整體,旋即進入的地底親近動物的生活,小河水岸不時出現在散步的路線上,樹木與丘陵所構成的層次感讓規模不大的園區有豐富的身體參與。各時代的舊有建築物有意識、有意義地被保存下來,例如日治時代的豪華大門、大象綾子的故事屋、開放給人類使用的大鳥籠,整體而言,對人類的美感而言,是很好的「公園裡的動物園」。
.
▓ #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
.
對於動物而言,棲息空間或許還是稍嫌狹小或規畫不妥,這方面我並非專家,可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圓了誰的夢?從改建後的新竹動物園談起》(https://wuo-wuo.com/report/57-comment/1106-hsinchu-zoo-opinion)。不過,在遊歷新竹動物園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動物與人的距離被拉近成一種參與關係,像是走進公園碰見動物,這與現代動物園科普式的知識展示不太一樣。究竟「#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哪一個更好呢?值得大家去動物園拜訪時感受一下、思考一下。
.
🗂 #參考文獻
.
1. 若生謙二(1982)。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動物園の発展過程に関する研究。造園雑誌,46(1),1-12。
2. 若生謙二(2010)。動物園革命。岩波書店。
3. 中藤保則(1984)。遊園地の文化史。自由現代社。
4. 鄭麗榕(2013)。戰爭與動物: 臺北圓山動物園的社會文化史。師大台灣史學報。
5. 徐聖凱。(2019)。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與休閒近代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位論文。
森之丘 格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雖然「新竹動物園」在2019年底早已風光開幕,也成為IG熱門的打卡聖地,但因為開幕初期的人山人海與後來武漢肺炎爆發等因素,便沒去實地訪查。新竹動物園的空間可以說是現存原址「#台灣最早的動物園」,整體規劃可追溯到日治時期,這次終於有機會去體驗觀察一下這個特別的空間。我們今天就以 #影片實境走訪的方式,來感受、觀察、探索、分析新竹動物園,從城市政策、動物園文化史、空間與建築變遷面向,來認真逛玩動物園。
.
▓ #新竹之森的政策論述
.
從2017年開始,新竹市政府開始提出他們的城市願景,以「#新竹之森」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軸論述,展開一系列圍繞著「水」與「森」的都市規劃,試著從啓蒙市府與市民美感的思維力,推動美感教育,讓新竹市邁向更雋永的城市,創造城市品牌。可以見到「美感」是「新竹之森」論述所強調的關鍵面向。而這個視覺性、感受性便實踐推展於各種的實際規劃上,新竹動物園當然也是。
.
▓ #日治時代的新竹兒童遊園地
.
重整了三年,新竹動物園於2019年底重新開園,因令人驚艷的美學設計,吸引大量參觀人潮。新竹市立動物園,是目前臺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1935年,為慶祝新竹街改為新竹市五週年,由市民捐款興建「#新竹市兒童遊園地」。1936年8月,日治時期新竹州新竹公園內的兒童遊園地正式開園,園內附設動物園區。對照今昔園區規畫,基本格局與範圍變化不大,遊逛園區可以清楚體驗到時間流變下的空間更迭。
.
▓ #近代動物園的發生
.
要談動物園之前,要先稍微認識一下日本「遊園地」的發生。研究者若生謙二(1984)羅列了日本動物園的發展史:
.
1. 見世物園地時代(江戶時期中末)
2. 山下町博物館時代(明治6年頃~明15年)
3. 上野動物園開設與展開時代(明15年~明治42年頃)
4. 京都、大阪、名古屋動物園開設時代(明治30年代~大正末期)
5. 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初年~昭和17年頃)
6. 戰時體制時代(昭和18年~昭和22年)
7. 地方自治體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23年~昭和30年頃)
8. 昭和30年代以降的動物園
.
最初的動物園,起於江戶時代賞玩「見世物」的奇觀娛樂,有點像是台灣觀光區會出現的「搜奇博物館」,讓人觀看一些稀有的(動)物,例如「大阪孔雀茶屋」(中藤保則,1984)。這樣的遊園地展開,興於日本大眾城市發展初期,提供都市娛樂空間。這股風潮在「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時期最為高漲,也是日本近代動物園典型,北海道知名的旭山動物園是代表之一,強調「休閒」與「娛樂」,讓大眾可以「#愉快地觀賞動物」。(若生謙二,2010)
.
▓ #動物與戰爭
.
台灣的動物園始於日治時代,如圓山動物園、新竹動物園等。除前述電鐵公司出資建立的動物園,所帶著的大眾娛樂功能,動物園的設置,也說明著日本強化民族國家與殖民治理的特質,透過動物展示、自然知識的掌握,展演與宣傳國家權力。新竹兒童遊園地裡的附設動物園,在戰爭時期,被遷移到台北圓山動物園寄養。
.
新竹兒童遊園地一方面顯示了日治時代末期專業化、大型化樂園休閒機制的誕生,園區內以「#散步」、「#觀賞」、「#參與」的空間設計與裝置,形成了台灣民眾現代休閒生活的經驗與方式。但也還是可見到日治政府將公共休閒視為社會教育的一種方式,官方制定的休閒娛樂和公共設施,成為執政者推行其教養和教化工作的工具(徐聖凱,2019)。而被遷移到圓山動物園的動物們,也化身為提升戰爭道德(war moral)的代言人,以「大象」為例,大象同時被作為是「觀賞動物」與「戰場駝獸」,連結了後方與前線的戰爭心靈(鄭麗榕,2013)。
.
直至戰後才又重新開放,逐步成為後來的新竹動物園。因此我們可以在新竹動物園裡,看見舊大門、噴水池、黃魚鴞欄舍、石燈籠、狛犬等歷史建築,其保有日治時期到現在的空間軌跡。
.
▓ #沒有籠子的動物園
.
跟著動物園的發展觀點一路走來,可以鮮明地感受到這類「園區」對大眾集體休閒生活的形構。同樣地,在「新竹之森」的美感論述下,建築師邱文傑延續新竹城市願景,打造了一個設計感、美感十足的動物園空間。建築師強調,新竹動物園是一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以「動物」為中心的園區設計,讓大眾可以更親近地參與到動物的生活中。
.
新竹動物園的空間設計十分有層次感,在視野上,創造了一個具體而微,又開闊流暢的空間,從大門進入開始,高起的平台俯視動物園整體,旋即進入的地底親近動物的生活,小河水岸不時出現在散步的路線上,樹木與丘陵所構成的層次感讓規模不大的園區有豐富的身體參與。各時代的舊有建築物有意識、有意義地被保存下來,例如日治時代的豪華大門、戰後的大象綾子的故事屋、開放給人類使用的大鳥籠,整體而言,對人類的美感而言,是很好的「公園裡的動物園」。
.
▓ #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
.
對於動物而言,棲息空間或許還是稍嫌狹小或規畫不妥,這方面我並非專家,可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圓了誰的夢?從改建後的新竹動物園談起》(https://wuo-wuo.com/report/57-comment/1106-hsinchu-zoo-opinion)。不過,在遊歷新竹動物園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動物與人的距離被拉近成一種參與關係,像是走進公園碰見動物,這與現代動物園科普式的知識展示不太一樣。究竟「#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哪一個更好呢?值得大家去動物園拜訪時感受一下、思考一下。
.
🗂 #參考文獻
.
1. 若生謙二(1982)。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動物園の発展過程に関する研究。造園雑誌,46(1),1-12。
2. 若生謙二(2010)。動物園革命。岩波書店。
3. 中藤保則(1984)。遊園地の文化史。自由現代社。
4. 鄭麗榕(2013)。戰爭與動物: 臺北圓山動物園的社會文化史。師大台灣史學報。
5. 徐聖凱。(2019)。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與休閒近代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位論文。
森之丘 格局 在 請問鼎宇森之丘建案(第6頁)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其實在美術館區看了許多建案,個人倒覺得美術愛河81坪的格局跟採光是最好之一, 除了室內格局方正外,客廳整大面面向中都濕地公園和愛河,景觀很漂亮, ... <看更多>
森之丘 格局 在 鼎宇森風景- Hom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鼎宇森風景, profile picture. Log In. or. Create New Account. 鼎宇森風景, ... 衷心感謝❤️ #森風景 全數熱銷一空 ... 室內樓高3.35米、為建築創造最佳格局, ... <看更多>
森之丘 格局 在 [賣/高雄/橋頭]鼎宇森之丘高樓景觀美宅- 看板home-sal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本人同意並願意遵守現行法律、本站使用者條款、本站各級規定、本板所有規範,
本人願意為本文內容負責,並保証本文內容皆詳盡屬實,若違反相關規範,願受處分。
本文僅授權發表於PTT實業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至其它網站,本人保留一切訴訟權。
建物門牌:高雄市 橋頭區 橋新一路
房屋屋齡:3年
房屋類型:電梯大樓
所在樓層:本案在18樓/共24樓
建物權狀:64.026坪
主建物 :30.997坪
附屬建物:6.845 坪
共同使用:20.082坪
車位 :6.102
建物權狀是否包含車位坪數:Y
土地權狀:8.589坪
格局 :3+1房 2廳 2衛 2陽台
開價 :1388萬元
停車位 :坡道平面
交通 :橋新一路、橋新九路
本物件附近地址實價登錄 :
本物件兩年內上一筆實價登錄: 無
照片連結: https://reurl.cc/ex4XYL
其他介紹:
坐擁98公頃全高雄最大的都會公園
迎賓挑高大廳,游泳池、KTV、健身房、電影院、宴客廳等
大面落地窗,三面採光,雙衛開窗
精緻典雅裝潢,舒適客廳景觀區
溫馨餐桌區,回家就是放鬆享受
鼎宇建設~品質保證
聯絡資訊:站內信/行動電話:0935858151 陳先生/Line:858151
銷售來源:房屋仲介
永慶不動產-慶誠不動產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青年一路1之13號
公司電話 :07-722-6699
經紀人姓名:吳雅鈴(99)高市字第00585號
營業員姓名:陳乃豪108年登字346639號
收費方式 :買方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9.147.1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93582767.A.A8C.html
※ 編輯: pushcar0923 (60.249.147.175 臺灣), 07/02/2020 14:29:19
※ 編輯: pushcar0923 (60.249.147.175 臺灣), 07/02/2020 16:16:41
※ 編輯: pushcar0923 (60.249.147.175 臺灣), 08/14/2020 14:50: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