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兩名]YesAsia!元祖電商!回憶返晒嚟!
TLDR:小時侯,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7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1. 我就係留意埋啲冇人留意嘅嘢,咁先有獨家(*)
2. 以前有個同事,花名叫做「吉吉」,因為佢叫做阿喆。幸好,自從有咗陶吉吉後,好多人都知呢個字讀「哲」。不過目測好多人都仲係叫佢陶吉吉,未必唔知係「哲」,但怕同人講去聽陶喆,人地以為你去聽陶傑,或者曹捷。正如我上次寫仙台(https://lkdin.io/3TPk),話我寫咗篇文講魯迅,都有人以為係佬訊。(我話:係呀,嗰條友抄咗佬訊個logo)
3. 其實應該話,「喆」「哲」根本就係同一個字,異寫。正如「碁」亦即係棋,不過好似圍棋專用,或者係ACER。有型啲咁解。
4. 而作為一個文青,我當然早就知道「喆」字。都唔係好深啫,金庸嘛,王重陽咪王喆,歲在甲子,陽者為吉,重陽咪喆(亦所以重陽係九月九)。
5. 至於呢間公司,我一路都以為係「喆麗」(請睇招股書),做乜變咗「哲麗」?而且我見好似係得aastock(巧似中資背景喎btw,因住拎晒你啲data,知道你睇過乜股票),同埋好少部份嘅大陸網站。
6. 但係咪關簡體字事?又似乎唔係。就我理解,簡體字都有個喆字。呢,之前盛傳呀Bill Gates件翻譯小三,咪正係「王喆」,大陸都有個歌手叫「王喆」。
7. 又,呢啲咁嘅問題呢,我唔知會唔會遲早搞到出法律問題。「所以都係要有common law」(**)。你見啲文件全部都講,中文名嘅嘢,for identification only
8. 加埋簡體字就更煩,例如肖剛到底係姓肖定姓蕭,佢本人都未必知。更煩嘅,例如美團嘅蔡文胜,我到而家都唔知係蔡文勝定蔡文胜。因為繁體字版招股書都係寫佢係蔡文胜。
9. 最後都講返呢間「喆麗」,咩東東?正係Yes Asia!嘩,啲回億返晒嚟,我估四十幾歲嗰班人(即係我)就會識!元祖電商公司!(甚麼點點紅 博學堂嗰啲就香晒)
10. 第一個反應應該係:嘩,間嘢仲未死的?第二反應係,嘩,仲搞上市?
11. 唔失禮的,14億市值。收入又係十幾億港紙,舊年純利成億港紙,唔係啲假大空嘢。「王維基檔嘢半年計埋保就業都係賺1億咋」
12. Yes Asia做乜?知嘅自然知,我年代嘅人,識呢檔嘢,九成係上網搵啲港產片VCD,歌手CD,香港小說咁。正係咁嘅生意!
13. 事實公司今年24年,你見到了,都話第一代電商股,亦係我讀大學嘅年代,初接觸互聯網嘅年代,生存到今日仲上埋市,真係好嘢
14. 公司成立源起,就真係因為創辦人在美國唐人街買四大天王CD,發現好貴,然後覺得不如自己做。果然係解決痛點。最初只係都係拎唐人街啲貨上網賣,後來甚至繞過中介,直接同唱片公司拎!
15. 當然公司後來慢慢轉型(仲有人聽CD睇VCD睇書?),變成賣衫賣化妝品,但的確係賣香港CD VCD 同書起家的。又,仲有留意一樣嘢:CD VCD 書都可以數碼化,但化妝品同衫暫時都未得。見到分別冇?
16. 寫到呢度,想講係,呢種「思鄉」,亦係一門幾好嘅生意。當然唔多唔少會被互聯網鏟平,但仲係有啲嘢取代唔同。
17. 例如我寫過,我阿爺當年係差佬(死咗十世,你鍾意我畀個地址你起佢出嚟鞭屍都得),怕老廉(但佢堅持自己清白),著咗草去台灣。咁佢地成班友,在台灣,就真係好似「大時代」咁,去租TVB錄影帶睇,貴一貴都租。
18. 你笑佢?到我在英國讀書時,雖然我嘅懶係懶到連唐人街都唔去(我在Warwick,最近要去到Birmingham,都搞你粒幾鐘,我除咗飛髮外就好少去)。但,如果去開倫敦(咁有一排在嗰度返intern添),我都係去唐人街,食旺記(好撚好食,特別係同其他嘢比),然後買張小嫻買亦舒睇。(***)
19. 然後又諗下,我而家Patreon讀者,居然都唔少係嚟自海外。冇正式統計,但有啲畀英鎊畀加紙澳紙嘅,就一定係海外。亦都有啲私下有同我傾計,日本嘅有,韓國有,去到芬蘭愛沙尼亞都仲有。而好明顯,我啲讀者應該全部都係香港人,我難以想像一個台灣人或大陸人或馬來西亞華人會睇我寫嘅文。
20. 一方面,固然亦係「思鄉」,我會講到香港嘅嘢,或者畀佢睇到廣東話嘅文。雖然你可以話大把人都有寫文,但,就係唔同。
21. 另一方面,亦係科技真偉大。你諗下,雖然金庸年代之類,寫文真係發達。但,你賣文賣唔到去芬蘭啦?但而家多得科技先進,我在香港寫文,甚至芬蘭嘅朋友都睇到。
22. 仲有?甚至有住加拿大嘅讀者請我食飯傾計。點請?咪佢幫我叫外賣(可惜只係UBEREAT,唔係女),然後佢在加拿大食,我在香港食,開個Zoom傾計。
23. 所以呢,都係應該感恩,感恩過郭感恩(****)。當然我要投訴嘅,扯,我而家Patreon真係可以在邊度寫都得,我可以住兩個月日本,然後住兩個月韓國,又住兩個月越南,照樣寫文,爽到極。以前啲作家都未必有咁爽,至少仲要咩搵個Fax機交稿。
24. 可惜疫情關係,以上呢啲我諗咗好多年嘅嘢,理應可以實現,但就實現唔到。不過唔緊要,心存樂觀。
25. 多謝大家一直嘅支持。下半年仲有更多更精彩嘅嘢。
(*)雖然獨家is overrated。N年前女朋友做記者,日思夜想就係做獨家(財經咋喎,唔係水門海南雞事件),當時我已經隱約覺得唔妥。然後你而家發現,獨家is overrated,creativity is overrated,唔係唔重要,但唔好過份強調。蘋果唔係第一間出智能電話,又唔係第一間賣平板,更唔係第一間賣MP3。但點解唔係潘蘇通松日MP3 Matsunichi變2萬億市值企業?寫文嘅嘢,光有idea冇用,仲要execution,當然好多時亦係寫得好不如寫得快,寫得快又不如有無限資源谷traffic(即係,用公司資源) — 而最重要係:加張靚女相,話知你莎士比亞加陶傑都即時收皮。愛恩斯坦話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嘛。你睇我都係冇樣賣冇波賣先要打咁多隻字,人地一個月就出幾十張相,我就打幾萬字咁咯。
(**)日本又有common law啦,而未有中資股年代,東京先係亞洲金融中心咯。
(***)點解係買張小嫻亦舒,唔係倪匡金庸陶傑?兩個原因。第一,keep your friends close and your enemies closer,要搞掂港女,先要了解港女。但第二,倪匡金庸陶傑甚至畢華流梁望峰嘅書,我早早已經睇晒。
(****)有讀者同我反映,基本上一見到感恩,就知道我下一句係郭錦恩。但冇問題嘅,洛賓的軌蹟你都知道次次咁玩,但依然防唔到,依然好睇。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7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同時也有18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眼神,是眼神!尚氣裡最亮眼的角色 - 文武,是不是讓你再次愛上梁朝偉呢? 🔥30年裡他演活了無數角色,快來看看我們心目中的10經典! 🔥他演過哪些癡情英雄?哪些是渴望被愛的小人物?又有哪些亦正亦邪的角色?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梁朝偉是國際間公認的演技派巨星,他今年加入漫威的作品《尚氣與十環傳奇》,...
「梁望峰」的推薦目錄:
- 關於梁望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梁望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梁望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梁望峰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梁望峰 在 itsrachel.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梁望峰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梁望峰 在 20230514K 離開香港先可以說好香港故事?被時代淘汰作家 ... 的評價
- 關於梁望峰 在 Paper2book - 新同居關係電視電影小說梁望峰楊靈博益1+1情話 ... 的評價
梁望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個人的號外
踏入《號外》四十年,前輩們都說《號外》離他們生活好遠。
我不以為然。我這種被視為有能力帶領一點思潮的人,都好像對很多事情不以為然。
所謂「帶領潮流」的人,往往都會顧盼自豪。
某天我看黃偉文的面書,他貼了鄭中基的《人若然忘記了愛》的改詞版,說:「現在有人喜歡的事情,他二十年前已經喜歡了!」(Everything you like I liked twenty years ago!)這句印在很多T恤上的說話,引證了某種「自豪」感。的確,大概二十年前,我還是會聽著電台,看著收音機傳來什麼。是彭羚唱「其實我想結婚,橫掂有鋪結婚癮」(彭羚唱寄調《讓我跟你走》),還是「帶你老豆入廚房,我餵佢食橡皮糖,原來棚牙爛晒,帶佢放係大會堂。你有你入自由黨,我有我食話梅乾~」(黎明真人演繹《情深說話未曾講》之廚房版《帶你老豆入廚房》)……那時候,收聽的瞬間,還是有一點那一刻共享秘密壞事的快感。那個時代,電台仍是某種「瞬間的快感」的提供者,錯過,就沒有了。那時候的人,交往的時候會一起聽《嘩嘩嘩》,還會打給那時候的男/女朋友,邊聽邊笑。而且,有很多「傳奇瞬間」,過了就沒有了。比方說,以前卡拉OK剛流行,903會找來歌手交換唱歌,那主題叫「星星相惜交叉剔」。而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聽到楊采妮版本翻唱蘇慧倫的《我一個人住》,不知道現在903的前輩們還有沒有留著。就算有,也不容易找出來再聽一次吧。
如果《號外》是一個人,不論他願不願意,時代也向前走著了。正如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我在做電台,而電台的角色和功能都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電台是「微妙瞬間見證」的工具。你有聽,就是有聽。沒有聽,你聽同學、朋友覆述,也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Radio magic 在這個世代已不復見。你這一秒不看,不聽,不理一件事,如果網路上有人留下了足印,你還是可以下載收聽。現在我的朋友聽《光明頂》,當然有人聽Live的。但有更多人,是加入了一些Line/ Telegram的群組,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聽四十五分鐘陶傑的發言。做電台節目,由一秒感動,變成傳世的傳奇。你的東西只有時效性,不能傳世,也沒有花時間的必要。網路上搶著要給你娛樂要你笑要的哭要的感動要你驚要你怕要你可憐的人,恆河沙數。你看,最近有一次連中東黎巴嫩有一個家務助理打嬰兒的短片上載了,香港的媽媽群組都群起攻之要尋個真相,找出那個打嬰孩的毒婦。我現在才知道香港人對中東嬰兒,都那麼大愛無疆。愛不愛不是重點,重點是媒體變了,生活方式變了。我們很多人在網路活得像一個身份,在現實世界可以是另一種模樣。而這種表裏無一性,造就了無謂的紛擾。當人人都有機會是媒體,人人都有機會做trendsetter(潮流製造者)。
當然,有機會不代表可以做到。《號外》給我的,不是一種「那時候流行什麼」的能力,而是一種「如何令某種東西流行」的力量。《號外》的原型是什麼呢?大抵是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時候,一群中產覺得現在香港的本土口味不夠「有品味」,現存的雜誌也不能再給他們滿足。大概創作原點有點像現在的「翻唱歌手」或 YouTuber 一樣,是別人做的雜誌不夠好看,所以自己捋起衫袖做吧?而在前網路時期,雜誌有著「建構社群」的功能。中學會考的時候英文科的老師一定會教我們寫 Letter to the Editor。寫稱謂的時候一定要用上Dear Editor,Editor要有大楷的E。老師說Editor是一個人,是帶尊稱的。原因是,每一本雜誌,也是一個族群的延伸。
某次在香港的大學聽到,建立「個人新聞台 PCHome」的創辦人,現在在台灣寫《國宴與家宴》賣到世界滿堂紅的詹宏志先生曾說:「雜誌是一個族群」。就像新聞群組、聊天留言板沒有出現之前,雜誌就是有著共同趣味的人交換訊息的地方。亦舒的半自傳體式小說《女記者手記》中也有提及,有些讀者,以前會像現在的網路噴子hater一樣,看到不滿的文章,如她寫過一些對某位外國歌手的辛辣批評,都會收到如雪片撒落的投訴信。而Letter to the Editor就是讀者與編者交流的接點。你讀的如果是釣魚雜誌,在某地方,那季節釣著某一條魚,那條魚用那個魚鉤比較好?如果你讀的是摔角雜誌,那個地方什麼時候有大賽,大賽有什麼選手參與,參與過後又有什麼後著,之後的發展若何?這些都是以趣味分割的族群建構,也是市場分割的部份。常聽人說,香港的雜誌以前是Trendsetting的能手。以前讀《yes!》,你真的會相信某個歌手是理應被稱作「毒瘤明」的。而讀《號外》的人又在追求什麼呢?從很多個《號外》留下的身影看來,有一群追求著更好、更潮、更時尚的人,是《號外》的追隨者。錢瑪莉的人生除了穿Kenzo,他們代表著精英族群的生活。他們看不起中文大學的人,他們會看《明報月刊》,他們會認中關社,他們不知道生活的趣味,穿著打扮也無聊透頂。從錢瑪莉的眼中看來,時尚的女人需要晒很多的太陽,以黑珍珠皮膚代替我們現在深信不疑的白就是美。錢瑪莉更不會明白,為什麼平庸的人只希望自己在「德福花園」供完房子就當自己完成人生的使命(我相信現在很多八、九十後也在想如何供完他們的三百多萬房貸吧?)錢氏代表的,是一種香港欣欣向榮,大家開始有餘裕的生活態度。四十年前,我們應當這樣。三十年前,大抵是《號外》族群的性取向使然吧,他們的生活也有介紹當時仍未「非刑事化」的同志生活指南。在同志作家葉志偉的筆下,《號外》給了他和他的族群朋友的同性戀生活啟蒙。那時候的同志,往往扉徊在即若離之間,究竟自己是不是?這種對同性的性慾是對抑或錯?葉氏筆下的主角,就是在這種賀爾蒙和道德對錯之間,在《號外》中找到救贖,穿著那時候很流行的Dr. Martens 皮鞋,戴著過多的手繩,按圖索驥的在《號外》的同志生活指南中,尋找那個在主流媒體隱形的生活空間。再過一段時間,當《yes》介紹的衣褲鞋衫都在幾百元的價位,潮流雜誌開始滿地開花,《號外》還是那個「生活品味」的重鎮。那時候還是電台節目主持的黃偉文在中學時代,據說也會購讀《號外》。而他曾在《號外》封面那一季,做「猿人襲地球」那一期,曾提及那時候買《號外》,是需要在午飯時間買的。還會有意無意的跟同學說「這雜誌的字很難懂的,你不會讀」。也許,每間學校都有一種這樣的人。那時候我的學校需要在屋村,我的父母雖不算目不識丁但也只是一天到晚擔心錢不夠用那種人。對我出身的那種家庭,所謂品味是遙遠的。讀物也只可以是老師介紹的「讀好書」書單,才會有機會讓我借讀。對,只是借讀,而不是購閱(說過了,家貧是事實)。那時候那種文化窗口,跟今時今日不同。我要讀村上春樹,也得要等圖書館的老師買回來,然後才有機會放出來給我們讀。對愛情的想像,來來去去都是梁望峰或是張小嫻。這些都不會是母親理解的世界。母親最希望我讀的,只是教科書:「你考試又唔係叻過人讀咩閒書。」對,因為我在班上永遠只是考第二、三的名次。陳浚旌(中學時代永遠考第一那一個人)永遠都比我優秀,而母親也會說「為什麼我沒有辦法考第一」。但那時候,在母親不知道的世界和空間中,也有一兩個同學會讀《號外》和他們的周邊人士寫的東西,如那時候的903會談及英倫流行音樂的潮流,Sex Pistol 是什麼?我當然不會知道。我只會聽陳慧琳的《誰願放手精選十七首》和許美靜的《靜聽精彩十三首》去完成我需要做的十五年會考Past Paper。那時候,卻有一個叫鍾思漢的同學,知道Sex Pistol,會在Past Paper 中掏出林奕華的《太多男人太少時間》,那本講北海道強生故事的那本小說。至於鍾思漢和陳浚旌在做什麼,我已沒有聯絡也不會打探了。只是依稀記得,那時候的自己,看著一群有閒錢讀《號外》,有樣貌空間交女朋友的朋友的生活,覺得自己很渺小,很遙遠。
進了大學,好像都沒有那麼認真的想像生活品味是什麼。一九九七年的時候會考,一九九九年的時候進了大學。那時候我們好像要進入新時代。我曾經在一家網路電台工作的,叫Radiorepublic。那時候寬頻仍沒有那麼快,網路電台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大概,我們都好像要做一些節目出來,然後要大家去聽。但由於沒有廣告,所謂網路電台也不知道如何生存。我做了大概半年就走了。那時候要做很多東西,要做清談節目,要做音樂節目。生活是什麼也不知道,有什麼態度可言?也像錢瑪莉的所言,我進的是中文大學,那兒的人相對比較簡單,比較直白,比較樸素。那是地理環境使然的:當你身在大學區,從宿舍走到超級市場都需要二十分鐘的腳程,要一排巧克力一個即食麵也需要努力,什麼中環,什麼同志,什麼生活品味,其實都會暫時放下。因為要完成課業生活,已不簡單。
再過一段時間,我去完日本唸書回來,遇上了好幾個奇怪的機會。如《號外》的前總編輯黃源順因為在《信報》讀過我的文章,就找我寫一月一次的人物專訪。那時候還有又一山人拍照,寫的人都是我選,而做的東西都很厲害。當時還沒有很多人在乎的何韻詩、陳淑莊、王貽興,我都好像有寫過。現在這些人,我是有手機,但也不再聯絡了。各種理由吧。是什麼都不再重要,也許我仍維持著某種在錢瑪莉身上感染的直白:看著曾經是朋友的人轉變,我會慢慢挪開身影。而為著寫稿子,我也需要下很多苦勁。其中一個啟蒙我的同代朋友,是大秀。你也許沒有很聽過他的名字,但他在《Milk》的文化欄目這些年,教了我很多事情:他說作家的態度就是吸收和輸出。要讀書才有東西可以寫。這跟也斯教學生的方法有類同的地方:也斯生前也教過學生,說「冇野寫唔好搞人,睇多D書」。直至今天,我也絕少在專欄中論另一個作家。像電影《小親親》中那個應可被現在的人稱作「文青女神」的吳秋月不一樣。寫專欄要讀書,是我一直相信的事。而大秀也教我讀很多台灣中生代的作家。他說黃國峻好看,黃春明的孩子那些傳奇事,都是他告訴我的。為什麼這些以前理應在《號外》中出現的人,卻到了《Milk》呢?黎堅惠在世之時,曾在書展跟梁文道、黃偉文搞講座,談的是「時尚書寫」。梁文道想切入的點子是,如果香港的作家要找下一個市場,《號外》式的、《Ameoba》的時尚書寫,會不會有一定的市場呢?可惜或可恨的是,那時候去書展趁的人,也許是粉絲,問黎堅惠或黃偉文的問題,大概都是問他們會不會有機會再做《Ameoba》之類啟蒙人心的刊物,我很記得黎氏說:「要搞都搞過了,以前搞的時候就被人家說我們搞小圈子。」的確,以前的《Ameoba》有著「年輕感覺《號外》」的氣味。找來當時得令,在903的舞台上撐一字馬的謝霆鋒做封面。找來 Dry(是雷頌德和馮德倫)起封面叫 Dry Wet Wet,淋濕了不苟言笑的馮德倫先生。那些傳奇,仍是歷歷在目的。只是,這十多年,誰在建構潮流呢?
也許,我玩面書這些年,都是在想像究竟什麼事情會令我生活好過一點。如果你認為《號外》曾做過trendsetter的角色,倒不如看看我這些年試過,有成功有失敗的 KOL 個案。如果你記憶比較好,「#如果你工作累鳥」這幾隻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網路上看奧運,集中看體育運動員胴體這「潮流」,是誰射入網路的呢?當時我在想,大家看奧運,為什麼要看誰贏?贏了又如何?跟我有什麼關係?很簡單,體育運動自從加入了商業贊助,那大家就直白一點說,其實運動員也只是在娛樂大家。為什麼歐鎧淳會比李慧詩更多媒體曝光機會?為什麼方力申司徒端祈可以成為藝員?那也不過是「你的樣子如何,你的身材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那網路的出現,只是把人的慾望更輕易的放大,更輕易的射到人類的體外。手機閱讀是私密的。以前看電視,你的家人必會跟你分享電視的內容。你聽收音機,如果被母親知道你偷聽《聖馬田寶貝紀念夜校》,她一定會罵你。但她自己背著丈夫聽顏聯武的《霎時衝動》,她就是對的。那時候唸男校的我有女同學打電話給我,電話由姐姐或父親聽,他們會叫我聽電話,老豆也會有意無意的說一句「阿仔呀,有個女仔搵你呀」,之後母親就會煞有介事的出來說「你求學時期不準談戀愛呀」。但現在你看看小孩的手機?誰知道他們的Tumblr在看什麼人性交的畫面?他們的Snapchat有幾個炮友群交的群組?總之他們看手機,父母很少機會知道他們在看什麼。因此,你不難發現,在網路上,關於性、交往、感情、港女港男糾結的事情,是最多人看的。因為香港人都愛面子,沒傳奇,大氣候要清淡無味。在這個喜愛用性和「交往人數」論斷人是否一個好人的「民族」,網路上對性或 「#又有性暗示」的需求,是「#唔可以原諒」地被需要的。那從2012年起,你應該明白為什麼Tom Daley越來越多人報道,阮馬素無端平白無事會變成某個商場特意要邀請他來為那元旦倒數的嘉賓,而他所得到的名錶及保健食品的廣告合約,也許都是網民在「#如果你工作累鳥」這遊戲下所衍生的副產品。
一次的出現,是偶然。那如果再出現一次,又如何呢? C Allstar 由旺角街頭走到叱吒大頒獎台再成為紅館歌手,那可以是現實世界的實力。而我也不相信《摘星天梯》和我時任的上司們看完後對他們四人讚不絕口是其中一個令他們那年獎運亨通的原因。他們要有實力,才可以上到那個位置。那吳業坤呢?2016年我曾經被一個網民恐嚇要淋我鏹水,而那網民已在留言說過她想去買但找不到。警察們聲稱他們會查但直至執筆之時什麼都沒有,也有很多朋友好像很關心我的在Whatsapp Line 和面書Messager中問我需不需要介紹定整容醫生給我一次過把我的樣子弄好。而那時候,我最脆弱的時候,吳業坤就在他要出去做運動之前,特意送我一程。這一點,我永遠都記得。吳氏是不是唱得很好,不知道。見人見智。但至少他在台上,態度清晰地告訴大家他很想也很願意唱歌,聽他唱歌的時候不需要像聽很多流行歌手一樣要提心吊膽。在他年頭一次過得到我最喜愛男歌手、新人獎金獎和我最喜愛歌曲《原來他不夠愛我》的時候,我已知道那是我們在網路上延綿慎密的努力就得到好報。首先,不論你相信或不相信也好,903的頒獎禮,要投票就是來真的。從多個証人給我的証供,他們都說商台的「網路投票」是真的。如果有些歌手覺得他們的歌不能得獎,是因為大傳媒「唔支持、唔播」,我倒真的是不可以接受的。如有一年,有一首歌叫《撐起雨傘》,有一些歌手說大傳媒不播。不播的話,商台又為什麼會讓他變成可投票選取的一隻歌,最後還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把一首跟佔領運動關係密切深刻的歌放到大台,變成那個頒獎禮「註腳」?自那次之後,我就知道如果網路是來真的,有些事情就可以做了。大家記得「#食好西」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嗎?是有一次,吳業坤開工過後,說自己「工作累鳥,要食好西」。大概他是想打「好東西」,而我卻截了他Instagram的圖,說:「現在的小孩說話真直接」。當然,「#食好西」是一種性暗示。究竟他吃飯之後會去那兒,他也不知道。但結果這三個字,現在仍跟著他,和很多的「廣告文案」都有挪用。當時 100毛的編輯朋友,仍對娛樂圈的人共事有點興趣,就知道「#食好西」這三字「有得玩」,但電視台的大員做訪問談這些「無聊事」不會有成果,結果 100毛的朋友就用了 Whatsapp短訊訪問的形式再炒大了這件事一次。之後,大家就留意了我和坤氏之間的交流。很多人以為我們很好朋友。對不起,我真的不會說。究竟一個人要做過什麼才是朋友呢?我想,在現實世界調侃一下大家,是朋友會做的事。但由於我的一點狡猾,令我和坤氏的面書都在互利的狀況下得到更多人關注。他現在做廣告的機會都比我多,收的價碼也比我高。我是高興的。因為,至少他成功了,沒有忘記我。而我再一次證實「#食好西」三隻字的力量,和我加瓊姐這些在網路上被視為廢青廢人的人,在各式各樣的制肘和冷言冷語之中,改變現實世界。
還有很多很多的。如藥妝店的新品介紹,最近是不是多了?關於讓座和世代之間的爭拗是不是長看長有?關於香港遊客在外地的「品格」問題,為什麼好像大家都很在乎?另外,有很多人在我回來時都告訴我:不要只做日本的資訊,現在都是韓流了,為什麼要寫日本。那為什麼各大網媒都在做日本的資訊?《逃避可恥但有用》這支舞,為什麼好像很多人在看?星野源是誰?大抵是以前903《是日本人鄭家輝》講的Luna Sea那種級數的「流行資訊」吧?
所謂KOL Key opinion leader 是什麼,老實說,我不知道。至少我不覺得我可以脫衣服上載一兩張照片就會很多人讚好。我也不會叫人食屎,或叫自己食屎。更不會自稱XXKOL然後廠商給你難喝得要死的薰衣草茶還要讚好,明明自稱文青的人都要舉高雙手脫腋毛。
意見領袖要帶起潮流,首先要問幾件事:你可以令現實世界有改變嗎?改變了你又會高興嗎?而要令現實世界改變,我要又付出什麼代價?所講意見領袖,首先你要有意見。以前我聽903會聽 Fool’s Garden、會聽Suede,因為他們會說那個好聽那個不好聽。那時候903的音樂節目,會有音樂人,唱片公司,DJ的人討論會將流行曲像《城市論壇》一樣,把《一生最愛就是你》和《濃情化不開》拿上檯面討論,誰比較好聽。當然,觀點角度見人見智,但總有點爭執點:「那有一天不想你的chorus那個hookline 是『是你嗎?是愛嗎?是你出於真心日日夜夜彷彿漆黑中說話~』和『情越濃越會化不開』比較……」現在呢?人人都是評論人了。李蕙敏再出來新歌寫得若何?鄧小巧的《強弱》、《煩可寧》、《荒唐》一次比一次來得精彩,為什麼沒有人留意?盧巧音也回來過,《哲學家》夠厲害了吧?可是卻也沒有了《垃圾》那時候的驚為天人。你去Clockenflap了沒?我覺得Chemical Brothers 不會給 Sekai no owari 來得精彩……人人都好像知道很多事情,而人人都好像想以「自己比別人知道得多」為榮。但問題是,知道又如何呢?
再者,以前的 Trendsetter 大抵比我們幸福。他們製造潮流的時候,不會被問及究竟你是黃絲抑或藍絲,你是撐警察還是屌警察的人。政治不動盪,才有閒心閒情。未來五年,我們會安定嗎?香港不安,世界也不特別寧,那要走到那兒去?
回看這些年,我好像被視為 KOL ,也有很多學生問我如何才可以做到 KOL。感覺就好像以前阿 Bu 看著電台的同事,只是回去做兩小時節目之後就可以去玩去滑水一樣愜意。對期望著 KOL 這份工作的人,大概只會覺得我可以坐在淺水灣畔的餐廳,喝著日本茨城縣運來的手工啤酒,邊寫稿子邊抽一抽水就可以有飯吃有日本可去,倒是一件樂事,right?可惜的是,當我嘗試把我的工作簡化傳達,我的學生都不相信。抽水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要想那麼多事情。
對,一次爆發,是意外。我是一次又一次的爆發,連續兩年被視為是「最有傳達力的香港面書專頁」,在我上面的是 100毛,在我下面的是富可敵國也可以殺我於無形的「蘋果日報面書專頁」。他們的資源,絕對是我的一百一千倍。我也只是量力而為的想像,究竟這個遊戲可以玩多久。畢竟我清楚知道,世道變,有些事情不變。酸人的事情不變(很多歌手本來以為自己很捍衛言論自由,到他們知道我在做黃昏節目,一個他們以為是很重要的言論自由橋頭堡的時候,已是我做了兩年的時候。他們如果真的很在乎一個電台的電台節目是不是言論自由的捍衛者,是不是應該在某些主持離開後,天天聽著那些節目然後告訴大家我是不是在維穩?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只知道用新聞去為自己沾光的重要性),變的只是在媒體民主化(democraization of media)之後,逐臭愛醜的中國人基因性,在香港的網路會發揚光大,我們會見到更多不好看的女孩cosplay 露事業線,又或是有更多人在做自稱「社會實驗」的事情去證實香港人愛「睇人仆街」的根性去收割面書的那些engagement數字。KOL,說到底,只是虛渺的代詞。你看看你的面書,那個 KOL 真的對世道有很多意見?
有意見的人,如我,本早被視為瘋子,孤獨而卑微的一直在做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
~~~~~
原文刊於 2016年 《號外》雜誌。大家都在聊報紙,雜誌,閱讀之時,我在podcast 及以前的專欄都說過一丁點這些事。希望大家讀到。
長文?正經的?沒有人看的。都是轉發一條新聞,寫三個字(好似「咁都得?!」),就會有好多反應了。
梁望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索尼罪大滔天]這不是愚人節新聞。 SONY改名,由SONY Corporation,改為SONY Group Corporation
============================
告個急先:Ivan已被炒,已成失業人士。未訂嘅記得訂Patreon,積小成多呀。訂咗嘅可以考慮加碼(https://bityl.co/4Y0h)。 一星期至少出返六篇文.月頭訂最抵!月費80
1. 點解好揀唔揀揀今日?未fact check,但舊年已經話改名,咁九成係因為日本公司財政年度4月1日開始有關。聞說日本企業招聘啲大學新生,成個流程都就埋呢啲嘢,好似交配(?)咁一年一劑,冇就永不超生。
2. 你可以話香港或第度啲大學招聘會都係一年玩一次,但一般係企業就學年,而且即使中途出出入入係常態。當然日本而家唔多再玩終身聘用,但會社人Salaryman(或曰社畜)中途被炒轉工甚至跳草裙舞之類仲係唔多,所以都係嗰句,錯過一次就死得。十分之「日本」stereotype,好似Toyota(?)生產流程,或者八佰伴燒餅機咁,just in time 流水生產線,你咪撚一個齒輪卡住成個機,總之集體意志,唔好咁多個人思想。
3. 關於「索尼」,好多人都知算係大陸譯名,應該話係日本嗰邊一統中文名,同「華特—迪士尼」一樣,你咪屌冇文化,你鍾意,但人地官方名。不過「索尼」同好多日本公司唔同,著實在日本係冇呢兩隻字(否則唔會香港叫新力大陸叫索尼),根本就冇漢字。亦同歷史有關。
4. 即係三菱,咪三菱咯。東芝,咪東京芝蒲。尼康NIKON,「咪江戶川亂步 Edgar Allan Poe」「亦即係久石讓 Quincy Jones」「而梁望峰寫鬼故就用遊魂立屍做筆名」(*),明明就係「日光」,之後由NIKON反譯返尼康。「日本人好鍾意意咁玩」,聽聞村上春樹都係寫英文,然後自己譯返變日文,所以出嚟啲嘢就怪怪雞雞咁,「好有文青味」。亦因為咁,聽聞應該睇英文譯本好過中文譯本。如是我聞。
5. 但SONY唔同,成個名就係……冇乜意思的,同佢元祖嘅「東京通信」全無關係。個名咩意思?冇意思,,就係好似IBM咁,IBM有乜意思?冇意思(**),就係貪佢冇意思,聽落又有型,最重要係「聽落唔似日本品牌」。事實當年SONY打入美國市場,啲土佬以為係美國嘢。「即係松日 Matsunichi MP3咁」,完全係改個歐洲名就扮歐洲琴,勞斯丹頓咁
6. 講返股票,首先,SONY係可以在美股買的,SNE,唔係5個字母嘅勞蘇(***) Pink Sheet 嘢,你望下任天堂?另外,「遊戲機股」係幾好嘅主題,但只炒一隻任天堂。同啲GAME呀 主機呀都唔係最大關係,最大關係係 遊戲機只佔SONY少部份嘅收入,仲有很多其他不甚那個嘅業務,例如拍戲。
(*)梁生有期英文名叫URANUS嘛,鐵粉呀我。
(**)這是一個gag,套戲唔熱門,但呢幕我翻睇咗好多次。(https://ytube.io/3GNz)
(***)在我設定嘅universe中,勞蘇只會識5個字母以內嘅英文字,而當然LOTSO就係五個字母。BTW,我屋企隻勞蘇今日10歲生日!噢耶。即係我同埃汾太都相愛十年(其實唔止)(加埋中途離離合合呀咁)。埃汾太成日話隻勞蘇幾舊水玩足十年好抵玩,我話「你仲抵玩啦」—但即係佢玩我定我玩佢呢,都未知,中文幾咁博文精深。
==============
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400人訂!(https://bityl.co/4Y0h)。 年費仲有85折
==============
梁望峰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眼神,是眼神!尚氣裡最亮眼的角色 - 文武,是不是讓你再次愛上梁朝偉呢?
🔥30年裡他演活了無數角色,快來看看我們心目中的10經典!
🔥他演過哪些癡情英雄?哪些是渴望被愛的小人物?又有哪些亦正亦邪的角色?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梁朝偉是國際間公認的演技派巨星,他今年加入漫威的作品《尚氣與十環傳奇》,以將近60歲之姿,飾演反派文武,從意氣風發的青壯年,飾演到孤獨偏執的老父親,更是充滿了層次和故事。也因此,許多觀眾紛紛在我們的影評下方留言:不只讚嘆梁朝偉的帥氣和演技,甚至連他講英文台詞的滄桑嗓音都充滿了故事!
在梁朝偉的詮釋之下,觀眾對於文武這個角色,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在第四階段多時空的發展期間,文武的個人故事,其實是很有潛力的。不僅可以去交代他在得到十環之前的悲慘人生,還可以描繪他在之後的一千年間到處征戰的故事。不僅可以讓全球觀眾看到梁朝偉的各種樣貌,還可以看到另一種魅力反派,是不是很令人期待呢?
不過,與其等待這個不一定會有的影集,現在倒是可以回顧一下,在過去30多年間,我們最喜歡的梁朝偉10大角色。我們將會用癡情英雄、渴望被愛的小人物,以及他獨有的『邪氣/諧氣演出』,來為這些角色分類:像是葉問、周瑜、易先生、陳永仁,甚至是香腸嘴歐陽峰等等⋯還有更多隱藏版的多變角色,都會在今天的節目中,為你一一細數喔!
再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好作品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梁朝偉
#TonyLeung
#尚氣
梁望峰 在 itsrachel.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tsrachel.l/
去ig看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霸,我們來了!!!
嗨大家!2021/3/25 疫情爆發前和朋友們去爬了大霸群峰(大霸尖山、小霸尖山、伊澤山、加利山)
算是很臨時的越級挑戰XDD
三天兩夜裡很幸運天氣都很好,看到了滿滿大景!
九九山莊也很高級,這兩天晚上都住得很舒服XDD
雖然影片可能沒有拍得很好,但還是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大小霸的美。
大霸尖山,台灣三尖之一,有著「世紀奇峰」的美名,是泰雅、賽夏族的聖山。爬山很累,但這是第一次能一路看著如此壯闊滂薄的霸前進,心中滿是激動和澎湃,每每抬起頭望向祂,就被祂的神聖和莊嚴所震懾,真的是 #此生必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4 Day 0
→前一晚從台北前往新竹,夜宿觀霧
3/25 Day 1
→7:00 大鹿林道登山口起登(17km大鹿林道)
→走捷徑
→12:00 到馬達拉溪登山口(休息一小時)
→13:00 起登4K陡上 前往九九山莊
→16:00 抵達九九山莊過夜
3/26 Day 2
→3:00 起床吃早餐
→3:40 起登
→6:15 伊澤山登頂
→6:50 抵達中霸山屋
→7:30 抵達中霸坪
→8:10 抵達大霸尖山
→9:00 到小霸尖山前面一段的樹吃東西補充體力休息
→10:06 抵達小霸尖山
→11:00 回到小霸尖山山腳
→14:45 隊友岔路開始爬加利山
(我沒爬加利,但我的其他隊員只花17分鐘就登頂了XDDD,腳程真的超快啦!!)
→15:55 回到九九山莊
3/27 Day 3
→5:40 起床收東西、吃早餐
→6:20 出發離開九九山莊
→8:23 走完4K陡下 回到馬達拉溪登山口
→直接走捷徑回大鹿林道17k處休息
→14:30回到大鹿林道登山口(完登!!!)
九九山莊協作搭伙-梁大霸
需自備午餐!
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分享!❤️
#大霸群峰 大霸群峰行程
#大霸尖山 #小霸尖山 #伊澤山 #加利山
#九九山莊 #馬達拉溪 #大鹿林道
#百岳 #百岳新手 #登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usic by Fiji Blue - Only When I Look into Your Eyes - https://thmatc.co/?l=9135F6CF
Music by Sarah Bailey - My Own Skin - https://thmatc.co/?l=86E6E461
Music by Nowyouknow - Have A Good Mourning - https://thmatc.co/?l=D04EB931
Music by Clueless Kit - strings - https://thmatc.co/?l=B070751D
梁望峰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桃園#青埔#青塘園
青埔特區位於桃園高鐵站周遭,橫跨桃園兩區四里,大園區橫峰里、中壢區洽溪里、青埔里和芝芭里,總開發面積為460公頃,住宅區約佔152.89公頃,公園加綠地面積約為36.72公頃,預計營造總人數60000人的優質居住環境。
青塘園原本是一座農業灌溉用的埤塘,有調節防洪的功能,經過規劃之後,成為市民親水空間。這裡設置親水緩坡、觀景平台、木棧道、人行步道、戶外劇場和遊客中心等多元的遊憩空間。
2015年3月青塘園景觀橋建造完成,是採斜張橋的設計,以希望之塔及永恆之塔,雙塔的拉力撐起整座橋。在夜晚投射燈光,營造浪漫的氣氛,更可透過橋上的永恆之塔對著北極星射出光束,表達永恆的概念,是青塘園不分晝夜的亮點。
原本有送子鳥和桃機一號等地景藝術裝置,但因美術館興修而移至他處。桃機一號作品,長30公尺、高10公尺、寬15公尺,是藝術家王文志於2018年在青塘園打造的,以鋼骨建構飛機造型,鑲入旅行箱型燈箱,呈現旅人的夢想與悲歡離合,2020年同樣因美術館新建工程需要,而移置虎頭山環保公園。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山水畫家的藝術」頻道推薦播放清單:
梁震明水墨作品賞析: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9nXm38PQcabEIbffxyp-h
梁震明水墨創作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TfktfF0G6o3zCLipJvc-n
水墨藝術材料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s1alttOymTOkXl3IhRW04
紓壓療癒輕音樂空拍影片: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rrHknKxWuwRy8UIh6EnUQ
台灣海景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471Ieo4YaalS5yvbDAIyu
4K畫質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72YQD4vgRR9NaI-brI-4Q
桃園青埔特區記錄: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SI3tWDXsgQUuzgKzRSGxY
新北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fbQybqr__G4cLGrtVugsl
桃園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weKa4jfWGZW39J9ASipD7
新竹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k7e3AvAuU6IWQsbvn49e6
宜蘭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nNCun9gC5UM3In0ztXDG_
#DJI #dronefootage #dronevideo #dronephotography #dronestagram #drones #fpv #djiglobal #photography #pro #aerialphotography #dronepilot #travel #nature #dronefly #fpvfreestyle #quadcopter #dronevideo
梁望峰 在 Paper2book - 新同居關係電視電影小說梁望峰楊靈博益1+1情話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寫作至今,梁望峰已出版了超過百本著作,並且是香港暢銷書排行榜的常客,更獲香港讀者選為最受歡迎的男作家。他全部著作的總銷量,是所有香港年輕男作家的第一名!除了小說 ... ... <看更多>
梁望峰 在 20230514K 離開香港先可以說好香港故事?被時代淘汰作家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230514K 離開香港先可以說好香港故事?被時代淘汰作家 梁望峰 移居台灣. 12K views · 2 months ago 笑聲芒新聞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