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某遊戲的抽獎機率外流事件】
近期遊戲業界討論度比較火紅的,大概就是巴哈姆特論壇上的某篇工程師"夢到某遊戲"抽獎機率事件。簡單來說,該遊戲每個帳戶的抽獎機率,會因為抽到的獎勵不同而產生變化;這有點像是某些博奕遊戲,在前期會盡量讓玩家有中小獎的快感,而在後續較高的賭注中轉為較低的中獎機率,不斷給予玩家期望,從而激發更大的課金慾望。
當然,按照慣例,本粉專不討論任何道德問題,不論是該工程師或是遊戲設計團隊,都不在討論範圍中。但這個案例所呈現出來的,其實是"遊戲往極致商品化發展所產生的必然趨勢"。
遊戲的設計,本質上是為了提供遊戲樂趣而存在,但不可避免的是,隨著流量成本越來越貴,每一個遊戲開發者都必須追逐KPI,也因此,如何"最大化遊戲收入"就成了所有公司每天都在思考的課題。然而,每個玩家的付費能力都不一樣,有些人的小課是買月卡,有人則是一萬元以下都叫小課。當所有用戶的付費需求都不同時,遊戲公司若要營收最大化,勢必要想盡辦法滿足每個人的需求;這也使得現在許多遊戲,都會依據玩家的實際行為,提供"千人千面"的遊戲內容以促進收益的最大化。
這些機制包括,當玩家碰到不同的卡關情境時,會跳出各種不同的針對性禮包;依據抽到卡片的內容物動態調整機率;甚至聽說以色列上市公司Playtika會以機器學習的方式,給予每個玩家每一次都不同的老虎機機率,以達到終身價值最高的目的。
然而,以上這些駭人聽聞的做法,當然也不是遊戲公司獨有,事實上只要有機器學習或大數據分析機制,我們在網絡所接收的資訊都會有類似的安排。電商會依據你的喜好提供最能促進消費的商品,並在你停滯消費時跳出折扣卷訊息;某些訂房網站會刻意在你第二次搜尋時提高價格,以營造搶購的假象;更不用說大部分的線上廣告都是量身訂造,你身上早有各種標籤,讓你看到最能刺激購買慾望的廣告。
當遊戲產業越來越成熟,往商品化邁進的過程中,就很難避免上述這種引導玩家價值最大化的行為,這也就是造成現今產業,"賺錢遊戲不一定等同於好遊戲"的主要原因。
回到這則新聞所帶到的「台灣線上遊戲轉蛋法推動」。就我個人立場,雖然是萬惡的營運出身,但我是支持這項法案的。最主要是因為,前文所提的遊戲機制動態設計,包括機器學習引導價值最大化等作法,都是大廠如騰訊、Playtika等才有資源、人才以及足夠數據去做到的,而這些事情若不揭露,都將成為隱形的競爭優勢,將中小廠商越甩越遠,阻礙產業中創意的流動,長期來看我認為是不利產業健康發展的。
但相反的,我覺得大家也不用太悲觀,就如同時不時會有工程師"夢到"一樣。現今資訊流通、人人都能成為鍵盤柯南,廠商的各種套路設計,都有機會被人為破解。而各種價值最大化的套路機制,都只能從歷史數據推演,很難預測玩家未來喜好的變遷,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年都有好幾個超乎預期的火爆遊戲產生,這些都不是什麼大數據分析能做出來的。
遊戲是個變遷最快,所有成功套路都會迅速疲軟的產業;這也是其不管對玩家、或是對從業者的魅力之所在。當然,從業者依舊會不斷想辦法最大化遊戲玩家的價值,而玩家也會不斷的喜新厭舊,尋找更好玩的遊戲。兩方之間的拔河會不斷地持續,很難有勝負產生的一天,只能有賴第三方定下清楚的規則,才能讓"遊戲"公平地繼續進行。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