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成長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此書於圖書館線上預約系統排了好久,拿到後發現原來挺厚挺大本的,用字精準,與書中的哲思一同思考,十分地好看!
本書從介紹亞里斯多德的生平開始,不時穿插一些其他哲學家的故事與思想。以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觀點分為10篇,談幸福、潛能、面對死亡…等等。其中我最喜歡「閒暇篇」,在我們將工作填滿生活時,亞里斯多德告訴我們:「人類的潛能只有在閒暇時刻才能發揮。」、「人替自己選擇的娛樂類型,會決定他們成為哪一種人,又將打造出何種社會。」閒暇時刻隨意浪費掉,是不可取的呀,讓我如今賴床時都稍稍覺得有些罪惡感。
此書開頭就開宗明義地說明亞里斯多德的中心思想:「柏拉圖的哲學系統強調的是超越經驗的理念,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系統中,一切都以人生經驗為主軸。(理論、技藝、實踐三方面。)」
節錄一段非常精彩的段落:「我要盡我所能,看見你們受到良好的教育。我希望你們永遠不要忘記,有千百萬的孩子不會也無法接受到良好教育,我希望你們不要覺得自己比他們優秀;因為直到他們成為他們應該成為的人時,你們才能成為你們應該成為的人。」心懷天下也不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漸也能帶動社會這個龐大齒輪的。
此書能貼的標籤不少,看完很有收穫。與昨日介紹的「每日讀點斯多葛」不同(該作者淺談生活大小事,一面為一天的篇幅)。而這本亞里斯多德的作者談得較深,更能一窺該學派的真實面貌,是三月必推的書籍呀!
#關於人生你可以問問亞里斯多德#仲間出版#亞里斯多德#哲學#哲學家#好書#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 #閱讀日常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書蟲 #書單
柏拉圖教育理念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之前提到Hospicio Cabañas的設計者是Manuel Tolsá,他在墨西哥歷史上赫赫有名。
墨西哥城的一個小廣場就是以他命名。
廣場雖然小,但周圍都是宏偉的巴洛克建築,其中比較值得參觀的是郵政宮(Palacio Postal)。
而座落於廣場東北與郵政宮相互輝映的則是Tolsá的另外一個作品:
查理四世騎馬銅像。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d/El_caballito_de_Tolsa_a.jpg
曾經在拉丁美洲旅行五年的德國自然科學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對於這座銅像推崇備至。
他認為是在羅馬城素有“哲學家皇帝”之稱的奥勒留(Marcus Aurelius)銅像之後,最偉大的馬上英姿。
這位洪堡以及奥勒留可都是響叮噹的大人物。
洪堡是十八到十九世紀之間的德國自然學家,除了在美洲旅行五年,廣泛採集樣本之外,他也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南美洲與非洲以前是相連的。
洪堡的弟弟也是一位重要人物,現代我們所接受的“通識教育”,就是洪堡理念的發揮。
至於哲學家皇帝奥勒留則是羅馬的賢君。他在位的時間是公元161到180年。
哲學家皇帝是柏拉圖哲學重要的概念,而奥勒留就被當作柏拉圖這個概念的體現。
更精確地說,他強調斯多葛哲學,也就是自律與理性思維。
不過他在位的時候,羅馬的政局雖然因為他的統治者學而不像其他君主那樣一片混亂,
但卻也是羅馬戰爭最多的時刻之一,尤其對於安息帝國(Parthia,現今伊朗)以及亞美尼亞的征討。
對於縱容將領摧毀安息村莊、殺害百姓,可是一點也不手軟。
而他在基督教徒的心中更是五味雜成,一方面他是著名“賢君”,基督教對他的歷史定位也不能太糟糕;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的確迫害基督徒,而原因正是他篤守斯多葛派的道理,而對於同樣也是律己甚嚴、又是一神論的基督教實在無法容忍。
奥勒留也出現在電影當中。他是“Gladiator”當中那個壞皇帝的父親。
不過事實上他並沒有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也從來沒有禁止競技。
相反地,奥勒留在位期間經濟不振。為了轉移老百姓的心思,他更加提倡競技,讓老百姓忘記三餐不繼的生活。
說到這兒,您一定覺得奇怪,為什麼要稱他為賢君呢?
如果知道羅馬歷史的話,大概就不會奇怪了,因為他在位的時候,人民生活還是相對安定的。
柏拉圖教育理念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化中國 作為 #中華道統 的原理
柯文哲以前談的「文化上是中國人」的認同,兩岸一家親,最近的同文同種,這叫「文化中國」,在香港,是本土主義者曾經和正在面對的大山。在香港很多上一代民主人士也說,他愛國不愛黨,他愛的中國,是歷史,文化,詩詞歌賦(常見於中文系出身)還有人民本身,不是政權。
這套東西,我叫做中華形上學,好像黑死病在蔓延,整個歐陸死了三份一人,神學士仍然在談燭台上有多少個天使在跳舞。形上學是到尼采才終結和完成的,他尖銳打破柏拉圖到基督教文化以來的二元觀,指出理念世界和現實世界根本是同一個,只有大地而沒有天國,或至少不用再考慮後者。
很多人看到現實中國,不是理解它,而是視而不見,高呼「本來」的中國是怎樣的,中國本來是很好的啊。嬰兒潮接受反日反帝時期激發的民族主義教育,最受這一套。過渡到現在,因為他們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所以影響力仍然最大。
「道統」的作用就是冒認祖宗,偽造政權和文化的族譜,鮮卑人的唐認劉邦的漢,或者再上面的西戎的秦;沙陀人的宋也認了鮮卑的唐,如此類推。冒認是因為要令「政權合法性」無中生有,中華沒有一神教,只有從歷史中找根據。道統發揮製造政權合法性的機制,便是訴諸理念世界,即是「理想中華」、「天下是一個」、「我天朝文明最高」等自我想像。
所以中華型文化出來的人,包括香港人,都是用「理念」理解中國,接受了今日的中國是一條系譜的最新繼承者,所以自己身上有一些「中華性」,所以就有某種受天子統治的義務。但事實上中華不是一條,天下不是一個,我們身上的東西也不是「中國」,這一切只是因為董仲舒以來的政治帝國神學而變成理所當然,理念壓倒了真實,文化中國成為真實中國的遮醜布。
所以這些事情,在這邊也是經歷過的,但文化帝國主義,或者中華式的思考模式,不光是民主就可以抑制的,而是涉及文化和教育。一般人會將反中視為「持意識形態」,這只是因為他們不感知自己由小到大都在某一個意識形態氣旋的中心,所以對於反論述有感罷了。
事實上將某種共同流傳(如漢字、各種東亞的古老文化)的東西視作已經被現代中國繼承,並且認為這些根源附帶政治意務(被統治,被過問),本身就是一種很頑強的意識形態,帝國構造的思維。這些心理殘留,並不因為僅僅百多年的大清倒台而消失。
柏拉圖教育理念 在 柏拉图告诉你更好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小播读书】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小孩穷养还是富养, 柏拉图 告诉你更好的 教育理念 是什么【小播读书】 · Comments • 5. ... <看更多>
柏拉圖教育理念 在 福智教育園區理念-環境篇| 古希臘著名教育家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古希臘著名 教育 家、哲學家 柏拉圖 在《理想國》這本書中提到:「一個人從小受的 教育 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 「過去的科學,主要是要 ... ... <看更多>