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空行身染愛〉(Liân-hue Khong-hīng sin jiám ài) ◎珂拉琪
*「由本自性清淨故,令諸愛染悉無垢。」
又閣是彼个 無代無誌想著的形影
iū-koh sī hit ê, bô-tài-bô-tsì siūnn tio̍h ê hîng-iánn
親像一陣風 吹落來 是春風少年
tshin-tshiūnn tsi̍t tsūn-hong, tshue loh lâi, sī tshun hong siáu-liân
坐嘛是思念 坐袂牢 真無聊的思念
tsē mà-sī su-liām, tsē bē tiâu, tsin bô-liâu ê su-liām
倒咧眠床頂 予月娘 笑規个暗暝
tó leh bîn-tshn̂g tíng, hōo gue̍h-niû tshiò kui-ê àm-mî
我行過你的世界
guá kiânn-kuè lí ê sè-kài
啥物我攏無愛
siánn-mih guá lóng bô ài
只想欲佇你心內(寫一條歌)
tsí siūnn beh tī lí sim-lāi(siá tsi̍t tiâu kua)
車行過 *𪜶的期待
tshia kiânn-kuè in ê kî-thāi
這站閣無落來
tsit tsām koh bô loh-lâi
無想欲對誰交代(心內驚驚)
bô siūnn beh tuì siáng kau-tài(sim-lāi kiann-kiann)
想起我彼暗小可仔歹勢
siūnn-khí guá hit-àm sió-khuá-á pháinn-sè
予你揣著我
hōo lí tshuē-tio̍h guá
規身軀藏無好勢的委屈
kui-sing-khu tshàng bô hó-sè ê uí-khut
風 中的飛龍咧吼
hong-tiong ê pue-liông leh háu
聲 聲予天搖地動
siann-siann hōo thinn-iô tē-tāng
愛你的傳說寫佇頂懸
ài lí ê thuân-suat siá tī tíng-kuân
感情紲來愈飛愈懸
kám-tsîng sua-lâi lú-pue lú-kuân
花 開佇你蹛的樓
hue khui-tī lí tuà ê lâu
想 當時欲綴你走
siūnn tong-sî beh tuè lí tsáu
多情的雨崁著目睭
to-tsîng ê hōo kham tio̍h ba̍k-tsiu
你的代誌講袂清楚
lí ê tài tsì kóng bē tshing-tshó
看你行過千山萬水
khuànn lí kiânn-kuè tshian-san-bān-suí
手內薔薇微微仔芳
tshiú-lāi tshiông-bî bî-bî-á phang
行踏輕鬆跤步的我
kiânn ta̍h khin-sang kha-pōo ê guá
恬恬佇遮攏無出聲
tiām tiām tī tsia lóng bô tshut-siann
日子過一工閣一工
ji̍t-tsí kuè tsi̍t-kang koh tsi̍t-kang
你的一切攏猶未放
lí ê it tshè lóng iá-buē pàng
越頭欲揣過去的我
ua̍t thâu beh tshuē kuè-khì ê guá
煞來袂記家己的名
suah-lâi bē kì ka-kī ê miâ
是我欲陪你流浪
sī guá beh puê lí liû-lōng
長路終點滿天花雨
tn̂g-lōo tsiong-tiám muá-thinn hue-ú
雺霧內底戇神
bông-bū lāi-té gōng-sîn
千年流轉你的世界
tshian-nî liû-tsuán lí ê sè-kài
自作多情的人
tsū-tsok-to-tsîng ê lâng
眼前地獄家己揀的
gán-tsiân tē-ga̍k ka-kī kíng ê
天上 地下 人間
thian-siōng, tē-hā, jîn-kan
四方妖孽請恁退下
sù-hong iau-gia̍t tshiánn lín thè-hā
這繁華世間
tse huân-hua sè-kan
眾生有情人
tsiòng-sing ū-tsîng-lâng
有情生煩惱(甘願受罪)
ū-tsîng senn huân-ló(kam-guān siū-tsuē)
心狂閣火著
sim-kông koh hué-to̍h
明知會艱苦
bîng tsai ē kan-khóo
千錯萬錯 (攏佮你無關)
tshian-tshò-bān-tshò(lóng ka̍h lí bô-kuan)
*註:𪜶 (人因) 可能因裝置未下載字型無法顯示。
作詞作曲 Compose & Lyric/王家權 Hunter Wang
編曲 Arrange/珂拉琪 Collage
主唱 Vocal/夏子 Natsuko
電吉他 Guitar/王家權 Hunter Wang
合唱 Chorus/珂拉琪 Collage
錄製與混音 Record & Mix/
柯拓名(小名)@ 地下怪獸音樂製作研究室
Ming Ke @ Indie Monster Studio
插圖 Art/夏子 Natsuko
台語歌詞顧問 Lyrics Supervisor / 李勤岸 Lí Khîn Huānn
-
◎作者簡介
珂拉琪Collage 樂團
主唱 Vocal/夏子 Natsuko
吉他 Guitar/王家權 Hunter Wang
台語歌詞顧問 Lyrics Supervisor / 李勤岸 Lí Khîn Huānn
-
◎小編鋼筆人賞析
這週主題為「台灣地下音樂歌詞選」,雖然到珂拉琪所在的當代,「地下音樂」一詞已經很少使用,然而「獨立音樂」仍是一種「地下音樂」的繼承者,這也是我將珂拉琪選入的原因。〈蓮花空行身染愛〉(以下簡稱「蓮」)是珂拉琪目前(2021/09)為止最新的一首單曲,我對這首歌的歌詞賞析也會以華/台語雙語進行,呼應他們的台語音樂。
這週主題是「台灣地下音樂歌詞選」,雖然到珂拉琪所在的當代,「地下音樂」一詞已經使用足少,毋過「獨立音樂」猶是一種「地下音樂」的繼承者,這嘛是我共珂拉琪選入的原因。〈蓮花空行身染愛〉(下跤簡稱「蓮」)是珂拉琪目前(2021/09)為止上新的一條歌,我對這條歌的歌詞賞析嘛會透過華/台語雙語進行,呼應𪜶的台語音樂。
-
〈蓮〉是一首充滿各種元素而且歌詞隱晦的歌,因此詮釋的範圍相當大;和珂拉琪其他的台語歌相比,〈蓮〉同樣有濃厚的敘事性,每一段彷彿電影的場景接連播放,卻沒有他們其他台語歌那麼沉重。不過,這份輕鬆對照整首歌最後的執著與沉重,反而讓人印象更深刻。
〈蓮〉是一條充滿各種元素而且歌詞真包含的歌,所以解釋的範圍非常大;佮珂拉琪其他的台語歌比較,〈蓮〉仝款有厚厚的敘情性,逐段親像電影的場景相連放,煞無𪜶其他台語歌遐爾沉重。毋過,這份輕鬆對照規條歌最後的執訣佮沉重,煞予人印象閣較深。
-
就敘事結構來說,〈蓮〉相當完整,可以分析的角度很多,以下我將從空間、角色、意象來分析〈蓮〉的歌詞。
對敘情結構來講,〈蓮〉足完整,會使分拆的角度誠濟,對下跤開始,咱會對空間、角色、意象拆明〈蓮〉的歌詞。
-
在前兩段,「我」還僅在自己的房間思念少年。值得玩味的是「春風」與「月娘」的意象呼應著著名台語歌曲〈望春風〉。在〈望春風〉中,思念對方的少女最後開門等到的僅是一陣風,似乎隱隱呼應〈蓮〉這首歌接下來的結局;那麼少年「你」呢?從第三段開始,敘事者我終於開始和思念的「你」對話。敘事者我的願望如此單純,僅是要在「你」心中「寫一條歌」,然而綜觀整首歌,敘事者我似乎到最後一刻都沒有做到……
佇前兩段,「我」猶只是佇家己的房間思念少年。趣味的所在是「春風」佮「月娘」的意象呼應台語名歌〈望春風〉。佇〈望春風〉中,思念對方的少女最後開門等著的干焦一陣風,親像暗中呼應〈蓮〉這條歌紲落來的結局;按呢少年「你」呢?對第三段開始,敘情者我總算開始佮思念的「你」對話。敘情者我的願望遐爾單純,只是欲佇「你」的心中「寫一條歌」,毋閣規條歌看落來,敘情者我親像到最後一刻都無做成……
-
第三段開始,「你」跟敘事者我所在的空間越變越大。一開始敘事者我還在房間,之後「我」對你的感情飛上天空;接著歌詞開始敘述「你」所在的空間,一開始「你」似乎在車站(車一直經過,你沒下來),「你」所在的、花開的樓,「你」走過千山萬水,直到最後「你」在「長路終點」。「你」走得如此之遠,敘事者我卻一路陪著「你」,甚至敘事者我對「你」的感情使敘事者我還能「行踏輕鬆跤步」。
第三段開始,「你」佮敘情者我所在的空間愈變愈大。拄開始敘情者我閣佇房間,之後「我」對你的感情飛上天頂;紲落來歌詞講「你」所在的空間,拄開始「你」親像是佇車頭(車直直經過,你無落來),「你」所在的、花開的樓,「你」行過千山萬水,直直到最後「你」佇「長路終點」。「你」行甲遐爾遠,敘情者我煞是一路陪「你」,甚至敘情者我對「你」的感情予敘情者我閣會當「行踏輕鬆跤步」。
-
然而,即便敘事者我陪「你」走了這麼久,恐怕還是對「你」沒這麼清楚,只知道「你」很美好。除了一開始「春風」、「月娘」的暗示,〈蓮〉在敘述「你」的時候常使用兩種意象,一種是花,另一種是雨霧。就花而言,「你」住的樓開滿了花,你手中拿著薔薇;就雨霧而言,雨遮住敘事者我的眼睛,不僅模糊敘事者我的視線,似乎也使敘事者我對你的事情「講袂清楚」;花和雨霧這兩者到最後合而為一,「長路終點滿天花雨」,敘事者我迷失在霧中,「千年流轉你的世界」。
毋閣,就算敘事者我陪「你」行遐爾久,恐驚猶是對「你」無遮爾清楚,只知影「你」足美好。除起一開始「春風」、「月娘」的暗示,〈蓮〉講著「你」的時定定用兩種意象,一種是花,另外一種是雨霧。講著花,「花開佇你蹛的樓」,你手中提著薔薇;講著雨霧,雨崁著敘情者我的目睭,不只予敘事者我看袂清楚,親像嘛予敘情者我對「你的代誌講袂清楚」;花佮雨霧這兩者到最後合作夥,「長路終點滿天花雨」,敘情者我佇「雺霧內底戇神」,「千年流轉你的世界」。
-
值得注意的是,「你」手中的花是「薔薇」。在台灣文學史上,「薔薇」最有名的意象之一,大概就是楊逵〈壓不扁的玫瑰〉了,描述台灣人即便受到日本殖民政府打壓,依然頑強抵抗撐住,之後也被其他文學作品一再利用。雖然不確定〈蓮〉是否有此意,但薔薇美好而有刺,這或許也暗示著「你」的美好之中有一種對世界的抵抗,或者「你」寧願忍受「手內薔薇」刺手的痛,也不放棄這樣的美好。無論是怎樣的描述,都可以看出「你」在美好之餘,性格中也有某種骨氣。
有一點值得來注意,「你」手中的花是「薔薇」。佇台灣文學史,「薔薇」上有名的意象之一,應該就是楊逵〈壓不扁的玫瑰〉,講著台灣人就算受著到日本殖民政府打壓,猶閣強抵抗檔牢,了後予其他文學作品一再使用。雖然無的確〈蓮〉敢有此意,但是薔薇美好煞有刺,檢采嘛暗示「你」的美好內底有一種對世界的抵抗,猶是「你」寧願忍受「手內薔薇」鑿手的痛,嘛無欲放棄按呢的美好。不論是按怎的描寫,攏會使看著「你」不只是美好,性格內底有一種骨氣。
-
然而,正如前所言,相對於前面的輕快美好,〈蓮〉最後的結局可謂沉重。這樣的沉重不僅在開頭就透過「春風」、「月娘」的意象暗示,當歌詞講到「越頭欲揣過去的我/煞來袂記家己的名」時,便使我開始感到心驚。
毋閣,像頭前所講,相對拄開始的輕鬆美好,〈蓮〉最後的結局會使講是沉重。按呢的沉重不只佇開頭就透過「春風」、「月娘」的意象來暗示,歌詞講著「越頭欲揣過去的我/煞來袂記家己的名」的時,就予我開始感覺驚驚。
-
在這裡,我們還可以從一系列的聲音詞彙中綜觀〈蓮〉,一開始是想在你心內寫的「歌」、風中的龍吼,這些都是敘事者我對「你」的愛戀之聲;然而,敘事者我卻漸漸無法發聲,不僅講不清楚「你的代誌」,接著我居然「恬恬佇遮攏無出聲」。敘事者我可以講出對「你」的愛戀,卻無法說「你」的事情, 對照著前面的敘述,可見「我」記憶的僅是「你」美好的部分,而遺忘(或者不去敘述)「你」的身份,最後甚至「煞來袂記家己的名」。
佇遮,咱閣會使對一系列的聲音詞內底來看〈蓮〉規條歌,拄開始是「想欲佇你心內(寫一條歌)」,風中的龍吼,這攏是敘情者我對「你」的愛戀之聲;毋閣,敘情者我煞漸漸無法度發聲,不只是「你的代誌講袂清楚」,紲落來我竟然「恬恬佇遮攏無出聲」。敘情者我會使講出對「你」的愛戀,煞無法度講「你」的事情, 對照頭前的講法,會使看著「我」記得的只是「你」美好的部分,袂記得(猶是無去講)「你」的身份,最後甚至是「煞來袂記家己的名」。
-
為何敘事者我要避開對「你」的身份的敘述?對照珂拉琪其他歌曲,或許我們可以想像,因為「身份」的敘述很危險,「你」甚至敘事者我都可能因此而死。事實上〈蓮〉後面就有寫道敘事者我跟隨你的結果了:「眼前地獄家己揀的」。
是按怎敘情者我欲避免講著「你」的身份咧?對照珂拉琪的其他歌,咱有可能來想像,因為講著「身份」足危險,「你」甚至是敘情者我攏有可能自按呢過身。實際上〈蓮〉後壁就有寫著敘情者我綴你行的結果矣:「眼前地獄家己揀的」。
-
從「地獄」開始,我們可以在來探討一次空間。在倒數第三段時,有兩種空間同時(甚至可說同地)出現,一是「滿天花雨」的「雺霧」,那是讓我千年流轉的「你的世界」;另一空間則是「眼前地獄」。這代表「你」可說是義無反顧,寧願走過千山萬水,也要往地獄前進;而敘事者我即便知道那是地獄,只要「你」在那,即便那裡是地獄,即便敘事者我會痛苦,那裡還是滿天花雨、值得敘事者我千年流轉的世界。敘事者我不希望「你」因為自己的痛苦而感到內疚,對「你」說:「千錯萬錯/攏佮你無關」。
對「地獄」開始,咱會使閣來探討一擺空間。佇後壁算來第三段,有兩種空間仝時(甚至會使講是仝一个所在)出現,一个是「滿天花雨」的「雺霧」,彼是予我「千年流轉」的「你的世界」;另外一个空間是「眼前地獄」。這代表「你」會使講是義無反顧,寧願行過千山萬水,嘛欲對地獄行;敘情者我就算知影彼是地獄,只要「你」佇遐,就算遐是地獄,就算敘情者我會痛苦,遐猶是滿天花雨、值得敘情者我千年流轉的世界。敘事者我無願「你」為著家己的痛苦感覺虧欠,對「你」講:「千錯萬錯/攏佮你無關」。
-
貫串這整首歌的,可說是敘事者我對「你」的愛戀,以及這趟地獄之旅。但這首歌不僅道出敘事者我對「你」的情感以及痛苦,更有另一層意義:希望所有這種因情而痛苦的眾生都能不再受苦。這首歌本身叫做〈蓮花空行身染愛〉,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蓮花空行理應潔淨,卻因身染愛而身陷地獄;歌曲開始時,夏子頌唸「咕嚕咕咧佛母心咒」、歌詞開頭「由本自性清淨故,令諸愛染悉無垢。」以及最後寫道「這繁華世間/眾生有情人/有情生煩惱(甘願受罪)」的敘述,都讓我們看到歌唱者同情有情的敘事者我與你,希望他們能超脫有情、離開地獄。
貫透規條歌--的,會使講是敘情者我對「你」的愛戀,閣有這逝地獄之旅。毋閣這條歌不只講出敘情者我對「你」的感情佮痛苦,閣有另外一層意義:向望所有這種因情痛苦的眾生攏會當莫閣受苦。這條歌本身叫做〈蓮花空行身染愛〉,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蓮花空行應愛清氣,煞因為身染愛予伊陷入地獄;歌拄開始的時,夏子唸「咕嚕咕咧佛母心咒」、歌詞開頭「由本自性清淨故,令諸愛染悉無垢。」閣有最後寫著「這繁華世間/眾生有情人/有情生煩惱(甘願受罪)」,攏予咱看著歌手同情有情的敘情者我佮你,向望𪜶會使跳出有情、離開地獄。
-
有情便須痛苦的白色時代畢竟是過去了,現在世界已經改變,我們不會僅因相戀被迫遺忘身份,被迫受苦。這首歌隱隱哀悼白色時代的犧牲者,也是提醒我們,當敘事者我在「你」的世界流轉千年,那其實也暗示著敘事者我也在地獄千年——甚至直至當今,有些人可能還走不出那痛苦。
有情就會痛苦的白色時代究然是過去--矣,這馬世界已經改變,咱袂干焦因為相戀就予人強逼袂記得身份,強逼受苦。這條歌暗暗哀悼白色時代的犧牲者,嘛是佇提醒咱,敘情者我佇「你」的世界流轉千年,彼其實嘛佇暗示敘情者我嘛佇地獄千年——甚至是到今,有的人可能猶閣行不出彼个痛苦。
註:感謝 #玖芎 對台語文賞析部分的協助
參考資料:
https://blow.streetvoice.com/53696/
https://blow.streetvoice.com/53703/
https://vocus.cc/article/6088f896fd8978000132f80e
-
▨ 美術設計 _ 李昱賢
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20210928.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私房歌單 #珂拉琪 #蓮花空行身染愛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旅行,或許是該留些遺憾:我的步城文旅圖」介紹 訪問作者:Eddie Ko(艾迪摳) 內容簡介: 新銳旅遊散文作家初試啼聲之作! 世界很大,人生很短,所以就該不虛此行! 冒險,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文字,是生命的書寫。 起初只是去美國打工度假,沒想到路越走越遠。 後來又當...
「柯比意簡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柯比意簡介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柯比意簡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柯比意簡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柯比意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柯比意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柯比意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柯比意簡介 在 bulthaup b3 向柯比意大師致意... - bulthaup Taiwan 楠弘廚衛 的評價
柯比意簡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許久沒有來介紹自己感興趣的新書了,這一本其實沒什麼好猶豫的,《#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就是兩年前的 Rosamund Pike 主演的《#私人戰爭》裡面「獨眼記者」Marie Colvin 真人傳記故事,她也因此入圍了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女主角,深刻詮釋了這位當代最偉大的戰地女記者 Marie Colvin。
⠀⠀⠀⠀⠀
▍博客來:https://bit.ly/3kMgjjp
⠀⠀⠀⠀⠀
⠀⠀⠀⠀⠀
「我們的任務是精準、不帶偏見地報導戰爭的可怕。我們永遠都要自問:我們所承受的風險,與報導的價值是否相符,我們要能分辨勇氣與魯莽的差別。相信在場許多人都曾懷疑,為了這些報導而犧牲這麼多生命,造成這麼多心碎與損失,值得嗎?當我受傷時也曾如此自問。事實上,當時的報紙標題還寫著『瑪麗柯爾文是否衝過頭了?』然而,我當時的答案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那就是 —— 值得。」
⠀⠀⠀⠀⠀
—— Marie Colvin(https://bit.ly/3tbzeIm)
⠀⠀⠀⠀⠀
⠀⠀⠀⠀⠀
曾有一個時代,記者願意捨命,只因深信「真相」能改變世界。她是英勇的傳奇,戰爭的見證者,也是堅毅而無畏的女性。
⠀⠀⠀⠀⠀
2012 年 2 月 12 日,瑪麗柯爾文喪生於敘利亞的戰火之中。導演 Matthew Heineman 因為受到作家 Marie Brenner 在 2012 年Vanity Fair所發表的文章「瑪麗科爾文的私人戰爭 Marie Colvin’s Private War(https://bit.ly/2WNvQXG)」啟發,決定要完整並忠實地拍出這位戰地記者的傳奇人生,鉅細靡遺地研究瑪麗柯爾文留下的史料,以及她所製作的每篇報導與訪問,與她生前的友人及同事展開許多訪談。
⠀⠀⠀⠀⠀
瑪麗柯爾文曾隻身訪問利比亞狂人「瘋狗」格達費,也在以巴衝突的硝煙中與阿拉法特會面,還獲贈珍珠。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之後更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世人的記憶當中。
⠀⠀⠀⠀⠀
在《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中,瑪麗的同事 Lindsey Hilsum 細膩地梳理了她近乎傳奇般的經歷。她獲得獨家授權,透過研究瑪麗從十三歲起就寫下的私密日記,以及對許多親友的深度訪談,經過多方深度調查,才寫成這本動人心弦的傳記。在世人眼中,她是勇者,是英雄,是戰爭的證人,是一位堅毅而反叛的女性;在這本傳記中,讀者更能看到,她也是有血有肉、時而脆弱、時而迷惘的個人。她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的眼光和待遇,也和所有人一樣,會恐懼、會掙扎,僅有平凡的肉身,但她不曾因此卻步,直到死亡都仍體現人性與人道的精神。
⠀⠀⠀⠀⠀
此書不僅是一位非凡女性的傳記,是中文世界唯一一本關於瑪麗柯爾文的傳記,也是二十世紀末一系列重要的國際爭端、人道危機的回顧,更可以讓我們看見:敢於深入絕境的戰地記者,曾經在國際大事現場扮演的重要傳真角色,與他們為接近真相而做的人生選擇。書中充滿了故事,也令我們重新思考新聞行業的理想、真相的價值,在今天這個資訊混亂的時代看來更令人動容。透過瑪麗柯爾文的一生,或能喚起「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聞」的省思。
⠀⠀⠀⠀⠀
⠀⠀⠀⠀⠀
(文字節錄自出版社 衛城出版 的書籍簡介)
柯比意簡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
⠀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種嚴格所保護。世界容易用言語判決使用者的心意,忽略言語和立場之間還隔著動機。明眼人或許看出這篇專訪每一個小標都脫胎自一首詩,而詩是我和阿報說話之後第一個感覺。
⠀
⠀
為什麼是詩?上好稿之後丟網頁連結給他,結果在訊息匣中點擊連結的時候跳出視窗:「网页存在安全风险,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 已停止访问」。意思是,這個世界將有許多人看不見這篇訪問吧?有些事情可以改成暗號,有些事情一旦改成暗號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事情。什麼事情是前者,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改變,我知道詩就是思索這件事情的事情,然而詩往往不能消滅問題。詩只能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姿態。
⠀
⠀
阿報給了我一種姿態。能有機會記錄這種姿態的我,覺得非常開心。
⠀
⠀
⋯⋯
⋯⋯
⠀
⠀
——— 这里是原来的『湾湾独立音乐速报』,现在的 @小岛音乐速报,主要发布台湾原创音乐、独立音乐新歌、MV、演出等等相关资讯,如果你也喜欢台湾音乐,欢迎关注我(愛心)
⠀
⠀
點進小島音樂速報微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置頂文中這段自介。
⠀
⠀
這介紹不到一百字,明眼人卻能看出端倪。2020 年 11 月 21 日,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隨主席李安步上星光大道揭序,這是中國全面撤出金馬的第二年,這邊觀眾習慣入圍名單裡不見中國作品的同時,那邊觀眾大概也習慣了轉播這檔事檯面上是看不見了。那晚,灣灣獨立音樂速報同步圖文轉播得獎動態,幾則發文都被新浪下架。速報頁面隨後出現一則新貼文,大意是對待一個頒獎禮,封殺到這般地步,真的至於嗎?
⠀
⠀
那則新貼文當晚即在微博遭到圍攻,相關博主及眾多網民紛紛開始舉報,認為他的微博名稱夾帶私貨;數天後,他甚至收到了新浪站台要求改名否則對帳號進行官方處理的私訊。
⠀
⠀
消息一出,三年來受灣灣獨立速報的資訊餵養、三十多萬追蹤者中,不少人挺身而出。有人是承著自己在這裡認識數不清台灣好音樂的情,有人是見得區區頒獎轉播被動刀的不平。這抗議竟真傳到新浪某位高管耳中,高管點了頭,不對這個匯集無數樂迷的站台下手。
⠀
⠀
然而一週後,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名字依舊被改成亂碼。
⠀
⠀
介紹寫「原來的」,是因這回終究不敵壓力,「灣灣獨立音樂速報」這個自 2017 年開站時就使用的名字,改姓成了小島。而之所以短短八十字裡「獨立音樂」、「原創音樂」並用,起因仍是「台灣」後面不能接「獨立」的潛規:
⠀
⠀
「你要跟他們解釋斷句是 台灣 獨立音樂,要找你碴的還是找,後來很多媒體省麻煩,就用了原創音樂這個詞。」原創音樂,使用時概念幾乎等於獨立音樂,為避文字獄而衍的新名目,到頭來簡介卻還得反過頭把這詞給列上才完整。
⠀
⠀
眼前螢幕裡的男子,唸「誰」的時候聽起來是「ㄕㄨㄟˊ」,說「年」的時候聽起來是「連」。他是原來的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現在的小島音樂速報始終唯一的經營者,更常把自己稱作編輯。熟的人都叫他阿報。
⠀
⠀
⠀
▍天線給了我天線的耳朵
⠀
⠀
2021 年 4 月,阿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發表了〈台灣「獨立音樂」簡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獨立音樂四個字要加引號了。
⠀
⠀
該文從台灣的熱門音樂時期開始,順著解嚴後地下音樂萌芽、再轉化為如今獨立音樂概念的過程,約三十多年的歷史進行爬梳。文章一發,台灣社群上轉發者眾,除了史料本身激起的興趣,多少還有「這主題的文章出自中國人手筆」的詫異。
⠀
⠀
這不是阿報第一篇掀起討論的寫作。2019 年,他在〈年終總結之現場篇〉一文中,統計該年度有多少台灣樂團到中國演出,得出「台團批量上大陸」的結論,數據被報導者〈那些席捲亞洲的台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一文採酌;2020 年 6 月,緊跟當年台灣文化部補助名單公佈,阿報另一篇文〈在台團熱潮背後,了解下台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則向中國聽眾說明台灣音樂圈習以為常的制度,「音樂補助是大陸沒有的嘛,對於大陸很多網友來說,政府居然發錢給樂團做音樂,他們想都不敢想。」
⠀
⠀
不過,每篇長文末,總會導回小島音樂速報微博,「那裡比較熱鬧」。原有正職工作的阿報,寫長文是一年只幾次的事情,「聽見對岸」被他稱為年更號,比起小島音樂速報多時一天近十則台灣音樂情報的頻率,寫這樣有學究精神的論述,不是阿報最想做的事。
⠀
⠀
1992 年,他在福建出生。因為當地方言與台語高度相似,少年時期的阿報完全聽得懂電視上五月天唱的台語歌是什麼意思。阿報口音裡那份熟悉咬字,也原來是連上了我們對台灣國語的印象。
⠀
⠀
為什麼福建電視上有五月天?原因之一,是那個台灣音樂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年代。阿報回憶 2006 到 2010 年間,身邊的人聽的是五月天、F.I.R. ,唱片行裡賣的是陳綺貞。
⠀
⠀
另一個原因乍聽有點玄,想想卻有道理:「就,我們家的電視天線,那時候收得到台灣電視的訊號。我可以看中視看台視看華視,我記得這三個電視台最主要⋯⋯」不對、先等一下,這合理嗎?
⠀
⠀
「不是,我們離金門很近你知道嗎?那個電視信號到福建都清楚,大概就和廣東那邊常看到香港的電視是一樣的。」
⠀
⠀
青春期的阿報和家人搶遙控器,想看的是台灣樂團上節目打歌、廣告間的新曲 MV。為什麼想看?他說新世紀之初五月天《搖滾本事》演唱會,是自己第一次在螢幕上看見樂手操著樂器,有鼓、有吉他的舞台。
⠀
⠀
因為帥吧,阿報說。就像許多少年少女。
⠀
⠀
他要到二十多歲時,才發現台灣所謂「聽團仔」不少已把五月天劃到商業樂團的那一邊,這一點和阿報身邊的中國樂迷不同。包含阿報自己,至今都還對五團抱著當年獨立音樂啟蒙的好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沒有社群、自媒體,阿報心中的台灣音樂地圖描製除了電視,靠的是蝦米音樂和豆瓣兩大平台的音樂導介。
⠀
⠀
「以前只知道五月天陳綺貞這種大名字,什麼絲襪小姐,什麼女孩與機器人、法蘭黛、先知瑪莉,都是因為蝦米音樂的推薦機制做得很好,我才知道的。」
⠀
⠀
今年辭去工作回到福建的阿報,電視台不再收到台灣訊號。養成他品味的蝦米音樂,也在今年二月終止營運了。
⠀
⠀
其實,誰還看電視呢?中國的唱片行一樣在倒,台灣音樂的影響力也在中國漸弱。少年阿報上了大學,那時躺在宿舍床上聽癡了的透明雜誌、甜梅號、回聲樂團,至今還是他的最愛,彷彿有什麼停在那裡。
⠀
⠀
⠀
▍你看團時很近
⠀
⠀
從速報發文消息之速、簡史鑽研之執著,很難想像阿報本人只來過台灣兩次。2018 年,回聲樂團休團後睽違兩年重聚《巴士底之日十週年》演出,26 歲的阿報心想,是時候了。
⠀
⠀
18 歲的阿報,大學上的是物理系,一入學就加入吉他社。「這邊的吉他社,相當於台灣的熱音社,是玩樂團、搖滾那種的。」社團裡都是音樂同好,只不過大家聽的多是中國搖滾,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聽台灣樂團的有但不是很多。阿報只能靠著網路來尋找台樂同夥。
⠀
⠀
「一開始都是打關鍵字,比如你在微博搜個安溥,搜到很多博文,那基本上提到的人都是喜歡安溥的,你就循著這些內容認識一些網友這樣。」
⠀
⠀
有了點和線,總會想到面。微博上,阿報找得到日本音樂速報,找得到英國音樂速報,就是沒有台灣。
⠀
⠀
然而,他並沒有立刻著手一個以台灣音樂為主題的自媒體。他最早創的是一個發表「洋蔥新聞」的站台。
⠀
⠀
洋蔥新聞語出美國一家生產諷刺新聞的媒體「The Onion」,後來詞彙延伸用於描述基於嘲弄目的所生產的新聞,多少包含造假和誇張的成份。阿報以音樂為題,寫了幾篇洋蔥,覺得沒意思。
⠀
⠀
「很多所謂音樂媒體,也就跟內容農場一樣,它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我想說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音樂媒體來說一些事情,就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一下。原來那個號比較搞笑,寫了幾篇之後就放掉了。」
⠀
⠀
2017 年 10 月,阿報滿志躊躇,下定了決心。站台名字,他早在註冊前就擬好:台灣獨立音樂速報。他沒想到申請第一關就被系統自動拒絕,原因是「台灣獨立」不能使用。
⠀
⠀
「靠,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吔!那時我很急,想說哇靠那怎麼辦,我要改什麼名字,一下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就想那把『台灣』改成『灣灣』好了,結果就這樣註冊下來。」
⠀
⠀
誰能逆料灣灣獨立這名字也只撐了三年。
⠀
⠀
隔年,他循自由行買好了機票,回聲演唱會的票約在台灣面交。第一次到台灣,一切新鮮,和合購門票的台灣歌迷一起排隊時,連坐下也讓阿報震驚。
⠀
⠀
「我們在這邊排隊都是站著的,因為我們覺得說地板可能比較不乾淨。那個台灣樂迷就拉我說你要不要坐著、要坐著嗎?我還猶豫了。」
⠀
⠀
還有許多。比方他和那人聊起自己當年在上海看了四十幾場演出,那人竟回「所以,上海那邊是只有台灣樂團可以看嗎?」比方他提起法蘭黛,那人竟回:「沒聽過欸,誰啊?」
⠀
⠀
訪問時我向阿報嚴正澄清,上述行徑可能屬於該名歌迷的個人問題,從中倒仍延伸探討不少觀察:阿報直言,相對於他身邊的中國樂迷對台灣樂團的認識,台灣樂迷對中國獨立音樂的了解在他看來確實遜之;此外,台灣聽眾的分眾程度也更高:
⠀
⠀
「我問他頑童是不是在這裡很紅,他說對,但那是聽說唱的人在聽的,他們是聽團仔,不怎麼聽頑童。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我聽台灣音樂不管你說唱還是搖滾還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台灣音樂我都聽。反而在台灣,你們好像有分聽團仔是聽團仔,然後說唱仔是說唱仔?」
⠀
⠀
我沒告訴阿報,這群人在台灣更常被叫做嘻哈仔。
⠀
⠀
幸好這趟台灣之旅的經驗不只有距離。走進 Legacy,阿報在台前熾熱,意外發現台灣歌迷比中國聽團仔冷靜太多,「特別像北京這類的搖滾重地,或者迷笛這樣的音樂節,在大陸聽現場大家是狂叫狂撞的,歌與歌之間會問樂手等等晚餐要吃啥,」在中國,衝撞喚作「POGO」,音樂節若辦在一片草地,演出結束後大家會站在一片泥地上,「我覺得台下大家好安靜啊,我在大陸是最冷靜的,在這裡變成最熱情的。」
⠀
⠀
「然後柏蒼在台上問說『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人從新竹來?有沒有從桃園來的啊?』我就看說怎麼沒人舉手啊?在大陸假如台上喊到哪個地名,肯定就很多人舉手比大聲的。忽然心血一來,柏蒼問完一輪我就超大聲喊:我是從上海來的!!!」
⠀
⠀
他說,柏蒼嚇到了。那瞬間的阿報和身邊的人多不一樣,卻又多麼近。
⠀
⠀
⠀
▍為了避免開始
⠀
⠀
對聽團仔而言最幸福的事,或許就是待在音樂的世界裡。然而,現實是世界上永遠有音樂之外的事。
⠀
⠀
隨著社群趨勢,音樂人及其團隊也發展自媒體,將聲量與話語權從傳統媒體握回手心。對經營速報的阿報而言這一則以喜,他可以藉由翻牆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追蹤音樂人,即時獲得新訊。阿報樂於在社群上追蹤台灣的樂評、音樂媒體,同時也信奉人肉推薦勝過音樂播放平台演算法。樂評在媒體的撰述、音樂人在社群上的互粉互推,對還有正職時一天頂多花一到兩小時整理速報題材的阿報而言,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
⠀
一則以憂,是中國對社群的管制再加上兩岸箭弦的繃緊,讓音樂圈裡的人常常彷彿是即將射出的箭。
⠀
⠀
「以前沒有社群,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那現在,大陸樂迷如果平常不會翻牆的話,可能並不會特別清楚台灣樂團在一些政治或者社會議題上的表態,結果就造成一些認知分裂的情況。例如前幾年,脆弱少女組在社群上發佈了台獨相關言論,消息鬧大之後很多大陸歌迷就哇啊脫粉啊,因為他們原本聽這個團的音樂,感覺就是清新啊可愛啊,不會想到政治立場是對立的。反而是和我一樣常翻牆的人,很多事情早就知道了,反應沒這麼激烈。」
⠀
⠀
敏感的也不只對方。2019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杜鵑花音樂節,上台獻唱音樂節主題曲,身後是傷心欲絕的官靖剛和美秀集團的劉修齊拿著吉他伴奏。阿報當天把影片上傳速報,後來卻看到劉修齊在 Facebook 上表示阿報只因他個人參與活動就把樂團的名字和柯文哲放在一起,會給人不好的聯想。
⠀
⠀
「我那個時候真的完全不懂台灣的政治你知道嗎?我想你一個市長出來講話,你樂手彈琴,這個有什麼啊?我完全無法理解。後來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很敏感。」社群催化動輒炎上,但真正刺激神經警醒的仍是政治。兩岸情勢一動一靜,小島音樂速報信箱裡的檢舉信頻率可以說是地震儀了。早前因新疆棉事件,一系列藝人紛紛與品牌解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民統計解約與沒解約的藝人名單,留言催促藝人解約,阿報發文表示希望藝人不需要被逼迫表態立場,隨即遭舉報禁言三十天;平素裡,發佈拍謝少年、盧廣仲新歌訊,總有人傳訊「台獨藝人的歌不要發了」,數量多寡而已。
⠀
⠀
網路外的世界,阿報也並不快樂。音樂推廣工作,在中國環境裡越趨艱難。
⠀
⠀
「在大陸做文化產業,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基礎上做這件事,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荒唐事。我舉一個台團的例子,有台灣樂團歌詞裡面會寫抽菸,這很單純嘛,它甚至跟政治立場沒有關係,它就是講抽菸啊,但你這首歌在大陸有些城市就是不能演出,因為你報批的時候有關部門的人會覺得對青少年不好。我覺得哇這很莫名其妙吔?為什麼歌曲能在平台聽,演出卻不能演?類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削弱你的成就感。然後你就不想幹了真的。」
⠀
⠀
去年秋天,阿報終於遞辭職信。在上海聽了無數演出、度過一整段音樂職涯的他,又回到了福建,他最一開始聽見台灣音樂的地方。
⠀
⠀
現在的他接案糊口,經營小島音樂速報的時間多了那麼一點點。上一份工作留給他的,是他身上的媒體素養與判斷眼光。他懂得某些行規,例如在中國封殺也分等級,「像盧廣仲,他是歌曲可以聽,但演出不能來,這是半封殺;那像滅火器,他是歌不能聽、演出也不能來,那它是全封殺;何韻詩,她歌曲不能聽、演出不能來,人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這是徹底封殺,又是分好幾個檔次你知道嗎?」
⠀
⠀
近來小島音樂速報的發文稍稍增多,幕後的阿報眉頭皺得也沒少。有些音樂人有流量,有些剛起步,發佈情報時會不自覺大小眼嗎?點閱一定會高的音樂人醜聞八卦,要發嗎?會不會因為每每發政治敏感情報就被罵,而下意識自我審查?這一切,阿報說他不知道,說不定他已經被改變了。至今抵抗著壓力的,是每每他遇難時現身的同等善意,那是對台灣音樂一樣有愛的人們。
⠀
⠀
他也還有愛。「有時候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幹這真的太屌了,我一定要讓全世界聽到,結果發出去沒幾個人理你,這個沒辦法,沒辦法。你只能承認說,同一首歌真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是不管怎樣,你當時肯定會心情不好,肯定會低潮,這麼好的音樂怎麼會沒人給你反饋呢?」
⠀
⠀
那怎麼辦?「沒辦法,就今天過了再想第二天的事情啊,就這樣。」
⠀
⠀
⠀
▍因為我錯過命運
⠀
⠀
此刻,小島音樂速報微博有近 39 萬人追蹤。變現的可能,阿報是想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
⠀
⠀
「本身我就是一個搬運,我只是通過翻牆,把台灣的資訊轉移到大陸而已。我覺得這個稱不上是什麼多高明的技術,我只是做這樣一件事,讓更多人獲得資訊更方便而已。」
⠀
⠀
他自己成為了收到台灣訊號的那副天線。
⠀
⠀
天線的幸福是什麼呢?〈台灣「獨立音樂」簡史〉完成半年,阿報依然滿意,準備功課時他讀到「台客」一詞原來在台灣語境中經歷流變,從二十年前帶有土氣、流裡流氣的負面意涵,到如今大多偏向正面、支持台灣本土意識的形象,這是他原本不知道的。而因為他寫下,許多中國聽眾才知道。
⠀
⠀
訪問時,他說還有幾個詞他不懂,例如 8+9 和 1450。「你寫中文我還查得到,你寫數字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啊!」我向他說明,他哦了好幾聲,說他懂了。他明白的表情,讓這場訪問其中的幾分鐘,也成為了他因愛而獲得的東西之一。
⠀
⠀
那篇簡史,其實是在他被禁言三十天的期間寫的。
⠀
⠀
他還有很多想寫的,比方台灣說唱的發展,台灣電子搖滾的發展,但辭職以來也還沒有時間完成。他也依舊想念台灣——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來台灣時,他除了參加簡單生活節,還看了好幾部電影。「我除了是音樂迷,還是電影迷。很多電影大陸看不到啊。」原來轉播金馬獎也是為了愛。今年,疫情成了另一道看不見的牆,和金門很近的福建忽然又顯得很遠。
⠀
⠀
我問,現在的台灣音樂,和當年他隔海聽見的台灣音樂有什麼不同呢?他穿過鏡頭看著我,說下面這段一定要寫:
⠀
⠀
「就,現在疫情下到我們這邊演出必須要先隔離,然後你回台灣也要隔離,不像從前那麼方便,導致很多音樂人必須做選擇,要嘛長期待在大陸,要嘛長期待在台灣。」他說,「從前是有些流行歌手會常駐大陸發展,現在有少量獨立樂團也走上這樣的路,在這邊一待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把幾乎所有的事業都放在大陸。那就會導致一種現象啦,說真的:台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環境,就像 Leo王在金曲獎說的,他想唱什麼唱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但有的樂團只單純依賴大陸市場,就不得不順從大陸這邊的規矩。比如剛剛講的抽菸,你寫一首抽菸的歌不能在大陸唱,以後你就不會寫抽菸的歌了⋯⋯」
⠀
⠀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很可惜。在台灣的話你可能會寫一些別的,但你在大陸你只會寫這些歌,你就變得跟⋯⋯其實跟一般的大陸樂團沒什麼兩樣說真的。除了你身份證拿的是台胞證之外,你跟其他大陸樂團又有什麼區別了?我覺得台灣人你要分析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你之前能寫那些歌⋯⋯我不反對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音樂人自己的路要怎麽走,還是要好好思考。」
⠀
⠀
不為自己可惜的,阿報為這些可惜了。因為那是他追逐著很久的地方。長大是發現原來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人想離開,這時到嘴邊的話倒只有淡淡一句「可惜了」。
⠀
⠀
或許不該說他是天線,天線是不懂追逐的。那年甜梅號到上海交通大學演出,阿報穿越幾十公里,從上海這頭追到那頭,只為了聽一場學生辦的音樂節裡在校園禮堂的演出,「我不是那個學校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只能站在很邊角的地方聽。那個場景想起來滿寒酸的,但還是很感動。那個時候音樂響起來,一切進入那個氛圍⋯⋯」
⠀
⠀
那是他唯一一次聽到甜梅號現場,因為後來甜梅號解散了。
⠀
⠀
他懂得錯過的滋味,直到今天仍努力不讓更多人錯過。
⠀
⠀
⠀
⠀
⠀
⠀
在福建,他聽五月天和陳綺貞長大 ——
專訪台灣獨立音樂微博「小島音樂速報」
facebook.com/biosmonthly/posts/4910417448988329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插畫_ Penn⠀IG@yanjin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
文中標題皆改自顧城詩作: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
一切仍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錯過〉
柯比意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旅行,或許是該留些遺憾:我的步城文旅圖」介紹
訪問作者:Eddie Ko(艾迪摳)
內容簡介:
新銳旅遊散文作家初試啼聲之作!
世界很大,人生很短,所以就該不虛此行!
冒險,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文字,是生命的書寫。
起初只是去美國打工度假,沒想到路越走越遠。
後來又當了交換生,直到現在,成了空中飛人,而旅程仍在繼續……。
在吳哥窟與俠盜獵車手進行過殊死較量;
在瑞士震懾於少女峰的萬般風情;
西班牙聖家堂是與上帝最接近的距離。
在世界面前,自己變得好小好小。
是空中飛人也是背包客的旅人艾迪摳,勇敢跨出舒適圈,以最真摯的心面對世界,於是世界教會他堅強、教會他勇敢、給予他珍視所愛之人的力量。他在旅程中直面自己,認真為生活付出,追尋生命的意義。說到底旅人們所追求的不過是他人平凡的日常,於是他將這些日常化為自身的養分,以溫柔的筆觸,書寫下自己奮鬥過的證明。
.關於勇敢
每個人心中都懷著一個旅行夢,希望擺脫一成不變的生活,最困難的總是踏出第一步,下定決心吧!然後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關於冒險
世界和你想得不一樣!每一次的旅行都是新的邂逅,世界的模樣,要走出去才知道,因為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路上。
.關於生命
生命是一場和自己相處的旅行,不必成為別人口中的那個人,只要和自己在一起,就能為心找到出路。
作者簡介:Eddie Ko(艾迪摳)
本名柯俊宏,對旅遊的熱情比別人多一倍,喜愛透過攝影並以獨到的眼光觀察所有細微的事物。
珍惜人生旅途上所有難得的緣分,擅長剖析內心最深處的情感,結合生命經歷,書寫成旅途所感,筆調清新舒緩,最常在放假時帶家人出遊。
心願是能在名為人生的這條旅行路上,繼續書寫下去。
作者粉絲頁: 艾迪摳的步城文旅圖
出版社粉絲頁: 大都會文化.大旗出版社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柯比意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最後一役:納粹第三帝國的末日」介紹
訪問主編: 區肇威(查理)
內容簡介: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役
希特勒與他的第三帝國正要走向滅亡
盟國這時已經開始上演分贓的戲碼
冷戰的雛型開始形成
雖然戰爭即將結束,受害的永遠都是人民
柏林人在市區轟炸後的斷垣殘壁中等待,嚇呆到動彈不得,固守著目前所有的唯一手段──求生存的手段。吃的比愛情更重要,藏起來比戰鬥更有尊嚴,在軍事上,挺下去遠比打勝仗更正確。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第三帝國的最後日子開始倒數!放眼望去,東西兩線的戰火皆快速往首都——柏林挺進。戰略轟炸使得希特勒一度感到驕傲的帝都變成斷垣殘壁,柏林開始在顫抖,戰火已經來到家園門前了。
帝都之中人們惴惴不安,每個人都有自己擔心的理由。平民百姓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如何。潛藏了整個戰爭時期的猶太人擔心會洩漏行蹤,同盟國潛伏的間諜深怕蓋世太保找上門,老百姓害怕自己被徵召上前線去抵擋鋼鐵洪流。戰爭不再是新聞的內容,它已經成為柏林人生活的日常。
躲在總理府地堡的希特勒,開始胡亂指揮根本不存在的部隊。前線吃緊的消息永遠都會被他訓斥是部下貪生怕死的理由。歇斯底里的怒罵將領變成司空見慣的場景,可是這一切無助於挽救國家的命運。亡國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包括希特勒的生命也是如此。
同盟國開始為戰後的佔領作政治準備。很難想像原本還有共同目標的盟友,已經分成兩個陣營,彼此都在為各自的未來勢力範圍開始你爭我奪。英美作為長年有共同利益的盟友,他們試圖掌握更多的主導性。覬覦歐洲許久的史達林不會放任戰後局勢在自己的掌握之外。兩大陣營的明爭暗鬥始於由誰先奪得柏林開始,冷戰的暗潮洶湧比起一般的認知開始得更早。東、西兩線競相攻向歐戰的最後戰利品,誰奪得了柏林,誰就能在歐陸呼風喚雨。真的是如此嗎?
考李留斯雷恩在冷戰的高峰期來到柏林,他遊走在東、西方兩大陣營,挖掘出當時還不為人知的秘密。《最後一役》是「二戰經典三部曲」中最為高潮迭起的一部作品,最能凸顯作者整理與分析資料之高明,是非虛構寫作的經典代表巨作。寫作當時還處於風雨飄搖的柏林,如今讀起來,依然令人不勝唏噓,深感造化弄人。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的巡邏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柯比意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報告長官,我們可能打得有點太遠了。」
布朗寧中將,盟軍第一空降軍團副司令
英國第一空降師在安恆的堅守,至今仍是二次大戰軍事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考李留斯雷恩
諾曼第登陸讓不可一世的納粹第三帝國驚慌了!歐洲東西兩線急速往德國本土後撤,納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巴黎的解放、比利時的光復,「第三帝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至少當時的人們都這麼想。尤其是喜歡跳舞的荷蘭民眾更是暗地裡歡慶鼓舞,偷偷買了代表荷蘭的橘色旗幟,準備迎接盟軍入城。然而,引頸企盼卻不見王師出現,反抗軍跟老百姓都著急了起來,怎麼回事了嗎?
盟軍進攻速度太快,戰線一下子拉得太長,從諾曼第灘頭一直拉過來比利時的補給線,開始讓後勤補給作業顯得吃力,攻勢不得不停歇了。盟軍必須打開一個更接近戰線的深水港,同時還要擬定新的作戰計畫,務必讓納粹德國「一槍斃命」。盟軍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把在諾曼第作戰中成功施展的空降作戰,再次在這裡運用。
這是一場規模前所未有,將來也不會再見識到的最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一場動用5000多架各型飛機以及2500架滑翔機在內的戰役,真的可以把德軍給趕回老家?盟軍就可以渡過德國的護國神川――萊茵河,直指第三帝國的核心――柏林?
這時,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交給我!」一場結合地面裝甲與空降部隊的龐大行動就此誕生。人們僅花了八天的時間準備「市場花園作戰」,徵集全歐洲可用的物資與戰力。美國著名的82和101空降師將以同盟協力的方式,支援這場註定要在歷史上留名的戰役。而最吃重的角色落在錯過諾曼第、功名同樣顯赫的英軍「紅魔鬼」第一空降師身上。
約4萬名空降部隊負責佔領5座貫穿從恩荷芬、松村、格拉福、奈美根,一直到最終目標安恆的關鍵橋樑。一旦得手,裝甲部隊快速衝向萊茵河畔,盟軍將直指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區。「聖誕節之前戰爭就可以結束」的想法隨之不脛而走。人們躍躍欲試,普遍認為德軍中只剩下「老人與小孩」,不足畏懼,卻將走入德軍裝甲部隊的虎口而不自知。
面對要快速恢復攻勢的壓力,盟軍各方都有未盡完善的安排與舉措,最後都造成失敗的因素。情報的誤判、無線電裝備的缺陷、空降場的選擇,不採納在地荷蘭人的情報,再加上天氣等問題層出不窮。縱然如此,「市場花園」卻匪夷所思地成了蒙哥馬利口中「90%達成率」的作戰行動。第一空降師為此付出了幾近全滅的8000人傷亡、失蹤與俘虜的代價。怎麼會這樣呢?
《奪橋遺恨》敘述了盟軍在1944年9月的重大挫敗,他們想站在德國最後一道屏障——萊茵河前,對著希特勒咒罵的願望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了。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新聞從業人員、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返航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船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為紀念他在新聞和歷史寫作方面的傑出貢獻,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 America,OPC)於1957年創設了「考李留斯雷恩新聞獎」,至今依然以頒發此獎項,表揚在國際議題上有傑出表現的非虛構寫作作者。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柯比意簡介 在 bulthaup b3 向柯比意大師致意... - bulthaup Taiwan 楠弘廚衛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bulthaup b3 向柯比意大師致意有「現代建築之父」美譽的柯比意(Le Corbusier),善於運用混凝土、鋼鐵與玻璃為建材,打造功能與藝術性兼具的空間量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